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28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5梦圆飞天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7奇妙的克隆

习作2

练习2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4、能正确地修改病句,感知掌握其中的方法。

5、口语交际:畅想未来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2、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课时安排

5梦圆飞天3课时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2课时

7奇妙的克隆2课时

习作22课时

练习23课时

3 海伦凯勒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www.JAb88.com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段。

2.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延伸阅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9海伦凯勒

教材分析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与命运抗争的英雄——海伦凯勒。海伦一岁半的时候,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以后,在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地学习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段。

2.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篇课文。

2、学会本单元28个生字,认识22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熟记成语。

3、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并能选用文中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5.学会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6、联系课文的内容,理解“发愤”的意思包含司马迁不忘父命、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品质。

7、学会在读书时能选择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读书速度和效率。

8、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作笔记的习惯。

9、激情阅读主题学习《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们将是你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明白智慧是照彻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并懂得信心是行动的先导,信心是无间不摧的力量,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导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围绕一个中心,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3、在理解、口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激起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的兴趣,有心阅读《上下五千年》,了解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课件生字新词卡片 

导学时间:12课时

主题学习丛书《做最好的自己》读书汇报交流

导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学习工具理解有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4.诚信是人性中最美好的品德之一;智慧是照彻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信心是行动的先导,无坚不摧的力量,命运的主宰……让我们捧起《做最好的自己》这本散发着墨香的书,一起走进充满诱惑充满智慧的每个故事里去吧!并从你喜欢读的那些文章里,写下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导学重难点:

在对课文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生活的情感。

突破措施:

1.认真地关注学生养成自学词语句的好习惯,注重经常收取学生的摘抄笔记检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识字、学词和练句,加强基础知识与阅读紧密结合来加以巩固,要在阅读等其他语文活动中落实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注重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继续培养和加强学生做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等圈点勾画的自学习惯。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是我们第三单元主题学习的主要内容。《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们将是你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明白智慧是照彻漫漫长夜的一盏明灯;并懂得信心是行动的先导,信心是无间不摧的力量,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阅读《诚实节的由来》这个故事,看看埃默纽是怎样付出生命也不肯说谎话的。他的品质打动你的心了吗?

《做最好的自己》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值得你去欣赏的故事,等着你去阅读,你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

二、合作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同学回报自己阅读的篇目(小组长做好记录),并准备好要交流的内容。

2.老师引导学生从下列内容进行交流。

(1)你读了哪篇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或感受?

(2)说一说从你读的文章里收获到什么?

(3)你读了几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哪篇?为什么?

(4)从你读的文章里你记录了哪些好词佳句?把它展示给其他同学好吗?

(5)你还有些什么收获可以展示给同学的吗?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长可作适当记录。

4.小组长总结汇报小组内交流的内容。

5.讨论评价哪个小组交流的哪个内容值得学习。

6.评出优胜小组。

三、老师总结表扬,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海伦.凯勒》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引号的用法。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4.阅读主题学习丛书上“诚实节的由来”这个故事,完成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写写自己的读后体会。

导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她那种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突破措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海伦的内心,并抓住有关重点词句仔细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

导学时间:两课时

9《海伦.凯勒》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海伦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事迹。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凯勒暴躁脾气干燥盲哑

有声有色如饥似渴不屈不挠

(二)我会填

有()有()有()有()有()有()有()有()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三)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海伦.凯勒》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一)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1)分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二)当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三)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三、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快速阅读《诚实节的由来》这个故事,看看埃默纽是怎样付出生命也不肯说谎话的。他的品质打动你的心了吗?

2.在小组内交流,你最想对埃默纽说些什么?

3.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存放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吧!

检测反馈:

1.抽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暴躁脾气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如饥似渴不屈不挠倾诉

2.我会辨

燥()啤()勒le()

躁()脾()勒lei()

3.我会填

(1)暴躁 干燥

 爷爷的脾气很(),动不动就发火。

 春天经常刮大风,气候非常地(),要注意防火。

(2)倾注倾诉

 作为母亲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了她所有的爱。

她有一肚子的话,要向妈妈()。

课外拓展:

1.写一写:“做一个人?”或是“我给海伦凯勒的一封信”(《海伦凯勒》读后感)

2.了解我们身边的“海伦凯勒”。(让学生认为海伦凯勒并不是一个神,只要付出了,我们就能成功。)

板书设计:

9 海伦凯勒

生病失聪失明

奋斗复聪复明不屈不挠奋斗

奉献永生留名

导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精读与略读》导学案

主备人:吴启芳

导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导学重难点:

通过介绍略读,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调理和方法,掌握略读的方法。

突破措施: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课前准备:课件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三.精讲点拨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检测反馈:

解释词语意思: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板书设计:

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导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意识的关注《史记》,并收集其中一两个故事,在同学之间交流。

5.阅读主题学习“一寸赤心惟报国”里的有关故事,完成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写写自己的读后体会。

导读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读懂第二、三自然段,理解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愤发写《史书》的。

突破措施: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文字,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来理解感受。

课前准备:课件

导学时间:两课时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自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1.我会读

讲述记载搜集研读飞来横祸酷刑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我会说

读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上想到了什么,如,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怎样?

3.我能分

第一段(1、2):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和临终时的嘱托。

第二段(3):讲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

第三段(4):写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写书。

第四段(5):讲司马迁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4.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出示大屏幕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他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3)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愤“写作的?

(4)结果怎样?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

三、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激情阅读“一寸赤心惟报国”里的有关故事,完成下面的作业。

(1)画出你喜欢读的篇目中的重点段落,积累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和好的词语。

(2)完成每个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

(3)谈谈你最喜欢那个故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小组内交流。

b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c全班交流、评价。

检测反馈:

1.成语积累

耳濡目染刻骨铭心博大精深专心致志

飞来横祸悲愤交加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克己奉公奋笔疾书

坚定决心毕生心血前无古人辉煌著作

博闻强记家学渊源栉风沐雨挺身而出

忍辱含垢大笔如椽鸿篇巨制藏之名山

2.我会辨

游历:嘱托:

游览:嘱咐:

横祸:残生:

灾祸:一生:

3.你读过哪些“史记故事”?把题目写在横线上,课后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这些故事。

-------------------------------------------------------------

--------------------------------------------------------------

-------------------------------------------------------------

课外拓展:

课外读一读《史记》这本书。

板书设计: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遵照嘱托

遭受酷刑完成巨著

发愤著书前无古人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1《郑和远航》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4.阅读主题学习“阳光总在风雨后”里的有关故事,完成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写写自己的读后体会。

导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突破措施:

1.精读后采用默读的方法,让学生回顾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有关段落,抓住其中的几个数字来感受。

课前准备:

课件

导学时间:两课时

11《郑和远航》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注意指导生字的读音和长句的读法。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认

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

迎风招展雄伟壮观浩浩荡荡名扬海外

(二)我会分

1.如果把课文分成两段,你打算怎样分?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2.试试看你能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吗?。

(三)我会读

按自然段试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通读全文。

11《郑和远航》导学案

一、导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展示学案(大屏幕)

(1)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2)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2.学生各自读书,思考准备要解决的问题,记录下还没解决的问题(学生读书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合作交流。 

3.精讲点拨。

三、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激情阅读“阳光总在风雨后”里的有关故事,完成下面的作业。

(1)画出你喜欢读的篇目中的重点段落,积累你喜欢的优美语句和好的词语。

(2)完成每个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

(3)谈谈你最喜欢那个故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a在小组内交流

b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c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读书笔记一篇。

检测反馈:

1.我会拼写

mǎtóupàiqiǎncíqìbàoquán

()()()()

zèngsòngsīlièfànwéixuànyào

()()()()

2.成语大比拼

扶老()幼惊叹不()严阵()待奔腾咆()化险为()规模()大狂风呼()名()海外波()浪谷

3.我会填

(1)哈尔威船长以他的大智大勇,使人们(),他自己却以身殉职。

(2)那股偷袭的匪徒,看到这支()的队伍,犹豫了一阵以后,调转马头跑了。

(3)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所画的那幅《故乡的回忆》使得周庄()。

(4)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说得头头是道,使得在场专家也()。

4.你会把下列句子写成比喻句吗?

(1)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出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奔腾咆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浪扑向船队。

———————————————————————————————

课外拓展:

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11郑和远航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0《二泉映月》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4.阅读主题学习“扬起自信的风帆”里的有关故事,完成每个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写写自己的读后体会。

导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经过。

教学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突破措施:教师引导学生在熟读有关语句的基础上,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语言,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学生读背出相关语句。

课前准备:

1.将《阿炳生世录》材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2.录音带2盘,《二泉映月》和配音朗读。

3.课件

导学时间:两课时

10《二泉映月》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初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让学生反复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动手查一查工具书,扫除障碍。

3.疏通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最后再让学生读懂全文。

二预习学案(出示课件)

(一)我会读

学生各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初步认读下列词语:

萦绕 倔强 饱经风霜 升腾 跌宕

坎坷 积淀 委婉 连绵

(二)我会填

()的叹息、()的哭泣、

()的倾诉、()的呐喊、

()的抗争、()的琴声、

()的家乡、()的乐曲

(三)我会读

在正确朗读课文之后,在小组内按自然段指名朗读,了解本组学生初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10《二泉映月》导学案

导学目的: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屏幕展示学案。

(1)《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

(2)在什么情况下谱写的?

(3)这个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各自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读书解决。

3.合作交流。

三、拓展阅读,主题学习

1.快速阅读“扬起自信的风帆”里的有关故事,完成下面的作业。

(1)画出你喜欢的段落,积累你喜欢的词语。

(2)完成每个故事后面的温情提示。

(3)谈谈你最喜欢那个故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有什么最大的收获?

a在小组内交流

b小组内评出优胜者

c全班交流、评价

2.完成读书笔记一篇。

检测反馈:

1.我会写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像阿炳一样全身心去体验感受,捕捉美好的景物,写一段话。

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圈画自己用的好词句。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赏月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

2.我会说

静心欣赏《二泉映月》,结合阿炳的人生经历谈谈听这首曲子的感受。像这种旋律,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课外拓展:

1、听了《二泉映月》的曲子后,你一定会谈出很多的感想。阿炳把对人生的体验和追求通过乐曲告诉了我们,此时你想给阿炳说些什么?请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交流,老师点评、修改。

板书设计:

10二泉映月

中秋夜 二泉 月光 流水

想到……听到……倾吐…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3《精读与略读》导学案

导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

导学重难点:

通过介绍略读,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调理和方法,掌握略读的方法。

突破措施:

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课前准备:课件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

1.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三.精讲点拨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在自己认为最有收获的句子下面作记号。

2.组织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提问: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2)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提问:(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检测反馈:

解释词语意思:一目十行走马观花

板书设计:

12.精读与略读

选择哪些读书方法

怎样略读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练习三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书法在我国的悠久历史,感悟书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懂得学好书法需要持之以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书法的感情。

2.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3.指导学生读贴练字,引导学生赏析汉字美,创造汉字美。

4.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导学重难点:

1.诵读与积累旨在巩固前面所学词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背诵量,激发学生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2.培养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课件

导学时间:2课时

导学过程:

一、学习语文与生活

1.读短文回答问题

(1)自读短文

(2)出示:恍然大悟

理解:一下子明白了。

这位青年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3)学生联系上下文,比较中思考。

“学了一年就觉得很好”与“磨穿的砚台”比较,发现这位青年与老师的差距在哪里?

想一想,这位青年会怎么想?

(4)再读全文,得出结论

学习书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

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练字”的看法

(1)出示题目:现在电脑普及了,我们不需要花这么大的工夫练字了。

 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2)你同意哪个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3)两个阵队展开辩论,摆事实,讲道理。

小结: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磨练人的意志,而且,写字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老师也认为虽然现在电脑普及了,但我们还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练字。

3.列举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1)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2)同学之间展开竞赛,看谁知道的多?

各自在纸片上写一写书法家的名字,评选出最熟悉书法家的优秀者。

(3)优胜者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

二、学习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郑和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说说你所理解的词语意思。

参考注释如下:

讲和通好:指相互和解,并建立友好的关系。

五湖四海:泛指世界各地或全国各地。

振臂一呼:振:挥动。挥动手臂,一声号召。

络绎于途: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形容沿途过往的人马车船不断。观风问俗:指观察了解风俗人情。

互通有无:用自己有的去交换自己没有的。指相互交换。

心悦诚服:心里喜悦而真诚佩服。

三、写好钢笔字

1.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2.指名朗读。

3.说说如何写好横线上的字。

注意:

(1)写单个字,要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的主要参照不再是“格子”,而是字的笔画与笔画,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结构关系。

(2)写一行字,还要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穿插、避让和布局。

4.读贴,书空,交流写好字的诀窍。

5.指定时间内独立描红,临贴。

四、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1.读一读口语交际的题目要求。

2.归纳所列话题:

(1)同学过生日,要不要送礼物?

(2)爸爸妈妈要我们星期天参加补习班,我们要不要参加?

(3)广告上说的,我们该不该相信?

3.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

4.学生再举例,教师继续罗列于黑板。

5.你对哪个话题最有看法,请你来发表你的看法。

6.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写下同学的看法。

7.代表心里“编”写提纲,试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以及同学们的看法。

8.教师及时指导:

(1)恰当地点拨,使讨论逐渐深入。

(2)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只要言之有理,都给予肯定。

(3)鼓励不善发言的大胆表达自己观点。

五、学写毛笔字

1.出示:土、牛

2.说说这两个字的间架结构。

3.教师示范:

土:第一笔横要短而轻柔,长度约为第三笔横的二分之一。第二笔竖要正直有力,敢于冒尖。第三笔横要舒展稳健。整个字的造型犹如一个“正三角形”。

牛:撇要粗短如牛角,竖要中直如“牛脊”,字的重心在横中线之上。长横和直竖犹如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

4.学生欣赏中国方块字的几何造型美。

5.学生临写。教师指导。

检测反馈:

1.继续理解诵读与积累题目里词语的意思。

2.每人练写一张钢笔字和毛笔字。

课外拓展: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甚至常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还遭遇过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江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3(新闻报道)

红河镇小学主备人吴启芳

导学目标:

1.通过阅读例文,感悟“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初步掌握“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

2.能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竞赛活动。

导学重难点:

要求能做到“新、真、短、快”,以简洁的文字,真实的内容,迅速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课前准备:课件布置学生观看电视新闻,收集有关新闻。

导学时间:两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

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二、自读自悟,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交流——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交流汇报。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讲评所写报道,指导学生修改。

三、学生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3(新闻报道)

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苏教版第十册第3单元复习
一、辨一辨
躁()挠()脾()惠()遣赠范魁刑泰摊嘱
燥()饶()碑()慧()遗增犯魅刊奏滩瞩
二、整一整
1.有恒心有毅力的:滴水穿石、绳锯木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百折不挠、金石可镂
2.形容声势浩大的:排山倒海、千军万马、势如破竹、气壮山河、浩浩荡荡、石破天惊、万马奔腾
3.出自《史记》的成语:兔死狗烹、韦编三绝、后来居上、门可罗雀、约法三章、四面楚歌、指鹿为马
4.表示“精读”的: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含英咀华、精推细敲、倒背如流、细嚼慢咽、字斟句酌
5.表示“略读”的: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不甚了了、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6.表示书读得多的:博览群书、博学多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见多识广、博古通今
7.介绍郑和远航的:浩浩荡荡、惊涛骇浪、讲和通好、络绎于途、观风问俗、五洲四海、心悦诚服
三、填一填
1.本单元,我认识了身残志坚、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的海伦凯勒,热爱生活、追求理想、百折不挠的阿炳,临危不乱、足智多谋、镇定自若、智勇双全的明朝航海家郑和,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愤著书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2.《史记》中的故事名称有:纸上谈兵、完璧归赵、大禹治水、围魏救赵、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3.《上下五千年》的故事名称有:大禹治水、赵王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刘备三顾茅庐、郑和七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等
四、理一理
1.关爱他人公益用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情系残疾兄弟姐妹,奉献一份诚挚爱心。
2.海伦凯勒的名言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了影。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3.描写音乐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4.关于克服困难名言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法)巴尔扎克
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法)雨果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法)巴尔扎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杨氏之子

一、谈话导入

要是我问你,你会说话吗?一定有许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个不需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进一步问,你能把话说好吗?你怎么回答?会说和说好可不是一回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走近一些善于表达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从中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感悟语言表达中透出的智慧。我们先去认识谁呢?

板书课题,解释课题,理解“氏”“之”的意思。对“氏”的解释可能发生分歧,学生可能认为“杨氏”是称谓杨家的女人,而理解为“杨氏的儿子”,“氏”在字典上也确有这样的意思。可以先存下这个疑问,在读文的时候自然会迎刃而解。

二、读通课文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通过教师的范读,纠正读破的句子。

 3?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三、熟读课文,读懂故事

 1?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可出示这样的思考提示: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他们谈了些什么?你从哪句中知道的?

 学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强求正确,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2?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教师相机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点拨。结合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怎样理解更为准确。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妙处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体会孩子语言的妙处,从而读出孩子的聪慧和机智。

 2?设想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突出孩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

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苏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8、《海伦·凯勒》

一、多音字:

扎:zhā(扎实)zā(包扎)zha(挣扎)

散:san(散文)sàn(散步)

刹:shà(刹那间)chà(古刹)

二、重点解释:

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不屈不挠:形容十分顽强.

三、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2、引号的三种用法:①直接引用;②强调;③特殊含义

3名着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竟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她一生写了14部巨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时隔一百多年,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视这位度过了87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弱女子,我们不由得惊叹:生命的奇迹究竟是如何诞生的?翻开她的自传《假如我有三天光明》,也许我们的心灵之光将由此点燃。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

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引锥刺股凿壁偷光

9、《二泉映月》

一、多音字

强:jiàng(倔强)qiáng(强大)

当:dǎng(势不可当)dāng(当然)

二、重点解释: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倒映在湖中像碧玉沉在水底。

坎坷:指道路土地坑坑洼洼,比喻不得志。

饱经风霜:饱,充分。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三、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3、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4、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5、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50年),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10、《郑和远航》

一、多音字

载:zài(满载)zǎi(一年半载)

二、重点解释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大或广阔壮大声势大。

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终结。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三、填空

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

3、本课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来写“友好交往”的。

4、本课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英勇和智慧。

5、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6、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多音字

横hèng(飞来横祸)héng(横竖)

血xuè(血溅墙头)xiě(鸡血)

二、重点解释

前无古人: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空前.

悲愤交加:形容悲痛和愤怒交叉在一起.

三、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如何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在有生之年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有的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

2、这是一篇写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着书的精神。

12、《精读与略读》

一、易错生字

报刊书籍逐字逐句梗概

二、解释

一目十行:形容看书极快。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浩如烟海:形容知识、文献非常丰富.

三、填空

1、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2、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4、略读的方法:①读提要、前言、章节目录;②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7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苏教版)

8、《海伦·凯勒》

一、多音字:扎:zhā(扎实)zā(包扎)zhá(挣扎)散:sǎn(散文)sàn(散步)刹:shā(刹车)chà(刹那间)

二、填空

1、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写作等本领,表现了她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

2、引号的三种用法:①直接引用;②强调;③特殊含义

3名著便览——《假如我有三天光明》

4、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发愤忘食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引锥刺股凿壁偷光

9、《二泉映月》

一、多音字强:jiàng(倔强)qiáng(强大)当:dàng(上当)dāng(当然)

二、填空

1、课文浓缩民间艺人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2、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4、阿炳,本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后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

10、《郑和远航》

一、多音字:载:zài(满载而归)zǎi(一年半载)

二、重点解释

严阵以待:待,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扶老携幼: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终结。因为惊异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形容感受至深。

三、填空

1、课文重点介绍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2、本文是按“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写的。

3、本课是从“与各国君臣的交往”和“与百姓的交往”来写“友好交往”的。

4、本课是从“险恶的风浪”和“海盗的袭击”来说明当时的“凶险”的,写“凶险”,是为了突出郑和的镇定自若、英勇无畏和机敏智慧、指挥有方。

5、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一、多音字:横hèng(飞来横祸)héng(横竖)血xuè(血溅墙头)xiě(鸡血)

二、填空

1、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如何理解这句话:“有的重于泰山”指有的人的死有价值,如黄继光、邱少云等;“有的轻于鸿毛”指有的人的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就比鸿毛还轻。

2、这是一篇写历史人物故事的文章.讲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耗费13年的时间,才写成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12、《精读与略读》

一、易错生字:报刊书籍逐字逐句梗概

二、填空

1、略读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就是大略地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阅读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2、这是一篇介绍读书常识和读书方法的课文。课文介绍了精读与略读两种读书方法,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3、略读的方法:①读提要、前言、章节目录;②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201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1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1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是??而是??”造句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完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知道课题“金蝉脱壳”就是一个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8成语故事

3、什么样的成语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但这些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要求。

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三则成语故事了?请大家自己读课文。

(1)轻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生字。

(2)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3)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导生字、正音。

chuōsāifènglùbìyùnhǔ

戳腮俸禄壁韵唬

(2)指导词语,注意正确书写。

腾空俸禄自相矛盾画龙点睛

戳穿墙壁滥竽充数张口结舌

4、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小组讨论。

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指导预习及写字。

1、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书写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则故事的意思。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三个成语。

二、精读《自相矛盾》。

1、“矛”和“盾”,你们能分得清吗?请同学看图指一指。“矛”(古文字图)上象其锋,中象其身,下端有銎(斧子上安丙的孔),所以纳柲(古代兵器的柄)。“盾””(古文字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厂”象盾之侧是形,“十”象盾之握,“目”象盾之用。

2、(1)“矛”很“锐利”,锐利就是锋利的意思,矛“锐不可当”。

(2)“鲁迅的文笔很锐利”,这里的“锐利”是(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的意思。

(3)“盾”很“坚固”,坚固是牢固的意思,盾“坚不可摧”、“牢不可破”。

3、讨论:“夸口”的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

“张口结舌”的意思。刚刚还“夸夸其谈”的楚国人,为何“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

4、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滥竽充数,“滥竽”的意思是吹不成调的竽。真是“竽”的错吗?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

(1)南郭先生知道了齐宣王喜欢听许多人一起吹竽的消息,他想

(2)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当他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他想

(3)当他得知齐湣王喜欢听别人一个一个地吹,他又想

(4)看到不吹竽拿到同样俸禄的南郭先生,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5)看到了流浪街头的南郭先生,你又想对他说些什么?

(6)对于今天的那些“滥竽充数”“以次充好”的厂家,你会对他说

四、精读《画龙点睛》。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⑴张僧繇画的龙点睛前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美中不足)

⑵“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的作用?(腾空飞去——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

(3)“点睛”在现实中的运用(包装,好的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画龙点睛”的作用;劣质产品加上好的包装,就是“滥竽充数”)

2、背诵课文

9、推敲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并能讲出这个故事。

2.学会14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即使??也??”造句。

4.了解事情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教学难点:指导用“即使??也??”造句。

教具学具: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

课时分配: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1、映示图画。师述: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一个和尚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静谧,惊醒了栖息在池边树上的小鸟。这便是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描绘的情景。

2、映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同学们通过预习,一定知道这句诗是谁写的吧?

卡片出示:唐朝贾岛

指导读准字音。

4、映示全诗,师范读,学生齐读: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5、简介贾岛: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和尚”的“尚”读轻声。

(2)师述:贾岛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早年曾因家境贫寒,出家做过和尚,后因韩愈欣赏他的诗才而还俗。他作诗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

(3)卡片出示并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6、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题目是“推敲”。

板书课题,齐读。

7、学生做一做“推”和“敲”两个动作,体会一下不同点。

师述:为了斟酌这两个字,至今还流传着有名的“推敲”的故事哩!

二、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边听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轻声自读课文两至三遍,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借助字(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布置预习):

皎洁幽居即兴妥帖吟哦簇拥斟酌宽恕莽撞推敲犹豫不决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区分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后鼻音。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和尚恰当差人李凝

3、认读生字词或新词(映示):

皎洁妥帖朝愈簇拥宽恕门闩莽撞

避让响亮沉睡推敲家境贫寒夜深人静

4、指导读好下列长句: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

皎、骑、僧:左窄右宽;

斟、酌:左右基本等宽,“斟”左高右低。

尚、妥:上小下大。

贾:上宽下窄。

愈:上大下小。

唐:第三笔要有足够的伸展。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推敲

皎斟尚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用“即使??也??”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下列词语:皎洁推敲斟酌妥帖

2、填空:

()有个诗人叫(),早年因(),出家当了和尚。

二、导读课文。

第二自然段

1、映示图画,说说图意:

宁静的夜晚,一轮明月挂在空中。贾岛来到友人家门前,轻轻叩响了朋友家的门。敲门声惊醒了正在池边树上沉睡的小鸟。

2、这景色多美啊!读读课文,看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用“”画出来。映示并指导朗读这句话。

3、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贾岛和李凝是好朋友)

4、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贾岛和朋友李凝的友谊非同一般?

5、理解重点句:

映示: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1)读句子,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

(2)结合句子选择“摸”的义项:A、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动作演示);B、用手探取(动作演示在课桌内摸东西);C、试着了解,试着做(如“摸一下他的底细);D、在黑暗中行动,在认不清的道路上行走。

(3)指导读好这句话。

6、出卡片出示重点词语:夜深人静月光皎洁

(1)学生展开想象,再看投影,体会当时环境之幽静、迷人。

(2)指导朗读。

7、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朗读,齐读。

8、小结:贾岛深夜访友,以诗相赠。这是故事的发生。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提纲(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提纲(苏教版)

第三单元复习

一、字词部分

妥帖贴补惊慌说谎一贯习惯

贪婪贫穷机械戒心推敲礼貌

多音字:济济南接济蒙蒙骗蒙蒙亮

二、《成语故事》

1《成语故事》分别讲了_《自相矛盾》__、_《滥竽充数》_、_《画龙点睛》_。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举例:.“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举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狐假虎威拔苗助长杯弓蛇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纸上谈兵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闹天宫火眼金睛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3、总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三、《推敲》

1、《推敲》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3、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吟诗人”)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课后习题4推敲练习

(1)“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四、《嫦娥奔月》

1本文是一篇神话故事。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力大神勇、造福百姓的后羿,奸诈贪婪的逢蒙。

2、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新春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七月初七七夕节四月五日清明节)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支支吾吾浩浩荡荡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碧蓝碧蓝:雪白雪白金黄金黄乌黑乌黑火红火红瓦蓝瓦蓝

五、《伊索寓言》

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5、你还知道有哪些伊索寓言: 、 、

从其中一则中你明白了:

六、练习三

1、写出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台上,。

师傅领进门,。

要练惊人艺,。

若要戏路通,。

艺多,。

百日,。

2、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仿《幸福》写话: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乐的嬉戏。所以河流在欢乐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丛中亲吻着花朵,带给人们上好的花蜜。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鸟的幸福,在于站在枝头歌唱,唱出悦耳、动听的音符,让忧愁的人们,变得快乐。所以鸟儿在空中欢乐地飞翔。

蜡烛的幸福,在于把自己点燃,为人们照亮世界。燃烧了,给世界留下一片光明。

老师的幸福,在于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我们茁壮成长。所以老师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3、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会说:不,小明,我们别去!我们还很小,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随便进入网吧等公共场所;再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玩吧!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第三单元

10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

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1、思考: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1)“应声答曰”说明反映很快,不假思索。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没有正面说杨梅不是我们家的,而是巧妙的从“夫子家”说起,寓意孔雀不是你们的家禽,杨梅当然就不是我们家的。

2、讨论:

(1)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

(2)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例子,说一说。

三、拓展延伸,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11宴子使楚

教学目标:

1、了解宴子出使楚国国,有力的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

2、理解宴子说的话,体会宴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认识8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课题“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绍宴子。说明“子”是古代对对有学问有贡献的男性的尊称。说说,你知道中国古代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2)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堂交流

(1)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学生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读一读难读的句子。

3、尝试给课文分段

(1)那些段落是写三件事的?

(2)分段

三、再读课文,走近宴子

1、大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让你感到最气愤的是什么?让你感到最高兴的又是什么?

2、课堂交流,并朗读相应的课文。

(1)最气愤的是楚王“想乘机侮辱宴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2)最高兴的是“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3、从楚王的变化中,你能说说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1、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找出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驳的句子。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转折点:由狗洞推想到狗国,向楚王质问:楚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

(3)晏子面对楚王的侮辱,他又会怎样对接待的人说这番话呢?请选择合适的提示语,然后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怒发冲冲地心平气和地冷静地)。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读哪句话?为什么?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插肩,脚碰脚。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A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齐国首都临淄的人多。

B这句话为后文做好伏笔,引诱楚王上当。

(2)“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了。”

A理解这句话的推理,隐含了“楚国是一个下等国家”。

B体会宴子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他为什么不明说?

3、有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找出宴子说的话,想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2、出示:“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柑橘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1)理解:水土不服

A柑橘因为水土不服,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

B齐国人因为水土不服,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了。

(2)这段话中隐含了什么意思?(楚国的社会风气不好)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自然段。

二、感情朗读,理解宴子

1、用一个词语来说说宴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临危不惧口齿伶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能言善辩……

2、想象一下,宴子长什么样?面对楚王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让学生充分的说,并能结合课文的有关语言说出理由。

3、尝试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分组准备,再课堂朗读。

三、观照全文,理解结构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抓住重点句: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宴子,显现楚国的威风。”

“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宴子了。”

理解首尾呼应的关系。

2、比较课文中间每一次较量中楚王前后态度的对比,理解和开头结尾的关系。

四、作业

1、摘录宴子反驳楚王的话。

2、排练课本剧。

12半截蜡烛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课前准备: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基本情况。

2、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写法上很特殊的课文——《半截蜡烛》,请大家读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2、学生读课文,自由交换意见。

3、课堂交流每个人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意见会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2)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

(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4、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一种新的文体——剧本。

二、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现在我们知道我们今天读的是剧本,读剧本和读课文有点不一样,你能读懂这个剧本吗?轻声地读一读。想想这个剧本讲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2、课堂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大意。具体的说法可以有很多种,不要过于强调概括和简练,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转述出来,并能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都应该得到鼓励。

3、说说读剧本和读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从剧本里读懂这个故事的?

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回答,教学重要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觉和体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不一定能明确的说出)读剧本更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具体的情景。

三、深入阅读,感受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保护半截蜡烛的?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想象体验:半截蜡烛被点燃了,正在一点一点的熔化,如果秘密被德国鬼子发现,那会怎样呢?

想象的空间很大,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德国鬼子对伯诺德一家的迫害;(2)德国鬼子对地下活动的破坏等。

对学生的想象要有引导,要求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而不是用概念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

3、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4、在这样的情况下,杰克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火吧。”

5、在这样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怎么做,怎么说?她当时的神情会是怎么样?心情又是怎么样?

尝试朗读“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自由组合成小组,尝试表演这段故事。

四、内化形象,感悟语言

1、闭上眼睛,想象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谁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脑中的这个人物形象,写一写。

2、交流每个人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一说,你的印象来自于课文中的那些词句,有感情的朗读。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1、阅读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

2、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各有什么特点。

13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课前准备:

1、相声《打电话》录音。

2、其他相声节目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文艺节目可以分成歌舞类、语言类等,其中语言类节目中有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是相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则相声——《打电话》。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求或希望。

二、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边浏览课文,边听相声《打电话》的录音。

2、说说各自听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来自于相声本身的特点,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这则相声的内容,教师都要充分的肯定。

3、边看课文边思考:相声有什么特点?

教学中不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随机引导概括,比如:相声是两个人说的(其实还有一个人说的单口相声和多个人说的群口相声);相声的语言很幽默,引人发笑;相声不仅是说,还要唱……

三、默读课文,体会相声中人物说话的特点

1、默读课文,相声中的那个人是怎样打电话的?找出“打电话”的句子。

2、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读,有什么感受,举例说明?

(1)“你贵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是耗子呀。……

……

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

——说话绕圈子。

(2)“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他是女的呀。”

——明知故说。

(3)“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没话找话。

(4)“……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我三块四。”

——东拉西扯。

……

3、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说话啰嗦,会有什么后果。

四、熟读课文,尝试表演相声

1、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练习朗读。

2、自由组合,学说相声。

3、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

口语交际三劝说

教学目标:

1、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有针对性地得体地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策略和技巧,能态度真诚的劝说他人。

课前准备:

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意义

1、播放影视片中的“劝说”片断录像。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

(1)片断一:《汉武大帝》中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的场面。

(2)片断二:《成长的故事》中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的场面。

播放录像前,先说明当时的具体情况。

2、在这两个录像片段中,你看到的,听到了什么?

(1)张骞劝说月氏国出兵攻打匈奴。

(2)父母劝说杰克不要撒谎。

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劝说和鼓励是相对的,劝说往往要求对方改变某一种做法或想法,劝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劝说是否真诚,是否讲究策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1、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或被他人劝说的经历?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况。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劝说的语言,即“怎么说的”“说了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劝说?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说说。

三、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那种情况进行劝说?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

2、学生轻声地练说。

3、师生模拟表演。

(1)学生说明当时的情况。

(2)教师扮演被劝说对象,学生扮演劝说者,模拟表演。

(3)师生共同评价模拟表演的情况。

教师可在模拟表演的过程中,或者在评价中随机地指出或引导学生指出劝说是要注意的事项:说话态度要真诚;不同的劝说对象要有不同的语气,比如对长辈要尊敬;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语气,比如紧急的情况就不能慢条斯理;一般要分析原因,指出改正的方向等。

四、修改提高,分组表演

1、根据刚才的提示,对自己的劝说进行修改,争取取得好的劝说效果。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联系生活,课外延伸

提高自己劝说的意识,在真实的情境中尝试进行劝说。

习作三写发言稿

教学目标: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

课前准备:

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附1: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走上讲台参加竞选班长职务,我相信凭着我的勇气和才干,凭着我坚强的毅力和勇于拼搏的决心,这次演讲带来的必定是下次的就职演说。

我叫杨也,是一个“三心二意”的学生,这里的“三心二意”可不是做事不专心,随随便便的意思。“三心”是指进取之心、平和之心、宽容之心;“二意”指的是创意和诗意。因为有了“进取”之心,才能使我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在保证学习成绩优良的前提下高质高效完成班级工作。有了“平和”之心,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会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有了“宽容”之心,才使我胸怀宽广、虚怀若谷,接受同学的意见,与他人合作把班内活动处理好。那“二意”呢?增一份创意我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展示我们班独一无二的风采;添一点诗意我们能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处变不惊,临乱不慌,从容不迫。

对待班内活动,我又将如何做呢?首先,我认为,一个好班级必须要做到合理分工,让最合适的人去做他最擅长的事,从而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班集体。其次,我会努力做到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互相帮助、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增强班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最后,我将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好。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也许有时候我太活跃了,但是我相信,有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扬长避短,改掉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附2:运动员代表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在这百花争艳的春天,在这充满团结、奋进、友谊氛围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我校首次体育盛会——天府路小学首届趣味运动会。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本届运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前来参加大会的各位领导、家长、同学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体育运动,弘扬体育精神对学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年,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由新校向强校转变,稳步持续发展的一年。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刚刚闭幕的区运会上,我校取得了乙组总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此外,还夺得了多项竞赛的冠亚军。在这里,我代表全体运动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体育工作,并为学校体育工作做出辛勤奉献的领导、老师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届趣味运动会是创造性体育盛会;是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发展的盛会。在本届运动会中,我谨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听从指挥、服从裁判,在比赛中坚韧顽强、拼搏进取、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最后,祝我校首届趣味运动会圆满成功!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
一、《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三则寓言故事流传久远,并浓缩成三个成语。成语是指人们长期以来学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张口结舌:因离去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二、《推敲》
1、《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与孟郊、李贺等都被称为“苦吟诗人”。
2、韩愈主张用“敲”字有三条理由:①表明作者是一个有礼貌的人;②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③读起来也响亮些。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故事,主要是讲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吞下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后羿:力大神勇、为民造福;嫦娥:美丽善良、机智勇敢,一心为民;逢蒙:奸诈贪婪。
四、《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不能绕着走,要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查字典,查字典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恒心。
五、《伊索寓言》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出自《伊索寓言》的故事还有《狐狸与乌鸦》、《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等。
六、练习三
1、京剧《红灯记》选段中的唱词表现了李玉和被捕时的英勇无畏和机智敏捷。“浑身是胆雄赳赳”。“千杯万盏会应酬”,意思是不管敌人如何凶残狡猾,诡计多端,他都会冷静对付。“时令不好风雪来的骤”,比喻形势险恶,敌人越来越疯狂;“把冷暖时刻记心头”,提醒母亲要时刻提高警惕,不可大意;“出门卖货看气候”、“来往帐目要记熟”,提示铁梅在与地下党同志联络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切记对准暗号,不可稍有疏忽;平时还要“防野狗”,即警惕敌人特务爪牙耍花招;面对白色恐怖,要学会斗争,还要充满胜利信心,相信一定会有“喜鹊唱枝头”的一天。最后特别叮嘱小铁梅,“家中的事儿你奔走,要与奶奶分忧愁”。
2、戏曲的剧种除了京剧还有淮剧、越剧、秦腔、昆曲、评剧、黄梅戏等等。
七、综合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
2、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开天辟地等。3、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胸有成竹等。4、含有“月”的成语有:月下老人、水中捞月、披星戴月、日新月异等。
5、描写“月亮”的诗句有: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②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01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8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9.海伦凯勒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段。

2.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2018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教案

9.海伦凯勒

教学要求

1、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中国的张海迪、南京的聋哑儿童周婷婷的事迹你们听说过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

简介:

海伦凯勒,美国女学者,一岁半时因病成了一个盲聋哑人。在家庭教师沙利文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学习数学、自然、法语、德语,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哈佛大学女子学院,1940年毕业。她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朗读,纠正读音。识记字型。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提示:“吮”不要读成yun,霖应读前鼻音,“挠”声母是n。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读不懂,做上记号。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

三、理清脉络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

2、分小组讨论。

3、全班汇报。

第一段:讲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拼写单词。

第三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第四段:海伦大学毕业时,决心像自己的老师一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

4、分段朗读。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自读自悟,体会海伦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海伦哪些事情?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2、同桌交流。

3、出示词句。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隔绝倾诉

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个一岁半的娃娃呀!

她面对着的是……她不能……也不能……

4、从这些词句中你能看出什么?朗读,体会她的痛苦和悲哀。

5、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海伦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就在这时,沙利文老师来到了海伦身边,她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划出有关句子。

2、四人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后来呢?

理解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拼写了‘水’字。”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

“沙利文老师心疼地布用把他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老师倾注了更多的爱)

读课文,读出老师对海伦的期待、鼓励、爱护。

(2)海伦开始的表现怎样?

理解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猛然醒悟”说明了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的爱给了海伦巨大的信心和力量)

(3)海伦接着做的是什么?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学会了……学会了……”“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读了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海伦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

反复朗读,体会海伦在学习中所经受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和他的顽强的毅力。

(4)“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从哪里体会出来?

朗读,体会出心中美丽的世界和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第二段,进一步体会老师对海伦的爱和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

3、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第三段。

2.2。把会感动的语句背下来,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投影文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用“喜悦”、“如饥是渴”说一句话。

2、朗读第二段,沙利文老师开始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海伦又是怎样拼命学习的?

过渡:海伦是怎样学说话的?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朗读,思考:萨勒老师怎么教海伦说话的?海伦是怎样练习的?

2、同桌互读并讨论。

3、全班汇报。

理解:“萨勒让海伦摸清……怎样发音。”这是靠什么来学习说话。

“我夜以继日的努力,反复高声朗读……”“夜以继日”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海伦学说话的艰辛以及她拼命学习的精神。)

你能通过朗读把海伦的精神读出来吗?

4、海伦努力的结果是什么?自读理解。

读、说、朗读体会。

“她说话的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了。”应如何读这句话?(读出惊喜、终于成功了的语气)

“海伦回到家里,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回来了!刹那间,爸爸和妈妈紧紧地抱住海伦,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有感情朗读,说体会。

三、学习第四段

齐读,想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流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四、通读全文

1、自读全文。海伦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读读说说。

2、你有什么启发吗?

五、作业

1、引号有哪些用法?完成课后习题4。

2、在第2课中,你能找到类似的用法吗?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二(苏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二(苏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二(苏教版)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学习目标:

 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策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有关课外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一、

导入揭题

谈话,导入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激发学习兴趣

二、点拨

自学课文

自读课文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恒心。

 抓住重点句,谈感受;

 就自己如何解决“拦路虎”发表见解;

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四、

总结延伸

 5、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组比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

 齐读全文。

 感情朗读

 深化理解

教学反思

心理学实验表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引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气氛活跃的小组中学习热情高,每个人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板书设计:

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12、《伊索寓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伊索寓言》,了解有关《伊索寓言》的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积累迁移,指导写字。

狸、葡、萄、馋、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 (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 (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迁移积累,指导写字。

慌、贯、谎、粪、戒

 第三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说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理解“有诈”。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

 (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四、积累迁移。

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书面作业:

完成《练习册》、《语文补充习题》作业。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