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上册《练习2》教案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1

二年级上册《练习2》教案苏教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上册《练习2》教案苏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上册《练习2》教案苏教版

练习2

教学要求: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大写字母。

2、背诵四条成语和三字经摘要。

3、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4、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5、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教学难点: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住大写字母。

2、照样子,练写左右结构的字。。

3、背诵四条成语和三字经摘要。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题、第四题。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请学生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学生各自试读题目内容。

(2)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对话内容。

(3)根据对话内容整理出摸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

如:O——QU——VE——F

C——GM——NB——D

(4)再把很不象的大写字母整理出来,剩下的让学生各显神通地去想方设法记忆。

(5)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练习。

(1)在书上进行连线练习。

(2)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3)指名对照认读。

(4)出示田空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小写字母。

F()G()M()Q()D()

(5)让学生按音序排列字母。

4、反馈。

(1)分小组竞赛。

(2)可以游戏形式,让大小写字母配对子。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铅笔字)

1.审题。

(1)让学生清楚本题要求。

(2)复习写字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动、散、都”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方式及写字时要注意什么?(“动散”左右各占一半,“都”写左边时,要往中间靠紧一些)

(3)指导书写“动”。

1出“动”字,让学生观察。注意字的起伏和收笔,“撇”从右上格起笔撇向左下格,教师写“动”字。

2学生练写描红“动”字。

(4)按上述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散”和“都”。写“散”时,提醒学生注意第五笔是“竖”不是“撇”,写“都”时,注意第四笔的“撇”要捎长一些。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辅导,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4.反馈。

(1)展示学生写的好的字。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二题、第五题。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a:学生各自读四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b:学生各自试读、试背。

c: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

d学生自由读。

e学生各自谈对成语的理解。对于有理解难度的成语,老师给予一定的讲解。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如同穿梭似的来去。

星移物换:星辰移动,景物改变。

(3)练习

学生自由读。

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a集体试背。

b指名试背。

c自由背。

2、《三字经》摘要。

(1)审题。

a指名读要求。

b让学生说一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a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b指名试读。

c教师范读

d教师结合插图讲解几句韵语的意思:蚕能够吐丝,蜜蜂能够酿蜜,人如果不学习,就会连动物也不如。

e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a学生自由读。(教师注意帮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蚕”、“丝”都是平舌音,“酿”读不读

b指名读

c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a检查朗读。

b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说说做做)

1、审题。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题目的要求。

(2)思考,准备汇报自己课前观察的收获。

1、指导。

(1)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处事题目: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3)组织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讨论。

(4)集体讨论、汇报、评价、表扬。

3、练习

(1)让学生把自己画的秋天那出来。交流。

(2)指导学生交流后,把秋天画下来。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请求)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题目的要求

2、师生讨论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

1、当我们有事时,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别人说话呢?

2、李春燕在背古诗时,想请奶奶把电视的声音调小一点,他可能会对奶奶说什么呢?

3、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5、小组里分角色试演。

三、反馈

1、可让学生自己找朋友表演,再现口语交际过程。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在我们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哪些是?当你遇到时,该怎样与别人交流,怎样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

————————————————————————

扩展阅读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四(2)》数学教案

第3课时 练习四(2)

教学内容:

课本第24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 )×( )=( )

2+2+2+2+2+2 ( )×( )=( )

2、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四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独立完成练习四第6题,指名板演。

3、练习四第7题。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根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4、练习四第8题

(1)出示第8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

(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四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乘数=积

教学反思:

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成长的快乐。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九(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九(2)》数学教案

第8课时 练习九(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练习九第9-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根据乘、除法的含义解决相关问题,学会正确计算乘、除法。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10÷5= 6×2= 4×3= 4×6=

15÷3= 5÷5= 12÷3= 2×3=

3×6= 5×5= 3×5= 12÷2=

6÷3= 18÷6= 8÷4= 30÷5=

学生口算,并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

2、口答。

(1)3个6是多少?

(2)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3)18里面有几个3?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9题。

(1)出示第9题插图。请学生说一说题意。

(2)独立解决,指名口答。

2、出示练习九第10题的表格,学生独立思考填空,指名口答订正。

3、练习九第1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再独立完成计算,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4、完成练习九第13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独立思考完成,组织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一共有多少盆菊花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 习 九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积分,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反思: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际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平均分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分得同样多,求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求每一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教材通过各种具体的操作活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虽然分的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但结果都是平均分,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七(2)》数学教案

第11课时 练习七(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8页练习七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理解加法应用题和乘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解答已学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以及分析、比较、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一节我们已经练习了乘法的计算,今天我们将主要练习应用题。

二、综合练习。

1、练习乘法计算:

(1)出示乘法口诀卡片,让学生读一句口诀,再说出相应的两道乘算式和得数。

(2)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算一遍。

2、练习应用题。

(1)练习七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交流订正

(2)练习七第9题

学生讨论交流,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练习七第10题

指名读题,要求学生想一想每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左边一道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可以用乘法算也可以用加法算?(如果有学生只用了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再让他用另一种方法算一遍)。左边为什么只能用加法算?

小结:这两题虽然都是求一共有多少个,但是,左边一题的条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做了6个沙袋,2个人就是2个6,所以能用乘法算也能用加法算;而右边一题两个人做的个数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个,只能把两个人做的个数相加,所以用加法算。

(4)练习七第11题

A、数一数,一班每行种多少花?二班每行种多少花?

B、不计算你怎样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两个班种了4行花,一班是4个5朵,二班是5个5朵,5个5朵多些,所以二班种的花多些。)

C、学生独立求出一班、二班各种了多少朵花?

三、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

2、让学生经历交流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

3、训练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和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记口诀。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

2、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并说说表示的意义

(1)

()或()

(2)

()()

2、揭示课题

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2人,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明确这节课学习内容。

二、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第13题图:

(1)、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先在小组内提问,然后全班交流。

(3)、强调几个几的数量关系。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个解决。

2、第13题:

(1) 让学生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

(2)、并根据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

3、第14题:

(1)、看14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找出规律。

(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

(3)、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巩固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理解题意并会正确解答。通过交流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

三、总结评价

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

四、随堂练习。

二年级语文上册练习2教案作业题(新版苏教版)


练习2

【教学目标】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照样子练习写竖心旁的字,注意竖心旁的笔顺,并且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左窄右宽。

3.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4.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5.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重点】

1.会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并明白成语和句子的意思。

3.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难点】

1.理解《三字经》中句子的意思。

2.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素材】

1.描写秋天的好词、句、段。

2.三字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背会《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字母的大写和小写。

2.熟记4条成语和《三字经》摘句。

3.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竖心旁的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和用

1.歌曲导入:

同学们,大家一定会唱《字母歌》吧,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播放音乐伴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就是歌里唱到的《汉语拼音字母表》。(课件出示2)

2.指导:

(1)哪位同学愿意做新新跟老师分角色读读。(课件出示3)

(2)是啊,有很多大写字母长得很相似,根据对话整理出模样差不多的大写字母。你能把它们正确区分开吗?(课件出示4)

O--QU--VE--FC--GM--NB--D

(3)怎么样来记住汉语拼音字母表呢?我们先来看一些特殊的字母。(课件出示5)

c()o()

p()s()

u()v()

w()x()

z()k()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字母的大小写字母写法是一样的。

(4)来看这些字母,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6)

e()f()

h()i()

j()l()

m()n()

y()

这些小写和大写字母的写法差不多。

(5)那么其余的小写和大写字母的写法完全不一样的字母,你又该如何记呢?(课件出示7)

ɑ()b()

d()g()

q()r()

t()

(6)相互交流记忆的方法。

3.激情闯关。

(1)哪位同学能充满激情的闯过第一关:(课件出示8)

请你写出下面小写字母的大写字母,然后按字母表顺序排列。

k()j()m()e()

y()p()b()h()

(2)孩子们真棒,勇敢的孩子,让我们继续接着闯:

请你写出下面大写字母的小写字母,然后按字母表顺序排列。(课件出示9)

w()D()G()U()

A()L()F()Q()

4.记忆反馈。

(1)孩子们连闯两关,真棒,现在我们来分小组比赛一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迅速地把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小写字母都能记住。

(2)你能正确默写出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小写字母吗?

5.背会了汉语拼音字母表,你一定会按音序排列字母了吧?(课件出示10)

二.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课件出示11)自己读读这四个成语。

(2)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课件出示12)

(2)联系这个故事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懂得成语的大意。

(课件出示13)

rìyuèrúsuō

成语:日月如梭

解释: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课件出示14)

guāngyīnsìjiàn

成语:光阴似箭

解释: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课件出示15)

hánláishǔwǎng

成语:寒来暑往

解释: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课件出示16)

xīngyíwùhuàn

成语:星移物换

解释:星移:星辰移位;物换:景物变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3)指导学生记住这四个都是表示时间的成语。(板书:珍惜时间)

(4)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熟记成语。

(5)练习用上成语说话。

2.读背《三字经》(节选)。

(课件出示17)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准每个字的音。

(2)指名试读,正音。

(3)教师对这两句话作简单的解释,体会“人不学,不如物”的意思。

(课件出示18)

蚕吐丝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4)这两句《三字经》告诉我们什么?

(课件出示19)

告诉我们人不学习连动物都不如,动物都知道创作和制造,人不学,连这些小小的动物都不如。

(5)指导学生熟读成诵。

三.写字有方。

(课件出示20)

1.认真观察,发现特点。

(1)观察“忙、怀、快、性”这四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交流: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竖心旁,而且左窄右宽。

书写点拨:写竖心旁时,要先写两点再写竖,左点低来,右点高。

教师示范书写,重复要领。

请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注意观察,及时评价,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书写要领。

认真描红后临帖。

(3)一边描红,一边观察生字结构。

提醒:坐姿要正确。

2.根据写字要点,临帖书写。

3.教师简要评价学生书写。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

2.搜集珍惜时间的四字词语或者名言。

3.读读《三字经》,把你会背诵的段落,背给小朋友听。

参考答案:

1.AaBbCcDdEeFfGg

HhIiJjKkLlMmNn

OoPpQqRrSsTt

UuVvWwXxYyZz

2.参考提示:

词语:

日暮途穷千钧一发日日夜夜日新月异千载难逢日以继夜

穷年累月转瞬即逝寸阴尺璧分秒必争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时不我待爱日惜力光阴荏苒一刻千金通宵达旦闻鸡起舞

名言: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3.学生自主完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观察秋天的变化,动手画画或写句子交流。

2.学习使用礼貌语言,会向别人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学过程

一.做做说说

1.(课件出示22)自读题目,弄清要求。

2.指导学生把课前观察到的有关事物,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件出示23)仔细观察图画,说说秋天到了,你发现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4.老师带你们去田野里看看。(课件出示24)

5.秋天还有什么变化呢?大家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25)

6.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件出示26)

7.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课件出示27)

5.画秋天,边说边画。

6.教师选取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交流。)

(课件出示28、29)

二.口语交际

1.指名读通读懂题目要求。(课件出示30)(板书:学会请求)

2.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别人说呢?(同桌互相说说。)

3.李春燕在背诵古诗需要安静的环境,但奶奶正在看电视,怎么办?李春燕想请奶奶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该怎样向奶奶说?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教师提示:①提出的要求要合理、可行;②提出的请求要有礼貌;③请求的内容要清楚明白。(板书:清楚、明白、有礼貌)

4.组长组织组员说说,互相补充。

5.指名说。

6.教师总结。(课件出示31)

7.分角色表演。

8.想一下以后当我们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我们应该怎样向别人说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课下以秋天来了为题,写一下秋天来了大自然的变化。

2.自己设置一个场景当你有事,要向别人提出请求时,你应该怎样向别人说?同桌两个分角色表演一下。

3.为主题班会《秋天来了》准备材料。

参考答案:

1.提示:

秋天,天气转凉了,叶子黄了,果子熟了,大雁往南方飞去。

2.学生自主完成。

3.学生自主完成。

板书:

练习二

珍惜时间

学会请求:清楚、明白、有礼貌

【教学反思】

1.说说做做是集观察、思维、表达(说话写话)与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题。这种练习能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锻炼孩子的听说读写画的能力。在指导孩子学习时,我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哪些地方表明秋天到了(如树叶变黄飘落,路边开了菊花,大雁南飞等);然后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回忆秋天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最后,让他们动手画一幅秋天的图。

2.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孩子们愉快地听讲,愉快地参与每一项活动,在微笑中逐步成长。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老师认可时,他会倍感自豪。孩子也会因此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我都能尽量多为孩子提供展示的机会,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适当进行提问,并进行分角色表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做做说说:秋天到了

教学设想: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将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再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本题是集观察、思维、表达(说话写话)与绘画为一体的综合性学习题,内容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充分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特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生活是语文的土壤,语文教学只有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才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秋天字谜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字谜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谜,谜面是“禾苗跟火交朋友”,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2.一提起秋天,小朋友想起了哪些词语?(复习学过的关于描绘秋天的词语)

3.小朋友眼中的秋天一定很美丽,很迷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说说秋天、写写秋天、画画秋天,好吗?

二.传秋天的信息

1.赏秋景。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她就是——秋姑娘(课件演示),她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原来,她是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地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地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指名背诵《练习一》读读背背中的诗歌《秋天到》。(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三.寻秋天的足迹

1.找秋天。

小朋友,前几天我们一起去郊外找秋天,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示: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秋天还到哪儿去了?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2.说秋天。

(1)出示书上插图帮助学生回忆。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逐步形成加拼音的板书:蓝天、大雁、黄叶、枫树、菊花)

(2)现在我们来练习说说这些景物。

①指名一位学生描述其中一个景物。指导用上颜色、动作、姿态的词语。

②学生自选一个或几个景物尝试描述。教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评议。

④秋天,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色!看着,心里会怎么想、又怎么说呢?

⑤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教师给说得好的几个小组送上红旗。

3.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4.写秋天,画秋天。新课标第一网

(1)“练习超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完成后和同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①我是小作家——把找到的秋天用几句完整的话写下来。

②我是小画家——把找到的秋天用水彩笔或蜡笔画下来。

③我是三项全能——把找到的秋天用水彩笔或蜡笔画下来,并写上几句完整的话。

(2)小组交流、评议。并将写得好、画得好、既写得好又画得好得作品贴在黑板上。

四.“秋色展览会”

1.指导学生分小组展示收集得与秋天有关的图片、小制作、树叶等,同时教师与同学一起展示搜集的资料(儿歌、诗歌及文章等),以及学校自然室中的一些动物、植物的标本、有关秋天的录象资料。然后给每组展品命名,并贴上小标题。

2.每组选派“小小讲解员”介绍本组展示的资料,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参观“秋色博览会”,欣赏秋姑娘带给大家地礼物。

五.把秋色留住

1.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背景为美丽地秋天。同时组织学生每人对秋姑娘说一句话,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2.布置学生继续仔细观察秋天,捕捉秋天里的新发现,然后把它带进教室,补充到“秋色博览会”中来,让大家继续与秋天交朋友,从秋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3.举行秋天来了主题班会。

六.让秋色永驻

同学们,秋天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把美丽的秋色变成自己心中的文字,就能让秋色永驻你的心里。课下用你那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发现,把你看到的美丽的秋景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备课资料

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

2.描写秋天的好词好句。

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秋风萧瑟秋风红叶秋风习习春华秋实三秋桂子

一叶知秋桂子飘香霜叶知秋落叶飘零秋草枯黄枯枝败叶

秋菊盛开霜叶如醉满山红遍层林尽染菊黄蟹肥天高气爽

描写秋天的好句:

1.秋,一个果实累累的名字。

2.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3.秋天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充满了果实的浓香,充满了人们欢乐的笑声。

4.风,轻轻地,温和的吹着,是美丽的秋姑娘姗姗而来。

5.金秋时节,大地一片金黄,万物都改变了他们的面貌。

6.时近中秋,天空一碧如洗,金凤送爽,令人心旷神怡。

7.秋天的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而爽朗,一切光景美到不可形容。

8.那些挺拔翠绿的树木如今也脱下了绿色的衣裳,换上了黄色的时装,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金黄。

9.塞北的秋天,时空湛碧,蓝得明净透亮。

10.天气渐渐凉爽,吵人的蝉声被秋风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蟋蟀的碑铭。

语段精选:

1.延安的秋天是美丽的。天高气爽,浮云流逝.在蓝湛湛的苍穹(cāngqióng)下,四周群山显得低矮了,延河滩里一马平川黄熟的谷子,糜(mí)子,麻籽,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延水清澈见底,绿的发蓝,可以沐浴洗涤(dí)。

陈模《延安的秋天》

2.中秋节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的蓝,那么亮……西北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被。

老舍《四世同堂》

3.论到颜色的复杂,气候的温和,天空的晴朗,秋并不弱于春.单看重九后那遍野的红叶就抵得过阳春那满山的花草不是?那不只是美丽,简直是灿烂;活像一大蓬火,一整坡笑,看了是会令人感慨,奋发,狂热的。到山上去逛,常常有野兔掠起,你可以尝到猎人的风味。野菊的香,弥(mí)漫在山岩谷豁间,又颇饶(ráo)田家风韵,樵(qiáo)夫生涯。到树叶凋零的降霜时节,出门看山坡里处处野火,那又是另一番情趣了。

吴伯萧《岛上的季节》

4.秋天,意味着成熟。一场绵绵的秋雨过后,风里带着清晰的泥土气息和稻子,水果熟透的香味,在微微干燥的空气里飘荡,让人觉得格外地舒畅。熟透了的稻谷,象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高粱象喝醉了酒的大汉,从脸上一直红到脖子;雪白的棉花堆成一座座小山;红灯似的苹果,金灿灿的桔子令人垂涎(xián)三尺……望着这丰收的景象,人们的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

周立波《秋天》

5.秋天是金色的世界。金黄的树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翩翩的金蝴蝶.田野里,庄稼成熟了,收割机轰隆隆的响着,谱写了一首金色的交响曲。一切都那么灿烂和耀眼。

李萃《四季的色彩》

练习:

1.按笔顺写字。

2.按顺序把大写字母补充完整。

3.按音序排列。

(1)MTEIQB

(2)ɡrfdvl

(3)QNKFJSBM

4.先写出相应的大写字母,然后再按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大写字母。

ɑ()h()ɡ()l()b()e()r()q()

f()n()t()u()d()y()m()i()

5.选词填空。

一()蝴蝶一()白霜一()白兔

一()草叶一()菊花一()古诗

一()小鱼一()小猪一()话

6.请按课文内容填空。

(1)曾是妈妈怀里()的黄鹂,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

(2)《静夜思》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相对应的诗句是()。

我还知道,表达对亲人思念的古诗有(《》)(只写诗题)。

(3)蚕吐丝,蜂酿蜜。()。

7.阅读。

秋天到了,野外的景色很美。

在我们村外有一()枫树林。一到秋天,枫叶变红了,远远望去,红艳艳一片,好看极了。霜降(jiàng)过后,枫叶越来越红,简直像一()()火,把天空都映红了。

在我们的山坡上,到处都是果林。在阳光下,那熟透(tòu)的柿(shì)子像灯笼挂在枝头,满树的红苹果像一()()孩子的笑脸。在葡(pú)萄(tao)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一阵凉风吹来,满树果儿点着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

(1)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2)短文写秋天的景色很美。写了和两个地方。

(3)写果林时,写了、、三种水果。

(4)写秋天的枫叶时,把枫叶比作,把柿子比作,把苹果比作。

(5)描写葡萄颜色的词有、、。

参考答案

1.略。

2.ABCDEFGHIJKLMNOPQRSTUV

3.(1)BEIMQT

(2)dfɡlrv

(3)BFJKMNQS

4.AHGLBERQFNTUDYMI

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ABDEFGHILMNQRTUY

5.只层只片朵首条头句

6.(1)欢唱野菊

(2)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人不学,不如物。

7.(1)片团团张张

(2)野外枫树林果林

(3)柿子苹果葡萄

(4)一团团火灯笼一张张孩子的笑脸

(5)红白紫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二》数学教案

第6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 11 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难点: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同学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二、自主探究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

1、练习二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汇报第(3)的解题思路。

2、练习二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订正。

3、练习二第 4 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练习二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练 习 二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教学反思:

启发引导学生,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很多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遥远,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要遵循“生活-数学-生活”的规律,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整理之后要进行相应的练习,既能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五》数学教案

第2课时 练习十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92-93页的练习十五。

教学目标:

1、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时间顺序与所看到结果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观察角度档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那么观察角度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不同时间看到的结果又如何呢?

出示教材第92页的第3题。

这是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拍下来的照片,你觉得哪幅图是小明最先看到的?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全班汇报结果。

小结:小明的位置没变,但是汽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组织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观察,然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看到的教室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第5题、第7题,集体汇报交流。

3、学生根据第3题的经验判断第4题,交流时说说是怎样进行判断的?

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五

观察角度的不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三》数学教案

第9课时 练习十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页的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4、练习十二第2题。

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十二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二第5题。

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

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三

18÷2=9(人) 36÷4=9(组)

教学反思:

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梳理9的乘法口诀后,进行解决问题的练习,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强化应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让学生对口令复习9的乘法口诀,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充分展示个性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一》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一》数学教案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 + 26 35 - 7 35 + 6

45 - 20 68 + 9 70 - 8

二、算出每条线上 3 个数的和,填在( )里。(出示P5第3题)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三、解决问题。(出示P5第4、5题)

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指名板演。

5、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二)》数学教案

第4课时 练习十一(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的练习十一第7-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练习十一第7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理解三题所表达的不同含义,自己解决问题。

观察三题答案,有何关系?

2、练习十一第8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对比两道题在解答上有什么区别?并具体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练习十一第9题。

着重引导学生学生理解“买1支钢笔的钱可以买7支圆珠笔”这一条件的含义。借助实物演示加以说明,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全班交流。

4、练习十一第10题。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重点搞清楚右边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发现有困难的学生用正方体摆一摆,数一数。

二、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一

7×( )=( ) ( )÷( )=7

教学反思:

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提高都离不开练习,方法掌握之后的巩固、熟练运用,需要多种形式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第7课时 练习十二

教学内容:

课本79页的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1题。

从一一得一背到八八六十四。可以分小组背,同桌背。

二、完成第2题。

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然后由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校对。

三、完成第3题

先请学生独立完成,再请个别学生上黑板完成。

四、完成第4题。

学生观察图,独立填空,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完成第6题。

读题审题。

问题:

(1)8辆小汽车收费多少元?

(2)7辆面包车收费多少元?

找已知条件,停车场收费标准:小汽车4元 面包车6元 货车8元

让学生再提出问题。

六、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七、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 习 十 二

8的乘法口诀

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产生惊喜。要多鼓励学生、给学生自信,真诚地给学生恰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真诚的交流。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五》数学教案

第5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熟记1-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一背: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 男、女生背 独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3、算一算:(出示口算卡片)

3×1= 2×3= 4×1= 2×2=

1×4= 4×3= 2×4= 3×3=

二、拓展。

1、课本第28页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出示第5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乘法算式吗?(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这个主动的、相互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情感,提供资源,在不断的体验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多元评价中共同提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四》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四》数学教案

第12课时 练习十四

教学内容:

课本第86页的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除法计算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我们已经学完了表内乘、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表内乘、除法。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能更加正确、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

二、口诀

1、指名背。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三、乘、除法口算练习

1、请学生在乘法口诀表中找到积是十二的口诀,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说说积是18、36的乘法算式。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学生采用游戏方式完成。

3、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引导学生结合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订正。

5、学生口答第6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进行有关的表内乘、除法计算。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练习2》教案苏教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