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语文九 外国诗歌二首

古诗二首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31

八年级语文九 外国诗歌二首。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语文九 外国诗歌二首”,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歌,了解惠特曼、叶赛宁两位世界级诗歌大师,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2.了解并尝试运用几种鉴赏诗歌的方法。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关键词句,结合诗人的经历、背景、创作风格等,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描写对象——“橡树”“母狗”寄托的情感与表达的内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855年,美国一个极其平凡的年轻人,自费印发了一本薄薄的诗集,却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一些保守人士极尽非难与诋毁。甚至当时文坛领袖惠蒂埃将它扔进了火炉。幸好文坛泰斗爱默生、梭罗大为赞赏,视为奇绝,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最终成为享誉世界、声震寰宇的大诗人。他就是19世纪美国民主主义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他那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诗集就是《草叶集》。

二、走近惠特曼(多媒体——照片及文字介绍)。

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他是个木匠的儿子,自幼参加各种劳动,读过几年小学。后来他又当过乡村教师、记者、木工、建筑师和政府的职员。他与下层人民群众有着长期、广泛的接触,富有民主思想。在南北战争中,他站在北方先进的资产阶级一边,反对南方的奴隶制。

1845年回到布鲁克林定居,他常常穿着长外套,戴着高帽子,挎着手杖出没于上流社会。他天性散漫,感情丰富,坦率真实,却为传统礼节所不容。他生性叛逆,自称是极端分子中的极端分子。

惠特曼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写作自由体的诗歌。1855年他自费印行了《草叶集》第一版。这个薄薄的诗集可以说是美国诗歌的大胆革新,非但未能引起文学界充分的注意,甚至遭到劈头盖脸的批评。只有当时的大诗人爱默生肯定了这本不同凡响的诗集,赞扬了它新颖的思想、朴实的语言、大胆的创造。此后,《草叶集》每出一版,就增加新的篇章,到1882年,已经是收有372首诗的巨著了。

惠特曼以主人翁的姿态,以高亢的声调,表现着开拓者的豪放气魄,歌颂了他先进的国家、普通的人民群众、富于民主和自由传统的民族精神。可以说,“草叶”是象征人民的,惠特曼以此赢得了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爱戴。

今天我们通过一株橡树,进一步了解惠特曼以及他的不朽诗作——《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板书诗题。)

三、朗读并鉴赏。

1.教师范读。学生不看教材,听读诗歌。

提问: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橡树,如此吸引桀骜不驯的惠特曼?最好能用你听到的诗歌中的词语。

孤独(诗中反复出现) 快乐 粗壮 挺拔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不作评价。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

(要求:至少朗读三遍,并在书中画出描写概括橡树特点的词语。)

3.学生齐读,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注意诗人反复强调的词句:孤独——“没有一个同伴”“独自生长”“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一个情人”;快乐——这么多“快乐”的叶子;粗壮、刚直、雄健等。

4.惠特曼热爱自然,那么面对自然界万物生灵,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株“孤独”的橡树呢?(再读课文。)

抓住关键诗句:“令我想到我自己”“是一种奇异的标志”“使我想到了男性的爱”等。更重要的是两处“我却不能”,重复强调,体现诗人钦羡之意。

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可以运用“知人论世”法来鉴赏,即结合诗人的经历与写作背景,学生可以自由畅谈自己的理解,但要注意结合文本,不可凭空杜撰。)

解读:这株高大奇异的活橡树,一个昂然屹立的刚健而孤独的形象,正是诗人在追求理想的漫漫征途中所产生的孤独与忧闷的象征。而面对开拓中的孤独前行,乐观的“橡树精神”正是作者的理想。

5.体会惠特曼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译文比较。

与飞白的翻译作比较,通过比较译文,提高语言的准确表述能力,进一步理解惠特曼的思想与诗作手法。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正在生长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正在生长,

他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

没有任何伴侣,它在那儿长着,迸发出暗绿色的欢乐的树叶,

它的气度,粗鲁,刚直,健壮,使我联想起自己,

但我惊讶于它如何能孤独屹立

附近没有一个朋友而仍能迸发出欢乐的树叶,因为我明知我做不到,

于是我折下一根小枝上面带有若干叶子,并给它缠上一点苔藓,

带走了它,插在我房间里在我的眼界内,

我对我亲爱的朋友们的思念并不需要提醒,

(因为我相信近来我对他们的思念压倒了一切,)

但这树枝对我仍然是一个奇妙的象征,它使我想到男子气概的爱;

尽管啊,尽管这棵栎树在路易斯安那孤独屹立在一片辽阔中闪烁发光,

附近没有一个朋友一个情侣而一辈子不停地迸发出欢乐的树叶,

而我明知我做不到。

思考:你觉得哪个翻译更好,或某一句的译文哪个更好?(好的标准:语言准确、生动;符合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交流。

如:live-oak活着的橡树——栎树

manlylove 男性的爱——男子气概的爱

五、结语。

在欣赏这首诗歌时,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知人论世法、意象法、关键词句法……)

诗人惠特曼被称为现代美国诗歌之父,开创了一代诗风。仅仅一首诗,一节课,是不足以感知他的诗歌魅力的。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阅读他的《草叶集》,去感受他的博大胸襟,感受他的豪放洒脱。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积累”中第二题的1、2、3、4,以及“思考与讨论”中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了解诗人叶赛宁(多媒体——图片文字)。

(看大屏幕)

一百年才出现的诗人。

诗坛的奇迹。

俄罗斯的骄傲。

伟大的民族诗人。

像个地震仪,他捕捉到时代的震波。……我不知道在俄罗斯还有比他更富于民族性的诗人了。

这些赞美都是送给一位伟大诗人的,他就是——叶赛宁。

(大屏幕)

叶赛宁是继普希金之后最闪亮的名字,是“俄罗斯诗人当中最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曾袒露自己的心声,说他“喜欢叶赛宁的全部作品”,因为叶赛宁“是表现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的极其典型的俄罗斯诗人”,因为叶赛宁“出色地捕捉到了俄罗斯的乡土气息”。如今,无论是在俄罗斯本土,还是在俄罗斯境外,人们只要谈起俄罗斯诗歌,便会首先想到普希金及叶赛宁。

叶赛宁于1895年出生在梁赞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不满3周岁的时候就被寄养到外祖母家,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其间,外祖母对他讲述的许多民间故事,无不深深印在幼小的叶赛宁的脑海里。他天真活泼,善于思考。叶赛宁的外祖母可以说是诗人“最早的老师”,对诗人创作才能的发挥有着深刻的影响。

叶赛宁15岁便开始写诗,早期的诗歌在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和《帆》《曙光》等杂志上相继发表。他的第一本诗集《扫墓节》于1916年出版。叶赛宁的诗富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把读者带到了俄罗斯乡村大自然的自由广阔天地,那里有“眼睛会说话”的白桦树,有绿茵茵的草原和白色的羊群,有闪着银光的河流……在俄罗斯诗坛上,叶赛宁一开始就被公认为“大自然的歌手”,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景色,是他诗歌形象、声音、色彩的摇篮,也是他传达细腻情感得心应手的艺术手段。

诗人创作出抒写大自然的一首首美不胜收的杰出诗篇。叶赛宁爱花草树木,视动物为朋友:他爱自然界的一切。如今,全人类都应该感谢叶赛宁,哪怕仅仅因为他以自己的诗让全世界都深刻体会到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因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大自然才是美的化身和美的源泉。

叶赛宁的代表作有抒情诗《母牛》《狗的歌》《乞讨的小姑娘》,组诗《波斯抒情》和长诗《安娜·斯涅金娜》等。他的诗极富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这正是因为诗人内心充满真挚。作为天才诗人,叶赛宁成熟得早,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又像一颗“人间的流星”——他只活了30岁,最终因精神抑郁症在圣彼得堡(前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鉴赏诗歌。

1.学生自读。

要求:在熟读的基础上,运用上节课分析《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的方法,自我赏析《狗的歌》。(15分钟,写自读笔记。)

2.学生自由交流。

3.个别提问,说说自己对此诗的理解。

(教师简单点评,要求学生注意情感的把握,尤其是诗中“母狗”的形象。走进诗歌的每一个诗句、意象,去和诗人的心灵碰撞。)

4.教师引导分析。

(1)《狗的歌》你觉得是一首什么样的歌?

(凄惨、悲凉、催人泪下……)

(2)你通过哪些情节或诗句体会到的?

带问题朗读诗歌(至少两遍)。

引导学生注意以下诗句:

①母狗从早到晚抚爱着它的小狗,用舌头舔梳它们身上的茸毛。

表示舔得认真周到,突出了母狗的爱子之情。

②母狗沿着雪堆奔跑,跟着主人的脚迹追踪。

表示和主人寸步不离,传神地表达出难以割舍的焦急之情。

③那牛栏上空悬挂的月牙,好像是它的一个小宝贝。

月牙儿是美的,自己棕黄的小宝贝也是美的。因了思念小狗,所以错觉中那月牙竟似自己的孩子。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④只有两只狗眼在无声地滚动,宛若闪亮的金星跌落雪面。

用金色的星星比为眼泪,纯洁而晶莹,更加突出了思子之情的圣洁。

⑤主人愁眉不展地走过来,一古脑把七只小狗装进麻袋。

“愁眉不展”也许是心有苦衷,可当他处置这些小狗时“一古脑”,毫不顾忌母狗的感受,何其残忍。

⑥当人们嘲笑地向它扔掷石块,像是扔过一串串赏钱。

人们多么残忍、冷酷无情。面对狗妈妈失子的痛苦哀鸣,竟然冷酷地扔石块。

(3)叶赛宁描写这只失去孩子的母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①表达了对母狗——自然万物,真挚的爱与同情。

②写人们的冷酷和残暴,实际上是写社会上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③母狗象征了社会上被侮辱欺凌的人,诗人借以寄托真挚的爱与同情。

(4)总结。

同学们的理解都很好,有的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感情,有的结合社会背景,感悟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怀。俄罗斯诗人鲍科夫说:“叶赛宁,就是大自然;叶赛宁,就是心灵;叶赛宁,就是创造出人间一切美好事物的伟大的爱。”他的诗是心灵与大自然撞击的火花。对于动植物出自肺腑的真挚同情,使叶赛宁超越了诗人与动植物分界的空间,从他的诗琴上弹奏出一曲曲动人情肠以至催人泪下的爱的旋律来,他在用写人的情感来写动物。

三、译文比较。

狗 之 歌

〔俄〕叶赛宁

早晨,在黑麦秆狗窝里,

破草席上闪着金光:

母狗生下了一窝狗崽——

七条小狗,茸毛棕黄。

她不停地亲吻着子女,

直到黄昏还在给它们舔梳,

有如雪花儿融成了水滴,

乳汁在她温暖的腹下流出。

晚上,雄鸡蹲上了

暖和的炉台,

愁眉不展的主人走来,

把七条小狗装进了麻袋。

母狗在起伏的雪地上奔跑,

追踪主人的足迹。

尚未冰封的水面上,

久久泛起涟漪。

她舔着两肋的汗水,

踉踉跄跄地返回家来,

茅屋上空的弯月,

她以为是自己的一只狗崽。

仰望着蓝幽幽的夜空,

她发出了哀伤的吠声,

淡淡的月牙儿溜走了,

躲到山冈背后的田野之中。

于是她沉默了,仿佛挨了石头,

仿佛听到奚落的话语。

滴滴泪水流了出来,

宛如颗颗金星落进了雪地。

你更喜欢哪篇译文?为什么?(找到译文中有较大出入的诗句或词语,通过比较分析,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如:

1.雪花融化成一滴滴的水,在它温暖的肚皮下流过。——有如雪花儿融成了水滴,乳汁在她温暖的腹下流出。

2.主人愁眉不展地走过来,一古脑把七只小狗装进麻袋。——愁眉不展的主人走来,把七条小狗装进了麻袋。

3.当人们嘲笑地向它扔掷石块,像是扔过一串串赏钱。——于是她沉默了,仿佛挨了石头,仿佛听到奚落的话语。

四、结语。

高尔基曾说:“依我看来,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指诗人叶赛宁)是第一个如此巧妙而且怀着如此真挚的爱来描写动物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他才成为一个最独特的诗人,才被誉为“天才诗人”。

当我们这个看上去日益繁荣的地球,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消失,一个个珍稀动植物在灭绝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多读一读叶赛宁?学会用他的爱,去爱自然,爱世界,这才是真正的“大爱”“博爱”。

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首《狗之歌》。

相关阅读

九外国诗歌二首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九外国诗歌二首”,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外国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及对关键诗句的理解,体会诗歌的主旨,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3.学习并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及创作风格,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把握重点诗句,理解诗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找到合适点,进行比较分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当代作家林贤治认为诗人有这样两类:一类属于天空,一类属于土地。他说李白属于天空,而杜甫属于土地。根据你所查找的有关惠特曼和叶赛宁的资料,你认为他们属于哪类?

(学生自由回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人的风格特点。)

林贤治认为:土地对于西方诗人来说,往往表现为一种“大地感”,惠特曼是其中最显著的例子。还说:俄国诗人普希金、勃洛克是属于天空的,涅克拉索夫和叶赛宁,则是属于土地的。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二位诗人都热爱自然,喜欢赞美自然。今天我们就来走近这两位“土地”诗人。

二、诗歌朗读。

1.学生朗读(预习反馈),学生点评(节奏、情感等)。

2.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三、比较阅读。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鉴赏这两首诗歌。首先独立阅读、比较(约10分钟),写在笔记上。然后同学自由交流(约10分钟)。

四、布置作业。

整理课堂比较阅读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诗歌。(齐读。)

二、学生讨论。

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要求:发言之前,先说自己从哪些或哪个方面进行比较,然后具体阐述。)

三、教师总结。

首先表扬鼓励,再说老师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不是答案,是交流)。

1.情感比较。

同以自然为写作对象,但惠特曼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拜(崇拜它向上的原始的活力);而叶赛宁表达的是对人类无视自然生物的谴责,和对动物的真挚同情、热爱(也有人认为是对现实社会的委婉讽刺)。

(让学生思考这点区别,并从诗歌中找到相关的诗句体会、说明。)

2.意象比较。

在惠特曼笔下,那株橡树中融合了诗人自我的形象与追求——“令我想到我自己”。而《狗的歌》,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写出了对母狗的深切同情(有人认为母狗与人类的关系,是影射社会中人与人的对立关系)。

(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经历主要分析《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

3.写作手法比较。

《在路易斯安那我看见一株活着的橡树正在生长》运用反复与象征。如:描写橡树的“孤独”与“快乐”的诗句,运用了反复,强调了橡树的特征。这株橡树,从整首诗来看,它是诗人个人经历的象征,更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精神——乐观、执著……

《狗的歌》中诗人善用对比的方法而使对立的形象更加鲜明,母狗真挚的爱与人的残忍形成鲜明的对比;巧妙插入景物描写,衬托哀情,把母狗的悲痛描写得十分凄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母狗对小狗的爱和母狗内心的凄凉。

四、结语。

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对比点,我们还可以和诗人其他的诗歌进行对比,也可以和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鲜明地感受到作品的风格、思想感情……

我们曾说,这两位诗人都是“土地”诗人,不仅仅因为他们在诗歌中用炽热的诗句赞美自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以深厚的、宏阔的大地感,歌咏一种力量,一种大爱的情怀。希望课后同学们能读一读他们的诗歌,用诗人的情怀去生活,去关注世界。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选择一首诗和课文其中一首进行对比赏析。

八年级语文诗歌二首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各行各业都在开始准备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计划了,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清楚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语文诗歌二首”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诗歌二首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诗歌二首》。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很多诗人写过描绘田园风光的诗篇,其中有一位诗人被后人视为无法逾越的高峰。他在诗的题材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开拓,在诗的语言上达到了时代的高度,以至盛唐山水诗人不得不有所回避。他是谁呢?他就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将通过对他的作品《归园田居》的学习,来感受他独特的魅力,同时提高我们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二、学习《归园田居》。

1.回顾作者简介,背诵有关作品,体会诗人的心境及生活态度。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期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重点指辞去彭泽县令这件事)。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的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诗歌特征:一种是平淡自然、疏散冲淡。主要指那些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清新疏朗,人们常引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可谓是此类诗的代表。另一种是慷慨激昂,豪放有力。主要指那些咏史拟古之作,用语豪迈刚烈,感情激越。人们所称道的《咏荆轲》以及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的“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便属这一类。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注意读音:秽、荷、狭、沾、违。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诗人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回归田园的志向抱着坚守的态度,所以即使农家艰苦的劳作,也不能磨灭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喜爱。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去南山劳作一天的生活图景。乐观向上。

3.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1)前四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都交代了哪些内容?

劳作的地方,禾苗的长势,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思考: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作者的劳动热情和心情怎么样?想象一下夜归时的图景。

热情高涨,倍加勤劳。归家的满足和快乐。内心充实而自由。

有明月、夜风,诗人扛着锄头,在月夜下归家,有点心急,却又对这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感到很满足。

思考:这四句在炼字上有什么特点?

“盛”“稀”是对比而用。似乎也暗示了乱臣当道。而“晨”“月”都是时间的代名词,揭示了劳动的时间跨度。而“理”“荷”又写出了勤劳和自得其乐的心情。

齐读前四句,读出情感。

(2)后四句:“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道路、草木、露水有何用意?后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都是农家夜晚的自然景物,草木和露水显然阻止了归家的路,且使疲惫不堪的诗人更加艰难。露水沾衣,有几分凉意,不知诗人心底如何感想。

而后两句则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也点明了诗人心底所想,即使农家劳动艰辛,也会坚守田园。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志趣,全诗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

(3)理解了诗的内容和情感后,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达到当堂背诵。

三、扩展阅读。

思考:下面这首诗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趣?

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赏析:淳朴的民风,单纯的人际关系,让诗人的心灵如鱼得水,在这里,所拥有的只是愉悦和宁静。此时的诗人已经不再是文人,而将自己完全改造成一位农夫,“短褐穿结”。他的所有喜悦与担心只同自己的农夫生活密切相关,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生命。

四、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将此诗扩写为一篇散文。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盛”“稀”暗示了乱臣当道。

“晨”“月”写出了劳动的时间跨度。

劳作生活的情景——愿(返璞归真)

“理”“荷”勤劳和自得其乐的心情。

“狭”“沾”辛苦却又快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酒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大的市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他们或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发情感等。《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大都表达了陶渊明酒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饮酒》诗中的一篇。

二、学习《饮酒》。

1.介绍作者和相关知识。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饮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流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注意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3.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庐、喧、篱。

(2)体会诗人的感情,小组比赛朗读。

(3)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远离尘嚣,置身于自然中,清静美好自然的生活。表现诗人洒脱、恬淡、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4.赏析诗歌(想象情景,体会意境与感情)。

(1)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诗人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宁?

诗人身居人世,并非无俗事纷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生活)。

(2)赏析后六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神来之笔:写景。)

描写自己采菊东篱时无意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胜景与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交感融合,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天真自然的意趣。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东篱的凌霜黄菊,苍翠超然的南山,这些大自然高洁淳朴的美好景致与结庐人境却超凡脱俗的诗人融为一体,形成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这种人与自然合一的诗情画意、哲理的意境,是“无我之境”。(想象采菊老人悠然自得的神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秋日夕照图。)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趣投映到他心里,自己的感受也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联系:《醉翁亭记》“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对比:《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主旨句:抒情。)

“真意”既指未受官场污染的淳朴民风,也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真谛。“真”也可理解为“返璞归真”,此情此景,心中体会,难以言表。

5.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朗读全诗,争取当堂背诵。

三、扩展。

思考:在下面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饮酒(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四、布置作业。

积累一下与“酒”有关的诗句。

板书设计

饮 酒

陶渊明

人境而心远:结、无、喧

生活之景:采菊、见山、山气、飞鸟

真意:追求之真(自然、恬淡、自由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语文 宋词二首》,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两首宋词。

2.对比体会婉约词风与豪放词风的特点。

3.学会结合生活理解词作,从词作中汲取精神养分。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一起回顾我们学过的宋词。找六位学生分别背诵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醉花阴》、辛弃疾的《破阵子》、晏殊的《浣溪沙》、李煜的《虞美人》、温庭筠的《望江南》。其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有哪些?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作品除辛词外多为婉约风格,而婉约与豪放的代表词人柳永与苏轼也有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今天我们通过《凤栖梧》《江城子·密州出猎》来进一步感受婉约与豪放词风的魅力。

二、学生交流关于作者的资料,交流时避免照本宣科,避免资料式的介绍。

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元年(1034),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苏轼也风流。若要有才气,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神入化,游刃有余,恐怕李白与苏轼是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的。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伎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伎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伎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苏轼的一生也极为坎坷。我们来看一下苏轼的绝命诗:“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是他死前两个月看到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后的即兴之作。从中我们能了解到苏轼一生的概况:辗转于贬谪的痛苦之中,历经三个贬谪之地:黄州、惠州、儋州。

虽说两人人生结局都是让人扼腕痛心的,但他们的人生历程大不相同,或者说人生态度各不相同,因此两人的词风也就迥然相异了。让我们在朗读词作中感受两人的精神境界与思想情感。

三、朗读。

1.教师范读。(示范情感把握:《凤栖梧》尽量读出一种缠绵哀婉的感觉;《江城子·密州出猎》尽量读出一种豪情满怀、坚定执著的感觉。示范节奏把握:《凤栖梧》读时要柔缓抒情,渐次突出沉重的无奈与伤感;《江城子·密州出猎》读出铿锵的顿挫感和紧张的变化感。)

2.学生散读。(要求学生先默读扫清字词障碍、读熟练。)

3.学生齐读,落实教师示范的要求,为分析作准备。

四、分析。

1.你认为两首词中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词分别是什么?

《凤栖梧》中的“春愁”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出猎”。即两首词的内容分别是写春愁和出猎的。

2.我们先看《凤栖梧》中的“春愁”,何处可见其愁?

(1)孤独:“伫倚”即长时间地倚靠。“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2)借酒消愁: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又是一种徒增烦恼的做法。

(3)生动形象的誓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衣带渐宽”的消瘦,“消得人憔悴”的煎熬,“不悔”“消得”的忠贞与执著,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3.学生再读,试着背诵。

4.接下来再看《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人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出猎一事的呢?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

5.我们没提到的句子又该怎样理解?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从这些词句中读出的是不如意的惆怅,不得重用的失落,“老夫”的戏谑,“鬓微霜”的慨叹,“何日遣冯唐”的期盼。

6.为什么词人的情感如此复杂呢?(介绍背景)

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能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喻指辽和西夏。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整个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但“何日”却给人遥遥无期之感,怎不让词人焦虑、压抑?

7.我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和生活经历读这两首词,你还能读出什么?

读出一种人生态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引用《凤栖梧》这首词的结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比喻一种执著追求,不惜牺牲的精神。这一首爱情诗又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

读出一种爱国情怀: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然而他在力所能及时又修建了利民的“苏堤”,在不被重用时仍有一腔热血欲征战沙场。苏轼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全才,这是他的资本,是他骄傲的资本,是他可以愤世嫉俗的资本,然而在这种境遇下能百折不挠,能以一种永远向上的阳光姿态面对人生,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及?这种心怀祖国,不忘报国的情怀又有几人能及?

可以说,无论是婉约的柳永还是豪放的苏轼都是真人:柳永坦然、决然抛弃了官场的污浊;苏轼坦然表现对朝廷的期待。他们二位当之无愧为活出自我的楷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敢于、甘于为自己的所想而执著付出。

五、背诵两首词。

六、默写两首词。

板书设计:

凤栖梧

柳 永

孤独——“伫倚”“无言谁会”

春愁借酒消愁——“拟把疏狂图一醉”

生动形象的誓言——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出猎装束: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英姿 

出猎场面: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壮观壮志

出猎豪情:亲射虎,看孙郎。——英武 凌云

出猎用意: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