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

呼吸作用高中生物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3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平衡的概念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
2.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分析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2.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颐和园的观鸟活动”的图片。现在观鸟活动在全国各地盛行,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参加,其中有很多中小学生。那么,我们为什么喜欢参加这类活动呢?学生讨论发言:观鸟能增长知识,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鸟类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从参加观鸟活动中就可体会到鸟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动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作用呢?
(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1.学生分小组讨论:每组一个情境话题,结合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后展示结论。
资料1 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据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市曾在5天内就消灭麻雀686172只,获得雀卵265968只。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资料2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资料3 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蚂蚁“侵食”金合欢,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下表是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
金合欢幼苗生长状况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
10个月中的存活率/%4372
幼苗生长的高度/厘米5月25日至6月16日06.2031.0
6月17日至8月3日6.210.231.072.9
资料4 北戴河最近掀起一场保护6000亩松林、消灭“森林杀手”天牛的生物护林战役,10万只“护林卫士”肿腿蜂作为“特种兵”,被有关部门分批投放到联峰山景区。据北戴河园林局负责人介绍,此次以虫治虫生物护林的战役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作用却是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它不但安全,也是最经济的杀虫护林手段。为什么这种方式安全而经济呢?
资料5 河北省北部地区,在麦收时节,据统计,每亩麦田约有50~1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虫。因此,依靠这种天然的“除虫剂”――青蛙,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虫,保证小麦的收成。近年来,由于人们大肆捕捉青蛙,不到几年,该地区蛙类几乎濒于绝灭,结果导致害虫大肆繁殖,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受害。这就是人们出于眼前的利益捕捉蛙类,切断了小麦害虫蛙类之间的食物链,结果害虫四起,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严重损失。后来使用农药,产量获得一些恢复,但随后继续大量减产,这又是为什么呢?
(1)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2)你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3)你从上述资料中得到哪些启示?
2.师生共同总结: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而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当食物链中一种生物的数量因捕杀或疾病等原因而大量下降的时候,往往其天敌的数量会随之下降,而被其捕食的生物数量会因天敌减少而繁殖增多,就会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如植食性动物数量过多会使植物数量大量减少,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破坏生态平衡。所以,保护动物就是要保障既不能随意消灭,也不能任其肆意繁殖,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管理,对害虫害兽要科学防治。
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观点。看问题要多角度把握动物的作用,而不能以偏概全,目光短浅。
(二)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哪种分解更快呢?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羊吃的草更能促进草的分解。
2.草中的有机物被羊体内的细胞吸收后是通过什么作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二者如何能返回无机环境中?教师复习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展示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动物的呼吸和排泄返回到无机环境,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可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由分解者进一步分解。同时,动物的遗体也会被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返回无机环境,再进一步供植物利用产生有机物。
3.师生共同总结:动物直接或者间接地以植物为食,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动物可以促进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回归自然界。
从现象出发,不断深入探寻原因,最终揭示原理。通过画图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动物可以促进二氧化碳、无机盐等物质回归自然界的作用。
(三)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图片或教师播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视频,思考:如果没有动物参与,植物的繁殖会不会受到影响?学生能很快说出植物的繁殖会受到影响,但是理解不深入。
2.教师举例:毛里求斯岛上有一特有树种――卡伐利亚树,也称为大颅榄树。这是一种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100英尺,树围14英尺。该树木质坚硬细密,曾经是岛上大量出口的优质木材资源。几百年前,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岛,而今却已寥寥无几,且都是百年老树。1982年,科学家在岛上对卡伐利亚树作了几个月的深入研究发现,尽管此树年年开花结果,却没有一颗种子发芽,这种现象已持续了几百年。据记载,20世纪30年代,一些当地的植物学家担心卡伐利亚树会灭绝,曾采集这种植物的种子,用各种方法处理种子,试图促使它们发芽。可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人类眼看着这种珍贵树种走向灭绝,不知道究竟是为什么。后来,经科学家细心地测定了大颅榄树的年轮后发现,卡伐利亚树果核的发芽依赖于渡渡鸟的肠胃;渡渡鸟灭绝了,卡伐利亚树也因无法繁殖后代而走向灭绝。现在,毛里求斯已采用科学方法磨薄卡伐利亚树的果核或者让吐绶鸡来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以取代渡渡鸟。此后,这种树木终于绝处逢生。由此,学生更能体会到动植物的息息相关。
3.师生总结:动物帮植物传粉,使植物能顺利繁殖后代。动物帮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动物为植物传粉、播种的现象初步理解动物对植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同时,利用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动植物之间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总结和提升
1.教师展示资料:据报道,福州闽江公园沙滩岸边密密麻麻地散落10多厘米长的黄鳝,已全都死掉。当前市民在闽江放生鱼、龟等活动较多,但是被放生的动物被捕捞、死亡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我们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学生讨论认为保护动物是应该的,但是放生动物不能盲目,而要选择适合的自然环境,并要考虑水温、其他生物的分布等情况,否则,被放生的动物不能生活,或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2.师生总结:动物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也可以帮助植物。但是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所以,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动物、爱护动物,科学合理地管理和防治动物。
引发学生思考正确保护动物的方法,树立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本章要学的内容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指的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其核心是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通过日常生活让学生了解动物在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本章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语文、地理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目标:了解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掌握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分析:了解动物与生物反应器、动物与仿生,就是要要求学生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了解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分别有哪些,掌握动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就是要联系初一所学的食物链、食物网、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相关内容使学生清楚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通过调查的方法是学生知道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难以理解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作用,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该作用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初中学习的难点、重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向学生清楚的阐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并且让他们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是如何返回无机环境中的,又是如何进入有机环境中的,其中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辨别能力。

问题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人类能否随意的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不能,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当某种动物灭绝后,会导致相关食物链切断,或该物种原来所控制的某种生物大量繁殖而失去生态平衡。
问题2:你认为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增长?为什么?
不能,当某种动物的数量增多时,以该动物为食的动物也会增多,从而限制了这种动物的数量。动物还受生存所需空间和食物所限。

问题3:你从前两个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若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破坏。
问题4:根据生态系统和呼吸作用的知识,想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的有机物,是怎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中的?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问题5:什么叫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问题6:由以上问题你知道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有哪些?另外动物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作用?
包括三个积极作用和一个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消极作用: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问题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生物反应器和仿生。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课本,通过调查,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药用、食用、观赏。
问题2:什么叫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乳房生物反应器: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生物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问题3: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有哪些好处?
(1)节约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
(2)可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等。
问题4:什么叫仿生?举例说明我们自然界中有哪些仿生?
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如萤火虫与冷光打,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作用进行概括,正与前两册教材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一脉相承。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对于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中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2.能力目标:

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自己逐步树立生态学观点,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情感是重点。

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是难点。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资料分析和讨论,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图片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认知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突破难点。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放映图片资料:有关自然界中各种环境动物活动的内容。学生欣赏、体会动物与其他生物和谐的关系。教师指出动物在生物圈中自由生活,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那么它们在自然界中还有那些作用呢?

2.探究讨论,阅读三则资料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61-62的三则资料并思考资料后的问题。同学前后左右讨论。

 阅读资料1,提出问题:“剿灭麻雀”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正确写出这条食物链吗?“剿灭麻雀”后,发现粮食产量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人们呼吁“保护麻雀”。原因又是什么呢?请正确写出这条食物链?

阅读资料2,提出问题:捕杀狼后,野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破坏了食物链,你能正确的写出这条食物链吗?如果长期捕杀狼,野兔大量繁殖,与牛、羊争食牧草,呼伦贝尔草原会是什么样子?

资料1、2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态平衡的定义: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阅读资料3,提出问题:蚂蚁“侵蚀”金合欢,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蚂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你认为蚂蚁与金合欢植物的关系是下列哪种?()

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互利

(一)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

(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的数量能不能无限的增长?为什么?

总结:1.麻雀虽然能吃粮食,但也能吃虫,对农作物既有利又有害,人类不能随意杀灭麻雀,因为这样会使一些农业害虫的数量增加,会使农作物受到危害。

2.野兔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狼数量减少;野兔数量增加会与牛羊争夺空间和牧草;牧草减少,草场退化,草原生态系统被破坏。

3.分析金合欢幼苗生长图表可以得出结论,蚂蚁生长在金合欢树上促进了金合欢树的生长,它们形成了相互有利。这和寄生是不同的。

4.每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生态系统中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我们不能任意杀死某种动物。另外生物圈中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一种动物也不会无限增长下去。

 

出示植物、动物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图,提出问题:动物除了能维持生态平衡外,动物还有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复习旧知,1、生态系统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生物体由有机物(如糖类、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组成。

3、生态系统碳氧平衡: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②一切生物都要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请同学们阅读P62-63文字内容,再仔细看看课件的物质循环图,特别注意图中的数字序号①②③所表示内容,并与同桌交流说出序号所表示的过程。同学们结合图分析,同座交流讨论。

讲解:1、我们讲的物质循环就是指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动物以植物为食,植物中的有机物就会流向动物,而动物在利用有机物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物质,无机物二氧化碳正好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植物中的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可以通过植物自己的呼吸,动物的摄食、消化、呼吸分解,植物遗体又被细菌、真菌的腐烂分解。植物体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可以通过植物自己的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摄食呼吸作用,还有分解者细菌、真菌的分解。这些过程中,动物能较快的将植物的全部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这样,动物就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

请同学们观察几幅漂亮的图片(书中63页),也可看大屏幕。

生:观察、分析、讨论。

生:图1和图2是动物帮助植物传粉。

生:图3和图4是动物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

生:图5和图6是动物吸取植物的营养,所以这种动物过多时,会危害植物生长。

生:如果没有了动物,植物传粉就会受到影响,植物的分布范围就会缩小,不利于植物的繁衍和发展。

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归纳一下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4.数量过多对植物或对动物造成危害、改善环境等

组织学生识记,同桌相互识记。

 教师总结引导:由此可知动物对生物圈的作用非常大,还有影响环境如蚯蚓,还有防治害虫等。我们应怎样做呢?

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动物是我们生物圈中的一员。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吧!

进行诊断性评价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二、维持生态平衡

三、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八年级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成员的观点。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成员的观点。
教学难点:
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介绍唐代诗人杜甫和杜牧笔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里莺啼绿映红”。使学生产生比较,突出动物和这个大自然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整体感知:动物在生物圈中是一个重要成员,生态系统的平衡离不开动物的存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使它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明确:在植物部分里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又如何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1-63。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再组织学生交流、总结出以上结论。
1、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本上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时。建议各小组应把一种动物放到生物圈中去考虑。因为每一种动物都是生物圈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这个环节断了,就会影响食物链的其他生物的生存。
出示食物链图例
引导学生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列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2、动物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展示一幅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食物网的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吃与被吃的关系,从而知道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网传递、在生态系统内形成循环的情况。
3、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明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给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可以说:植物时动物最大的“恩人”那么动物也不能做“忘恩负义”的小人呀!就寻找一切机会去报这个大恩大德。其中就有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引导学生分析PPT上四幅画中动物如何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再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动物帮助植物的行为是不是一种“报恩”行为?
总结:这是生物圈中常见的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