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语文上册《订鬼》复习资料(语文版)

小学语文复习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8

九年级语文上册《订鬼》复习资料(语文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语文上册《订鬼》复习资料(语文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订鬼》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27课 《订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王充,(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无神论著作《论衡》。

2、“订鬼”的意思:订正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对鬼的认识。

二、读准字音

寝(qǐn)衽(rèn)庖(páo)丁椎(zhuī)

三、通假字

1、梦见夫人据案其身:“案”通“按”,按着

2、昼日则鬼见:“见”通“现”,出现

四、一词多义

(1)若:1、若见鬼把椎(或者)2、若有所畏惧(如果)3、仿佛若有光(好像)

4、若毒之乎(你)5、望洋向若而叹(指海神)

(2)精:1、二者用精至(精神)2、夫精念存想(专一、纯正)

(3)用:1、二者用精至(使用)2、俱用精神(因为)

(4)传:1、传曰(指古代的文字记载)2、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5)自:1、自见异物(自然)2、身自疾痛(由于) 3、自此(从)

(6)实:1、未必有其实也(真实的事) 2、畏惧存想,同一实也(真相,本质)

(7)见:1、昼日则见鬼(同“现”,出现) 2、存想则目虚见(看见)

3、路转溪头忽见(同“现”,出现)

(8)为:1、非人死精神为之(变成)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作,欣赏)

3、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9)之:1、非人死精神为之(指鬼)2、见鬼之击(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欧击之(他,指病者)4、何以效之(这种事)

5、犹伯乐之见马(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WwW.JAB88.coM

6、宋之庖丁解牛(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五、主旨

王充认为鬼是不存在的。鬼是“人思念存想之所致”,是“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王充的认识是科学的,而且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在两千多年前就否定鬼的存在,是非常了不起,这对现代人中迷信鬼神者,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扩展阅读

九年级语文上册《秋水》复习资料(语文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上册《秋水》复习资料(语文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秋水》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20课 《秋水》

一、文学常识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散文,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二、重点字词

泾jīnɡ 涘sì 渚zhǔ崖

1.通假字不辩牛马:通“辨”,分辨泾流之大:通“径”, 直流的水波

2.词性活用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形容词作动词认为……少,认为……轻,轻视

顺流而东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秋水时至: 名词作状语 按时

3.古今异义面目古:面孔今:相貌

大方古: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不吝啬,自然,不拘束。

4.一词多义

 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 闻道百听说 

 若 以为莫己若者比得上闻少仲尼之闻见识

 若毒之乎你 河伯始旋其面目 才

若使人之所欲假如 始吾弗信开始 而 顺流而下表修饰始髻鬟之始掠 刚刚

少仲尼……而轻伯夷……表并列未始无春曾经

5.特殊句式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应该是“莫若己”。属于宾语前置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这一类型。“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见……于,见,被。 状语后置句(倒装句):“于大方之家”后置。 

“我必定会永远被修养极高的人所耻笑。”

4.成语

①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贻笑大方:(见笑大方)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大方之家:指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

三、本文寓意

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小大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满。

其它:

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谦受益,满招损;3.自大由于无知;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7.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写作手法

对比(见板书)

五、课后思考题一、二

九年级语文上册《马说》复习资料(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马说》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28课 《马说》

一、文学常识

1、作者韩愈,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和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世称昌黎先生。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马说”就是谈马或论马。

二、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句子回答)

1、中心论点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写千里马悲惨的句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或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写出食马者愚昧昏庸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三、读准字音

祗(zhǐ)骈(pián)槽(cáo)枥(lì)才美不外见(xiàn)

其真无马邪(yé)食(sì)之不能尽其材粟(sù)

四、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饲养、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语气词“吗”。

五、一词多义

常1、千里马常有。(经常)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其1、安求其能千里也?(它,指千里马)2、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

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4、策之不以其道?(它,指千里马)

食1、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饲养,喂养)2、食不饱,力不足(吃)

3、一食或尽粟一石(顿) 4、身上衣裳口中食(食物)

能1、食之不能尽其材(能够) 2、虽有千里之能(才能)

策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动词)2、执策而临之(鞭子,名词)

3、策勋十二转(记载)

之1、策之不以其道(它,指千里马)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3、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4、虽有千里之能(的)

5、何陋之有(提宾助词,表宾语前置 不译)

而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顺接)

3、执策而临之(表修饰)4、而山不加增(然而,表转折)

5、富而可求也(表假设)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以1、不以千里称也(用、按照)2、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3、以啮人(如果)4、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6、以君之力(凭借)

六、词类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打。

2、食之不能尽其材:“尽”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充分发挥出来。

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日行千里。

4、一食或尽粟一石:“尽”形容词作动词,吃完。

七、指出句式1、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日行千里的马。

八、内容理解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会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2、课文三个自然段末字“也”表达的语气,分别是:一、陈述语气,二、反问语气,三、感叹语气。包含的情感对应是一、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之情,二、对埋没人才的愤怒,三、对愚妄无知的统治者的嘲讽。

3、课文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起的作用是:是立论的依据,说明伯乐对于千里马起决定的作用,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4、课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三种修辞是:排比、反问、引用。作用:增强语势,把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作者辛辣的嘲讽。

5、举两个“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1)萧何月下追韩信,使韩信成为汉代著名的将领。(2)、舜在田间耕作的时候被尧发现并起用。

6、应该如何对待“千里马”:要善于发现千里马,要善待千里马,让它充分施展才能。(或要善于识别人才,善待人才,善用人才)

7、结合实际,谈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

(答:它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在封建

君主专政的社会里是很有道理的。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不能坐等机遇,而应毛遂自荐、自我推销、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主动去发现“伯乐”,做时代的弄潮儿。)

九、熟记课下注解,翻译课文

十、积累成语

1、头字马:马到成功、马失前蹄、马首是瞻、马革裹尸

2、二字马:快马加鞭、万马奔腾、走马观花、老马识途

3、三字马:车水马龙、人高马大、兵荒马乱、蛛丝马迹

4、后字马:千军万马、青梅竹马、塞翁失马、害群之马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语文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语文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毅市长》复习资料(语文版)

第19课 《开国大典》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张天民张天笑刘星郭晨

2.本文是电影剧本,1989年拍成电影,作为建国40周年的国庆献礼。

二、字词积累

颓垣yuán断壁槐huái树阑lán珊shān疙ɡē瘩da筱xiǎo赊shē欠 

褡dā裢lian掸dǎn子觅mì取 奄奄yǎn一息 惰duò性

熙熙xī攘攘:形容人来人往。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生命危险。

龙盘虎踞:像龙盘着,像虎蹲着。

公事公办:按原则办事,不徇私情。

岂有此理:哪有这种道理。

七嘴八舌:形容说话的人多,意见杂。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

三、重点问题

1.节选的戏剧情节,共有哪四件感人的事?

(1)吃羊肉泡馍(2)宴请程潜(3)接待乡亲(4)与儿子交谈

2.分析四个故事表现出毛主席的哪些品质,通过语言对话可看出毛主席怎样的精神品质?

(1)表现了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

(2)表现了他胸怀宽广的大家风度。

(3)表现了一代伟人那种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4)表现了他不徇私情,严于律己的崇高品质。

从这些感人的平凡小故事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居安思危、严于律己、不徇私情、不计前嫌、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革命领袖。

3.分析作者刻画“九叔”这人物有什么作用?

通过言语、动作描写,表现九叔这个农村老人纯朴而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的特点,进而衬托毛泽东同志不徇私情、严于律己的高尚品质。

四、写作方法

选材生活化,以小见大。通过一些生活化的素材,反映了领袖作为平常人的朴实平凡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