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第二课时)

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8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第二课时)。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8、7、6加几的巩固练习(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8、7、6加几的巩固练习(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提出目标

1.念凑十法的儿歌。

2.提出练习目标:

(1)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培养计算能力。

(2)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二.指导练习,展示成果。JaB88.cOm

(一)、小组协作,组内展示。

1、不计算,你能比出谁的得数大吗?(在大的后面“√”)

9+28+66+5

9+37+86+6

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填一填。

8+()=11=()+47+()=12=()+6

()+8=11=()+73+()=11=()+4

先独立做,做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送我回家,在○里填上“+”或“-”。

9○4=13118○58○791610○7

8○4=12159○8139○62=7○5

让学生小组讨论,再总结准备汇报。

4、猜猜我是谁,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144+□=1310-□=23+□=15

9+□=9□-8=413-□=57+□=16

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讨论解决方法。

(二)、全班展示,解决冲突。

1、全班交流,探讨途径。

2、小结方法,取得共识。

三、巧用数学,灵活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

让学生完成,再集体订正。

提问: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2题。

(1)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根据画面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让学生完成,再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8题。先说图意再列式。

5、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7题。)

6、游戏:找朋友。(完成练习十九的第6题。)

四、总结反思,内化提高。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更大的收获?

编辑推荐

8、7、6加几(第一课时)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8、7、6加几(第一课时)”,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8、7、6加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在感知“凑十法”简洁性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8、7、6加几与9加几思维过程的观察、比较、抽象与概括,提高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合作意识与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在不同的情景中“凑十法”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迁移的能力。

4、教学难点:理解8、7、6加几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图片出示、蓝猫、菲菲和咖喱),他们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比赛结束了,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得分情况。(出示表格)

(设计意图:蓝猫淘气是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了。)

2、从这张表格中,你想知道什么?

3、生:是谁得第一?……

4、同学们想知道的可真多,要知道是谁得第一?这就需要我们计算每个选手的总分。想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借助于我们今天新学的知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8、7、6加几的知识吧!(出示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1)自主探索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

(2)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借助小棒探索8+7的计算方法(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待进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交流成果(以小组为单位)

(1)把8凑成108+7=15

10/

25强调:把8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

把7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3和几。

(2)把7凑成108+7=15

/10

53

(3)因为7+8=15,所以8+7=15;

(4)因为8+8=16,所以8+7=15;

(5)因为10+7=17,所以8+7=15;

(6)因为15--7=8,所以8+7=15;

(7)从8接着数7个:8,9,10,11,12,13,14,15。所以8+7=15;

3、师:看来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想出那么多的方法,并且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7得15,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4、再让学生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板书:8凑2、7凑3;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板书:凑十法。这些方法中,“凑十法”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要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方法来做题。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悄悄地告诉同桌。

三、个别展示,激发冲突。

1、独立计算6+5和7+6

2、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3、教师引导待进生提出问题: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4、教师质疑问难,并回答谁第一的问题。

四、巩固内化,拓展提高

1、完成例题。例1。师:星期天上午,小朋友们到公园去玩,先来了8个小朋友,又来了5个,一共要买几张门票呢?怎么列式?

例2、例3。想一想,说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2、做一做。(1)说一说圈出多少,为什么?(凑成十)(2)说出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

4、判断正误。

(1)7+5=12,我是这样想的:把5分成3和2,7和3凑成10,10加2得12。

(2)8+6=14,我是这样想的:把8分成4和4,6和4凑成10,10加4得14。

(3)8+6=14,我是这样想的:把6分成2和4,8和2凑成10,10加4得14。

5、总结:咱们班的小老师越来越多了,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把笑脸和掌声送给自己和同学们。

《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9加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例2、练习十七第2—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9+2=

9+1=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8、7、6加几 ,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8、7、6加几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计算8、7、

6加几的各种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3、培养学生初表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及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5、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1、口算

2、括号里能填几

3、分解数的组成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二、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

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那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多少个小朋友吗?

(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买公园门票,体现了新课改中强调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学得有趣,认为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

1、探索一共有多少小朋友。

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讨论

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3、小组汇报交流

生可能出现的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个人。

(2)接数法:左边有5个人,然后接着数6、7、8……13,一共有13个人。

(3)凑十法;左边有8个人,把右面的2个人与这8个人合起来,凑成10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4、教师小结:这几种方法都不错,那你最喜欢用哪一种方法?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学生,同时还体现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探索用计算方法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说,师板书8+5)

2、小组合作交流,动手用小棒摆

要求在摆好后,把你的摆法说给同桌听,在听人讲话时,要学会倾听,这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的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8、7、6加几应用题练习(第四课时)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8、7、6加几应用题练习(第四课时),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8、7、6加几应用题练习(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重难点: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提出目标

1、看卡片说得数

9+39+49+68+57+48+77+9

9+98+47+68+97+56+56+7

6+87+49+97+98+50+910+9

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后并指名说一说8+4和6+5是怎么想的?

2、在()里填“+”或“—”。

9()6=1511()1=107()5=1215()3=12

7()8=158()0=89()9=00()10=10

3、提出提出目标

(1)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二、乐于练习,展示成果

(一)、小组协作,组内展示。

1、练习二十第3题

(1)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分组讲解图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回答书中的问题。

有()条鱼,游走()条。还有几条?

(3)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意思,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为什么?

2、练习二十第4题

(1)问:你们爱游泳吗?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讨论解决方法。

3、练习二十第5题

先独立做,做完后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全班展示,解决冲突。

1、全班交流,探讨途径。选择自己最想表现的题目来展示。

2、其它小组补充、交流,取得共识。

3、师生收集、小结方法,解决冲突。

三、数学游戏,寓学于乐

找朋友,出示口算卡片和数字卡片。让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拓展提升,总结反思

1、拓展题:一本书有18页,小华第一天看了7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同样多,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2、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8、7、6加几的应用


8、7、6加几的应用小师发表于2007-1-19:02:00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07页例4(人教版)

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听算练习:20以内加减法。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9+68+5

二、探索新知

1、谈话激趣: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特地准备了些东西,看看是什么呢?(桃子)

2、在情境中生成问题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几个桃子?”

3、小组交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汇报、交流

板书:(1)、数出来的。

(2)、按左右两边计算:8+7=15(个)

(3)、按有无叶子计算:10+5=15(个)

5、说一说:哪一种方法好?

6、强调:对于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寻找方法。如,这一题-------

三、内化归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谁的表现好?好在哪里?

四、应用创新

1、算算我们班黄组、蓝组一共有多少人?看谁想到的方法最多。

2、107页“做一做”

3、108页的第一题

(二)设计意图与理念

这节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关于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也是努力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节课中,我通过儿童化的语言,鲜艳的教具营造了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一下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

2、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的小组活动。

3、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4、在总结阶段突出生生间的互评,目的是使学生在互相肯定中扬长避短,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5、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三)教后随想

一直都觉得课前设计的生动性不及课堂中用心发现并挖掘的资源。在之前的练习设计中,我原本打算让学生完成的是书本练习,可一进教室看到来听课的老师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且人数不多,才十几个时,我马上把练习改为数数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老师。结果,效果显著,再次迎来了教学高潮。学生想到的方法五花八门,有按男女计算,有按老少计算,有按有无带眼镜计算,有按头发颜色计算,等等等等。我的教后感悟:课堂中并不缺少精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易感的心灵.

8、7、6加几(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8、7、6加几(解决问题)(第三课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8、7、6加几(解决问题)(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意列出正确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提出目标

1.趣味口算(1)进行口算练习。

8+49+67+76+85+10+86+65+815-513-1014-4

(2)听算练习。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P107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并列式(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8、7、6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自主学习,同桌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P107的例4与做一做,并根据图意列式.(要求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2)同桌展示。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1)例题展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A、用数数算出兔子的总只数B、按颜色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10+5=15(只)

C、按左右群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8+7=15(只)

(2)“做一做”展示

A、树上有7只小小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7+3=10(只)

B、草地上原有9个松果,被小松鼠抱走了3个,还剩多少个?9-3=6(个)

(3)老师和同学随机质疑:A、为什么用加法计算?B、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小结:(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练习二十的第1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意思,并填空列式。

草地上有()只母鸡,有()只公鸡。一共有()只鸡。口+口=口

(2)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

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4)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2.鱼缸里有16条鱼,小猫捞走了6条。鱼缸里还有多少条?口O口=口

3.思考题:小红左边有6个同学,右边有5个同学,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又学会了一个新新本领,能很好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啊,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它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7《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7《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饿精神,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访俄期间,我去斯杰潘老人做客,天鹅的故事由老人家墙上的一枝猎枪引起。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配乐朗读课文2-----8自然段。

2、你听了这个故事想说些什么吗?

二、讨论学法。

那么我们怎么来学这个故事呢?交流。

三、列小标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小小组讨论每一段的小标题。学生交流小标题,老师随机指导。

2、据小标题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30年前的一个初春,贝加尔湖结冰了,天鹅无法捕食。老天鹅腾空而起,用胸脯和翅膀扑打水面,其它天鹅齐心协力,一起破冰,最后取得了胜利,感动了打猎的老人。

四、读课文,找感动的句子,写想法。

1、这是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但读来是那样的感人肺腑。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一旁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然后小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

3、随机出现老天鹅破冰和群鹅破冰的句子。

4、多媒体演示天鹅破冰的过程。。

五、复述故事。

六、写标语。

1、鸟儿是可爱的、富有灵性的,斯杰潘老人用自己亲历的故事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着我们。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请每一个同学在发下来的纸上写一句具有号召性的标语来教育和影响周围的人。

2、交流标语。

七:作业。

1、把你写的标语念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让他们从中受到感受。

附板书:

天鹅的故事

湖面结冰无法捕食

腾空而起扑打水面

齐心协力一起破冰

取得胜利感动老人

《识字6》第二课时教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6》第二课时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识字6》第二课时教案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人:施教时期2010年月日
教学内容识字6
共几课时3
第几课时2
课型新授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2、学会本课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四个生字,。
3、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4、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写字。
教学难点:把握好字的间架结构。
教学
资源
田字格、生字卡片
预习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词语。
2、不看生字能正确书空。
3、用一段话说说图上所描绘的事物。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复习课文。
1、小组长带同学们复习生字词。
2、开小火车认读老师生字箩里的生字。
3、比赛读课文。
二、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星丁扇牵
(1)认读生字。
(2)认识新部首“户字头”。
2、小组内同伴讨论:用自己的方法,记住这些字。
3、交流讨论结果。
4、游戏扩词—生字开花。
5、指导写字。
6、播放音乐,学生写字。
一、复习导入
1、请小组长带着你的组员来读读这些生字词。
2、小火车呀,开起来:合作读生字。
3、各个小组准备一下,马上我们来比赛读课文,看哪个小组读得最美。
二、教学生字
1、让我们再来看看这课剩下的四个生字。
(1)谁来读一读?
(2)你认识这个部首吗?
2、你会记住哪个字?怎样记?
3、提醒注意:“扇”第四笔竖撇要写得长些,下面两个“习”,右边的“习”要写得略大些。
(1)生字书空。
(2)数笔画。
4、游戏规则:中间是生字,在四周是一朵一朵的小花。
5、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6、教师行间巡视辅导。
作业
设计
★抄写生字词。
★★完成《一课一练》四。
★★★,阅读《补》四和《一课一练》五,想想文中写了什么。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认识钟表》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认识时间的有关内容及练习十九。

练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钟表的读法和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刻,正确、熟练地记录时刻。

2、在练习过程中用实物钟表亲自拨一拨,感受“快到”与“刚过”。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练习重点:

多层练习提高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和速度。

练习难点:

仔细分辨的习惯。

练习关键:

加强拨钟的练习。

教学方法:

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练习准备:

学生自备学具钟面

练习过程:

1、情境引入。

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出示实物钟,定格在8:00

师:(指着钟面上的时刻)现在是几时几分,这个时间我们开始上课!

2、复习看整时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8时整的呢?电子表示法如何表达?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整时: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3、活动巩固

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出题?每次请一名学生用老师的钟面模型拨一个整时时间,让全班同学来认。

二、师生拨钟、操作体验

1、你认识这些时间吗?请连一连。(书上86页第1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你能说说这些钟表的时间吗?

2、你会写下列钟面时间吗?(书上86页第2题)

大家准备好笔和纸,老师拨个时间,请你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10:009:005:00等等,然后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大家一起来订正,纠正时间写法上容易出现的错误。

3、你会拨时间吗?(书上87页第7题)

还是请学生继续来做小老师,每次请一名学生说一个时间,让大家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来,然后同座相互检查。

三、走近生活、解决问题

1、快乐的周末(书上86页第4题)

(1)小明在周末干了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几时他在干什么?

如:8:00起床10:00放风筝11:00回家12:00吃饭

看书上86页第4题,连一连

(2)小朋友你在周末休息时,要做许多事情,你是怎样安排时间的,几时你在干什么?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我们的学校生活

在学校我们上课、下课、放学也有作息时间(课件出示:学校作息时间表)

从这张表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呢?这张作息时间表反映了小朋友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与学习,认识时间以后就要懂得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个遵纪守时的好学生。

四、层层深入、提高兴趣

1、时间的简单计算(书上86页第3题)

出示一个时间,过1小时是几时?怎么知道的。看书上的第3题,先看清钟面时间,再算算(也可以在钟面上数一数)过1小时是什么时间,写在横线上。

2、看谁的眼力最棒(书上P87第5题)

请学生观察钟表,时间写对吗?不对的改正。让学生在辨错中区分6时和12时。

3、发现规律(书上P87第8题)

让学生观察钟表上时间的排列规律,最后一个钟表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并用文字表述出来。

五、生活实例、巩固兴趣

1、照样子说一说(书上P87第6题)

用钟表模型请学生拨出7时,之后教师在学生注视下拨动表针(7时过一点儿),问:“还是7时吗?为什么?”之后板书“7时过一点儿”。教师继续往下拨,不断问:“到8时了吗?快到了吗?”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快8时了”。再继续拨下一个整时并请学生说一说。讨论之后请学生自己做其他图的练习。

2、(书87页生活中的数学)

“我知道一天有两个9时。一个在上午,一个在晚上。”“我会看几时了,我还想学习怎么看几时几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时间?对时间还有哪些了解?

六、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刚才我们是几时开始上课的,还记得吗?在钟面上拨一拨。

2、下课了,请你把所知道的整时在钟面上拨一拨,读一读,认一认。

七、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练习课)

整时:

中文表示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电子表示法:表面上有2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中文表示法:8时整10时整9时整5时整

电子表示法:8:0010:009:005:00

7时过一点儿快8时了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感情,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学会用打比方、列举数字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揭题,读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4、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⑴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弄懂这些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的小小科学家。

二、自学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划出你最觉得最有趣的句子。

2、学生按自学小组自学,继续讨论以上问题。

三、学习课文

1、播放录像,想,你觉得鲸怎样?

从第一段哪些句子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出示句子,理解列举数字和对比的方法,指导朗读。

2、你知道鲸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变化的吗?

播放录像,读课文,自己说一说,注意表示时间的词。

根据词语,引导学生复述。

3、师生接读:

在演变的过程中,有的有牙齿变成了,有的没有牙齿,变成了。

4、过渡:鲸还有许多知识,你还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科学家,探索鲸的奥秘。

5、小组自学讨论课文4~7自然段,要求,看一看谁掌握的知识多?

6、小组汇报,你掌握了鲸的什么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读出表示生长快的句子。

四、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鲸的哪些知识?举行鲸的知识小小报告会。

2、你还知道鲸的什么知识?

3、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板书设计】

9、鲸

吃食呼吸睡觉繁殖

【课堂检测】

1、划去下列每组词中不合群的一个,在下面划上,并说一说为什么。

⑴鲨鱼带鱼鲸鱼梭鱼

⑵老虎狮子鲸鱼豹子

⑶齿鲸幼鲸须鲸

2、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

()鲸很大、很重

()鲸用肺呼吸

()鲸是胎生的

()鲸有鳍

()鲸的睡觉方式很特殊

()幼鲸吃母鲸的乳汁长大

Unit7MyBirthday第二课时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Unit7MyBirthday第二课时”,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Unit7MyBirthday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投影片。
3.教学录音磁带。
4.单词卡片(师生各自准备)。
5.教师制作数份生日调查表,供小组活动时使用。
6.学生准备一支写着自己姓名的纸蜡烛。
7.教师准备12个上面各写一个月的英文名称的纸蛋糕卡片。
8.课堂学习评价表(教师自制)。

教学内容
A Makeachartandreport.
1.主图设计的是一份调查表。目的是让学生们复习第37课所学的内容,先进行问答,然后填表。
2.本部分主要学习和复习的内容:
1)学生正式学习新句子:Whenisyourbirthday?
2)学习汇报时表述第三者的生日的说法:Joy’sbirthdayisinFebruary。
3)复习巩固12个月的英文名称单词的认读和拼写。

B Guessandplay.
1.本部分的设计是小组活动:猜一猜我的生日是哪一个月?
2.本部分学习内容是通过猜一猜的方式把月份和季节联系起来,达到进一步巩固第37课所学的单词和句型的目的。我们在第37课A、C部分和第38课A部分的图表中已多次提示有关季节和月份相关的颜色,教师在授课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进行区分。
3.本部分出现的“IsitinMarch?”语句意思是:(你的生日)它是在三月吗?代词it在此处是指“你的生日”。类似的句型以前学过,我们要求学生会用它问问题即可。此问句的肯定答语是:Yes,itis.略答为:Yes.它的否定答语是:No,itisn’t.略答为:No.
C Chantanddo.
1.本部分的活动设计是:说唱歌谣做游戏,复习巩固第37.38两课学习的内容。
2.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说唱歌谣的过程,再加上肢体的活动,加强巩固对已学单词听读的快速反应。
3.“Isyourbirthdayinspring?”语句意思是:你的生日是在春天吗?歌谣中的“Waveyourhand.Touchyournose.Touchyourtoes.”等动作,我们在第1册第2单元就接触到,学生并不陌生,只要求他们听到后做出相应的动作,不用记住这些词。

教学建议
1.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对第37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如:
1)看教学挂图。说第37课歌谣。
2)用纸牌游戏法,复习12个月份的单词的认读。
3)用自我介绍生日的方法让学生复习第37课的语句:Mybirthdayisin....
2.在复习单词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句型:Whenisyourbirthday?
1)让学生认读调查表上的12个月份的单词。
2)教师作调查示范动作:(1)Whatsyourname?(2)Whenisyourbirthday,×××?
然后向全班汇报:×××sbirthdayisin....等等。
3)请学生用英语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调查填表活动,再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
4)教师把12个纸蛋糕卡片放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自己的纸蜡烛贴在各自生日的蛋糕卡片上。然后,请两三位学生根据蜡烛上的名字,用英文告诉大家某某的生日是哪个月,再让提到名字的学生核实一下是否正确。
3.学习季节和月份的关系。以下方法供教师参考:
1)展示第37课的教学挂图,告诉学生:Therearetwelvemonthsinayear.并问他们:Whatarethey?Canyousaythem?让学生按顺序朗读出1至12个月的单词。
2)复习几遍单词后,引导学生仔细地看挂图,教师再问:Howmanyseasonsarethereinayear?Whatarethey?让学生看图后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看挂图,继续问:Howmanymonthsarethereinspring?Doyouknow?Whatarethey?
4)指导学生从颜色上区分季节和它们的月份,目的仍然是逐步记忆单词。教师不要强求学生背诵它们之间的所属。
4.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当学生笼统地回答说:Mybirthdayisinspring.时教师应指导那些猜的同学从春季(绿色)所含的三个月里去寻找具体的月份,而不是无目的胡乱从12个月中瞎猜。
5.C部分是通过集体活动,让学生在说唱歌谣时,增加上肢体的活动,加强巩固对已学单词听读的快速反应。
6.教师可以套用此歌谣编入复习的其他内容。
Isyourbirthdayinspring?Isyourbirthdayinfall?
Clapyourhands. Moveyourarm.
Isyourbirthdayinsummer?Isyourbirthdayinwinter?
Stampyourfeet. Washyourface.
7.录音材料:
A项:DIALOGUE
Binbin:Whenisyourbirthday,Joy?
Joy:MybirthdayisinFebruary.
Bill:Joy’sbirthdayisinFebruary.
B项:DIALOGUE
A:Whenisyourbirthday?A:IsitinApril?
B:Mybirthdayisinspring.B:No.
A:IsitinMarch?A:Oh,it’sinMay.
B:No.B:Yes,you’reright.
C项:CHANT
Isyourbirthdayinspring?Isyourbirthdayinfall?
Waveyourhand.Touchyournose.
Isyourbirthdayinsummer?Isyourbirthdayinwinter?
Touchyourtoes.Pleasestandup.

课堂学习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把掌握新句型“Whenisyourbirthday?”进行调查填表的情况用和记入学习档案。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要求学生把参加小组猜一猜的活动的次数及小组的评语记入学习档案。
3.教师具体而简要地记录学生当堂表现:
—积极参与调查并认真填写表格活动的学生有多少人?
—特别踊跃上台汇报调查表情况的学生有多少人?
—12个月名称单词发音正确的有多少人?
—有哪几个词有哪几个人发音不准确?
—能够快速反应季节与其相关的月份的学生有多少人?
—在猜一猜的活动中,能够较快地说出相关的月份的学生有多少人?
—在集体活动中,能够边听歌谣边快速反应的学生有多少人?听懂句子但反应较慢有多少人?
4.本课对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的评定方法:
—通过听录音模仿问答,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语言的情况。
—通过学生边听歌谣边做动作,了解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是否准确。
—通过编对话,了解学生能否掌握询问生日的简单对话。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情分析】

本文生字不多,故事情节简单,写的又是人们所熟悉的生活,大部分学生经过预习,能利用生字表和字典认识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多数生词,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而对课文中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一段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本文的前天,班上有一位叫罗继鹏的学生拾到一台手机,主动交给了班主任,还给了失主。这一机遇恰可用于教学。结合这件事教学,能让学生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结合生活读懂课文,懂得自觉遵守规则是一个好公民应有的品德。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知、体验詹姆斯的心理变化,学习作者细腻的心理描写。

3、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精读课文:坚持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和批注笔记;抓重点词理解课文;继续学习解答自己的提问;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理解课文。

4、引发学生对本文主题的思考,对生活的思考,写一篇读后感或有关规则的文章。

【教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生字表、字典认识生字,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把自己的体会和疑问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观察生活中有规则的事例,举一、二件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1、师:上一节课重点体会了詹姆斯的心理活动,现在,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詹姆斯的爸爸身上,找到文中描写爸爸的句子,细心品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爸爸坚决要詹姆斯放掉那条大鲈鱼,爸爸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又会是怎么想呢?

2、重点阅读第5~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共享成果。通过交流,点拨、指导以使学生体会到爸爸当时可能会想:这条大鲈鱼固然十分宝贵,但现在还不到钓鲈鱼的规定时间,让儿子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更加重要。因此,必须让儿子把大鲈鱼放掉。

3、师:假如詹姆斯的父亲默许甚至怂恿他把鱼留下,你认为这样作行不行?这样做会对小詹姆斯产生什么影响?生活中像詹姆斯爸爸这样的人你看到过或接触过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揣摩爸爸的心理活动,为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提供一个突破口,从反面提出问题讨论,可以为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用心观察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主题提供另一条途径,这些,都可以为下一步导行作好铺垫。)

二、结合实际,引发讨论,加深理解,渗透品德教育

1、师:前天,罗继鹏同学拾到一台手机,交给了班主任,还给了失主。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罗继鹏同学到讲台上来说说拾到手机和把手机交给老师等的经过和想法。

2、师:罗继鹏同学拾到的手机少说也值五、六百元,却毫不犹豫交给了老师,他这种遵守社会公德、拾金不昧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啊!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是不是都能够像罗继鹏同学和詹姆斯的爸爸一样去自觉遵守社会的公德和规则呢?我就曾经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那是我念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爸爸带我到昌明集市上买衣服,卖衣服的小贩忙中出错,多退了4块钱给爸爸,我正准备提醒小贩,爸爸却瞪了我一眼,很快把我拉走了。如今想起这件事,真叫我为爸爸的行为感到羞愧,也为自己当时不能勇敢地抗议爸爸而感到深深遗憾。

同学们,像这样的事情你也许遇到过吧?你和身边的人是怎样对待类似问题的?你现在怎样评价他们或你自己当时的行为?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以及现在的认识。

4、齐读课文第15自然段(正像他的父亲教诲他的那样,)加深理解,建议学生把这段话背诵下来,然后工工整整地抄在摘录笔记本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5、引导学生小结:

我从《钓鱼的启示》一文中得到了这样的启示。

(设计意图:在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对生活进行反思,从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学习和生活中。)

三、指导学生写规则《钓鱼须知》

1、师:近几年来,由于人为的破坏和过度捕捞,煤冲水库(这是本镇离学校最近的水利工程,距学校1公里左右,所有的学生都熟悉这个地方。)那里的鱼不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急剧减少,但那里又是钓鱼爱好者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请你为这座水库写一个《钓鱼须知》。要求语言简洁,表达准确,可仿照《小学生守则》写成条款式。

2、引导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钓鱼须知》整理成文。教师参与学生一起完成。

3、展示写得好的《钓鱼须知》,给予鼓励。要求学生互阅稿子,互提修改意见,认真修改《钓鱼须知》,改定后抄正。

(设计意图:学写钓鱼须知可以加深对单元主题,规则的认识,为语文天地中制订传口令游戏的规则打基础。)

四、让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探讨

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再通过读课文,查资料,问别人等方式帮助学生解答疑难。

(设计意图:学无止境,对一篇文章的教学也是如此。让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永不停歇的求知欲。)

【教学思考】

在《钓鱼的启示》一文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詹姆斯十一岁时的一次钓鱼经历:在离允许钓鱼还差两个小时的时候,詹姆斯意外地钓到了一条10公斤的大鲈鱼!父亲要他把鲈鱼放回水里去,他大声抗议。由于父亲态度坚决,他最终虽然不情愿也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大鲈鱼放回了水里。本文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小詹姆斯最终把鱼放回了水里,遵守了钓鱼的规则,这是他父亲严格教育的结果。不难设想,假如当时父亲默许甚至赞成小詹姆斯把鱼留下,将会有怎样的后果。詹姆斯的父亲的确是一位遵守规则的好父亲,他不为暂时的利益所动,而是毅然决然地命令孩子把鱼放回水中――他不但自觉遵守规则,而且教子有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个物欲膨胀的社会里,这样的父亲能有多少?读到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正是在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父亲带着我到市场上买衣服,卖衣服的小贩多退了4块钱。我正想提醒小贩多退了钱,父亲瞪了我一眼,拉着我快步走开了。到了家里,父亲还为他的聪明自鸣得意。我虽然有些反感,但却无可奈何。我的父亲其实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山村农民,他平时也总是教育我们不要乱拿别人的东西,可面对4块钱的诱惑,他便忘记了对我们教育。或许在他的意识里,别人退错了钱,错误是别人犯下的,他将多得的钱据为己有也就理所应当。

回想起来,我的父亲与詹姆斯的父亲确有很大差别,但是,环视周围,我的父亲也不过是千千万万父亲中普通的一员罢了,他所犯的错,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是那么普通,而对坐在我面前的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想必不少也有着和我类似的经历,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正为此而感到困惑?学生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家庭、社会、身边的人和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许多时候,课文中所描述的生活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反差,是非黑白,人们往往容易分清楚,但当一己利益与社会规则发生冲突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利益,而把社会规则暂时放到了脑后。在教学中,现实生活与文本中的生活的这种反差,我们究竟该视而不见,绕开走,还是面对现实,引起学生的思考?绕开,无疑可以毫不费力地避开教学中的暗礁,省下许多功夫,但这样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究竟有多少好处呢?

教学《钓鱼的启示》中,我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假如詹姆斯的父亲默许甚至怂恿他把鱼留下,你认为这样做行不行?这样做会对小詹姆斯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又将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类似的问题你也许遇到过吧?你和身边的人是怎样对待类似问题的?你现在怎样评价他们或自己当时的行为?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些回答或许并不完全发自内心,有的或许只是随声附和。不过我想,这些问题一定能够引发他们对自己生活中经历的类似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或许尚不成熟,或许不能马上改变其固有的价值观,但他们一定能通过这样的思考把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养成在学生中进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长此以往,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必定会大有裨益。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还将不断寻找课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尽力开掘课文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也不避讳其中的假、恶、丑,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反思,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良好习惯。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听写词语

二、带问题朗读课文

巨人的花园经历了几次变化?

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三、学习1、2自然段

指名朗读,说说巨人的花园为什么受到孩子们的喜欢。

四、学习3至6自然段

想一想:巨人回来后,花园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巨人?

五、学习7、8、9自然段

巨人的花园为什么突然有了春意?哪些地方看出花园有了春意?

巨人看见孩子们,起先是怎么想的?

(所以要发脾气)

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想通过眼睛告诉巨人什么呢?巨人怎么感受到了一种火辣辣的滋味?

小男孩让巨人明白了什么?

指导朗读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1、学习10、11自然段:

自读课文,联系插图,讨论:

拆了围墙后的花园,成了怎么样的?巨人感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幸福?

2、感悟童话的表达特点:

通过阅读这个童话故事。

3、我们懂得了什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道理的?

(花园里情景的对比和巨人心情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分享美丽的快乐。)

4、作业:

想象作文:巨人推倒围墙后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第二课时)》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牛顿第二定律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