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7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学习目标

一、积累文言词汇。

二、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三、学习唐雎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体味人物对话描写,特别是秦王与唐雎的两处对白

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今天,我们结识一位大丈夫,他就是唐雎。(教师板书文题)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jaB88.CoM

1.解题

“辱”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辱”,辱没、辜负。题目的意思是:唐雎没有辜负使命,完成了出使的任务。

2.文体链接

(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11国共33篇。

(2)“士”,中国古代社会中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士”的地位也出现上升或下降,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

3.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

4.读准字音

弗fú雎jū 怫fú 跣xi259;n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259;o 挠náo 谕yù

二、师友合作,疏通文意。

1.全员参与,先自主解决,然后师友互助交流解决词义、翻译课文。

2.将仍无法解决或不确定的词、句做出标记。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2、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故事中人物有秦王、安陵君、唐雎。主要人物是唐雎。

3、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

故事的结局是秦始皇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唐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

三、人物分析:揣摩神态动作,用句式说话

1.读,我看到一个的秦王。

一个贪得无厌、阴险狡诈,骄横狂暴、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封建统治者。

读,我看到一个的唐雎。

(四字短语)

一个从容镇定,有胆有识,具有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谋臣。

2.唐雎说话的技巧及给你的启示

言辞委婉言之有“节”,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以行证言,言之有“力”。

启示:懂得一个道理-------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培养一种能力-------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辱使命的人及相关的故事?

蔺相如完璧归赵

荆轲荆轲刺秦王

晏子晏子使楚

五、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刺客的知识或故事,尤其是文中提到的三人:专诸、聂政、要离的事迹。

课堂小结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骄横狂妄色厉内荏)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沉着镇定坚强无畏)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相关知识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学习另一个《战国策》里的人物——唐雎。板书课题:唐雎不辱使命

二,介绍《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

三,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字障碍,根据注释掌握文章大意。

四,学生齐读,教师纠正不正确读音。

五,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断句。

六,整体感知课文;

1,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可以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七,学习第一部分。

1,师讲解“使”“谓”“欲”“以”“易”“虽然”“于”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梳理整段意思,并知道唐雎出使秦国的理由是安陵君不愿与秦易地,派他去周旋。

2,安陵君为什么不愿易地却又说:“以大易小,甚善”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部分。

1,分角色读秦王和唐雎的对话。

2,弄懂对话的意思。分别了解“且”“以”“以”“错”“逆”“与”等词的意思。

3,从秦王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唐雎是如何应对的?

《战国策》

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

是一部国

别体史书。

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

下至秦灭六国为止,

约二百三四十

年时间,

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它叙事长于铺陈,

多加渲染夸张,

写得有声有色;

语言生动流畅;

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

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

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

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

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

富有文学色彩。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以“说”为主学习课文。

二、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评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主要教学过程:通读——说读——评读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介绍《战国策》。

(师先提问,师友答后再小结。)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三十三篇,分

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2.简述时代背景。

出示大屏幕。自读。

公元前230年和前225年,靠近秦国的韩国、魏国相继被秦国所灭,其余山东

六国中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月割,奄奄待毙

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

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

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二、通读——说内容。

1.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请同学们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出示大屏幕

学生代表展示

其它纠正

齐读

3.请同学们说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出示大屏幕

学生代表展示

其它纠正

齐读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4.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课文。

(学生散读,老师巡视。)

5.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要求: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主旨。生思考后师提问。)

6.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要求:在准确的前提下,能复述出人物的精神特质。生稍作准备后回答。)

三、说读——说译文。

1.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叙述者、唐雎、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

2.教师以句子为单位读一段课文,每读一句,学生就跟着集体杂然地翻译文

句。

3.学生仿效老师的方式分组译读课文。

4.教师从二、三段中找出几个难句请学生口头翻译。如: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5.学生杂然地再读课文。

四、评读——说意味。

1.学生演读课文。

⑴演读分两组,每组各找两位同学分别饰演唐雎和秦王。

⑵演读内容分别为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

⑶演读地点设在讲台。

⑷要求饰演者能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演读出人物的精、气、神,能

融入角色中。

2.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

课文语言的话。如: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表现了秦王的外强中干;“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写出了秦王盛气凌人、以

强凌弱的心态;

“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请学生回答。)

3.教师评点。

(教师评点的原则,是以鼓励、夸赞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不当

之处。)

4.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

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

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五、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

课题

唐雎不辱使命

授课时间

3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有关常识。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学习目标3: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文言常识的积累。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人物性格

学习过程设计(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教案)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唐雎()2、韩傀()3、免冠徒跣()()4、以头抢地()5、休祲()6、缟素()7、寡人谕矣()

(二)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三)解释加点的词。

1、不辱使命2、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安陵君其许寡人

4、大王加惠5、故不错意也6、岂直五百里哉

7、秦王怫然怒8、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9、士10、仓鹰11、休祲降于天休祲

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13、寡人谕矣

(四)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受地于先王______2、仓鹰击于殿上______3、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______。

注: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诵读文章是贯穿始终。

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形式:

1、学生读准读顺文章。

2、结合注释学生口头翻译全文。

3、在书本上圈出注释中没有的,但你认为需要掌握意思的字。

4、做课后题二、三在书上。

第二、三课时(展示课)

一、预习展示

1、文学常识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这部书是()末年()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整理编辑的,共()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策。

2、通假字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仓鹰击于殿上。

3、词类活用:

(1)请广于君()

(2)且秦灭韩亡魏()

(3)非若是也()

(4)天下缟素()

4、一词多义:

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许:高可二黍许()

 安陵君其许寡人()

然:虽然,受地于先王()

秦王怫然怒( )

以:以大易小。()

徒以有先生也。()

以君为长者。()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于:仓鹰击于殿上()

受地于先王()

请广于君()

使唐雎使于秦()

二、合作交流

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

2、秦王是怎样恐吓唐雎的?唐雎是如何回应秦王的?

3、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刻划人物,举例说明。

4、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谈谈唐雎的性格特点吗?

5、你觉得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按前面分析唐雎性格的方法谈谈你的意见。

三、质疑探究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

四、拓展引申

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试列举一二。

五、当堂训练

请你根据下面不同的性格,设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1、当同学错怪你时,你会怎么说……

2、夜已深,邻居还在喧嚷,你怎么去劝阻

六、我的收获

学了本文给你有何收获:

如:1、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2、要能够在我们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凸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我的成功之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潜台词”的力量。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