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学习肖像描写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1-01-18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学习肖像描写。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学习肖像描写”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作文学案04

学习肖像描写

【概念诠释】

归纳人物外貌描写所包含的内容:

l凸颧骨、薄嘴唇;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容貌

l两手搭在脾间,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姿态。

l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神情

l身材修长————体型

l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衣着

总结: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身材、姿态、风度、习惯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好的肖像描写,不仅仅是用文字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人的外在形象,还应该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为我们展示出他的思想、性格、品质、感情和气质。

【方法引领】

一、要选取最能突出人物个性和作品主题的肖像特征来描写。

肖像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描写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进行区别的最本质的方面)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的区别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

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对“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的描写,只有一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一颗美人痣,就足以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

孙犁在《荷花淀》开头对水生的描写:“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这寥寥几笔,便让人感到水生是一个富有朝气、朴实能干的农村青年。

鲁迅的小说《祝福》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既突出了其悲惨命运,又揭示了主题。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她知道周围的人是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第三次在祭祀时,在捐完门槛后,她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遭到拒绝,“她象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灾难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沦为乞丐而不忘魂灵有无的祥林嫂的神态细节更让人触目惊心:“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对比描写,将吃人的封建礼教逐步强加在她身上的苦难,深刻而形象地反映出来。这样的肖像描写可以说是“画眼睛”的绝妙之笔。

二、肖像描写要有顺序。

描写人物的肖像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如我们可以从脸、头发、眼睛、身材、穿着以及手等方面进行描写。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基本完成,然后反复点染,逐渐充实;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逐步完成。但不管抓住哪个特征进行描写,描写时都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而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如: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点评:从片段对闰土的描写来看,作者的描写是安排了一定的顺序的,看到闰土时,先看到他整个人,明显的变化是身材增高了,所以作者先描写了他的身材,紧接着作者从脸、眼睛写到穿着,再写到他的手。这样的顺序安排是符合人的观察顺序的。

三、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写人物会使肖像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但是运用修辞手法要求作者对人物性格有深刻的理解,对生活有细致的观察,对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有清楚的认识,然后才能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使人物肖像活灵活现。否则,只能是一般化的泛泛比喻,也不会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肖像,也就不能显示出人物的个性。

如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马玉祥“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就运用了确切的比喻,把马玉祥比作“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形象地写出了马玉祥——一个来自北国的青年的淳朴的气质。再如《故乡》中,写豆腐西施是“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四、渲染烘托,侧面描写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对秦罗敷这一绝色美女的描写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它不直接、不正面去写秦罗敷的容貌、服饰、表情、体态如何如何,而是竭尽渲染、烘托之能事,大书特书别人见到秦罗敷后的神态举止:“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梨;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显然,秦罗敷那倾国倾城的容貌是通过赶路人、青年人、耕地人、锄草人的神态举止来反衬的。

再如:“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通过清新优美的环境的描写,写出了水生嫂的美丽。

五、肖像对比描写揭示人物的性格、思想和命运的发展历程。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鲁迅在《故乡》中,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肖像对比来反映闰土的人生轨迹和内心世界。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由于生活的重压、社会的黑暗等原因,饱经风霜、惨遭奴役,及至中年而变得木讷呆板、少言寡语。这样描写,就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命运。

六、用起绰号的方法来概括人物精神面貌和肖像特征。

鲁迅先生经常用这种方法写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如“红鼻子老拱”是一个酒徒,“雪花膏”是个心灵空虚的纨绔公子,“红眼睛阿义”是个贪婪残暴的牢头。再如“三角脸”、“山羊胡子”、“花白胡子”、“长胡子”、“驼背五少爷”等,都是以绰号概括肖像特征的。在《故乡》中对杨二嫂的描写,就仅用“圆规”勾勒;夏衍在《包身工》中对女工的描写,就仅用“芦柴棒”勾勒。【描写误区】

一、肖像描写纯属多余

写人物,常常用到肖像描写手法,但并不是说对所有人物都要来一番肖像描写,肖像描写要为主要人物服务,为表现主旨服务。如《游大泽山》一文中的一段描写: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歪歪嘴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手里领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朴朴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歪歪嘴峰的路是哪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这篇文章,重点应写游山的经过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至于半路向人打听路,则是非常次要的情节;因打听路而出现的人物也不是主要的描写对象。因此,上面这段文字中对老大爷和小姑娘的肖像描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些描写与文章的主题无关。

二、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外貌描写要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切忌面面俱到,无重点。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讲台上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身穿着深灰色茄克装,下身穿着蓝色西式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他的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胳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本段应当扣住“生动”二字,表现老师讲课的独特而科学的方法,赞扬老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改革精神。因此,对老师的肖像,只要作几笔简单的勾勒,也就行了。像上面的肖像描写,从“上身”、“下身”、“脚上”写到“头发”、“脸上”、“前额”、“鼻梁”等,真是细而又细,面面俱到,结果使人物形象毫无特点可言,也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三、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切忌公式化、脸谱化。

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武士,都是“虎背熊腰”,“声如洪钟”;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穿着花衣服”,“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就违背了生活真实,不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片段赏析】

猜猜下面的人物分别是谁?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对他们进行描写的?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精神?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2、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3、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4、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5、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6、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7、三十岁上下,个子高挑,身材匀称,黑黑的眉毛,红红的脸蛋──一句话,不是姑娘,而是果冻,她那样活跃,吵吵嚷嚷,不停地哼着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高声大笑,动不动就发出一连串响亮的笑声:哈,哈,哈!

8、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柳中。

9、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10、“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11、鲁智深正耍禅杖,忽听一声喝彩,抬头看时,只见一位官人立在墙缺边:“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一条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12、他傻看着虎姑娘。她今天也异样,不知是电灯照的,还是擦了粉,脸上比平日白了许多:脸上白了些,就掩去好多她的凶气。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使虎妞也带出些媚气;祥子看到这里,觉得非常的奇怪,心中更加慌乱,因为平日没拿她当过女人看待,骤然看到这红唇,心中忽然感到点不好意思。她上身穿着件浅绿的绸子小夹袄,下面一条青洋绉肥腿的单裤。绿袄在电灯下闪出些柔软而微带凄惨的丝光,因为短小,还露出一点点白裤腰来,使绿色更加明显素净。下面的肥黑裤波小风吹得微动,象一些什么阴森的气儿,想要摆脱开那贼亮的灯光,而与黑夜连成一气。祥子不敢再看了,茫然的低下头去,心中还存着个小小的带光的绿袄。

1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练习平台】

1、猜猜他(她)是谁

描写你周围熟悉的一位同学(或老师),抓住他突出的特征,运用肖像描写,写出他的性格特征或精神面貌。字数200字左右。

2、写写你的父母

你是否发现你最亲近的父母的肖像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任选一位,写成一段文字,反映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

相关阅读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学习记叙文的描写角度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使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学习记叙文的描写角度”,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高三作文学案02
学习记叙文的描写角度

【概念诠释】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我们常说的人物描写角度主要是正侧反(虚实)。描写景物的角度较多: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动静;上下远近;俯仰平眺;虚实;点面;形声色等等。我们常说的衬托是从表达效果角度说的,和侧面描写属于角度不同实质同。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见细节学案)。

侧面描写是指不直接呈现所描写的对象,而是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描写方法。分为以人衬人和以景(物)衬人。《列子》中有这么个故事:薛谭拜秦青为师学唱歌,未学到家而自以为了不得了,“遂辞归”。秦青“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秦青的唱技如何精湛,而是从他的“悲歌”能使林木动容,使飘浮的白云停息欣赏的角度来进行侧面烘托。林、云本无灵性,然“悲歌”却能“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显得有人情”(朱光潜语)了。试想,如果没有高超的唱技,“悲歌”何以如此感天地、泣林木?

注意:诗歌中无论写景还是写人也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王昌龄的《从军行(七)》写到: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人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场面,而是通过侧面的描写或渲染来表现,使全诗显得含蓄蕴藉,回味无穷。其实,换个角度分析,又有实写虚写、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之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照”是静景,“清泉流”是动景,两句动静结合,描画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月夜图。另外还有细描、白描、细节描写等。此点在此稍作提示,诗歌复习中还要重点突破。

【方法引领】

1、正面描写。要刻画出人物的特征,突出人物个性,从而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

2、侧面描写

(1)、确定好自己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能喧宾夺主地过多使用侧面描写。

(2)、侧面描写的事物要选择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

注意:适当的侧面描写,能起到很多作用,但它毕竟是辅助手段,要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完美的人物刻画

【片段赏析】重点赏析侧面描写。

1、以人衬人

①、《陌上桑》写罗敷: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分析:前半段为正面描写,后半段诗中通过长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不同动作、神态、表情,烘托出了罗敷的美丽。这种方法属于以人衬人

②《老残游记》中“明湖居听书”写白妞演唱:

黑妞儿唱完之后,旁坐有两人,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是。这人叫黑妞,是白妞的妹子。他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的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你想,这几年来,好顽耍的谁不学他们的调儿呢?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若白妞的好处,从没有一个人能及他十分里的一分的。

分析:本节通过听者的谈论与评价,烘托出白妞儿的唱艺水平之高。

③《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④《荆轲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武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非常典型的例子还有《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刘玄德三顾茅庐”,都是层层渲染层层铺垫的侧面描写。
2、以景(物)衬人
①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使用动作、神态和比喻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再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正侧结合,有力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复杂心情,为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感叹做了铺垫。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都是描写音乐表现人物心情的杰作,化无形为有形,正面侧面结合,有力表现了演奏人的高超技艺和人物心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中通过描写听众感受表现乐声美妙,而后者正面描写中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侧面描写时通过描写音乐效果表现乐声动人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通过描写江南水乡清新优美的图景,通过原本静止的景物飞驰来衬托船行疾速,从而烘托出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愉悦而迫切的心情。

③“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作者用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水生嫂愉悦的心情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为下文情节的铺展做好铺垫。

④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此诗明白如话,为了抒发久别回乡物是人非之伤感,运用了反衬手法。它以春天的湖水像昔日一样碧波荡漾,丝毫“不改”,来反衬人事的消磨,岁月的蹉跎,表现反顾的况味,离别的伤痛,怎能不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文展示】

“一个雨夜,母亲去参加我校举办的家长会去了,墙上的时钟已走过八点,母亲快回来了……”请大家展开想象,塑造在特定情况下我的形象,要求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50字左右。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墨汁般,暗的令人窒息。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间隔着一阵死寂的宁静。(环境烘托)我蜷缩在沙发上,双手抱膝,轻轻合上眼,(行动描写)朦胧间仿佛看到了妈妈那责备的眼神,听到了妈妈那声声的叹息。(心理描写)伴随着墙上那老式钟摆发出沉重的“滴答”声,(侧面描写)我的手心渐渐沁出冷汗。我不安的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香的微凉空气,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行动描写)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积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做到正侧结合、虚实相生,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
【练习平台】
1、情景1:盼望以久的体育课被突来的阴雨天气搅黄,英语老师利用这个时间进行英语单元测试。

情景2:运动场上,一位学生篮球打得很好。

情景3:夏日的某一天,烈日当空,天气炎热,整个世界都被包裹在热浪中。

选择你喜欢的情景,请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断。

请以“留在记忆最深处的那个(他)她”为话题,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请仔细体会“踏花归来马蹄香”和“深山藏古寺”的意思,运用正面描写或者侧面描写,写一段文字,巧妙地表现出其意境。

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三语文作文复习教案”,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作文学案06

学习语言描写

关键词:语言描写独白对话个性化动作性形象、情节与主题精练对比结合

【概念诠释】

语言描写也称对话描写,是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语言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精练、生动和性格化的语言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心灵,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深刻表现主题。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1、内心独白法,也叫自白法,就是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默想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把人物心灵最隐秘的部分直接袒露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成功的运用内心独白法,一定要慎重。一般是在人物处于冲突之中,采取重大行动之前,内心紧张,思绪复杂多变时,为了使读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人物的心灵状态,才用这种方法。因此它不宜多用,更不能滥用。另外,运用内心独白法,语言一定要简练,结构一定要严谨,要注意开合转换处的衔接过渡。最后,运用内心独白,一定要表白出内心深处的隐秘,一定要揭示出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来。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有时也归于心理描写。2、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

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表现主题作用非常大。

【方法引领】

语言描写要注意的问题:

1、语言要能显示并且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2、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3、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

4、语言描写要为文章中心服务,要有选择,不能有言必录。

5、尽量用口语,使语言描写真实、生动,最重要的是符合人物特点,有利于表现主题。

一、语言描写要个性化、主题化。

鲁迅先生曾说:好的对话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即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经历、年龄、教养、气质、习惯爱好、思想、性格等。要在描摹语态,叙写对话过程中表现出“这一个”的个性特征来。诸如阿Q的精神胜利,孔乙己的腐迂,周朴园的虚伪冷酷,吴荪甫的狡诈恃强,觉新的委曲求全,虎妞的泼辣粗野,三仙姑的装神弄鬼,李双双的热情爽直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优秀作品在人物语言个性化化都很突出。曹操错杀了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人以后,又故意杀了吕伯奢以灭口,居然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临死不忘一生聚集的巨额财富,命令女儿欧也妮:“把一切照顾地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李逵初见宋江,当面就大咧咧地问戴宗:“哥哥,这个黑汉子是谁?”等弄清楚是宋江后,又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这些个,也叫俺铁牛欢喜!”“言为心声”,曹操一句话,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他的奸雄性格;葛朗台死不瞑目,还嘱咐女儿来日到阴间去向他交帐,一个地地道道的吝啬鬼;李逵不愧是江湖了的黑旋风,他的性格是这样的豪爽、狂放。

因此我们要要做到从“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的具体性格,千万不能把街头乞丐的语气写得趾高气扬,又或是把老人的语言写得太过“儿童化”,从而失去了人物个性。

语言描写能使主题更加深刻。主题是写作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和时代的特征。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外衣。”人的语言带有时代特点,在一定情境中,人物说什么和怎么说,直接受时代影响。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得知小狗是将军哥哥的宠物时说:“这条小狗怪不错的。……挺伶俐。……一口就把这家伙的手指咬破了!哈哈哈哈!……咦,你干吗发抖?呜呜,……呜呜。……它生气了,小坏蛋,……好一条小狗……”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奥楚蔑洛奴颜媚骨、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通过这样的语言描写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使得主题更加深刻。

二、语言描写要情境化、心理化。

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特定语境下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使语言动作化。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读者应该从人物独白中清楚地看到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行为的动机,追求的目的,行将采取的措施等等。而人物之间的对话,则应该随着情节的开展逐步表现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的感情,显示人物之间的内心交流。它虽然不如独白那样直接、坦露,却同样应该使人感受到人物的情感的变化,触摸到人物的心灵深处。

注重不同情境下的语言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前一句鲁提辖侠肝义胆、打抱不平的英雄本色可圈可点,而后一句写出他打死了人是要吃官司的,不如及早走人,表现出了他还是粗中有细,能急中生智的,刻画得鲁提辖这个人物有血有肉。

语言描写能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如《背影》一文: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优秀作品总是能写出特定情境下人物的特定语言。《红楼梦》中写贾母拿出三十两银子给宝钗做生意时,凤姐没有当面吹捧老祖宗如何疼爱子孙,反而装出一副小气的样子责怪贾母:“这个够酒的够戏的呢?”“找出这霉烂的三十两银子来做东,意思还叫我赔上!”其实,凤姐是很懂说话要符合语境的,她表面上指责贾母小气,实则是逗贾母欢心,是辣味的指责中藏着甜味的奉承。这是她在特定环境(可以讨宠的大观园中)、特定时机(贾母同姐妹们开心逗趣的情况下)、对特定的对象(成天无所事事,喜欢有人逗趣的贾母)所说的符合人物个性(口齿伶俐、工于心计)的特殊语言。

三、语言描写可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语言描写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语言描写时,要把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一起描写,这样描写,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有的同学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荷花淀》中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就把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两个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体会这篇写买东西的习作:买完烧饼,爸爸又想去买点儿熟肉,他走进一家肉店,说:“买半斤熟肉!”老板连看爸爸一眼都没看,麻利地称好了肉,态度冷冰冰的,还边称边漫不经心地和别人说话,一点儿也不热情。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说:“为啥要再称一遍?”老板说:“刚才称错了!”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说:“这,这……”爸爸说:“这什么?”老板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跟我走一趟吧!”??

??改文: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红得跟柜台里面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五、语言描写运用对比法。

对比有横比和纵比两种。横比是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说出不同话语,来展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如《红楼梦》中,写宝玉挨打这个事件,宝玉受贾政毒打后,从贾母、王夫人、宝钗、黛玉以至亲戚、丫环、麽麽等众多人物的语言,表现出她们各自不同的关系、心情、态度。纵比是描写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说出不同的语言,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儒林外史》中,范进在中举前,穷愁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出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描写误区】

一、人物语言假、大、空,作者代替人物说话。

高尔基曾指出:“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也就是说:对话,不应该成为作者的传声筒,应该是精炼、生动、性格化的,要能够透视人的心灵的。

如: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莫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成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是作者想表现的主题,而不是老奶奶应该说的话。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乖。”?

二、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等,缺乏个性。

语言描写要防止千人一腔,应该根据不同的人物,写出不同的语言特点,人物对话要力图写得自然、真切、恰当、准确。

如:两个小孩绕着那个井口转来转去,小男孩问那个小女孩那个洞有多深,“大约有十来米深。”小女孩怎么也说不清楚,她就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突然发现了目标,指着路旁的一棵大树,“井的深度和这棵大树的高度差不多。”显然,这两处语言都不符合小女孩的年龄和情景特点,小女孩是不会做出数字的估算的,也不会运用专业的术语进行比较。如果换成“妈妈告诉我了,有这么深,这么深”“有这么高”就符合了人物的身份特点而具有真实性。

三、人物语言不简洁,不能表现主题。

语言描写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为了对话而写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

如: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可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许多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对于表现人物和主题都没有作用,为对话而对话,没有取舍。

【片段赏析】

1、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点评: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点评: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3、“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地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点评:鲁迅对阿Q的语言描写,,表现出阿Q奸滑无赖的性格特征。

4、“你……?”“他对欧也妮说:‘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噢,父亲……’‘好吧,那么今天晚上一切都得办了。’”当不明底细的欧也妮表示同意在光保留虚有权的文书上签字时,葛朗台仍不满足,还要求欧也妮“无条件抛弃承继权”,并要她“决不翻悔”。当欧也妮刚作出肯定的表示时,他就欣喜若狂地说:“孩子,你给了我生路,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

点评:通过对话描写,作者将葛朗台这个金钱拜物教的狂热信徒的吝啬、贪婪、冷酷、虚伪的个性特征,和盘托出。

5、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点评:四个女人的对话表现了她们的矜持、害羞、直爽和忸怩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是又为了自尊,找出各种理由,对话描写形象地展现了她们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6、“……过路的人中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底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吃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过去……。”

点评:这段写了一个可爱的少年闰土,一个活泼的少年闰土,一个善良的少年闰土。这段语言富有感染力,烘托出美丽的故乡中善良、勇敢的闰土形象,也写出了“我”对孩提时代具有神秘色彩的故乡的憧憬。

【练习平台】

1、阅读下面的材料,为王女士拟写一段感激的话。(80字左右)

因为患老年痴呆,浙江王女士的母亲在今年元宵节时不慎走失,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线索。在寻找母亲的日子里,王女士被素不相识的热心人感动着。有热心网友帮着发帖、顶帖的,还有帮着提供线索的。王女士记得,有次去超市帮儿子买东西,超市的一位员工还关心地询问情况,安慰她。王女士记得,嘉兴有位好心人提供了线索,还帮着她守了那位老太太整整三个小时,期间那位老太太不停地走,好心人也跟着她走。直到王女士一家赶到确认不是自己的母亲时,好心人才离开,也不愿意接受任何酬谢。

【答案示例】在寻找母亲的日子里,我每一天都在感动着。我的母亲,成了大家的母亲。我要感谢热心网友的积极张罗,我要感谢超市员工的关心安慰,我还特别要感谢嘉兴那位好心人的辛勤守护。谢谢大家!

2、有哥俩儿闹分家,几天也没分清,就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甲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呀分不清。”乙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去才行。”丙接过话茬儿:“咱原先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丁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厨师的媳妇儿“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你知道甲、乙、丙、丁分别是谁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3、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不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参考答案】①李老师,你好,我是宛风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你,你看行吗?③老师,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你呢?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你。老师再见!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简明得体,一定要做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得体),还要注意不罗嗦(简),让听话人明白(明)。

4、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划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5分)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髥老者,面容清瘦,双面炯炯有神。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了。

5、写一段语言描写。某某同学违反了纪律,他不承认最后承认了,请设计一段这个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语言描写,不少于三百字。

6、在高三读书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写一段200字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7、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一路走到了一个荒郊野地,又饿又渴,于是分头寻找食物。真巧,他们每个人都看见了一个绿油油的大西瓜。你猜猜,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

8、以“饭桌上的对话”为内容,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高三语文《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作文教学设计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三语文《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作文教学设计”,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三语文《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作文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①新课程标准对《表达与交流》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在教材中的地位及教材编写意图。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编排在必修5的写作与交流单元,这一单元设置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高要求的专题。这四项要求对应的是高考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一项,应该说是更高一级别的要求,所以放在高二进行。

本课的目标属于丰富,以“讴歌亲情”为话题,就是要学生能够感受亲情,体验亲情,这既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也是精神洗礼的过程。在能力方面,要通过自己的表达,多元诠释亲情,将内容写得充实。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写出高水平作品,进而达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目标。

2.学情分析

1.能力基础:学生经过高中必修1——4四个模块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回顾感受亲情的基础上,能写出情节比较完整的文章,可是在如何让文章内容充实方面,缺少一定的方法与技巧,这方面能力仍待提高。

2.心理基础:高中生对亲情很熟悉,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亲情的感受会更加的细腻、深刻,有亲情做基础,学生的情感调动一定会更容易,思维会更活跃。但另一方面,他们主要是关注某一件事去写作,以记叙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缺少深入的思考、细致的描写,内容不够丰富。

鉴于此,在《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的学习中,我们特拟定以下方针:

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用多样的方法指导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什么是写作中的充实,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2.能力目标

(1)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将自己生活情感体验,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2)能够运用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来表现真实细腻的至爱至情,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3.情感目标

(1)感受亲情,体会来自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爱呵护,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鉴赏、口头表述和书面表达,学习如何从取材、构思、手法和情感上写的充实。

三、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2.品读法

四、教学流程图

背景导入→明确目标→真情导入→何为“充实”→充实数量(取材和构思)→充实质量(描写、议论和抒情)→充实情感(用心写作)→总结方法,回味真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由视频资料和照片资料导入,增强视觉和听觉感染力,激发学生共鸣,为赏析环节做铺垫。同时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什么是写作中的充实,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2.能力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将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以口头和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2)能够运用细节描写和抒情议论来表现真实细腻的至爱至情,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3.情感目标

⑴感受亲情,体会来自长辈、兄弟姐妹的关爱呵护,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

(二)引经据典,理解“充实”

充实之谓美——孟子

扩而充之,使全备、满盈是为充实。——焦循

设计目的:落实“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充实”概念,并作为确定讲课重点的重要依据。

(三)捕捉真情,充实“数量”

操作步骤:1.我们应该怎样想?——展开想象,搜罗材料(取材)

2.我们应该用什么?——去粗取精,筛选材料(选材)

3.我们应该怎样用?——构思成文,布局材料(构思)

设计目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书面表达要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通过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在学生参与基础上,总结取材、选材、构思的一般方法,达到“数量”充实。

(四)品味真情,充实“质量”

操作步骤:1.示例对比,妍媸有别。

2.分析经典,探究手法

3.手法集结,感悟妙处

设计目的:贯彻落实课标“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顾及全体学生,培养其思考分析能力。能理解各种表达方式,明白什么是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五)迁移技巧,充实“情感”

操作步骤:1.教师下水,亲自示范。

2.调动情感,启发引导

3.明确要求,具体写作

4.学生展示,美文共赏

设计目的:训练的环节,是课堂落实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文章是有感情的,好文章要充实“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写作实践,力争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目标。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以《xxx的时间去哪了》写一篇800字文章,要求材料充实、构思充实、细节充实、情感充实。

六、板书设计:(暂时保密)

七、案例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围绕“真情”“充实”两个关键词,层层拆解,层层深入,从充实“量”,到充实“质”,再充实“情”,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同时重点突出,方法得当;

2.教师亲自参与创作:教师不仅能够袒露自己的情感经历和情感故事,为学生铺路,更可贵的是教师能够亲自下水示范,敢于亮出自己,所谓“行胜于言”;

3.课堂效果当堂检测:教学环节中安排学生当堂成文,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

感,同时可以及时反馈课堂,及时调整。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发现的问题和老师有一定的交集,但也有“擦肩而过”的,通过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探究,教学内容针对性提高。

5.缺憾:生生“合作探究”常见类型有五种:展示型——分享型——评价型——讨论型——总结提升型。而我的语文课堂中更多是停留在展示型、分享型和评价型,以后要切实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后几种交流方式的必不可少。

高三语文《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作文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词语、句式、修辞等方面对增强文章文采的意义;

培养学生作文讲究文采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讲练结合,通过比较认识“有文采”的作用,通过练习学会把语言写得有文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如何把文章写得有文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认识“有文采”的意义

1、出示孔子的话(以古人名言导入,让学生认识到讲究文采,是作文的传统):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出示小故事(通过对诗人所写句子的揣摩,明白“有文采”的意义):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

问: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参考答案,明白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胜在哪里。(运用反衬的修辞手法,衬托出盲人的悲哀,更能激发人的同情心。)

二、作文评分细则展示:

1、出示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发展等级”计分的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2、指导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文章“有文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有文采”的界定大体从这几个方面来评判: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用课件一一展示老师精心选取的例句:(具体例句见课件)

词语生动

(1)选用形象、新鲜的词语来表情达意。

(2)平常的字,运用得好,一样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句式灵活:

(1)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等等灵活搭配,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2)陈述句、疑问句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精心设计问句,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反问句,更有加强语气,引人深思的作用。

(3).改变句子的正常语序,能突出、强调某个句子成分所负载的语义,更有一种特别的美。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运用比喻、比拟、排比、对比、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引用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文句有意蕴:

文句有意蕴是指句子富含哲理,有文化底蕴,有言外之意,有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学习写得“有文采”

先来欣赏一篇以“成熟”为话题的文质兼美的作文

美丽的灵魂

成熟是一种优秀的灵魂,是灵魂深处的独语。

成熟是春天破土而萌的小草,袭一身绿面对荒凉;成熟是夏日亭亭玉立的野荷,静思无人观赏的寂寞;成熟是晚秋暗香浮动的金菊,为凋零的季节挽住缕缕清香;成熟是冬末倏忽而逝的残雪,以冷寂的姿态体现高洁。

成熟是一种心境,一种品格,成熟中蕴藏思索;成熟中储藏坚毅。成熟造就了哲人的深邃,孔子成熟,孕育了万古不易的思想;成熟中迸发出诗人的激情,苏轼成熟,创作了诗情不朽的篇章。

少年因走向成熟而懂事,青年因走向成熟而稳重,中年因走向成熟而舒心,老年因走向成熟而淡定。

成功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抑制狂热;失败者走向成熟,能在反思中充满信心。成熟使人走出浅薄,学会深刻。成熟让光辉明亮而不刺眼,让音响圆润而不腻耳。成熟是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终于停止了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成熟是不理会哄闹的微笑,洗刷偏激的淡漠;成熟是无须声张的厚实,并不陡峭的高度。

成熟不是空虚,成熟与空虚联姻,使人意志消沉,无所作为。成熟不是孤僻,成熟与孤僻结邻,就会离群索居,郁郁寡欢。成熟也不是孤芳自赏,孤芳自赏者没有朋友,成熟更不是故作深沉,故作深沉者令人乏味。

成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期待成熟,成熟如萧瑟秋风,有人说其潇洒,也有人谓之悲凉。

我不期待成熟,但我必须成熟,因为成熟像是一面旗帜,它会给你的理想指明方向;成熟又像是一根马鞭,它会鞭笞你奋勇前进;成熟又是一种智慧,它会让你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去掉盲目和浮躁,给你智慧的光芒。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浪漫。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凄凉。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因为有了成熟,才有了美丽的灵魂。

[感悟]成熟是人的一种气质,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经历着的,我为了把这样一个琐碎的、无形的的内容写得具体,就想到把“成熟”与人的优秀品质联系起来,比如乐观、执着、甘于寂寞等,然而要做到“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还要锤炼语言。于是在文章的第二段以四季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喻体:成熟是面对荒凉仍要破土而萌的小草,成熟是无人欣赏也要亭亭玉立的野荷,成熟是懂得适时绽放的金菊,成熟是不轻言放弃的残雪。

[小结]写文章首先必须有个好的思想,继而找到使这种深刻思想得以彰显,得以成熟的优美文字,即为自己的心灵、思想寻找到一个有温度有力度的字眼,这样写成的文章就具备了“文质兼美”的特点。

[过渡语]这里的“文”就是文章的文采,“质”就是文章的思想,那么什么样的文章能称为有文采呢?就是要在准确表达内容的前提下,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板书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巧妙、意蕴丰厚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四句话为纲,从精彩的语段理解文采,从文采的角度锤炼语言。

(一)词语生动

[导入语]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河畔,那一片沙漠荒原的土地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它的名字叫胡杨,胡杨树不畏风沙干旱,严寒酷暑,扎根于地下的根系比生长出地面的枝叶还要庞大,据说胡杨树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下面是对胡杨树的一个描写片断。

例句1每一棵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

[赏析]语段描写的是胡杨树在风沙的卷裹下,周身都是破损的树皮,皴裂着粗大的口子,“扭曲”一词不仅写出了胡杨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而且可以使我们看到胡杨树与风暴斗争的痕迹,狂风袭来,胡杨被吹弯了站起来,狂风再一次袭来,胡杨树倒地后又爬起来,逐渐成了扭曲状,如果换成“弯曲”,就没有这种效果了,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这里偶尔遭遇一下风雪,路旁的树都呈现出一种顺势而倒的情形,那就是弯曲。再看“绷开”一词,用得很有力度,给人一种痛快淋漓之感,就像一个钢琴家甩开臂膀大开大合的演奏,也像运动员挥动球拍给出的致使一击,“饱绽”一词呼应“绷开”,更是体现出胡杨树顽强的生命力,这里仿佛有个有趣的情形,肆虐的狂风本意要撕破胡杨树的衣服出一下胡杨的丑,谁知反而被胡杨饱绽的生命给震慑住了,在这里,作者要向我们展示的是胡杨树的力量之美,可文段不着一个“力”字,我们却分明感受到了。

[小结]追求文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选用能绘声、绘色、绘态的词语,做到写景状物,求其穷形尽相,写人叙事,求其惟妙惟肖,抒情言志,求其情理畅达。

(板书2)

写景状物——绘声——→穷形尽相

写人叙事——绘色——→惟妙惟肖

抒情言志——绘态——→情理畅达

(二)句式灵活

[导入语]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其中有一个叫苏武的,作

为汉使被派往匈奴,结果由于受其他汉使谋反事败的牵连被定罪,匈奴首领单于只要苏武肯投降屈服,就可以封地为王,苏武始终不降,单于一气之下把苏武送到贝加尔湖(今俄罗斯境内)去放羊,苏武无一人相伴,饿了、渴了就吃草根,喝雪水,苏武在匈奴受尽折磨十九年,值得一提的是,他被派往匈奴时,手持一根代表朝廷的旄节,日子一久,旄节上的穗子全掉了,回汉时,须发全白的苏武就是持一根光杆儿的旄节出现在长安人民面前,没有人不为苏武这种大丈夫气节所感动的,下面就是一段描写苏武的文字。

例句2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上,挟一支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间: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汉使谋反事败;正气,苏武拒绝折节叛国;惊诧,单于面对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赏析]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两组整句:“擎一支……奔走于……挟一支……游荡于……”“哀叹……正气……惊诧……执著……”再现当年历史,表达自己的爱憎,这就远比历史故事中的叙述精练生动了许多,作者又用散句高度概括苏武的功绩,衔接两组整句,这种整散结合的变化造成一种顿挫的效果,读起来给人波澜壮阔的感觉,第二组整句中,长短交错,短句短到一个词,于停顿间歇处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音韵美。

[小结]追求文采可以通过句式上的长短交错,整散结合,是否相间的灵活搭配,表现出一种参差错落,灵动自然的美,还可以通过常见的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被动句等,表达出丰富的语气、情感。

(板书3)长短交错整散结合是否相间

(三)修辞巧妙

[导入语]一般而言,一位作家的风格一旦形成很难再改变,然而宋代词坛上的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前后作品风格迥异,她的前期作品清丽明快,后期作品凄凉沉痛,更多表现出一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她遭遇了国亡、家破、夫死之痛,看下面的文字

例句3

读惯了李清照“寻寻觅觅”的婉约窈窕,“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那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是不是如羽调商声转成黄钟大吕般出人意料呢?追本溯源,却是那乱离之世,家国之恨,才使这位柔肠百转的女词人对着滚滚湘江,一弯残月,把浅唱低吟换作仰天长啸。意外吗?不,这种变化是同情理紧密结合的。意外,是浮涌在情理玉颜上的一层薄纱,揭开了它隐隐约约的掩盖,情理露出了最意味深长的微笑。

[赏析]文段的画线处用到修辞中的设问,问后再答,能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语段中的两个问句使材料很好地与话题相呼,与文题相合,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适时地用到修辞中的反问、设问,不仅能造成句式上的变化,还能让人随时明白文章的主题所在。

[小结]善用修辞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最常用的有绽放艺术的比喻,增强气势的排比,浓化情感的拟人,也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用到其它修辞手法,总之,为了文章的神采飞扬要善于巧用、妙用。

(板书4)

比喻——→绽放艺术

排比——→增强气势

拟人——→浓化情感

活动1试一试

要求请同学们仿照横线前面的句子再写一句以“春天”开头的句子,并与上文构成排比句。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地冒了出来,化成草叶和芽苗,春天从山涧迅速地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形式,还化作歌声,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四)意蕴丰厚

[导入语]所谓“意蕴丰厚”就是文章的某些关键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或饱含睿智的生活哲理,或有着独特的人生感悟,请看下面一组句子。

例句4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

☆我们要尽力做事,不必在乎什么结果。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路是靠人走出来的。

★总有一种情感会让你泪流满面。

——《南方周末》

☆我们的文章能引起你的共鸣。

[赏析](先出示带“☆”的一组句子)这些话语,很直接,看过了也让人明白,但很快就忘了,(再出示带“★”的一组句子)请同学们再看与之对应的一组句子,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只是换了一种表达,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任何的修辞,却体现了语言的精练美,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并且增加了语言表意的形象性和流传性,读罢令人终生难忘。

[小结]使一篇文章的语言有意蕴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引用名言,蕴含哲思,巧设悬念,字词巧排,幽默讽刺等,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或唤起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板书5

引用名言

蕴含哲思

巧设悬念——→启迪思想唤起共鸣

字词巧排

幽默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