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经济发展区域

高中优秀教案地理

发表时间:2021-04-15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经济发展区域。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经济发展区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专题16 经济发展区域

回扣导图

类型典型地区考点内容

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发展区域我国商品粮、商品棉、甘蔗、油菜、水果等主产区(1)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优势和劣势)

(2)农作物分布特点

(3)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世界重要作物(橡胶、咖啡等)主要产区

经济发展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我国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环渤海、长江沿线等地区(1)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评价

(2)工业生产特点分析

(3)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美国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俄罗斯主要工业区

我国珠三角、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地区

读“美国部分地区图”(图Ⅰ)和“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图Ⅱ),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乙地()

A.农业类型可能是乳畜业

B.农业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C.农业发展可能面临冻害、雪灾jaB88.cOM

D.农业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

2.甲地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①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 ②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③大规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剧减 ④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1.C 2.A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第1题,根据所学的美国农业带分布情况,乳畜业分布在美国东北部,A项错误。乙地位于中央大平原西部山麓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是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项错误。纬度较高,对冬季寒潮没有地形阻挡,可能面临冻害、雪灾,C项正确。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D项错误。第2题,甲地是商品谷物农业区,由于过度垦殖,水土流失加重,①对,排除B、D选项。以种植业为主,没有过度放牧问题,②错。没有大规模围湖造田问题,③错,排除C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土地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④对。

读“江苏1990年、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甲)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回答3~4题。

3.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4.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 3.C 4.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第3题,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但是农业生产水平不会降低,故A错误,20年间第二产业由49%上升到53%,第三产业由26%上升到41%,第三产业上升速度最快,比重快速提升,第三产业一直不占据主导地位,故B、D错误,C正确。第4题,读江苏省城市化率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可以看出,城市化速度先加快后减慢,故A错误,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60%左右,还不属于成熟阶段,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B、C错误,可以得出的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故选D。

扩展阅读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生态脆弱区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高中教案要怎么做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生态脆弱区”,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微专题13 生态脆弱区
回扣导图
生态
环境
脆弱
区域表现典型地区考点内容
荒漠化我国西北地区、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2)荒漠化治理的措施
水土流失我国黄土高原、东南丘陵、西南地区(1)水土流失的原因
(2)水土流失利弊分析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湿地退化三江平原、三江源保护区、洞庭湖和鄱阳湖(1)湿地的生态效益
(2)湿地退化的原因
(3)保护湿地的措施
森林退化亚马孙平原、刚果河盆地、东南亚热带雨林(1)森林的生态效益
(2)森林破坏带来的危
(3)森林保护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时期的用地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地村庄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2.图中M有可能是()
A.基本农田B.沙障工程
C.城市建成区D.育种基地
答案 1.C 2.B
解析 第1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结构可知,该地的森林面积大幅萎缩,村庄、河流的数量急剧减少,沙漠面积扩大,原因最有可能是人类对森林植被的砍伐,造成沙漠快速扩张,生态环境恶化。第2题,M位于村庄和沙漠之间,最有可能是为了保护村庄、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而设置的沙障工程。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个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现象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得最为突出。下图为我国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略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图中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
①内蒙古自治区 ②湖北省 ③甘肃省 ④陕西省
⑤贵州省 ⑥四川省
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⑥D.①②⑤⑥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大,但水土流失面积小;陕西省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大,主要原因是()
①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②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③陕西省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两地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5.关于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不正确的是()
A.修筑梯田、打坝淤地
B.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C.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D.加强监测,及时预报
答案 3.C 4.B 5.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甘肃、陕西和四川。第4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故水土流失面积小。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上植被破坏严重,故水土流失面积大。第5题,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应针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展开分析,修筑梯田、打坝淤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地质运动规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地质运动规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微专题6 地质运动规律
回扣导图
1.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为岩浆岩;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有三个箭头指向的方框必为岩浆。
2.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侵蚀前形成山地,侵蚀后形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侵蚀前为谷地,侵蚀后形成山地。
3.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强度,岩体就会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断层处往往形成陡崖和断块山地。
4.“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地形倒置”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形成。
5.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修建水库、交通线路应避开断层。
下图为一幅地层分布图。回答1~2题。
1.岩层①、②、③按从老到新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③①D.②①③
2.岩层①、②、③、④中不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1.D 2.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层分布状况判读和岩层性质的分析。第1题,岩层②在岩层①的下部,形成时间较早,③为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①②岩层中,说明形成时间较晚。第2题,图中①和②岩层有明显的层次,属于沉积岩,可能有化石分布。③为侵入岩,④为变质岩,两者都不可能含有化石。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回答3~4题。
3.图示期间,杭州湾南北两岸地貌的变迁及原因是()
A.南岸形成河流侵蚀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
B.北岸形成河流侵蚀地貌,以流水侵蚀为主
C.南岸形成河流堆积地貌,以流水堆积为主
D.北岸形成河流堆积地貌,以流水堆积为主
4.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地处海岛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B.位于浙江省,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
C.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D.台风活动频繁,利用价值高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从4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向陆地推进,由此判断,北岸以海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海浪侵蚀地貌;南岸海岸线从陆地向海洋推进,所以南岸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河流堆积地貌。第4题,由图可知,舟山群岛地处海岛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位于浙江省,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在当前条件下,台风还不能被人类利用。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城市建设


微专题9 城市建设
考向1 城市化
回扣导图
知能梳理
1.城市化的标志主要有: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
3.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加,社会秩序混乱等。
深化练习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D.②①③④
2.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3.有关图中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曲线代表的国家应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B.②曲线代表的国家大部分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C.①曲线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所出现的问题都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自行消除
D.①②两曲线代表的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案 1.D 2.D 3.D
解析 本题组主要通过图考查不同地区城市化进程。第1题,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一般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一般在38%左右(2000年)。第2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很高,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城市化早期,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快;通过2010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及城市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此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分别约为55.6亿、13.3亿,即世界总人口数约为68.9亿,而此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分别约为25亿、10亿,即世界城市人口总数约为35亿,城市人口比重超过了一半;大约自1965年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就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总数。第3题,①是发达国家,其城市化正处于后期成熟阶段;②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大部分处于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任何国家的城市化都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有的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可能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这些问题不会自行消除。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
A.避免城市交通拥堵B.减轻城市雨涝问题
C.调整城市产业结构D.避免耕地面积减少
5.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有“海绵体”。关于“海绵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透水路面不是“海绵体” ②改变了城市水循环的类型
③改变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④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4.B 5.C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湖泊、森林、湿地、雨水花园、透水路面等信息判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减轻城市雨涝问题。第5题,由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可以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透水路面是“海绵体”;城市水循环类型取决于水循环的空间位置,与城市建设无关;“海绵体”是人为建设的景观,会改变城市的人文景观;城市绿地、湖泊等的建设会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考向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回扣导图
知能梳理
1.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一是交通便捷程度,二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3.中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4.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位于市中心、交通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5.三大功能区中面积最大的为住宅区,最小的为商业区;位于市中心的一般为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者河流下游或者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的为住宅区。
深化练习
读“某城市的昼夜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主要位于该城市的()
A.东部B.北部
C.东南部D.西南部
2.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商业区B.②处为居住区
C.③处为工业区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知识。依据题干信息中“卧城”的定义及该城市的不同区块昼夜人口变化情况可知,③处为“卧城”。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知识。依据该城市的不同区块昼夜人口变化情况可知:①处可能为城市生态功能区,②处为商业区,③处为居住区,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2016年1月,江苏省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建设在江苏省两会得到热议。委员们建议江北新区应加快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读“江北新区位置图”,回答3~5题。
3.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A.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
B.邻近南京主城区,联系便利
C.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
D.邻近安徽省,扩大南京辐射范围
4.江北新区建成后可以()
A.降低南京市城区的房价
B.缓解南京市区的人口压力
C.作为南京的高级住宅区
D.方便南京各区之间的联系
5.江北新区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A.西部地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B.东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滨江地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
D.丘陵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粮食生产
答案 3.A 4.B 5.C
解析 第3题,江北新区位于南京市长江的北边,面积大,且之前经济欠发达,土地价格较低。受长江阻隔,江北新区与南京主城区联系不便。第4题,江北新区的建成可以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的压力,市区人口和工业可向本区迁移。第5题,滨江地区水运交通便利,适合发展航运物流和港口贸易;西部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不适合发展重化工业;东部地区位于河流的下游,适合重化工业的发展;丘陵地区适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农业。

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流域的综合开发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2017届高考地理考前回扣教材-流域的综合开发”,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微专题15 流域的综合开发

回扣导图

域典型地区考点内容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湄公河流域

田纳西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伏尔加河流域

莱茵河流域(1)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

(2)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原因

(3)流域内的资源状况

(4)流域内水能开发条件和河运条件评价

(5)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特点、产生问题及解决措施

(6)流域内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陕西两省,于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西部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流经关中平原,南岸支流来自秦岭山地,北岸支流来自黄土区。读“1960~1990年渭河下游河槽内泥沙累积冲刷和淤积量变化图”,回答1~3题。

1.渭河干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集中在()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2.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

A.全年变化不大B.全年都快

C.汛期变快D.非汛期变快

3.导致泥沙在渭河加速淤积的人类活动是()

A.上游植树造林B.上游水土保持

C.下游修建水库D.下游疏通河道

答案 1.C 2.C 3.C

解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季节变化,影响泥沙淤积的人类活动。第1题,渭河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最多的月份是7~9月,此时侵蚀能力最强,河流含沙量大,A、B、D错。第2题,渭河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所以一年中渭河下游河槽泥沙冲淤的速度全年变化大,A错。只有汛期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冲淤速度变快,其他时间慢,C对,B、D错。第3题,上游植树造林,水土保持都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措施,导致河流含沙量变小,不是加速淤积的活动,A、B错。下游修建水库导致泥沙在库区沉积加快,C对。下游疏通河道,水流通畅,沉积减少,D错。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滇池流域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之沿岸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作为我国六大淡水湖之一的滇池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目前,湖底存有淤泥8000万m3~1亿m3,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下图是历史上滇池水域的变迁图。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判断,滇池湖水较深的区域可能是()

A.西南部B.西北部

C.中部D.东部

5.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

①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 ②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 ③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 ④湖底火山喷发物淤积 ⑤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6.目前,滇池外海淤泥疏浚三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该工程的意义有()

A.使滇池的发电能力增强

B.利于改善滇池水质,消除富营养化

C.增加了滇池的通航能力

D.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

答案 4.A 5.B 6.D

解析 本题考查湖岸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开展淤泥疏浚工程的意义。第4题,根据图中湖岸线变化,宽度越大,说明湖水浅,反之表示湖水深。所以最深的区域可能是西南部,A对。第5题,滇池湖底淤泥可能来源于水土流失冲进来的泥沙沉积,①对。湖内的藻类等动植物死亡后的沉积,②对。大气干湿沉降,灰尘、颗粒物落入湖面以及降雨形成的沉积,③对。湖底火山喷发物形成岩浆岩,不是淤泥,④错。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废弃物堆积,⑤对。第6题,根据材料,淤泥太多,导致滇池外海水质降至劣五类。所以滇池外海淤泥疏浚工程的施工,主要意义是改善滇池水质,促进滇池水环境的良性循环,D对。发电、通航不是滇池的主要功能,A、C错。能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不是消除,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