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7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断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这么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番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
二、学情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简短的故事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对故事中的具体形象和故事情节作的最高概括,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是引导学生通过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人物,感知故事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是能够体会出这则寓言的寓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目标: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四、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亡、补、叼。
3.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那什么是寓言呢?课件出示寓言解释。
2、同学们还记得自己学过哪些寓言呢?(点名回答)
3、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则寓言。(板书:9亡羊补牢)
二、解题
1、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呢?(点名回答)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亡羊补牢》。
检查预习情况
3、出示学习目标:
1、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德育: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
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4.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4、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开始自学。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提示1、:
自由读课文,思考: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2、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呢?
3、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4、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时间:5分钟
(2)学生开始自学。
(3)
b、(回答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2次)
羊是怎样丢的呢?
2、自由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破个窟窿。
窟窿中的字窿要读轻声。窟窿一词是什么意思?(洞)(点名答)
这段中哪个是多音字?(圈、钻)你还知道它读什么音吗?(点名读)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街坊劝告他不听,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1)、街坊的劝告他不听(点名读文第二自然段)。街坊一词是什么意思?
(2)、街坊是怎么劝的?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学生答出诚恳、亲切、和善即可;如果你就是那位街坊,请你带着的语气劝一劝养羊吧!)[学生答老师顺势说你真一位的邻居呀!
不听取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样想的呢?又是怎样做的呢?他表示怎样的态度呢?(毫不在意、漠不关心的语气)先点名读,后齐读(板书:想法:已经丢做法:不补)
如果你就是那位养羊人,你会怎样做呢?(虑心接受街坊的劝告,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做到有错就改。)⑹分角色读文。⑺再现情境表演。(请同学上前面表演街坊与养羊人的对白,老师提意,你如果能加上动作那就更精彩了。)过渡:让我们来看看他不听劝告的后果是怎样的吧!a:点名读第4自然段。(板书:结果:又丢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为什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大屏幕出现自学提示2)
齐读5自然段思考:
1、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
想:,心想,现在修还不晚。板书:后悔
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养羊人后悔了呢?这句话中哪个词最重要呢?去掉行吗?
为什么?
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谁能把它,变成肯定句?
肯定句:应该受街坊的劝告。
养羊人又是怎样做的呢?(随机板书:做法:赶快补
出示: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
现在修还不晚,为什么?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从此)从此什么意思?
(板书:结果:再没丢)
我们学习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如果用课题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补牢)
体会寓意
2、说说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寓言学到这里,你认为这个小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3、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你能举例说说吗?(配音乐)
四、课堂练习:
1、我会认。
一则寓言亡羊补牢丢掉叼走夜里后悔堵上街坊羊圈修一修
2、把迷路的小羊送回家。
junquānzunzuān
羊圈()钻石()
圆圈()钻进来()
2、火眼金睛。
A.养牲畜的圈B.监狱C.坚固、牢固
1、我读过《亡羊补牢》(A)这个故事。
2、老师的话牢(C)记在我的心中。
3、武警战士监守牢(B)房,决不让一个罪犯逃跑。
3、填空:
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好心(劝说),他却(满不在乎),到第二次又丢了羊,他(后悔极了),赶快(修补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五、总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僻免不了要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只要像文中的养羊人一样,具有亡羊补牢的精神,就还不算晚。
六、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同学听。
2、如果你是牧羊人的街坊,你又会怎么劝说他呢?请写在本子上。
3、小练笔:写一篇读这则寓言故事的读后感。
板书:9、亡羊补牢
想法已经丢后悔
亡羊补牢做法不补赶快堵(未为迟也)

延伸阅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三、联一联,举一反三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1.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的是我国2000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亡羊补牢》教案设计


《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亡、牢”等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难点:

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

窟窿(kūlóng;kūlong)废窿(lónglong)街坊(fāngfang)坊本(fāngfang)圆圈(quānjuàn)羊圈(quānjuàn)钻研(zuānzàun)钻石(zuān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

“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

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4、练习复述

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

(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

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

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默读最后一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

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而且很有信心)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2022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语文教案


2020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 生活实际,发表感想。

难点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教具准备:课件、学生课前了解寓言或读寓言故事。

教学方法:研究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则寓言:板书:亡羊补牢(指名读、齐读)

2、学习之前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

(2)说说寓言主 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题,质疑

1、“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理解“亡”“ 牢 “。

2、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板书(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怎样补?结果怎样?)

过渡:今天我们将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学习寓言。学习寓言是有方法的。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读懂故事。

2、体会寓意。

3、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过渡:要想读懂故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学起:(与刚才的问题相对应)

板书: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二、 分段理解寓言。

(一)、读寓言,读 准字音,读通寓言。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四、默读寓言故事,找出丢羊的原因,用”--“线画出。

生汇报 读句子 用自 己的话说说丢羊的原因。

(二)、丢了羊后,有人为他着急,是谁?(生:街坊)

1、他们有一段对话,用”~~~“画出街坊的话,用”--“画出养羊人的话。(课件出示)

2、 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街坊是个怎样的人?练习读好 学生回答 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分角色读

过渡:唉,这个养羊人真是当局者迷呀,对于人家的劝告,竟然不当回事。后果怎样呢?走进第四自然段。

3、读第四自然段,读完说说结果怎样

(体会两个”又“字)羊人当时的心情怎样?

想象当时养羊人会怎样说怎样做?演一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他后悔的样子)

4、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后悔),于是他怎么做的,体会他为什么这样做。练读句子。

5、结果怎么样了?学生齐答。

师:亡羊补牢是成语,就是从我们所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中来的,它还有下半句(学生试说 课件出示)

三、提示寓意,总结扩展

1.故事学完了,你想对养羊人说些什么?(不要光指责还看他有什么值得欣赏的)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发 生过,你是怎样解决的?

四、复述故事

五、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永不凋谢的玫瑰》-第六单元:故事里的奶酪-《寓言两则》

2、把《亡羊补牢》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起因 为什么丢

经过 丢了几次 怎样补

结果 ?

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这则成语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一上课,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学的内容。 当我把课题板书完后,就让同学们说一说,通过预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 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准确地把这则寓言的寓意说了出来。最后,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再演一演,这样不仅能 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果然,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有的复述故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还有的登台表演。最后几分钟,我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为同学们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汉字的结构特点,并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日积月累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读读认认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熟字跟生字读音的关系。读读记记里有六个四字词语。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语,感知一些词语内的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读读背背所选的四个句子都是谚语,其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时要尽力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得到交际的锻炼。
展示台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项活动。故事会是针对本组的专题而设计的。查字典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
2.指导学生通过对日积月累的学习认识9个生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展示台培养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积累字、词、句。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爱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读准9个要求会认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小组内互相检查。
(4)给生字组词。
2.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6个词语所在的课文和句子。
(2)做连线练习。
雷声灿烂随风扑鼻
倾盆大作芬芳相间
阳光大雨黑白舞动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3.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外收集有关助人的谚语,抄写词语积累在本上。
2.照样子找汉字。(多、林、品)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伸出我们的双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
二、布置作业。
收集雷锋故事或学雷锋的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故事会。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二、查字典擂台赛。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查字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
三、布置作业
预习第9课。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在读中想象。

一、猜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板书课题.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黑沉沉乱摆压下来逃走彩虹垂下来蝉蜘蛛越来越响

三、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师示范读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出示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3请同学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现在请同学们看课文,边看课文边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写雷雨中?哪些写雷雨后?

找同学回答投影展示,各种形式读。

5.同学们读得真响亮,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伙伴,看这是谁?(出示蜘蛛)

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呀?你们觉得蜘蛛怎么样?

6这么可怕这么恐怖的蜘蛛在雷雨前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谁知道雷雨前蜘蛛跑到哪里去了?

7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蜘蛛知道雷雨要来了,怕得逃走了。那蜘蛛究竟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而逃走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找原因。

(乌云黑沉沉压下来、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大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拓展:------越来越---------

8电闪雷鸣,很快雨下起来了(出示图片)

这场雨你觉得下得怎么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呢?

自己在课文的4—6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写雨下得非常大?

投影出示:哗哗哗,雨越下越大。各种形式读

雨越下越大,大得怎么样呢?(树哇、房子…….)

9雨是一直这么大吗?(不是)课文哪个句子告诉我们雨变小了?

10那雷声、雨声是一下子就小的吗?不是一下子小的,哪个词语告诉我们了?

“渐渐地”是什么意思?

11雷雨来的快去得也快,很快雨停了,蜘蛛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蜘蛛又坐在网上”这蜘蛛雷雨前跑得比谁都快,雷雨后它又坐回来了。

老师把“坐”改为“爬”行不行?为什么呢?

蜘蛛坐在网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12现在如果你是那个推开窗户往外望的小朋友,你的心情怎么样?

13雨后的景色真美呀!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从头到尾把这场雷雨再来感受一下,全班齐读。

四、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忽然吹大风

闪电亮哗哗哗渐渐地

雷声响

课后反思:

这节课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板书不够完整,指导朗读不够到位,整节课教师的声音语调没有多大起伏,有些地方重点没有理解到位。鉴于这样的情况已深深反思及改措。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小精灵儿童网站]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猜谜引入:上课之前我们先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生回答。出示谜底:风筝。
2.引出课题:是啊,春天来了,天气暖洋洋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到田野里去放风筝,那真是一件太开心的事啦!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叫做高鼎,他居住在农村,他在田野里散步的时候,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春色,还看到了一群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于是他便写了一首诗,诗题就是:村居。(板书课题)
3.学生朗读课题,并说说村居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自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检查自读情况,课件出示生字,教师指导认读生字。
三、诗画结合,读中感悟(诗之美,画中悟)
1.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这首诗里藏着一幅画,细心的小朋友只要认真读诗就能发现它,大家可以边找边画。
2.找生回答,师和学生在黑板上共同把画完成。
四、品味诗句,朗读悟情(诗之韵,读中品)
1.师:(观察黑板上的画)你们看,在我们的认真观察、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了这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大家看着这幅画,再读读古诗,看一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学习前两句诗。
(一)生回答诗中描绘的景物:草、莺、柳(教师板书)
(二)通过播放课件图片,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词语;
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
(三)师指导学生朗读前两句,突出重点词,指导读法。
3.学习后两句诗。
(一)(出示课件)师:你们瞧,图中的孩子在干什么?(板书:儿童)
(二)你们放过风筝吗?
(三)哪个字最能看出孩子们特别着急放风筝呢?看着乡村的孩子们快乐的放起了风筝,此时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交流并回答。
(四)指导朗读,体会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五)总结并板书:爱春天赞春天
五、品读全诗。
出示风筝动画,跟随着音乐,边做动作边吟诵全诗。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一)师:除了《村居》,还有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说一说。
(二)课件出示咏春的诗句,学生朗读。
(三)布置作业:请大家课下再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并画一画。
七、板书设计
村居
景:草莺柳
当场作画
}爱春天
人:儿童

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焦等3个生字,会写焦理解巴望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番茄成长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揠苗助长的意思
1、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课题)谁来读读故事的题目。指名读齐读
2、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122页,认认真真读读这个故事,做到读准字音,读通故事,从文中划出揠苗的意思。
3、揠苗是什么意思?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4、文中也有一个句子告诉我们揠苗的意思,你划出来了吗?(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5、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为了什么?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意思,谁来完整地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焦急
1、读了课文后,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揠苗助长?用上因为所以来说结果怎样?
2、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
教学焦
3、焦字住进了田字格,仔细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写好这个字,你们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注意的?
师范写同桌互评
4、焦急这个词藏在这个句子里出示句子: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1)自由读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农夫当时的样子
(2)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交流指名朗读
5、你还能从课文的其他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吗?读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来
出示句子: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1)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
巴望:巴望我们还可以说是(盼望、期望、希望、渴望)
天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
(2)刮大风时去吗?下大雨时去吗?他这样天天去为的是什么?(为了看禾苗快快长大)
(3)真是个心急的农夫,谁来读指名男生
(4)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农夫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禾苗,听,我还仿佛听到了他正对着禾苗说悄悄话呢?他会说些什么?
6、过度:农夫希望自己的禾苗快点长大,他天天到田里去,可是出示句子: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1)从哪里感受到了他的焦急?(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
(2)真的没长高吗?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比较句子: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3)指导朗读
小结:禾苗在慢慢地长高,但在农夫眼里却一点也没有长高,真是个性急的人。
7、还有哪个句也能看出农夫焦急?出示句子: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1)从哪些词看出?
急忙跑:真是个急性子,连想到办法还这么急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花了很长时间还都没有休息
引读:当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农夫在田里
当肚子饿的咕咕叫时,农夫在田里
当农夫汗流满面是,他还在田里
(2)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
(3)看,你能说说农夫都累成什么样了?累成这个样子就叫筋疲力尽
(4)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句子读读
三、借用植物生长规律的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种田人的急,我还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看了录像,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原来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子。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急于求成)他还犯了什么错?(违反规律)
四、学习3、4段
1、这个人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我们来读读
出示第三段
(1)认读喘气、一大截
(2)从这个句子中我们知道这个种田人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很得意呢?谁来读出他的得意
2、他多高兴,多得意,可结果怎样?我们来看看
五、拓展小结
1、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个农夫,你又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角色,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
2、我们把这几个词送给农夫:出示
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我们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
4、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像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则,另一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认识弹、钢等11个生字;发现动词+名词的构词特点,并拓展练说。
⒉正确辨析园圆等4组同音字;学习一边一边的用法,练习说句子。
⒊先说后写,写出玩具的样子和好玩在哪里,表达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⒋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积累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和习惯。
⒌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⒍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重点
先说后写,写出玩具的样子和好玩在哪里;能从不同角度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朗读、背诵《小儿垂钓》;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教学难点
写出玩具的样子和好玩在哪里,表达对玩具的喜爱之情;了解抗战小英雄王二小和敌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献身的故事。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⒈出示9个短语:
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
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
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
⒉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⒊检查读音,重点读准钢、琴、捏、环、滑和多音字弹。
⒋出示生字,认读,交流识记方法。
⒌再读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⑴交流:发现动词+名词的构词特点
⑵师补充京戏之意:也称京剧,我国戏曲的主要剧种之一,是我国的国粹。流行地区很广。清代中叶由徽汉等剧种进入北京后演变而成。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称皮黄戏。
⒍拓展类似构词特点的短语:折纸飞机、踢毽子、练书法、做航模、拉二胡、观天气
⒎男女生比赛读,齐读。
二、字词句运用
⒈比一比,填一填。
⑴出示:
园圆只支
花()()桌一()笔一()鸭
进近带戴
远()()出领()爱()
⑵认读:园、圆;只、支;进、近;带、戴。
⑶说说每组字有什么特点?(4组同音字)
⑷引导学生对每组同音字比较辨析,再练习扩词。
例举: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义。如辨析带、戴这一组同音字时,可以先出示两个字的不同意思:带表示用皮、布或线等做成的长条物或像带子的长条物,也有随身拿着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样物件加在头、面、颈、手等处,也有推崇和拥护的意思。在理解词语意思后,补充词语,如带行李、带干粮穿戴、戴红领巾、戴眼镜,把上述词语中的带、戴用括号代替,请学生选用,并说明理由。
⑸填空,并订正。
⑹认读词语,并选择词语说句子。
⒉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⑴出示句子:
①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②部编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③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
⑵自读句子,说说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处。
(这3句话都有关联词一边一边。)
师:一边一边(并列关系)可以用作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
⑶联系生活实际说句子。
①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
小猴子一边晒太阳,一边()。
②()一边(),一边()。
三、作业布置
⒈说几个动词+名词构词特点的短语。
⒉练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第二课时
(写话)
一、谈话解题
⒈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玩具,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最喜爱的玩具。
⒉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最喜爱的玩具。
二、玩具梳理
⒈小组里交流:给你知道的玩具分分类。
⒉交流:
①玩偶:芭比娃娃、凯蒂猫、熊本熊、麦兜、小猪佩奇
②棋类: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飞行棋
③交通工具:汽车、自行车、飞机、轮船
④积木:房子、水果、动物、交通
⑤其它
三、明确要求
⒈读读写话要求,说说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⒉交流:
①你最喜爱的玩具是什么?
②他是什么样子的?
③它好玩在哪里?
④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
⒊小组交流,按写话要求说说你最喜欢的玩具。
提示:从玩具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介绍自己喜爱的玩具的样子,再说说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玩具,如雪白长长的胖乎乎
⒋集体交流。
四、动手写话
⒈出示写话范例:
鸡毛毽子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鸡毛毽子。爸爸给我买的毽子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底座上有一根短短的管子,管子里插着几根鸡毛。鸡毛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非常好看。我常常和小伙伴一起踢毽子,我会单脚踢,也会双脚轮流踢,能一口气踢二十多个呢。小伙伴们都为我叫好。
我最喜欢奥特曼
我最喜欢的玩具是酷炫的奥特曼,是爸爸买给我的。它的样子是红色形态。
奥特曼的头脚以及身子都可以随意转动。背后有一个按钮,按下它,胸前的灯就可以闪闪发光,就象战斗时一样,发出各种声音。它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分别有:跑步的动作、拿东西的动作。我五岁时就喜欢上了奥特曼,当地球上出现怪物的时候,奥特曼都勇敢地出来打败了怪兽。从此,地球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奥特曼英勇无比,像勇士一样打败了怪兽。
我爱我的迪迦奥特曼。
⒉通过读范文,说说写话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①题目写在中间。
②每个段落前空两个各格。
③标点符号一般要占一个格。(如,省略号占两个格。)
⒊写话指导
⑴打招呼:大家好,我喜欢(),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是()
⑵玩具的外形美:色彩美、形状美
⑶玩具的好玩有趣:我的玩具可好玩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⑷抒发赞美:这就是我的()玩具,它是我的最好的朋友,我爱我的玩具,你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呢?
⒋学生练习写话。
⒌写后讲评。
五、作业布置
以我最喜爱的玩具为主要内容写话。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⒈出示第一组词语
白云乌云朝霞晚霞
雨点霜冻雪花冰雹
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⑴自由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景物?
⑵师:第一行中的4个词语是云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和不同时间的名称。晴空万里时是白云,阴云密布时师乌云,早上是朝霞,傍晚是晚霞,真是变幻莫测。
第二行4个词语是几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水在空中凝聚,大气温度较高时就变成雨落下来,温度较低时就会变成冰雹掉下来或变成雪花飘下来。霜冻是指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遭受冻害的天气现象。
第三行4个词语是按水域的大小,由小到大排列起来的。
⑶再读,并请同学们说说知道的同类的其它词语。
⒉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四字词语(成语):
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
⑴自由读读,同桌间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
⑵交流词语之意。
⑶说说自己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莺歌燕舞花香鸟语)
⑷选用喜欢的成语造句。
⒊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⑴请读一读,记一记。
⑵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这句话是高尔基关于读书的名言,这句名言激励的很多热爱读书的人去阅读有益的书。
⑶说说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三、日积月累。
⒈出示古诗: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⒉师范读。
⒊学习自读,理解字意
蓬头:头发乱得像蓬草,形容小孩样子可爱。稚子:指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纶:钓鱼用的丝线。垂纶:钓鱼。侧坐:身体歪斜着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长在僻静阴湿地方的植物,泛指长在河边的草丛。映:遮蔽。路人:过路人。借问:打听,指问路。遥:远处。招手:摆手。怕得:害怕。鱼惊:鱼受惊,指把鱼吓跑。应:回答。
⒋议议诗意。
⑴解题
①介绍作者:胡令能(生卒不祥)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唐代诗人。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手工工人。他写的诗流传下来的有四首绝句。
②解题:垂钓是钓鱼之意。题意是小孩钓鱼。
⑵诗句之意: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遮蔽着他的身体。远处有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他怕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⒌诵读背诵
⒍师:这首诗通过逼真描画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体现了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表达了诗人对垂钓儿童的喜爱之情。
⒎推荐几首写童趣的古诗。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作业布置
⒈朗读背诵《小儿垂钓》。
⒉搜集几首写童趣的古诗,选择一首读读背背。
第四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⒈谈话:说说你今年多大了?有一首歌是唱一个12岁的小英雄的,他只比你们大四五岁,想听这首歌吗?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听过这首歌的学生一定会说出歌名《歌唱二小放牛郎》,有的同学还能简单地讲出王二小的故事。)
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师:王二小当时是一名儿童团员。什么是儿童团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⒈听读: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
⒉自读:
⑴边读边画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你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标记。
⑵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王二小一边放牛,一边放哨。
第二自然段:讲敌人迷了路,叫王二小带路。
第三自然段:讲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第四自然段:讲敌人杀害了王二小。
第五自然段:讲八路军消灭了敌人。
⒊再读课文。
⑴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字音是否准确。
⑵找一找:找出与插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⑶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三、朗读课文,感悟英雄
⒈读第一段
①每句话写什么?(第一句说王二小是什么人,第二句讲他怎样完成任务。)
②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一边一边是指两件事同时做,这里指王二小同时又放牛又放哨,这样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
⒉读第二段
①敌人来干什么?扫荡何意?(到村子里烧、杀、抢。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派兵到他们认为有八路的地方,去打八路军。实际上常常借此机会杀害老百姓,抢东西、烧房子,无恶不作。给扫荡加引号,指明这里引用敌人的话,着重指出。)
②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一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二敌人以为王二小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正在给八路军放哨。)
想象:敌人会怎么叫他带路?(引导想像当时的情景)
⒊读第三段
①理解顺从(听从)
②王二小是怎样顺从的?为什么要装?(不是真的听从,是王二小为了迷惑敌人,使敌人相信而做出的样子。)说明什么?(反映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
③什么是埋伏圈?(这里指八路军事先隐蔽在周围,准备打击敌人的地方。)
⒋读第四段
①谁的枪声?说明什么?(敌人被八路军包围了)
②突然、四面八方说明什么?(枪声来得快、猛。这是敌人没料到的。)
③上了当是什么意思?(受骗:敌人认为王二小真的给带路,实际上是把他们带进了埋伏圈。)
④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个怎样的人?(王二小是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⒌读第五段
①战斗的结果怎样?
②正在这时候指哪个时候?(敌人杀害王二小的时候。)
③为什么用冲不用跑?(冲写出了八路军既勇敢又迅速,有势不可当的气势。)
⒍讨论总结
⑴为什么说王二小是英雄呢?
师:王二小,一个只有小名的孩子,牺牲时才十二三岁。他用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今天的孩子们换来了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千人讴歌,被万人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响彻祖国的万里长空;他响亮的名字,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⒉归纳中心:本文通过描写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的经过,赞扬了王二小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四、作业布置
⒈有感情的朗读《王二小》。
⒉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五、板书设计
王二小
放牛放哨带路
顺从埋伏圈
消灭全部敌人
附录:
⒈《王二小》课堂练习。
⑴学习造句。
①用常常和帮助这两个词造句。造句有一定的格式要求。老师板书这两个词,要顶格写,破折号占两个格。
②读课文中的有关的句子,说说词语的意思。
常常:经常,不止一次。和天天的意思要区别。
帮助:帮别人做事。
③先听老师说范句,然后学生口头造句。出示范句,学生读。
常常爸爸妈妈常常带我到公园去玩。
帮助小明帮助王爷爷推车。
⑵说一说。
①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②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王二小被。
③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八路军把。
⒉资料袋
⑴八路军
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39年8月由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而成。下辖三个师,朱德为总司令。主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伟大贡献。
⑵儿童团
儿童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前期组织。儿童团员相当于今天的少先队员。
⑶《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要认识的生字6个,会写的生字12个。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诲读hu,不读huǐ。
3、识记字形: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提醒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叮和钉、订;幅和副、诲和悔;晌和响。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老师和父亲说过的道理都是让我们能够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文本中学生和老师的态度变化,体会其背后的原因,悟出本篇课文的主题。通过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朗读,便能感受到这些标点背后的含义,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体会学生和老师态度的变化,感受标点背后的含义,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做事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教学准备:在纸上写好师生对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学第十一课《画杨桃》。(板书题目)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写。订正。注意叮嘱的嘱又下部分的第七笔是竖;肃的笔顺;悉的上部不是采;晌是日字旁;诲是言字旁。
2、同桌读词语,然后齐读。
3、同桌检查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梳理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
1、朗读课文,概括段意。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为了说得明白,要先弄清每段讲什么,或意思相近的几段合起来讲什么。
(1)指名读第一段,画出你认为关键的词语。指名回答,叮嘱什么意思?谁叮嘱过你?这段讲的是什么?(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齐读第一段。
(2)我记住父亲的叮嘱了吗?自己读第二段,画出关键词,指名概括段意。
(3)当我看到杨桃和平时的不一样时,父亲的叮嘱在耳边回响:(生读父亲的话)当我画完,觉得画得很准确,心里会想:(生)
(4)这段是讲课上我画杨桃,还有那些段落是讲这个意思的?请同学们自己读剩下的部分,也画出交流汇报。
(5)最后一段讲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3、学生练习连起来说课文的内容。
三、提出疑问,再读课文。
1、自己选一种方式读课文,都到哪有什么问题在旁边记上。
2、汇报,互相解答。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咱们继续学《画杨桃》。
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叮嘱、教诲、一生受用(强调写字姿势)学生齐读订正。(把铅笔本子收好)
2、过渡:什么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指名说说。)课文的结尾这么写的,谁来读?这教诲指的是什么?指名说。(父亲和老师的话就是对我的教诲)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父亲叮嘱我:是什么样,画什么样。(板书)那老师的话和父亲的很相似,你读读老师的话,有哪些意思?
3、学生读老师的话,初步理解。
老师的话里和父亲相同的是
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的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准确吗?用老师的话来说明。(指名说)我按照自己看到的去画对吗?用老师的话说,用父亲的话说。我们一起读读老师的话。
二、读三到十七段,体会老师和同学们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
1、师生合作读三到十七段,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老师的话,那些忙着嘲笑的同学,一开始明白吗?后来呢?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读三到十七段,你会有发现的。老师读老师的话,谁读叙述,大家读同学们的话。没提示语的地方能分清谁说的吗?
2、交流。学生回答时让学生说清从哪句看出的,想象同学们的心理说话练习。读出感情。
3、体会老师的态度变化。
师:同学们刚看到我的画时,嘲笑我,走到我的座位观察后知道错了,这是对比的写法。文中还有这样的对比,你能找到吗?
老师先是严肃的,什么时候变严肃的?(1)自己读第六段,画出写老师动作的词。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可同学们却是这又是对比。(2)什么时候老师变得和颜悦色?谁愿意和颜悦色地读老师的话?
4、再读老师的话。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指名学生说)我听了老师的话,会想(生)咱们也要记住这位老师的话,请大家一起读十八段。
三、联系实际,感悟道理。
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现在,同学们能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师:课文结尾说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他一生受用,在她成长的路上,只有画画时才想起这教诲吗?显然不是。遇到什么事她会想到?会怎么做?举个例子,一次她上学迟到了,路上遇到变戏法的看入了迷,忘了时间。来到学校老师问起,她会怎么说?
你遇到过类似画杨桃这样的事吗?(如果学生想不出,老师就给出情境,学生判断怎么做。)
3、揭示道理。
师:生活中的事情是怎样(板书:实事),我们就要寻求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板书:求是)。这个是不是是不是的意思,它是正确的意思。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看问题要(实事求是)。
板书:
第一课时:11画杨桃
父亲叮嘱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我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准确
同学哈哈大笑
老师审视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教诲一生受用
第二课时:11画杨桃
叮嘱是什么样,画什么样一生受用
角度不同,样子不同实事求是

二年级语文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会写州民族齐奋5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歌谣;
3、通过奔涌长耸等关键字充分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写生字,读歌谣。
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字感受壮美的画面。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一:组图导入
师:孩子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对,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请你大声地说出,我们的祖国叫。你知道我们国家除了叫中国,还有什么响当当的名字吗?
(如没人答出神州,则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还叫神州。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今天我们就跟着在一首歌谣一起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神州谣。板书课题)
随文识写:州。
指导要点:
川河流,河流中间有几大堆土
三点在横中线上下,第一点朝左,其余两点向右。中间竖短,最后一笔竖长。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带有州字。广州兰州苏州杭州
师范写,生书空。
二、以图识字
1、师:现在请翻开书本29页,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课文里的生字。
学生自由读。
2、借助图片,认识生字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响亮的读书声,看来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去旅行了。要想和陈老师一起去旅行,可是要通过几关考验才可以哦。来,先看第一关:认识地名。ppt:珠峰海峡大陆带拼音齐读
分别出示珠峰海峡大陆图
峰:提问:这张图对应哪个地方。
上学期,我们在黄山里哪个地方有看过这个字?还可以组什么词?
Ppt出示词组
峡:这大块的陆地和陆地夹着的这块海水就叫海峡。这个峡字可有趣了。
两山之间夹着的水道叫峡,如三峡。两山之间夹着的狭长的谷地叫峡谷。
齐读三峡峡谷海峡
师:我们来看看这张地图,海峡的哪一边是大陆,哪边是台湾岛。(边讲边出示词卡)
对啊,台湾岛与大陆之间隔着海峡。
认读:台湾岛与大陆隔海峡是一家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很多地名,现在来看看谁能过关。
Ppt出示以上词组。
出示词卡,开小火车
3、认读生字
师:很不错,都过关了。看看第二关,请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词读准确。
ppt长江涌珠峰耸情谊浓共繁荣齐奋发
带读齐读男女轮读点名读
三、朗读歌谣,读出节奏
师:恭喜大家,全员通关。我们可以出发旅游啦。看读读这份旅游介绍。
Ppt全文
同桌互相读,互相听
齐读。分小节指名读。提问:发现这首歌谣有什么特点吗?(三字经、押韵)有节奏拍掌读。师生合作读大组分小节读男女轮读。
四:品读字词,读出画面
师: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刚才读的旅游说明向我们介绍哪几个有着壮丽风景的高山大川呢?(黄河长江长城珠峰)
这几个地方的风景是怎样的?请你用课文里的字来回答。
1、奔涌
你有见过奔流的河水或者翻涌的江水、海水吗?感觉怎么样?
(PPT:黄河奔,长江涌)是啊。奔、涌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水那奔腾翻涌的磅礴气势。你看,这就是黄河奔(出示:黄河gif图)奔腾不息的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冰川起步,一路上接纳着千溪百川,浩浩荡荡,奔向巨浪滔天的黄河之边,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土地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长江涌,长江的水真急呀,急得急流翻涌,像一匹咆哮的狮子,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孩子们,你可以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奔腾不息和长江的波浪翻涌吗?
2、长耸
师:你们激情澎湃的朗读让人感受到了黄河、长江奔流翻滚的气势。到了长城,长,从这个字里,你猜猜长城有多长?
(PPT长城图)师:延绵不断越过许多个山头的长城长2万多米。(师做伸手做长的动作)万里长城,蜿蜒盘旋,就像一条巨大的卧龙趴在山头,牢牢着守卫着我们的国土。想一想,你要怎么样才能读出长城的长呢?
师:我们神州大地有着如同卧龙一样长的万里长城,也有令人骄傲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海拔高达8844.43米。(ppt珠峰耸+图)这里用了个耸字来描写珠峰,你可以感受到什么?(高得怎么样?似乎伸手可以摸到天空/白云)
师:对啊,耸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珠峰高耸入云,像一位巨人高高耸立在大地上。【认读】高耸入云耸入云端高高耸立
师:你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珠峰的高高耸立吗?(师做耸的动作)
ppt: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点名读,齐读。读出画面。
Ppt:全文齐读
五、指导写字。
师:我们刚才游历了一遍祖国大好河山,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风景名胜。观察民族二字,你留意到了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民:口写扁长,斜钩
族:矢范写,书空
师:中华民族想要富强繁荣,还需要每个中国人一齐奋发努力建设。请自己先观察齐奋二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撇捺,在自己下笔写。写前先正姿。请把这5个字,先观察,再描红,最后写。
展示评点。
这节课我们跟着歌谣出门旅行了一趟,见识了祖国的山川是如何的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前行,去感受各民族人民的风情和祖国的繁荣。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和收集天下大小事,是训练搜集材料能力的继续;二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三是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非常广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话可说的机会。
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的专题,编排了一次看图写文。指导学生习作时,可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课文,回顾了解到的战争情景,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影视等传媒,把学生引入战火纷飞的年代。然后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接着以图中废墟中的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小孩的外貌、年龄,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未来的命运等。最后,在说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我的发现安排了4个比喻句,要求学生理解句子意思,体会带点的部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与战争有关的成语,有的成语还包含着一个故事。宽带网围绕本组专题战争与和平,列举有关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这是本组课文学习后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⒈读、写并积累本单元与战争相关的词句。
⒉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⒊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⒋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者的情感,理解人们对和平的呼唤。
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⒈搜集与战争相关的影视资料。
⒉搜集同学们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词语盘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激趣导语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从字里行间了解了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聆听了他们对和平的呼唤。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读读那些词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二、词语盘点
⒈学习读读写写读读记记
①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②小组学习:读词语,相互正音;交流词语的意思。
③学生书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④教师听写词语。
⒉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
②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③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组句子中带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④从课内阅读材料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⑤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对这些词句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比喻句更深刻地体会了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而且还用你那充满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用聪明的大脑去思考,可谓一举多得!语文王国里精彩无限,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会感受到魅力无处不在,希望你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日积月累
⒈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⒉指名读成语,集体正音。
⒊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成语,提出难以理解的成语全班交流。
⒋教师点评解释并选词造句。
⒌比一比,看谁记得多,看谁记得快。
四、作业布置
抄写日积月累。
第二、三课时
(看图写话)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战争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课文中提到的战争场景。
二、回顾课文
⒈本组课文提到的战争场景。
①《夜莺的歌声》中,沉着俏皮的小夜莺与游击队员完美合作,歼灭了32个鬼子。
②《小英雄雨来》中,机智勇敢的雨来不仅掩护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自己还成功的从鬼子的魔爪下脱身。
③《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完美一起享受春天》更是表达了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永驻的期盼。
⒉呈现战争中儿童的图片,播放写作图片时代背景淞沪会战纪录片,交流感想。
⒊呈现写作图片,简要讲述1937年8月28日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南站情景及照片来源。
⒋小组内讨论感受后班级内分享。
三、观察图片
⒈引导学生按看图作文观察方法认真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整体感知图中的景和人。
⒉一废墟中孩子为重点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并想象:这个孩子的外貌?年龄?这个小孩为什么哭?他的父母在哪里?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孩子今后将会怎样?
⒊讨论作文题目并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整个故事。
⒋提出写作要求。
①整体把握,把想到的和看到的写下来。
②突出重点。
③完整表达。
四、拟定草稿
五、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的片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六、作业布置
誊抄习作。
第四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
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新闻的存在。你们平时都是用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
⒉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上网,这些方便、快捷的途径,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和国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地球村的村民,我们应该关注国内外发生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吧!
二、前期准备
⒈自读要求,想一想要完成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①发布的新闻要有意义。
②发布的新闻稿要结构完整,简洁明了,能够吸引人。
③作为发布人要对自己所发布的东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④新闻发布人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富有感染力。
⒉教师发布新闻示范。
三、我来发布
⒈学生根据时事经济文化教育体育日常生活其他这几大版块自由组合,交流、讨论、整理,注意组织语言。教师巡视指导。
⒉小组派代表发布新闻。每人发言后有一分钟的提问时间。
⒊评价新闻发言人的发言,教师参与交流、指导。
⒋师小结。
四、师生总结
⒈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收获?
①拓展了视野,了解了许多不知道的新闻。
②培养了大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③训练了同学们口头表达及交际能力。
⒉师:同学们,作为新世纪的建设者,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为心国内外大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渠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胆识。像这样的小小新闻发布会我们以后还会经常进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这种活动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五、作业布置
向家长发布你了解的新闻。
附:
⒈词语释义
知己知彼《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一般都说知己知彼,指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
百战百胜多次打仗都能取得胜利。
运筹帷幄《汉书高帝记》上(刘邦)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后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决胜千里在千里之外就能决定最后的胜负,比喻智慧超群。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的计策,乘魏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今山东菏泽)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后来用围魏救赵来指类似的作战方法。
声东击西声,声张,宣布出来。军事上出奇制胜使对方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即表面上或口头嚷着攻打这边,实际上却攻打那边。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霸王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后来用以比喻孤立无援、四面受敌的处境。
腹背受敌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像是兵一样。《晋书苻坚载记》记载,公元383年,苻坚率军南下,攻打东晋,看见东晋军队布阵整齐,望八公山,草木皆人形,非常惧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神经过敏,发生错觉,稍有一点动静,就非常紧张。
风声鹤唳唳:鹤叫。《晋书谢玄传》记载,北方的秦王苻坚带兵来攻打东晋王朝,在安徽淝水一带,被晋军打得大败,往回逃的路上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晋军来追击他们。后来就用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兵贵神速用兵以行动特别迅速最为重要。(语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突然袭击军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击。
神出鬼没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多用于用兵出奇制胜,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所向无敌指军队等所指的方向,没有能抵得住的对手。
⒉习作例文
一张旧照片
这是一张1937年2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照片上:一个小孩面对着废墟的场面,无助得哭泣。倒塌的房屋,断裂的天桥,被炸断的火车轨道,原本还是一片繁华的景象,一瞬突然改变了。也许爸爸刚刚答应给他买好玩的玩具赛车,漂亮的小娃娃,还有逗人喜欢的玩具小猴妈妈也答应他今天去奶奶家玩,明天去姐姐家玩,后天去姨妈家玩突然一架架飞机呼啸而过,一阵阵炮火轰鸣,一个个坦克连连发出。炸毁了他美好的童年.他被这一切惊呆了。
他可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但他的命运注定要改变。因为,他没有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舒适的小床,没有了宽阔的房间,没有了属于自己的家。我痛恨战争,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痛恨曾经侵略我们中国的日本人!我相信你们也有父母,也有儿女,也有妻子啊!你们的心也是用肉做的呀!你们怎么忍心让别人家的小孩变成小乞丐呢?我希望你们赶快纠正错误,也希望我们的世界没有战争。
一件真实的事情
在我们课本第19页有一张非常残酷的照片,这张照片是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在这张照片上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为什么哭呢?也许是他的父母要回老家,但是发生爆炸时,突然火车一响,他的父母就不知了去向,就只剩下小孩一个人在这里嚎啕大哭!
那他的父母在哪里?或许这个小孩的父母已经被日本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但不敢让人们相信的是当时的抗日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那宝贵的生命。但在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在当时父母可能要离开这个地方去坐火车回老家。可能他们并不知道危险面临着他们,向他们逼近。但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南站时,他的父母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小男孩,但是小男孩再也见不到他的爸爸妈妈啦!
这个孤独的小男孩以后的命运如何?说不定在战争过后小男孩会被好心人收养,也说不定也会被日本人收养,或者他长大以后想为他的父母报仇,为国家报仇,为人民报仇。
这一连串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也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抗日,不让敌人欺负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维护和平,让和平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之间吧!
废墟中的孩子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沉痛的教训
这是一幅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车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弹。顷刻间,使繁华的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图中的幼儿由于剧痛和惊骇大声的哭嚎着,他的亲人可能已被敌人罪恶的炸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上海火车站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残垣断壁,炸毁的铁轨,倒塌的天桥,无助的孤儿,无不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
看到这幅照片会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啊!大批饥饿的难民、失学的儿童,倒塌的房屋、失去双亲的儿童、无家可归的贫民、致残的身体。
图中的幼儿今后将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为战争,会使这个刚刚来到人世不久的婴儿过早的夭折,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带着惊恐、带着无助、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他幸运,可能会被好心人收养,可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孩子心灵深处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弹炸伤了身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拖着致残的身体领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沿街乞讨,孩子伸出的乞讨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弹片擦伤的疤痕。
是呀,这是中华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于我们当时国力不够强大,侵略者才敢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此嚣张。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啊,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年轻一代用勤劳的双手去建造。决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
一张旧照片中的战争孤儿
当我手持这一张照片时,我感慨万分。小时候,我就不断听妈妈重复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太坏了,坏得丧失了人性!(点明时间和历史事件。)
我看到这张照片,眼中浮现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一个可怜的孩子,坐在一堆废墟中,伤心地用脏兮兮的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身旁的繁华在一刹那间变成了废墟,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失去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亲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围,又用迷茫的眼睛望着砖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的搬开砖头:妈妈别扔下我!他眼里已经没有希望,如果他懂事了,他一定会想: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家,我的亲人们都到哪儿去了!是呀!这个小男孩的亲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在日本飞机轰炸时,妈妈用全身护住了自己的孩子,不幸被炸死,孩子艰难地活了下来。后来他被一位拍照的记者看到,送进了孤儿院里。(动作和心理描写恰当好处。)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说:日本人太坏,坏得失去了人性!没错,我总是认为,日本人难道没有孩子、亲人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失去亲人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吗?难道他们就只会拿刀枪去杀些无辜的人吗?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身上充满着血腥和野心!在他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热爱和平,拥抱和平。(发表看法,反问有力。)
直到现在,以日本首相为首的日本人还不肯承认历史,承认自己给其他邻国造成的伤害,他们这样只会玩火自焚。
日本人呀,请珍爱他人的生命,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吧。(结尾提出忠告。)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笋芽儿》是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一层的笋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的叙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要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设计中我从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的观念上着手,课堂上努力打造师生双方探究交流、对话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的意识和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品读感悟中将学生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要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孩子们能够尽早阅读,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本课会认的字较多,读音难点也较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力求识用结合,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识字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坚持在情境中,在语境中识字,使识字贯穿于整节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出示竹子图)竹子小时候可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出示笋芽儿图)

这就是笋芽儿。瞧,笋芽儿正挺起胸脯冲我们笑呢,谁来叫叫它?(生读)你读准了这个儿化音,听起来更亲切了,一起来读一读。

2、笋芽儿听了,非常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们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学习生字,师范写,生书空后写两遍)

3、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一上课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随课题识写“笋芽”,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也分散了识字、写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视频,激发阅读兴趣。(笋芽儿成长过程的动画)

2、多有趣啊!你想读吗?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认读识记。

(1)同桌互读,帮助识字。

(2)重点识记,交流方法。

(3)开火车测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中,结合课文以及生字音、形、义的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既能深化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也让学生积累了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三、情感朗读,感悟理解。

1、师:读着这些词语,我们仿佛看见笋芽儿正一天天长大,大伙都关心着他,听这是谁的声音?这又是谁的声音?(出示雨声和雷声)春雨姑娘和雷公公都来了,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呼唤笋芽儿,“呼唤”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读一读,你能给他换个词吗?

2、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两段?春雨和春雷的呼唤一样吗?(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3、出示句子: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1)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老师发现大家读的时候都突出了“终于”这个词,这个词里面包含着深刻的意思吗?我能不能把它删掉?(生自主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小笋芽儿是费了很大的劲,用了好长时间,好不容易才钻出地面的,那我们想象一下,笋芽儿在钻出地面的过程中都遇到了那些困难呢?(生想像发言)

(2)师:笋芽儿遇到了这些困难,谁来帮帮他呢?(生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践认知想像说话)

(3)师: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出示填空:

的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的笋芽儿在(谁的帮助)下,(谁的帮助下,终于钻出了地面。

4、现在笋芽儿正在温暖的阳光中尽情地欣赏着周围的风景呢,用“-----”画出笋芽儿看到的美好的春光。(学生画句子)多美啊!把美景读出来。(出示,学生朗读)

笋芽儿怎么长成健壮的竹子的,用横线把答案画出来。

5、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6、小结:笋芽儿是勇敢的,其实我们小朋友们就像笋芽儿一样,正在一个劲儿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那就要看你能不能向笋芽儿一样,努力奋发向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本着“读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阅读原则,抓住重点词句品读,同时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想象当时笋芽儿遇到的困难,更深入地体会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将学生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四、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此时你是不是也想化作春天的美景,对笋芽儿说些什么?你想扮演谁说什么?选择自己最想说的话对同学说。(课件出示)

太阳公公对笋芽儿说:

小燕子对笋芽儿说:

竹妈妈对笋芽儿说:

我对笋芽儿说:

()对笋芽儿说:

2、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让学生扮作春天美景中的一员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笋芽儿的精神,已达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五、写字教学。

1、观察要写的三个汉字:冈、轰、喊。

2、鼓励学生提醒大家写这几个字应注意的地方。(课件演示)

3、学生书写这三个字。

4、老师出示要求会写的三个词语:世界、笋芽、呼唤,提示学生一个词一个词地写。

5、学生读词学写。

六、作业超市

1、写一写你最想对笋芽儿说的话。

2、摘抄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

3、推荐阅读:《春笋》《一粒种子》

【设计意图:写自己对笋芽儿的话,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拓展阅读,将课堂教学进行延伸,使孩子们爱上阅读,能从阅读中吸取力量。】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

笋芽儿(娇嫩)竹子(健壮)

太阳

《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