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历史下第1819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科学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3-31

八年级历史下第1819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学案(新课标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历史下第1819课科学技术的成就学案(新课标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18、19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二)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了解并掌握记忆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事迹。
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一、两弹一星
1、原子弹:_______________(时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__________是中国的奥本海默;“两弹元勋”指的是____________
意义: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导弹:____________(时间)我国设计的导弹飞行试验成功;_______________(时间)点火发射成功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中国的“导弹之父”是_________________(了解)
3、人造卫星:
_______年,我国用__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_______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
_______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______”。
_______年又成功发射载人飞船“______
二、籼型杂交水稻
__________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_____________,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


了解863计划,计划涉及的领域,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

一、863计划
时间:_____;设计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领域;1996年增加____________为第八领域。
意义:造就了一批新一代高水平人才,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了解)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20世纪末,人类进入时代,以为特征的数字化在改变着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80%是。

1、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

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


1.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B.钱学森 C.李四光D.邓稼先
2.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
A.1958年B.1960年C.1964年D.1968年
3.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袁隆平B.华罗庚C.钱学森D.邓稼先
4、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5、1970年4月,我国用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人太空轨道,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长征一号B.东方红1号C.神舟一号D.嫦娥一号
6、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8、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是()
A星球大战B信息技术C新技术革命D政治革命
9、863计划的批示是由做出的()
A周恩来B李鹏C邓小平D江泽民
10、1996年又列为《863计划纲要》的科技领域是()
A生物技术B航天技术C新材料D海洋高技术
11、“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今是通过()形式变成现实
A计算机网络B看书C听新闻D借助信息
12、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制,有效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2.广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许多毅然归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们热情投入、无私奉献。○3.1978年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使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相关阅读

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1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历史科学技术的成就1”,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是其代表。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例,介绍我国的863计划。以此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
科技的基础在于教育。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新中国的诞生,我国的文学艺术步入了新的时代。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课程目标: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对建国以来科技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查找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技成就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四大发明——近代落后——两弹一星),提出问题: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建国后我国科技成就”。(课前可分组合作探究,分小组展示。展示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美感)
由此导入新课正文。
解放初期,我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40万人,到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万人。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每年数以千计,仅1986年一年,就达近1.5万项
邓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军阀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文革”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邓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世人所知。
一、“两弹一星”
教师简要补充美国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播放相关的影片或展示相关的图片。
介绍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概况。
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画面。
动脑筋: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播放有关导弹研制成功的实况,展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
材料分析:1959年,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有人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设计问题:我国为什么能够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
知识拓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现在,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介绍:我国卫星研制、发射及其进程的概况。
播放: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的实况。
展示:一箭三星;神舟飞船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神舟飞船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材料分析: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介绍教材中的插图,说明:①艰辛执着,刻苦钻研,终为“杂交水稻之父”;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

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1新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1新人教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1新人教版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

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教师展示一组“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和爱国志士冯如和他的飞机图片,播放“从神一到神七”录像,导入新课。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两弹一星

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学生观看录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0课文,了解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

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录像,引导学生据此分析原子弹爆炸的重大意义。

动脑筋: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指导学生阅读P91课文,了解我国导弹的发射情况,播放《导弹发射》录像,通过观看录像,感知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播放《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录像,了解卫星的发射情况及其意义。

播放《氢弹爆炸》的录像和《从神一到神七》录像。

播放《两弹一星元勋》图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学生向这些科学家学习,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籼型杂交水稻指导学生阅读P92课文,了解袁隆平其人。播放《袁隆平》录像,使学生对袁隆平有较为熟悉的了解。

学生做P93“练一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三峡

工程播放《三峡工程》录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

设计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一、两弹一星

1964年,原子弹爆炸

1967年,氢弹爆炸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

从神一到神七

二、籼型杂交水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2新人教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2新人教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2新人教版


(1)知道“863”计划的制定。
(2)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4——97,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科技活动和项目的出台则突出的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竞争的新特点,即:社会化、加速化、高技术化,政府直接干预下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手段。因此,新时期的中国也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的决策,即使在我国经济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仍要拿出大笔资金的投入,去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21世纪的我国经济更加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因此,我国863计划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决策。

本课涉及的内容丰富,教师最好引导学生应用课内资料和课外资料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大量的资料是学习历史,形成观点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学习本课前应该通过查阅工具书,浏览报刊杂志和上网等手段搜集大量的有关新技术的文字、图片、音像等方面的资料,而且还可以针对上网问题作必要的社会调查,访问,作出记录。大量的课前学习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知识与能力:
通过看录像、阅读课文、动脑筋等,使学生对863计划有一个初步概括地了解,需要掌握四位老科学家建议的提出,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计划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和如何正确面对上网两个问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863计划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从小就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本课的重点是863计划的制定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新课播放《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学生观看录像,教师以此导入新课。面对这个局面,中国应该怎么办?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去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去探索。




八六三计划863计划的提出: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94教材,了解863计划的提出时间、倡导者、目的。
阅读教材,了解邓小平对863计划的批示,知道863计划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94,了解863计划所涉及的八个领域。
指导学生阅读P95资料,863计划的总体目标,播放《863计划》录像,使学生对863计划有个详细的了解。
动脑筋:
我们在经济上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学生做P96“练一练”
播放“863计划回眸”,了解863计划的发展建设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教师出示一组数据,我国青少年上网数据。引出第二目的学习。
我国古代便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使它变成了现实,教师播放“互联网发展”录像。
动脑筋:
你上网吗?是否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什么?
学生思考问题,教师播放“打击不良网站”录像。在观看录像的基础上学生回答问题。

完成对学生安全上网的教育。活动
探究举例:找出3个高科技影响我们生活的例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的能力。
板书
设计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一、863计划
1986年3月提出
八个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高技术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