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一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3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一课时)。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一课时)”,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仿写诗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入情入境——引入新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生活在繁华城市中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很陌生吧?可是,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却对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课件2)

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读课题。(课件3)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课件4)

3、了解诗人。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资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自由读,交流。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课件5、6)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你从简介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点击课件6下的播放器)

你概括得很准确,课外知识非常丰富,这是与你平时爱看课外书分不开的。希望大家能向他学习。《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有六十首,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范成大,为学习后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请大家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课件7)

2、生自由读,指名读。

这首是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我们来听听同学的回答。(课件8)

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我是从“桑阴”这个词看出来的。通过查资料我知道,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在南方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你说的很正确,懂得在学习古诗时查阅资料帮助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课件9)

3、在读诗时,我们发现诗中有两个多音字,请对照解释(出示两个字“供”“兴”)选择正确的读音。

(课件10)通过查字典我们了解到,第一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n,一个是òn,这个字在读第一声时表示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用,例如:供给,供不应求;这个字在读第四声时作动词用,在新华字典中有从事,担任的意思。例如:供事、供役。在我们的诗中供耕织表示从事耕种、织布这些农活。所以,它应读作òn。

(课件11)第二个字也有两个读音,一个是xng一个是xìng,在做xng时,它表示举办、发动、旺盛等意思;在做xìng时,它表示兴趣、兴致等意思。在诗中,杂兴表示随着自己的兴趣、雅兴而写,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所以,它应读作xìng。

请同学们记住这两个字的读音,再来读读古诗。(课件12)

4、解意

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

5、交流学习方法:

生1: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的查阅,并结合和诗中的注释进行理解。(课件13)

生2:遇到个别难懂的词可以用猜一猜的方法,把诗句想象成一幅画面,如果还不理解,可以问同学和老师。(课件14)

生3:对于诗中特殊的字词,可以联想以前学过的古诗中的意思来加深理解。(课件15)

生4:学习古诗时,我们可以把古诗中每个诗句的意思连句成段想象成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课件16)

师:同学们总结出来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既全面,又实用。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旁边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可以用大家总结出来的方法自由学习这首诗。

5、学生读诗自学(课件17)

6、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

(1)刚才,通过自学,你读懂了哪句?我们先来看看前两句。请同学来读一读。(生读)(课件18)

(2)你理解这两句诗吗?

(课件19)我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地查阅,并结合画面和诗中的注释进行理解。“昼”是白天的意思。“耘”是除草。“耘田”就是在田里除草。“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在夜里搓麻绳。“各当家”的意思是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的意思就是白天在地里干活,夜晚在家搓麻绳。村庄里的人们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

(3)你采用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很恰当。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两句诗。(课件20)

(4)谁读懂了后两句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句。(课件21)

(5)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课件22)我借助工具书逐字逐句地查阅,知道了,“童孙”指小孩。“未解”是不懂的意思。“供”的意思是参加。“耕织”指耕田织布。“傍”表示靠近的意思;“桑阴”就是桑树的凉阴下。我把古诗中的每个诗句的意思连句成段,想象成画面,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小孩虽然不懂得参加耕田织布的事,也在桑树的凉阴下学种瓜。

(6)你学习古诗的方法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后两句诗。(课件23)

(7)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课件24)

(8)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

我认为他说的句子不太生动,也有的地方语句不流畅。

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可不是简单地把词句的意思串起来,咱们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样说起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我们再来听听这位同学的回答。

你说得真生动。刚才,我们就借助注释,了解了诗的大意。那好,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停顿。

(设计意图:主要是给学生充分读书、思考及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

1、(过渡)“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生自由读诗,想象)

2、品读第一句,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请同学来读一、二两行诗。(课件25)

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录音)这画面比刚才读懂诗意时的画面要更丰富了。读了这两行诗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课件26)

预设:

1、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农民很辛苦,请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他们真辛苦啊!

2、有的同学说,我觉得农民很忙碌:(课件27)你看,各当家,男的耕地,女的搓麻,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他们还要干什么呢?

他们有的人白天要喂鸡、喂鸭、养猪。晚上还得纺线、织布。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学生录音)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

3、有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课件28)怎样和谐的画面?看插图里人们的表情,再读读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通过看图和朗读,我看到庄稼人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各有各的事做。虽然很忙碌,但是很快乐。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家人啊!

看来插图也能帮我们感受诗情。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两句诗。

4、师归结

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把这种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课件29)

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课件29)

4、品读第二句

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课件30)

(指名学生,读诗句三、四行),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课件31)

我认为村庄的小孩很懂事。

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请你读一读。(学生录音)

我认为村庄的小孩很快乐。(课件32)

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请你读一读。(学生录音)

我认为村庄的小孩很可爱。(课件33)

瞧,他们的动作,一手撒种,一手洒水,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诗中一个“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请你读一读吧。

孩子们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劳动着也是快乐的。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这两行诗。(课件34)

5、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学过大人做事?你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心情如何?(课件34)有的同学觉得很高兴,有的同学觉得做这些事时兴致勃勃,还有的同学觉得做这些事乐不知疲。诗中的童孙心情如何呢?对,他和我们一样。让我们很高兴地读读这两句诗;让我们兴致勃勃地读读这两句诗;让我们乐不知疲的读一读吧。范成大看到之后心情又如何?对了,他看到这一幅充满童趣的画面肯定也会禁不住赞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6、学写诗句。

村子里只有一个童孙吗?其他童孙们可能在干什么?让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把作者没有写到的内容写下来。(课件35)请同学们仿写诗句:“童孙未解供,也。”

看到这幅画面,你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句?(课件36)(童孙未解供渔猎,也拉弹弓射鸟雀。)

看到这幅画面,你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句?(课件37)(童孙未解供放牧,也拉黄牛去吃草。)

看到这幅画面,你写出了什么样的诗句?(课件38)(童孙未解供猎渔,也下河去摸鱼虾。)

还有的同学联系自己经历过的农村生活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童孙未解供渔猎,也卷膝盖握长叉。(课件39)

童孙未解供桑蚕,也摘嫩叶入盒中。(课件40)

太妙了,你们的想象已经突破图画所给予的限制了。这种想像悟诗情的方法能够把诗读出情,写出意。

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一读!(读)(课件41)

我想此时此刻,我想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已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吧。来,带着诗人的快乐兴致让我们一起吟诵古诗,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配乐朗读、背诵)(学生录音伴乐读)(课件42)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思维,读后有各自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有更进一步的收获。仿写诗句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底蕴。激活求异的思维,燃起创新的火花最终获得言语经验和语感的内化积累。)

四、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课件43)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杨万里……,这些大诗人都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过故人庄》《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村居》《所见》《夜书所见》《宿新市徐公店》《山居秋螟》。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读读这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能够在同学们的作文中,说话中得到运用,甚至成为像范成大、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

扩展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教材理解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材理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各种感受。

(2)

童孙:孩子们。

(3)

未解:不知道。

(4)

供:参加。

(5)

傍:靠近。

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成大的代表作品。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了六十篇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各十二首,总题四时田园杂兴。

诗篇把农民的勤劳,淳朴的美德通过儿童天真活泼的举动不经意地展现,更显童趣盎然。第一句用昼和夜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耕田、绩麻,日夜忙碌的画图白天男人们下田去除草,晚上妇女们在家里搓麻线。第二句笔锋一转,孩子们天真烂漫,不懂得耕田纺织,但看着父母忙忙碌碌,却甚觉有趣,也不肯闲着,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地下学着种瓜。全诗描写了农村男女日夜劳碌紧张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品质。语言通俗浅显,没有刻意追求的痕迹,文笔清新轻巧,生动自然,犹如信手拈来。犹如一幅生动的农村风俗长卷,充溢着江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

小学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


看到田园诗,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渊明,一直很喜欢他那首鈥湶删斩橄拢迫患仙解€澋氖洹J凶髡咦缘闷淅值囊由詈湍侵钟迫弧⑻窬病⑾诺男那橐缬谘员恚钊松裢7冻纱笫羌烫赵髦笞畛錾奶镌笆酥唬奶镌笆⒀锪颂赵魈竦匮牛竞褡匀坏姆绺瘢苑从撑┘疑钗鳌M司邮院螅闯傻摹端氖碧镌霸有恕芬郧逍碌谋实髅杌媾┐宓拿谰埃杷膛┟竦睦投睿衣斗饨ò髦贫取9?0首,分鈥湸喝这€潯⑩€溝娜这€潯⑩€溓锶这€潯⑩€湺这€澪遄椤?/p>

教材选的其中的两首。第一首诗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首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两首诗描绘出生动的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洋溢着乡土气息,充满着和平与宁静,自然质朴,清新恬适。

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中间穿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诗中画面画出来,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再把自己画的诗境在小组里讲一讲,小组再推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很自然的帮助学生把诗句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最后又为学生补充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另四首,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二课时)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仿写诗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学了一首田园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课件2)

背得真好,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范成大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这诗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题意。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的名字也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3)请同学来读课题。谁还记得题目的含义?

(课件4)“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让我们再来读读题目。(课件5)

3.了解诗人。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谁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同时播放学生读资料袋后的收获。(课件6)

(2)【师】上节课我们学过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后,许多同学对范成大的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上网或读书,读了他写的词,例如《千秋岁重到桃花坞》、《满江红冬至》、《南柯子七夕》等。还读了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首。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课件7)

2.【师】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诵?(点喇叭)

3、【师】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复点喇叭)

4、【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回答吧。

(课件8)【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田园风光。我是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判断出来的。我去年夏天去过南方,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5、【师】你说得很正确,懂得学习古诗时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因为结了油菜籽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来读读这首诗。请读出诗的节奏来。(课件9)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解意

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总结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你还记得吗?真聪明,同学们想起来了。(课件10、11)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请同学们用大家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学这首古诗。

2、学生读诗自学。(课件12)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1)【师】刚才,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中的梅子是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课件13)

【师】你结合工具书,通过查阅弄懂了“梅子”的意思。请看这张图片,这就是在初夏时节成熟的梅子。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令人垂涎三尺。你是不是也想伸手去摘来几颗尝一尝呀?我们再听听这位同学的学习收获。

(2)【生】通过查百科全书,我知道杏是一种水果,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份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仁的营养更丰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糖类,还含有磷、铁、钾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是滋补佳品。(课件14)

【师】你知道的关于杏的知识真丰富,你就像一个“小百科”。今后大家也要向你学习,多看《百科知识全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大家请看,这就是果肉丰厚的杏子,下面这幅图是营养丰富的杏仁。有些同学看到画面后已经是垂涎三尺了,好,我请你吃一颗吧。是不是酸酸甜甜呢?谁再来向大家介绍学习收获?

(3)【生】我通过上网,查到了诗中“麦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请看——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课件15)

【师】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包子等都是由麦子磨成的面粉做成的。上网查资料,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4)【生】我也从网上找到了关于“菜花”的资料,大家来看一看。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结出油菜籽,所以说“菜花稀”。(课件16)

【师】油菜花是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的。(课件17)

(5)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初夏时节,梅树上挂满了梅子,一颗颗金黄的梅子展示着她鲜活的生命力,多么漂亮!杏树上接满了杏,挨挨挤挤,大大的杏子果肉多,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这不就是“梅子金黄杏子肥,”吗?更美的是田野上那醉人的景色。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18)

【生】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

【师】真美呀!这正是“麦花雪白菜花稀”。

4、感情朗读

【师】南宋诗人范成大就是在初夏的一天来到了田园乡村,看到着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荞麦花和因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的油菜花。热爱生活的范成大按奈不住喜悦的心情,出口成诗:“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课件19)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来到范成大所到的这座美丽的乡村,当我们置身于这迷人的风景时,情不自禁的大声吟诵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课件20)

5.回到整体。

【师】此时此刻,美丽的乡村果园,梅树上,一颗颗饱满的梅子闪动着充满生机的金光。再看那杏树上,又肥又大的杏子挨挨挤挤,我们情不自禁的摘下一颗放入口中,嗯,酸甜可口。我们又来到了田野上,哇,一望无际的荞麦花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白纱。再看那边,原本长势旺盛的油菜花因为结了油菜籽而变得稀疏起来,但是那耀眼的金黄色,依然是那么迷人。同学们已经陶醉了面对这美景谁能用自己美好的语言,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生】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课件21)

【师】你很不简单,说得太美了。!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不再是几个字了,它变成美若仙境的画卷,让人置身一种美妙的境界中,这就是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美的感觉,一起品味这两句诗。(课件22)

6、仿写诗句。

【师】同学们去过乡村吗?来,刘老师带领大家来个乡村一日游。我们先到果园去,水果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们先看到了红红的苹果,这是毛茸茸的香甜的水蜜桃,这是金灿灿的梨,还有鲜红的草莓,(课件23)看,这边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玛瑙似的葡萄,那边的樱桃树上结满了珍珠似的樱桃,这边一串串味道鲜美的荔枝压弯了枝头。(课件24)同学们喜欢吃哪种水果?摘过来尽情的吃吧!吃饱了,我们再到菜地去看看。地里的蔬菜长得也真喜人啊,扁扁的豆角,红红的辣椒,鲜嫩的黄瓜,嫩绿的苦瓜,这可都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呀。(课件25)同学们,看到这么多色、香、味俱全的水果、蔬菜,你难道不想吟诵诗句吗?让我们“大显身手”,仿照古诗写诗句。(课件26)

(1)有的同学出口成诗:梨子金黄桃子肥,苹果红红草莓鲜。你还真有范成大的风范。

(2)这位同学做得诗更精彩:玛瑙葡萄胭脂樱,翡翠黄瓜丹红椒。刘老师听了拍手叫绝。

(3)同学们,你们做出了什么样的诗句呢?赶快把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吧!

【设计意图: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就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还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四、品读人勤。

1、【师过渡】我们和范成大一同游览的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

【生】我认为农民们在地里干活。(课件27)

2、【师】但是作者在诗中并没有描写繁忙的劳动场面,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呢?

【生】我是根据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中的“无人过”推断出来的。课前预习时,我查看了古诗的译文,知道了: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初夏的时候天长了,也到了农忙的时候。村子里却没有行人,勤劳的农民们一定是去下地干农活了。(课件28)

3、【师】你说的很对。初夏的时候天长了,农民们有许多农活需要做,他们要把成熟的杏子、梅子摘下来,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他们早出晚归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诗中虽然没有描写繁忙的劳动场面,但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

4、【师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写农民们在田地里热火朝天的干农活,却要写“无人过”呢?有些同学想到了,诗人用三个字就让我们想象到农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到果园里去摘金黄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不辞劳苦的去麦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婉转含蓄,化繁为简,这就是诗的魅力啊!(课件29)

5、【师】篱笆前没有人走动,显得是那么的安静。诗人在篱笆边看到了什么呢?(课件30)对“唯有蜻蜓蛱蝶飞”,惟:只有。蛱蝶:蝴蝶。“惟有蜻蜓蛱蝶飞”的意思是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蜻蜓和蝴蝶呢?

【生】作者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课件31)

【师】对,在这妙美如画的境界中,蜻蜓蝴蝶翩翩起舞,衬托出村中的寂静。这种描写方法可真传神!

6、【师】此时此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诗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的意思?

【生】“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的意思是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课件32)

7、【师】诗人范成大从安静的篱笆外走过,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他满怀喜爱之情,出口成诗“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课件33)

8、【师】看到这种美景,我们又一次陶醉了,情不自禁的吟诵“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复点课件33)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自己观察、发现、交流书写正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起到点拨作用,充分给学生自主。】

五、悟读升华

1.【师】诗人范成大可真是才华横溢,写下了这么动听的诗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诗人,此时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展现在你的眼前是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你陶醉了,你诗意正浓,于是你作诗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大声地吟诵出来。(课件34)

2.【师】是啊,美若仙境田园风光,勤劳忙碌的人们,多么赋有生活气息的画卷啊!你舍得离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刻在心里。(复点课件34)

3、【师】我想此时此刻,范成大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已牢牢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吧。来,带着诗人的快乐兴致让我们一起吟诵古诗,并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学生录音伴乐读)(课件35)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悟诗情。】

六、比较两首诗

【师】这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两首古诗,这两首诗都是写田园风光的,前一首,诗人着重描写了村庄里男女劳动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乡村生活的和谐,这么一种兴致。而这一首呢,诗人重点在写写景,同样是写田园诗,但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有写劳动场面的,有写景物的。看来,这乡村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还有那各种各样的人,在诗人眼中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捕捉到如此的生机和活力。诗人范成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诗中来读读吧!(读)(课件36)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白,诗人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学会多种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七、积累古诗,拓展品读,激发兴趣

1、【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诗人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组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传递给世人。课下同学们可以找来这些诗读一读,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的独特情感。我国古代的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杨万里……,这些大诗人都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田园生活的诗篇,后人把这些诗作集合成册,例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读读这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提高自身的文学底蕴。(课件37)

2.拓展《鸟鸣涧》

【师】刚才我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请大家来读读王维的这《鸟鸣涧》,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38)

【师】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课件39、40、41)

3.学生交流,再全班交流。

(1)指名读。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你读得很有感情。(课件42)

(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风光?

【生】这首是描写的是春季的风光,我从诗中的2个“春”字看出来的。(课件43)

(3)说诗句的意思。

【师】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后,谁理解了这首诗?请你来说说诗意。(课件44)

八、总结

【师】同学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大家总结出来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了。学以致用,非常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四时田园杂兴》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以及对教法学法的渗透运用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为体现新课标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的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的思想的启迪。

诗歌要细细品读的是什么?是诗眼,是佳句,是精妙之处。通过品,品出诗的意韵来。第一、二句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昼和夜说明农民日夜辛劳,各当家是指农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各表现出自承担家庭一定的工作,各有个的拿手本事。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而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和学二字使用的简洁传神。特别是一个学字,天真、好学、可爱热爱劳动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这些地方我让学生细细的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它的深层意思,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本节可的教学亮点有四

1、视范读,作好示范:

要读好一首诗并不容易,因为读诗与读文有一定的区别,古诗不但要读的正确,还要读出节奏、感情,读出诗的韵味来。可以说,诗不是读的而是吟的。如何去吟,老师一定要作好示范。开头初读时要示范,让学生听听诗是怎么读的,有没有读错字,节奏应该怎样处理。中间更应该声情并茂的范读,读出农人的勤劳,本事;读出作者对农人的钦佩赞美;读出儿童的天真可爱。让学生模仿,学会读诗。

2、细细品读,体味诗情:

诗歌要细细品读的是什么?是诗眼,是佳句,是精妙之处。通过品,品出诗的意韵来。第一、二句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昼和夜说明农民日夜辛劳,各当家是指农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各表现出自承担家庭一定的工作,各有个的拿手本事。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而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和学二字使用的简洁传神。特别是一个学字,天真、好学、可爱热爱劳动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这些地方我让学生细细的品,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不但让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还要领悟它的深层意思,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3、读中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的意境。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艰辛。而第三、四句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体会儿童的天真。通过想象诗的意蕴丰富起来。

4、读中拓展,提高学生的对古诗词文的修养: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少年儿童只有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文化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而学习诗词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文,要一篇带多篇。由一篇田园诗带出多篇的田园诗来,由一位田园诗人带出多个田园诗人来。在学习完《四时田园杂兴》之后,我要求学生再来学习另一首田园诗《夏时田园杂兴》。在自学的基础上大概说说诗的意思,争取背下来,接着让学生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再鼓励学生多收集田园诗来诵读。目的是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⑵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一、激情导入

兴趣是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自身迫切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学中我就利用情感导语,使教学主体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学习。我的导入语是着样设计的(同学们略)

通过这样的导语激起学生对诗歌诗人浓浓的兴趣,也知道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后才引出对新课文的学习。

接着我就问: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你读过他写的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然后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这样做一是要检查学生的课前资料的收集情况,二是要使学生知道范成大是一位了不起的田园诗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兴趣。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这一步是让学生读通、读顺、读通。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而读准字音,读出基本的节奏是前提。所以我一进入古诗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读(包括自由读、听读、指名读,模仿读、评议读等),听读非常重要,尤其是一开始学习古诗,让学生听听诗是怎么读的,有自己没有读错字,节奏应该怎样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利用用多媒体教学,屏幕上出现的诗全标上拼音,便于学生拼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又播放录制好的由专业人员朗读的古诗朗读录音,让学生听读。由于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把握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基调。所以学生非常愿意模仿。

接着我让学生小声自读,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从整体入手,粗浅的知道诗大概讲了什么。原来是写了(略)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⑵耘:除草。⑶耘田:在田里除草。⑷绩麻:把麻搓成线。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⑹未解:不懂。⑺供:参加。⑻耕织:耕田织布。⑼傍:靠近。⑽桑阴:桑树下。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唯恐学生不能理解诗意,于是反复解说,还让学生背诵诗意,这样的结果只会使学生害怕、讨厌古诗,更不用说体味诗的美感了。而我的学习诗文探究诗意让学生充分自学。首先是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利用课件检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如

最后试着让学生简单概述全诗大意,学生领悟它的表层意思,为下面的品读作好铺垫。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⑴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⑵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⑶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这两句诗。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1、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2、指名读。

3、老师配乐吟读。

4、学生入情入境的齐读,朗读中自然成颂。

六、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这是节课的重点,那是对诗歌深层意思的领悟,语言感情色彩的体会,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体会。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应抓住精要之处,指导细细品读,体味诗情,品出诗的意韵来。我是怎样抓的呢?

第一、二句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写了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抓诗眼,昼和夜说明农民日夜辛劳,各当家是指农家人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各表现出自承担家庭一定的工作,各有各的拿手本事。表现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围绕耘田绩麻启发学生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在夏忙中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接着让学生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农民的忙碌和艰辛。最后是指导有情的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农人的勤劳,读出作者对农人的钦佩赞美本事,我让学生反复的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要求学身学生要声情并茂。读好昼、夜、各当家昼夜读重音,各当家要上扬。

而第三、四句诗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和学二字使用的简洁传神。特别是一个学字,天真、好学、可爱热爱劳动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你从这幅图话里看到什么啦?(大人在忙着干活,小孩在种瓜),然后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大人和小孩在说些什么呢?大人说:爸爸妈妈忙着了,去、去、去玩去吧。小孩噘起嘴说:不,我也能干活于是就学起大人种起瓜来。那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好学、可爱、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最能体现不怕累的是那个词呀?是也,字,大人能干的他也能干最能体现好学的是哪个词啊?学。诗眼就这样被品出来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也出来了。接着也是反复诵读,要求学生读出也、学的感情色彩来,(老师范读一次)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七、知识的延伸

1、说明《四时田圆杂兴》还有6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课件)

2、再学习一首(课件)田园诗篇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要求大家借助老师提供的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尝试背下来。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

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

柳阴亭午正风凉。

3、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六、知识的延伸

读中拓展,提高学生的对古诗词文的修养。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少年儿童只有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文化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因而学习诗词不能只仅仅局限于课文,要一篇带多篇。由一篇田园诗带出多篇的田园诗来,由一位田园诗人带出多个田园诗人来。在学习完《四时田园杂兴》之后,我要求学生再来学习另一首田园诗《夏时田园杂兴》。我借助媒体加以展示。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大概说说诗的意思,说说诗中的儿童是一个怎样的儿童。并争取背下来,接着让学生背诵自己熟知的田园诗,再鼓励学生多收集田园诗来诵读。目的是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八、总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田园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象范成大、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八、总结

这一节课除了要学好《四时田园杂兴》本身外,另一个教学目标是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最后的总结是这样的(略)这既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同学的期盼和鼓励。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查找跟诗有关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古诗内容,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认会9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

一、导言:

一年之中有哪几个季节?你能用一首诗来告诉同学们你喜欢哪个季节吗?(学生交流)是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课题:《四时田园杂兴》

二、新授

1、介绍作者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下面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看谁听的最认真?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还记得我们一年级时学过的古诗《夏日》吗?那就是诗人范成大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吧!(学生齐背古诗)

2、教师范读古诗

同学们背的真好,下面我们来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本课生字的字音,听清古诗的重音和节拍。(读毒:昼、夜、各、供、学)

3、学生自读古诗,圈画并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

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注意古诗的停顿,并用喜欢的符号圈画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然后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4、检查认字情况

A、指名认本课生字:杂、昼、耘、绩、供、织、傍、桑、阴

B、交流识字方法

同学们能这么快就认识本课生字,你一定有好的办法,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吗?

教师抓住契机总结识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供、织、傍、阴、耘、杂、绩。

②熟字换偏旁:洪把三点水去掉换上单立人就念供

明----阴运----耘职---织哄---供

运---耘仇---杂

③熟字组新字:九+木=杂

同学们真棒,交流了这么多识字好方法,老师猜想现在你们一定能记住这些字了,下面我们各小组比一比,看哪一组读得快,认得对。

你认为哪个字的字音在读时要特别注意?

杂(平舌音)昼织(翘舌音)供(多音字)

C、小组比赛识字

D、接力识字:比一比,看谁认得既对又快。

E、找朋友:你能给这些字找到一个朋友,组成一个词语吗?

5、默读古诗、交流探究

请同学们默读古诗,把你读懂的说给同学听听,好吗?

理解:昼(白天)耘(耕种)绩(搓)未解(不懂得)傍(靠近)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6、指导背诵古诗

我们已经理解了古诗的内容,那么我们比一比,看谁能把它背下来?

三、拓展(比较两首古诗)

背诵《夏日》和《四时田园杂兴》,在这两首古诗里,你都知道了什么?(农民伯伯热爱劳动)

四、总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这种美德,在我们的校园或家里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并且书写正确美观。

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难点:正确书写本课生字,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一、复习导入:指名背古诗

谁愿意把古诗背给同学们听?

二、书写生字

我们已经能流利、有感情的背诵这首古诗,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本课生字写的更漂亮。

⑴学生观察范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⑵你认为哪个字在书写上要特别注意

⑶教师重点指导:家、耕、杂(强调木字底的变形)

⑷学生练些

⑸评比小小书法家

三、练习

同学们能把生字写得这么漂亮,那么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准本课出现的词语。

1、读词

耕耘桑树杂乱无章丰功伟绩阴天当家白昼供认织布

A、男女声比赛读B、小组赛读

2、读句子、

当我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睡了。

小鱼把荷叶当做伞。

你发现了什么?你想告诉同学们什么?

这样的多音字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本课也有这样的一个多音字,你还记得吗?强调供ɡōnɡ供应ɡnɡ供认

3、背一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

小组比赛读,你能背下来吗?

4、看一看,说一说

教材71页,你看懂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引导学生练习用像说话,蒲公英像一把降落伞。

蘑菇像一把雨伞。树叶像一把扇子。

你还说出这样的句子吗?(学生练习用像说话)

5、古诗诵读

你都积累了哪些古诗?你愿意背给同学们听吗?(指名背诵古诗)

让我们一起背一下《四时田园杂兴》。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我们知道只有春天付出劳动秋天才会硕果累累,我们现在的年龄就是一生中的春天,让我们抓住现在时间勤奋学习,相信你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杂 昼 家 耕 织 桑 阴

供ɡōnɡ 供应

ɡnɡ 供认

《四时田园杂兴》问题探讨


疑难问答《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为何意? 分两步理解: 一、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去声,即兴。《现代汉语词典》即兴解释道: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即兴之作/即兴表演。 二、即兴的兴,兴致,兴趣。《现代汉语词典》兴(去声)解释道:兴致,兴趣:豪兴/助兴/雅兴/游兴。 故可以解释为: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不知这样解确不确当?请大家讨论。 这个问题,前些日子我跟郝老师做过交流。郝老师告诉我:读作阴平,取古时的赋比兴之义。如上所述,则可取第二种解释。不过,第二种也不很贴切的。建议查一下《古汉语词典》。 但查一些资料,感觉还是倾向去声 以前我一直读一声的四声。 兴:《诗》六义之一(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谓处景生情,因事寄兴。《诗周南关雎序》:四曰兴。孔颖打疏引郑司农云: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引己心。 《辞海》

对,读四声。因以前证据不足,给宇文老师误解了。抱歉。

经确认,该字应读四声,作名词用。兴致的意思。

读一声时只当动词用。

江湖老师解释完全正确: 故可以解释为:四时田园杂兴的兴,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另:注意 此诗中的兴和赋比兴的兴读音相同,但不是一样的意义。请注意区别。

提一下。

但是,在好几年前出版的那本《小学生唐诗三百首》上标注的读音是阴平、一声

同意兴读四声,意思是是随兴写来、即兴创作。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札记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教学札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

一、直面经典,反复诵读。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因此我设计了问题:你学过哪些描写农村的诗吗?引导孩子说农村,领略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过渡到范成大看到的农村是个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指导学生读诗,围绕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看注解、看插图的方式读懂诗的意思,从而再读诗,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二、品出诗味,想象诗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范成大这首诗只是截取了农村生活的几个画面,犹如刚刚揭开农村画卷的一个小角,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卷看去,那是一个活脱脱的农村田园连环画甚至是连续剧。

三、学以致用,多元表达。

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语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耘田的亲身体会,充分的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并能够创造性的改写诗句。达到快乐语文,快乐成长。正如诗人所看到了也傍桑阴学种瓜。学中有玩愉悦,玩中又有学长进。

希望这些诗的语言能够在孩子的精神生命中扎根、发芽、成长,就如同这季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能腻得流出水来。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⑴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得吗?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吗?

(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以前知道的或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⑵介绍作者: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3、释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⑴请说说诗应该怎样读?

⑵明确诗歌的朗读方法: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⑶听范读

⑷个人自由朗读。

⑸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

童孙─────学种瓜

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四时田园杂兴》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任徽州司户参军,累迁礼部员外郎。后出知处州,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颇有政绩。乾道六年(1170),他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官衔,充祈国信使,出使金国,为改变接纳金国诏书礼仪和索取河南陵寝地事,范成大在金国词气慷慨,相机折冲,维护了宋廷的威信,全节而归,并写成使金日记《揽辔录》。后历任静江、咸都、建康等地行政长官。淳熙时,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意见相伴,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他写诗,初从江西诗派入手,后摆脱其束缚和影响,广泛地向唐宋名家学习,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写了农村的广阔生活和农民的疾苦,既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又同时表现了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他的爱国诗以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卷最有价值。

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的,是其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组诗比较全面而深刻地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其诗风格纤巧婉丽,温润精雅,富有民歌风味。他的文赋在当时也享有盛名。词作情长意深,与秦观相近,后期作品则近于苏轼。范成大的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当时流传着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杨万里曾在《范成大文集序》中说:至于诗,清新妩丽,奄有鲍谢,奔逸俊伟,勇追太白。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等传世。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进一步了解朗读诗歌的技巧,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材料交流

1介绍作者: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淳熙十年因病辞归,时年58岁。此后10年隐居石湖。

诗歌成就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他的田园诗概括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广阔生活,把《诗经·七月》以来的农事诗、陶潜以来的赞颂农村生活恬静闲适的诗和唐代诗人的一些反映阶级压迫的农家词、山农谣一类作品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2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范成大一直以农村和农民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歌咏对象,在《四时田园杂兴》中,不仅有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内容;而且教全面地描写了劳动的艰辛、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更有一些反映农民疾苦、揭露剥削的诗篇。这些都使得范成大不同于前朝的田园诗人(仅描写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和优美的田园景象)

3解题:〈〈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我们学习的两首分别描写农村的春天和晚春。

4诗歌体裁: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

(二)诗歌朗诵

1诗歌朗诵指导(节拍、语调、重音)

2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蕴涵的思想感情?

第一首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人人爱劳动以及劳动充满乐趣的思想感情。

(四)交流探究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2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3诗歌的写法(1)正面描写劳动景象(2)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三练习:1小组朗读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四小结:1文学常识

2朗诵知识

3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五作业

1理解、背诵并默写所学的诗歌。

2借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找出一首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歌并与所学的诗歌加以比较。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仿写诗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田园诗人范成大,本诗是他《四时田园杂兴》组诗60首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将美丽的田园风光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用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农民劳务的繁忙。

【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范成大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古诗内容,对范成大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六年级学生自己已经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农村农忙时农民的辛苦、劳累,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设计思路】

这节课我尝试采用放手自学---共议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在课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古诗。

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以及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对作者范成大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借助图片和原有的古诗知识学习古诗,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吟诵达到熟读成诵。教师设计“仿写诗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引导学生读诗、背诗,并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名篇佳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刚学了一首田园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课件2)

背得真好,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范成大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这诗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示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板书课题)

2.读诗题,解题意。

【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诗的名字也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3)请同学来读课题。谁还记得题目的含义?

(课件4)“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让我们再来读读题目。(课件5)

3.了解诗人。

(1)【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范成大。谁向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播放“范成大的简介”资料。同时播放学生读资料袋后的收获。(课件6)

(2)【师】上节课我们学过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后,许多同学对范成大的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上网或读书,读了他写的词,例如《千秋岁重到桃花坞》、《满江红冬至》、《南柯子七夕》等。还读了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一首。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

二、初读感知

1.【师】请大家大声读读这首诗,注意要把字读准,把句读顺。(课件7)

2.【师】谁愿意在大家面前吟诵吟诵?(点喇叭)

3、【师】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复点喇叭)

4、【师】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回答吧。

(课件8)【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季的田园风光。我是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这句诗判断出来的。我去年夏天去过南方,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5、【师】你说得很正确,懂得学习古诗时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金黄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麦花,还有因为结了油菜籽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多美呀,让我们一起美美的来读读这首诗。请读出诗的节奏来。(课件9)

【设计意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强对语言文字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解意

1、【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总结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你还记得吗?真聪明,同学们想起来了。(课件10、11)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请同学们用大家总结出来的方法自学这首古诗。

2、学生读诗自学。(课件12)

3、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1)【师】刚才,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通过查字典,我知道了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中的梅子是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课件13)

【师】你结合工具书,通过查阅弄懂了“梅子”的意思。请看这张图片,这就是在初夏时节成熟的梅子。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令人垂涎三尺。你是不是也想伸手去摘来几颗尝一尝呀?我们再听听这位同学的学习收获。

(2)【生】通过查百科全书,我知道杏是一种水果,杏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机成份和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类,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杏仁的营养更丰富,含蛋白质、粗脂肪、糖类,还含有磷、铁、钾等无机盐类及多种维生素,是滋补佳品。(课件14)

【师】你知道的关于杏的知识真丰富,你就像一个“小百科”。今后大家也要向你学习,多看《百科知识全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大家请看,这就是果肉丰厚的杏子,下面这幅图是营养丰富的杏仁。有些同学看到画面后已经是垂涎三尺了,好,我请你吃一颗吧。是不是酸酸甜甜呢?谁再来向大家介绍学习收获?

(3)【生】我通过上网,查到了诗中“麦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请看——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课件15)

【师】我们平时吃的馒头、包子等都是由麦子磨成的面粉做成的。上网查资料,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4)【生】我也从网上找到了关于“菜花”的资料,大家来看一看。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结出油菜籽,所以说“菜花稀”。(课件16)

【师】油菜花是在每年三四月间开放,花开时,漫山遍野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形成金黄色的花海,一望无际,令人叹为观止。到了四五月间,油菜花败落了,结出许多油菜籽,菜花就变得稀稀疏疏的。(课件17)

(5)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初夏时节,梅树上挂满了梅子,一颗颗金黄的梅子展示着她鲜活的生命力,多么漂亮!杏树上接满了杏,挨挨挤挤,大大的杏子果肉多,让人看了就想咬上一口。这不就是“梅子金黄杏子肥,”吗?更美的是田野上那醉人的景色。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课件18)

【生】我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精品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精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一)(二);

3.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陶冶爱美的情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一起

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酷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身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测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同学小声自读并考虑: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身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身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昼。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与。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同学试着解释全诗:

白昼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示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烘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同学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局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安排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范成大极其“田园诗”与前朝的田园诗的异同。

2通过朗读和语言的品位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同学的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诗歌2、默写诗歌

二、教授新课

(一)交流资料

互相交流查阅的有关唐代田园诗歌并与范成大的田园诗歌比较

(二)朗诵诗歌体会诗歌意境

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并进行指导。

(三)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本诗描写晚春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这

首诗歌表示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四)交流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前两句写了晚春江南农村的景象。

2、怎知道晚春呢?

明确:典型的事物描绘。(金黄的梅子杏子肥菜花稀落雪白的麦花处处)

3、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

4、四句中写“蜻蜓虫夹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如何理解?

明确;以动写静。

5、诗歌的写法

明确: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三、练习:

1、朗读诗歌2、背诵并默写诗歌

四、小结:

1诗歌的朗读2诗歌内容的理解3诗歌的写法

五、作业:理解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小学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绘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知识迁移法。孩子们已有一定的诗词储备和学诗方法,所以在初读古诗后,我让学生回忆学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本首古诗。

2、品读感悟法。语文教学,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品出诗歌的韵味,必须抠住重点词句,在朗读、想象、描述、比较、玩味、体悟中咬文嚼字,嚼出文字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逐渐走进诗文的场景意境,走进角色。本节课中通过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教师引读等各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把诗读通、读懂,读出情感和韵味,让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3、引导想象法。首先是引导学生凭借诗文想象画面,并描述画面,再利用课件的图片和音效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诗里农人的勤劳,小孩子的天真可爱。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在农村的你们一定对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不陌生吧?(出示农村风光图片)

【百度图片】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就对乡下田园风光情有独钟,写下了许多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板书题目)

2、读诗题,解题意。

指名读课题。(师告诉学生“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再齐读课题。

3、了解诗人。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关于他的资料,看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看诗人简介,自由读,交流)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范成大所写诗篇中的一首。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师: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1、指导读准字音

⑴课件展示全诗,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读,(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3)齐读全诗。

2、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得抑扬顿挫。

(1)听范读。

(2)学生练习模仿读。

(3)指名试读。

(4)齐读

(三)、自由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读通了全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2、让我们和以前一样,采用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学生自学。

4、汇报交流通过自己想办法已理解的字词的意思。

⑴昼:白天。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教案(第一课时)》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四时田园杂兴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