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分析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

发表时间:2021-04-10

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分析。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生词。2、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朱鹮的资料,了解朱鹮。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与碰撞中理解课文内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5、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引发疑问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看我板书课题(朱鹮飞回来了)。2、请同学来读一下课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读就怎样读,谁来试试?(生读,或高兴,或惊喜,或如释重负。)3、什么是朱鹮?你对朱鹮有哪些了解?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吧。(介绍朱鹮)4、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可能的问题是:朱鹮飞走过吗?朱鹮为什么飞回来了?是谁让朱鹮飞回来了?相机板书。)看来同学们对课题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理解得更深刻,感受更丰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都遇到了哪些容易出错的生字词,给你的同伴们提个醒。(按捺[nà]腼腆孵[f]化等)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3、谁愿意来说一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记叙了一支科考队来到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灭绝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生长的事)4、同学们,课文以《朱鹮飞回来了》为题,那朱鹮原来是飞走了吗?课文中“飞走”指的是什么?(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1)从哪里知道了朱鹮濒临灭绝?你能从书中找到依据吗?我看哪一位细心的同学最先找到了?(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2)朱鹮为什么会濒临灭绝?原因可能都有哪几个方面?(板书:污染、捕杀……)由此可见,朱鹮是即将濒临灭绝的动物,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板书:擦掉问号)(3)那为什么科考队又会来到陕西洋县呢?(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4)它们找到了吗?(找到了)三、品读课文,质疑问难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小组同学交流此问题。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说说。)(板书:宣传寻找保护)1、积极发动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组织有感情地朗读:(1)分角色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谈感受。(2)再读,生评价。(3)师生合作读。(4)表演读。小光从小胖那里得到了朱鹮的相关信息,于是第二天就陪着科考队员一起寻找朱鹮。2、为科考队带路寻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看看你从中都体会到了些什么,并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一会咱们一起交流。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以免干扰观察。想象一下,除了这些困难,科考队员还忍受着哪些困难?这两只鸟儿……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为什么说是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考队到全国各地寻找朱鹮。”)静候一旁的科考队员……珍惜的鸟儿。比较:他们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的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请同学们看屏幕,他刚才是说的这句话嘛?(不是)好不好?从第一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全力保护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小光和小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保护朱鹮的仅仅是科考队员和小光吗?(还有老师、同学、村民们。所有的人都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朱鹮的活动中来。)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是所有人的爱把朱鹮给唤了回来。从根本上说,是这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擦掉问号,同时画心)4、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情感深化真可谓是失而复得的朱鹮啊!关于陕西洋县保护朱鹮的情况还有一段后话,想知道吗?师读(配乐)《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并扩大其分布区和其他的保护,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同学们,小光等人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他们的行为又给了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又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做些什么呢?(生畅所欲言,板书)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他们,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五、小结同学们,其实文章的题目饱含了作者的感情,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题:朱鹮飞回来了。六、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中还有哪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了解他们的现状。为保护野生动物写宣传标语,用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推荐阅读:《中国地理》朱鹮篇板书:朱鹮飞回来了飞走(?)→→→→→飞回(?)环境宣传捕杀寻找食用保护濒临灭绝快乐生活

延伸阅读

朱鹮飞回来了教案


第十六课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
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
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
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
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
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词语)
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朱鹮飞回来了》课文


[北师大版第八册课文]

小光家住在秦岭山脉的大山里,平时很少有人来。小光向往山外的世界,希望有一天能够走出大山去看一看。

这一天,小光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被几个人吸引住了,只见他们背着大背包,一边走一边在谈论着什么。见到小光,他们亲切地打招呼,问他去一个山村怎么走。小光腼腆地告诉他们,他就是好个村的,村长就是他爸爸,跟着他走就行了。

路上几个叔叔问了小光许多问题,什么这儿的鸟多不多啦,小光都见过什么样的漂亮鸟儿啦。一会儿,他们就来到村里,小光的爸爸接待了他们。晚上,几个叔叔就留在了小光家。

吃过晚饭,几位叔叔和爸爸聊天,还拿出一些鸟类的照片给爸爸看。小光在一旁听着、看着,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报告里说朱鹮已陷入灭绝的境地。在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已经死去,动物园里饲养的门只朱鹮已经失去了繁殖能力。我国自从1964年在甘肃捕获一个朱鹮以来,一直没有发现朱鹮的踪迹。为了查明朱鹮在我国的生存情况,一支科学考察队到各地寻找朱鹮。

这支科学考察队就是由这几个叔叔组成的。他们在我们的东北地区寻觅了很久,毫无收获。经过一番认真的推敲与考证,大家把目光转向秦岭地区。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水源充足,长期以来较少开发,而且历史上朱鹮活动频繁,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就这样,科学考察队来到了秦岭地区的陕西省洋县,来到了小光住的村子,希望能得到村民的帮助。

第二天,小光来到学校,将头天晚上的事告诉了同学们,请同学们和他一起寻找。听完小光的叙述,小胖叫了起来:嗨!不就是红鹤吗?我知道哪儿有!

小光可高兴了:真的?这可不能骗人!

小胖拍拍胸脯:我敢保证!

小光高兴得紧紧抱住了小胖。

晚上,回到家里,小光将学校的事对几位叔叔一说,大家都很高兴。第二天小光和小胖请了假,连学校的自然课老师也眼着考察队员一起参加寻找朱鹮的工作。

他们来到一片稻田中隐蔽起来。天气很热,虫子不停地对他们进行骚扰,但是,大家都忍耐着,尽量减少活动,免干扰观察。苦苦等候多时,他们终于看见两只白色的鸟儿一前一后从远处的山谷里飞来,轻轻地落在一棵大树上。

这两只鸟儿背上的羽毛是洁白的,两颊的羽毛则是鲜红鲜红的。它们的脑枕部呈柳叶状,长着一排突起的羽毛就是它!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生怕惊飞了这两只珍稀的鸟儿。小光和小胖也非常兴奋,要不是事先叮嘱过,恐怕此刻他们早就跳起来了。

考察队员和村民们认真仔细地搜索、观察,在附近一共发现了七只成年朱鹮,他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保护朱鹮的工作之中。

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忍受着风吹雨打、日晒虫叮,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在考察队员的悉心照料下,一对朱鹮开始产卵孵化下一代了。终于,四只活泼的小朱鹮钻出蛋壳,来到世界上。一只小朱鹮因为体弱的缘故,被挤出了鸟巢,掉在地上,它的父母在树上哀鸣,却无力相助。考察队员趁成鸟觅食的时候,将它送回鸟巢。但不久,它又被挤出来。考察队员决定人工饲养这只小朱鹮,小光和伙伴们也挖来田螺、泥鳅,捉来小鱼、小虾喂它。这只小朱鹮健康地成长着,后来,被送到北京动物园展出。

现在,陕西省洋县已被列入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鹮正在那里快乐地生活着。

朱鹮飞回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9*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

3.善待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善待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保护野

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分册等有关书籍,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1=1,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1=8760,告诉我们一

年里有8760种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失。1=?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

言)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陕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

道它叫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

1.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

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引导朗读阅读提示。

3.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

(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自读课文,弄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不熟练、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讨论: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找有关时间的词语。)

先介绍了小光巧遇科考队员,并得知他们此行是为了寻找珍稀的朱鹮;再讲在小朋友的热心帮助下,科考队

员发现了朱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最后讲陕西省洋县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鹮在那里

快乐地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板书)

(1)积极发动(2)耐心寻找(3)全力保护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鹮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好好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加入

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谁把他们的事迹读一读?

指导朗读。

(1)积极发动部分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们的

天真可爱和热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2)耐心寻找部分要读出他们的忍耐和发现朱鹮后的喜悦,体会他们对朱鹮的珍爱。

(3)全力保护部分,品味描写他们对小朱鹮悉心照顾的句子,体会他们对朱鹮无比珍爱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激发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到我们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

2.选两位同学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学谈自己的体会,或向他们提问。

六、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师可介绍有关朱鹮的资料,再让学生汇报找到的有关资料,希望他们向老师那样,用事实来说话。

七、小结。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

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生字。

2.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9*、朱鹮飞回来了

朱鹮飞回来了

濒临灭绝发现、保护

(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课后小记: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别名

朱鹭

学名

Nipponia

nippon

英文名crested

ibis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分布

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雌雄羽色相近,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初级飞羽基部粉红色较浓。嘴细长而末端下弯,长约18厘米,黑褐色具红端。腿长约9厘米,朱红色。

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在附近的溪流、沼泽及稻田内涉水,漫步觅食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兼食昆虫。在高大的树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鸟,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围游荡。4-5月份开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窝,每窝产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细斑。由双亲孵化及育雏,雏鸟约在30天后破壳,经哺育约40天后离巢。

朱鹮是稀世珍禽,过去在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曾有较广泛的分布,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我国鸟类学家经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陕西省洋县重新发现朱鹮种群,也是世界上仅存的种群。此后对朱鹮的保护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饲养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来,雏鸟已能顺利成活。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目标:

1、提高小组分工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利用网络(internet)自主查询、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爱护,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

资源与环境: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internet。

3、powerpoint演示文稿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1、教材分析:《朱鹮飞回来了》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支科考队在秦岭山脉的大山里,依靠当地群众寻找到濒临绝迹的朱鹮,并想方设法保护朱鹮,是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内顺利繁衍,健康成长的事,表达了人类渴望濒临绝迹的珍稀动物能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内容浅显,中心意思不难把握;虽然表面上似乎与大多数人无关,实际上却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2、重难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鹩的经过,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策略: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提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对象作为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有较强的质疑能力,愿意参与讨论,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对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所设计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执教者真正做一个引航者、指导者、组织者。

2、教法设计:

(1)、提供阅读提示,设计教学课件,建立良好的学习保证。

(2)、师生互动,教师指导学生的小组学习,及时发现问题,帮他们解决。

(3)、加强阅读指导,创设情景,加入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和求知欲望。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1、interner支持的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学习的平台,方便了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展示朱鹮图片、阅读提示、课文中的重点句段,加载视频、配乐。在教学的相应环节依次展示,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互联网的应用。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扩大课堂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源,提高学习的效率。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激趣导入

谈话:在我们陕西省洋县生活着一种美丽的鸟,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预习猜猜它们是什么鸟?(板书--朱鹮)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种鸟的感受。

谈话:就是这种美丽的鸟却有着特殊的身世,上网阅读有关朱鹮的资料。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谈话:现在朱鹮到底生活的怎么样?我们一同来学习课文--朱鹮飞回来了(板题)。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图片了解朱鹮的外形,感受朱鹮是一种美丽而优雅的鸟,激起他们对朱鹮浓厚的兴趣。在百度搜索中键入朱鹮,点击后,进入相关网址,进一步了解这种鸟的具体情况。简单介绍了解到的知识。读课题,根据自己对朱鹮的了解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把朱鹮图片收入演示文稿中,及时出示使学生初步对朱鹮的外形有所了解。学生自己进入有关朱鹮的网站,自主学习对朱鹮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使他们对所学课文产生浓厚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体会朱鹮不仅美,而且非常的珍稀,引发学生对朱鹮命运的关注,带着问题进课堂,为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

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初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学生读完后根据阅读提示的问题,检查他们的读文情况。最后小结①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

②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在演示文稿中板书。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这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自读课文后和同桌交流并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powerpoint演示文稿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读文后,教师根据阅读提示检查大家的读文情况,并新增幻灯片,整理学生回答的问题。演示文稿对阅读提示的出示和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总结有利于学生理学习清思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和写作思路。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深入探究

1、谈话:同学们,课前大家围绕课题提了不少问题,朱鹮真的从洋县飞走后又飞回来了吗?它飞走过吗?请大家自读第四自然段,讨论一下:课文为什么要说朱鹮飞回来呢?演示文稿出示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读完以后,在小组交流。

谈话:由于人类的原因朱鹮的数量不断锐减、濒临灭绝,此刻你的心情如何?学生说出感受后,指导学生带着担心,伤感的情绪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组内阅读第四自然段,感受朱鹮濒临灭绝的事实,共同讨论什么原因使朱鹮到了灭亡的边缘,体会人类活动对朱鹮生存状况造成的威胁。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读中感悟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

powerpoint演示文稿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引起学生重视,同时为教师指导朗读提供方便。

共同协作,探究朱鹮飞走的秘密。培养学生深入挖掘问题根源的能力,使学生的心与朱鹮命运紧紧相连,反省自身的行为。

2、谈话:那么,又是什么让朱鹮飞回来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与同桌同学讨论讨论,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科考队和小光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呢?画出来最让你感动是哪一部分,找出来读给你组内的同学听。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汇报时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踏破铁鞋、寻觅、按捺等词语的意思,指导朗读科考队一行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并请学生说说读了科考队和小光他们为了保护和照料朱鹮的事例有何感想?组织朗读比赛,鼓励学生在读中感悟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组内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科考队和小光他们所做的努力。并找出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推荐给组内同学。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有感情的读自己感动的事例,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谈谈自己从课文的叙述中体会到什么?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声中参与感情朗读比赛。

powerpoint演示文稿出示相关句子段落,加载背景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如情入境,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提高朗读水平,增强学生对科考队一行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的认识,体会他们对朱鹮的喜爱,感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科考队一行为拯救朱鹮所付出的辛劳,让学生明白只有人类爱野生动物,它们才能拥有幸福的家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水平。

3、谈话: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请学生发言,注意总结。(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使洋县成为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视频播放《朱鹮飞进山里人的家》,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谈话:让我们再来看看课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指导学生怀着高兴、激动的心情读课题。

总结朱鹮飞回来的原因,观看视频,直观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再读课题表达自己的心情。

视频播放器《朱鹮飞进山里人的家》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结合实际了解保护野生保护动物意义的机会。

通过观看录象,使学生真实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回归课题,升华课文主题。

拓展延伸

谈话: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还有许多像朱鹮一样珍贵的野生动物,它们是谁,现状如何,上网查资料。并交流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搜集资料后,进行top环境下的单机展示。

我们人类又为这些野生动物做了哪些贡献呢?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有关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网站。

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上网搜集其它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组内交流后,班级展示。浏览有关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网站。感受人类对待野生动物态度的转变,了解我们的保护工作成果。

学生使用互联网查询珍稀野生动物资料,了解它们的现状,浏览有关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网站,并在局域网内展示自己的成果,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学生通过亲自了解,明白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动物朋友值得我们关注。而我们人类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做着自己的努力。鼓励孩子们也参与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设计开放式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做到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

1、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2、请学生调查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珍稀动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状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16*朱鹮飞回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16*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 朗读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分册等有关书籍,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二、揭题谈话。 1.介绍朱鹮。 2.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光和伙伴们带领科学考察队员寻找朱鹮并精心养护的事。) 4.自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小光遇到几位寻找朱鹮的考察队员,然后和小伙伴们带领叔叔寻找朱鹮,最后讲他们终于找到了朱鹮并认真观察,精心养护它们。) 5.朱鹮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6.小光和伙伴们为了找朱鹮,都作做了哪些事? 7.讨论: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方面来说) 三.总结扩展 经过小光和伙伴们的努力,使得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朱鹮得以生存,繁衍下来,那么,在当今的社会中,又有多少野生动物会有如此幸运呢?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 布置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资料,向人们宣传并呼吁大家共同保护他们,保护生态环境。 板书设计 16*朱鹮回来了 遇考察队员 寻找朱鹮 养护朱鹮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 教学反馈: 资料提供者:

2020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它们翅长,飞行肌肉强大,故飞行迅速而有力。鸽类雌雄终生配对,若其中一方死亡,另一方很久以后才接受新的配偶。鸽栖息在高大建筑物上或山岩峭壁上,常数十只结群活动,飞行速度较快,飞行高度较低。在地上或树上觅食种子和果实。在山崖岩缝中用干草和小枝条筑巢。巢平盘状,中央稍凹,一般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家鸽就是由原鸽驯化的。它的同类野鸽,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中亚地区,中国见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西部和中部。体长295~360毫米,头、颈、胸和上背为石板灰色,上背和前胸有金属绿和紫色闪光,背的其余部分为淡灰色,翅膀上各有一黑色横斑,尾羽石板灰色,其末端为宽的黑色横斑,雌雄相似。鸽类均体形丰满、喙小、性温顺。行走的姿态似高视阔步,并带有特征性的点头动作。

人们利用鸽子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和归巢能力等特性,培养出不同品种的信鸽。鸽子的归巢能力指,一幼小的鸽子在一个地方长大后,把鸽子带到很远的地方,它仍然能找回它原来的老巢。人类养鸽已有5000多年历史,形成不少性状各异的品种。对于鸽子究竟依靠什么方法识别归巢方向,还没有一个定论。磁场说、太阳说、气味说等都各自有其根据。也许鸽子是在综合利用这些本领。

笑声回来了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笑声回来了”,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笑声回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思想:本课是写家庭生活的一首儿歌,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我放学回来,

一家团圆的欢快情景。课文配有3幅插图,充分利用插图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指导学生读好

课文,朗读正确、流利、有语气,通过讨论激发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感悟家庭生活的幸福。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个生字,认识5个字。会读6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乐趣,喜欢自己的家庭。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规范的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朗读课文

1、拼读词语:gongsihuilaigongchang

公司回来工厂

fangxuedajiaxiaosheng

放学大家笑声

2、练习朗读课文。

(1)反馈。

(2)指名读。

(3)分组读。

(4)小组内反馈。

3、认识生字。

(1)自由认读生字。

(2)自学生字。

(3)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读字说词。

二、学习课文。

1、看图说话:出示句子,自己试读,指名读,指导读。

“门开了,爸爸从公司回来了。”

2、学习第二、三句方法同一。

3、学习“大家的笑声都回来了”。

“大家”指的是谁?为什么笑声都回来了?联系生活实际说。

4、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

三、学习写“工”。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2、注意书写姿势。

3、书写练习。

四、作业: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背诵课文了,能够初步感受到家庭的重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认识6个字。会读5个词语。

2、能展开想象,说说全家人回来后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产生爱自己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不丢字,不加字

2、小组内读课文,讨论:爸爸、妈妈、我都会说些什么怎样把笑声带回来了?可以展开想象,也可以说说自己家的事?

3、全班交流。

4、表演。

二、指导书写。

1、学习“回来”。

(1)师范写学生书空,自己说说笔顺。

(2)自己书写:“回”字后封口,写完后比一比范字。

2、学习厂。学生说笔顺,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书写。

三、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做语文练习册。

四、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五、教学反思: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较好,生字学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案分析


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黄继光》教案分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一、了解预习情况。

1.读讲生字词。(让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生字词的方法,突出难点、重点的地方。)

2.本课主要讲什么?

师生介绍交流黄继光的生平资料。

(这一环节的设计,只适合有预习习惯的班级。如果不作预习,可以把这一环节转化为‘‘课堂预习”或“初读感知”O对黄继光生平事迹的了解,由教师启发学生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在交流中推进,充分运用学生这面的认识积累。)

二、指名分别读前5个自然段。

三、指导分析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

①有几句?各讲什么?(时间、地点、情况)

②哪句是重点?(任务——“夺高地”)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哪几句可连在一起,表达一个意思?(战士——敌人——结果)

②这一段可分三层,每层讲什么?

(战士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阵地。敌人的机枪织成“火网”阻挡我军进攻。结果是我军战士屡次攻击都被压了下来。)

③怎样概括地说?

指名3人分层次读。

3.默读第3、4、5自然段。

①根据前面的指导,这3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自己学习。

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作板书。

小结:开始读课文要明白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这能帮助我们分段,同时能知道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经过来写

(这一部分的设计既是对课文“切入点”的正确选择,又是为课文分段、理清层次打下基础,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处理上,这一部分的“略读”更是为重点“精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略读”的处理上又有主次之分,如1、2自然段是以教师指导为主,而3、4、5自然段则又体现以学生自读为主,如此“扶…‘放”结合,“扶”中有“放”,无疑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

四、进一步理解段之间的关系,了解黄继光的思想。

问:课题是“黄继光”,课文从第3自然段才讲到黄继光,

(战役的胜利一夺高地一攻火网一黄继光请战)

(这一教时总的设计是落实好初读感知,但初读的方法选择,充分体现了课文特点,把理清层次与在整体感知基础上重点解读课文l至6小节结合起来,为精读以黄继光献身为重点的段落创造了条件。)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1、2自然段。

二、讲读课文。

1.指名3人读第3自然段。

①问:你们想想这一段为什么要3个人读?(讨论后明白,这一段分“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怎么做”三层意思。)

②问:这一段应抓住黄继光的什么来分析?(“目光炯炯”——从这目光中可看出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

(“请让我……”这句话说明这个任务是黄继光“请求”的,他明白任务是艰巨的却主动要求承担,表现了黄继光的英雄气概。)、

③表情朗读。

2.指名读第4、5自然段。

①黄继光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前进的?

(子弹“像冰雹”“暴风雨一样”)

②重点突出:“顽强”“挪动”。

哪儿能看出黄继光的“顽强”?

两个战友先后倒下,他前进——不怕困难

敌人所有机枪对准他,他前进——不怕阻挡

身受重伤挪动身子继续前进——不怕牺牲

“挪动”是怎样一个动作?(一点点移动)

黄继光为什么只能“挪动”(负了重伤)

他是怎样挪动的?(用尽全力艰难地)

他为什么要向前挪动?(近火力点炸暗堡)

(抓两个重点词“顽强”与“挪动”,来理解课文中的句子、语段,揭示英雄黄继光的行为和精神世界,是本设计的一个关键点。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内化的基本途径是

如此设计,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③指名表情朗读。

④此时,黄继光想到什么?(“他感到……”这句先由一个人读,接着~小组读,再是二小组齐读,最后全班齐读。)你们明白为什么这样读?(这是排比句:表达了黄继光由想到指导员、战友到想到祖国人民、朝鲜人民,是千千万万人民给了他力量,非消灭敌人不可。)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们想象当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启发学生想象:战士们握紧钢枪,高喊……跃出……一排……一连……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人,占领了阵地。)

(教师在引导学生深读感悟的同时,借助朗读使学生感化,如此实现阅读内化是这一环节设计的指导思想。而I司时又激发学生想象来丰富内化,则更有“响鼓重擂”的作用。)

三、总结谈话。

讲述:1982年10月《人民日报》第一版登了一则新闻——在黄继光的家乡,人们为黄继光立了碑,碑的正面是邓小平题词,碑上塑有黄继光的像……

问:你们听到这则新闻报道,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由感悟,继续深化对英雄精神的感受。学生想法预测,如

“我真想去黄继光家乡亲眼看看,我想这个纪念碑一定很高大雄伟。”

“我要亲手做一个最好的花圈,敬献到黄继光烈士碑前。”.

“我想象纪念碑的黄继光塑像可能就是英雄扑向敌人枪口的那一刹那的情景。”

“我想写一封信给黄继光家乡的小学,希望得到一张纪念碑的照片。”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分析

教学目的:

1、认识并学会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通过课文学会概括我心生感动部分的主要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学习课文第1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课件

2、你看见了什么?

荷花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歌咏所描画,看着这田田荷叶,亭亭荷花,你不由得想起了哪些诗句?(出示课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这一望无边的莲叶不光引起了我们的啧啧赞叹,也勾起了一个人的无限遐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莲叶青青》,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4、板书:莲叶青青注意:莲是草本植物,上面是草字头,草字头的横要写得略长一些,盖住下面的“连”,这个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半包围结构。

5、一起读课题。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1、生字、组词、多音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反馈检测

1、听写词语:斑驳陆离一缸胳膊肘孙子生疮剪刀

2、根据意思写词语。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形容色彩繁杂。()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五、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反馈学习情况。

3、各个小组修改各段意。

4、重点引导朗读描写“祖国”喜爱莲叶的语句。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定小组朗读第一段。

2、主学习第一段,并针对第一段提出质疑。

3、我喜欢莲叶吗?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喜欢,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心里急急忙忙地寻找着合适的句子。)

4、那么,为什么作者偏偏找不到自己要的诗句呢?

5、你知道我的心事是什么吗?

七、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品读,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

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为什么看到一池青青的莲叶,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描写荷花的诗句。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出示荷花图,音乐、引入)孩子们,瞧,湖面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荷花,有的袅娜地开放着,有的羞涩地打着盹儿,他们犹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婷婷美女……古往今来,喜欢荷花的人比比皆是,歌咏荷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孩子们搜集到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谁愿意读读你搜集的诗句。孩子们搜集到的描写荷花的诗句真多、真美,有写荷叶的,有写荷花的,有写荷香的,还有写荷花品质、各部分的用途的等。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揭题:孩子们,课前交流的诗句的确很美,可这些班驳陆离的诗句都不是我要找的,倒是这一池青青的莲叶,(课件,莲叶)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与遐想,使我的眼前渐渐地浮现出了祖母那慈祥的、淡淡的笑脸[板书:祖母],使我生出了许多感动。到底令作者感动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莲叶青青》,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解答同学们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齐读课题。生: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二、出示预习提纲

三、展示交流,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四、品读2-4自然段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师: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读句子,以读答问):

当雇人挑来河泥时,祖母(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

当把一枝枝早已挑好的种藕种下时,祖母(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

当小莲叶快要冒尖时,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

当小荷叶终于长出来时,祖母(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当荷叶长大了,有人夸奖时,祖母(就把人家让进来,倒贴茶水请人观赏。

请注意句中的动作词。你认为哪些动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你能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吗?[相机板书:爱莲]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你认为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相机板书:十分]

再练习朗读,体现对关键词语的理解。

指名读课文。

3、引读2―4自然段。

4、师: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从荷花种植、生长的整个过程我们都深切地体会祖母确实非常喜欢荷叶。因为是十分喜爱,祖母下的功夫才会“令人吃惊”。可她为什么要剪下心爱的荷叶呢?

五、品析5-7自然段体会关爱

1、仔细阅读读课文5-7自然段,想想祖母为了给小孩儿治病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点语句,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适时点拨。

(随机交流。本环节以学生发言为序,不以课文自然段为序,学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祖母丝丝地吸着冷气,好象要替那个小孩儿忍受痛苦。”(大屏幕出示)

(1)、请生读。

(2)、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追问:主要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丝丝地:点击课件,打点。)(看图:出示插图2)你能把你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吗?(个别读)

(3)、看图想象:这个孩子的疮到底有多严重?满头的疮又红又肿,又痒又痛,有的已经渗出了脓血,发出一股浓浓的脓血味,头发粘在一起夏天暑热长疮)是啊,小孩满头都是又红又肿,又痛又痒的疮,严重得让人吃惊,可能祖母这么大年纪了,也很少见过这么严重的疮。所以令祖母吃惊得“丝丝地吸着冷气”,想替小孩忍受痛苦。疼在孩子身上,可真是急在祖母心里,可见祖母是个多么慈祥、多么善良的老人。[板书:心地善良]

(4)、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谁再来读读这句话,评议,挑战刚才这位孩子。(读的时候,前半句语速稍慢一些,“替”字重读,着急。体会祖母的善良。)看到这种情况,祖母是怎么做的呢?B、“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请生读,谈你体会到什么?(从“醒过神来”体会到了祖母明白了孩子需要荷叶放到中药里煎,以荷叶的凉气驱除孩子的暑气。——很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赶快”可以看出祖母动作快。(从动作快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想快点剪,好让小女孩早点用上(早点剪早点用早点好),“咔的一声”可以体会到祖母剪得非常干脆,没有一点犹豫,“最大的”叶大,作用大,效果好→大方。祖母爱孩子超过爱荷叶,一心为他人着想。

师: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朗读?(语速要快,语气坚定,不迟疑)(谈完抽生读,读得好:干脆,毫不犹豫谁来向他挑战)齐读。(读出祖母想尽快帮小孩治好病,尽快减轻小孩的痛苦,急切的心情。)[板书:剪叶治疮]

(2)、推波助澜式的朗读,对比体会祖母对莲叶的喜爱和对别人无私的帮助。

老师来引读,孩子们反复读“您却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这一句,读的时候孩子们请起立,还可加上动作。(出示句子、音乐)第一次由1——2组读,第二次由1——4组读,最后一次,全班孩子读。

尽管种藕时,您弄得两手污泥一直到胳膊肘,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小莲叶快要冒尖时,您百般呵护,可为了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尽管您对莲叶的喜爱就像疼爱新生的孙子,可为了治小女孩的病,您却

——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3)【过渡:不仅如此,而且——(读):每隔几天,她就要给那个小孩儿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也就越来越萧条。为了小孩的病,您舍弃了自己最爱的荷叶,一家人都觉得可惜了这一缸好荷叶,可您却——谁来读读祖母说的话?】

C、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大屏幕出示)

(1)(出示句子,加点)注意,祖母说这番话时是怎样说的?(“念念有词”)怎样说才叫“念念有词”地说?(念念有词:老年人语气语调慢,低声,自言自语)谁来“念念有词”地说一说。从祖母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降伏制服)第二个一物又指什么?(疮)(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聪明)

派上大用场:莲叶可以观赏,是我家的独特风景。荷叶也曾年年被祖母送给邻居们泡茶喝。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你能联系前文来谈,你真会读书。)

罢了:能换一个词(算了)带进句中吗?(不开花也就算了)(祖母爱莲叶,盼开花,没了莲叶,自然开不了荷花。在祖母看来,孩子的病治好了,比看开荷花还重要。不开花就算了,不开花胜过了开花的价值。

[板书:关爱他人或乐于助人]

(3)、你认为该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呢?(读出祖母的语气,“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请生读。评议,再读。

4、看板书,小结主要内容。

师:祖母十分爱莲,却毫不犹豫地拿来给小孩儿治病,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前,孩子们提出的疑问: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会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相信大家都能解答了吧。(把喜爱的荷叶给左邻右舍泡茶喝,给小孩治病→心地善良关爱他人或乐于助人)

【师:是啊!祖母是如此善良,如此乐于助人,让我们怀着对祖母的崇敬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的第五段。(生自读)机动安排】

六、学习写法检测反馈拓展延伸

1、体会写法。【师:祖母的这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品质一直影响着作者,不时地勾起作者对祖母深深地怀念,所以作者一看到这田田的莲叶,就触景生情,不由得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抒发了我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第1段和第8段)(大屏幕出示,音乐)指两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齐读首尾段。)

师:文章开头有莲叶想到祖母,结尾也是有莲叶想到祖母,像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这样写能使文章浑然一体,主体更加鲜明,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不妨借鉴一下。

2、探究课题:老师有个疑问,课文明明一直是在写祖母,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题呢?青青的莲叶给人们带来的是清凉,祖母就是那为大家带来清凉,带来关爱的青青莲叶。[板书:勾画荷叶]

孩子们,请在深情地读读课题。

3、拓展延伸:孩子们,其实在我们身边像祖母这样的人还有许多许多,甚至有许多人为帮助别人献出宝贵的生命。课后,孩子们可以去调查采访,然后以《的爱》为题,写一篇日记。(孩子们,让我们都像祖母似的人一样,献出自己的爱,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

板书设计:17、莲叶青青

(祖母)

十分爱莲剪叶治疮

感动

心关

地爱

善他

良人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地的话》教案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地的话》教案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大地的话》,我们读课文,下面老师想请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前面现来给大家读一下,哪位同学有这个决心啊?

二、自学提纲

从大地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怎样理解文中的“你”?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背诵诗歌。

三、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你”。

1、指名回答

2、小结:文中的你指读者、指所有人。大自然的一切有生命的精灵。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激发情感,以写续情(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也按耐不止自己的话语,想来说说吗?对你想说的人、物敞开心扉,大胆的说出来吧。

也尝试着用课文中出现的“假如。。。”“即使。。。”关联词语,仿照课文的前四段,来抒发你自己的感情吧。

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继续使用大地对万物的角色,也可以换位说说万物对大地的话语;也可以离开书本,自己设定说话的对象。

五、堂清检测

背诵诗歌

填空

本诗体现了大地母亲博大的()和()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一切生命()()()的博大情怀。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分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生命》教案分析

【教材介绍】

《生命生命》是四年级下册第五组“感受生命的美好”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这三个小故事中,抒发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学习本文,意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并能获得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充分理解作者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并从中受到教育。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有一定难度。教学本文前,让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为领悟本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扰、塌、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塌”,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准备】

1.课件。

3.收集有关像杏林子一样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的名人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介绍杏林子的生平,引入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生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细细感悟。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读后有什么收获。

2.检查反馈

(1)交流收获。

(1)检查词语。

a.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

骚扰欲望震撼糟蹋有限动弹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鼓动跃动冲破坚硬沉稳短暂珍惜

b.指导“弹、塌”在词中的读法。

c.理解:“骚扰、糟蹋”的意思。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及找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感悟生命

(一)指读第一段,引导质疑:词典中对“生命”已有了明确的解释,作者为什么还要思考生命?他对生命的思考到底是什么?

1、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2、学生讨论交流。

3、感情朗读。

(二)自读二、三、四自然段。

【课件】自读提示:

1.作者列举了几件事例,请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概括出来。

2.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1)自由交流,相机板书:飞蛾求生

香瓜子茁壮成长

静听心跳

(三)学习“飞蛾求生”一段。

1.读一读你感受最深的词句,说一说你感悟到了什么?

2.学生反馈,体会情感。

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学生汇报,读句子,说原因。

(2)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飞蛾求生的欲望?(挣扎、极力、鼓动、跃动)

相机指导朗读。

(3)引读,感悟飞蛾强烈的求胜欲。

(4)感情朗读。

此时,你看到这只飞了吗?请用你的朗读告诉老师。

指读,并且请学生说出:看到了一直怎样的飞蛾?

(5)想象说话: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杏林子,看到这只飞蛾你会怎么想?

(6)指导朗读全段。

小结:正是飞蛾这种求生的欲望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赞叹齐读课题。

后两件事例又给作者带来什么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板书设计:19生命生命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静听心跳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分析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秦宏玲审核人:周明龙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结合语言文字,理解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难点】

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能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默读课文,感知交流,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给课文分段。

【课前预学】

1.自学生字词。2.读熟课文。3.初步理解并概括文章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人物)(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情)。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出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语句,并在文中做记号。

3.我觉得她是一个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描写医护人员的词语,学生朗读。介绍: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性肺炎在广州流行。正是有了医护人员,才挽救了一位位患者的生命。今天我们也要来认识一位优秀的医护人员,这就是——板书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难读的词语的掌握情况。

2.解决难读的句子。

(1)“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运转”红色)

指名读读这句话。

指导:“转”是一个多音字,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来组个词。

找出其他的多音字,教学“强”、“率”(注意“强”有三个读音。)

扫清了这些“拦路虎”,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

(2)“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指名朗读这句话。

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真情无悔”。

同类字学习:和“悔”字相似的字。

指导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朗读句子。叶欣在面对危险和死亡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舍己为人,假如你是叶欣的同事,你看到这种情况会对她说些什么?

3.自读课文,把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为什么。讨论后进行汇报。

4.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叶欣是个怎样的人?教师板书:崇高精神

5.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具体事例来表现叶欣的高尚品质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课文中找一找。

6.指名回答,教师板书:抢救病人、关心同事、身患“非典”

7.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叶欣的去世——叶欣救治病人、离开人世——告别叶欣的动人场面。指导并明确各部分所在的段落。

课文通过具体描写了这三个事例来突出叶欣的高尚品质的。课文中是怎么具体写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三、检测评学

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四、作业设计

1、描红、临写课后生字;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叶欣的事迹资料,补充阅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抓住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重点】

扣住“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精神。

【课前预学】

了解“非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题中“永远的白衣战士”指的是谁?课文写了她的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

1.交流资料关于“非典”:

补充:“截至2003年6月9日,中国内地5328人感染非典,340人死亡。全国有935名医护人员遭遇非典;广东省的非典患者中,竟有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为了抢救1个周姓“超级传染者”,60个医护人员被感染……”非典太可怕了,医护人员太伟大了,他们都是在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的。

2.面对这场战争,叶欣是怎么做的?你还读懂了什么?

A段落“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粱先生……叶欣急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检测心率、血压、呼吸……两个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理解“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了回来。”

为什么说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

(1)小组,个人

(2)叶欣为什么要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为什么要做到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

“娴熟”——精湛的业务,医护技术很熟练。

“迅速”——对工作高度负责。

省略号——叶欣做了很多工作,很辛苦,很忙碌。仅用了2个小时,就救活了梁先生。

B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这段话中有一个表示神态的词语:声色俱厉。说话时的声音和态度都很严厉。

C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斩钉截铁”指说话办事坚决果断。

面对危险,叶欣总是冲在最前面。

坚决,果断,叶欣舍己为人、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魅力。

从这一段中,选你最受感动的一句话读一读,读出你的情感。

3.在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工作中,叶欣不幸染上了非典型肺炎,所有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有挽留住她匆匆离去的脚步,叶欣永远的离开了。在她的告别仪式上,是花圈如海,泪如雨下,叶欣留给人们的却是永恒的微笑。所以我们她是永远的白衣战士——再读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

三、检测评学

假如你是叶欣的病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是叶欣的同事,你想对她说什么?

假如你是叶欣的亲人,你想对她说什么?

五、作业设计:

护士长叶欣带着永恒的微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何止她一个英雄呢!读读这两则日记,读后,请你用手中的笔,向这些“白衣战士”们吐露自己心声吧!

2月16日星期日

上午11点,我们终于把病区所需的物品全部备齐。我真不敢想象,这些体重只有40、50多公斤的姑娘们仅用了7个多小时的时间,就把将近20倍于自己体重的各种物品从不同的仓库,搬回到现在的5楼,并归类有序地摆放好。将近10点钟了,大家才捧着盒饭进晚餐。护士冯秀芳打电话把自己调到临时病区护理非典型肺炎病人的事告诉家人,电话那边妈妈、姐姐、弟弟等人都哭了。小冯对妈妈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后退,我还没哭呢,你们更不要哭了,也不用担心。”妈妈只好让她必须每天打个电话报平安。看见小冯这样,其他的姑娘都不敢再向家里通报……

2月20日星期四

今天又转来了一批倒下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工作更忙了,每天加班的时间就更长了。多种输液药物的配制、静脉推注、吸痰、床上擦浴、病情观察记录、床边护理等等使护士姑娘们手脚不停,每个姑娘下班后双腿双脚都肿了。医院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很好,给我们准备的一日三餐十分丰盛。下班后虽然肚子很饿,但我们谁也吃不完一份饭,包括那些平时食欲很好的大个子医生。下班后,惟一希望的就是睡觉,哪怕只有半个小时或10分钟,哪怕就在办公室。吃晚饭的时候,李护士长对我说,护士小康的小孩病了几天了,小康没有说,也没回家去看,刚刚小康在偷偷掉眼泪时她才知道,小康的丈夫要替她到院长那里请假,小康说服了丈夫,坚持上班。摘自《护士长日记——写在抗非典的日子里》

【板书设计】身先士卒

11永远的白衣战士临危不惧

舍己为人

【教学反思】

12“番茄太阳”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秦宏玲审核人:汪竹芳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3.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

从语言文字中感悟明明的聪明和富有爱心。

【教学难点】

感悟“番茄太阳”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按照提示给课文分段,说出段意。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写作顺序,给课文分段。

【课前预学】

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你能针对课题提出什么问题?

2.番茄来自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状像柿子,果实红色。

二、理解“番茄太阳”。

1.介绍作者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字词:番茄、盲童、天使、清脆、颜色、捐献、亲戚、忙碌、角膜、复明

(2)课文朗读:分自然段朗读,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读熟课文。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

一(1—4)“我”在菜市场上,看到盲童跟父母看摊位,父亲常帮她通过抚摸来认识各种蔬菜。

二(5—14)盲童明明,是一个聪明富爱心的小女孩。

三(15—17)明明将接受复明治疗时说要把自己的腿献给“我”,“我”感到无比激动。

(3)分段朗读,将“我”的内心变化与盲童明明对我的影响联系起来体会。我原本心情如何?后来呢?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3.练习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番茄太阳”这个奇妙的组合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找出句子,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三个“番茄太阳”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番茄太阳”指明明心中的太阳,第二句话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句话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检测评学:朗读课文,摘录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四、作业设计:看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1——明明心中的太阳

2——明明的笑脸

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重点语句,感受明明笑中的乐观,话中的爱心。品味“番茄太阳”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教学重点】

感悟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番茄太阳”之美,懂得用乐观与爱心温暖自己,温暖他人。

【课前预学】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课文中的明明是一个(),而“我”是一位()。

2.课文中()次出现“番茄太阳”。第一次出现时指()。第二次出现时指()。第三次出现时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番茄太阳应该是指什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发现的?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3.齐读句子。

二、理解明明的笑。

(一)感悟笑容纯美。

(1)每次从菜场经过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俩忙碌,女孩安静地坐着,说话声细细柔柔,特别爱笑。(文静的、甜甜的女孩。)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你觉得她笑得怎样?)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乌黑的头发,象牙色的皮肤,精致的眉和下巴,笑起来像个天使。(多美的笑呀!)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笑得动听,使人回味无穷。这句重点品评后齐读。)

你觉得明明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可爱、天真、天使般……)板书:纯真

小结:因为纯真,所以明明的笑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读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二)再悟笑中乐观。

1.这么纯美的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发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言信息。生读读划划。

2.交流反馈。(五岁左右,是个盲童。……)

3.明明是怎么和这个世界接触的?(摸、听)

4.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生活一定是困难重重的。

比如说:明明想倒杯水喝,可是……

再比如说:明明想找伙伴玩,可是……

用“可是”说话,想象明明生活中的困难。

5.明明的生活是如此艰难,可是我们在课文中找不到她哭的痕迹。面对重重困难,明明依然笑着。请同学们再读这些语句感受明明的笑。生齐读句子。

6.此刻,你觉得明明的笑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辛酸、令人心疼、坚强……)板书:乐观

7.小结:因为乐观,所以明明的笑脸美得就像“番茄太阳”。

(三)领悟笑中温暖。

1.明明的笑已感染了我们,同样也感染着课文中的“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我”的心情轨迹。生默读标记。

2.交流反馈:生读找到的句子,师随机点评:心情怎样?

3.享受着明明的笑,“我”灰暗无比的心情逐渐温暖起来了。这是明明的笑产生的力量,想不想再来读读明明的笑?出示句子,师生合作读:师——描述作者心情的句子;生——描写明明笑脸的句子。

4.除了“我”,你觉得还有谁也在享受着明明的笑?

5.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笑呢?(美好、给人希望、温暖……)板书:温暖

6.小结:这回,你想怎样来读这个句子呢?出示句子——“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四)深悟笑中深意。

1.温暖我的,不仅是明明的笑,还有什么?仔细读读课文的最后四个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反馈。(善良……)

3.出示明明的话——“阿姨,妈妈说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给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

这是明明做手术前对“我”说的话,请同学们多读几遍,除了善良,你还读出了什么?

4.交流反馈。(爱心、感恩的心……)板书:爱

5.小结:是呀,是爱孕育了这美丽的笑。心中有爱,脸上才会有这么迷人的笑。让我们再次享受明明那纯真、乐观、温暖、饱含着爱的笑容,享受“番茄太阳”的灿烂迷人。生齐读,师总结读——“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其实,“番茄太阳”在这篇课文中,不光指明明,你觉得谁也是,为什么?(捐献眼角膜的人、爸爸妈妈、作者)

2.除了课文中的,你还认为哪些人也是“番茄太阳”?

3.所有心中有爱、无私奉献的人都是“番茄太阳”。

4.学完了这一课,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说感受。

5.小结: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颗“番茄太阳”,那么这个世界将到处充满爱与温暖!

三、检测评学

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写出它在下面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1.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明明心中的太阳)

2.看这她的笑脸,我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明明的笑脸)

3.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美好的童心,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作业设计

替作者写出自己的心声。

【板书设计】

“番茄太阳”

明明心境番茄太阳

开朗灰暗红红的太阳

美丽温暖姑娘的笑脸

聪明心疼美好的心灵

【教学反思】

13第一次抱母亲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周明龙审核人:秦宏玲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难点】

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齐读课题。提出想法或者疑问。(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愧疚、仰面、责怪、突发奇想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读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责怪”责备;埋怨。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指名评价。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重点指导:

(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报母恩

出示: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指导朗读。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2)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难过,愧疚)板书:难过愧疚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指导朗读。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师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2.根据板书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四题。

指名反馈。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3.指导写字。

生字:脖摔翻瘦(找找两组字的特点,再自由识记生字。)

交流要点。(“脖”的右上部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为田字,“瘦”注意中间两笔横之间要断开。)

3.范写:瘦

四、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换床单报母恩

难过愧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母亲的报答之情。。

【教学重点】

自主感悟、交流体会,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母亲的报答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

二、品读课文。

1.教学第一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第一小节,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埋怨;难过)

2.教学第二自然段,感受“母爱”的伟大。

(1)过渡:母爱伟大,我为什么“我很难过”?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自主朗读。全班交流:

指名谈体会,并读一读相关的语句。

(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一直以为母亲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的身体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我为自己一直不懂事,没能帮母亲挑重担而难过。)

(3)重点理解“重担”。

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母亲的担子还有别的吗?

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

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4)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2、3自然段。

3.教学第四、五段,激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1)引读课文:“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指名读。

(2)想一想,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

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4.朗读全文。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5.有人说“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有人说“母爱是盎然的绿地,芳菲而宜人。她使空气清新、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你心中的母爱又是什么呢?

出示,并指名进行口头填空:

母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着你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母爱是。无论你有多大困难,她总是依靠的屏障为你遮风挡雨,令你心安神怡。

母爱是。。

6.读一读补充习题第5题的诗歌和句子,并完成相关练习。

母爱是一片阳光,

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春天温暖;

母爱是一泓清泉,

即使心灵岁月的风尘蒙沙,也能让你清澈澄净;

母爱是一株树,

即使季节轮回也固守家园,甘愿撑起一片绿荫。

母爱是一首田园诗,悠远清净;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自然清新;

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

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是润物的细雨,

是相伴你一生的盈盈笑语,

是你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

1.你心中的母爱是什么?写一写。

2.读读背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三字经》

四、检测评学

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

五、作业设计

1.完成心意卡并把它送给你的妈妈。

2.收集一些描写母爱的古诗句。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教学反思】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汪竹芳秦宏玲审核人:端家莉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品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

2.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3.向萨沙一家人学习,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并识写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学会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概括段意。

【课前预学】

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读题,理解“弱小”(对比比较“弱小”)

检查预习:“我”指谁?

萨沙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2.理解词语: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说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4.造句。

附近……

芳香扑鼻……

三、检测评学

1、朗读课文。

2、读一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写一写雨中的景象。

四、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摘录描写森林景色的句子。尝试写一写身边景物。

【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萨沙弱小

萨沙证明自己不弱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几个词语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联系上下文品读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

【课前预学】

熟读课文,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认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最弱小的?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家人中最小的孩子——四岁的萨沙说的一句话。他为什么这样说,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是一个什么的孩子?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美好的假日,走进萨沙的内心世界,相信大家会对弱小,对萨沙一家的美好品质更深刻的理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组织交流森林的美好景色,概括:(一是野蔷薇美;二是一家人非常温馨和谐。)

2.小结:森林里的景美,出示图、文: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看着这一朵粉红粉红娇嫩的蔷薇花,闻着它一阵阵沁人心脾扑鼻芳香,你情不自禁的想说句什么话?带着情感在读这句话。

在森林中有这美丽的蔷薇花陪伴,萨沙一家人聊天、看书,生活是那么温馨美好。

3.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来临,交流描写雨大的词语和句子。

相应出示:大雨如注,“注”是什么意思?(灌入)“大雨如注”就是……?

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生回答后再适当补充:)

滂沱大雨倾盆大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疾风骤雨暴雨如注

课文虽只有寥寥三个词,却把雨前、雨中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谁能选用大家提供的这些词说一段描写雨景的话?

指名说,点评。

4.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始了,请同学们

三、品读对话、体验真情:

1.默读课文第二段,组织交讨论:

第一句:面对萨沙的疑问,妈妈作出回答——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板书)

2.面对妈妈的回答萨沙又说了什么?

第二句,可以把它变成这样吗?为什么?(不甘弱小——)

出示: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

这就是问句的魅力---表达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3.妈妈笑着说——生读,萨沙该怎么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出示句子)

萨沙是一家中最弱小的,把雨衣让给他,我们懂。萨沙为什么要把雨衣让给野蔷薇呢?

4.我们来看看雨中的野蔷薇是怎样的?

出示: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读,说:看,雨中的蔷薇花正向我们呼喊什么?你想说什么,你更想做什么?

5.此时的萨沙做了什么?谁来读?

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了蔷薇花带给我们美丽和芳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第7自然段又写了大雨中的可怜蔷薇花,需要我们的保护。这样前后照应是要告诉我们弱小者不仅仅是年龄、力气、身体比我们弱小的,一切身处困境急需帮助的人或其他事物都是弱小的,都需要我们的保护。(删掉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中“人”副板书)

6.萨沙保护了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他又说了什么话?

生读——你会把它变成带句号的句子吗?对比读,你认为他这句话里饱含着什么意思?

妈妈又将怎样回答他?你会怎样称赞他?(自豪、自强、自信、善良)

(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这种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再次用心用情读这一段话)

7.分角色朗读萨沙的三次对话

8.总结: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而年仅4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而努力的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者更让人感动、钦佩、学习。

四、检测评学

1.你会用那些词形容萨沙()()()()

萨沙只是四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

2.仿写语段:一棵小树正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它是弱小的,我要保护它,于是······

3.总结:许多都会事物发生了变化,也许原来的强者会变成弱者,而原来的被关爱者又变成了主动关爱别人的人,但是不管怎样,唯一不变的是要有这样的意识——(齐读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我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五、作业设计

1、写出几个形容雨大的词语。

例:大雨如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对这句话所包含的意思描述,恰当的一项是:

(1)萨沙在问妈妈,自己做了保护蔷薇花的事,是不是最弱小的了。

(2)萨沙保护了蔷薇花,说明萨沙是个爱护花草树木的孩子。

(3)这是萨沙在反问妈妈: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了——你们保护我,我也保护了别人。

【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

苏教版四下第四单元教案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蔷薇花

【教学反思】

习作4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秦宏玲审核人:汪竹芳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有详有略地记叙一次班级讨论会的经过,注意写好人物的对话,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把同学讨论的意见写下来,观点表达清楚,注意提示语的变化。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事,并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教学重点】

善于发现生活中关注的问题,思考事情。能语言清晰、段落得当地记录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提示语富有变化。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参与小组讨论,认真听取他人观点,能把别人的观点有条理地记录下来,并加上恰当地提示语。

【教学重点】

培养讨论,记录的习惯,能把讨论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写具体。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记录讨论会的发言。

【课前预学】

布置学生课前注意观察生活发生的事情。可提前一周时间有意引导学生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并做点记录或剪贴,积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你有一双机敏的眼睛、一个充满智慧的头脑吗?今天我们的作文课就是谈论生活中发生的这些事。

二、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带领学生阅读第二到七自然段,研究这几段话是怎样描述同学们讨论的,让学生学习有概括、有具体记叙的方法;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自己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写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2.学生交流,回忆并交流各自关注的事情,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值得我们关注的”)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资料,就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3.每个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谈论,各小组先确定自己谈论的话题。

4.组内明确分工(作好记录)

5.自由发表意见,也可以进行争论。

6.依据记录内容,参加集体交流汇报。

7.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帮助确定习作的中心,启发详略的安排,不断引导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指导语言表达,转述他人看法,适当的提示语等)

8.发表见解,写成作文。

9.教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把自己的意见写下来,观点表达要清楚,注意详略得当。

10.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三、完成习作草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清楚、有条理地记录讨论会,并学会修改习作草稿。记录要条理清楚、语言明确、写具体。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修改习作。

【教学难点】

关注提示语的变化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课前预学】

互相阅读习作,发现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完善文章。(教师选择中等习作一篇)

二、交流分享,修改完善习作

1.轻声读自己的习作,初步进行修改。

2.互相阅读,互相交流并修改。

3.选择学生习作一份,读一读。看看他是否有享有略?内容具体明确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4.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写得更好一些的?

5.教师再选择一份不仅写清楚了发现过程,同时还描写了自己在发现过程中的心情的习作或精彩的片段。

5.根据精彩的片段,再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修改并认真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4

是否有享有略?内容具体明确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教学反思】

练习4

主备人:杨素玮主备研讨人:端家莉汪竹芳审核人:秦宏玲

个案修改人:个案修改审核人:个案修改审核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中草药的名称,学会八个成语及《三字经》中的一个片段。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

2.能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能大方清晰地进行口语表达。

3.在认识中草药、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在口语交际中乐于表达,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学重点】

处处留心学语文、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会使用药品说明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读准课文中出现的7种中药的药名,初步了解中药的功效;学会读懂中成药的说明书;联系所学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学会八个成语。正确、流利地朗读《三字经》的片段,并能理解其意思;能美观地书写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教学重点】

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知识,认识中草药,会看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等。

【教学难点】

懂得中成药的说明部分。

【课前预学】

了解一些中药的作用、药性,准备交流。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常生病了,都会去医院看病,吃药或打针。我们吃的药分成两类:中药、西药。今天,我们来初步认识中药。

二、学习认识中草药。

1.中医中所用的中药多以植物为材,也有以动物、矿物为材料的。《本草纲目》中就介绍多种中药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国医学、医药上的一个瑰宝。

2.读一读课本中的中药名,读准音。

3.图文结合,认识这7种中药。并大致了解7种中药的功效。

4.中成药的说明书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保质期到2015年12月(过期),到2016年12月(课件出示),则在有效期内。

三、指导学习成语

1.理解成语的意思。

2.读了这些词,你脑中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

3.有感情朗读八个成语。

4.读一读《三字经》的片段,交流《三字经》这个片段的意思。教师予以帮助。

5.有感情读一读,注意抑扬顿挫。指导背诵。

四、学习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羽、弱、朋”。

2.找出共同点。

3.指导:这些字中都有相同的部件,右半边比左半边上头略高一点,下头略低才显得匀称端正。

4.师范写“羽”。学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5.反馈。展示字,师生共同评析

五、作业

背诵成语、三字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讨论班级公约。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能落落大方地才与讨论,提出自己对班级公约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难点】

班级工作制定的可行性。

【课前预学】

调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搜集身边守规则和不守规则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里,应处处遵守规则。班级是我们温暖的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多快乐,我们多是集体中的一员,集体的目标靠我们共同来完成,集体的荣誉靠我们大家来维护。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班级公约吧。

二、学习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

1.说一说学校的制度中,哪些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2.日常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不愿意遵守规则,给别人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不便。你曾经看见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不守规则的事例。

3.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

4.你还知道哪些规则?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进行讨论。

5.制订班级公约

(1)分组讨论:分析班级现状,找出不足之处。

(2)针对问题,小组制订相关规则--《班级公约》。

(3)全班讨论《班级公约》,民主表决。相机点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补充。

(4)小结:这份规则是大家一起制订的,所以必须大家共同来遵守。

总结,学生记录。

三、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课后试着为班级整理一份班级公约。把班级公约用笔抄写纸上,贴在墙上。

【板书设计】练习4

班级公约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朱鹮飞回来了》教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朱鹮飞回来了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