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科海泛舟》作文说课稿

记一次游戏作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06-01

《科海泛舟》作文说课稿。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海泛舟》作文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海泛舟》写作指导说课稿

一、选题及选题的基本思路

1、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的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教材,教科书第四册一共编排了六次综合性学习,其中编排了六次口语交际和写作,形成一个系统。这六次是:①献给母亲的歌;②寻觅春天的足迹;③科海泛舟;④到民间采风;⑤古诗苑漫步;⑥背起行囊走四方。其中①③⑤为小综合性学习,②④⑥为大综合性学习,但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始终是一样的。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写作、口语交际的生活化、情景化。

2、选题的出发点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应该与更广阔的课外生活结合,拓展视野,开阔思维,用全新的视觉去观察社会,理解自然,理解生活。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应该热爱科学,热爱自然,关注科学的发展,关注自然的和谐,应该有维护自然平衡的责任意识,应该坚定为科学发展努力的决心。

3、对本节课性质的认识

我认为这节作文课,是融入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作文课,也是一节关爱自然热爱科学的作文课。这节作文课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训练课,同时也整合思想理顺思维的作文课。教师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同时培养学生正确传达科技信息的交际能力和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科学的感情的表达能力。

4、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课标》要求作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人”“文”统一,无疑是作文教学理念的巨大进步。科学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科学是宏大的,也是可感可及的,关键要看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从感性认识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作文的功利性,鼓励学生区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开掘积累中的科学的记忆,发挥想象构设一个宏远的科学世界。教师精心设计激励与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理解科学,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想象、联想和构建。

二、教学要求的定位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科学小品的能力、科学童话的文字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科学的知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太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布置学生搜集科学有关的信息,并当堂交流。教师也有必要补充一些以弥补学生搜集的内容的广度和种类。这样学生在课下和课上都有搜集信息的机会,教师并注意指导其取舍选择的方法,这样对于写作的选材与思想的深度的加深都有好处。有了内容就不愁加工与创新了。口语交际历来都是如今作文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口语的交际,能锻炼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理顺材料的思路,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另外对于写作的内容不能做过多的限制可以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也可以是自己的有关科学的故事,科学家的故事,自己和他人的科学小发明,也可以是对科学的思考与反思等等。总之内容只要围绕本次作文的话题展开就可以,关键是学生的表达要明确,条理要清楚,内容要科学,真正的达到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

2、学习重点的定位

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材料的科学选择与语言的准确表达。因为本单元是与科学有关的文章,所以文章内容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形式进行作文,但涉及到的科技内容必须准确详实,符合当今的科学理论实践,说明性的语言必须准确无误,严密的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内涵等。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文风和科学求实的态度。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和学习目标的落实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走进科学》

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中选择几个剪辑片段播放,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紧扣本课课题,为下边的内容展开做好铺垫。因为走进科学节目都是一些精华的科学节目,能激发人了解学习的欲望,能把人带进科学的情境里。

(二)信息交流积累素材

交流内容:

1、科学界最前沿的科技成果。

2、科学家的成长故事。

3、我们身边的去的实效科技实例。

 要求:学生可以准备相关的资料,归纳出要点,发言要简洁,时间要严格控制。

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交流,然后每组回报自己最优秀的信息材料。

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为自己的写作准备了一些素材。

(三)再现生活发掘真我

1、学生讲述自己的爱上科学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一些科技发明。(既有过程又有原理特点等)

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入手选择材料,材料不一定太大,只要围绕着“科学”这个话题展开,并能表达出真实的感情即可。同时在确定内容时,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表达的更顺畅真实,并且注重两方面:一个是自己的经历和主观感受,另一个是自己发明创造以及体会发现。

(四)反思创新拓展生活

1、思考讨论:科学对人类都是有好处的吗?用“我认为科学对人是,因为它。”的句子说一句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适当的辩论一下)

2、未来的科学是怎么样的?发挥你的想象,构想一个未来的科学世界!

(注意内容的故事性)

以上的环节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到内,又发现表达到创新质疑,把学生的思维一点点带开,不断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并注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符合如今对人才的要求。

(五)教师总结

材料的选择:1、要扣住科学的内容;2、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科学家的故事;3、还可以是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等的说明,也可以是科学史和现今前沿科学的硕果;4、也可以是自己对科学发展的看法;5、还可以发挥想象,设计未来科学的美好境界。

(六)方法指导

结合课文,以科学小品文为例介绍一些写作技巧。

一、抓住事物本质。要把某一科学现象告诉别人,必须首先弄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而说明事物时,把这些原因说清楚,并揭示它和现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如罗布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还曾经是一片美丽的仙湖,但现在却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无数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了人对自然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二、精选表现形式。介绍科学知识,可以站在审视者的角度去对被说明的事物进行阐释解说,也可以打破这个定势,别出心裁地将说明对象拟人化,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采用自我介绍的方式说明;还可以编成剧本,通过集中的剧情、角色的扮演,让读者明白一个科学道理;还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生动介绍,如课文《旅鼠之谜》,就是通过“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的一问一答,一一解开旅鼠的谜团,富有情趣,避免了说明的呆板。

三、使用说明方法。生动、具体的说明方法不但能够把抽象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使其特征鲜明,而且也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所以,说明事物时,不可忽视说明方法的使用。如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中,“1958年,塔甲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一句列举了确切的数字,通过鲜明的对比,来说明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导致胡杨林夫面积死亡这一事实,就能引起读者内心的震动。

这个方法并不是应用于所有关于科学的文章,只是以此为一面,来作为一个规律也能使其他内容的文章得以借鉴。

(七)范文引路

分发给学生教师提前准备的范文,指名朗读,全班评议:材料类型,表达形式,表达效果以及其他可以借鉴的优点,需要改进的不足。

附范文:一条沙丁鱼的独白(科学小品)

各位,我叫沙丁鱼,就是大家吃的沙丁鱼罐头里细细的、扁扁的但味道还可以的那种鱼类。别看我们身材苗条,身体轻盈,可生性却极不好动。按理说不好动会长胖吧,可是我们连吃饭都犯懒,您说还能胖得了吗?

这不,渔网又过来了,我连窝都没挪,乖乖地和另一些同样一动没动的同胞被网到一艘船上。别的鱼要是被逮着,在网里还要蹿呀、蹦呀,妄想逃生,我们才没那个兴致呢,懒懒地躺在网里,任那些渔民怎么处置。我看见网住我的渔民——现在我得叫他主人——一个中年的黑瘦汉子很高兴,大约是满意我们这种半死不活绝对听话的样子。他没费什么气力和周折把我们倒进一个大木盆里,就开船去了。我们也踏上了被运往市场的旅程。

木盆里的水比海里的水平静多了,只随着船的轻微颠簸而有一丝动荡。我像在妈妈的摇篮里一样感到十分舒服,也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睡梦里一条大鱼向我扑来,我懒得动。它要吞我也就罢了,偏偏把利齿切入我的肌肤,疼得我大叫一声蹦了起来,一睁眼才知道是在做梦。身子底下倒真有个尖尖的东西抵住我的腰,像是随我们被网上来的贝壳什么的。这下我也睡不着了,不过看看天色也快亮了。

天亮了,船也靠了岸。只见主人过来了,他拿一根棍子往木盆里搅了搅,看着我们,一脸的沮丧和无奈。自言自语说:“唉,又死了一大半。”我吃了一惊,这才向四周一看,可不,除了我和有数的几个弟兄,木盆里的同胞大多死去了。

主人把我们活下来的另一些兄弟卖给小贩,不知为什么把我却养在他的鱼缸里,天天供吃供喝,我倒也活得自在。

一天我和主人在家里看电视,演的是登山队在登雪峰。最后说,凡是累得不行坐下来休息的,都冻死了;而坚持活动的,却不但上了顶峰,还活着回到大本营。主人看到这儿,沉思了片刻,忽然若有所悟,大声说:“有了,有了……”便冲出门去。

主人又出海了,而且把我也带上。一天下来,他又打了不少我的同类。他仍然把它们倒进那只大木盆里,还把我也从鱼缸里倒了进去。不过我们彼此连招呼也懒得打,自顾自找个地方躺下养神。

不过这次主人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条我们鱼界的捣蛋鬼——鲶鱼放进盆里。在海里它们就以爱折腾著称,我们都躲它们远远的。这下可好,冤家路窄,没法儿躲了。果然,它从被倒进盆来那一刻起,就忽而近游,忽而远逝,隳突乎东西,冲闯乎南北,把一盆水搅得波翻浪涌。我们这些懒虫算跟着倒霉,只能跟着它上下,随水流婉转,几乎一刻不得休息。在归途中的整个晚上它一直闹得沸反盈天,大家连打个盹儿的机会都让它给剥夺了。

可是说来也怪,我们全体沙丁鱼却活着被运了回来。主人脸上的阴云也一扫而光,他逢人便说找到了让我们在途中存活的办法,从此不会再亏本儿了。可是,他到底找到什么办法了呢?

我爱制作空模

课余,我爱制作空模。从小学开始,已经有了三四年的历史。

一架模型飞机只有三十厘米左右长,可要玩好它还真不容易,尤其是火箭模型和薄膜飞机的制作。就以制作火箭模型来说吧,首先,得把木头割成机身的大概形状,然后用锉刀锉,使之成为流线型,这样,在空中飞行就能减少阻力了。为了做好这些,我常常手上磨出了泡,胳膊酸得端不住碗。一次,我制作机翼时,用左手紧紧压住2毫米厚的木板,右手握紧美工刀,使劲往后一划,“啊呀!”我不禁大声尖叫起来,旁边正埋头苦干的杨莹一看,瞪着大眼叫道:“哇!好长一个口哦,这回许楠挨刀喽!”说完,她马上陪我到医务室要了块邦迪,并涂了点红药水。那滋味可难受啦!

当然,吃了很多的苦头,最终能够去参加比赛,还是值得的。比赛,不仅有趣,而且能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它使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

去年我去区里比赛火箭,真是终生难忘。

“下一个,许楠。”听到裁判的指令,我便拿起火箭,胸有成竹地来到发射架前,并小心翼翼地装上导火线,然后夹住。我拿着发射器,仰望天空。“三、二、一,开始。”裁判一声令下,我用力按住按钮,只听“刷”的一声,火箭直冲蓝天,展开双翅在空中飞翔。我扔下发射器,去追火箭,我一边追一边抬头望着,一不小心,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我连忙爬起来,脚又酸又痛,只好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突然,我喜出望外:火箭在远处的草丛中!我高兴得忘了酸痛,飞奔过去。可不巧又碰到一个浅水塘,我也顾不得绕行,直趟过去,又直趟回来,裤腿全湿透了。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一等奖。看着获奖证书,我把苦、酸、辣都忘了,剩下的只有甜。

怎么样,同学们有意学习制作空模和参加比赛吗?我可以尽点微薄之力。

最新科技成果三则

发现大脑中有个引路人

人的大脑就像一块高级集成电路,那数以千亿计的神经纤维怎样才能有序排列,各行其道?最近,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博士袁小兵等人在大脑中发现一个“引路人”,它能指引神经纤维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不致走上“岔道”。

这个“引路人”叫Rho小鸟苷三磷酸酶,“驻扎”在神经细胞内,能够侦察神经纤维生长的“路况”,比如哪条路是“绿灯”,哪条路是“红灯”,并传递这种路况信息,指导神经纤维的生长方向。

人类的情感、学习、思维等活动都有赖于设计精密的神经网络的工作。因此,神经纤维导向机制已成为脑科学的研究热点,它不仅有助于揭示神经发育的奥秘,还能对神经损伤再生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开发和研制有利于神经再生的药物提供新思路。

巨型圆环绕银河

近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由几亿乃至几十亿颗恒星组成的环缓慢围绕银河系旋转。这一新发现为银河系产生于大爆炸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

目前看到的这个环还不完整,科学家将继续寻找其他部分,并研究其中恒星的温度、亮度、速度等。目前圆环的成因还不清楚,有科学家认为,其中的一些恒星有可能诞生于银河系内部,在漫长的年代里运行到了外缘;也有可能圆环是银河系附近一个小星系的残骸,该星系在银河系引力作用下被吞并。研究这个圆环的起源,有助于了解星系的演化过程。

新概念数码手镯

我们在动画片里看到圣斗士、太空人等身上都穿戴有特殊的装置,一抬手腕就可发射激光,或把手腕凑近嘴边即可通话,非常酷。

现在美国TRIUM公司设计了一款类似的穿戴式通讯手镯。手镯上装有通讯及影像传输功能,显示屏位于手背上的那一部分,手腕右侧还安装了一个微型摄像头,用户可以在观看影像的同时直接打开麦克风通话。戴上它你也能像圣斗士一样威风。

无论有多少理论,也是显得空洞,只有具体的实例才更能胜过那些抽象的道理。范文引路对学生是最好帮助和提示,但教师也要指导到位,不能让范文局限住学生的思维。

(八)教师总结:写法和选材以及技巧

(九)布置作文

以“科学和我”为话题作文,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要求:1、内容要有科学性。2、材料真实,表达清楚。3、题目自拟

提示:怎样把科学的内容与“我”的联系起来呢?除了自己的亲历的事情外,关键是开头或者结尾的扣题性的句子的使用。

相关知识

《科海泛舟》八下7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南翔中学金纯高博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培养学生在科学追求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正确地把科技信息传递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1、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在交流、演示、辩论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写作浅显的科学小品、科普短文的文字表达能力。
【活动方案】
一、准备阶段
1、确定选题:
本次综合性学习涉及四项内容,分别为“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思考自然的启示”、“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科学技术两面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及学习条件、资源等不同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自由结合成四个活动小组分别进行,并自选组长。在组长的领导和组织下,制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用两节课分开进行,选题及方案设计指导一节时,重点:方案要切实可行;学生课后完成方案,然后指导修改,一节时。)
2、搜集资料,整理资料阶段:
在组长的组织和协调下,各小组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成员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活动时间为两个星期。在活动中,学生要将搜集的资料整理存档,以备老师检查,评价使用。)
二、交流展示(一课时)
1、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
⑴第一组:“我第一次迷上了科学。”
①激情导入:小组主持人讲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
②自由畅谈:Ⅰ小组代表谈自己第一次迷上科学的故事。
Ⅱ小组代表谈第一次迷上科学是如何受到挫折的。
⑵第二小组:“思考自然的启示。”
①展示:投影小组代表编写的科学小品或科学童话。
②点评:教师结合学生的文章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确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的特点,学会写作科学小品及科学童话。
⑶第三小组:“展示身边的科技发明。”
①交流:小组代表用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最新的科技成果。”
②演示:小组代表演示并讲解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
③老师点评。
⑷第四小组:“科学技术两面观。”
①辩论:小组代表围绕某一科学技术话题(如核能)进行辩论。
②点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和“负面效应”,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科学,培养学生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2、各组活动结束后,将每组及每位同学的书面资料收集起来,各组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活动小结
1、学生发言:
谈此次活动的收获。
2、教师评价:
既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评价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行为表现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能力的提高(纵向);评价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取得的效果(横向)。

《科海泛舟》八下5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徐财平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全面地认识科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崇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并正确把科技信息传达给他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4、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写简单的科学小品、科学童话。
二、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主题:科海泛舟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围绕“科学”这个主题全方位搜集资料。
3、教师准备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或能讲述,或形成文字材料,以供阅读。
4、寻找一组较浅显的、适于初中学生阅读的科学童话、科幻小说,以便学生写作时有模仿的例子。
三、活动指导
1、整体安排:
⑴让学生明确活动的主体步骤:讲述故事──联系自己──趣味延伸──思考辩论──发明展示──创新写作。
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资料的搜集、整合及信息的发布。
⑶整个活动历时一周,分五课时完成。其中“讲述故事”“联系自己”“趣味延伸”共一课时,“思考辩论”一课时,“发明展示”一课时,“创新写作”二课时。
2、具体指导:
⑴活动一:讲述故事。
“讲述故事”既讲述科学家的故事,首先是小组内试讲,然后推荐代表上台讲。要求:故事完整、语言流畅并富有感情。
⑵活动二:联系自己。
“联系自己”要么讲述自己迷上科学的过程,要么畅谈自己对生活中的科学的感受,先小组内交流,再推荐代表全班交流,要求:真实、可信、表达清晰。
⑶活动三:趣味延伸。
“趣味延伸”就是将“我所知道的科学”进行自由汇报,可以是具体的某种生活现象上所含的科学道理,也可以历数科学发明的时间、科学之最等等。
⑷活动四:思考辩论。
“思考辩论”即围绕“科学(没有)造福于人类”为题展开辩论。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正方、反方,然后又切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定一个主辩,两个助辩,辩论时要注意:立场要坚定、资料要翔实,说话要有条有理,紧扣中心。
⑸活动五:发明展示。
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进行展示,并简介制作动机、制作材料、制作过程及功用。
⑹活动六:创新写作。
只要是与科学有关的故事、道理皆可入文。可以放飞想象,写科学童话、科幻小说,也可以写某科技发明的制作说明,还可以查阅资料,针对某事物或某现象写科学小品文,总之,形式不拘,语言要有科学的严密性,又要活泼生动。
四、活动评价
学生自主从参与态度、参与面、知识收获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在活动中有良好合作精神的小组给予最佳团队奖,对活动中踊跃积极、态度严谨的同学分别给予最佳表达奖、最佳辩手奖、最佳发明奖等。

《科海泛舟》八下3



《科海泛舟》教学设计
湖北省麻城市闵集中学陶建军
【活动目标】
1、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强烈兴趣。
2、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3、引导并帮助学生深入全面的认识科学,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意识。
4、培养学生积累科学知识以及有关科学家故事的能力,培养学生写作简短说明文和科学幻想小说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科学家如何迷上科学的故事,或向学生讲述、或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以激发学生兴趣。
2、在活动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材料,向学生介绍科学小品、科技说明文的写法,或提供一些范文,以便学生模仿。
3、教师对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应该作一些了解,甚至收集一些这一方面的观点和信息。
〖活动过程〗
总结对第三单元的学习。
介绍:科学小品以及科技说明文
学生分组活动:
小组对小列问题进行讨论、搜集或者探究
1、收集有关科学的名人名言(不少于5条)
2、讲述科学家的故事。
3、讲述“我第一次迷上科学”的经历。
4、科学技术影响了我们一家人(讲述一个故事)
5、做一个手工作品,并且介绍它的制作过程。
6、收集科学正反两方面效应的材料或者观点,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学生集中展示:
学生写作一篇科学幻想小说。
准备的话题有:
1、人类与环境
2、宇宙探索
3、未来的陆地和海洋
4、自然奥秘探索
5、人类历史探索。
【参考资料】
〖名人名言:科学〗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一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
──中·毛泽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时时候,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邓小平
“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就难以在世界竞争中立足”。
──中·江泽民
伟大的科学者在实验室里的生活,是对物体和对周围一切的执着地斗争。
──法·居里夫人
科学不论现在和过去,是对一切事物存在的观察预见,虽然是渐进的,然而它是对即将发生事物的认识。
──意·达·芬奇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俄·巴甫洛夫
天才只有和科学相结合,才能结出最大的果实。
──英·斯宾塞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待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
──中·华罗庚
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开始的.
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许多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并不长,而接连出成果,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有事业心。
──中·丁肇中
人的身上,最值钱的东西,是脑袋里的知识。
──中·袁隆平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巴甫洛夫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
想喝水时,仿佛能喝下整个海洋似的──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来,一共也只能喝两杯罢了──这是科学。
──契柯夫
科学始终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个问题,也就永远不能解决一个问题。
──萧伯纳
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程度的狂人。
──卡皮察
科学不能或者不愿影响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称作科学的。
──普朗克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属于祖国。
──巴斯德
科学总是革命的、非正统的;这是它的本性;只有科学在睡大觉时才不如此。
──萨尔顿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卡·冯·伯尔
【参考资料】
〖科学家的故事〗
数学家故事·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笨头笨脑”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
面对那么多成就卓越的人,也许你会自惭形秽地说:“我这么笨,怎么可能成才呢?”,“我太平凡了,根本不是成为伟大伟人的料!”下面我就给你讲述一个老师、校长都认为他很笨的人的成才故事。
这个人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个当年被校长认为“干什么都不会有作为”的笨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现代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1879年3月14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德国的一个叫乌尔姆的小城。父母为他起了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看着他那可爱的模样,父母对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没过多久,父母就开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开始学说话了,已经三岁的爱因斯坦才“咿呀”学语。后来,爱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两岁的玛伽已经能和邻居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却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看着举止迟钝的爱因斯坦,父母开始忧虑。他们担心他的智能是否会不及常人。直到10岁时,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学。可是,在学校里,爱因斯坦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大家都称他为“笨家伙”。学校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进行,由于爱因斯坦的反应迟钝,经常被教师呵斥、罚站。有的老师甚至指着他的鼻子骂:“这鬼东西真笨,什么课程也跟不上!”一次工艺课上,老师从学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张做得很不像样的木凳对大家说:“我想,世界上也许不会有比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爱因斯坦红着脸站起来说:“我想,这种凳子是有的!”说着,他从课桌里拿出两个更不像样的凳子,说:“这是我前两次做的,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还不行,却比这两个强得多!”一口气讲了这么多话,爱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惊。老师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
在讥讽和侮辱中,爱因斯坦慢慢地长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卢伊特波尔德中学。在中学里,他喜爱上了数学课,却对其余那些脱离实际和生活的课不感兴趣。孤独的他开始在书籍中寻找寄托,寻找精神力量。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书中结识了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歌德、莫扎特……书籍和知识为他开拓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开阔了,爱因斯坦头脑里思考的问题也就多了。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许久,目光中既有赞许,又有担忧。因为他知道,爱因斯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同一般,将会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动。此后,爱因斯坦一直被这个问题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爱因斯坦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报考瑞士苏黎士大学。可是,他却失败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没有气馁,参加了中学补习。一年以后,他获得了中学补习合格证书,并且考入了苏黎士综合工业大学。这时的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课外阅读和实验室里。教授们看见他读和学习无关书、做和考分无关的试验,非常不满和生气,认为他“不务正业”。
爱因斯坦大学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爆发,由于他是犹太人血统,又没有关系,没有钱,所以只好失业在家。为了生活,他只好到处张贴广告,靠讲授物理获得每小时3法郎的生活费。这段失业的时间,给了爱在斯坦很大的帮助。在授课过程中,他对传统物理学进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对传统学术观点的猛烈冲击。经过高度紧张兴奋的五个星期的奋斗,爱因斯坦写出了9000字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狭义相对论由此产生。可以说,这是物理学史上的一次决定性的、伟大的宣言,是物理学向前迈进的又一里程碑。
尽管还有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甚至还有人在报上发表批评文章,但是,爱因斯坦毕竟还是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在短短的时间里,竟然有15所大学给他授予了博士证书,法国、德国、美国、波兰等许多国家的著名大学也想聘请他做教授。当年被人们称为“笨蛋”,“笨东西”,认为无法成才的爱因斯坦,终于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当代最杰出的聪明人物。由“丑小鹅”变为“白天鹅”,这说明了什么呢?我想,爱因斯坦的话是最好的答案。当许多年轻人缠住他,要他说出成功的秘诀时,他信笔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并解释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正确的方法,那么Z呢,则表示务必少说空话。”许多年来,爱因斯坦的这个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从爱因斯坦的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勤奋、正确的方法和少说空话使爱因斯坦由笨头笨脑变为巨人的。
可见,一个人不聪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泄自己的气。只要你肯为你的目标付出艰辛的劳动,并配合正确的方法,就一定会得到成功女神的酬劳。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并不一定能显出锋芒毕露的优势,相反,他们却太平凡,甚至显出迟钝、愚笨的样子,常常要被周围的人嘲笑、讥讽。如果因为自己笨就灰心丧气,不再努力,那不是将自己潜在的才华、能力都扼杀在摇篮中了吗?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每一个人在生命的长河中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如果你觉得自己笨,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寻找到你自己的星座。正如爱因斯坦对别的事物迟钝,却对物理和数学特别喜爱一样,当你找到自己的星座时,你定会放射出与众不同的异彩。
试试看,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