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爱因斯坦与艺术

高中艺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21

爱因斯坦与艺术。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爱因斯坦与艺术”,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因斯坦与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爱因斯坦在艺术世界中的具体表现,体会造就杰出的科学家需要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并体悟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基本写作特点。
说明:
作为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文章,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让学生大致了解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这一教学目标——目前的广大学生还不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即从学生趣味出发了解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名人的这些“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深入浅出,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调动课外积累,筛选文本信息,以了解爱因斯坦艺术世界的具体表现为切入点,展开科学与艺术互补性的思考。
2、难点:从哲学、美学、文化背景的角度来深入探究爱因斯坦和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说明:
这篇文章具有思辨性,学生不易把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如爱因斯坦的婚姻家庭逸闻趣事等,巧妙地把趣味性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课外走到课内,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整合爱因斯坦一生中科学与艺术的具体表现。同时,在对文本的阅读中思考科学与艺术统一性互补性的规律,从而水到渠成地把感性的阅读上升到理性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积累交流
激发兴趣1、科学与艺术是两个魅力四射的光环,有谁能同时享有这两个光环呢?——爱因斯坦是其中之一。同学们借助自己的课外积累以及自己查阅的大量资料,简单交流一下爱因斯坦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2、爱因斯坦我们并不陌生,但了解得更多的是他在科学上的贡献。通过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爱因斯坦哪些鲜为人知的艺术上的“轶事”呢?调动课外积累以及网上查阅动资料,学生自由发言,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爱因斯坦留给自己的印象。从逸闻趣事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筛选积累有关科学艺术的材料,逐步由感想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为文章的展开做好铺垫。
阅读筛选
积累整合1、整体阅读,全面把握文章主旨。阅读要求(1)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2)借助积累,筛选出文章中写爱因斯坦热爱艺术的章节段落。
2、积累有关爱因斯坦和艺术的知识,挖掘其内涵,体悟艺术对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1、学生整体阅读,筛选重要段落,自学导读然后小组交流印证。
2、汇总整体阅读结果: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⑴—⑷揭示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第二部分:⑸—⒃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热爱音乐、崇尚文学的生动事例,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科学与艺术是互补的、统一的。第三部分:⒄—⒅揭示主题,表明本文的写作意图。通过整体阅读养成全面把握主旨的好习惯,筛选和概括帮助学生学会重点阅读,提炼文章内容,做到纲举目张。这一步设计放在教学内容的展开部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细读课文
重点突破阅读第二部分内容,概括提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爱因斯坦对艺术的热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2、音乐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从文本出发,筛选概括找出答案。
3、总结概括: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从文本中分条摘录。
4、交流讨论:品读课文,深入探究思考——爱因斯坦对于艺术的审美、对于科学的执着的原动力究竟何在呢?请同学们结合语段,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文中包含的深意。边讨论边质疑边解答。1、学生阅读筛选汇总:(1)音乐:推崇西方古典音乐,尤其酷爱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小提琴有造诣,于钢琴很倾心,描绘物理学优美的图景。(2)热爱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肖伯纳;共鸣卡夫卡。朗诵海涅的《哈尔茨山游记》。崇拜陀思妥也夫斯基。
2、学生代表汇总:音乐催化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文学高于一切,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是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3、组长总结:参考语句:第(3)(7)(9)(10)(12)(15)段中的关键句。
4、组内交流:(1)说明爱因斯坦已将文学当作精神生命的需要,并深深懂得了文学的伦理价值,从而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是两个无限的、永远也没有终点的世界”,需要不断去追求。(2)科学与艺术之间紧密而深远的内在关系,也揭示了这位科学巨匠酷爱音乐和文学的缘由。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依据学生高二语文阅读的特点,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这一环节的设计在于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去伪存真、抓住关键字句,突破阅读瓶颈。
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筛选概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领悟哲学层面上的科学与艺术的抽象关系。
阅读回味
提炼升华1、品读文中引用的爱因斯坦的言论和事迹,体会这一科学巨匠的艺术情怀。
2、在阅读中品味升华,从哲学、美学、文化背景的角度提炼本文主旨。1、学生齐读第(10)自然段。引用论证,更有力的说明爱因斯坦的世界观。
2、齐读(1)(8)(12)等,从爱因斯坦的言论中体会艺术在他人生中的重要地位。
3、师生小结: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统一的,都是热爱真善美的人的追求目标。教会学生注意品味阅读。反复朗读,注意细节,重锤敲击文本中引用的话语,体悟这些引用话语在文中的重要作用。在阅读中品味,品味中触摸作者的情思,感知一个科学家的细腻情怀。
采撷词句
质疑讨论文章中有许多话语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教师学生均可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或心存疑惑句子,切磋交流。热点1、第(5)段,爱因斯坦对巴赫的评价:敬他爱他而不要发表评论。结合现实学生肯定有争论。
热点2、第(17)段,我国为什么不能造就出一个爱因斯坦。学生可能把讨论的矛头指向教育体制。
矛盾点1、文化背景越丰富越能成就科学人才吗?怎样理解“博”与“专”的关系呢?
矛盾点2、科学与艺术在今天为什么不能有效的统一呢?这是课堂的趣味点所在,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都能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从而获得成就感。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交流讨论中解疑。
拓展延伸
深度反思1、借助教学参考上提供的资料《爱因斯坦与泰戈尔》(教参P109-P110),拓展欣赏。
2、整理汇总课堂内容,对于课堂上有感悟的内容加以思考,总结并写出自己的学后感,课后与同学们交流。
3、课后讨论:(1)课堂上没有发表的观点课下继续交流。(2)摘录重点字句,写出自己的感悟。(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学会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手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参照教参的材料,也可以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借助自己的积累,延伸阅读科学界中对文学、对艺术重视的其他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所学文本内容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该部分设计作为课内内容的延伸,也是写作方法的总结,为高中议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及生活实践等有机的结合体来。
思路点拨
感性的导入,趣事的激发,理性的思考,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深度反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课前查阅资料,课堂咀嚼文本,热烈地切磋讨论,激情四溢地阐发个人观点,课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教学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师可以大胆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教师作为导演及时有效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驾驭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师和学生代表共同小结汇总,提炼有效的文本信息。同时,教学过程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句语句细细品味,即关注标志语(总起句、概括语、结论句、议论句、观点性语句等,表达方式一般是议论,同时要注意其位置,一般在段首、尾,文首、尾。)针对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努力夯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课堂集中而不松散,活跃而有序。让学生在自读中品味,在讨论中豁然,在质疑中感悟,在回味中反思,在拓展比较中升华。
练习举隅
1、爱因斯坦高度评价作为艺术家的巴赫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原因是什么?
2、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其理由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认为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共同演奏是意味深长的?
4、从最后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5、试说说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阐述事理的,全文是按怎样的结构来行文的。
6、谈谈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真正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会极力推崇艺术的美。
(2)“爱因斯坦左脚踏在科学世界,右脚踏在艺术世界。”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爱因斯坦最推崇西方古典音乐,是因为音乐对他的科学创见和思想闪光,往往起了催化的作用。
B.追求科学美的人,往往也极力推崇艺术美,必然像爱因斯坦和普朗克那样酷爱音乐、酷爱文学。
C.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工作在起源上尽管不同,可是被共同的目标牵系着,这就是要表述生活的美。
D.爱因斯坦不仅强调了科学研究中需要“想象力”,尤其强调了艺术创造中的“想象力”对科学创造的激发作用。
E.要成为有创见的科学家,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必须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
参考答案:1、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因而大艺术家在这方面的作用往往要超过科学家。(意思对即可)
2、①(从认识上说)二者都是没有终点的世界,都需要不断追求;②(从创造上说)二者都是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心理背景的。(意思对即可)
3、略。
4、提示:一是文中读到了什么,作者向告诉我们什么;二是给你什么启示,要联系自己和社会。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呼唤。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精神正在滑坡,时代需要科学,同样需要人文,需要二者的统一。可以这么说,古往今来任何一位大学者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的高度统一。这篇课文的主旨显然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呼唤。
5、6、7略。<wWW.jab88.Com/p>

相关推荐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


教案示例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阿以边界

2.中东问题

巴勒斯坦地区图,以色列农业景观图,巴勒斯坦地区边界变化图

(导入)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西亚北非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资源,这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待事物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我们还应该了解它们给该地区带来的不只是福音,还有战乱和苦难,同时也是该地区国家矛盾与纷争、外部大国插手干涉中东事务的祸根。大家知道当今世界局势最为紧张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在哪里吗?

(学生讨论)

以最近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区图

(引导学生观察巴勒斯坦地区图,确定该地区的范围)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

2.巴勒斯坦地区面积并不大,可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注意着重考虑其地理位置)

(总结)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亚非“陆桥”,交通枢纽。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哪两个国家?

2.这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国界)

3.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

4.巴勒斯坦有几部分组成?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讨论)

(总结)这两个国家从历史上看非常特殊,彼此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矛盾。

(讲解历史上该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经历)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政区变化图)

(简要讲解)1947年联合国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争端,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但是在随后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大面积原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以致在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独立的国家时,以色列也未能确定其疆界。

(总结)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这是中东问题中最难以处理的核心,虽然近年来双方均有意和解,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并在其他国家的斡旋下进行过多次接触,但由于双方在很多反面存在分歧,因此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

(承转)刚才我们分析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及范围,了解了巴以冲突的根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该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的特点。

(展示巴勒斯坦地区气候资料)

(提问)巴勒斯坦地区气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

(总结)干燥少雨,降水分布不均。

(展示西亚北非地形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地形有何特征?

2.本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约旦河)

3.这种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单调地形加剧干旱程度)

(进一步深化问题)这种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

(总结)本地区西侧为狭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适于耕作;但大部分地区为干旱高原,只适于游牧。

(启发式提问)这种气候、地形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灌溉)

不利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人类屈服,相反,以色列在本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各国学习的楷模,那么他们是如何克服不利因素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提问)以色列是如何发展灌溉农业的?

(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进行回答)

(总结)以色列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等,最大限度的克服了本地区缺水的不利因素,发展了引以为骄傲的农业;而实际上我国也有大面积的荒漠存在,从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能够获得什么启示吗?

(学生开展讨论)

(总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好好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报效祖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第三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1、亚非“陆桥”

阿拉伯半岛西侧

地中海东岸

2、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滴灌、喷灌、智能灌溉

必修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必修三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学法指导
1.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2.几点提示:
(1)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9世纪的欧洲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有所不同:法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德意志、意大利需要完成国家的统一;俄国需要消灭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而东欧地区许多弱小国家和落后民族则要完成反抗压迫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等等。在这种形势下,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音乐家把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以及自己的追求倾注在音乐的创作中,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2)正确认识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由于其通俗化、大众化而成为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其着装怪异,直白的内容,强烈的节奏,吸引着战后新一代青年。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浪漫主义音乐(19世纪)
(1)历程
①兴起: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
②发展: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特点
①形式: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②内容: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
(3)代表
①乐曲
A.德意志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代表作品如《悲怆》《月光》《田园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承前启后
B.奥地利舒伯特:一生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被称为“歌曲之王”。代表作《小夜曲》。
C.奥地利小约翰施特劳斯:他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闻名于世,有“圆舞曲之王”美称。
②歌剧
A.意大利威尔第: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对当时意大利民族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代表作品《茶花女》名扬世界。
B.法国比才: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
①特点: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将民族音乐、古典主义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的作品。
②代表:“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
2.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
(1)特点
轻松活泼,通俗易懂。
(2)流行音乐的两个阶段
①一战后至二战前主流是爵士乐(Jazz)。
特点: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爵士乐风格多样、节奏性强,主要乐器是小号。
影响:爵士音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也影响了严肃音乐的创作。
②二战后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Roll)成为主流。
原因: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特点: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
代表: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
(3)影响
①心灵鸡汤: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②文化使者: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3.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
①物质基础:19世纪晚期,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②精神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
(2)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①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电影史专家们把1895年12月28日定为电影诞生日。
②默片: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卓别林:动作简练、幽默、深刻,所以全世界不论男女老幼,懂不懂英语,都能被他的表演所打动。
苏联电影:无声影片《波将金号战舰》以英雄主义的激情歌颂了1905年革命。
③有声:1927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
④彩色: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⑤多元化:二战后,出现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
(3)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①电视系统的研制
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②电视艺术的发展
英国: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30年代末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美国:40年代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③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方式:从实况录像转播发展到直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普及:内容极为丰富,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地位: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4)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①来源于社会: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②服务于社会: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例1.1804年春,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并题写了“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献词;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将总谱写有献词的封面撕下,并在后来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一事实主要反映了贝多芬()
A.注重不断提高音乐创作水平B.敢于正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C.具有反封建与争民主的精神D.具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思想
答案:C。
辨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英雄交响曲》反映了贝多芬对拿破仑民主精神的赞颂。但是对拿破仑称帝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反映出其特有的民主主义情怀。故答案为C。
例2.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答案:B。
辨析:注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故答案为B。
例3.下列电影业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①无声电影②有声电影③宽银幕电影④彩色电影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④②③?D.①③②④
答案:B。
辨析:1927年以前是黑白无声片,1927年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二战后出现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故答案为B。
例4.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80年代的人,而且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那么你可以(??)
①到奥地利听节奏轻快的《蓝色多瑙河》②到意大利看旋律优美的歌剧《茶花女》
③到美国欣赏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④到英国观看披头士乐队的表演
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辨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③诞生在20世纪初,④披头士乐队属于摇滚乐,是二战后的产物。故答案为A。
例5.下列与电影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影诞生于1895年
B.有人称电影是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
C.格里菲斯制成活动电影机
D.二战后电影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辨析:制成活动电影机的是卢米埃尔兄弟。故答案为C
五、体验高考
例1.(2007广东)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答案:D.
辨析:本题用文字描述了1954年的一种社会现象,即某一时段自来水的消耗量激增。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当时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在1954年出现的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就必须联系当时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在四个选项中,A项早在1954年之前即存在;B项描述的则是20世纪末出现的历史发展特征;C项描述的历史现象与事实不符,1954年左右美国经济正处于繁荣发展阶段;只有D项描述的是1954年的阶段发展特征。故答案为D。
例2.(2007海南)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年)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答案:B
辨析: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启蒙思想的猛烈冲击。注意题干中的信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故答案为B。

“哈萨克斯坦” ,


教案示例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与其工农业分布的关系

哈萨克斯坦的工农业分布特征

哈萨克斯坦政区图、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产分布图、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亚是世界13个区域中唯一一个深居内陆的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由于距海远,地形封闭,该地区的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这对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这在中亚表现得十分明显,今天我们就利用学习本地区的代表性国家——哈萨克斯坦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中亚的地域特征。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的位置与范围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相邻的国家。

(提问)有没有与哈萨克斯坦相邻的海洋?里海呢?

(讲解)

里海不是海,是湖,而且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湖

中亚五国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岸。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几条河流:乌拉尔河、锡尔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河流中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为什么内流区域面积大?

(总结)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水源不足,加之地形封闭,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地形区(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哈萨克丘陵、天山、阿尔泰山),并强调观察图例。

(提问)哈萨克斯坦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

(总结)哈萨克斯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大部分为平原。

(展示图片)中亚气候图

(提问)哈萨克斯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气候特点对生长的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卡萨林斯克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总结哈萨克斯坦的气候特征。

(教师总结)温带沙漠、草原性气候为主,温差大,降水稀少,形成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景观。

(展示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片)

(承转)我们都知道,气候和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极大,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它的农业都有哪些特点呢?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农作物分布图

(提问)

1、哈萨克斯坦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大体分布在哪里?

2、它的谷物、小麦区为什么没有分布在图兰平原地区?

3、哈萨克斯坦南部能够种植棉花、小麦,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4、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有几种类型?它的荒漠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5、从上述哈萨克斯坦农牧业的分布特点能否了解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途径?

(引导学生讨论,一步一步得出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矿产与工业图

(提问)

哈萨克斯坦有哪些主要的矿产?(煤、铁、石油、铜、铅、锌、锰、铝)

哈萨克斯坦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总结)哈萨克斯坦草原、耕地广阔,矿产丰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该国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煤炭、石油、铁的开采与加工以及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同时,种植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也是其国家重要的生产部门。

(图片展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城市

(教师简要讲解)

阿拉木图:原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交通中心,有“苹果之城”的美称。

阿斯塔纳:首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

1、世界最大内陆国

2、地形

3、气候:温带沙漠、温带草原

4、资源及经济

5、重要城市:

 阿拉木图

 阿斯塔纳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古典主义音乐
〔材料〕“古典”一词,原来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指古罗马社会的最高阶层,后来转义指人类的最高业绩,即那些具有普遍而永恒价值的东西。在音乐史上,通常把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乐派作曲家的作品称为古典音乐,或古典主义音乐。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从风格上讲,他们的音乐体现出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所要求的均匀、明晰、单纯、整齐的特点,强调客观性与传统。这种特点在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前期作品表现得十分典型,是名副其实的古典风格,第二,近现代音乐的风格和技法是在他们手中并得到高速发展的,他们提供了为后世学习研究的典范,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因而有了“经典”这一层次的意义。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页
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罗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调,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巴罗克一词源于葡萄牙文“barroco”,其英语、法语拼写同为“baroque”,最初其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在中世纪拉丁文中,其含义为“荒谬的思想”。始用于对意大利雕刻家贝尼尼作品风格的表述,后泛指17世纪至18世纪德国和奥地利盛行的,华丽而辉煌、融雕刻与绘画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巴罗克一词在18世纪引入音乐评论,借用来描述这一时期与之相比拟的欧洲音乐文化风格,含退化和堕落的贬义。19世纪后被艺术史学家以一种艺术潮流予以肯定,一般指1600~1750年由巴赫和亨德尔发展起来的音乐,即音乐史上的巴罗克时期。
2.交响乐之父──海顿
〔材料〕海顿(JosephHaydn1730—1809),出身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民间音乐。青少年时期,他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得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的职务,工作极其繁重,地位却很低下。尽管如此,他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创作了大量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虽然这些作品大多是应主人的需要而创作,难免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的倾向,但大量的创作实践,使海顿摸索并娴熟驾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80年代,海顿与莫扎特的亲密交往,使他思想和艺术上都受到莫扎特交响曲创作的影响。90年代初,他离开宫廷,开始了自由的创作生涯。海顿的重要作品大多产生于80年代以后。
──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海顿在音乐史上,常有“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称誉,其实这一体裁的首创者并不是他。海顿的功绩在于他把先辈的创造规范化和完善化,并通过他的作品,创造了一套能经久不变的传统。他是第一位全心全意创作交响曲的作曲家。据现有的资料看,他一生共写了一百零四首交响曲,同时代的作曲家除了迪特斯多夫之外,大概没有比他写得更多的了。
海顿全部交响曲的创作过程,差不多就是交响曲这一体裁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他以个人的能力为交响曲确立了在一百年中让人遵循的规则,使得这一体裁成为以后最重要的器乐创作形式。他为莫扎特和贝多芬指明了道路,也使勃拉姆斯在贝多芬之后,找到了突围的出口。对于勃拉姆斯来说,海顿像贝多芬一样神圣,所以他说:“海顿之后,写交响曲不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器乐是交响乐队的音乐,它最丰富、最完善、最多彩。交响乐队中有各种主要乐器:弦乐器、管乐器(木管和铜管)和打击乐器。这样或那样的乐器,时而单独演奏,时而汇集成最奇妙的组合。
为交响乐队所用的有各种形式的古典音乐,如交响曲、序曲、交响诗、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其中最高级、最丰富、最有容量的形式就是交响曲,它多次引起天才作曲家的兴趣。交响曲是多乐章的套曲作品(通常四个乐章,偶尔也有三个乐章的),它表现对于人生、人痛苦欢乐和追求奋发所进行的复杂的艺术思考。
3.音乐神童──莫扎特
〔材料〕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生于萨尔茨堡的一个宫廷乐师家庭,由于其父亲的精心培养,莫扎特很小就获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乐师,后因向往自由生活,不甘忍受主教大人的凌辱,毅然抛弃屈为奴仆的安定生活和职业,于1781年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自此时至他去世的10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他在音乐里开始体现悲伤、愤慨,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他曾说:“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这位被音乐史书高度赞誉的稀世之才,1791年因贫穷和疾病英年早逝,被悄然安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
──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莫扎特敏锐地注意着他那时代人类的问题。恩斯特莱尔特在他的《剧院中的莫扎特》一书中,对莫扎特与戏剧的关系作了颇有价值的洞察。理查德施特劳斯曾说过:“他们谴责我总是寻求耸人听闻的剧情。请看一下莫扎特吧!他总是选择适合他那时代的主题:《费加罗婚礼》中的正在兴起的第三阶级;《唐璜》中的放荡人物;《魔笛》中所体现的宽容和共济会的思想!”事实是莫扎特的杰作与希腊神话无关,倒是与他那时代的感情休戚相关的,这位不愿再为萨尔茨堡大主教服役的人(即莫扎特),对他那时的政治和艺术问题是有贴切的理解的。
《费加罗的婚礼》是达庞特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的,它遵循的仍是18世纪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讽刺贵族和平民的弱点:虚荣的太太、吝啬的老人、手脚笨拙头脑机灵的仆人、尔虞我诈的丈夫和妻子、迂腐的律师和公证人、蹩脚医生和神气活现的军官。莫扎特的创造性在于大胆废弃了流行的偏重表面夸张的手法而富于更深的抒情性,虽然名为喜歌剧,但滑稽的场面在剧中只占据次要的地位。他使每一个角色的音乐都有着符合自己基本性格的一些特点,并且在歌剧情节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他们的面貌。
4.波兰作曲家肖邦和他的音乐
〔材料〕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波兰华沙附近的泽拉佐瓦沃拉,1849年10月17日死于巴黎。肖邦(FredericChopin)的父亲是波兰的一位法裔教师,他的波兰母亲很有文化教养,肖邦很早就显示了过人的音乐天赋,1817年他师从当时著名的教师维芩克韦恩(1756—1842),在第二年,8岁的肖邦就演奏了波西米亚作曲家埃达伯特盖罗维茨(1763—1850)创作的技巧艰深的钢琴协奏曲。10岁时他在中学,但已创作了几部作品,15岁他出版了第一首回旋曲,1826-1829年他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这阶段,他创作了《克拉科维克》回旋曲。1829年他在维也纳、1830年在华沙演奏了自己创作的F小调钢琴协奏曲。后来他又演奏了他的E小调钢琴协奏曲。
20岁时他离开波兰,去布拉格、德雷斯顿和维也纳开音乐会;当他得知俄国人攻陷华沙(1830)的消息,他拒绝了再回国去演奏。此后他再未回波兰,但他的音乐中充满对家乡的爱,他把波兰的玛祖卡、波兰舞曲以及其他波兰舞曲和歌曲介绍到了西欧。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肖邦是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语言的创造者,在他的成熟作品中,没有一首是按照传统的形式或手法写作的。他的特点是随想式的、任意的,即便是最细微的地方也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性和迷人之处。在他身上很少看到模仿或受到什么人影响的痕迹,可他却有很多的模仿者。而实际上,他的音乐所具有的个人特色是根本无法模仿的。对祖国波兰的眷恋和思念,对它前途的担忧,使他在音乐中高度地提纯和美化了乡土的一切,这是一个游子不尽的思乡梦。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
5.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李斯特
〔材料〕弗朗兹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丁,1886年7月31日死于德国拜罗伊特。李斯特(FranzLiszt)的父亲是埃斯特哈奇公爵领地的管事,他跟父亲学习钢琴直到9岁,他令人吃惊的天才促使几位贵族资助他去维也纳向卡尔车尔尼学习。他的演奏受到了舒伯特、贝多芬的高度赞扬。12岁时他父亲送他到巴黎,但因为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1760—1842)不喜欢外国人和神童,所以他未进入音乐学院。他停止学习钢琴,开始学习作曲。
由于在此开了许多场音乐会,所以巴黎成了他的家。他的许多朋友都是浪漫派运动中的作曲家和文学家:如维克多雨果、赫克托柏辽兹、罗伯特舒曼、弗雷德里克肖邦以及尼古拉帕格尼尼,这是一位与李斯特相当的小提琴大师。李斯特创作了匈牙利狂想曲、音乐会练习曲和钢琴协奏曲。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李斯特在音乐史上的贡献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其一是首创了交响诗这一体裁,以一种全新的原则来指导交响音乐的创作,即以文学诗歌的内容来决定乐曲的构思。李斯特的第二个贡献是在钢琴的演奏和写作上,极大程度地发展了钢琴高超的技巧,形成了一种热情而又充满诗意、奔放不羁而又灿烂辉煌的风格。他充分运用钢琴这一乐器的音域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力度,使它能最大限度地重现乐队的音响,从而把它从室内乐和沙龙的狭窄范围引向广大的听众,引向大众音乐厅。正如斯塔索夫所评价的那样,从李斯特开始,“钢琴成为无所不能的了”。
6.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
〔材料〕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3月26日死于维也纳。贝多芬生于波恩,其父是在科隆选帝侯宫廷中任职的歌手。在希望他成为像莫扎特那样的天才并给全家带来好运的想法下,他父亲采取粗暴的手法,强迫他学习小提琴、钢琴和作曲,11岁时他成为宫廷管风琴手内弗的学生,这个人从不强迫他,却鼓励他发展他的作曲才能,实际上,他是贝多芬音乐上的父亲。那一年贝多芬写了3首钢琴奏鸣曲,其次,内弗收留这个12岁的少年作他的助理管风琴师,让他挣些收入,直到14岁他一直上波恩的公立学校。
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他想师从莫扎特,16岁时他曾与之会过面,但在他到维也纳数月前莫扎特已去世,因此海顿成为他的老师,教授他音乐理论。贝多芬擅长即兴演奏任何作品的主题,即便是他已出版的作品。维也纳贵族邀请他去他们漂亮的家中去演奏,约订他的作品。在维也纳的10年间,他名声显赫,声震欧洲。正当如日中天之际,阴影出现了。1800年左右他的听力渐渐失去,他计划自杀,但强烈的浪漫精神使他抓住了命运之手,他转向自然以求安宁,始终用内心在倾听,没有停止创作。在他全部失去听力之时,创作了许多他最好的作品。
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792~1802年间他的作品主要遵循海顿和莫扎特的模式;1803~1816年标志着他进一步的创新、变化,他作品的表现幅度从细致和温和直至巨大的张力和力量,形成气质和速度的强烈对比;1817~1827年间,他已摆脱掉古典主义的僵化模式,创作了一系列规模庞大的表现个人感受的作品。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唯一了解贝多芬的方法就是去熟悉他的交响曲,他的九部交响曲反映了他从早期到晚期的生命,它们是标准器乐曲的精髓,是世界上最悦耳、最深刻的音乐。1802年到1804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三交响曲》准备献给让他寄予崇高理想的拿破仑,他的知心朋友辛德勒说:“他(贝多芬)热爱共和主义的原则……他是无限自由和民族独立的拥护者……他希望大家都能够参与管理国家政府……他希望法国进行普选,但愿拿破仑波拿巴能把它实现,并因此奠定人类幸福的基础。”正当这部作品完成并准备送往巴黎的时候,贝多芬从学生里斯那里得到了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他狂怒地喊道:“他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他撕毁了乐谱封面的献词,重新写了一个题目: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的英雄交响曲。
7.歌曲之王──舒伯特
〔材料〕弗朗兹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莱赫滕塞尔,1828年11月19日死于维也纳。舒伯特(FranzSchubert)是真正的维也纳之子,除了去乡间的短暂旅行,他从未离开过维也纳。父亲是一名小学校长,母亲是一名厨师。他最早学习过小提琴、风琴、音乐理论和声乐课。15岁舒伯特开始创作艺术歌曲──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这使他成了这种新音乐体裁的第一个伟大作曲家;他16岁创作了第一部交响曲,次年他又写了一部弥撒。
或许由于贝多芬──他是那时的音乐中心人物,这个年轻人从未得到应有的荣誉,1826年在维也纳首次举办了他的作品音乐会时,德国报纸充满赞扬,而本地的报纸却置若罔闻。
在舒伯特短短一生的最后一年(1828)时得了病,但他仍创作了他的第九交响曲《伟大》以及为钢琴而作的F小调双钢琴幻想曲和他最知名的歌曲小夜曲。
作品:9部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1部五重奏,21首钢琴奏鸣曲,11首即兴曲,7部弥撒,600首歌曲,15部舞台音乐,和其他管弦乐、室内乐和钢琴音乐。
最知名的作品:第八交响曲未完成,第五、六、九交响曲;《流浪者幻想曲》;歌曲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歌曲:《致音乐》、《云雀》、《谁是西尔维亚?》、《魔王》、《鳟鱼》以及与这首歌曲同名的钢琴五重奏。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享有“歌曲之王”的称号,《小夜曲》选自他的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第四首。该套曲是音乐出版商在舒伯特逝世之后,将他的14首歌曲编辑在一起,以《天鹅之歌》为题出版。“天鹅之歌”暗示了这部套曲是舒伯特的绝笔,它如同天鹅临死前的歌唱一般美妙动听。《小夜曲》采用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诗篇谱写成,像其他“小夜曲”一样,以爱情为题材。内在而悠扬的旋律将人引入静谧的夜晚,感人至深。3/4拍的曲调,常常从第一拍的三连音或附点节奏上行跳至一个长音,体现内心深切的倾诉。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
弥撒:它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弥撒祭曲活动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部分。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和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有所不同。
8.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材料〕小施特劳斯于1825年10月25日生于维也纳。他自小便具音乐天赋,6岁时写了第一首圆舞曲。老施特劳斯曾反对儿子从事音乐职业,但小施特劳斯的天赋和激情使父亲改变了对他的事业的限制。1844年,19岁的小施特劳斯在维也纳乐坛崭露头脚,由他父亲指挥上演了他的作品,从此,立志终生献身音乐事业。1849年父亲去世后,小施特劳斯把父亲的乐队同自己的乐队合并,并亲任指挥,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1863年,他被任命为宫廷圆舞曲厅指挥;1872年,赴美国访问,指挥演出获得成功;1894年,为庆祝他担任维也纳乐长50周年,举行了历时一周年的庆典活动;1899年6月3日,小施特劳斯逝世于维也纳,享年74岁。
──田可文、陈永编著《西方音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约翰施特劳斯之父与其同名,被称为老约翰施特劳斯(1804—1849),而他则被称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老约翰施特劳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写过150余首圆舞曲,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跟写过100多首的约瑟夫兰纳(1801—1843)一起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直至20世纪的今天,圆舞曲仍方兴未艾,保持着一定的影响。
圆舞曲来自于阿尔卑斯山地区流行的民间舞Landler,它是一种三拍子舞曲,19世纪初逐渐进入音乐之城维也纳,到19世纪中叶,达到了高峰,成为奥地利音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9.罗西尼
〔材料〕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GioachinoAntonioRossini,1792~1868)出身贫民,幼年曾随乡间戏班的父母流浪与意大利波隆纳地区的各村镇,他当过肉店及铁匠铺学徒。1806年进音乐学校学习,求学期间罗西尼就以自己美好的嗓音、聪颖的领悟力和初试歌剧而小有名气。罗西尼后来在自传中提到自学成才的路程,他通过大量抄写海顿、莫扎特等名家的乐谱来领悟音乐尝试创作。1810年罗西尼已接受威尼斯歌剧院经理的正式委约创作《结婚证书》,这部独幕滑稽剧(Farsacomica)是他为威尼斯剧院创作的9部歌剧中的第一部。滑稽剧《快乐的骗局》(1812)则是罗西尼首获成功的歌剧作品,整个20年代里它一直是意大利最流行的剧目。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罗西尼的主要成就在喜歌剧。18世纪末,意大利歌剧面临衰落的危机,正歌剧变成了歌唱家们竞技的化妆音乐会,喜歌剧则蜕化为供王公贵族消遣的闹剧。在欧洲各国民族歌剧兴起的时刻,罗西尼以他鲜明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在正歌剧和喜歌剧两个领域里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而挽救了意大利歌剧的颓势,被誉为意大利歌剧艺术的复兴者。其喜歌剧代表作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在这部歌剧中他讽刺和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无能,通过费加罗的机智和勇敢形象地表现了平民阶级的革命精神。罗西尼以爱情为借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自由的向往。在音乐创作上,这部作品继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又有所革新。但罗西尼毕竟生活在王政复辟的年代,后来又成为欧洲各国君主、贵族的上宾,有时也难免有迎合宫廷趣味的倾向,如过分追求音乐的华丽、精美和炫耀声乐技巧等,而且为了完成应接不暇的创作任务,有时在不同的作品中重复用同一曲调,这些都曾遭到各国进步艺术家的批评。尽管如此,罗西尼在歌剧发展史上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喜歌剧又称“谐歌剧”,是和正歌剧相对立的歌剧种类,盛行于18世纪。题材取自日常生活,音乐风格轻快幽默。它包括这样一些常见的特点:表现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具有喜剧因素,结尾往往是团圆或胜利,音乐轻快,用本民族语言等。喜歌剧主要流行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的主要国家。这些国家的喜歌剧有着不同的特色。
10.威尔第
〔材料〕朱赛佩威尔第1813年生于布塞托。给威尔第带来最初声誉的《纳布科》于1842年公演,这是威尔第第一部与民族解放思想有关的、以历史英雄为题材的歌剧,剧中那著名的合唱“飞吧,思想,鼓起金色的翅膀”在1849年革命时期成为广泛传唱的爱国歌曲。含有同样创作动机的《伦巴迪人》、《厄尔南尼》、《阿蒂拉》和《麦克白》等都曾成为意大利争取独立斗争的有效武器,它们曾激起游行示威,也曾遭受奥地利检察机关的迫害。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236页
《茶花女》是广大中国观众和读者所熟悉的一部作品,是三幕歌剧。剧本是皮阿威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由威尔第作曲,皮亚维作词,1853年3月6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剧院。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词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威尔第歌剧创作中期的基本特点。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剧本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压迫下层市民的资产阶级偏见与世俗势力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它不仅饱含感情地写出了玛格丽特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结局而叹息,而且突出了她那善良真诚的品格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玛格丽特是一个沦落风尘但心地纯洁的女性形象。
11.普契尼
〔材料〕吉亚卡莫普契尼(GiacomoPuceini,1858年12月22日或23日生于鲁卡,1924年11月29日死于布鲁塞尔),他的音乐生涯开始于14岁时任教堂管风琴师,但在看了威尔第歌剧《阿伊达》的演出后,他决定创作歌剧。1880年他进入米兰音乐学院。普契尼第一部作品是独幕歌剧《群妖围舞》(1882),为参加创作比赛而作,却遭拒绝,但引起出版商邱里奥里卡狄的注意,他后与普契尼结下终生友谊。在创作另一部失败的歌剧《埃德加》(1889)后,普契尼创作了《曼侬列斯科》(1893),使他一举成名。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普契尼是旋律大师,擅长刻画热烈的、哀婉动人的情感,鲜有作曲家能与之匹敌。他对戏剧有极高天赋,这使他的作品具有真实的戏剧效果。他最优秀的音乐只需几个音就可以抓住听众的心,他的歌剧没有序曲,仅用短短的引子暗示气氛。他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受到自德彪西到勋伯格的影响。他知道自己的限度在哪里,从不越过。他的名言是“上帝用他的小指碰了我,他告诉我只为剧场而写,我遵循他的教导”。
12.法国作曲家比才
〔材料〕乔治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10岁即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古诺和巴列维。他写了不少器乐作品,钢琴二重奏《儿童游戏》被改成管弦乐小组曲广为流行。他创作了许多歌曲,最为有名的是《卡蒂兹的少女》。因两次心脏病打击过早地结束了他这位天才的音乐生涯,但他的歌剧《卡门》却经久不衰。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卡门》不仅在法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总的音乐风格上代表着一个完全崭新的方向。这里没有任何人为创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这是一个具有极其集中表现力的民间戏剧,这种特点在法国的大歌剧中是看不到的。
13.瓦格纳
〔材料〕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Wargner,1813—1883)的身影笼罩了其他作曲家,他的冗长而庞大的歌剧讲述神秘的日耳曼主题。由于参与政治活动,他被迫逃离德国,居住在瑞士,1864年,在穷困潦倒中,巴伐利亚年轻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救了他,这是个喜欢赞助艺术的国王。逐渐地,瓦格纳的歌剧被人所接受。他说服拜罗伊特市政局,在私人捐资下,建造他计划经年的大剧院,他没有像传统剧院那样设计回廊和包厢,而是建成扇形的舞台,乐队隐藏在观众视线之外。此后这种设计为许多剧院所仿效。1876年瓦格纳终于能在此上演他庞大的《指环》,它由4部神话歌剧组成:《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席格弗里德》和《神界的黄昏》。除了因战争原因,瓦格纳音乐节自1892年每年起如期举行。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0页
理查德瓦格纳不仅是德国歌剧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19世纪音乐史的关键人物。瓦格纳虽然从小即对音乐表现出异常的敏感,但是他最迷恋的还是诗歌,尤其偏爱希腊罗马文学,写剧本是他的梦想。瓦格纳成功地将哲学、历史、神话、文学、诗、音乐、人生、手势表演、造型艺术等等全部纳入了他的音乐戏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这部规模巨大的史诗包含两个戏剧主题:众神的毁灭和人类的解脱。但详细的剧情却充满十分复杂的哲理,其中既有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也有基督教与异教的合流;众神之主沃坦更是由开始的悲观主义者转变为乐观主义者。这么多彼此对立、互不相同的思想感情存在于一部作品当中,却丝毫不使人觉得别扭,正是这些矛盾才使得作品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才造成了它的崇高伟大。
14.俄国的柴可夫斯基
〔材料〕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3月7日生于俄国沃特金斯克,1893年11月6日死于圣彼得堡。俄国最有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IlyichTchaikovsky)诞生于俄国欧洲部分的乌拉尔山区,父亲是矿业工程师。他是个敏感的孩子,在学习钢琴时并未展露出出众的才华。10岁时全家迁往圣彼得堡,他被送进法律学校。他不想与母亲分开,可是14岁时他母亲就去世了,这深深地打击了他。19岁他从学校毕业成为法院的一名律师。在此职位上他干了三四年,但这期间他逐渐投入到音乐活动之中,师从杰出的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863年他辞职专心于音乐,进入新建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这里,他学习了两年。
柴可夫斯基遇到数不清的挫折: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题献给尼古拉鲁宾斯坦,却被其称为无法演奏的,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奥尔,也遭到同样的命运;1877年他的舞剧《天鹅湖》也由于交响性太强而未获成功;而《睡美人》、《胡桃夹子》首演也均告失败。那时绝大多数的芭蕾舞音乐都是一系列的曲调连缀,而后续者方才证明了柴可夫斯基提升了芭蕾音乐的品位;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哈恰图良、普罗科菲耶夫、科普兰、伯恩斯坦等作曲家效仿柴可夫斯基,也创作了很多舞剧音乐。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与气质,却也是别的作曲家所难以相比的,在俄罗斯以及东欧的作曲家当中,他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他的作品更多体现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特色。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高度完善的技巧,使他成为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同时也是欧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内容深切地表达出沙皇统治下俄国知识阶层的苦闷、彷徨、幻想与忧郁。
15.格林卡
〔材料〕格林卡(1804—1857),他没有上过音乐学院,那时俄国也没有音乐学院。他是向家庭教师、农奴乐师学会了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的。他二十岁才开始进行音乐创作,后来去意大利研究意大利歌剧的创作,四年后回国,并进入创作的全盛时期。三十二岁时,他完成了歌剧《伊凡苏萨宁》,这是具有高度艺术水准并享有国际声誉的第一部俄罗斯歌剧。
──刘雪枫《西方音乐史话》,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92页
歌剧《伊凡苏萨宁》中以反抗入侵者的俄国农民为主人公,表现了俄国各阶层不断高涨的民族自尊心。音乐方面虽有借用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成分,但是其中的宣叙调写作和旋律写作非常具有个性和俄罗斯的民族性。
16.苏萨
〔材料〕约翰菲利普苏萨(JohnPhillpSousa,1854年生于华盛顿,1932年死于宾夕法尼亚州雷丁),他被作为小提琴家培养,然而却精通钢琴和各类管乐器。年仅13岁他就在美国缅因州乐队见习。5年后,他在剧院乐队演奏小提琴。1880年,28岁的他被任命为缅因州乐队的领导者,这是一支资格最老的乐队,并且是美国总统的官方乐队,当苏萨上任时,乐队充满敌意,但当一场惊心动魄的排练过去,证明任命完全正确,苏萨把这个乐队变成了全国最好的乐队之一。
──[美]安妮格雷著,李晓东、董晓航译《西方音乐史话》,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苏萨还发明了苏萨风,这种大号能使声音传到各个方向。他的《星条旗永不落》、《华盛顿邮差进行曲》等等曲目始终是许多军乐队的必备节目。他的进行曲富于活力、色调丰富,其写作手法加强、增加了军乐队的表现幅度,完满地实现了作曲家的信念,即“一首好进行曲可以使只有一条木腿的人前进”。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流行音乐
〔材料〕流行音乐,有时又称作通俗音乐,在英文中有的用作Popmusic,有的用作Prevailingmusic,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风行的音乐体裁。其主要特点是中等长度,有富于特色的歌唱性旋律,伴奏简单,节奏鲜明,和声顺畅浅显,传播渠道和范围广阔。流行音乐起源并发展于城市,是由专业音乐工作者创作,靠口头传播而流行起来的歌曲或乐曲。
──李荣忠编著《吉他与流行音乐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流行歌曲通常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演唱者既不像摇滚歌手那样呐喊宣泄,也不像爵士乐手那样苛求技巧,而是更多的注重外在的表演,在演唱中造成一种典雅的艺术气氛,以达到预期的商业效果。流行音乐伴奏形式多以电声乐器为主,音色清丽悠扬,和声柔和浑厚,有时也辅以其他特色乐器。表演生活化,自然、潇洒、亲切、纯真,活动幅度中庸,或立或坐或动或行,有时夹以舞蹈动作,有很强的即兴性和交流性。词曲口语化,音符的切分、附点、疏密变化较多,节奏强烈、活泼。题材广泛,阴柔、阳刚之情均可表达,但通常以表现柔和愉悦情感的作品居多。
2.爵士乐
〔材料〕同可口可乐、口香糖一样,爵士乐也是正宗的美国货。从1619年开始,人口投机商们便开始了将非洲黑奴贩卖到美国的罪恶历史。从此,西部非洲的音乐也随黑人流传到了美国。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他们的劳动歌曲、舞蹈音乐、宗教音乐(即灵歌)、叙事歌曲和民谣极为丰富。当时新奥尔良的黑奴们,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到了19世纪中叶,这种自发的活动已形成黑奴们特有的娱乐活动。他们唱奏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固定的旋律,一切都是信口唱出,随手奏来。这就是爵士乐的开源。
目前,爵士乐已成为严肃音乐的劲敌,其流行的广度和影响的力度仅次于摇滚音乐,深受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
──李荣忠编著《吉他与流行音乐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爵士乐音乐节奏粗犷,这使它迅速从新奥尔良流行到全美。最初,美国的爵士乐队只是伴舞乐队,它们用欧洲乐器演奏在文明社会未曾有过的非洲黑人音乐,并将这种音乐演化成了美国的音乐。故爵士乐从狭义上讲是一种美国的民族音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爵士乐队的技艺迅速提高。这使得爵士乐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也使得爵士乐风靡全世界。
3.摇滚乐
〔材料〕同一般流行音乐相比,摇滚歌曲有以下几大特点:它多半以12小节为单位,加以反复,而一般流行歌曲则以8小节、16小节为单位,或坚守一首歌32小节的模式;从节奏上看,摇滚歌曲是由早年布吉乌吉每小节8拍发展而来,它的重音在后半拍,对贝斯的重视超过鼓;从和声上看,摇滚歌曲多半用变调而少用7个全音,它不是用最引人的旋律来打动听众,而是强调精神与感觉,用延长音的效果来“扩大知觉,解放自我,并发觉世界”。摇滚乐突出地标榜吉他和电子乐器的乐队风格,将乐器触弹成跳动式的合奏,并在间奏部分制造出即兴演奏的乐句。
──李荣忠编著《吉他与流行音乐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摇滚乐(Pockmusic)──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通俗音乐。由美国西部的乡村歌手在演唱中吸取黑人音乐的因素而逐渐形成。其中美国宗教歌曲,西部乡村音乐,黑人音乐中的节奏成分和布鲁斯音调等常融成一体。早期的摇滚乐多用吉他、钢琴、鼓、萨克斯管等乐器伴奏,音调奋亢喧闹,乐句简单而不断重复,节奏富有强烈的动力感,歌词内容多为学校生活、爱情等。60年代起转向反抗社会的主题。
4.蓝调音乐
〔材料〕蓝调音乐是黑人的思乡之曲。文明社会的最肮脏的历史,莫过于把黑人从非洲贩卖到美洲。1630年代,那些在美洲的可怜的黑人们,每到周末的时候,都聚到一起唱歌跳舞,在简单的吉他曲中诉说思乡情。他们在演唱中渐渐地融入了种植园的小调、地方民歌、宗教音乐甚至灵歌,逐渐形成了蓝调音乐。
蓝调歌曲在歌词与音乐上达成一种被公认的曲式,歌词包括三行诗节,往往是抑扬格五音步诗,以第二行重复第一行。音乐速度慢,由3个四小节乐句(12小节,与流行歌曲中常见的8或16小节不同)组成。其他技巧包括为避免蓝调本身的不和谐和声以及伴奏会有不和谐和声,而在旋律中引入破音,使演唱者能插入喊叫声或乐器演奏者可以即兴演奏。
到了20世纪,蓝调音乐促进了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蓝调音乐又叫布鲁斯(Blues)。20世纪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布鲁斯音乐人。乡村音乐、爵士乐都从布鲁斯获得灵感,促进了它们的革新和发展。
──王小岩、童小珍著《世界艺术5000年》,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and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and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在听蓝调音乐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好像都依着一个相同的曲式来进行。其中原因是因为蓝调音乐会常用到一种标准曲式,名为12BarBlues。
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诞生与卢米埃尔兄弟
〔材料〕如果在黑暗中点燃一根火柴,然后吹灭,你会发现眼睛里还残留着火光的影像。真正的电影是在摄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连续摄影来自于一次有趣的争吵。一次,有几个美国人为了证实马跑的时候有几个蹄子落地而争论不休。于是他们想出把这一过程拍下来的办法。从1872年到1878年共拍了5年才成功。这就是摄影机的雏形。1893年夏天,法国里昂的一位照相师在巴黎旅行时看见一家商店里放着几只大黑箱,每只箱子前都坐着一个人在看箱子里的东西。于是他也交了几个钱坐下来看。箱子里的灯亮了,有许多真人一样的小人动了起来,他觉得非常有趣。此人就是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后来他花了6000法郎买了一个爱迪生发明的被称为“电影视镜”的大黑箱,想进行改进但没有成功。这个工作一年后由奥古斯特和路易完成了。他们在幻灯机的基础上把“电影视镜”改进成真正的银幕放映机。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馆”,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12部影片,每部只有一分钟。这就是电影诞生之日。
──潘天强著《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电影是一门艺术,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可以单枪匹马地进行创作,可以孤芳自赏,脱离广大群众而独立存在。作为一门艺术,电影又兼有造型和叙事的元素,同时作用于视觉和听觉。因此,电影中现代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便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特殊的因素。
现代主义进入电影,要比它进入诗歌、绘画、音乐等晚一二十年。1907年至1914年,立体主义流行一时,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则还处在幼年时期:无声的长故事片刚刚出现,蒙太奇技巧还在萌芽阶段。但电影毕竟是一种“二十世纪的艺术”,它对其他艺术的影响有着极强的接受力,所以在不多几年之后,在现代主义艺术滋生的欧洲便开始了一场电影先锋运动,这是现代主义在西方电影的第一次兴起。
2.电影艺术之父──格里菲斯
〔材料〕美国著名电影导演格里菲斯(DavidWarkGriffith,1875—1948)在卢米埃尔和梅里爱的再现美学和表现美学争斗中吸取了两者的长处,并把以前所有导演的点滴发明加以融会贯通,使电影发展有了一次大的飞跃。格里菲斯成了两种电影美学体系的第一个仲裁者,也是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从1908年起格里菲斯兼任导演,他以每星期两部影片的速度,四年间拍了四百多部影片。但是这四年只是格里菲斯的实习期,他的影片大多数是模仿梅里爱的,也继承了卢米埃尔的一些风格,还受到意大利历史电影的影响。这一过程使格里菲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始进行一些技巧实验。在拍摄了若干部平庸的影片之后,在1915年拍摄了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从此名声大振。
──潘天强著《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在格里菲斯之前,构成影片的单位是场景──摄影机方位固定不变的场景。一般的影片是一部片子一个场景,长一点的片子可能有若干个场景。但这些东西并没有使电影同舞台演出分家,剪和接无非是幕落和幕启的同义词。由于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的根本元素是摄影机的运动性,即一个镜头或同一个镜头内部拍摄方位和距离的或快或慢的变化,所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朝着电影艺术的独立性迈出的头一步,便是影片构成单位的变更:从场景变为镜头,由若干镜头构成一个场景,再由若干场景构成一部影片。
这重要的头一步就是出现在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及其以后拍摄的《党同伐异》里,这样,格里菲斯就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
3.有声影片
〔材料〕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声音只是影片的实际基础──活动画面的附属品。这些观众认为银幕上的人与物自然会产生适当的音响。但正如我们看到的,在电影制片过程中,声带和画面是分开制作的,在处理上有独立性和灵活性。
音响对影片有许多用途。首先,它调动了人的另一感官。使我们能在使用视觉的同时使用听觉。(在1926年录音技术引进之前,已有交响乐团、风琴和钢琴为默片伴奏,说明这得到人们的承认。)声音可以积极地影响我们对画面的解释。克利斯马克尔在《西伯利亚来信》的一段戏里显示出音响改变我们对画面感受的力量。马克尔把一段胶片重复使用了三次: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汽车的一个镜头和工人铺路的三个镜头。但每次出现时的配音都截然不同。按顺序把这三段配音排在一起加以比较,画面的相同更加强了文字的不同。观众会根据配音对完全相同的画面作出完全不同的解释。
──孙志强、吴恭俭主编《电影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
4.苏联电影
〔材料〕1917年开始执政的苏维埃政府面临着重新建设的任务。俄国当时是世界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战争打垮了古老的使大多数人民贫困无知的封建制度,但全国也陷于动乱之中。就在这个时候,列宁在1918年宣布:“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这表现出一个革命导师对这门处于幼年时期艺术的极度的敏感,认识到这门艺术巨大的潜力和宣传教育的作用。在列宁的直接关怀下,1919年,苏联宣布电影企业国有化,隶属于教育人民委员会,并为训练干部和培养研究人员成立了国立电影大学。
──潘天强著《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苏联国立电影大学一位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研究工作者库里肖夫教授(1899—1970)原来是一位青年画家。库里肖夫主张电影的素材就是影片的片断,而构成的方法则是按一种特殊的、创造性的次序把片断连接起来。他坚持认为电影艺术并不开始于演员的表演和各个不同场面的拍摄,这些不过是准备素材的阶段而已。在导演开始把各种不同片断连接起来的那一刻,电影艺术才算开始,因为把片断按照各种不同的次序和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剪辑起来,导演就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
5.爱森斯坦和《战舰波将金号》
〔材料〕爱森斯坦(1898—1948)出生在一个建筑师的家庭,从小受到旧俄罗斯文化艺术的影响。为了继承父业,他进了彼得格勒工程学院,学习修路、架桥和操作机器。同时他还在剧院和博物馆广泛接触帝俄时代的造型艺术和戏剧艺术,这为他以后从事蒙太奇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创作打下了基础。1918年,他参加了红军,走上了国内战争的前线,参加过保卫战,做过美术宣传工作,后来又被派往总参谋部研究东方语言,学过日本象形字,这与他日后热衷于理性电影很有关系。
1924年他拍了第一部影片《罢工》。爱森斯坦一生的道路比较曲折,有过震惊世界的成功,也有惨重的失败,从他的曲折道路中可以总结出,他一直是在内容与形式、隐喻与叙事、理性与感性三个问题上徘徊,每当他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从感性出发去寻找蒙太奇的适当表现方式就成功,反之就失败。他的第一部影片《罢工》就是失败的例证。
──潘天强著《西方电影简明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所谓电影的隐喻,就是用类比的方法,按蒙太奇的原则把两个以上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一种转移对照物的效果,比如把情人相会与蜜蜂采蜜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就会使人自然联想到甜蜜的爱情。《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成功地运用隐喻、对比、夸张等一系列蒙太奇手法的电影范例,这部影片至今仍被公认为世界电影史上的最佳影片之一。这部影片是为了庆祝俄国革命十周年而拍,1925年苏联政府指示爱森斯坦拍摄一部记录1905年一次流产兵变的真实事件。
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方面有剪辑和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因此在电影创作中,需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为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