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要点分析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8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要点分析。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要点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要点分析 

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教学后记: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精选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教学要点分析


八年级上册《芦花荡》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
设计(二)
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fɑnɡ)竹篙(ɡāo)苇塘(wěi)疟子(yào)
寒噤(jìn)吆喝(yāohe)一梭机枪(suō)蹿(cuān)
仄歪(zè)趴(pā)扒(bā)飒(sà)
转弯抹角(mò)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
(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

第三课时

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四、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板书设计

情节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诗情画意
教学后记:学生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要引导。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要点分析(人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要点分析(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要点分析(人教版)

题材:战争主题。
体裁:以叙事用品为主。
阅读教学:
1、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情景,品味语言(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
2、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注重技巧,经常自测)。
综合性学习:
1、主题:“界何时铸剑为犁”
2、活动:古今战争知多少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文艺作品与战争
铸剑为犁应有日
教学计划用时:22课时

第一课新闻两则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第三课时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中路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东路军:较为顽强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教学后记:学生读书开不了腔,须加强指导;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性认识不足。



2芦花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及环境特征,感受其传奇色彩。
能力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掌握解读叙事性作品的方法、思路。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德育目标
从文中智勇双全的“老头子”,投身革命的大菱、二菱,苇塘里坚持抗战的队伍身上,学习他们不怕艰险、豪迈乐观、斗志昂扬的英雄品格,我们有理由相信:英勇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学重点
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如何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二字?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故事情节,在复述中再现文章内容,感受其传奇色彩。在熟悉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进行美点追寻,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感受课文内容的传奇色彩,并探究传奇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到过许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个抗日英雄“老头子”的故事。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板书文题)
设计(二)
请大家翻开课本前面的彩色插图《白洋淀》,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
二、作者、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白洋淀优美风光,声屏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课文内容。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辨明字音:
提防(dīfɑnɡ)竹篙(ɡāo)苇塘(wěi)疟子(yào)
寒噤(jìn)吆喝(yāohe)一梭机枪(suō)蹿(cuān)
仄歪(zè)趴(pā)扒(bā)飒(sà)
转弯抹角(mò)
辨析词义: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2.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选两位同学复述故事,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教师点拨:故事情节是小说的一大要素,复述时应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他活动在敌人监视的苇塘里,“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明确: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运干部。他不带一支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才得以维系。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接着复述故事情节的后半部分,即最精彩的部分。以“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开头,续说下文。
四、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次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同学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同学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
……
2.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五、教师引导学生深层体味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
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
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教师点拨: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他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乡土、同胞,他恨敌人;他过于自信自尊,他有勇气,有胆略,只身制服敌人。
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3.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真实美。
(1)提问: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学生明确: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的。
(2)仔细揣摩文中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人物的真实、可爱。
学生齐读相关语段,在想像中感受老人的复杂心理。

第三课时

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学生齐读写景语段,展开想像,感受那浓浓的诗情画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
(1)教师示范分析第(1)、第(8)句。
明确:“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8)句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2)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四、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流连驻足,不忍离去,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选三位同学口头回答,其余同学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感受作品的诗意美。
●板书设计

情节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诗情画意
教学后记:学生对“老头子”的诱敌杀敌理解得透彻;但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战争描写的理解要引导。


3蜡烛

认知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教学后记:这是一篇简单好懂的文章。其中的感情最打动学生的心。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训练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味精彩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前准备: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导入
知道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的作者吗?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这两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3、让学生介绍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师作补充:
圆明园是一座供清朝皇帝游乐的花园,也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在北京海淀附近,始建于康熙48年(1709年)。这座花园方圆十多公里,在这儿可以观赏到国内外四十个地方的有名的风景。园内还珍藏着许多无价的珍宝,罕见的图书,珍贵的历史文物,因此它又是一座闻名世界的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体面 给j予独一无二珐f琅lng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荡然无存箱箧qi制裁赃物 
4、快速默读课文,
明确文章两大内容板块:①赞美圆明园 ②谴责侵略者
【讨论】:
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①——④段,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有感情地朗读⑤——⑩段,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哪些是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正直不阿的人格。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世界奇迹“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 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本文,激发了同学们对法西斯的愤恨。




5亲爱的爸爸妈妈

训练重点:
理解文章中心,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本文是对法西斯的控诉词,抓住一组组矛盾统一的事物进行分析探究。(历史——现实,美丽——沉重,忏悔——狡辩,引文——正文,人性的呼唤——罪恶的枪声)
课时安排:2课时
步骤:
1、导入
朗读课外文章《致命的母爱》,让学生谈体会。

致命的母爱
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夜深了,精疲力尽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
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惟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接着又一声枪响,冲过去援救的男主人也倒在了血泊中。
“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喃喃地抽出刺刀,“妈啊!幸亏我被惊醒,也幸亏您在梦中保护,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感慨:文章将伟大的母爱放在战争面前,让罪恶的战争撕碎了温馨的人间至情,读后令人惊心动魄。世间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2、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呵护杀戮纳粹肃穆恍惚木然荒谬憧憬 缭绕 健忘片纸只字赤裸裸
3、问题探究
⑴“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⑵引用迪桑卡诗句的作用?结尾引用死者遗言的作用?
⑶你认为那个日本人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⑷“引文”与“正文”的关系怎样?
“引文”是纯客观的纪录,是正文得出观点、进行议论的依据。
板书设计: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美丽
来到纪念地回顾历史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了振兴中华对和平的重要。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有关战争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让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表演、论辨等形式展示成果,进而开阔文化视野,积累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
3、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英雄故事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4、通过写作训练,引导学生以“战争”为话题,多角度地认识战争的残酷,正义和非正义,阐明观点,提高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
1、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通过活动,提高对战争的认识,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在明确每个学生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后,要放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活动准备:
1、制定此次小组活动的方案,填好活动表格,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表格内容包括(活动项目、内容、方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2、读几本有关战争的图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为讲战争的故事作准备。
3、浏览介绍有关战争的网站,查阅有关战争的知识。
4、走访身边的老战士,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中国解放的历史。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活动方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影片导入
《南京大屠杀》片断。让学生充分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看了《南京大屠杀》片断,肯定有许多心里话要说吧?
是啊,正因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总共不下400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更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中国,九一八的炮声、七七卢沟桥的枪声和南京大屠杀中30万死难同胞的呼告声,时时使我们警醒。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板书课题)
一、战争故事,你说我演
主持人:在语文课上或课外阅读中,你一定读过不少英雄故事,知道很多革命家不怕牺牲,智斗敌人的轶闻趣事吧。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搜集整理的探险故事向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讲得最生动有趣。另外同学可进行小品或哑剧表演来配合,以增加对战争的理解。
英雄故事讲述要求:1、故事真实、连贯,2、内容集中、鲜明,3、灵活运用方法、技巧,4、普通话标准,流利。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黄继光堵枪眼。
☆刘胡兰宁死不屈。
☆狼牙山五壮士,面对敌人,毫不畏惧,英勇献身。
〔评委打分〕
主持人小结:不错。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虽然这些英雄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但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今天我们重温英雄的故事,缅怀先烈,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生活,珍惜生命。

二、战争诗词,你吟我诵。
主持人:同学们,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下面让我们进入吟诵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以及关于战争的成语的环节,看谁说得多,说得好。通过活动,尽可能地丰富我们的文化积累。
下面我们先来说有关战争的古今诗词,通过诗词的吟诵,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领略战争的悲惨和战士的战地感受。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毛泽东《七律长征》)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有关战争的成语故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课后下了不少功夫,一个个成语后面都有一段战争故事。接下来,我们看看,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看谁又能说的多。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
☆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晋·张方)
☆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希腊·柏拉图)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法国·巴斯卡)
☆兵民是胜利之本。(毛泽东)
☆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主持人:好,名人们对战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对这些名言需要反复体味,才能领略他们思想的精髓。
〔评委打分〕
三、战争遗迹,走访交流。
主持人:和平阳光普照下的我们,要记住过去,珍惜今天。在这次综合性活动中,在你的村子附近,也许就有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战争遗址,你走访地怎样了,了解了哪些情况,拍摄了哪些资料,做好哪些记录;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走访的见闻和感受吧。
下面我们有请第一组代表……
〔评委打分〕
四、战争预测,你说我评。
主持人:五十年后,如果再发生大的地区冲突,那将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在这次战争中,将会出现哪些新式武器呢?
☆21世纪的战争,将是尖端武器的竞争和较量。科学家和军事家们预测,未来的战争中将有七大尖端级武器称雄于战场,它们是:激光武器、隐形武器、单兵攻防武器、微波炸弹、纳米武器、信息武器和无人化武器。
五、战争是非,赏析提升。
主持人:“铸剑为犁”的雕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前矗立了四十多年,可是和平的钟声并未向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敲响,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战争的?下面就让我们辩一辩战争的是与非。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第二个问题: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第三个问题: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第四个问题:你认为将来的世界是否会有永久的和平?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主持人小结:战争的是是非非,同学们已经说了很多,邓小平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主旋律,但形势不容乐观,世界时时燃起的硝烟仍未烟消云散。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时刻警醒:血雨惺风应有涯,铸剑为犁应有日!但是,我们不怕战争,如果有来敌侵犯,我们定会捍卫我们的主权,为正义而战。
六、活动收获,拓展延伸。
1、活动收获: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经历了这一番“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后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呢?
(可谈对战争的认识,查找、运用资料的经验,合作探究的乐趣等)
主持人小结: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获得了许多关于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开阔了文化视野,并且对战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提高了对战争的认识,培养了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活动中,我们各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通过活动我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另外,本次活动还提高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拓展延伸:
①请你以“战争与和平”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可记叙这次开展某一项活动的经过;可分析、评论某一战争或某一个地区冲突(可就美国攻打伊拉克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思考现代战争以及现代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等);可想像未来的尖端武器和未来战争的情形。
②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编写《记住历史,珍惜和平》小册子。内设“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国近现代战争)、“动荡不安的地区冲突”(当前地区热点问题)、“文学与战争”、“影视与战争”等章节。

附:
活动评价表
姓名
搜集资料情况
参与活动情况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先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是各小组互相评价,其中包括每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收集资料的情况等,最后教师结合学生评价进行再评价。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复习学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复习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体会真挚感人的语言。
2.把握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动作描写。
3.体会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情谊。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拂()晓瓦砾()地窖()
鞠()躬颤()巍巍更()夫
2.解释词语
拂晓:珍藏:屏障:
肃立:永垂不朽: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颤巍巍:肃穆:
二、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你能找出记叙的六要素吗?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的老妇人,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的动人事迹,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三)探究思考艺术美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蜡烛》)
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请展开想像,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五、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4、试从选文中找出表现老妇人虔诚的态度和对苏联红军战士的深厚感情的词语。
答案、1、(1)不多余。“还”字突出德军炮击时间长,老妇人的处境十分危险。(2)“揣”字写出了老妇人对大蜡烛十分珍惜的情态。
2、补充说明这支蜡烛的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献给苏联红军烈士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3、围巾的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4、示例:耐心地、两臂交叉。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