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朵杏花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0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指导学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培养其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培养其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影像资料、史料和图片,训练学生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导入
小助教复习旧知。
提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第一个五年计划
教师简略补充有关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知识。
讲一讲: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为什么要完成这几项任务?
读图分析: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说一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代表性成就。
历史统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1957年比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19521957增长百分比
钢(万吨)
原煤(万吨)
粮食(万吨)
棉花(万吨)
动手找资料:课文列出了我国国产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产生以及建成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等资料。请查找资料,说出我国第一套国产6000千瓦发电机组、第一辆国产拖拉机、第一块国产手表产生的时间和它们的生产企业名称。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议一议:为什么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课外上网:你能通过强大的网上搜索功能查找到我国多次制订宪法的历史过程吗?如果还未掌握这方面的技巧,可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然后,设法找到1993年和1999年两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看看在哪些方面作了重要的修改?
课前采访:让学生当小记者对当地的人民代表进行采访,了解什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他能行使怎样的职权?
小作业:编制一张《“一五”计划主要成就表》。

延伸阅读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毛泽东感慨地说:(投影)“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我国的什么落后?

师: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在建国初期,大力整顿国民经济,工业水平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显得比较落后。

投影:中国(1952产量)印度(1950产量)美国(1950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问:怎么办?

师: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讲授新课:

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师:这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53—1957年,那么,这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如何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投影当时竣工的一些项目图片。

投影: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投影出以上内容。中考资源网以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

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的原有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披新的工业基地。

讨论: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的了就中国的一百年成就,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而有人又说: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因此,没什么了不起的,你怎么看待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的?

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在什么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民主方面的变化?

师:但是,真正的宪法并不存在,为了发扬民主,我们在1954、9于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商国家大事。这一次大会通过了什么?

师:宪法作出了些什么规定?

投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讨论: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小结:我们本课谈了两个问题,其一:1953-1957根据工业化的需要,我国制定了这一时间段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大型的公司,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政治建设也得到了巨大发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并通过了宪法,规定了我国的性质、政治制度等。

反馈与练习:

1、在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的家乡有哪些重要建设成就?这说明了什么?

练习册相关练习

教后记: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分析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17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
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B.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本课其余题目。(但是,第1题的2、3两小题属于下一课范畴)
3.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掌握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党情感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1954年宪法的颁布

教学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单元学过的线索,按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建国初期的任务(最终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人民政权

统一大陆、民族团结保家卫国满足农民需要

召开新政协、成立新政府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赶考”,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差距有多大?如何赶上去?请同学们阅读第4课。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计划编制前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什么特点?(仍然属于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师过渡讲解: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态,党中央依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条件,决定通过政府制定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这就叫做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15页课文,找到相关内容作好标记,然后加以理解记忆: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科技是发展工业的第一生产力,要靠人才来掌握。)

教师小结、过渡:由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符合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还得到了当时友好国家苏联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

[及时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完成《填图册》第7页第2题的答案。]

3“一五”计划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组织学生完成《填图册》第6页第1题第1个小题的答案:A.先在课本第17页或地图册第8页上标注出重要企业、新建铁路和公路的位置,接着在填图册上完成答案。

B.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组织学生“对号入座”进行“接龙”活动。)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这部宪法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由于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经过1.5亿人民讨论,还经过人民代表认真的修改,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也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巩固小结

1.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A.长春“一汽”建成投产B.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E.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F.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布置学生完成《填图册》本课其余题目。(但是,第1题的2、3两小题属于下一课范畴)

3.提醒学生预习第5课《三大改造》。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