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上16朱德的扁担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1

二年级语文上16朱德的扁担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16朱德的扁担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3.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教学难点】

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来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国家副主席朱德爷爷。(课件出示1)朱德图文

朱德(1886~1976)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努力。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朱德爷爷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朱德的扁担》)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biǎndānzhìwǔjūnzhànshìzěn

扁担志伍军战士怎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扁、担、军、战、怎”,整体认读音节“志、伍、士”。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朱德扁担抽出敌人斗笠打仗心疼不料敬爱山高路陡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带领大家,战士们心疼,把藏起来,

在刻三个字。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扁担志伍军战士怎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士”加“心”是“志”;“亻”加“五”是“伍”,“冖”加“车”是“军”。

(2)换一换:“想”减“相”换“乍”就是“怎”。“但”减“亻”换“扌”就是“担”,“站”减“立”换“戈”就是“战”。

(3)减一减:“偏”减“亻”是“扁”。

(4)猜谜语:“家里失火了。”是“灾”,“建立厂子”就是“产”。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扁、战”并讲述:(板书:扁战)

(课件出示7):“扁、战”田字格课件。

“扁”:半包围结构,属于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扁”字“户”部要斜长,下面的部分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战”:左右结构,左右差不多大,右部“戈”斜钩写长而舒展,不要写成“弋”。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8):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十大元帅之首朱德爷爷,了解了他和扁担的感人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biǎndɑnduìwutónɡzhìzhànshì

()()()()

1.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3.搜集我国十大元帅。

答案:

1.扁担队伍同志战士

2.略。

3.中国共产党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诱导试学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位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之一,他是谁?请同学们再次呼喊他的名字。(生:朱德)(师板书:朱德)我们听到了朱德与什么之间发生的故事。(生:扁担)(师板书:扁担)我们已经了解了朱德是用扁担往山上挑粮,为什么要挑粮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2.师简介历史背景(课件出示9)

1928年4月,朱德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和毛泽东胜利会师后,国民党就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两次围剿失败后,又实行了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这时,从山下秘密挑粮上山成了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

3.大家看朱德准备去挑粮了,(课件出示10:出示课文插图)你看这就是朱德,还有那一根扁担,你有什么发现吗?(生:扁担上写有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为什么扁担上会刻有这些字呢?(战士们藏扁担)

二引导探学

1.同学们,老师今天要代表朱德军长给咱们班的小战士下一个任务,比一比那一组的同学完成的任务最出色。

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想想:战士们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2.分小组合作学习。

3.讨论交流:

A.战士们不想让朱德挑粮是心疼他,从哪些句子看出挑粮很辛苦?(课件出示11)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要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十分难走。

(让生理解“五六十里、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B.战士们每次天不亮就出发,到了天黑才回来,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课件出示12)(出示句子)

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的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让生从“满满的、整夜整夜”体会朱德的辛苦,生练习积累ABAB的词语,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板书:满满的整夜整夜)

(课件出示13)(让生体会作者连续用三个动词,形象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生练习动词使用如:听广播等,让学生用三个动词进行描写某种事物,如:小猫跑过去、猛地一扑,抓住了那只可恶的老鼠。)

C.正是因为大家关心朱德,想让他多多休息,所以藏起了扁担,可为什么又不藏了?

(让学生理解“敬爱”,从而感受人物品质——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板书: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4.教师小结

朱德的精神感染着大家,后来战士们还编了一首歌谣:(课件出示14)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一直到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他还到十三陵水库和大家一起挑土修水库。

5.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三、开导活学

同学们鲜艳的五星红旗上洒满了革命先辈的鲜血,在我们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的就是他们。请同学们收集一些革命故事,选一个自己最受感动的,在国庆节后我们举行一个“讲故事、祭先烈”活动,比一比谁讲的故事最形象生动。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朱德的扁担》讲给大家听。

2.朱德为什么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3.照样子写一写。

(穿着)草鞋()旗号()红领巾

答案:

1.略。

2.因为朱德以身作则,和同志们同甘共苦,所以,大家都敬爱他。

3.(打着)旗号(带着)红领巾

【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

满满的整夜整夜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教学反思】

《朱德的扁担》是一篇赞扬人物品质的的文章。为了让学生能产生情感共鸣,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我先已进行了情景创设,然后层层推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小组学习。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时,我以读为基础,充分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进行人文性熏陶的同时,我还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联系理解重点词句,积累好的词句、进行说写训练,初步感受作者组织语言、运用词语的方法,促进由读到写的迁移,将为他们今后的语言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抓关键词“藏、同甘共苦、劝、做扁担”学习课文,了解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事迹,体会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感受朱德同志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扁担图,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板书:扁担)指生认读。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谁的扁担吗?补全课题:朱德的扁担,指生认读。齐读课题。

2.指生介绍朱德,师进行补充。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课题为“朱德的扁担”,他用这根扁担做什么吗?(挑粮上山)为什么要挑粮上山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3.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观察这根扁担,你发现了什么?(朱德记)他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呢?(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答案)

(一)体会“藏”

1.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战士们为什么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1)朱德同志是军长,他都要忙些什么呢?(课件出示,学生看图片试着说一说。)

(2)教师小结:是啊,清晨,当战士们还在睡梦中时,朱德同志可能已经在察看地形,进行作战布局,布署一天的任务。白天,他没有一点休息的时间,和战士们一起耕田种地。晚上,当战士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思考,研究战略,可能一工作就会到天明,他的工作这么忙、这么苦,却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呢?

3.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体现挑粮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1)五六十里:单靠两只脚要走上以整天!路远吗?谁来读好这个数字?

(2)山高路陡:什么是山高路陡呢?(课件出示“山高路陡”的井冈山,学生想象:这样的路会怎么难走呢?谁来读出山的高,路的险?指名读。

(二)体会“同甘共苦”

过渡:路那么远,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身强力壮的年轻小伙争着去,抢着去,作为总司令的朱德同志,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他,也和战士们一样争着去挑粮。(课件出示插图)

1.看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教师相机出示草鞋、斗笠。

2.说话练习: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读文: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第二句话,学生齐读。

4.同学们,故事学到这儿,你们认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样的人呢?(板书:同甘共苦)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敬佩,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感动,怎么能不让红军战士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也难怪战士们会这样想------(课件出示)

5.这句话该怎么读出战士们的心情呢?试一试。(自由读,指名读)

6.带着你的担忧、你的心疼齐读。

(三)体会“劝”

1.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都劝他不要去挑,你想想:战士们会怎么劝说朱德同志呢?(思考交流)

2.多么贴心的话呀,朱德同志听劝了吗?他会怎么回答战士们好心的劝说?(交流)

(四)体会“做扁担”

1.在大家劝说不成的情况下,只好决定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战士们认为只要朱德同志没有扁担了,就不能再挑粮食了!这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战士们的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不料)

2.让红军战士们没有料到的是,朱德同志连夜又赶做了一根扁担。夜那么深了,可他还在煤油灯下用力地劈、认真地削、仔细地磨。花了很多精力,做了整整一个晚上,当第二天早晨,他拿着扁担走出来的时候,你看到的朱德司令是什么样子?(交流)

3.看到朱德同志连夜赶做的新扁担,战士们还忍心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吗?因为大家知道,他们藏了,朱德还会再做,这样只会让他更累,战士们不忍心啊!而且扁担上写了“朱德记“三个字,大家就是藏也藏不住呀,大家是不忍再藏,不能再藏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不料,朱德-----三个字。所以大家见了(引读)越发敬爱-----他的扁担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就是一个和战士们(指板书)同甘共苦的人,他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三、拓展延伸:

朱德爷爷的这根扁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朱德爷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伟人,永远学习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相信,读了这个故事的人都会和小朋友一样受到教育,和小朋友一样感动。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

资料包

说课案

《朱德的扁担》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朱德的扁担》讲的是在1928年,红军初建时期,在国民党竭力“围剿”的特定环境下,广大红军战士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为了坚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阴谋而到茅坪去挑粮食的故事。全文没有一句对话,但却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真实的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场面。课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可以以身作则、吃苦在前的红军指挥官的形象,而且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革命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生动事迹,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尊敬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挑粮食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体会挑粮的艰辛。

2.第3自然段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要从中体会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和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之情。

3.理解朱德同志为什么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想象拓展,发展学生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并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吸收至倾吐,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指导他们的生活。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自己的身边去发现,去对比,加强对当时革命状况的了解,从而引发对革命事业崇敬之情。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在的背景中,使得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来参与,参与其中的艰辛,参与其中的心理过程,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始终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从课文中的遣词中明白了挑粮的艰难,需要的是年轻力壮的战士才能胜任。朱德年纪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坚持要去。另一个重点就是“扁担”,始终抓住“扁担”,从战士的“藏”,到朱德的“做”,并且刻上“朱德记”三个字,层层递进,把难点一步步的剥离,突破。

第2自然段的重点、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挑粮食路途艰难。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体会去挑粮食的一定是身强力壮的人,这是因为路途艰辛。这样学生已经体会到了挑粮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接着再联系他们平时爬山时的感受:自己空身爬都很累,担上粮食就更艰难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情感体验使这个难点很好的解决了。

本课的重点段是第3自然段,这个自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朱德与战士同甘共苦、以身作则的精神。学生主动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更有效。通过让学生了解双方的行为意图,从每个角色角度来思考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中体会到战士对朱德的敬爱,以及朱德同志的精神,这样有了换位思考的答案,比教师填鸭式的说教要好多了。

之后出示这句话:战士们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

指导朗读,体会其中战士们对朱德的关心。

课后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周围的人听。这样的课后练习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以这堂课的学习为起点,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五、说效果

通过了解文章大意,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朱德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WwW.JAB88.cOm

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biāndàntóngzhìduìwuzhànshìzěnyàng

二、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处挑难

()()()

三、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

2.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

3.山上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粮。()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天上飘着白云。(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1.黄叶落下来。()的黄叶()落下来。

2.小鱼游着。()的小鱼()游着。

五、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朱德同志用扁担来干什么?

2.为什么战士们会藏起他的扁担?

3.为什么朱德同志在他的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草鞋,斗笠,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选词填空。(把词语写到文中横线处)

带着挑起穿着

3.从短文内容我们了解到,朱德同志是位能与战士们的人。

七、猜字谜。

平反之后泪双流

答案

一、扁担同志队伍战士怎样

二、chǔ(处理)tiāo(挑起)nán(难题)

处挑难

chù(到处)tiǎo(挑拨)nàn(困难)

三、1.储藏2.尊敬3.经常

四、1.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2.成群的小鱼快乐地游着。

五、1.下山挑粮食。

2.心疼朱德同志,担心他太累。

3.怕战士们再藏起他的扁担。

六、1.zhàngtèngliào

2.穿着带着挑起

3.同甘共苦

七、猜字谜。

小编推荐

二年级语文上13寒号鸟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13寒号鸟

【教学要求】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hào”。(板书:寒号鸟)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课件出示1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miànlǎnɡquèfēnzhènkūjiānɡyè

面朗却纷阵枯将夜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面、纷、阵”,后鼻音“朗、将”以及整体认读音节“夜”。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寒号鸟一堵一道缝晴朗衔枯草劝告趁着腊月狂吼重复哀号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注意多音字“哀号”的“号”在这里读“háo”。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2.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3.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件出示5)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自然段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1)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课件出示6)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7)出示生字:面朗却纷阵枯将夜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纟”加“分”是“纷”。“木”加“古”是“枯”,“阝”加“车”是“阵”,“去”加“卩”是“却”。

(2)换一换:“郎”减“阝”换“月”就是“朗”。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朗、却、夜”并讲述:(板书:朗却夜)

(课件出示8)“朗、却、夜”田字格课件。

“朗”:左右结构,左面不要写成“良”。

“却”:右边是个“卩”,不是“阝”。

“夜”的上面的一横要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9)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五、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2.你都知道哪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3.搜集有关时间变化的词语。

答案:

1.略。

2.先,接着,然后,最后。

3.马上、立即、立刻、斗转星移,星移物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讲读裸文,理解“漫山遍野”“哀号”“得过且过”“哆嗦”等词语的意思。

2.巩固抓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培养学生抓重点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得到。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寒号鸟、头饰各一只及喜鹊贴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整体切人。

1.根据简笔画,说话导入。

2.整体回顾,说说这是一只()的寒号鸟。

()的喜鹊。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课件出示11)第1自然段有关图片。

(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2.检查,抓“累”字体会寒号鸟懒惰。

3.还从哪里看出寒号鸟懒惰,

(课件出示12):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板书:寒号鸟:玩睡喜鹊:垒巢)

4.抓“不听劝告”深人体会寒号鸟懒惰。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喜鹊怎么劝告?(结合指导读、指读→评点→范读→自读→齐读)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不听劝告?(圈圈划划,自读体会,结合指导读寒号鸟的话:指读→评点→自读→男女生对读)

d.指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寒号鸟不听劝告结果怎么样?(结合理解“直打哆嗦”、“悲哀”,指导读“悲哀地叫”的句子)(板书:直打哆嗦住暖窝)

5.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自读→指读评点→女生齐读)

四、学习第6~8自然段。

1.回顾学法:抓“不听劝告”这几个重点词语提问解答,深入理解课文。

2.启发学生围绕“还是不听劝告”自己提问。(课件出示13)

a寒号鸟不听谁的劝告?

b.谁怎么劝告?

c.从哪里看出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

d.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结果怎样?

3.学生轻声自读,思考上述问题。

4.四人一小组讨论,准备汇报。

5.汇报自学。(学生自由汇报,老师随机点拨,穿插朗读训练)

点拨要点:

①问题b,比较喜鹊说:“……”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说:“……”

体会感情变化→指导读好语气。

②问题c,结合理解“得过且过”,指导读出寒号鸟不耐烦的语气。

③问题d,结合理解“最后的哀号”、“漫山遍野”等词,引导学生想象寒号鸟在冰天雪地里发出最后哀号时的样子。指导读好第八自然段。(板书:最后的哀号熟睡)

五、返顾全文,深化认识。

1.齐读第9自然段。(课件出示14)

2.深入思考,同样是寒冬腊月,为什么喜鹊能在温暖的窝里熟睡,而寒号鸟却在黑夜里冻死了?

3.随机小结,完善板书。(板书: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

4.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5.小结学法,(课件出示15)

抓重点词提问解答

展开想象感情朗读

六、分角色扮演朗读。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照样子写一写。

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

2.学了《寒号鸟》一课,你今后有何打算?

3.演一演课本剧《寒号鸟》

答案:

1.高兴得跳起来感动得流下眼泪

2.例如:不能偷懒,好好学习。

3.略。

【板书设计】

13寒号鸟

寒号鸟—————喜鹊

懒惰——————勤劳

玩睡——————垒巢

直打哆嗦————住暖窝

最后哀号————熟睡

不幸——————幸福

【教学反思】

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寒号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学会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号”。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1.揭题。

(1)齐读课题“寒号鸟”,读准多音字“号”。

(2)你知道寒号鸟是怎样一种动物吗,(对课外知识丰富的的同学及时鼓励。教师出示挂图或投影片简介寒号鸟。)

2.布置自学。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们学习后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用“”点出你认为容易写锗的字,用“?”注出不理解的词或句。

(2)读通课文,用“……”划出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3)填空:这篇童话通过()和()作对比,写出了喜鹊是()的,寒号鸟是()的。

3.检查自学情况。

(1)听录音范读课文。(听后自评并纠正)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互相交流评点)

(3)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

(4)指名填空并齐读。

4.练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

(1)指名读读用“……”划出的表示时间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出现。

(3)学生独立默读体会,哪些句子跟季节变化有关,哪些句子不能表示季节变化?(删去跟季节变化无关的句子)

(4)这些跟季节有关的句子应该怎样排列?为什么?

5.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全文。

(2)说一说:课文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是写“冬天快要到”的事;……是写,“寒冬腊月”的事。

6.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读懂三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哪句话的意思是最主要的。(指导看插图)

(2)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学生理论,互评)

(3)齐读第1自然段。

资料包

精彩片段

着重理解喜鹊看得远,为了将来,早作准备。

1.师:“几阵秋风……”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冬天快要到了?

生:“尽”字。

师:“冬天说到就到……”从哪儿告诉我们天气冷了?

生:(写了寒风)用了两个词,一个模拟声音的“呼呼地”,一个表示动作的“刮”,就不是秋风习习地吹着。

师:“寒风腊月……”同样写风,怎么写,告诉我们天气更冷了?

生:打了一个比喻“像狮子一样狂吼”。

师:现在把这些描写天气的句子读读。刚才提示的词儿要突出一些。

师::同样写天气,用词很讲究,再例如课文中同样写太阳暖和,有哪些词语?

生:就有“太阳暖和”、“大好晴天”、“太阳暖烘烘”、“太阳普照大地”。

师:冬天来了,寒风这么冷;寒冬腊月,北风这么大。这些在冬天还没有来到的时候,喜鹊有没有想到,从哪儿知道?

生:知道,忙着筑巢准备过冬。

师:对,当冬天还没有到,喜鹊就想到冬矢,它想得远,做得早,从哪儿可以看出它这样想得远,很对,这样做很好?

生:从“温暖、熟睡”

师:你们说喜鹊傻不傻?

2.师:真正傻的是谁?现在读他们的对话。

男女声轮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

指导喜鹊的话。

师:喜鹊热心帮助,语气诚恳。从哪儿看出?

生:“寒号鸟,别睡觉,大好晴天,赶快垒巢。”

师: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垒巢的危害,语气加重。怎样说的?

生:“趁天晴,快垒巢,现在懒惰,将来糟糕。”

师:出示:

如果用“今天,。”

如果用“从小,。”

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喜鹊?

生:从喜鹊说的话,更看出喜鹊看得远。

指导寒号鸟的话。

师: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劝告?为什么不垒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垒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垒窝?谁来做填充。(出示)

只看,不看。

只顾,不顾。

这就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

生:“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生:“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

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

3.指导读寒号鸟的两段独白。

师:内容一样,读起来语气语调是不是一样?示范。

各自练习。

指名读。

生: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难过。

生:第二次是“最后的哀号”奄奄一息。

4.朗读全文。

小组分角色读。

指名分角色读。(集体读叙述的话。)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寒号鸟:

寒号鸟又叫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复齿鼯鼠多栖息于山地柏树林区,常在陡峭的石洞、石缝、树洞等处营造巢穴,巢较少,由杂草、树枝、树皮、羽毛等构成。所居石洞或石隙一般较狭小,深1米左右,高约15~60厘米。洞穴或直或曲,凸凹不平,鼯鼠多在穴内高处卧身,并以干草铺垫。冬季穴口经常以柴草封闭,挡风寒。整个穴洞中干燥、清洁,常年温度适中。穴内夏季最高温度在摄氏25~27℃,冬季最低温度在摄氏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多在60%以下。

练习:

一、将字音和字形连一连。

dǔxiánchènhǒuāilà

衔趁腊吼堵哀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miànduìjiāngláiyèjiānmínglǎngzhènyǔ

三、填入合适的量词。

一石崖一缝一河

一树一鸟一风

四、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五、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讲的是只顾眼前,,不做长远打算,冬天冻死在岩石缝里的故事。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做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féngfèng)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hehuo),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2.写出下面两个词的近义词。

劝告——()温暖——()

3.选文介绍了劝做窝的故事。

七、用一两句话叙述一下这篇课文给你的启示!

答案

一、略

二、面对将来夜间明朗阵雨

三、堵道条棵只阵

四、,,:“,,,。”

五、寒号鸟得过且过

六、1.fènghuo

2.劝说暖和

3.喜鹊寒号鸟

七、我们不要得过且过,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生活。不能依赖他人。

二年级语文上24风娃娃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24风娃娃

教学

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认识“抽、续”等生字。会写“夫、表”等生字。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重点

难点1.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围绕“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课文。

教学

课时两课时。

24风娃娃

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说:“到田野里去吧,在那里,你可以帮人们做①许多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风娃娃长大了,风妈妈让他去帮人们做事。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一架②大风车正在慢慢转[zhuàn]③动,抽④上来的水断断续续⑤地流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句导读:风娃娃非常愿意帮助风车,从“深深地”“使劲”两个词可以看出来。]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⑥着,向田里流去。[句导读: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句导读: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秧苗很高兴。从“也”字可以看出风娃娃因为帮助别人而快乐。]

段导读:这段话写风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吹风车。

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纤夫⑦正拉着一艘船。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⑧,船却走得很慢。[句导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纤夫很辛苦。]他急忙⑨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句导读:从“急忙”“跑”可以看出风娃娃很热情地为人们提供帮助。]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⑩。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段导读:这段话写风娃娃做的第二件好事——吹帆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风娃娃做好事,受到人们表扬,他感到很高兴。

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段导读:风娃娃用力气帮助了人们,看到人们很高兴,所以他认为只要有力气就可以帮人们做好事。

他这么想着,来到一个广场上。那里有几个孩子正在放风筝。风娃娃看见了,赶紧过去使劲吹风。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句导读:风大了,风筝都不能平稳地飘在空中了。]

段导读:几个孩子在放风筝,风娃娃好心来帮忙,可是风太大,风筝无法在空中保持平稳了。

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句导读:风大,风筝都被吹跑了,孩子们很不高兴。]

段导读:风娃娃好心却办了一件坏事。

风娃娃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句导读:风娃娃的热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

段导读:风娃娃好心却做了坏事。

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写风娃娃以为有力气就能做好事,结果给人们带来了麻烦。

风娃娃听了,很伤心,心想: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句导读:风娃娃不明白人们不高兴的原因。]

段导读:风娃娃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风娃娃想知道人们为什么责怪他。

字词导读

⑤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jì)续。

⑦纤夫:拉船的人。

⑧号子:集体劳动中为协(xié)同使劲、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

⑨急忙:连忙。

纤绳:拉船用的绳子。

容易:做起来不费力。

风筝:一种玩具。

摇摇摆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移动。

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影子和踪迹,形容完全消失或不知去向。

伤心: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举例)她因为心爱的小猫走失了而伤心地哭着。

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

责怪:责备;埋怨。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

生字卡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这是什么了吗?(谜底:风。)

2.板书:风娃娃

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课后的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标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通读全文,理清线索

1.通读全文,想想风娃娃做了哪几件事情。板书:(1)吹大风车;(2)吹船帆;(3)吹风筝;(4)吹衣服、吹小树。

2.以上几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坏事呢?

再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能说明风娃娃做好事和好心办坏事的段落及重点词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组合作填表。

段落重点词语、句子感受

做好事

做坏事

4.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1)做好事:第二、三自然段。

(2)好心办坏事: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四分块研读,反馈交流

1.研读“做好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快速地转动,使秧苗喝足了水。风娃娃帮着纤夫吹帆船,船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

(2)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后,是怎样想的?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从他心里想的,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认为帮人们做事很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了。)

你觉得风娃娃这样想对吗?(不对。)我们再去看看风娃娃又做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2.研读“好心办坏事”板块。

(1)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跑了小朋友的风筝,孩子们伤心极了;风娃娃还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

看到这样的情景,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责怪风娃娃呢?

(2)风娃娃听了人们的责怪,是怎样想的?读读第八自然段。

(3)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风娃娃,做好事,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

3.总结。

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

1.首先明确《风娃娃》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2.教学时,教师应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很快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有: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等,让学生整体地了解课文。接着又问:其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事情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音乐磁带,生字卡片。

一复习

1.朗读课文。(放音乐。)

2.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游戏识字

1.课前把要写的生字贴在苹果形图片上,并藏在学生的桌子里面。

2.告诉学生,在你们的桌子里有几个可爱的“红苹果”,请找一找。

3.找到“红苹果”的同学上台告诉大家,这个“苹果”的名字叫什么。

4.仔细观察,说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互相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指导。重点指导“表、吸、极”这三个字。

5.自己练习书写。

6.同桌互相听写生字,再检查是否正确。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以采用分组朗读的形式。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二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对于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教师应注重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然后我再结合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娃娃吹得很用力。最后,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看拼音,写词语。

qiànfū(纤夫)chūhàn(出汗)biǎoshì(表示)xīqì(吸气)shāngxīnjíle(伤心极了)

2.读读下面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

赶紧飞快深深地摇摇摆摆

伤心责怪不住地断断续续

3.搜集资料,说说风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提示:可以参考备课资料“风的知识”中的相关内容。

风的知识风指的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风向指风的来向;风速指空气流动的速度。气象服务中常以风力等级来表示风速的大小。风促使干冷和暖湿空气发生交换,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原因。风是一种自然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学会制造风车,借风力吹动风车来抽水和加工粮食,现在人们还利用风车来发电。帆船的行驶也是靠风力的推动。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很多,但风也经常给人类带来灾害。暴风、台风、飓风、龙卷风等对人类的危害都很大。

四季的风春天的风,她是春姑娘派来的使者。夏天的风,是清清凉凉的,是大家每天所期望的。秋天的风,她送来了大丰收,送来了香气迷人的桂花。冬天的风,是寒冷的。

二年级语文上20雪孩子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20雪孩子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难点】

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

2.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这个可爱的雪孩子的非常感人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3.下面老师就让大家听这个故事,请同学们注意,要边听边观察幻灯片,同时思考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1)(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①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可爱的雪孩子。②小白兔在家睡觉。③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飞快地跑去救火。④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云。)

4.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

(抽学生讲故事内容。)

5.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雪孩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chànɡɡǎnwànɡpánɡhúnshuíqīnɡqì

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赶、浑”,后鼻音“唱、旺、旁、轻”。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累了添柴旺旺渐渐冒烟奔去冲进烫人终于浑身水淋淋激动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朗读指导。

(1)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2)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

(课件出示5)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唱赶旺旁浑谁轻汽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口”加“日+日”是“唱”;“日”加“王”是“旺”,“讠”加“隹”是“谁”,“氵”加“气”是“汽”。

(2)换一换:“挥”减“扌”换“氵”就是“浑”。“经”减“纟”换“车”就是“轻”。

(3)减一减:“汗”减“氵”是“干”,“傍”减“亻”是“旁”。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谁、轻、汽”并讲述:(板书:谁轻汽)

(课件出示7)“谁、轻、汽”田字格课件。

“谁”: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的竖压住竖中线。右边不要写成“主”,四横均匀放置,最后一横稍长一些。

“轻”:左右结构,左右等宽,左边的“车”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是不要写成“圣”。

“汽”的最后一笔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8)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雪孩子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车()()口()()日()()

3.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答案:

1.略。

2.车(轻)(轮)口(唱)(叶)日(旺)(晴)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9)

1.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

(从“一连、好几天”看出雪下得大。)

3.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连”、“好几天”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4.下了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请大家观察雪景图,再说一说。

(课件出示10)雪景图

(多请几个学生描述。可以各不相同。)

5.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为什么要跟着去?

2.一起来朗读第自然段,读出小白兔非常想跟妈妈出去的意思。

3.为什么小白兔后来又不跟妈妈去了呢?(课件出示11)雪人图(演示投影片)请大家看投影片,并联系课文说说。

4.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本来缠着妈妈要出去的小白兔也不再出去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

(这个雪孩子的头上戴着一顶非常漂亮的金边绿帽子。它的眼睛黑黑的,圆溜溜的。鼻子红红的,尖尖的。有一张红嘴唇的小嘴巴。脖子还围着一条粉红色的围巾。它还有一个胖乎乎的身子。)

5.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课件出示12)舒缓的音乐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得怎么样?

(抽学生讲述想像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

6.从哪儿看出小白兔和雪孩子玩得很开心?(从文中找出体现“开心”的人物动作、神态及相关的词语。)

7.理解又……又……: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8.说一说:又()又()的词语。

9.读这一段时,你心情怎样?那大家用高兴的语气来读第三段。

(三)学习第4—7自然段。

1.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4、5自然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

2.(课件出示13)(演示投影片②)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课件出示14)(放课文的第6自然段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③)这件事小白兔知道吗?为什么?

3.这样一来,小白兔就有可能被大火——

(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

4.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非常着急。)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抽学生读第七段)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四)学习第8—10自然段。

1.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它是怎样做的呢?

(课件出示15)(出示: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图片)

2.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3.(课件出示16)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读读第8、9段吧。

4.由于雪孩子的舍身相救,小白兔得救了。然而我们可爱的雪孩子呢?(课件出示17)(放录象:雪孩子融化的一段)

5.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心情怎样?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1.雪孩子离开我们了吗?那它在哪儿呢?(课件出示18)(放课文第11自然段的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④)

(可爱的雪孩子在天上,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2.兔妈妈看着那朵美丽的白云会说些什么呢?

3.小白兔又会说些什么呢?

4.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举例说说。

三、总结提高。

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课文中的小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2.把雪变成水,水蒸发形成云,云又变成雪的过程告诉你的好朋友。

3.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

【板书设计】

雪孩子(剪影)——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

【教学反思】

上完课后,静心反思,感触颇多。先说说本课成功之处吧: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想,只有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才能把语文学得更好。我在课堂上通过“板画、投影”的直观引入,加上配乐朗诵、录像和教师渲染描述等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因此,我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读”上:初读入情—读中悟情—想中悟情。引导学生自读文本,让他们在朗读中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理解文本,体会感情。

3.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小学生在他们幼儿时期的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始明显地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初级抽象逻辑思维的方向,一个是一般形象思维的方向。无论哪一个方向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象,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时,我出示了“雪孩子”的图形剪影,提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形象;播放了课文朗读录音,提供给学生听觉上的形象;演示了投影片,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成可视的故事情节。这样帮助了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的比较粗糙的、外表的、现象的层次中,向一般形象思维的精确的、内在的和本质的较高层次过渡。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课文开始时,我让学生想像大雪过后的美丽景色;在讲到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时,让学生想像小白兔和雪孩子玩耍的各种情景;在小白兔家着火时,让学生想像各种可怕的后果;在故事结尾处,让学生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地驰骋,使学生的想象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得以增长。

5.陶冶情操。结合课文的教学,我通过剪影、音乐、朗读录音、幻灯、录像以及想像雪后的美景等,充分利用美的事物,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我问“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你们身边有想雪孩子这样助人为乐的人吗?”小结时,我号召学生“同学们,只要我们心地善良,从小事做起,处处为别人着想,让我们也成为一个个可爱的雪孩子。”使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雪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学习生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2.谜面:“说他像花,却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北风一吹,漫天遍地都是花。”(雪花)板书“雪”。

3.想看一看美丽的小雪花吗?课件欣赏雪景美吗?在这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里,你们最想干什么?(生自由练说)

我们一起去堆雪人吧,我给他取了个名字。你能叫出他的名字吗?

4.出示课题,板书“孩子”,齐读课题指认“孩”字。学习“子”字旁。

我这里有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图画故事,可是只有那些爱观察,会想象的小朋友才能看得懂。(出示要求)

二、看图编故事

你们说得真精彩!老师这里有一位大朋友也编了一个与雪孩子有关的故事,同学们听听她是怎么编的。

三、听范读,整体感知

听到这里,你们肯定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吧?

四、初读课文

自由读文,用圆圈圈出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或者查查生字表,并标好自然段。

会读了吗?生齐读。(我不信这么长的课文你们还会读,这可是一篇不带拼音的课文)

五、我会认

1.带拼音的词语,你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去掉拼音,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3.还要记住他们的形(摘果子游戏),你最想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他的?(讲记字的方法)

4.你们真棒!这些词你们也会读吗?(注意轻声词语的读法)

(生字宝宝玩累了,我们要送生字宝宝回家了,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六、我会读

先在书上自由读,再选8个人分段读。(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哪段读得最好?读给大家听一听。)

七、书法小擂台

听、说、读的本事我都见识过了,写怎么样?

出示“谁”字。

1.认读“shéi”,

2.课件演示“谁”字的来历。

3.组词。

4.先仔细观察这个“谁”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再观察老师范写,(“谁”: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亻”的竖压住竖中线。右边不要写成“主”,四横均匀放置,最后一横稍长一些。)

6..生自己书空,最后在书上写,师巡视。

八、作业:

今天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自己编了故事,回去把编的故事讲给爸妈听。

资料包

精彩片段

《雪孩子》教学实录案例:

《雪孩子》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开头设计了:跟孩子谈谈冬天,看看雪景图,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走入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片段一】

师: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早上起来,我推开窗一看,哇——(图1),看到了什么呀?

生:有好多好多白雪。

生:树上、地上、屋顶上到处是雪。

生:树上、地上、屋顶上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雪,真漂亮。

生:一个洁白的银色世界……

师:是啊,这么美丽的世界,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书上用了个什么词啊?(一片白)

(原本陌生的课文,在老师绘声绘色的导入中,把孩子带进了画里的白雪世界,一些原本贮存在他们大脑词语仓库里的词,如“洁白、白茫茫”等,是那样活跃,可谓“呼之欲出”。)

【片段二】

师:看(图3),小白兔和雪孩子在干什么?

生:小白兔和雪孩子在雪地上玩游戏,玩得十分开心……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们玩得十分开心呀?

生:从他们的表情中,都咧开嘴在笑呢!

生:小白兔高兴得一蹦老高,他们高兴得又唱又跳呢!

生:我从小白兔红红的小脸上看出了他们很高兴。因为冬天很冷的,他们玩得脸都红了,一定是玩得很累、很兴奋的。

(多好的回答啊!一张简单的图片,作者一次无意间地着色,在孩子眼中,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赋予了它无穷的生命力。)

【片段三】

师:看,(最后一幅图)雪孩子哪里去了呢?

生: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师:就这样一朵简单的白云(指着白云图),他美在哪里呢?

生:他的形状很优美。

生:他笑眯眯的,老师不是说过“微笑着才美丽”吗?

生:我觉得这朵云的心灵很美,因为他为了救出小白兔,宁愿冲进火里也不怕,最后化成水。

生:我也觉得他心地很善良……

(一朵平凡的白云,通过学生那充满童趣的解答,不仅让他们明白了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而且也把课文中的插图读厚实了,让白云不再是白云,让图片也变得更加唯美。)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雨、雪、冰雹各是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雨:大气中水蒸汽遇冷凝结(液化)成小水滴,汇聚成大水滴并降落到地面的天气过程;

雪:大气固态降水分为十种:雪片、星形雪花、柱状雪晶、针状雪晶、多枝状雪晶、轴状雪晶、不规则雪晶、霰、冰粒和雹。前面的七种统称为雪。为什么后面三种不能叫做雪呢?原来由气态的水汽变成固态的水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水汽先变成水,然后水再凝结成冰晶;还有一种是水汽不经过水,直接变成冰晶,这种过程叫做水的凝华。所以说雪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冰粒和雹是比较大的能够流淌的水滴围绕着凝结核一层又一层地冻结而形成的半透明的冰珠。

冰雹:气象学上把粒径不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粒,把粒径超过5毫米的叫做冰雹。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据记载,世界上最大的冰雹,比拳头还大,直径超过十厘米,重量超过一公斤。夏天,在高山地区,天空里经常有许多过冷水滴围绕着结晶核冻结,形成了一种白色的没有光泽的圆团形颗粒,气象学上把这种东西叫做霰,许多地方口语称它为米雪或雪霰。霰的直径一般在0.3到2.5毫米之间,性质松脆,很容易压碎。霰不属于雪的范畴,但它也是一种大气固态降水。

练习:

一、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tàngtiānjímáo

滚烫添加激动冒雨

dàngdiānjīmào

二、看拼音,写词语。

gǎnzǒupángbiānqìshuǐchànggēxīngwàng

三、照样子,写词语。

又说又跳又___又___又___又___又___又___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兔妈妈堆了一个雪孩子。

五、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雪孩子不见了?

六、重点段落品析。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1.给文中的第一句话加上标点。

2.用加点的词造句。

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3.读完短文,我们了解到是把小白兔救了。

七、猜谜语。

小白花,飞满天,下到地上象白面,下到水里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

答案

一、略

二、赶走旁边汽水唱歌兴旺

三、又大又圆又高又胖又长又细

四、兔妈妈堆了一个雪孩子,一个漂亮的雪孩子。

五、我知道,雪孩子其实就是雪人,它遇到火就会化成水。

六、1.“,!?”

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连忙走进教室。

3.雪孩子

七、雪

二年级语文上7妈妈睡了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7妈妈睡了

【教学要求】

1.认识“紧、润、等”等13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难点】

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懂得体会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闭、事、窗”3个生字。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实际生活导入新课。

1.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课件出1:《世上只有妈妈好》音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2.教师过渡: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听我讲讲?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课件展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课件出2)提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把生字及二类字标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

(课件出3、4)

一类字: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二类字:紧润等吸发粘汗额沙乏

自己对照课件出示的生字及一、二类字看看是否都标出来了。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1.再读课文,把标出的生字重点读一读。

2.检查自学效果。

(1)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带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5)

hǒnɡxiānbìliǎnshìchénfāchuānɡ

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正音:“脸、沉、紧、粘、汗、前”是前鼻音,“哄、窗、等”是后鼻音,“事、沉、窗、润、沙、粘”是翘舌音。

“发”是个多音字,读“fà”,组词:头发。读“fā”,“发生”的意思。

(课件出示6)

jǐnrùnděnɡxīfàzhānhànéshāfá

紧润等吸发粘汗额沙乏

“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

(2)争当小老师带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

(3)找同学把标出的生字及二类字去拼音读一读。

(课件出示3、4)

一类字:哄先闭脸事沉发窗

二类字:紧润等吸发粘汗额沙乏

(4)争当小老师去拼音领着同学读一读。

(5)开火车读一读。

四、熟读课文,标划词语

1.默读课文,标出课件出示的词语。

(课件出示7)

jǐnjǐndebìzheshāshāchuānɡwài

紧紧地闭着沙沙窗外

hónɡrùnhūxīhànzhūétóu

红润呼吸汗珠额头

2.带拼音读一读。

(1)带拼音自己读一读。

(2)带拼音同桌互读。

3.去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8)

紧紧地闭着沙沙窗外

红润呼吸汗珠额头

(1)自己读一读。(不会读的可以问问同桌,问问前后的同学;也可以借助书中拼音读一读。)

(2)同桌相互检查。

(3)男女比赛读一读。

五、回归课文,再读字词

1.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

3.开火车读课文。

读文要求:

(1)读课文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每个同学只读一个自然段。

(3)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是怎样的?

(好美丽,好温柔、好累)

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书读得好,字也要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重点指导写字:闭事窗(板书:闭事窗)

(课件出示9):出示“闭事窗”的田字格课件。

“事”字容易写得长,应该把“口”和“彐”写得扁一些。

“闭”字应该先写“门”再写内部的“才”。

“窗”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的部分是先写完“夕”再写最后一横。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闭”为半包围结构的字,“窗”是上下结构。

(2)谁来说一说“闭”的偏旁是什么?(门),谁知道还有哪些字是“门”旁的?(闪间闷)

4.指导写字。

(1)师范写“事”字,边讲解:这个字容易写得长,应该把“口”和“彐”写得扁一些。

“闭”字应该先写“门”再写内部的“才”。

“窗”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的部分是先写完“夕”再写最后一横。

生描红、临写。

(2)生配乐写剩余的生字。

七、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课件出示10)

把下面的字和正确的读音连在一起。

哄bì脸chuāng

先hǒng沉liǎn

闭xiān窗chén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bìchuāngshifà

上外故头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发:fàfā

(1)妈妈的头发()乌黑发()亮。

(2)风儿发()出沙沙地声响。

3.抄写本课所学的四个生字各四遍。

答案:

1.闭窗事发

2.(1)fàfā

(2)fā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2.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课件出示11:展示浓浓亲情的一组图片)妈妈从小把我们养大,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她不知挨了多少累,快让妈妈休息一会吧,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7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

(课件出示12)出示图文。

提出要求: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3.同桌互读。

4.指名接段读文。

5.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评价优点,并提出建议。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根据阅读提示读课文:想想妈妈睡觉时的样子?用横线画出来。学生自学。班内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2.课文中表达了母子间真诚的爱,确实使人真受感动。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动?读一读,找一找。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1)品读课文第1、2自然段。

我们读了课文,又认识了这么多字,下面我们再读课文,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课件出示13)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很美丽。从“明亮的”“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板书:明亮弯弯红润)

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该怎样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下面我们再读课文,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说一说。

(课件出示14)课文第2自然段。

好温柔。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故事要给孩子讲,说明妈妈爱孩子。

理解“温柔”,并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人来说说。(板书:温柔)

思考:从哪看出妈妈温柔?说一说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看到的,想到的是:“好像在睡梦中,她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妈妈这样温柔,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母子间浓浓的爱。

(3)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15):课文第4自然段。

从“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引导学生体会从哪些词句中感到妈妈好累。妈妈为什么这么累?体会妈妈的爱。从“呼吸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是啊!妈妈多累呀!(板书:很累)

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指导朗读: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可读、可说。可模仿妈妈睡觉的动作,可回忆自己妈妈的辛苦,再充分朗读感悟妈妈的辛苦,妈妈的爱。

四、延展训练。

1.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或是做成一张卡片,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2.把妈妈怎样爱你们和你们对妈妈的爱写到自己的“小笔头”里。

【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

很美:明亮弯弯红润

很温柔很累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我想对妈妈说:“。”

2.照样子,写一写。

例:(明亮的)眼睛(乌黑的)头发

()眼睛()头发

3.你见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写一写。

答案:

1.妈妈,你辛苦了,我爱你。

2.美丽的长长的

3.略。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句式的对比评价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学生受益颇深。

2.句、段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进入中年级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平时的语言阅读教学就不可疏忽,由此,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处理这个问题,我用了读文想象,展开生活联想的方法。使得学生进一步学习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更好的依托阅读教学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我提出的小练笔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写下来。

资料包

精彩片段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

(生自由读文)

进行集体交流。

生1:老师,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累。我是从“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又那么均匀。”看出来的,说明妈妈睡得特别香。这是因为她特别累。

生2:老师我不明白“沉”是啥意思?

生1马上回答:“沉”就是睡得特别香。就像这样(表演)。

师:**同学通过表演,让我们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呼吸很深沉。”

师:你们看妈妈睡得多香啊!还有哪儿?

生3: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这可以知道妈妈很累,就是妈妈干完这个,干那个。

师:(圈出“好多活”)根据你们的观察,妈妈都可能干了哪些活?

(生自由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

生4:老师,我从这里也能看出妈妈很累,“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这么多的响声,妈妈一点儿也听不见,说明她太累了。

师:妈妈这么累,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那么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师找学生读(刚开始)说:这么大声会把妈妈吵醒的,小点儿声。(听候评议)你读的很好,如果再把这些词语读的突出一些,就更能体现妈妈很累,你们再读读试试。

(学生练读后再指名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我是从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知道的,因为“明亮的眼睛”就是又大、又黑、又亮,有这样的眼睛一定很好看。

师:你说的真好,抓住了这个词语就能看出妈妈很美丽,谁能向他这样也来说一说。

生2:老师我从“弯弯的眉毛”也能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弯弯的眉毛就像小月芽似的,特别好看。

生3:我从“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可以看出妈妈很美丽,因为妈妈在睡觉的时候脸红扑扑的,就像大苹果,再加上弯弯的眉毛就更美丽了。

师:妈妈真美丽。

生4;老师,我从“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这里可以看出妈妈很爱孩子,因为妈妈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总讲故事。

师: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这种美比外表的美更美。

生5: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课文上写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都是长在脸上,为什么写睡在脸上呢?

师:我们都来想一想,是“弯弯的眉毛也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还是“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好呢?

生:“睡”好,因为妈妈睡了,眉毛肯定也不动了,就像睡着了似的。要是长还可以动呢。

师:你说的真好,这样就显得睡梦中的妈妈更美丽了,你们看,这个小朋友用词多准确呀!

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我们应该怎样读这段呢?谁来试试?

指名读后,师评议:听你这么一读,我感觉妈妈长的一般,不能说真美丽。谁能读出妈妈真美丽?

再指名读后,师:他读得好不好?都像他这样读一读。

(全体学生练读。)

师:我们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累,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生1:我从课文里看到了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但是我不懂“温柔”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懂吗?

生1:老师我知道了,“温柔”就是脸上带着笑。

生3:我爸爸告诉过我,,“温柔”就是温和柔顺。多指女性:性情温柔。

师:那课文中温柔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1:睡梦中的妈妈嘴角、眼角都带着笑意,很温柔。

生2:妈妈睡觉的时候,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说的真好,在孩子心中,这样的妈妈多温柔啊!

小结:

师: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说课案

《妈妈睡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3.认识“紧、润、等”等13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1.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3.适当采用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自学,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扫清语言障碍。

2.学习新课时,仍然本着“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充分交流合作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和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1.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所以课一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唱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

(设计意图: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了文本。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的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2.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标划词语。

4.回归课文,再读字词。

5.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1.对于生字的识记,学生已经有了一年的基础,所以教师干脆直接教给学生自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使他们成为识字的主人。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们主动识字,孩子们识字的兴趣很大,积极性很高,他们都会自主进行识字活动,在此手段的激励下,学生的识字量很大。2.采用师生共同评价的形式,避免了评价单一性,顾全了整体,另外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为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奠定了基础。)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课文只分三部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所以我把文本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能学会让他们自读课文,之后谈论感受最深的地方。

(设计意图:因为我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表现的基础。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这儿进行课文分析时,我准备通过展开读、说、写、评等活动,充分地表达了学生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

2.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读懂了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我是从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看出来的加上自己的理解。

3.这时我抓住这段引导学生都来分析。学生还可能说:“我从妈妈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看出妈妈很累。这是我紧紧抓住这里进行生活拓展,问:根据你的观察,妈妈一天里都可能干哪些活?因为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所以我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生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

4.在这部分有两个词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是“沉”。对于“呼吸沉”的理解采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5.有的学生可能对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感触较深,在谈论时,就可能抓住“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样化地语言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因为语文课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表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汇报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列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联系自己的生活,还有的可能加上想象等,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

同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情朗读。因为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使感受加深,情感被激活,他们才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

6.在谈“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时,“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一个难点。估计这里学生可能要提出疑问,处理这个问题,我准备用读文分析的方法。出示这段文字: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可以抓住睡梦中妈妈在微笑,很温和,另外,通过“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一会儿要讲给我听。”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体会深情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始终以《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课堂是由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为指导思想。在《妈妈睡了》的教学中,课始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出,教师是一个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找到探究内容进行探究;当学生就“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心灵。)

(四)拓展训练

1.把自己最想说给妈妈的话写在一张纸条上或是做成一张卡片,回家后悄悄放在妈妈能看到的地方。

2.把妈妈怎样爱你们和你们对妈妈的爱写到自己的“小笔头”里。

(设计意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在通过各种手段,如:教师的语言,眼神,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设计等营造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才会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我们老师要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纵横,充分展示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在这儿,老师再也不是传统定义中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像一个专业的主持人。)

五、说板书设计

7妈妈睡了

很美:明亮弯弯红润

很温柔很累

(设计意图: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使整节课乱中有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重点,起到引领作用。同时,随机板书也作为一种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

练习:

一、读拼音,写生字。

shìchénfàxiānliǎn

情重长首蛋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jiào

1.妈妈太累了,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2.他们都觉()的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hōnghǒnghòng

3.人们听了他的话,都哄()笑起来。

4.妈妈在哄()我睡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5.妈妈告诉我不要跟着别人起哄()。

三、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明亮的脸沙沙的妈妈

红润的头发弯弯的响声

细软的眼睛慈祥的眉毛

四、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真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讲的是午睡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妈妈先睡了。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一是睡梦中的妈妈,二是睡梦中的妈妈

,三是睡梦中的妈妈。

六、重点段落品析。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儿在唱着歌,风在树叶间(刮散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并打上“∨”

2.从哪一点可以看出妈妈累了呢?请把答案摘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七、写一句关于母爱的诗句。

答案

一、事沉发先脸

二、1.jiào2.jué3.hōng4.hǒng5.hòng

三、明亮的眼睛沙沙的响声

红润的脸弯弯的眉毛

细软的头发慈祥的妈妈

四、1.很美很美。2.好好休息一下了。

五、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六、1.散步沙沙

2.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儿的额头上。

3.体现了小作者对妈妈的爱,关心体贴妈妈。

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二年级语文上21狐假虎威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21狐假虎威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板书:22狐假虎威)

2.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课件出示1)狐狸及老虎图片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3)

shíwùyǎnyémìnɡzhǎoshénhuó

食物眼爷命爪神活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神”,后鼻音“命”整体认读音节“食、物、爷”。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寻找扑过去眼珠一转扯着嗓子违抗一趟纳闷受骗借威风

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5)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填一填。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食物眼爷命爪神活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人”加“良”是“食”;“牛”加“勿”是“物”,“父”加“卩”是“爷”,“氵”加“舌”就是“活”。

(2)换一换:“伸”减“亻”换“礻”就是“神”。“很”减“彳”换“目”就是“眼”。

(3)猜谜语:“见面都要磕个头。”是“命”,“瓜熟蒂落”就是“爪”。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眼、命、神”并讲述:(板书:眼命神)

(课件出示7):“眼、命、神”田字格课件

“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目”,不要写成“日”。

“命”:上下结构,下部是“叩”,是“卩”不是“阝”。

“神”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礻”不是“衤”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8):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狐狸和老虎两只小动物,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shíwùshénqìhuóxiànmìnɡlìnɡzhuǎzi

()()()()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礻()()()父()()()

3.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个别人听。

答案:

1.食物神气活现命令爪子

2.略。

3.礻(神)(祝)(福)父(爷)(爸)(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具准备

图片、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相遇,会发生什么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狐假虎威》。(板书:狐假虎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2.了解初读效果。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9)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说一说原因。(板书:窜扑逮)

2.指导朗读:在读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感悟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学习第2~7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2—7自然段,用笔划出狐狸说的话。

2.(课件出示10)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出示第一次说的话“你敢吃我?”指名读,质疑:狐狸说这句话时有什么动作?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动作,狐狸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学生再次读书理解“扯”字的意思

(3)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骨碌一转”、“扯”等词语来读好狐狸的话。

3.出示第二次说话。

(课件出示11)“老天爷派我来管理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1)想象:狐狸说这句话时的有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

(2)这时老虎怎样?(被蒙住了)“蒙”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它相信狐狸的话吗?以怎样的语气说话才能把老虎给蒙住?

(3)感悟“半信半疑”(板书:半信半疑)

4.(课件出示12)出示第三次说话“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做一做,演一演,指导学生得意地读一读这句话,感受狐狸的狡猾。

(三)读演结合体会寓意(读演第8、9自然段)(课件出示13)

1.自读课文,圈出描写狐狸、老虎和百兽不同表现的词语。

2.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大摇大摆摇头摆尾神气活现)

3.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板书:东张西望)

4.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5.再读课文第8、9自然段,选自己喜欢的动物演一演。

(1)指名表演

(2)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想什么?

(四)总结回顾领悟中心

1.(课件出示14)齐读“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你想对课文中的谁说些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课下搜集一些成语故事。

2.说一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3.课下演一演这个故事。

答案:

1.快马加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井底之蛙望洋兴叹愚公移山

2.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假虎威”。

3.略。

【板书设计】

21狐假虎威

窜(狐狸图)扑逮(老虎图)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教学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这样的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儿?又该如何突破?想了又想,觉得还是该回归“原始地带”——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一、查一查

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要让儿童真正理解语言,除了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嗅一嗅以外,还得让学生做一做。本文中有好多词语的意思,学生是一知半解的。如“假、蒙、窜……”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学生应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因为查字典能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插上翅膀。”因此在课上,我让学生独自查了“假、扯”的意思,并选出符合文意的正确解释。

二、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假虎威》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第7、8自然段时,我学着于永正老师请5位学生分别戴上了老虎、狐狸、小鹿、兔子和野猪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演得活灵活现,维妙维肖,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三、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学生表演7-8小节时,我让台下的学生当导演,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小鹿、兔子和野猪应在什么地方?采访了小鹿,问它究竟为什么跑?害怕谁?还采访了老虎,问它东张西望什么?

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虎告诉我:它在看看小动物们是不是真的怕老虎。小鹿告诉我,它其实不怕狐狸,最怕的是老虎。学生的回答对于寓意的理解已经势如破竹。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师:狐是指?

生:狐狸。

师:虎是指?

生:老虎。

师: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狐狸和老虎吗?

生:狐狸很狡猾。

生:老虎很粗暴。

师:读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是怎样的?

生自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书的习惯真好,有很多生字朋友,我把它拿出来:

百兽寻找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窜过去走一趟违抗蒙住纳闷受骗爪

最后一个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zhǎo,组个词:张牙舞爪,课文中在哪句话中,请你读一遍。

学生齐读。

开火车读。

师:生字没问题了,现在谁愿意单独给大家读一遍课文?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生:我知道狐狸骗了老虎。

师:现在你知道“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借。

师:你从哪知道的?

生:课文中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所以是借的意思。

师:你真会读书。

生齐读。

师:是的,假在这里就是借的意思,板书:借。那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呢?读读课文,找出来。

生读。

师:谁愿意把你划出来的读一读,读给大家听。

生读:为什么?……老虎一愣……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师:你读得都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前面有补充吗?

生读。

师出示对话。

师:读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看看哪里能读出狐狸的狡猾?

生:眼珠子骨碌一转。

师: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你敢吃我。

师:说出来。

生读。

师:板书:扯,看这个字,你觉得怎样是扯?

生:大声地喊。

师:那你来扯着嗓子喊一喊。

生读。

师:想想当时的情景,谁来试试。

生:你敢吃我?

师: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师:老虎心里在想什么?

生:他感觉狐狸又是在骗它。

生:他会想,狐狸为什么说不敢吃它。

师:因为我是――

生:大老虎。

生:狐狸拿老天爷骗它。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老天爷……

生齐读。

师:谁厉害?

生:老虎。

师:谁比老虎更厉害?

生:老天爷。

师:那要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生读。

师:带着表情,带着动作,读得好。这时候老虎被蒙住了

而且,狐狸做了动作――

生:摇摇尾巴。

师:做做动作。晃晃身子。

师:你是什么感觉。

生:像有个尾巴。

师:舒服吗?

师:自由吗?

生:自由。

生:高兴。

生:在想鬼点子的感觉。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狐狸现在在想什么?

生:我快要成功了。

师:这时候狐狸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读。

师:真好,用一个词语,是什么样的语气?

生:威风。

生读。

师:更威风,还会怎样地说?

生:大胆。

生读。

师:刚才,大家把狐狸和老虎的话读得非常有滋味,谁来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

同桌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他们向深处走去,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生:神气活现。

师:老虎呢?

生: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师:看图。

师:怎样算神气活现。

师:当百兽们看到狐狸走来,是什么样的?

生齐读。

师:呀,一只大老虎,你们怎么这样读?

生:因为没有想到老虎跟着狐狸。

师:再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每一个有思想的孩子,都有话对狐狸和老虎说,你想对谁说?

生:我想对狐狸太狡猾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老虎你被骗了。

生:我想对老虎说,老天爷怎么会派这么小的动物来派管你们百兽的呢?

生:我想对老虎说:狐狸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的,你就相信了?

生:我想对狐狸说,我也要有像狐狸一样的智慧。

师:的确很聪明,但聪明一定要用在好处上。

说课案

一、说教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说学生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说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说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低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

教育。

六、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理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2—5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第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四)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是借着()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八、说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东张西望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要既简洁,又美观。我撷取故事中的“点睛”之笔进行板书。既有知识的概括,又有方法的提示。

九、教学效果预测

寓言故事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携手进行的一次寓意探索之旅。我希望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对这首寓言的理解和体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不断前行。相信现代教育手段合理的运用,会在课堂上发挥巨大的作用,使本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jiǎjià狐假()虎威放假()

2.zhuànzhuǎn骨碌一转()转()弯

3.zhāocháo朝()前朝()阳

4.xiàhè恐吓()吓()跑

5.zhǎozhuǎ张牙舞爪()爪()子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shíwùyǎnjīngshénlíngyéyeshēnghuó

三、我会填。

摇()摆()半()半()东()西()

神气()()兴()采()大()大()

四、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狐假虎威假:①不真实的;②借用,利用。

()百兽之王百:①数目,十个十;②众多,所有的。

五、将下面的句子按照括号里的提示写具体。

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动物。(茂密的可爱的)

小鸟叫个不停。(在树枝上在欢快地)

三、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狐假虎威》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借着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七、重点段落品析。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往常——()纳闷——()

3.读完短文后,你知道是谁把小动物们吓跑的吗?

八、列举来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答案

一、1.jiǎjià2.zhuànzhuǎn3.cháozhāo

4.hèxià5.zhǎozhuǎ

二、食物眼睛神灵爷爷生活

三、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兴高采烈大摇大摆

四、②;②

五、1.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动物。

2.小鸟在树枝上欢快的叫个不停。

六、狐狸老虎

七、1.zhūpiànjiè

2.平常疑惑

3.老虎

八、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买椟还珠、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鱼目混珠……

二年级语文上5玲玲的画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5玲玲的画

教学

要求1.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懂得在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

课时两课时。

1.认读本课生字,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教学挂图。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些事特别有意思,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只要肯动脑筋,看来不可能办成的事也能办成。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的玲玲遇上了怎样的事,她是怎样解决的。(出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大声读一读。

3.同桌借助生字表互读,纠正字音。

4.小组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大家讨论。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全文。玲玲开始对自己画的这幅画满意吗?(满意。)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玲玲满意地端详着。)

“端详”怎么理解?(仔仔细细地看。)

你能体会着读一读这一小段吗?(指名读)

2.爸爸催她睡觉,在她收拾画笔时发生了什么事?(水彩笔掉到纸上,把画弄脏了。)

(1)此时玲玲的心情怎样?(紧张而着急,哇地哭了。)

(2)她为什么急得直哭?如果此时你就是玲玲,你着急吗?(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3)体会玲玲由满意到着急的心情变化,读一读第4自然段。

3.爸爸看了画是怎样做的?(爸爸对玲玲说,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4.玲玲听了爸爸的话是怎样做的?(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你们觉得玲玲的做法怎么样?(巧妙地掩盖了污渍,增添了几分情趣。)

这回玲玲满意了吗?(满意地笑了。)

5.原本很糟的一件事在爸爸的引导下却变成了一件很好的事,爸爸针对这件事是怎样教育玲玲的呢?在文中画出爸爸的话。

(1)指名读这段话,(出示挂图)其他学生看图。

(2)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只要肯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6.玲玲的画在参加评奖后,结果怎么样?(得了一等奖。)

7.爸爸的话有道理吗?(话虽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爸爸的话吧,把爸爸的话记在心里。(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2.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否也曾体会过坏事变成好事。(举例。)

3.小结。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1.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伤心—满意”为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出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很快了解课文的层次和内容。

2.在讲到玲玲哭的时候,可以提问:“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在那里画点什么,而是让玲玲自己想呢?”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让学生体会到爸爸的良苦用心。

3.爸爸最后说的话是本文的中心句,要指导学生仔细体会。但是,教师要指明这里的好事和坏事各指什么样的事,以免学生理解错误。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

二识字写字

1.预习生字。

(1)借助生字表读一读生字。(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2.出示会认字卡片。

玲详幅奖催叭脏筋

(1)指名读生字。

(2)小组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①动作模拟“端详”(认真、仔细地看)。

②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奖、叭、催、脏。

③熟字加偏旁、换偏旁认记:玲、详、筋、脏、幅。

(3)游戏: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巩固识字。

3.出示会写字卡片。

叭玲狗糟肯楼梯脑筋

(1)指名读卡片。

(2)小组交流:说说哪些字容易错,提示大家。

(3)指导书写。

玲:右边是“令”,不是“今”。

糟:右边是“曹”,注意上半部的笔顺“”。

楼:右下部“女”的横要长些。

脑、筋:“月”在“脑”中瘦而长,在“筋”中瘦而短。

狗:注意反犬旁第二笔的写法。

4.给生字组词,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楼梯脑筋小狗很糟肯定玲玲叭的一下

三积累运用

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并抄在积累本上。

5玲玲的画

满意着急满意

端详哇地哭了一等奖

1.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八(叭)(叭的一声)令(玲)(玲珑)句(狗)(小狗)

弟(梯)(楼梯)止(肯)(肯定)

2.看拼音,写词语。

lóutī(楼梯)nǎojīn(脑筋)hěnzāo(很糟)

xiǎoɡǒu(小狗)línɡlinɡ(玲玲)

3.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写出来。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关于思考的名人名言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华罗庚)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思想家帮助人们进行思维,因为他们给别人定下了思维的方式。没有哪一个人能闭门独自写作或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但是为了创造出有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就有必要将思想表达出来。(哈伯德)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

2.教案节选

看到生字之间联系的客观存在,并给予它充分的重视,也会让我们的写字教学走出死记笔顺笔画的误区,突出指导的重点,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比如《玲玲的画》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生字肯、脑、筋)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有“月”字。

师:观察田字格中的三个字,三个“月”字在字形和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生:“肯”字中“月”字在下面,写得比较宽,撇变成了竖。

生:“脑”字中“月”字在左面,要写得瘦长一点儿。

生:“筋”字中“月”字在左下角,要写得更小一些。

师:你们看,同是一个“月”字,在不同的字里,写法也不同,注意到这些变化,才能把字写好。

当然,例子所表现的仅仅是“联系”的一个点,这样的“点”应该有很多,也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内容。但可以确信的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加,这种联系对优化识字教学的意义将会越来越明显。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是一个重点内容。但越来越多的课堂,给予它们的空间越来越小,常常是集中检查认一认字,就是识字;象征性地指导写一两个,就是写字,形式大于内容。课文出现的生字由于受到课文内容的制约,跟单设的“识字”不同,几乎没有规律可循。教师能发现几个字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探寻规律,极为难得。

二年级语文上22狐狸分奶酪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

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

nǎis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

奶始吵仔急咬第公

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

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

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

“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4)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始吵仔急咬第公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女”加“台”是“始”;“口”加“少”是“吵”;“亻”加“子”是“仔”;“口”加“交”是“咬”。

(2)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

(3)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第)

(课件出示5)“奶、第”田字格课件

“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横折折折钩,不要写成横折折撇。

“第”: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七笔是横折,第九笔是竖折折钩。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6)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狐狸和两只小熊,了解了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女()()()()亻()()

2.抄写文中会写字,各四个。

3.把《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答案:

1.女(奶)(妈)(第)(答)亻(仔)(他)

2.略。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具准备

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

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

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

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过渡:狐狸分奶酪,自认为分得很公平。(课件出示8)出示课文最后一个段。(板书:公平?)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事实是这样的吗?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狐狸先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9)出示第5、6两个自然段。

故意把这块奶酪分得一块大,一块小。(板书:一块大一块小)

(2)看到奶酪分得不均,狐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标出说的话,用“”标出所做的语句。(课件出示10)

狐狸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你们别着急,看我的—”

狐狸这样做:说着就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3)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齐读:(课件出示11)

“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

联系上下文理解“轮流”的意思。(板书:轮流)

3.可是,狐狸说,他分得可公平了,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

①不同意,他这是狡辩。

②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

4.分角色朗读一下全文。

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

5.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

小组内先练习,再请几组展示表演。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

①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②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

(2)到底是“聪明的狐狸”还是“狡猾的狐狸”呢?

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

2.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

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

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

课外作业新设计

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比一比,再组词。

奶()吵()仔()咬()轮()

扔()抄()子()校()论()

3.课下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答案:

1.故意把奶酪掰成一块大,一块小,再咬成不一样的大小的两半,再轮流咬,直至一点不剩。

2.奶(牛奶)吵(争吵)仔(仔细)咬(咬着)轮(轮流)

扔(扔下)抄(抄写)子(儿子)校(学校)论(无论)

3.略。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公平?一块大一块小轮流

不公平。狡猾团结礼让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以《狐狸分奶酪》为例,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初读,了解文中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在扫除字词障碍后。再细读,通过勾画、批注,感受狐狸的形象。围绕“公平?不公平。”这条主线,分析课文,总结出狐狸狡猾的本性。

一、画一画

用不同的线条画出狐狸的所做所说。通过研读狐狸的言行举止,看出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家伙。

二、演一演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狐狸分奶酪》是篇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教学课文的时,我请三位学生分别戴上了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表演,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的学生当导演。学生把狐狸的狡猾,小熊的憨直,表现出来。这也就反映出学生已经把课文内容读懂了。

三、说一说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二年级语文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

说一说:狐狸的做法对吗?狐狸是个怎样的动物?如果你是小熊你该怎么做?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敏捷,学生的回答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狐狸给谁分奶酪?为什么分奶酪?)

3.师引导:狐狸到底给谁分奶酪?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自然段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捡、俩”是三拼音节,“始”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鼓励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9小节

①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9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仔细、瞧了瞧、咬一口、别急、轮流、嚷起来、剩下”,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仔”是平舌音,“剩”为翘舌音,“嚷”是后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9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奶始吵仔急咬第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第、急”。

课件出示这两个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第”字第七笔是横折;第八笔是竖折折钩,“急”的笔顺要注意,第二笔是横撇,第三笔是横折。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资料包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我们读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生:狐狸太狡猾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狐狸分奶酪》的故事。

《狐狸分奶酪》(板书)

师: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生:狐狸帮两只小熊分奶酪,结果自己全部吃掉了整块奶酪。

师: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狐狸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你们别着急,看我的—”

说着就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生:“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

联系上下文理解“轮流”的意思。

师:可是,狐狸说,他分得可公平了,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

生1:不同意,他这是狡辩。

生2: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

师: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

生: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生: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

师:到底是“聪明的狐狸”还是“狡猾的狐狸”呢?

生: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

师: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

生: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

生: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兄弟之间团结有多么重要,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

练习:

一、连一连。

rǎngshǐqiáojiǎnshèng

捡嚷剩始瞧

二、看拼音,写词语。

yǎoyágōngpíngniúnǎichēlúndìyī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1.奶酪全被他吃光了。(改为“把”字句)

2.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四、课文整体梳理。

你能给这小哥俩相出一个分奶酪的办法吗?说说你的办法。

五、重点段落品析。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儿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火们,你们秒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们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1.在文章画线部分的句子中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

2.和捡到了一块儿奶酪。

3.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拌嘴?

六、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开始帮忙方便整个

答案

一、略

二、咬牙公平牛奶车轮第一

三、1.他把牛奶全吃光了。

2.我们轮流值日。

四、略

五、火——伙秒——吵

六、为了方便整个学校的师生,村民开始自发组织修这段通往学校的路,老师们看见了,也过去帮忙。

二年级语文上19雾在哪里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19雾在哪里

【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淘、雾”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海岸”等词语;正确书写“不论、散步、消失”等词语。

2.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

2.正确书写“于、论”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况。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淘、雾”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海岸”等词语;正确书写“不论、散步、消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1)关于雾的谚语(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课件出示2)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23雾在哪里)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4)

yúlùnànwūqièjiǔsànbù

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论、岸、散”,整体认读音节“于、屋”。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淘气顽皮于是变暗海岸散步甚至

桥梁街道房屋消失不久不论

小老师领读指导,齐读。理解、记忆。

“甚至、消失”,重点指导正音。

②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3)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6)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课件出示7)

“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8)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加“肖”是“消”。

(2)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

(3)减一减:“宇”减“宀”是“于”。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并讲述:(板书:久步)

(课件出示9)“久、步”的田字格课件。

“久”:独体字结构,注意不要写成“夊”

“步”:注意上面是个“止”,不要写成“上”,下面不是“少”,比“少”少右边的一点。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课件出示9)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藏起了

久步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抄写本课会写字,各四个。

2.搜集一下表示天气的谚语。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尸()()()攵()()()

答案:

1.略。

2.(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2)云绞云雨淋淋(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3.尸(屋)(层)(居)攵(散)(放)(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2.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10)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11)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12)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

“无论、还是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

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6自然段。

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板书:甚至)

5.学习8、9自然段。

过渡:它又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都露出来了。

(1)为什么这些景物都露出来了?

(2)(课件出示13)用“……连同……连同……”造句。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课件出示14)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把藏了起来,无论、还是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

1.(课件出示15)了解雾的形成,观看课件。

2.(课件出示16)朗读《庐山的云雾》

(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用“无论……还是……都……”

2.在你的眼里,雾是什么?

3.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答案:

1.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按时上学。

2.例如:雾像仙境一样,富有诗情画意。

3.略。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课后反思】

短暂的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使得教师们对“长文短教”这个名词不再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许多“华而不实”的课,课堂形式五花八门,气氛热热闹闹,实则是走过场,将学生对语言的潜心体会,对文字的推敲,运用语言的机会统统抹杀。我想:我在上《雾在哪里》一课时,许多方面的训练都能追求“实而有效”,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施教下来,效果不错。

一、朗读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语文学习“以读为本”,“读中体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更是重要,这对于理解语言、感受人物情感的能力培养,逐渐掌握朗读的技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课中,我把“雾”说的五句话作为朗读的重点,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雾”的淘气,充分利用个别学生示范读来感染其他学生,再读时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淘气”的特点。另外,很多时间都花在朗读课文上,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和习惯,在熟读基础上理解,与文本间的交流更为密切。

二、语言训练力求扎扎实实

引导学生找课文中语言来说,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语感。而根据图片仿照课文,展开想像练习说话,也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环节,因为有图片,学生有话可说,因为前面有句式训练的铺垫,学生语言表达也很流畅,连能力较弱的学生也有了说的积极性。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的课堂,学生们学得更积极、主动了。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助拼音,自读词语。

(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

(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

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屋、散、消”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板书设计

雾在哪里淘气、顽皮藏起了

资料包

精彩片段

一、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录音,要求:

(1)认真听录音,注意听朗诵者朗读时标点的停顿;

(2)给课文分段,标出段序。

(3)思考:

A、雾是怎样淘气的?它把什么藏了起来?

B、用横线划出雾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雾把东西藏起后出现的情况。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点评并正音。

3.雾把什么藏起来了?

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师引入:雾真得很淘气,它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东西都藏了起来。下面我们就来度读课文,看谁能读出雾的淘气?

生:同桌分角色读课文第1、2自然段,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

师:指名分节分角色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师引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男、女生比赛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出示填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

生:淘气的雾把太阳藏了起来。于是,海水、船只还有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淘气的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结果又会怎样呢?

师:读课文4自然段,看看雾把什么藏了起来。

生:淘气的雾把天空连同太阳藏了起来。于是,四周变暗了,天空和太阳都看不见了。

师:读课文6自然段,看看雾把什么藏了起来。

生:淘气的雾把海岸藏了起来。于是,把一切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师引入:雾真是太淘气了,它居然把那么多的东西都藏了起来。假如雾把自己藏起来又会怎样呢?

生:读课文7、8自然段。

师:分组交流:雾把自己藏起后怎样呢?

淘气的雾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周围的一切都看到了。

师:展开想像,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

生:按照句式,展开想象说话: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于是,。

练习:

一、把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1.从前有一片雾(w),他是个又淘(t)气又顽(w)皮的孩子。

2.街(j)道连同房屋和桥梁(l),都露出来了。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héànsànbù

1.我喜欢到边去。

wūlǐjiǔjiǔ

2.的香水味没有消失。

三、仿照句子写句子。

1.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不见了。

2.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四、课文整体梳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主要讲了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有一天它飞到,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都藏了起来;又来到,把海岸和城市藏了起来;最后他躲在把藏了起来。

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lùlòu)出来了。路上走着行(hángxíng)人,小黑猫也出现了,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2.给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3.选文共有自然段,其中第自然段讲的是雾把自己藏起来后,

、、、、街道、房屋、桥梁都露出来了。

六、写一写。

请用几句话,形容一下你的一位好友。

答案

一、1.ùáoán2.iēiáng

二、1.河岸散步2.屋里久久

三、1.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你都要专心学习。

2.妈妈买的西瓜又大又圆。

四、雾海上岸边城市上空自己

五、1.lùháng

2.?。

3.3二天空太阳海岸城市

六、示例:我的好朋友小静性格活泼、热情开朗、喜欢运动、旅行,有一副乐于助人的好心肠。

二年级语文上23纸船和风筝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

要求1.学习课文,感受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2.认识“鼠、漂”等生字。会写“折、纸”等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重点

难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教学

课时两课时

23纸船和风筝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①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和小熊是邻居,他们同住在一座山上。

松鼠折②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piāo]③哇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进小溪里,纸船漂到小熊家门口。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④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句导读:这句话写小熊高兴的原因。松鼠用纸船向住在山下的邻居小熊表示问候。礼物虽然只是一个小松果,小熊见了却很高兴。]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向小熊表达友情,小熊很高兴。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小熊的心理活动。]怎么办呢?[句导读:小熊在想办法。]他想了想,就扎⑤了一只风筝。[句导读:小熊想到了办法:用风筝来传递信息,表达友情。]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段导读:这段话写小熊做风筝送礼物给松鼠,并问候他。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⑥一看,也乐坏了。[句导读:松鼠看到风筝很高兴。]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⑦!”[句导读:这句话写松鼠高兴的原因:小熊用风筝向松鼠表达祝福。]

段导读:这段话写小熊向松鼠表达友情,松鼠很高兴。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⑧成了好朋友。[句导读:松鼠用纸船向小熊表达祝愿,小熊用风筝向松鼠表达祝愿。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⑨了一点小事吵⑩了一架。[句导读:这句话写松鼠和小熊闹矛盾了。]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句导读:小熊和松鼠吵架后,谁也不理谁了。]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和小熊有了矛盾,停止了来往。

小熊很难过。[句导读:小熊因为和松鼠吵架很伤心,他不想失去这个朋友。]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句导读:小熊很后悔和松鼠吵架,又不好意思先和松鼠和好。]

段导读:这段话写小熊很难过,又没有勇气去和松鼠和好。

松鼠也很难过。[句导读:松鼠也不想失去小熊这个朋友。]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句导读:松鼠也不好意思主动同小熊和好。]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很难过,又没有勇气去找小熊和好。

第二部分(第7~9自然段):写松鼠和小熊吵架后,都没有勇气主动找对方和好。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句导读:松鼠忍受不了失去小熊这个好朋友后的孤单。]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句导读:松鼠先放出纸船想和小熊和好,还建议小熊可以用风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段导读:这段话写松鼠先放纸船表示想和好。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句导读:“风筝飞来”说明小熊同意和好。松鼠因为又和小熊和好而激动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句导读:从“连忙”可以看出松鼠迫不及待地想和小熊和好。]

段导读:这段话写小熊与松鼠和好了。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写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和好如初了。

字词导读

①正好:恰好。

③漂:这里指顺着水流动的方向移动。

⑦幸福:(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⑧俩(liǎ):两个。

飘荡:在空中随风摆动。

漂流:漂在水面上,随水浮动。

难过:不好受。

朝(cháo):向。还读zhāo,如朝阳。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小熊的友谊。

2.认识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纸船和风筝》,看到课文题目,你想问什么吗?

学生甲:我想问纸船和风筝都是谁的。

学生乙:我想知道围绕纸船和风筝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并大声地读几遍。

3.同桌进行“你指我读”的游戏,看谁读得快又准。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接龙读,齐读。)

zhé折zhǐ纸zhāng张zhù祝zā扎zhuā抓dàn但kū哭

5.指名分段读,巩固生字读音。

三学习理解课文

1.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纸船和风筝都是谁的吗?(纸船是松鼠的,风筝是小熊的。)

2.松鼠和小熊是好朋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他们互相致意,互相祝福。)

3.他们是怎样互相祝福的?请你读一读课文中的相关段落。

(松鼠折小船,纸船里放着小松果,松果上挂着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纸船顺着小溪漂到小熊家门口。)

(小熊扎风筝,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风筝乘着风,飘到松鼠家门口。)

4.松鼠和小熊拿到对方的礼物,看到上面的字怎么样了?(乐坏了。)如果你就是小熊或松鼠,第一次拿起纸船或风筝,你会怎么想?

5.你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6.可是有一天,因为一点儿小事,他们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还存在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惋惜、难过。)

(2)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指名读。)

7.你们难过,小熊和小松鼠怎样?(很难过。)

你从哪儿看出他们都很难过?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体会一下他们的心情。

(小熊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8.后来松鼠和小熊怎么样了呢?他们和好了吗?(和好了。)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一读。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1)读到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佩服松鼠,他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谅解朋友。)

(2)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9.请你猜猜,小熊放风筝了吗?(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

(1)松鼠看到风筝后怎么样了?(高兴得哭了。)

(2)高兴应该笑,怎么会哭呢?(被小熊的行为感动了。)

(3)于是松鼠做了什么?(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4)你能读一读这段吗?看看这幅图,松鼠多高兴啊!

10.同学们,虽然这只是一只只普通的纸船和风筝,但它们维系着小熊与小松鼠之间的友情。你们喜欢小熊和松鼠吗?为什么?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教师应抓住文中的几句重点句:“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抓住“情”这个字。充分顺应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创设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读文的情境,让男生当小熊,女生当松鼠,使每个学生都身临其境地进入到课文中两个好朋友的感情世界中。

3.抓住契机,进行现场小练笔。写作在二年级才刚刚起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在此阶段尤为重要。兴趣的培养首先就是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自己的心灵有触动的人、事、物、景来写。在这堂课即将结束时,孩子们仍被松鼠和小熊的真挚友情深深感动着,为与伙伴的重归于好而兴奋着,此时此刻,他们的激情仍需延伸,他们的感情仍要宣泄,所以就出现了学生主动要求写作文的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纸船和风筝》,谁能把这个感人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指名讲故事。)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字、新词。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接龙读,领读。)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伙伴。

3.猜字。(根据字形或字义特点自编意思,根据意思猜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看老师范写。

(3)重点指导。

zhé折zhǐ纸zhāng张zhù祝zā扎zhuā抓dàn但kū哭

①折:与“拆”区分开,“折”右面是“斤”,不是“斥”。

②抓:右边不要写成“瓜”。③祝:左边不要写成“衤”。

(4)学生仿写。

(5)写后与书上对比,找一找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好,进行修改。

(6)再写一个,把字写漂亮。

5.认读新词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

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流飘荡

6.齐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1.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插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其中的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启发学生利用“抓、莓、吵”等形声字的特点,读准字音,大致理解字义。

2.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应抓住这两个音同义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

1.看拼音,写词语。

zhézhǐ(折纸)dànshì(但是)zāfēngzheng(扎风筝)zhuāzhù(抓住)

zhùfú(祝福)kūle(哭了)

2.比一比,再组词。

3.填空。

一(只)纸船一(张)纸条一(只)风筝

一(个)草莓一(件)小事一(句)话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自己的好朋友表达你的心意吧。

风筝又名“纸鸢”“鹞子”。民间玩具。用细竹扎成骨架,再糊薄纸系以长线,玩时利用风力升入空中。造型有兽、鸟、虫、鱼等。现在以塑料代替纸竹的。相传为汉初韩信所作。初名“纸鸢”,五代时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故名。

北极熊不怕冷的原因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厚,能耐寒,且它爱吃富含脂肪的食物,食量也大,自然会把自己变成大胖子。北极熊体内存在着一种抗寒冷的化学物质,其作用就像往水中加防冻剂一样。

松鼠在生物学中松鼠属啮齿目。啮齿类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门齿会终生不断地生长,因此,为了避免长得太长,它们必须常常啃磨硬物来磨牙。它们的门齿上下各一对,没有大齿,门齿和臼齿中间有很大的空隙,吃东西时,上下门齿前后啃咬。

二年级语文上12坐井观天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含答案)


12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

师随机介绍什么是(课件出示1)寓言故事:有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2.你都读过什么寓言故事呢?同学说一说。

同学们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坐井观天》)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2)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jǐnɡɡuānyándáhēkěhuàjì

井观沿答喝渴话际

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以及三拼音节“观、话”。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弄错回答抬头井沿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

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课件出示5)

故事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

(小鸟和青蛙的故事。)

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没有出来过,没有见到更大的天地。)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6)出示生字:井观沿答喝渴话际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加“合”是“答”。“阝”加“二”加“小”是“际”,

(2)换一换:“铅”减“钅”换“氵”就是“沿”。

(3)猜谜语:“再次见面”就是“观”;“出口千言”就是“话”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喝、井”并讲述:(板书:喝井)

(课件出示7)“喝、井“田字格课件。

“喝”: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面的部分尽量压缩,“日”稍扁。最后一笔是竖折。

“井”:第二横要压住横中线,笔画少,居中站。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8)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汉字。

jǐnɡyánhuídákǒukěhēshuǐdàhuàwúbiānwújì

()()()()()()

2.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3.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话题?

答案:

1.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

2.略。

3.他们争论的话题是:天到底有多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3.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1.师: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请同学们三人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2—7自然段。

(课件出示9)学习要求: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

(3)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10)

⑴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⑵交流读懂了什么。(小鸟又累又渴飞到井沿上找水喝。)

⑶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可加上适当的动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11)

⑴自读第二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

⑶实验:用课本裹成圆柱形看天花板,并交流发现了什么?

(发现只能看到很小的一块天花板。)

⑷小鸟认为天有多大?(课件出示12)(无边无际)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无边无际就是“很大,一眼望不到边”)

(我们来到了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⑸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13)

⑴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课件出示14)用“一……就……”说话。

一下课,同学们就跑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做游戏。

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四、教师小结

1.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巩固提高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分角色读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并演一演。

2.搜集一下寓言成语。

3.说一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答案:

1.略。

2.自相矛盾画龙点睛守株待兔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画蛇添足

3.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这使学生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的。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书卷起来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我不难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2.质疑课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可以拼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观’;际和观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地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A、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师适时点评: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过渡: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

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大话是什么话?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2.指导朗读第二次的对话。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

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交流:“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

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而诚恳的语气。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的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生交流,通过交流理解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我们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观、沿、渴、喝”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答”上下结构。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五、拓展:想想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说课案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三、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一)复习巩固,字词导入复习生字新词入手,引入课题,释题质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分析三次对话,理解重点词语。(四)教师小结,总结“坐井观天”的意思及告诉我们的道理。(五)拓展学习,巩固提高。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五、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有:

快马加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浑沌开窍井底之蛙东施效颦望洋兴叹

庄子垂钓庖丁解牛鲁侯养鸟吕梁丈人吴王射猴罔两问影骊龙之珠

愚公移山扁鹊换心纪昌学射杞人忧天滥竽充数三人成虎郑人买履

目不见睫子罕不受玉鲁人徙越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厉王击鼓刻舟求剑

循表涉滩毁钟掩耳伯牙碎琴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

鹬蚌相争土偶桃梗弓矢相济叶公好龙螳螂捕蝉师旷劝学每变益上

杯弓蛇影塞翁失马曲突徙薪鳏鱼上钩一字不提梦中富贵惠子告贫

盲人摸象画饼充饥神奇猎鹰空中楼阁千万买邻猴子救月

练习:

一、读一读,根据拼音写汉字。

jǐngdáhēkěguān

里回水口看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我会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氵讠

三、给加下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青蛙坐井观天。

A.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认为很美。B.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很小。

2.“朋友,别说大话了!”

A.大声说话B.夸大的话

3.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A.没有边际。B.不好找到边际。

四、给下列句子加标点。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五、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

是错误的。()

六、重点段落品析。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

1.照样子,写词语。

无边无际无()无()无()无()

2.选字填到文章括号里。

啊呀吗

3.选文共自然段,其中的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次对话。你认

为的对。

七、你知道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列一列吧!

坐井观天

答案

一、井答喝渴观

二、河流渴说话谈

三、1.B2.B3.A

四、1.,?2.,。

五、3.√

六、1.无法无天无时无刻无拘无束2.呀吗啊3.52小鸟

七、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

二年级语文上11葡萄沟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11葡萄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9个,认识二类字17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有的……有的……”句式造句。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

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9个,认识二类字17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都爱吃葡萄干吗?你知道我国哪个地方的葡萄干最好吃吗?让老师告诉大家,它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

2.板书课题《葡萄沟》,齐读课题。注意读准“葡萄”两个字,“萄”在这里读轻声。(板书:葡萄沟)

(课件出示1):葡萄沟风光图

3.今天就随老师一起到新疆的葡萄沟逛一逛,看一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制作好吃的葡萄干的。

二、借助拼音,练读课文

1.(课件出示2)

自学要求:借助拼音,轻声自由练读课文。读第一遍时,在生字下面做“△”记号。读第二遍时,生字重点拼读。读第三遍时,在难读的句子下面画“——”线。读第四遍时,标上自然段序号。

(1)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自由练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

1.检查学生生字字音的拼读掌握情况。(课件出示3)

fèntīshōushìpōkèchénɡlìqǐ

份梯收市坡客城利起

用各种方式指导读生字。

2.检查难读的句子。

师:同学们,你认为有没有难读的句子?(学生自由发言)指导读。(课件出示4)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请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读。

(3)播放课文录音,范读课文。

(4)让学生再读全文,大体了解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讨论如何识记字形呢?

(课件出示5)“份梯收市坡起客城利”田字格课件。

2.教给学生识记方法:(板书:份梯收市坡起客城利)

①用熟字换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记,比如:“份”与“粉”。

②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记,比如:“市”字要注意上方是点;“城”字右边是“成”,不是“咸”。

③感到有困难的地方用记号标出,比如:“收”字右边是“攵”,不是“夊”。

3.在习字本上进行描红练习。

4.当堂默写。指名学生上台默写生字,集体纠正。

四、当堂检测,巩固学习。

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6)

葡萄沟盛产香梨七月份梯田搭凉棚浅绿吃个够

好客收下来城市留着钉着水分味道山坡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zhǒngzhòng种葡萄()种子()

(2)hǎohào好客()好人()

(3)fēnfèn水分()分开()

(4)gāngàn葡萄干()干活()

2.抄写本课会写字,一个写四个。

3.把葡萄沟的事讲给别人听。

答案:

1.(1)zhòng(2)zhǒng(2)hàohǎo

(3)fènfēn(4)gāngàn

2.略。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昨天老师带大家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

2.那么谁愿意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既然葡萄沟给同学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葡萄沟,再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7):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盛产”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板书:盛产水果)

3.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三、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一)学习文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8)

(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思考“这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

(指名回答,板书:葡萄枝叶茂密)

1.学习第2自然段第二句

(课件出示9)葡萄长势茂密图。用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茂密”一词的意思,并回忆理解词语意思的三种途径。

(课件出示10)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学习感受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并学习运用“……就像……”造句。

2.学习第2自然段第三句

(课件出示11):“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无光十色,美丽极了。”

全班齐读这句话,初步感受葡萄成熟后的美。

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看看哪个更好一点?为什么?(对比“一大串一大串”和“一大串”之间的区别)

(齐读句子)课文利用了一个词语描写葡萄的颜色,是哪个词语?(板书:五光十色)

和“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词语而要用“五光十色”?

3.学习第2自然段第四句。

看到这么多诱人的葡萄,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生:想!)那么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把葡萄给我们吃吗?(生:会!)你们怎么知道的?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回答老师?(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12)“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我们的老乡可真是……?(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二)学习文章第3自然段

过渡:有这么热情的老乡招待我们,美丽的景色我们也看了,好吃的葡萄我们也吃了,可是这么多的葡萄吃不完还能做成什么呢?(板书:葡萄干)

1.学习第3自然段第一句(课件出示13)“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指名读文)学习运用“……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质疑文本)看到这句话你有哪些疑问?

2.学习第3自然段第二句(课件出示14)“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课件出示15)(播放视频)初步了解晾房的样子。

(回归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描写晾房的句子。

(课件出示16)阴房修在山坡的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

(出示课件,指名回答)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晾房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学生了解从外到里的描写顺序。

3.学习第3自然段第三句

(指名回答)谁思考过晾房为什么要修成这样?修成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另一个特点(板书:聪明能干)

4.学习第3自然段第四句

如此简便的方法制成的葡萄干又有什么特点呢?在文中找一找。

(课件出示17)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葡萄干的特点?

(指名回答,板书: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四、总结

课文学到这里,大家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好不好呀?(生:好!)

那谁愿意说一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葡萄沟的好呢?(指名回答)

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生:好地方!)(板书:好地方)

那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葡萄沟吧!(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五、回归课文,全班齐读全文。

课外作业新设计

1.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葡萄颜色多的句子,描写公园里的花。

2.搜集葡萄沟的知识。

3.比一比,组词。

份()坡()城()

粉()波()成()

答案:

1.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有白的、红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2.见备课资料。

3.份(一份)坡(山坡)城(城市)

粉(粉笔)波(水波)成(成功)

【板书设计】

盛产水果

葡萄枝叶茂密五光十色

葡萄沟老乡热情好客聪明能干好地方

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教学反思】

在上课之前,我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了多次的修改,研究课上完之后我也感觉收获颇丰。但就本课的教学来说,我认为以下两点把握得比较好:

1.通过课件,让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茂密”一词的意思。通过枝叶由少到多的变化,让学生自己体验枝叶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茂密”,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对词义进行总结。这样的方法比较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给学生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2.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加入了句型训练。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每个特殊的句型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例如文章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不仅让学生了解句子的内容,还将“……就像……”提出来让学生回忆比喻句的相关知识已达到最终运用的目的。还有将“……有的……有的……”句型让学生自己练习造句,学习应用。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葡萄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月潭》这篇课文了,那大家喜欢“日月潭”这个地方吗?为什么?(生述。)现在,老师要再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与日月潭一样美丽的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图生述)

2.播放课文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情感。

3.过渡语设计:葡萄沟这个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欢“葡萄沟”吗?(生述)师揭示并板书课题:11葡萄沟

二、设疑点、齐读课文解疑。

1.提问: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齐读一遍课文。(纠正部分字读音)

2.师诱:课文中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一个出产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们“葡萄沟“这个地名,却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沟”出产了那么多水果,照理应叫“水果沟”,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呢?等我们学完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各自然段及带有生字的词,生词多读几遍。

2.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地方的什么东西呢?

(生:葡萄沟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课文大意:

A、明确题目要求(指名读题),思考三个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段落。

B、师布置默读,并检查默读效果。

a)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产什么水果呢?人们最喜爱什么水果?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当中的第1个问题呢?1组朗读第1自然段。

b)为什么人们最喜爱葡萄沟的葡萄呢?哪一个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1、2组朗读第2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师:大家喜欢葡萄干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哪个自然段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3、4组朗读第3自然段。

4.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现在可不可以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一起来回答呢。(师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四、生字词教学。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

2.指名学生认读、齐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资料包

精彩片段

感受葡萄沟葡萄的五光十色。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透过茂密的枝叶,看看葡萄长得怎么样?

生:到了秋季,葡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总之一句话,葡萄的颜色多呀还是少啊?

生:多!

师:有红的~~~~~~~~~~~~(生齐读)

师:我这可有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葡萄,请你到前面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葡萄?自己上来拿,没拿到的小朋友待会有机会。

师:我们来当裁判,让他们自己来说说,好吗?

(生站一排,介绍自己手中葡萄的颜色,师作引导,区别红色和暗红色)

师:先从你这儿开始吧。

生:紫色

师:我这是

生:我这是紫色

师:不错,好眼力。第二个

生:我的是淡绿的

师:别急着下结论,下一个

生:我这是紫色

师:噢,他这个也是紫色的,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串葡萄的颜色,这个是

生:紫色的

师:这个是

生:暗红的

师:一比较就出来了,你再说一遍。

生:我这是紫色的

生:我这是绿色的

生:我这是白色的

师:这么多不同颜色的葡萄啊!瞧,这叫一大串,这也是一大串,一串串葡萄就是一大串一大串葡萄,请你们快速把葡萄挂到葡萄架上。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看看,谁能用一个词说说你看到的葡萄?

生:五光十色

师:五光十色,形容

生:很多的颜色

师:我这还有一个词

生:五颜六色

师:那课文里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它也是指葡萄颜色多呀?而是用“五光十色”呢?自己读读,有什么不同?

师:读读,聪明的小孩有两个了,三个,四个……

生:五光十色是什么颜色都有

师:你的意思就是说五颜六色,颜色还不够多。

生:五颜六色比五光十色少,五光十色是十,五颜六色是六。十比六大

师:老师告诉你,这里的“六”“十”不是指真正只有六种颜色,十种颜色,而是都指颜色很多。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哪儿不同?

生:我、我

师:发现了,发现了。你说

生:“颜”和“光”不同

师:给“光”组组词看

生:光明

生:阳光

生:光亮

生:金光

师:金光闪闪、金光灿灿

生:阳光

生:我们这里的光指什么?

生:亮光

师:哪来的亮光?

生:阳光

师:阳光一照,葡萄就发光、发亮,就像

生:一个个珍珠

师:像珍珠,像玛瑙,这样的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

生:会发光

师:会发光,不仅写出颜色多,长得还好。这就叫——“五光十色”

师:现在再来读这个词,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

师:真是——美丽极了!

师:现在谁来完整地读读这句话,把你看到这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感觉读出来。你来读。

(指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师范读,奔放热烈的,内敛含蓄的)

师:行不行,其实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感受不一样,读出来的方式就不一样。现在自己再来读这句话,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葡萄沟

说起吐鲁番的葡萄沟,当然吐鲁番的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吐鲁番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这里的葡萄可是名驰中外,享有盛誉的哦!4月底就有葡萄熟了,到了8月,葡萄就可多了,满大街都有卖的。这里的葡萄都特别甜,糖份含量特别高,这是由于吐鲁番的独特气候所导致的,这里的葡萄更是其他地区的葡萄所不可比拟的。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植葡萄315.6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干中的珍品。

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种子(zhǒngzhòng)好人(hǎohào)干净(gāngàn)水分(fēnfèn)

种树(zhǒngzhòng)好客(hǎohào)树干(gāngàn)分开(fēnfèn)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chéngshìshānpōyuèfèntīzikèrén

三、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1.新疆吐鲁番有个(地低)方叫葡萄(勾沟)。

2.葡萄(种和)在山(波坡)的梯田上。

3.葡萄沟(真直)是个好地方。

四、选词填空。

各式各样五光十色

1.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

的、淡绿的,美丽极了。

热情热烈

2.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摘下最甜的葡萄给客人吃。

闻名有名

3.新疆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

五、照样子,写句子。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有的有的

六、课文整体梳理。

葡萄沟的人,是一群_______________的维吾尔族老乡。葡萄干是在_________

里制成的,颜色______,味道______,非常有名。

七、重点段落品析。

葡萄住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底下,有()的,()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美丽极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中,葡萄的颜色有_____种,分别是。

3.这段话共有句话,其中表示葡萄的颜色多,很漂亮的一个词

是。

八、照样子,写词语。

五光十色(含有两个数字的四字词语)

答案

一、zhǒnghǎogānfèn

zhònghàogànfēn

二、城市山坡月份梯子客人

三、1.地沟2.种坡3.真

四、1.五光十色2.热情3.闻名

五、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同学们有的踢球,有的踢毽子。

六、热情好客阴房鲜甜

七、1.秋季绿叶红白五光十色

2.5红白紫暗红淡绿

3.3五光十色

八、一心二用,三心二意,三番五次,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二年级语文上9黄山奇石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


9黄山奇石

【教学要求】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受黄山石的有趣、千奇百怪。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揭示“奇”

1.(课件出示1)(出示介绍黄山风景录图片。)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黄山奇石》(点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黄山奇石)

题目中你觉得哪个字要读重音?(奇)

3.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2)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3)

nánbùxiējùwèiměishēnɡshǎnɡǒu

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各自拼读,找出翘舌音“升闪”,前鼻音“南闪”,后鼻音“升”。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4)

闻名风景区南部秀丽神奇尤其著名奇形怪状巨石

借助拼音,开展读词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黄山奇石,作者具体介绍了那几块奇石?

(4块:仙桃石、猴子观海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为什么写黄山奇石?(奇、有趣。)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5)田字格课件:南部些巨位每升闪狗

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犭”加“句”是狗。“此”加“二”是些,“亻”加“立”是“位”。

(2)减一减:“海”减“氵”是“每”。

(3)换一换:“问”字里面的“口”换成“人”就是“闪”,“倍”的“亻”,换成“阝”就是“部”。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南、部、巨”并讲述:

(板书:南、部、巨)

(课件出示6):“南、部、巨”田字格课件。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部”:左边的“立”下面的横要收一收,不要太长,右边的“阝”是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许多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写山河的古诗。(课件出示7)

指导朗诵: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把《黄山奇石》的“奇”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课下收集更多有关黄山的资料和图片,我们下节课交流。

3.许多诗人都爱写关于山的诗,其他诗人是怎样描写黄山的呢?

答案:

1.提示:复述课文内容。

2.见备课资料。

3.元汪珍《石床峰》: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对安徽黄山,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二、初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课文介绍了黄山上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些奇石。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师:(课件出示8——11图文):奇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一学生读这些奇石)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1.看图,(课件出示12)(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1)图上画的是什么?

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

(2)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3)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

2.指名读第一段:(课件出示13):第1自然段。

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

⑴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①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课件出示14)(看地图)

②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③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闻名”是什么意思?(非常有名)“中外”指哪里?(中国和外国,指全世界。)(板书:闻名中外)

(2)指名读第二句:

①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②在这秀丽神奇的景色中,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石”最有趣?(尤其)“尤其”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特别、非常……)(板书:秀丽神奇尤其)

(3)老师引读第1自然段,黄山的怪石怎么有趣?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段。(课件出示15图文):仙桃石。

(1)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

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

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

(2)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仙桃石)为什么叫仙桃石?看图:

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能看清吗?为什么不能清楚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仙桃石。(板书:仙桃石)

(3)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启发学生想象。)(课件出示16)“仙桃石”的神奇就在于:

①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

②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

③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4)仙桃石怎么来到石盘上的呢?(启发学生想象)(也许王母娘娘在开皤桃会的时候,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

过渡:那么第二块奇石又是什么呢?课文又是怎么描述它的?

4.指名读第3自然段看图,(课件出示17):“猴子观海”石图文。

⑴这块石头像什么?他落在什么地方?“陡峭”是什么意思?(坡度大,直上直下。)

猴子在干什么?(观看云海。)从书中划出表示猴子动作的词。(抱、蹲、望。)

⑵猴子抱着什么?(腿)它蹲在什么地方?(山头)

⑶怎么样的蹲着?(一动不动。)它在望什么?(翻滚的云海。)

⑷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本来非常好动,这会儿为什么一动不动?(启发学生想象。)

云层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这美丽的景象,把猴子看呆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壮观的景色,所以他一动不动。

(5)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

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翻滚的云海。

(6)想想看,这块奇石会叫什么?(猴子观海)(板书:猴子观海)

6.指导学生用上述方法自学第4、5自然段:(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读第4自然段。(课件出示18):“仙人指路”石图文。

第三块奇石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写的?这块奇石叫什么?(“仙人指路”)为什么说它更有趣?(板书: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一样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谁能把这幅图画出来?(让学生想象画图)

⑵指名读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19):“金鸡叫天都”石图文。

①这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这几块巨石像什么?(雄鸡)

②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巨石呢?

(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③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神奇在什么地方?

金鸡对面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是著名的天都峰,每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照在巨石上好像金鸡打鸣,所以这块奇石叫──金鸡叫天都。(板书:金鸡叫天都)

7.齐读第6自然段:

⑴这段主要写什么?

(黄山奇石很多。)

课文又给我们介绍了几种奇石?(3种)

(课件出示20图片):仙女弹琴等奇石。

⑵这三种奇石只说了它们的名称,并没有写出它们的样子,谁能仿照前面的写法,说说这三种奇石的样子。

(指名让学生想象、试说。)

⑶“仙女弹琴”后面是什么号?(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叫出名字的石头都数不清,那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就更多了,正等着你们去给它起名字呢?

四、观图联想,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课件出示21)(点击课件,播放“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等图片)下面我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学生观察图片用“好像”或者“真像”写话。

五、总结全文。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学好本领,长大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到黄山给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起了更好听的名字。大家说好不好?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重点段落。

2.用以下词语说一说黄山奇石。

……好像…………真像……

3.读读下列词语,选选说一下你见过的景物。

风景景色风景如画秀丽秀美一枝独秀

著名闻名名不虚传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

答案:

1.略。

2.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着远方。

3.安徽黄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今天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中外闻名秀丽神奇尤其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教学反思】

《黄山奇石》是人教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基于以上情况,我对本课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

一、课件的使用恰当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课文内容,在情景导入、奇石探究、课文朗读等方面适时使用了flash课件,效果较好。如在欣赏完文中的第2、3自然段中的四块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另外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想看黄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产生了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产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二、经过课件引导和学生的互动探究,对基础性知识点的掌握有效。

由于本课出现的“我会认”的生字较多。对学生的掌握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课件辅助教学,把这些字在学生识记的基础上带入课文中学习,把识字和文本情景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对于要求“我会写”的生字,我通过在黑板上示范书写和同学演板,帮助学生获得正确规范的书写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研读课文,理解词义,读懂句子。在品读中让学生深刻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情感与态度:初步体会黄山奇石的“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想象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我们看这三幅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呀?选择其中的一块石头想一想、说一说。

2.同学们想得好,说得好,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刚才,小朋友们看到的描述的是安徽省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齐学习。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三.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巨:共4画,半包围结构,最后一笔是竖折。

“闪”是门字旁,半包围结构。

四、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中外闻名”,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五、指导书写。

“南”:“冂”里面的不是“羊”,而是比“羊”少一横。

“部”:左边的“立”下面的横要收一收,不要太长,右边的“阝”是先写横撇弯钩,再写竖。

“巨”:第二笔是横折,最后一笔是竖折。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资料包

说课案

《黄山奇石》说课稿

【说教材】

《黄山奇石》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黄山,是天下第一奇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她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于是,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就是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油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说学生】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因此,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说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看懂图意,能抓住“奇”字欣赏奇石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们都是什么样的。

4.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说教学】

课堂上应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并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是我的总体教学思路。教学环节分为三个部分:

一、初读课文,感受“奇”。

1.谁来读读课题,你觉得“奇”是什么意思?

带着你们对“奇”的理解,一齐把题目读一遍。

2.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这些奇石,在具体介绍的石名旁打记号,读好后小组交流一下。

二、看图学文,理解内容。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入手,让学生说说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对“景色秀丽神奇”、“怪石”几个不易理解的词语,教师可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就拿“怪石”一词来说吧,课件出示两张图,一张图上的石头相貌平平,而另一张图上的石头则有些怪异,让学生判断哪张图上的石头为怪石,这样学生自然就明白什么是怪石了。

在教学配图的第2、3、4自然段,可采用看图学文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中描写各种奇石的语句找出来,图文对照读一读。当教学到“仙桃石”时,课件出示仙桃石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可以看到山顶的巨石就像一个大桃子,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落在山顶的石盘上。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讲一讲。当教学到“猴子观海”时,课件出示猴子观海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看到,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形状像猴子的石头,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学生对“翻滚的云海”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并看看课件出示的翻滚的云海的图片,以此解决心中的疑团。当教学到“仙人指路”时,课件出示仙人指路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上的巨石就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好像正在给游人指路呢。可以让学生学一学仙人指路的动作,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着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要读出对仙桃石来历的一种猜想。读第三自然段要突出猴子观海的有趣,声音可以轻一点,仿佛怕惊动了正在观海的猴子。而第四自然段则要读出仙人指路这个传说的神秘感。朗读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有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表演读等。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练习背诵。

在学习第5自然段时,可让学生将描写“金鸡叫天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理解什么是“金光闪闪的雄鸡”、“不住地啼叫”是什么意思。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发挥想象,画一画“金鸡叫天都”,再选几幅学生作品用投影展示出来,大家来评一评谁画得好。

三、观图联想,写“奇”。

作者经过观察,抓住黄山石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打比方,把静止的石头写活了,写具体了。下面运用这种方法,选择大屏幕上的其中一块石头,抓住它的样子,写几句话。

学生观察图片用“好像”或者“真像”写话。

【说效果】

通过看图,了解文章大意,直至突破重难点,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课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形象性、直观性,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展示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情投入到学习中来,使课堂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资料

备课资料

关于黄山“四绝”。

奇松:黄山延绵数百里,千峰万壑,比比皆松。黄山松,它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以石为母,顽强奇松地扎根于巨岩裂隙中。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有的循崖度壑,绕石而过;有的穿罅穴缝,破石而出。忽悬、忽横、忽卧、忽起,可谓无树非松,无石不松,无松不奇。

怪石: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怪石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云海:自古黄山云成海,黄山是云雾之乡,以峰为体,以云为衣,其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温泉:黄山四绝之一的温泉(古称汤泉),源出海拔850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久旱不涸,水质纯净,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秀丽(xiùxiū)神奇(shēnshén)著名(zhuózhù)

省会(shěngxíng)景物(jǐngjīng)形状(zhàngzhuàng)

二、读句子,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nánbùxiē

1.我国一省份出现了强降雨天气。

měiwèishēngshǎn

2.当水上的时候,那块光的石头就看不到了。

三、选字填空。

壮状

1.各种七星怪()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

2.气势雄()的骏马奔腾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反义词:

著名──()危险──()陡峭──()

2.近义词

秀丽──()尤其──()神奇──()

五、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真奇石黄山的啊美

2.我们小船小河边在发现了一只

六、课文整体梳理。

把下面黄山奇石的名字按课文内的顺序排列(只写序号)。

①猴子观海②仙女弹琴③金鸡叫天都④仙人指路⑤仙桃石

————————

七、重点段落品析。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给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加标点,写在括号里。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奇石?

3.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4.黄山的奇石“奇”在什么地方?

八、按要求,写一写。

说说你最喜欢哪快奇石,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xiùshénzhùshěngjǐngzhuàng

二、1.南部些2.每位升闪

三、1.状2.壮

四、1.著名──平凡危险──安全陡峭──平坦

2.秀丽──美丽尤其──特别神奇──奇特

五、1.黄山的奇石真美啊!

2.我们在小河边发现了一只小船。

六、⑤①④③②

七、1.!2.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3.还有许多没写完。4.形状千奇百怪。

八、略。

二年级语文上2我是什么教案反思作业题(新部编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2我是什么教案反思作业题(新部编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我是什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变、海、傍”等字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结合语境理解动作词“落、打、飘”及“飘浮、暴躁、灌溉、灾害”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过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准确识读生词,能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听写课后6组词语。初步了解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学习生字,写好“变、海、傍”三个字。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

(课件出示1):

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有泥。

学生猜谜,教师板书课题。(板书:2我是什么)

2.指名读课题。

思考:课题与以前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课题里出现了疑问句。)

试着读好课题。

3.再读课题。

师引导:“我”到底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2):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自然段

谁能把这1自然段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1自然段,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3):

biànchénɡyípiànjíxiǎobànɡwǎn

变成一片极小傍晚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变、片”是三拼音节,“傍”是后鼻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

(课件出示4):

变成一片极小傍晚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1自然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鼓励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5自然段

①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5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课件出示5)

yuèláiyuèdīshuǐdīxiǎoxīhǎiyánɡ

越来越低水滴小溪海洋

bēnpǎoyānmòchōnɡhuǐfánɡwūdàilái

奔跑淹没冲毁房屋带来

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越、屋”是整体认读音节,“洋”是后鼻音,“奔、淹”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课件出示6)

越来越低水滴小溪海洋奔跑淹没冲毁房屋带来

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5自然段,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课件出示7)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变、海、傍”。

课件出示这三个字的笔顺(课件出示8一10):“变、海、傍”三个字的笔顺。(可以动画效果一笔一笔展现)

教师范写相机指导“变”字第三笔是竖;“海”的笔顺要注意,其中的“母”,第一笔是竖折,第三笔是点。“傍”第十一笔是横折钩。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11):(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位互改,同位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拼音写词语。

biànchénɡjíxiǎoyípiànhǎiyánɡdàilái

()()()()()

2.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农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3.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答案:

1.变成极小一遍海洋带来

2.略。

3.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结合语境理解动作词“落、打、飘”及“飘浮、暴躁、灌溉、灾害”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精读感悟第1、2自然段

导读第1、2自然段,体会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过程。

(1)学生自读第1、2自然段,想想水能变成什么,是怎样变成的。边读书边做记号。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水被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空中,又变成云。(课件出示12一14)(出示各种颜色的云图片)有时穿白衣服,叫白云;有时穿黑衣服,叫乌云;有时穿红袍,叫彩云。

②(课件出示15一17)(出示雨、冰雹、雪图片)在空中遇到冷风,变成雨、冰雹、雪。(板书:云雨冰雹雪)

(4)练习朗读第1、2自然段,再次体会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过程。全班交流汇报。

①自由练读。

②选自己感兴趣的句段展示读。

③配上动作表演读。围绕“变”字引导学品读课文,去体会水善变的特点,在合作探究与交流中深化认识。(板书:变飘落打飘)

三、品读第3自然段

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水在不同的地方的变化。

(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小节,想一想:“我”在池子里怎么样?在小溪、江河、海洋又怎么样?(课件出示18一21图片):在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图片。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

(2)指导朗读。如睡觉时请其读得轻一点,散步时可读得轻快一点等等。

(3)再指名读,集体读。

(4)学生有感情朗读。读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感悟,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进一步体会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的变化过程。

四、学习第4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4自然段

(1)我会变,所以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又很暴躁。请读读第四小节,说说我性格温和时做了哪些好事,脾气暴躁时又做了哪些坏事?

(课件出示22相关图片、文字。):好事:灌溉农田,发动机器。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2)你知道人们是怎样管住我,让我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

(修拦河大坝,建设水电站)

(3)小组讨论,交流。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让学生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调动生活积累,将思想教育渗透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之中,相得益彰;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五、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经验,说说水还能变成什么。

2.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再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或一句话。学生动手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在想、说、画、写的过程中,进上步深化对水的认识。

六、小结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课外作业新设计

1.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下来。人们就管我叫()。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2.平常我在()里睡觉,在()散步,在()里奔跑,在()跳舞,(),()。

3.说说我是什么,会变成什么?

答案:

1.落雨打冰雹飘雪

2.池子小溪江河海洋唱歌开大会

3.我是水,我会变成云、雨、冰雹和雪。

【板书设计】

水变云雨雪冰雹

飘落飘打

【教学反思】

一、猜谜激趣整体感知

为配合课文中“水”会变化的特点,突出这个“变”,我先让学生猜谜语,“一物生得奇,脏了不能洗,越洗越有泥。”这样的话语导入,学生读课文的兴趣明显提高了,激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

二、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帮助理解课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教师在加强朗读训练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理解动作词“落、打、飘”。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地理解句意、层意。通过教师范读,大大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通过学生的自由读,教师指导,再由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听,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落在地面,就在“家”(江河湖海)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

三、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联想、想象帮助理解课文,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了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另外,教师还把水变化成的物体做成教具张帖在黑板上,显得更加形象。

同课异构

创新教案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通过学习引导同学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干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同学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对于同学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同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同学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同学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板题)

二、对话平台,自读。

1.给同学充沛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同学的情况,和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识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字。引导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竞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协助纠正。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极、傍、海、作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同学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和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身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

3.同学描红,临写,自由练写。教师巡视,师生一起评议。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同学自身说想干什么,同学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扮演动作,一边朗读。小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同学读文识字以后,充沛尊重同学意愿,鼓励同学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同学自主意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同学根据自身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同学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效果,交流学习感受。

资源包

精彩片段

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脉络清晰,第一人称的写法令人倍感亲切,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在执教这一段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一)小组合作,读词组句。我是什么教学实录教学片断

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这段话之后,我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6个词语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飘”),先指名孩子们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把这6个词语拼组成3个句子。并安排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拼组。由于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词句已有初步感知,孩子们大都能准确地按上下排列的顺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二)感知句意,调整句序。

学生组好句子之后,我把握契机地问道:“这里面有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孩子们不由地脱口而出:“落、打、飘。”我又接着问到:“那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问题一出孩子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但不一会便有人跃跃欲试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来;花朵很轻,当然是飘下来;而水珠自然是落下来了。

而这时我又故做疑惑状说道:“听大家这一说,仔细地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妥,能不能重新调整一下顺序呢?讲出你的理由来。”孩子们一下子又被难住了,但马上有又一个个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来了!”接着开始动手调整三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又一个个争着向我和同学们讲自己的发现,说调整的理由。一个小组汇报:“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时有的轻有的重,我们组是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飘下来’,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来’,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来’。”另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组是按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来,小花朵最轻,当然是最后飘下来。”但大家都能通过对“落”“打”“飘”这三个动词不同意义的感知而作出判断的。

(二)朗读感悟,想象情境。

学生读词组句,又按自己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课文,可这时我又出一招:“同学们已经重新排列了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分,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又再次被激活,一个个又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并都在“飘”、“落”、“打”这三个字的读音处理上做文章,反复尝试,相互提示,如有的学生将“飘”读得轻而长,将“打”读得重而促,我检查上也进一步提醒学生:“小花朵飘得还不够轻不够慢。”“小硬球还应该打得再重些。”最后,我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读整段话。同学们在交流朗读时的感受和互相评议时,有的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万万朵雪花在空中飘舞。”有的说:“我听xxx同学朗读这一句时,眼前也像在放电影:无数的雹子像子弹一样打在地面上和我们的脸上,硬硬的,凉凉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练习:

一、连一连。

cāiyuèshàiguǎnyān

晒管越淹猜

二、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bàngwǎndàiwǒ

,妈妈去公园散步。好多的花呀!五颜六色的。我置身

hǎiyángbiànchénggěi

于花的中,这时,我真想一只小蝴蝶,花儿们传播花粉,让花儿尽情的开放。

三、选词填空。

温暖温和

1.老师的态度很()。

2.同学们亲切的话语让我感到很()。

往常平常

3.妹妹像()一样,早早来到学校。

4.(),我最喜欢散步了。

四、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洁白的纷纷扬扬地)

我变成洁白的小花朵纷纷扬扬地飘下来。

太阳升起来。(火红的缓缓地)

五、课文整体梳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水变成()升上天空,然后变成(),遇到冷风变成();有时变成();在冬天变成()。

六、重点段落品析。

有时候我很温和(héhuo),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méimò)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1.从括号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括号里。

()-()()-()

3.这段共有句话。主要写的是。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是“我”做的;“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是“我”做的。

七、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漂浮温和灌溉

答案

一、略。

二、傍晚带我海洋变成给

三、1.温和2.温暖3.往常4.平常

四、火红的太阳缓缓地升起来。

五、汽云雨冰雹雪

六、1.hémò

2.温和暴躁好坏

3.3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好事坏事

七、示例:望着天空漂浮的一缕白云,爸爸温和地对我说:“人们的头脑都需要知识的灌溉,谁也不例外。”

《二年级语文上16朱德的扁担教案反思作业题(部编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