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条形统计图

小学统计教案

发表时间:2020-05-27

条形统计图。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条形统计图”,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苹果产量是2004年的2倍

教师: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 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较好的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通过课件,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延伸阅读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数学书102页到10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整理分析、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第102练习十九的第一题。
(1)出示复式统计表,学生了解有关信息.
项目
人数/人
性别

乒乓球
足球
跑步
游泳货车
男生17188147
女生13461316
(2)学生根据以上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学生独立完成。
(4)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5)解决问题:喜欢哪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女生最少?
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多?喜欢哪个项目的人最少?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完成第102练习十九的第一题。
(1)出示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学生了解有关信息。
数量/箱月份
品牌一月二月三月
甲12010080
乙90120150
(2)学生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
(4)解决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如果你是超市经理,下月怎样进货?本题练习里面,学生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后,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决策。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学生观察图,获得哪些信息?
在这里安排了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对男女生学生喜欢玩具的人数进行统计。老师组织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自己得到的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4题。
(1)学生观察某市人均寿命变化情况统计表,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学生完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完成统计图后,你有什么感想?对大家有什么建议?
在这里设计这道题目,在引导学生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思维。
三、实践练习。
1、选择一件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的事情进行调查,完成下面的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学生分小组进行统计活动,并绘制简单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本题的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自己小组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对统计的步骤、方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案及练习题


1.9.2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课型新授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2及练习十七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根据统计图表会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投影出示课前绘制的统计图。

让学生说一说,从所绘制的统计图中,知道了什么?

(通过观察统计图,知道了喜爱音乐课的人最多,喜爱美术课的人最少,喜爱音乐课的人数比喜爱体育课的人数多3人……)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1)想一想,例1中花的颜色有几种?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花、黄花、蓝花、粉花)

老师提问: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用彩笔画—画。

收集画有不同颜色的卡片。

现在你最想知道什么?(我最想知道小朋友们喜爱哪种颜色的人最多?喜爱哪种颜色的人最少?喜爱这四种颜色的各有多少人?)

(2)用数学知识,绘制统计图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我们所要知道的问题:

绘制统计图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你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

甲组:我们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汁。

乙组:我们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

丙组:我们用画“○”的方法进行统汁。

(3)老师投影出示学生涂色的卡片。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收集到的数据。

(4)小组进行交流。

每组选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再次统计收集的数据,演示给小朋友们看。选一名学生念出卡片上描绘的颜色。其他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

(5)反馈。

甲组: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甲组展示:

红色黄色蓝色粉色(“正”字每一画表示一个人)

正正正

正一

乙组:用画“√”的方法进行统计。乙组展示:

红色黄色蓝色粉色(一个“√”表示一个人。)

√√√√

√√√√

√√√√

√√√√

√√√

√√√

√√

√√

丙组:用画“O”的方法进行统计,丙组展示:

红色黄色蓝色粉色(一个“○”表示一个人)

○○○○

○○○○

○○○○

○○○○

○○○

○○○

○○

○○

再让用不同于这几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组进行展示。

(6)比较。

老师提问:在同学们所用的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用画“正”字方法进行统计最简便,最容易数出数据的多少。因为一个“正”

字表示5个,所以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的数)

(7)投影出示例题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这幅统计图和上一节课的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幅统计图在最下面标明要统计的颜色,在最左边标明数量,这幅统计图更完整了。不用数方格,直接看对准的数就可以确定每种颜色的数量。)

(8)出示统计表。

我们还可以用统计表的形式来表示每种颜色的数量。统计表标明了什么?

(统计表标明了所要统计事物的名称和数量。)

由统计表可以直接知道什么?

(由统计表可以直接知道,喜爱每种颜色的人数)

(9)统计表和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统计表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

量最少)

(10)回答问题。

①喜欢()色的人最多。

学生回答:从统计图上,看出喜欢“红”色的人最多。

②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粉色的多()人。

生:从统计图上,我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粉色的人多2人。

从统计表上知道了喜欢蓝色的有8人,喜欢粉色的有6人。我用8—6=2(人),计

算出喜欢蓝色的比喜欢粉色的多2人。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

A、喜欢黄色的人最少。

B、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5人。

C、喜欢红色的比喜欢蓝色的多1人。

D、喜欢黄色的比喜欢蓝色的少4人。

E、喜欢黄色的比喜欢粉色的少2人。

F、喜欢粉色的比喜欢红色的少3人。

G、喜欢红色和黄色的一共有13人。

H、喜欢红色和蓝色的一共有17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喜欢这些花吗?我想等你过生日时,老师送你一枝,但我不知道你们的生日,请你在卡片上写上自己是哪月出生的,放在桌子上。

2.我想让你们帮我统计一下好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理一下,完成第95页第1题的统计图。

3.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表都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要统计的数量、种类,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统计图和统计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请小朋友们课下去找一找生活中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

五、课后小调查

给学生提供一些贴近生活的统计表,如:“小组内同学参加课外特长学习的统计表”,“小组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表”,“小组同学上学方式的统计表”等等,让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作业设计:

数一数,填一填。

1.长方体的数量最(),()的数量最少。

2.正方体比长方体少()个。

3.()比()多()个。

()比()少()个。

4.四种图形一共有()个。

教学反思: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案及练习题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1.9.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课型新授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体验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看图寻找数据,学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生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彩笔、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校园花坛里的花开了,五颜六色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第93页主题图)

1.看着这么多漂亮的盆花,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2.学生回答:盆花有几种颜色?每种颜色花有多少盆?哪种颜色的花最多?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

你们提的问题非常好,现在我们能一眼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盆吗?(不能。)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吗?请小组讨论讨论。

2.汇报交流。

(1)用数字表示的方法。通过看图,我们发现图上有四种颜色的花,分别是红花、黄花、蓝花和粉花。我们采用数的方法数出红花有8盆、黄花有7盆、蓝花有5盆、粉花有6盆。然后用数字表示出来。

(2)用画横线表示的。通过看图,我们先找到有四种颜色的花,在纸上用笔记录下来。从第一盆开始看起,有一盆红花就在红花的下画一横线,有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就在这盆花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再分别数一数有多少条横线。

(3)用圆圈表示的。我们用的方法和第2组一样,只不过我们用圆圈代替四种不同颜色的花,有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就在它的下面画一个圆圈。

(4)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有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就在它的下面画一个“√”。

(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一个“正”有五笔,有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就在它的下面画一笔,最后分别数一数有多少笔,就有多少盆。

……

评价:(1)学生评价: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

(2)师评价: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这确实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师小结,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我们刚才数数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统计。生齐读。

3.进行活动体会过程。

红花、黄花、蓝花、玫瑰红花各有多少朵呢?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每种花的数量统计出来,把统计的结果涂在教材第93页的方格里,并把结果填在括号里。

4.学生汇报、整理结果。

实物投影出学生整理的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什么?

(每个小格代表1盆花,红花有8盆,我就把代表红花的8个小格涂上红颜色。)

师:那种涂法好?你喜欢那种方法?

小结:我们再涂方格时,要从下往上涂,用彩笔涂上不同的颜色,不要画出格。

我们把同学们涂色的方格图叫做统计图,怎样查找统计图中的数据呢?(每种花对应有几个小格就表示有几盆花)

师:谁还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拿统计图到投影仪下展示。)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评价:第一次就涂得这样准,这样清楚,已经很不错了。

5.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从这张条形的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呢?

(1)()色的花最多,()色的花最少。

(2)红花比蓝花多()盆。

(3)你还能提山哪些问题?

学生问答后,要求学生汁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真能干,你们喜欢这些花吗?我想等你过生日时,老师送你一枝,但我不知道你们的生日,请你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生日。

2.你们能帮老师统计一下吗?请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整理一下,完成第95页第1题的统计图。

3.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么学到的?课后你还想统计什么?

2.生说。

3.师小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可以进行统计,课后小朋友们可以选一样自己喜欢的进行统计,然后咱们再来交流,好不好?

板书设计:

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作业设计:

基础:

1.(1)数一数,填一填,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涂一涂。

(2)()最多,()最少。

(3)比多几个?

(4)比少几个?

(5)和一共几个?

(6)四种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综合: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喜欢吃()的人最多。

(2)喜欢吃()的人最少。

(3)喜欢吃()的是喜欢吃()人数的一半。

(4)喜欢吃香蕉、苹果、菠萝和草莓的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扇形统计图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是我的不懈追求,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教学的成功与遗憾也会相依相伴。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最成功的是在尊重教材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具体的说,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在教学中我找到数学与生活的切入点。设计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情景(介绍我国悠久历史的膳食宝塔等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自然地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缩短学生已知和未知的差距。

2、让学生在丰富且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到用统计图来整理数据、说明问题的优越性;初步认识到用条形统计图和用扇形统计图表达时所需的数据不同等;都为学生下面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点的准备。

3、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引导他们观察、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让他们在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讨中初步体会出扇形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独特点,使他们倾听能力、合作能力、思考能力等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静下心来思考,在整节课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果教学中语言更精练,提问更有针对性,让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一些,大胆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练习设计更有坡度一些,有综合性,能跟百分数运用联系起来,我想本节课效果会更好,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第七单元《统计》中的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可是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表示和用处。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清楚的表示事物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的表示事物的的变化趋势。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感受:

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了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一点也不假,数学就是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出来的。依据我们两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的引入:因为孩子们已经四年级了,而且对于条形统计图有了很好的了解,所以在引入的时候,我利用我们本学期的期中考试的四年级6个班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做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来进行分析。然后在班级的总分给出来,是个很大的数字,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并且让学生来解决一些问题,发现在绘制的时候很麻烦的,问题中你发现他们有什么样的变化情况一题时,有很多孩子不能回答上来。这时告诉孩子们我们很有解决的办法想不想学习,给学生一个思路,让学生小组合作来进行探讨,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讨折线统计图的欲望。

二、在小组合组中探索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且让学生来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得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又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说一说你见过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统计图,那么在做题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哪一种统计图又会更好一些呢?所以在练习中设计了一题,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统计图来完成,这时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然后我让两种做法的孩子都一一进行了汇报,最后让学生总结看哪一种更好。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绘成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但是折线统计图比条形统计图更有优势,这样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

四、不足之处

1、 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面向全体,有个别反应快的孩子喊出答案的时候,就一带而过了,使得在练习的时候有的孩子人家问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他不懂就把所有的数字的都加起来写里面。

2、启发性语言运用不到位。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语言不够精炼,使得学生不太明白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总之,教育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相信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会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扬长避短,不断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做一名学生快乐学习的数学教师。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练习课教案及练习题


1.9.3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练习课)

课型练习课学校使用教师:

时间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问题。

重点、难点:

1.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投影或挂图,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今天咱们再来进一步学习好吗?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练习十七第2题。(1)看图,明确题意。(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3)完成统计表及问题。(4)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少儿百科全书》《IQ博士》《宠物小精灵》《奥特曼》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1)喜欢()最多,喜欢()的最少。

(2)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和喜欢《奥特曼》的一共有()人。

(3)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三)提高练习:

统计一下自己文具盒里各种学习用品的数量,然后在格子里涂色。并把统计表补充完整。(教师提前印好统计图)

铅笔橡皮直尺其它

文具铅笔橡皮直尺

数量

1.()最多,()最少。

2.铅笔比橡皮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自主检测

(1)练习十七第3题。

(2)练习十七第4题:每人说出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统计喜欢每一类交通工具的人数,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课练习,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统计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它们都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统计的数量、种类、一目了然,便于我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统计表和统计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请同学们去找一找生活中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练习

作业设计:

1.下面是二(3)班同学假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30分)

请你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根据下面一个月的天气情况,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完成统计表。

(2)画出漂亮的统计图。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


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学案

一、单元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难点: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四、单元教学安排
条形统计图……………………………………………………3课时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P94——P95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体会学校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通过读图、画图活动认识1格表示1个格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图例中表示天气的各种图形。
2、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这个月的各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二)探索发现
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
(1)整理数据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据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师: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汇报展示。
我们组是用统计表来统计表示。
我们组是用图示来表示:
我们组使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3)分析数据。
师: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后面的两种方法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时明确: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
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小结: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方便比较分析。
(三)巩固发散
1、P95做一做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一)
用条形的长短莱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六、教学后记
第2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P96——P99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代表多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2、使学生初步体验收集动态统计数据、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1格表示多个单位。
难点:动态数据的收集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早餐呢?来看看P96例2中四(1)班同学喜欢的一种早餐统计表。今天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发现
1、学生在书上画出统计图,教师巡视。
2、思考:
(1)书中有两幅条形统计图,每幅图的1个格代表几个人?
(2)最喜欢哪种早餐的人最多?
两种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反映出同一结果。
(3)你认为哪幅图表示数据比较合适呢?为什么?
(4)如果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呢?
一个格是2人,那么半个格则是1人。
3、教学例3
(1)出示例3想一想1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合适吗?为什么不合适?每个格表示1个单位或2个单位太麻烦,数据太大,怎么办?
(2)出示条形统计图。在书上完成。并回答问题。
(3)学生展示画图结果,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当数据较大时,每格代表的数据也应该相应增大。如(3)可以表示10个单位。
(三)巩固发散
1、P97做一做独立完成后订正
2、P99做一做独立完成后订正
教师指导:因为周末销售量增加,因此好的建议是,周末进行促销活动,增加销售量。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二)
1个格表示2个(5个、10个)单位
六、教学后记
第3课时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九P100——P103
二、教学目标:
1、巩固条形图的相关知识,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并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全面夯实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绘制条形统计图,能知道1个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难点:分析相关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103——7独立完成并汇报。
(二)指导练习
1、P101——3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左侧纵轴每个格表示几个单位,没有给出,要求根据数据的大小合理推断。第一组,人数较少,可以表示1个单位,第二组数据人数较多,则表示2个单位合适。
2、P102——5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与之前所学的条形统计图不同,它的横轴是数据,纵轴是统计的对象。另外若表示23年,则在第一个统计表中较准确,因为一格表示5个单位,那么误差不会很大。
(三)检测评价
1、P100——1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2、P100——2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3、P100——4课下完成后全班交流。
4、P103——6独立完成并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注意条形统计图的标题填写的是自己要统计的奖牌对象。只能选择一种。
(四)板书设计
练习课
六、教学后记

制作折线统计图


课题制作折线统计图
课时1班级四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书114—116页
2.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制图能力较差,本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绘制统计图,提高制图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
1、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2、小结: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二、生活中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师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2、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3、制作折线统计图
4、学生讨论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
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预测身高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全班展示、评价
收集了许多资料,例降水量统计表,旅游人数统计图

四、小结师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制作折线统计图
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二年级上册《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体验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表现数据。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历动态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学会统计数据的方法,初步体验数据整理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以一当五,能正确绘制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
动态数据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09页教学情境的教学挂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车,各种车每天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请同学们看,这是一条道路上过往车辆的录像片。请同学们帮助记录一下车辆的数量。
(二)探求新知
1.组织记录
(1)给学生发记录单。
(2)学生记录。
同学们,在观看录像的时候,你是如何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的?交流后明确用“正”字法记录既快又方便。
(3)再次播放录像,学生记录。
由于车辆过往速成度快,学生记录会产生困难,反馈时如果学生记录不全,再次组织学生研究如何记录才能完整。强调分组合作记录,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
(4)再次记录四种车辆的数量。
2.制作统计图。
(1)学生分组讨论。
运用一个□表示1辆或2辆车。最多画几个格?应怎么办?明确用1格表示5辆比较合适。
(2)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尝试独立绘制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
3.组织讨论: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第111页的“做一做”
2.课后延伸: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
调查二年级(1)班和五年级(1)班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谈一谈对视力差的同学的建议,鼓劢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四年级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案

导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95页的例3及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导学重点:能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导学难点: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导学准备:课件、图片等。
导学过程:
一、预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统计表,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
2.请你用学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将这个统计表中的信息在条形统计图中画出来。
生自主画图。
3、在画这个条形统计图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这些是我们学习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老师想考考大家:请问1980年乡村人口比城镇人口多多少人呢?
生:多37万人。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这样对比比较麻烦,要先找到第一个图,再找第二个图,然后再计算。
生:那我们能不能将两个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确: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成一个统计图,便于信息的获取与对比。
师:像这样将两个统计图中的内容合成一个统计图,这种新的统计图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引出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互学--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放手让学生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1)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师:我们来看这位同学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根据学生讨论,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①要用两个直条来表示两组不同的数据;②为了区别两个直条表示的不同含义,要在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2)放手让学生在样图中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把教科书第96页上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师:(出示完整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这幅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师适时加以引导:①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②观察发现:人口总数逐年上升,从而进行人口教育;③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3、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感受复式统计图的不同呈现形式。
师:这里还有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认真观察,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生:他们都通过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出了城乡人口。
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记录的信息是相同的。
教师:为什么复式条形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呢?
生:因为这是两种不同表现方式。
总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是相同的。
师:请大家在教科书第96页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小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需要,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例如纵向的、横向的以及两个直条上下重叠在一起的。不论哪种呈现形式,都直观地反映了所统计的数据,方便我们更好地获取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评学--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1.教科书第97页“做一做”
2.教科书第98页第1、2题。
板书:
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1、两个直条表示不同的数据
2、在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标明图例

四下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下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

《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领导签字

二、教学目标:

1、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数1

板书设计认识平均数

六、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口算练习

,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

,9606= 888= 764= 855= 8109=

(30+50+80)4 (80+80+80+80+85)5=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

1、1号笔筒有( )支铅笔 2号笔筒有( )支铅笔 3号笔筒有( )支铅笔4号笔筒有( )支铅笔 5号笔筒有( )支铅笔

2、上图中一共有( )支铅笔。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 )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

(三)课上尝试小研究

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

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

【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而课上尝试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四)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课上研究(一)(二)。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交流建议的给出使小组交流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与合作、学会倾听与欣赏、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

(五)班级展示提升

1、找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对尝试研究问题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作补充和评价。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法。一会说出你想问他们的问题,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做出自己的评价,或者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

2、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3、教师适时点拨引领:平均数的含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互相纠错,小组内同学互相检查尝试题做得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

(六)挑战自我

尝试应用,解决平均数问题:

出示新华小学四年级(1)班第五组和第六组同学体重的统计表,让学生读表,了解表中的信息。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第五组有7个人,第六组有8个人。

教师提出:要比较哪组同学的平均体重重一些,该怎么办?学生可能回答先计算两个组的平均体重,然后进行比较。

接下来让学生分别求出两个组的平均体重。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两名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第五组同学平均体重:

(34+36+42+44+46+50+42)7=42(千克)

第六小组同学平均体重:

(38+34+54+34+35+41+39+45)8=40(千克)

提出议一议中问题 42千克、40千克分别表示什么?组织学生讨论求出的两个平均数的意义。完成比较哪一组平均体重重一些的问题。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计算平均数的必要性,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七)巩固练习,提升学习质量:

1、独立完成教材中练一练的第二题;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 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设计意图】借助此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拓展延伸: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站在一个平均水深为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小军不会游泳),问:小军会不会有危险。

课后反思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

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案西师版


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教案西师版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回答: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回答: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画120格好麻烦哟。教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思考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苹果产量是2004年的2倍……
教师: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
实验班(40人)3997.5%
对照班(40人)33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较好的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通过课件,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知道了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变化的情况,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折线统计图的制图原理与条形统计图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位置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还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成折线,清楚、直观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绘制统计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小学生一般不易把握。而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渗透统计思想,增强统计意识,学会一定的画统计图的方法,培养简单分析数据或作出判断的能力。因此,我在设计教学时,降低了绘制统计图的要求。在设计例题教学时,课前先画好统计图中的横轴纵轴的位置数据,让学生在这幅没有画完的统计图上补充完成,然后出示教材p47页的例1,带有变式的半成品统计图,让学生体会到横轴必须是等间隔的标时刻。掌握统计图的画法后,紧接着让学生试着根据给出的例题自己来确定纵轴的数据,从而来判定所画出的统计图是否合理。整堂课不要求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而是通过小组讨论,团结协作来共同完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负担。

《条形统计图》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统计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