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教案分析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7

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教案分析。

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教案分析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了解,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我国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修改。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主、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与疾病作长期不懈的斗争,至现代已经有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一些疾病仍然困扰着人类,例如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病——
学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医学知识很关心,那么你知道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吗?
学生:食物中含脂肪、糖类、胆固醇过多,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吸烟易导致肺癌。……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下面我们就通过94页的资料分析来共同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讲授新课]
(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讨论。)
教师:看了这段资料,请同学们共同思考下列问题:
(用投影片打出)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这段资料中,你还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学生2: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3:从这段资料的数据变化中我体会到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少吃脂肪含量高的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同时还应该尽力劝说周围的人戒烟戒酒,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教师: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会加速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观察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些实验资料,供大家参考。
(投影片资料)
水蚤为甲壳纲动物,身体透明,一般体长不足5mm,水蚤主要以单细胞绿藻为食,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静水水域,如水草茂密的湖边、水库边、养鱼池和水塘等环境中。在我国南北广大水域中广泛存在。除冬季外,其他时节很容易采集和培养。在北方,水蚤常作为家养观赏鱼的饵料。
由于水蚤极易采集和培养,而且在显微镜下能够很容易地看清楚身体内部的多种结构及其生理活动,因此常作为观察和研究小型活体动物的好材料。
水蚤的心率及其影响因素:水蚤的心脏呈白色,位于背部中央偏上部位。水蚤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一次舒张和一次收缩两个动作,水蚤的心率范围很广,每分钟心脏的跳动次数从100至350次之间不等。影响水蚤心率的因素很多,在实验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水蚤的大小:一般同种的水蚤,年幼的个体比成熟个体的心率要快,衰老的水蚤心率更慢;小型水蚤比较大的水蚤心率要快;
2.温度的影响:在水温偏高时,水蚤的心率比在水温低时要快;
3.水体的影响:水体中富含氧,水蚤的心跳比缺氧的要慢;
4.营养状况的影响:饱食的水蚤心率快,饥饿的水蚤心率慢。
[设计探究实验,组织讨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并记录,然后请小组的记录员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探究计划并记录)
教师:现在请每小组的记录员向大家汇报小组的探究实验设计。
(以某组为例,用投影片打出部分内容)
学生:本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
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的酒精抑制作用越强。
(投影片内容)
教师:如果同学们对本实验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和进步。
学生1:水蚤的心率很快,记录数据时可以以10秒为单位来计算。
学生2:实验报告还可以设计一个曲线图,使实验数据和结果更直观。
……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到,说明大家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实验,当然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同学们可以用来作参考。
(投影片内容)
1.水蚤的心脏很小,又呈白色,不容易找到,所以应该先确认心脏的位置,避免劳而无功。
2.计数时应用吸管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蚤跳动难以观察,但水分又不能全部吸干,以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心脏。
3.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即在清水中和在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
4.在用酒精实验时,应先用吸水纸将水吸干,避免降低酒精的浓度,先滴2~3滴酒精溶液,过5~10s再用吸水纸吸去大部分的酒精溶液,但不要吸干,这样既可保证酒精溶液对水蚤的影响,又可避免水蚤游动影响观察。
[巩固练习]
一、看谁填得对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________,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答案:行为习惯
2.现在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排在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二、观察与思考
3.什么是“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答案: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病,这些疾病除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疾病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4.每个人都应拥有健康的生活,想一想,你应该怎样帮助家人和亲友选择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案:可以帮助家人制定营养早餐和晚餐;与家人一起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家人吸烟还应该劝他们戒烟;注意与家人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心情等。

板书设计
一、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1.生活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习惯。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活动与探究
活动题目:调查本地恶性肿瘤(或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地患恶性肿瘤的基本情况。
活动提示: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分工进行。
2.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途径、调查内容等。
3.可以通过访问当地医学院校的老师、医院的医务人员等进行调查。
4.写出调查报告,写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被调查人、调查提纲、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活动结果:针对本地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展开一次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讨论。
作业布置实验册练习
教学后记

相关阅读

八年级生物下册《健康的生活》学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健康的生活》学案苏教版

教学课题第二十四章健康的生活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了解,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我国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修改。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主、讨论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与疾病作长期不懈的斗争,至现代已经有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一些疾病仍然困扰着人类,例如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病——
学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医学知识很关心,那么你知道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吗?
学生:食物中含脂肪、糖类、胆固醇过多,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吸烟易导致肺癌。……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下面我们就通过94页的资料分析来共同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讲授新课]
(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讨论。)
教师:看了这段资料,请同学们共同思考下列问题:
(用投影片打出)
(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这段资料中,你还得到什么样的启发?
学生1:1957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1999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相反,在1957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1999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学生2: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等疾病主要由不良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造成,而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还主要与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死亡原因的变化说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和行为因素对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3:从这段资料的数据变化中我体会到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改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室外活动;少吃脂肪含量高的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恰当地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同时还应该尽力劝说周围的人戒烟戒酒,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教师:同学们的建议都非常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会加速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设计一个实验,观察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实验,老师这里有一些实验资料,供大家参考。
(投影片资料)
水蚤为甲壳纲动物,身体透明,一般体长不足5mm,水蚤主要以单细胞绿藻为食,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静水水域,如水草茂密的湖边、水库边、养鱼池和水塘等环境中。在我国南北广大水域中广泛存在。除冬季外,其他时节很容易采集和培养。在北方,水蚤常作为家养观赏鱼的饵料。
由于水蚤极易采集和培养,而且在显微镜下能够很容易地看清楚身体内部的多种结构及其生理活动,因此常作为观察和研究小型活体动物的好材料。
水蚤的心率及其影响因素:水蚤的心脏呈白色,位于背部中央偏上部位。水蚤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包括一次舒张和一次收缩两个动作,水蚤的心率范围很广,每分钟心脏的跳动次数从100至350次之间不等。影响水蚤心率的因素很多,在实验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水蚤的大小:一般同种的水蚤,年幼的个体比成熟个体的心率要快,衰老的水蚤心率更慢;小型水蚤比较大的水蚤心率要快;
2.温度的影响:在水温偏高时,水蚤的心率比在水温低时要快;
3.水体的影响:水体中富含氧,水蚤的心跳比缺氧的要慢;
4.营养状况的影响:饱食的水蚤心率快,饥饿的水蚤心率慢。
[设计探究实验,组织讨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并记录,然后请小组的记录员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的实验设计。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探究计划并记录)
教师:现在请每小组的记录员向大家汇报小组的探究实验设计。
(以某组为例,用投影片打出部分内容)
学生:本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酒精对水蚤心率有什么影响。
作出的假设是: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的酒精抑制作用越强。
(投影片内容)
教师:如果同学们对本实验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法,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和进步。
学生1:水蚤的心率很快,记录数据时可以以10秒为单位来计算。
学生2:实验报告还可以设计一个曲线图,使实验数据和结果更直观。
……
教师:同学们考虑得很周到,说明大家都作了深入的思考,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实验,当然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建议,同学们可以用来作参考。
(投影片内容)
1.水蚤的心脏很小,又呈白色,不容易找到,所以应该先确认心脏的位置,避免劳而无功。
2.计数时应用吸管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避免水蚤跳动难以观察,但水分又不能全部吸干,以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心脏。
3.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即在清水中和在某一浓度的酒精溶液中。
4.在用酒精实验时,应先用吸水纸将水吸干,避免降低酒精的浓度,先滴2~3滴酒精溶液,过5~10s再用吸水纸吸去大部分的酒精溶液,但不要吸干,这样既可保证酒精溶液对水蚤的影响,又可避免水蚤游动影响观察。
[巩固练习]
一、看谁填得对
1.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________,如饮食习惯、起居习惯、日常生活安排、娱乐方式和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答案:行为习惯
2.现在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排在前三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二、观察与思考
3.什么是“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答案: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病,而是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些慢性、非传染病,这些疾病除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这些疾病常被称为“生活方式病”或“现代文明病”。
4.每个人都应拥有健康的生活,想一想,你应该怎样帮助家人和亲友选择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答案:可以帮助家人制定营养早餐和晚餐;与家人一起积极锻炼身体;如果家人吸烟还应该劝他们戒烟;注意与家人多沟通,保持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心情等。

板书设计
一、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1.生活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遵循的行为习惯。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速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活动与探究
活动题目:调查本地恶性肿瘤(或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当地患恶性肿瘤的基本情况。
活动提示:1.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分工进行。
2.调查前拟好调查提纲,内容包括调查目的、调查途径、调查内容等。
3.可以通过访问当地医学院校的老师、医院的医务人员等进行调查。
4.写出调查报告,写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被调查人、调查提纲、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活动结果:针对本地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展开一次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讨论。
作业布置实验册练习
教学后记

八年级生物下册《健康地生活》教学设计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生物下册《健康地生活》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八年级生物下册《健康地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健康地生活”第二课时内容,包括“传染病及其预防”和“人体免疫”两部分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措施;

(2)举例说人体的免疫功能;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2、能力方面

⑴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⑴培养学生及时复习查漏补缺的意识和能力;

⑵初步培养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⑶培养学生健康地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⑴生物的多样性;⑵生物的特征。

2、教学难点:⑴遗传多样性;⑵应激性;⑶新陈代谢概念。

3、策略选择:

(1)课件和文本材料(课本及《复习指导丛书》)结合、讲练结合、点面结合;

(2)注重对知识的梳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概括和查漏补缺,并适当加大课堂容量。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内容所对应的课本内容;

2、查找、选择和组织好相关材料,做好课件待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出新课

由当前的手足口病疫情引出本节课内容,即:

1、“健康地生活”之三:传染病及其预防

2、“健康地生活”之四:人体免疫

二、进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教学

(一)复习“概念”

由学生归纳相关知识,后做相应练习

(二)复习“特点”

学生归纳: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三)复习“流行的基本环节”

1、归纳总结,并做练习,明确: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水和食物、接触、土壤、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

2、比较、掌握“病原体”和“传染源”的概念

(四)复习“预防措施”

归纳、练习,明确: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五)复习“四类传染病”

补充讲解,使学生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六)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通过对非典、禽流感和爱滋病知识的了解及相关练习,消化巩固关于“传染病及其预防”的内容

三、进行“人体免疫”的教学

(一)过渡

由有的人接触到病原体会患病,有的则不会,过渡到“人体免疫”的内容

(二)复习“概念”

结合“与人类有关的疾病”的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确:免疫是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防御功能

(三)复习“分类”

1、学生归纳总结: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通过图片展示和归纳总结,明确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包括:

①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

3、通过图片展示和归纳总结,明确特异性(后天性)免疫包括:

①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

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4、结合“抗原和抗体”的相关链接,让学生明确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原理

(四)复习“计划免疫”

通过图片展示和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计划免疫的概念等知识

(五)学以致用,练习巩固

通过完成《复习指导丛书》P77-78第2至6题练习,巩固消化关于“人体免疫”的内容

四、总结归纳,强调重点

对照“传染病”和“免疫”的幻灯片,进行归纳和强调

五、课外作业,巩固提高

要求课外结合课本内容,完成《复习指导丛书》中第十单元练习,掌握该单元知识内容

六、课堂教学主板书设计

一、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3、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水和食物、接触、土壤、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

4、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四类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

二、免疫

1、概念: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防御功能

相关链接: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2、分类:(1)非特异性(先天性)免疫

①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②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

(2)特异性(后天性)免疫:构成第三道防线

①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脏等)

②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相关链接:抗原和抗体

3、计划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八年级下册《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分析


八年级下册《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教案分析


1、尝试综合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关注健康问题。
2、全面理解健康的定义,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体健康的意义。
3、学会调节情绪的技能,保持心理健康。

一、自主学习
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应是一种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______。可见,健康的生活不仅仅要______,______,还要_______,积极向上的______,同时还应学会与人相处,维持良好的______。
2.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3.和表示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二、合作探究
活动1:课本上哪些题目是评价身体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心理健康的?哪些题目是评价社会适应状态的?
评价身体健康的有:
评价心理健康的有:
评价社会适应的有:
活动2:小组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1)你是否从事体育锻炼?例如,每周打球或散步几次?
(2)你每晚是否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3)你的大部分时间是否都是快乐的?
(4)你是否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压抑的状态,而不是熟视无睹?
(5)你每天是否都至少吃几种蔬菜、水果和谷物类食物?
(6)你遇到问题是否有朋友和家人可以求助?
作出判断:你认为你是否健康?理由是什么?
三、反思整合
四、检测反馈
 4.下列不是心情不好时的调节方法是()
A.转移和分散注意力B.向亲人朋友倾诉
C.找个理由安慰自己D.找人打架宣泄
5.下列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是()
A.心情愉快B.良好的人际关系
C.有自制力D.妒忌
6.假设你参加某项体育比赛,因失误而没取得理想的成绩时,你应该()
A.埋怨裁判不公正和自己未发挥好
B.进行自我安慰,争取下一次获胜
C.闷闷不乐或不再参加此类活动
D.脑海中反复不断地回忆失误的情境
7.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
A.良好的情绪B.反应灵活
C.心情愉快D.经常自我安慰
 8.下列关于评价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肌肉发达,运动能力强,是健康的标志
B.没病没灾,是健康的标志
C.食欲好,吃的多,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
D.在身体、心理方面和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健康标志
 9.下列关于交友的标准中,最好的一项是()
A.我的能力很强,不需要朋友
B.交朋友,只要有一两个就足够了
C.交朋友还是多一些好
D.交朋友,多多益善,且哪一方面的朋友者应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