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分一分与除法

小学除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1-02-18

分一分与除法。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一分与除法》,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分一分与除法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

2、使学生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初步体验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

4、使学生会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5、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体会“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3、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分”的正确含义。

2、“倍”的含义的理解。

3、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课时划分

本单元教学共15课时(其中机动2课时):

1、分桃子1课时

2、分苹果1课时

3、分糖果1课时

4、分香蕉1课时

5、飞行表演1课时

练习二1课时(机动)

6、小熊开店1课时

7、运动会1课时

8、快乐的动物1课时

9、文具店1课时

10、花园1课时

练习三1课时(机动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分桃子

教学内容

课本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独立思考,去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成就感。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平均分”。

教学方法: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手段:

主题图,小圆片或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出示小猴和桃子的图片)有两只小猴子去小兔家里做客,小兔拿来8个桃子想分给小猴子吃,你们愿意帮小兔分分吗?

生:愿意。

二、问题探究

1、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师:你能用小圆片表示桃子分分吗?分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用小圆片代替桃子开始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师:你是怎样分的呢?
生:我把桃子分成了1个和7个。

生:我把桃子分成了3个和5个。

生:我把桃子分成了4个和4个,它们一样多,就不会不满意了。

3、师:对呀!要想两个猴子都满意,桃子就得分成同样多的两部分。(在图上表示出这种分法)

师:像这样,把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它们分得的桃子同样多,就是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了两只小猴。(板书:平均分)

4、师:你能说一个平均分的例子吗?

生:6个苹果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2个苹果,就是平均分。

生:49个本子分给49个小朋友,每人1个本子,是平均分。

……

5、师归纳:把一些物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三、体验感悟

师:(出示试题)小猫和小狗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1、把6个木块分成2堆,怎么分?找出哪种分法是平均分?生: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

生:分成3和3是平均分。

2、完成第2、3题。

出示小猫分鱼图。

师:先数一数有多少条鱼,有多少根骨头,再用小棒代替鱼,动手分一分。

学生读题、动手分一分,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分的?

生:有12条鱼,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生:有18根骨头,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

四、实践应用

分别出示试一试的1、2、3题。

学生连一连、圈一圈,利用学具分一分。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出示结果,集体订正。

第4题,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

第5题,教师要提醒学生:“一半”是把这些小蜜蜂平均分成了几份?

练习设计:第32页的分一分、33页的试一试。

板书设计:分桃子

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

○○○○○○○○

扩展阅读

《分一分》教案设计


《分一分》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在“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
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的营养价值很高。老师这里有两个大苹果,我想请同学们来帮忙把苹果分给淘气和笑笑,他们平均会分到几个?(1个)那我要是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才好呢??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块,其中的一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可以用整数表示吗?不可以,用分数表示。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一半”
(1)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一半来形容数量的多少,可以说一半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你会用怎样的方式表示“一半”呢?借助手中的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咱们也来创造一回“分数”,果果科学家的瘾。
(2)汇报、交流、展示
预设:实物、线段图、直观图、分数等。
(3)简单认识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介绍分母、分子以及分数线,分成的分数看作是分母,取得或涂色的份数就是分子。)
(4)学习“你知道吗”。
其实分数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2.涂色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既然大家认识了分一分(一)教学设计,接下来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分别涂出这些图形的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1)看到这些图,首先我们想一想这些是什么图形?其实我们只要作出它们的对称轴就可以涂出来了。现在大家迅速地在书上涂出每个图形的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2)交流、展示。
(3)通过涂你有什么感受呢?(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表示半个苹果,还可以表示半个花瓶、半张纸等,不管怎么分,只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3.小练习。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68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第一幅图,谁愿意呢?(学生举手回答)
4.折一折。(认识更多的分数)
现在大家用手中的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呢?先在组内说一说,。诶组在推选一人在班上交流。
全班交流。
(1)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八份,涂了其中的三份,就是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像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分一分(一)教学设计都是分数。
(2)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读写法。
A复习分数的分数线、分母、分子。
B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中间用“分之”连接。
C分数的写法:写分数时,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3)在学生们展示分一分(一)教学设计时,告诉学生: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涂色部分的形状也就不同,但它们都是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5.学以致用
做课后练习
三、总结提高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那么同学们都学到了有关分数的什么知识呢?
生:我们学习了平均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对,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在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了分数,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是由下往上读的,也知道了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然后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请同学们课后注意复习。
四、板书设计
分数
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
读法:
写法: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用减法引入新授知识除法,体会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会用除法计算。

3、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与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知识和探索新知的能力。

4、学会和身边的朋友分享快乐和成功。

课前准备:辅助课件、练习纸、学具小方块、算式卡片、数量关系式卡片

2.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

2、 掌握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会用除法计算。掌握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3、 能将等量划分用除法来表示。

5、理解除法是同数连减的简便运算。

6、除法的含义、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现在是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小丁丁和小巧收了许多的柚子,他们挑选了12个柚子,准备装袋送给小朋友一起分享。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

(一)装袋

师:他们想12个柚子,每人4个,能够几袋分给几个好朋友?请你们自己动手分一分!

【板书课题:分一分】

(学生操作)

师:你是怎么分装的?上来分给大家看一看!(投影仪)

生:4个4个一袋(个别回答)

师:好,那就来看看分装柚子的过程吧!

师:看,分装了…?

生:1袋

师:减法算式该怎么写?

生:12-4

师:对,分装了1袋,说明12里减去了……?

生:1个4

师:现在分装了……?

生:2袋

师:再减去4

师:从12里减去了几个4?

生:2个4

师:继续分装,分装了……?

生: 3袋。 12-4-4-4=0 ,12里减去3个4[板书:12-4-4-4=0] 出示:12里有(3)个4。

师:等于0说明正好分完,也就是12里有(3)个4。

(学生在自己动手分装柚子的过程中,初步感知包含除法的意义。)

师:那么12个柚子还能怎么分装呢?每袋装几个?可以分给几个好朋友?下面请同学4人一组自己动手分一分,组长记录下减法算式,能有几种方法就写几种方法,写完后请组长将算式贴在黑板上,注意不要重复贴!

(学生借助小圆片操作)

师:这种是哪一组写的?请你们来说一说是怎么分装的!

生:12个柚子,每袋( )个,能分装( )袋。减法算式:12- - - = 。

师:就是求12里有( )个 (根据学生贴的顺序写)

出示:12里有( )个 。(板书)

(把减法算式全部请学生说完)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减法算式。你们发现了有什么特点呢?

生:被减数都是12,每一题都是连续减去相同的数,结果都是0

师:这里的0表示……

生:正好分完

师:你们真棒!

师:在写12-1-1-1-1-1-1-1-1-1-1-1-1=0的过程中你们的感觉怎么样?

生:很麻烦

师:还记得我们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做使它变得更简便。那么今天一个数连续减去相同的数的算式,能不能也用一个简单的算式来表示呢?

生:除法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除法【板书课题:除法】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给每个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做好知识的铺垫;创设民主、宽松的气氛,将学生的身心调节到最佳状态。)

(二)、学习除法各部分名称及含意:

1、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并理解含意:

师:我们来看一下12-4-4-4=0这道减法算式,我们怎样把它转变为除法算式呢?

[这道算式表示12里有3个4,除法算式可以写成12÷4=3(袋)]

生:12÷4=3(袋)【板书写:12÷4=3(袋)注意:单位名称】

师:这个3你是怎么得到的?

生:想乘法。连续减了3个4

师:对!这样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

师:那这里的12、4、3各表示什么呢?(说清含意)

生:有12个胡柚,每4个装一袋,装了3袋。

师:你说得真好!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叫除号,(老师边说边写(就在原有的除号上用红色的粉笔描一遍):先用直尺划一根短横线,选择横线的中间偏上点一点,再用相同的方法在横线的下面点一点。这就是除号了)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把除号写一下,读作除以

师:这道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全班齐读。

生:12除以4等于3

师:在算式中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除号前面是被除数,除号后面是除数,结果叫做商

师:我们来读一下

生:被除数÷除数=商

2、针对练习:

师:再来看下面这题,怎样写除法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12÷ = ( )【板书写算式】

师:说一下这三个数各表示什么含意?

生:(根据具体的题目说)

师:接下来就试一试,把剩下的4题改写成除法算式,并且说一下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含意!(同桌互说)

师:谁来说一说除法算式?

生:(请4个同学回答,选2个同学说含意)【板书写算式】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已经知道把12个柚子,每几个一份(例如:每3个一份),可以分几份,就是求12里有几个3,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所以: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贴板书)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除法算式,是对教材的重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表达,明白每个数的含义及整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安排半抽象的巩固练习,在自己说,听同伴说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内化新知。)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

独立完成下列练习题,然后反馈、核对。

(1)2朵花插一瓶,10朵花可以插几瓶?

减法算式:

除法算式:

(2)14个梨,每7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减法算式:

除法算式:

2. 量彩绳。

(1) 熊猫乐乐出题。媒体演示28页:用3米的钢尺去量18米的彩绳,需要量几次?

A让学生独立完成此题,随后用多媒体反馈。

B用算式表示,并在小组内说一说:减法算式:18-3-3-3-3-3-3=0

C多媒体演示量彩绳过程;并用除法算式:18÷3=6(次)

D说说18÷3=6表示什么意思?18、3、6各表示什么?

E18、3、6各自的名字叫什么?

(2) 用3米的钢尺去量18米长的彩绳,需要量几次,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3,可以用除法计算。

(3)

(让学生在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写出除法算式,同时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和全班的交流,将新知内化。)

四、激励评价,体验收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互评

(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回顾,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板书设计:分一分与除法(装袋)

12-4-4-4=0 12-3-3-3-3=0 12-2-2-2-2-2-2=0

12 ÷ 4 =3 12÷3=4 12÷2=6

被除数 除数 商 12-6-6=0 12-1-1-1-1-1-1-1-1-1-1-1-1=0

12里有几个4,用除法? 12÷6=2 12÷1=12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一分钟》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分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分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合作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学生读课文,画句子,分组讨论。)

二、朗读识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自主认读、识记

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给生字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4、巩固识字。

(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2)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3)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

三、拓展延伸

课后练习“找找说说”是组字练习,用偏旁“门、口、”和“尺、欠、合、中、市、又、井”等字可以组成:闹、哈、吹、钟、迟、进等字。如果学生用合、中、市、又、井等字,如果学生用“门”和“口”组成“问”.也应给予肯定。

四、课堂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

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3、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4、小组讨论,让大家领悟到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分两步进行。

(1)、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要写的九个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保证把每个字写正确。如,“包”字里边是“巳”,不是“r;“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迟”字里面的“尺”,末笔捺变点。

(2)、仔细观察字的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得匀称、美观。比如,“悔”的第六笔“撇折”、第七笔“横折钩”,要仔细观察其在田字格的位置,支好架子,不要缩得太小,要留有空间,为上下两点着想;“叹”和“哈”都有口字旁,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位置偏上;“闹”字的吖刁”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2、学生自主练写

四、(三)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附板书设计:

7 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迟到20分钟→时间宝贵

一分钟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分钟”,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重点难点:

1、 识字、写字。

2、 朗读。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游戏导人

2、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淡话。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5、自白读课文,想想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自读后说一说)

二、听故事,感悟一分钟。

1、师范读,思考,你从故事中听明白了什么?

2、自由读文,学习字词。

(1) 借助拼音再次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同桌互相检查自读情况。

3、识字。

(1) 出示生字。小组内互相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怎么认识的,再学习其他不认识的字。

(2) 利用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检测。

(3) 交流识字方法。选择喜欢的一个字,上台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组词,说话。

(4) 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三、朗读。

1、 分自然段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 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3、 汇报读。指名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

1、 出示要写的生字欠、元、包、钟让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交流写时要注意的地方。修改意见

3、 教师范写,学生评说。

4、 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想一想:听了老师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2、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三、讨论

1、 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 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练习

1、 出示课后找找说说和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弄清意思。

2、 同桌比一比,互相练习组字、组词。

3、 全班交流。

五、拓展

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五、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叹、哈、迟、闹,认读字音。

2、 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交流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师重点示范,指出关键笔画,如闹字的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4、 学生练习,对照欣赏与检查。

(写字训练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还要做出客观评价,以达到互助的效果。)

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新北师大)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课题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
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师问: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
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
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题分苹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20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分糖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黄豆一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书P40第1、2题。
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书P40第3、4、5题
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分组讨论。
4、集体交流、汇报: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知识应用:数学故事
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20/4=5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
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
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
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
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边说边板书)
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
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个围棋子),谁
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几个3呢?
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师: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谁会?
(把6÷3=2改成9÷3=3)
三、体验感悟
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
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师。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实践应用
1、课件演示: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呢,看看还来了谁吧!书上P47练习题。(小猫,小老鼠)
2、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吗?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3、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出示蝴蝶,蜻蜓)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4、出示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谁吧!(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碰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打开书P47,小组讨论一下,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书上的空填好。
集体订正,教师重点讲解(电脑上操作课件)。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数问题吗?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花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关的数学问题,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进一步体会“倍”与乘、除法运算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看图收集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引导学生看图同学们,你们经常到花园去玩吗?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图画上是花园的一角,这里有许多数学问题,看谁发现的多。
二、问题探究
1.理解图意:出示挂图让学生自己看图,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提出问题:同学们看懂图意了吗?根据图一提问题适时鼓励
3.解决问题
三、体验感悟
出示试一试1题:让学生理解图意,自己在书上圈一圈、画一画。
出示2题:笑脸是哭脸的2倍填写
2题:先数一数在提问
3题:让学生收集正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请画出笑脸订正结果:4×2=8(个)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1,2,3题
1题:让学生自己估计,测量。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除法
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P75第1题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二、连一连:
P75第2题:
连一连:这题有多余的信息。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三、填一填:
P75第3题让学生认真看清题意,独立填表,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四、看图列式计算:
P75第4题学生观察图意,独立思考算法,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五、根据要求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集体汇报。
第5题的第3小题是一个开放题。“30元可以买什么?”
有两种理解:30元可以全部花完,也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
六、知识应用:
P76第6题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集体交流。
七、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6、77页

一分能干什么?


一分能干什么?

教学内容:
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心跳”,初步感受1分钟的长短。
2、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3、体验1秒的长短,掌握分、秒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体验1分、1秒的长短,掌握分和秒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体验1分钟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脉搏,请你们估计一下自己的脉搏一分钟能跳动多少下?
(1)导方法,看着表说:开始(1分钟后停止)
(2)老师记时,学生数
(3)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归纳出:1分钟健康人的脉搏大约是80次左右,也就是说脉搏跳80次的时间约是1分钟。

二、体验与探究
师:1分钟能做什么事呢?我们来亲自体验一下。
1、教师计时: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2、引导学生汇报自己1分钟所做的事。
3、完成“实践活动”的1题
再一次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估计用了1分钟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1分钟。
4、完成“实践活动:第二题。
自己唱一首喜欢的歌曲,估计用了几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请同学们听一种声音(钟表上秒针走动的声音),然后出现钟表让学生看,从而来认识秒针。让学生拿出钟表进行观察操作。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引导学生汇报。
并板书:1分=60秒
教师介绍: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可以记录1分钟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了1小格或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三、实践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读一读”写一写“。
出示钟面图:
下面进行一个小测验,看谁认识钟表、表示时间最准确。
2、第2题。
指导方法、引导明确:
1时=60分60分=1时
1时10分=()70分=1时10分
3、第3题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吃饭、睡觉、各项运动等所用的时间,然后完成填空。
4、第4题
再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鼓励学生再1分钟内完成计算。
向学生介绍“你知道吗“中的内容。

课外作业
完成实践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记录自己或家长1分钟大约跑多少米?并与家长一起交流对活动的感受)

练习设计:第67页的练一练
板书设计:一分钟能干什么
1分=60秒

最后一分钟


24最后一分钟

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陈瑜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王林)

《最后一分钟》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最后一分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4、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5、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6、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体会诗歌内容

7、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8、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9、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

10、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课后反思

古诗还在积累,现代诗的熏陶几何时已了无踪影。回忆自己年轻时对诗人的崇拜,几本诗集视若珍宝,晨起背诵,路上反思,那种热情历历在目。诵诗对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特别有帮助,有时感觉孩子们的语感不好,是否能多引进一些诗歌读读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教案


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2.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感受乘法与除法的密切联系。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
4.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引入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进而在乘除混编的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情境识别,直观操作,再列出相应的乘法或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还要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并在除法运算中,逐步摆脱对实物操作的依赖,发展抽象思维;同时,在应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倍”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地体会乘法与除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14课时。题目

分桃子

备课人

教学

目标

1、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对数目比较小的东西进行平均分。

教学

重难点

在“分一分”的实践活动中,初步领悟除法的意义。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
生:我喜欢小猫。
……
生:我喜欢小猴。
师:你为什么喜欢小猴呀?
1、小猴可爱。
2、小猴聪明。
师:真巧,老师也喜欢小猴。小猴不但聪明,而且很能干。有一天猴哥哥、猴弟弟(课件出示:两只小猴)和妈妈一起到山上摘桃子,兄弟俩可能干啦,一会儿就摘了一大篮子又大又红的桃子,猴妈妈可高兴了,挑了8个最好的桃子(课件在2只小猴子中间呈现8个桃子)准备奖给两只小猴,可是分给哥哥几个,弟弟几个呢?猴妈妈发愁了,谁愿意帮帮猴妈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这么多同学愿意帮助猴妈妈,真不错,请同桌两个同学用桌面上的8张桃子卡片,帮猴妈妈分分看,可以怎么分?(板书:分桃子)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
师:能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全班同学吗?
师:刚才同学们分得都很好,都有自己的道理。你们认为这样分得公平,猴妈妈可高兴了,就把8个桃子分给兄弟俩,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我们看看小猴会怎样。(课件显示:每只小猴子抱着4个桃子,高兴得跳起来。)老师真高兴,你们这样乐于助人,真是好样的。

活动二:小猫分鱼。
师:有一天,4只小猫去河边钓鱼,一共钓了12条鱼,(多媒体显示小
猫图)它们围在鱼的周围,想把12条鱼分给大家,就在分的时候,遇到了难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难题吗?
师:请看(多媒体出示文字: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请小朋友读一读,说说小猫遇到了什么难题。
学生自由读、说。
师:每只小猫吃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吃几条?你们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师:全班同学都扮演成小猫,每4只小猫围成一组,再选出一种你们小组最喜欢的学具代替鱼,分一分。
师:每组的4只小猫,你们分得同样多吗?都是几条?
师:你们是怎样分的,哪个组愿意上来分一分?
(4人小组走上讲台,1人负责说,1人负责分,2人观察。)
师:这一组表演得真棒,猴妈妈给每人奖一个大仙桃。下面我们将这一组的分法,通过屏幕放给大家看,好吗?(多媒体演示一条一条分鱼的过程。)
师:有和他们组分得不一样的吗?哪个组上来表演一下?(再请一组上台表演分的过程。)
师:你们怎么知道每只小猫一次就能分3条?
师:说得真棒,你们组的分法很好,因为用上了乘法口诀,所以只要分一次就完成平均分。猴妈妈也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大仙桃。我们在大屏幕上,再看一下他们组的分法好吗?(多媒体演示3条3条分鱼的过程与相应的乘法口诀。)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帮小猫解决了大难题,小猫们都分到了3条鱼,它们可崇拜你们了。
师:把12条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得同样多,都是3条;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都是4个。像这样把东西分得同样多的方法,我们叫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活动三:分骨头。
师: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什么呀?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分骨头”,请看游戏的规则。(多媒体显示骨头图)请同桌的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说一说游戏的规则是什么。(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请一生读题: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根?)
师:平均分给3只小狗是什么意思?
师:请4人一小组,组长拿出你们组最喜欢的一种学具代替骨头,其余3个同学扮演小狗,分一分。
(三)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师:今天,同学们收获特别多,学会了平均分东西,那我们就来试一试。
(课件显示:摆放杂乱的12根筷子。)
师:这里有几双筷子呢?要想很快知道有几双筷子,你用什么方法?请打开书第33页,看试一试第1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独立做。
师:谁能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全班同学?
师:真不错,我们看一看他们的方法。(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再看
第2题。(课件显示:摆放杂乱的14枝铅笔及2个铅笔盒。)看着这些摆放乱七八糟的铅笔,你有什么想法?
师:平均每盒放几枝呢?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独立做。
师:谁来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还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二七十四”,所以每盒装7枝。
师:真不错,像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用乘法口决来解决。再看第3题,(课件显示:五环旗)你们认识这个标志吗?
师: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师:不错。它表示五个大洲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看到五环标志,你还知道些什么?
师:申奥成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课件显示:20个圆环图)用这些圆环可以拼成多少个五环图呢?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板书设计

修改补充

题目

分苹果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体会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2、通过独立操作(小数目的平均分)与合作交流,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发展平均分的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

准备

课件

学具

课时

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师:看,谁来了?
(智慧老爷爷)
师:智慧老爷爷不但来看同学们,还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把12个苹果卡片很整齐地贴在黑板上)智慧老爷爷要求: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咱们班最爱吃苹果的四个同学。怎么分?
(生动手分一分。)
师:你怎么分得这么快?
(师边讲边把机灵狗贴在智慧老爷爷的旁边,机灵狗的问题是:“每个
盘子放2个,可以放几盘?”)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具体操作,再进行全班交流。)
师:(小结)机灵狗提出的新问题,实际上也是平均分,因为每盘放的苹果是同样多的。所以,平均分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平均每盘放几个”,一种是“平均可以放几盘”。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1.小熊分苹果。(第34页试一试第1题)
师:小熊最佩服智慧老爷爷了,因此它向智慧老爷爷学习,把家中吃不完的10个苹果拿来了,要分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同学们愿意帮助他吗?(投影出示:(1)如果每2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2)如果每3个装1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或动手操作,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投影卡片上,再展示,并请他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提倡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页第2题)
师:小熊回到动物王国后,夸同学们聪明,已经学会分东西了!可小松鼠听了,不服气,它给我们送来难题,你们能猜到是什么难题吗?(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挂图,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然后投影出示:(1)每个篮子装2个松果,需要几个篮子?(2)有六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装几个松果?让学生独立解答,把结果填写在书上的方框内。汇报交流时,用乘法口诀计算松果共有18个的,给予表扬;进而还会用乘法口诀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给予肯定和鼓励。)
3.小兔运萝卜。(第35页第3题)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的孩子们可佩服你们啦!它们开始向你们学习,看,(出示教材第35页第3题“小兔运萝卜”的挂图)这六只小兔子用课余时间,帮助农民伯伯收萝卜呢!它们费了好大的劲,拔到12根萝卜。唉,它们怎么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那是什么难题呀?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问题,让他们独立解决,再利用这个具体情境,想一想还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数学问题。)
(三)活动延伸,检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平均分”的问题?在咱们学校生活中有吗?(师边问边出示课本

师:做操的方阵有3排,每排8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请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生:共有24个学生(3×8=24,三八二十四)。
师:还可以排成什么样的队形?
1、排成3列,每列8个学生。
2、排成4排,每排6个学生。4×6=24,六四二十四。
3、排成4列,每列6个学生。
4、排成2列,每列12个学生。(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把4列并成2列,每列就变成了12人。
师:真聪明,只要动脑筋,每个同学都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四)赋予学生总结评价的权利
师:今天,咱们学习了什么?
(生自己总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师:他说得好吗?
(让学生参与评价。)

一分钟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分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1、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

2、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4、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自学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学生读课文,用你认为最好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

4、认读词语卡片。

5、用“找找说说”中的偏旁和字组成新字,比一比,看谁组得多。

6、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朗读课文,正音,并说说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我会写”中的字,把部件和笔画看清楚。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理解课文

1、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了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读懂的句子画下来,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

2、小组讨论。

3、派代表在班上发言。(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这时他的心情怎样?

(2)请用叹息、自责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4、过渡:当同学们看见元元“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时,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感染——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到感到愧疚和后悔。

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

1、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分一分

第1课时 分一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第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养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课前准备:

课件、挂图、一些实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都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吧。今天老师在超市买了一些东西。(出示零食和日用品)但不知道装袋,聪明的你能帮老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二、思索探究

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讨论,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2)交流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指名上台演示。

3、反馈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所买的东西整理好了,谢谢你们。

4、小结。

刚才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两类。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经常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方便。

5、观察书中例题,问:图中物品有没有整理好,为什么?

6、练一练“想想做做”第1题。

想一想,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水里?说一说,其余的动物生活哪里?

三、交流共享

1、想想做做第2题。

老师所买的东西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放的很有条理,可是老师家中的小弟弟很调皮,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1)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

(2)根据刚才那些玩具在哪里行驶的特点来分一分。

(3)同桌互相检查。

(4)你还能按别的特点来分一分吗?

2、想想做做第3题。

有很多不同的水杯,老师想考考我们小朋友,观察这些水杯,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1)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特点来分。

(2)小组活动:把分类的结果展示在书上。

(3)评价每组的分类结果。

3、想想做做第4题。

小朋友们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吗?和同学说说你的做法。

四、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谈感想及收获,老师再作概括总结。

2.要求学生回家后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房间。

3.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 一 分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学生一起想办法分类整理物品的时候,告诉学生平时要学会帮助爸爸妈妈整理房间。

有的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超市里面的商品是怎样分类的,从而掌握了更多的生活常识,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同时也增加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时候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进行鼓励教育。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教给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最后一分钟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学习过《东方之蛛》,对香港有所了解了。谈谈你所了解的香港。

二、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学生从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香港回归历程、香港被割让的历史等,从而加深对香港的了解。

三、品读课文

1.通读全文,全文写了几节,每节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1)抓住作者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情感。如,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心灵;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把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之情溢于言表。教师适时的进行点拨。

(2)联系所收集的资料理解诗句,体会情感。教师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使大海欢腾的那种场面。让学生理解使大海欢腾的意思

四、指导学生朗读

三分诗,七分读。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注意节与节之间以及每一节之内诗词句间的停顿。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案

分一分(一) 设计

一、教材简介:《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和小数之后学习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拓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没有想过或想不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原来是四年级所学内容,现在安排三年级,足以可见概念学习和理解是个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时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激活已有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设计理念:通过折、涂色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并会创造出分数,切实感受“分数”的内涵。并会将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拓展了分数概念的外延,从而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结合折、涂色的活动,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课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四、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活动,创造出简单的分数。

3、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能力;在讨论交流过程中,使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五、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六、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七、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八、教学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学习单。

九、课时安排:总课时2课时,本课时是第1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二)、初步认识 分一分(一) 。

1、这个数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分数。板书:分一分(一)

把1份披萨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这份披萨的 分一分(一) ,那另外1份怎么表示?

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读作二分之一。 分一分(一) 是分数。

2、理解平均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 分一分(一) 表示吗?生自己判断,并说出理由。

7.png

看来要得到 分一分(一) ,必须怎样分?平均分。

(三)、理解 分一分(一) 的含义。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半可以用 分一分(一) 表示,请大家用彩笔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可以涂实也可用画斜线的方式。

1、生说有哪些图形。

2、生自己涂色,教师巡视。

3、集体展示与交流。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是怎样得到 分一分(一) 的。(如: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涂色部分就是正方形的 分一分(一) 。)

4、如果要表达 分一分(一) ,你会选择那一个图形呢?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5、小结:共同点:平均分,分2份,取1份。不同点:不同的图形 ,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都可用 分一分(一) 表示。

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四)、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同学们,你们的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太强了。通过折纸创造出这么多的分数。

(五)、认识一般分数,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法。

1、根据活动创造的分数给出: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等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3、介绍读法和写法:几分之几,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4、结合活动,说说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如 分一分(一) ,分母4表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子1表示其中涂色的1份。

(六)、练习巩固。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分一分(一) ( )

3、拓展提升: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七)、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十一、板书设计: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平均分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分一分(一)

像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 分一分(一) 都是分数。

读作:四分之三

十二、作业设计。

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 分一分(一) 。

十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反思:

片段一:谈话引入。(拍手游戏)

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个游戏,听清楚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回答问题不用嘴而是手,答案是几,拍几下。

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要把这4份披萨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2、如果要把这2份披萨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呢?(拍手表示)

3、如果只有1份披萨,要如何把它平均分给他们2个人呢?

(学生会感受到拍手无法表示,可能会说半个。)

同学们,第一次拍手2次,第二次拍手1次,第三次呢?拍手无法表示“半个”,你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半份披萨吗?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大胆地创造出一半的表示方法,可以画图,也可以发明一种符号来表示。写一写,画一画。

生独立思考完成,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4、引出用 分一分(一) 表示最简单。

(设计意图:情境引入,激发孩子兴趣,由4个,2个,到1个分别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要分多少,层层递进,层层加深。渗入到本课要学习的分数 分一分(一) 。)

反思: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充分体会到分数的必要性。修改:掌声表示,并说明几下,体会到数量的变化,从拍2次,1次,到无法拍。通过这样的环节,孩子可以充分感受已学整数不够用了,只能重新找数来表示。

片段二:折纸活动,创造分数。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 分一分(一) ,知道 分一分(一) 是分数。用一张纸对折可以得到什么分数?现在你能不能用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更多的分数呢?

小学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组长处有正方形、长方形、圆纸各一张,还有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小组组长将材料合理安排给组员,动手折一折。

2、折时要平均分,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或涂实的方式,涂出其中的几份。

3、把自己小组创造的分数填在表格当中。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小组合作后,汇报展示:把( )纸,平均分成了( )份,涂色部分是( )份,得到的分数是( )。教师整理分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三个分数及其可能的画图表示方式,启发孩子从多角度来表示分数,拓宽并加深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反思:

学生操作活动时目标不明确,有些盲目。应在操作之前有所引导。,例如:用一张纸对折只能平均分成2份吗,4份可以吗,8份呢?还是 分一分(一) 吗?

汇报完之后,利用表格内容找共同点:1、平均分,分2份,取1份。2、分数都是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训练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上做的不够,又如,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丰富,没有及时赞美学生优异的表现和创造力,在这些方面以后要重点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加强学习,钻研教材,钻研学生,向指导老师及同事请教,争取教学水平有更大的提升。

学习单 班级 姓名

分别涂出下面图形的 分一分(一) 。

IMG_256

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你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纸的形状

平均分成的份数

涂色部分是几份

得到的分数

正方形

长方形

《分一分与除法》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除法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