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4-18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义。教学中将文本分为三部分,依次呈现,并引导学生理解品味其中有相似表达作用的词语。第一部分是第1节,主要抓写小村庄环境优美的四个词语,并在说话练习中指导运用;第二部分是第3节第一句和第5节最后两句,分别是小村庄消失的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要抓写雨水奇多、洪水凶猛的词和一个裸露,再通过一个说话练习,指导学生说清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达成课后练习的要求。第三部分是2~4节中的其它内容,讲述人们用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主要抓体现砍伐树木数量多的五个词语。要让学生在这样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找到这些表达意思相似却相对不明显的词语,难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填空,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部分课文的大概意思,又让学生的目光集中到了需要关注的词语或词组上,从而为后面的品析词语扫清障碍。最后结合理解第5节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的含义,指导运用这些词语。整堂课设计以指导理解词义为主线,结合朗读、说话训练,层层推进,力求扎实有效。
上完课,感觉有得有失。由于目标适切,取舍恰当,设计有坡度,在课堂上给予了学生较多读文、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课堂上参与面广,表达欲望强,整堂课各个环节的目标达成度较高。但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完成,品完词语后没有当堂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中进行运用,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文章中心未能揭示,使得整堂课的完整性不能体现。究其原因,可能在个别词语,如清新甜润之类的意思挖掘上太深了些。虽然老师觉得自己将这个词语讲得很透,但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对方法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从整堂课的时间分配和教学效果角度来观察,属于占用了时间的低效率环节。
由此得到的宝贵经验是:学生的学既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起点,也是终点。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量、教学目标的度和教学过程的法,通过自己的课堂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切记:过犹不及。

扩展阅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3.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回顾导入

1.师生一起回顾那迷人的风景。

2.检查新词:郁郁葱葱、湛蓝深远。

3.问题导入: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深入理解,体会内涵

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从课文中找出来,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

2.集体交流:请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都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②体会“拎”:你想怎么读?(师评读。)

③把体会读出来。

(2)村民们这样的行为使得小村庄出现了什么变化?看图,体会读。

(3)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变化?

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①都来读一读,你知道什么了?

②从这些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

③可是,这样做小村庄又出现怎样的变化?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①体会反义词的用法。

②交流资料。

③展开想象。

④带着这体会完整读第三自然段。

(4)但是,作者却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再次提到了那锋利的斧头。

就让我们看看靠着斧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什么,能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吗?

(5)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变化了?解决书中“黄泡泡”的问题。

(6)什么都没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呢?体会着读一读。

(三)表达感受,总结升华

1.表达感受:

我对这小村庄的人们说……

我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

我想对我们全人类说……

2.重温单元导读。

四、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消失

锋利的斧头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你们在预习中,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
(交流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从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你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
理解:犁——出示犁的图片,直观认识犁的样子及作用。
裸露——课文中说了“裸露的土地”,是说土地上原来有很多的树木,就像给土地穿上了一件绿衣裳,现在土地上面什么也没有了!
一栋栋房子——还可以说:一幢幢房子、一座座房子……
咆哮——什么(谁)会咆哮?(台风、洪水、生气的爸爸……)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正音(如“没喘气儿”的读法、“裸”的读音等)。
4、出示图片,带着问题,再去读课文。(学生自由说,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中有一段话就是描写这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也来读一读。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1)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及时正音:郁、澈、湛(特别是“湛”,不是形声字)。
(3)请一人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小村庄以前是如何的美丽?
(4)你喜欢这一段中哪个词?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理解几个词语的意思: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
做连线的练习:
郁郁葱葱空气
清澈见底森林
湛蓝深远河水
清新甜润天空
(5)赛读,读出小村庄的美丽。(自由练读、指名读)
3、同学们,清澈的小河从村前流过。村后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像一道巨大的屏障。这里空气清鲜,庄稼长得很好,的确很美。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可爱的一个小村庄,为什么最后会消失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写字
1、出示这节课要会写的字:郁、湛、砍、裸、扩、栋、喘。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这样的字要注意些什么?(偏旁在左的字一般都是左窄右宽,拿“郁”字进行区别)
3、自由练写这7个字,交流要互相提醒的地方。
4、再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5、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课文中的9个生字,还写好了7个字。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出示课文中的生字组成的新词:郁郁葱葱、忧郁、清澈、湛蓝、犁地、裸露、赤裸裸、扩大、扩充、一栋栋、栋梁之才、咆哮、哮叫)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深入地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二—五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问:看了这两幅插图,是什么是小村庄发生了变化呢?
自由读课文2-5段。
2、重点点拨(体会意思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1)“谁家想盖房……裸露的土地。”
[引导学生理解“裸露”的含义(没有东西的遮盖),想象土地裸露之后会怎样?体会小村庄的环境已经开始恶化。]
(2)“一年年,一代代……消失在天空中。”
[听了同学的分析,你对这段话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①引导从“一年年、一代代”体会到小村庄长期遭受破坏。
②从句中的省略号,体会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③反复朗读最后一句话,从三个“变成了”体会小村庄的人们滥用树木,用斧头把大量的树木劈成柴火烧掉了是多么低效、多么浪费。[媒体演示]
(3)读第5小节,体会人们遭受大自然惩罚的惨痛后果。
[读到这儿,大家心中有什么疑问吗?引导学生再读第2、3小节内容,认识小村庄被冲走的原因。]
导读第1、4小节,体会人们原来生活的甜美以及后来的悲惨遭遇。
引发思考:通过乱砍滥伐而换来的甜美生活能长久吗?
(4)过渡:这种甜美的生活最终怎么样了?齐读最后一节。
导读第5小节,引导反刍第3、4小节。
[导: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指什么?读读第3、4小节]
三、整体深化,读写结合,训练能力
大家体会真深刻,相信大家的感触也很深吧。请你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1、齐读全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对小村庄里的人们说些什么?
[如果时间允许,便让学生当堂写一写心里话。]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会写的6个字:森、葱、盖、犁、柴、黎。
2、说说这几个字的特点,自由练写。
3、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如“葱”字中的一点,黎的右上部及下面的写法等)
4、再一次自由练写一个,尽量写得比第一个好。
五、布置作业(两题任选一题)
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人教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2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村庄原来的美以及后来消失的原因,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件范读课文。

1、播放朗读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抽生读课文,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方法。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感知内容

课件自学提示:

1、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小村庄曾经的美丽。

1、抽生读课文,交流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突出小村庄的美丽。(课件出示图片)

3、抽生读、女生齐读等方式读出小村庄的美。板书:美丽

(二)学习四自然段,感受小村庄的变化。

1、学生读第四自然段中重点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

2、重点交流“大雨没喘气,咆哮”体会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

3、播放“洪水视频”。板书:消失

4、男生女生比赛读。要读出洪水的凶猛。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感悟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1)交流:两个“谁”和“一棵一棵”读出人们毫无节制的破坏树木。

(2)重点指导“拎”读出人们砍树的随意性。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1)“一年年,一代代”和“省略号”体会对环境破坏在延续。

(2)反义词“减少”和“扩大”,体会砍树肆无忌惮,环境不断恶化。

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1)“变成了”连用了几次?

(2)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的低效浪费和高效利用的价值。

4、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美丽的村庄最后消失了呢?

板书:乱砍滥伐

四、感情升华,树立环保意识。

1、“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要读出惋惜之情。

(2)“一切”包括什么?

2、此刻,面对这无言的结局,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板书:保护环境

3、小结:从你们的眼中老师读出了对小村庄的惋惜和对人们的谴责。那么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五、作业超市

1、设计一个环保广告语。2、把这篇文章有感情地读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乱砍滥伐

美丽——————消失

保护环境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人们靠着手上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课文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变迁,更主要的是揭示村民们的错误行为以及所引发的严重的后果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通过这个故事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言简意深是课文的主要特点。整篇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全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乱砍滥伐树木的行为,但在读完课文之后,对人们错误行为的惋惜和谴责之情会油然而生。
然而课文看似简单,但含义非常深刻,文中可抓来细细品味的关键词句相当多。由于学生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处于过渡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如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不管在数量方面,还是程度方面都应把握好一个度,做到适切,以符合年段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习本课生字10个,重点掌握润、黎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景色的词语。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说说小村庄的变迁。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村庄的变迁(板书:一个小村庄的)。
齐读课题
2、(出示图片)谁能看看图,结合自己的预习,说说这个小村庄的变迁。
指名回答
二、学习第一节,理解运用词语。
1、(出示图片)引读第一节。
2、(板书:美丽)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小村庄的美丽,能说说这些词的大概意思吗?
指名回答(词语变色)
郁郁葱葱:树木茂盛。
湛蓝深远:天空很蓝,高高的,一望无边。
清澈见底:水清得能看见河底。
清新甜润:空气新鲜湿润,充满草木散发出的芬芳。
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意思是什么?
3、宁静的山林,美丽的村庄,多么优美的环境啊!让我们一起带着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齐读第一节。
4、(出示图片)可是后来,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出示说话练习)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
5、(板书:消失)美丽的小村庄消失了,优美的环境被破坏了,真令人惋惜。那究竟是什么毁灭这一切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了解小村庄消失的直接原因。
1、指名分节读课文,用~~~~~划出写小村庄为什么消失的句子。
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黎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1)那年的八月雨水奇多(板书:雨水奇多),我们可以查字典理解奇的意思。
(出示表格)指名回答(出示答案)
雨水奇多就是雨水非常多。
(2)你从句中哪些词语看出雨水非常多?
指名回答,随机讲解。
没喘气儿:指雨没有停歇。(喘气儿原来是用在人身上的。人一直干活,干得很累了,就需要停下喘口气儿。那么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呢?)
一连:对,雨一直连着下。五天五夜:哎呀,雨下的时间好长啊!
(3)这么多的雨水汇合到一起,形成了凶猛的洪水。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洪水的凶猛?(板书:洪水凶猛)
指名回答
咆哮:读词语,观察字形,你发现什么?两个字都是口字旁,那么词语的意思是?
对,咆哮的原本是指野兽怒吼,这里用来说洪水,使你感受到什么?
的确,洪水就像野兽那样一边跑一边张着大嘴吼叫,把一切都吞没了。
(4)(出示句子)看看图,再读一读两句话,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指名回答
看,洪水力量非常大,不但把东西冲垮,还翻转了起来,真是太可怕了。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雨水奇多,洪水凶猛。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二、三、四节,了解小村庄消失的间接原因。
1、除了洪水外,还有什么情况也是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二、三、四节,找出一句话。
自由读,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2、大家看,山上的土地原先是被树木遮住的,现在树木被砍掉,土地就完全露了出来,这就叫裸露。(出示词语)
3、当洪水冲下来时,山上的树木原本是可以阻当或减小水势的,但因为没有了树木,土地裸露,所以洪水中还会夹带大量的泥沙和石块,破坏性更强。(板书:树木减少土地裸露)
4、(出示说话练习)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用上文中的语句。
指名回答。
5、为什么会出现树木减少,土地裸露的现象呢?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这些话。(出示句子)
自由读。
6、同桌讨论完成这个填空,好好想想最后一个空该填什么。
指名回答。
做饭的时候,为什么会从屋顶冒出炊烟?
所以,树木都变成了做饭时烧的柴火。
7、你从哪些词语看出被砍掉的树木数量很多?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指名回答,随机理解。(词语变色)
一棵一棵:说明砍得多。
一栋栋:说明房子多,造房子要用木材,房子造得越多,树砍得越多。
各式各样:说明工具的种类多,要做这么多工具,树木被砍掉很多。
应有有:应和尽分别是什么意思?应该有的有了,说明家具很多,为做这些家具,树木被砍掉很多。
大量:说明被砍掉的树木数量多。
8、有感情地齐读,红色的词语可以读得重一些。
五、学第五节,理解意思,揭示中心。
1、引读。
虽然小村庄不断发展,一片繁荣,但是看看它周围的山上,一年年,一代代
终于,巨大灾难降临了,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
洪水过后,什么都没有了
2、(出示说话练习)靠斧头得到的哪些东西没有了呢?请你说一说。
指名回答。
3、几代人辛辛苦苦砍树,用木头做成的东西,都没了,真令人伤心。一起用悲伤的语气读一读课文最后一节。
4、你认为造成这场惨剧的究竟是什么?能看着板书说说理由吗?
5、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乱砍树木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指名回答
6、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家园,破坏大自然的人,最终都会收到大自然的惩罚。让我们一起呼吁:不要再乱砍树木,保护环境。
板书:不乱砍树保护环境
板书设计:
美丽
9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们随意砍伐树木
不乱砍树树木减少土地裸露
保护环境雨水奇多洪水凶猛
消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致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教学要求】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资料收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山谷、森林、郁(yù)郁葱葱、湛(zhàn)蓝、甜润、盖房、裸(luǒ)露、扩(kuò)大、一栋(dò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è)、造犁(lí)、咆(páo)哮(xiào)

4、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加一加:口+包→咆牛+利→犁木+东→栋

比一比:广──扩有──郁甚──湛果──裸

三、检查预习

1、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2、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质疑,第二节课进行回答: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找一找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

“森、葱、犁、喘、黎”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应该协调。

“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

“裸”的左边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

“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衣撇的“勿”。

3、各自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一、设置悬念,引导质疑

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⑴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⑵“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⑶“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⑵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⑶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⑵“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

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

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自主抄写、体会、积累词句。

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郁郁葱葱的森林

美丽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斧头→什么都没有了?

小村庄清新甜润的空气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字,学会森林、郁郁葱葱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乱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利用课件展示图画,导入新课

1、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画,早先,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看一看,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树木郁郁葱葱

2、生: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体会小村庄的环境优美。

3、师: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样了呢?观察图画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师:边默读边圈出要认识的生字词。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生字词。

3、师:利用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指正字音。认记带点的字字形。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咆哮、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

4、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成为这个样子了呢?

三、讲解课文

1、师: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读的段。

生:读课文。

师:检查读课文,对读的好及时评价或奖星。

(1)读第1段要读出小村庄环境之美。

这样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在一场大雨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呀!是谁毁了的呢?

(2)深入学习2、3段。

①重点理解第2段第三句话中的谁家谁家..谁字的含义注本课是任指。

②把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应有尽有的家具、工具说一说。

③说说对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这句话的理解。

④朗读指导:读出小村庄人们的行动以及村庄变化的过程。

(3)学习4、5段。

①去掉还字跟原句比较,找出问题的实质。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大雨没喘气和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体会悲惨的无法挽回的结局。

③过渡:事实正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在享受了斧头带给他们的好处之后,最终还是让这些斧头给毁了一切。

④什么都没有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你能具体说说吗?

⑤议议如何读好这两段,再试试。

二、总结全文。

1、有感请地朗朗全文。

2、你想对小村庄的人说什么?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熟读基础上,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了解小村庄发生变化的原因。

2、领会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山谷里,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里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可是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毁灭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自学提示:

(1)第一遍读文要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要把字音读准。

(2)第二遍读文要轻声朗读,边读边画词语。

(3)第三遍读文要默读课文,然后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借助字典理解词语。

2、学生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字卡认读,重点强调“裸”字的读音。

(2)出示词语卡认读、开火车读。

(3)质疑:在生字词中有哪个字你还不认识,或记不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来,集体交流。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裸”“葱”“黎”,学生练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接读课文。

2、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3、最后两段又写了什么?

4、思考: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走向了灭亡呢?

生:人们乱砍树木

四、积累好词佳句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抄在积累本上。

第二课时

一、挂图导入

老师要送给大家一幅美图:(课文插图1),仔细观察图,你能给它起了名字吗?

生: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生:一个漂亮的小村庄

生: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

好,那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写这幅图的?

生:第一自然段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谁能带着美丽的心情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学画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词语。

2、出示(课文插图2):同学们看图,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

生:一个暴风雨中的小村庄

生:一个被洪水吞没的小村庄

生:一个走向灭亡的小村庄

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段落。

3、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时,心情怎样?

生:难过

生:伤心

生:沉重

师:那谁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读一下这段课文?

指导朗读。

4、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走向了灭亡呢?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默读。

(1)填空: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树木变成了,变成了,变成了,还有。

(2)这是个排比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

生练习说话。

(3)“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人们把树木当柴禾烧了。

(4)是啊,有的甚至把树木当做柴禾烧了,这是多么低效的一种利用方式啊!就这样一年年、一代代,树木在人们锋利的斧头下,一棵一棵地被砍掉了,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桩。树木可是吸收大量的水分,稳固土壤,对大地起着保护的作用,可小村庄的人们却只顾眼前的利益,乱砍滥伐,致使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大地失去了这件绿色的外衣做保护,于是悲剧发生了。发生了什么?

生: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5、“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

生:雨一直在下。

“咆哮”原指野兽的叫声,在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涛声奔腾轰鸣。

生:形容水声很大,波涛汹涌。

6、讨论:文中几次出现“锋利的斧头”?是“锋利的斧头”惹的祸吗?

生:文中出现三次。不是斧头的错,是人们用斧头砍的树。

师:“锋利的斧头”代表着人们对树木森林的无情的、残酷的破坏、短视的利用,甚至可以说是那些无知的人们的一种象征。

7、在“锋利的斧头”下,“什么都没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没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没有了。

8、那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吗?

生:我想说:“你们当初不应该砍树,要不砍树,小村庄就不会被洪水卷走。”

生:我想说:“你们不该只顾眼前的利益。”

9、是啊,谁破坏了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那你想为环保做点什么吗?

生:我想做一个宣传牌,要人们保护树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报,让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树节种一棵小树。

三、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再体会体会

三年级上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⑵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角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志向、创新思维和创新想像。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生分析:

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拔。

3、重点、难点、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的确立:

⑴重点:

①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⑵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⑶德育点:

①通过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⑷创新点:

巩固与创新运用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感悟。

⑸空白点:

多处设置空白,主要体现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中。学生自由研读,提出问题等。

【教学内容】

正如它的题目,讲述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中,人们靠着手中锋利的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盖成房子、造成工具和家具,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但是由于过度砍伐树木,致使土地裸露,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揭示了村庄里人错误的行为以及这种错误行为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

本课教学采用自制的多媒本课件,展示直观的、感性的情景材料。其目的是让情境再现,使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深的层次,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师生合作研究体验创新教学程序,重视读中感悟,诵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一、创设问题情境(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创设情境,学生欣赏感悟,同时设问质疑。

2、教师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合作研究探索(学习2~4节)

1、学习第二节:

⑴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指名读,质疑。

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把你找的答案用直线画下来。

(本环节意在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通过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

⑵自由研读,分析理解:

①设计问题:

从哪个句子中知道村里人砍树的?(留空白,尊重学生的选择,有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空白点、重点、德育点)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②质疑:

指名再读,其他人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空白点)

(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请学生在读的基础,提出问题,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A、理解“谁”。

B、理解“拎”。(换词方法)

C、理解“裸露”。(出示图片对比理解)

D、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

③指导朗读。

④句子训练:

(课件出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补充句子,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生活经验相合)(创新点、留空白)

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⑤小结。

2、学习第三节:

设计问题,引发思考:

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止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⑴课件出示: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⑵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

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此处作者省略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空白点、德育点)

⑶句子训练:

应有尽有家具和各种各样的工具都会是什么呢?排比句子练习。

(空白点、创新点)

⑷理解“柴烟”:

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

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

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文章内涵──环境保护。)(德育点)

⑸指导朗读。

3、学习第4节:

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⑴理解“不错”。

⑵出示句子:

引读第四节。

⑶情境再现。(课件)

⑷谈感受。

⑸指导朗读:

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⑴出示句子:

引读最后一节(板书:什么都没有了)

⑵指导朗读。

三、巩固与创新运用

1、小结:

板书:保护环境

2、情境再现:

出示98年洪水的图片和各种污染环境的图片。

3、谈感受:

任选其一,想一想,先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

⑴我想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

⑵所有地球村的村民们,我奉劝你们──

⑶让我放飞想象的翅膀将美丽的村庄、咆哮的洪水细细描述给你听!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设计多种形式,任选其一表现自己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在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创新点、德育点)

【延伸作业】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作业请各小组任选其一来完成。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2、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与同学交流

(这节课的最后,提供给学生探究学习的途径与方式,鼓励学生探究无止境,学习无止境。课尾,教师并不满足于学习的“无疑而终”,努力使其“疑无穷,疑无尽”,无数问号引研究性学习之路,再一次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创新点)

【板书设计】

随意砍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什么都没能了

(保护环境)不断砍树

【教学体会】

本课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通过研究体验、自主学习,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通过质疑、讨论、巩固与创新运用研究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和课文中的知识、锻炼了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想像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导学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导学案

一、说教材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七篇课文。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山谷中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然而人们肆意的乱砍滥伐,致使大地失去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这篇文章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它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实际,我为第二课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1、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情促读。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本单元训练重点以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蕴含的道理。
二、说教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积极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读书。向学生传授“学法”,是让学生“会学”,这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通过学生的读、想、议、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感受悲剧力量
我设计的是直接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首先让孩子回忆上节课对课文结构的了解,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山谷中,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让他们的思维处于张开状态。并通过各种层次的读来展示小村庄的美,如个人读、齐读、范读等,并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让孩子们用多个词语来形容小村庄的美丽。(随机板书:美丽)在学生赏心悦目的欣赏时,教师适时地出示洪水过后小村庄的图片,(板书:什么都没有了)然后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并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种设计有两个意图:
1、重视文本阅读。让学生多层次多形式读书,直接与文本对话,体会出小村庄的美。
2、加强语言文字积累。
读了首尾两段后老师导言过渡:“同学们,一个如此美丽的小村庄在若干年之后被一场洪水无情的卷走了。是什么原因吗?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小村庄,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这样设计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小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呢理解村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悲剧发生的原因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依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在学习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的时候,以学生自学为主。因此这一环节分为两步:
第一步,学生小组合作,自学探究。
主要是围绕“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讨论学习。
第二步,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在交流中,教师相机出示3个重点句子:
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地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重点理解“谁家”、“拎起”、“一棵一棵”“裸露”等词语时。
2、“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在学习这句话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还”的用字之妙,懂得人们的幸福生活过得很勉强,不会长久,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房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通过学生对“一年年,一代代”;两个“不断”连用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同时这里连用了三个“变成”,构成排比。强烈的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自私、随意。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读成为语文课上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所以在学生领会了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础上,此环节我采取自己读、合作读、范读等朗读方式,让学生站在“读者”的地位上理解课文内容,注重语言训练的由浅入深,在品味中体现人文性,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将朗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学完本文后,我联系实际用课件展示周围环境遭受破坏现象,让学生说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接着问:“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什么?你想对全社会说什么?”(随机板书:破坏环境,受到惩罚)设计意图是使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交流感受时,我适机出示“保护绿色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使教学达到又一高潮,唤起学生们的热爱家乡美好情感和保护环境的主人翁责任感。
(四)走进生活,升华文本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生活”我设计的作业是:过了一段时间,这片河坡上又来了一批村民,看到了木牌上的话,他们在这里住了下来,他们会怎样在这里生活呢?
请你编一则小故事,设想一下这些村民应该怎样生活,篇幅和本篇课文相当
这样的作业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空间,在作业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了从学到做、从读到写、从课本到实践的语文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图通过让学生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多元阅读、扩展延伸,等几个层次,使学生从懵懂到理解到震撼,最后走进生活。这种设计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开辟了一条道路。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也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更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五、说教学反思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因此,“言简意深”是本文的主要特点。本篇课文语言浅显、朴实,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初读课文的要求有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拼音和同学之间的合作,扫清文字的障碍,将书读正确、流利;二是在读书过程中思考,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领会和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这里的两个“谁”值得特别注意,“谁”不作为疑问代词,是“任指”,表示没有例外,两个“谁”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因此,森林被破坏也就顺理成章了,森林遭到过度的砍伐也就有了一个前提——没有人管。“拎”字,从字面上与“拿、带”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者呢?这个“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句里有两个“不断”,它们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它虽然省掉了文字的说明,但是比文字的说明更有韵味——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这里的两个“不断”和一个省略号,动态地、含蓄地表明了“过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上述的含义深刻的词句,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故事导入。1、教师播放村庄的画面。1、学生观看画面。2、同学们,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山谷中,有一个小村庄。2、学生齐读课题。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这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着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用斧头砍下树木,盖成房子,造成各种工具。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课件出示。)你觉得这个小村庄怎么样?(板书。)那么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现在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二、自读

1、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出大家很想了解这个小村庄的故事,不用着急,咱们先得把课文读通,把文中的字词读准了,这样才能更清楚的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

2、老师发现大家读书时很认真,下面老师出示词语,请大家读出来。2、学生齐读词语。3、出示字词,指名学生朗读,开火车赛读。(注意:斧、造、栋、柴、洪、裸露等读音。)3、学生读词语。

4、大家刚才读字词时,准确、流利,那你们能不能也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呢?4、指名逐段朗读,并说说读后收获。

5、课文围绕小村庄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5、学生复述课文。三、学习第五自然段。过渡: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小村庄遭遇凶猛的洪水?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当时的情况怎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1、学生默读课文,回答问题。2、从哪些句子看出雨下得很厉害?用“——”画出来。(同时向学生展示下大雨的画面。)“大雨没喘气”看到这几个字,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想象画面。

3、指导朗读:读出暴雨又猛又急的气势。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在暴雨中,小村庄的命运如何呢?4、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5、什么原因导致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变成了这样的命运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1、学生朗读课文。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上节课我们说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1、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2、谁来给我们说说他找到的答案?2、学生回答问题。3、山上的树木被人们用来做了什么?人们在砍伐树木做家具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通过两个“谁”通过动词“拎”你们能体会出人们的这种心态吗?3、学生读课文找答案。

4、随着山上树木的不断减少,山坡有了怎样的变化?(观看树木不断减少,土地不断裸露的动画)结合画面理解“裸露”的意思。4、学生读文找出答案并观看动画。

5、“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什么在不断减少?什么在不断扩大?通过词语“不断”和这句话后边的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6、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妈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的是可再生的,比如水资源。有的是非可再生的,比如煤炭,比如森林资源,靠着砍伐树木,村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生活还算过的不错,但前一节课我们也知道了小村庄的下场,同学们,当这些村民们高举斧头对着树木砍伐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小村庄的未来呢?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6、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

三、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民们靠着斧头,不停的砍树,斧头在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凶猛的洪水,让小村庄变成什么样了呢?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2、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洪水过后,什么都没有了”。对于小村庄的毁灭性灾难,课文只用了这一句话就一笔带过,同学们,能发挥你们的想象,将洪水到来时的情景向我们详细的描述出来吗?2、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文和画面理解。

3、一场大雨,美丽的小村庄不复存在,播放两幅对比图片,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心情怎样?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女生读第一自然段(愉快),男生读第六自然段(沉痛)4、男女生带着感情分段朗读。

5、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的心情格外沉痛,如果村民们早点警醒,亡羊补牢,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同学们,让我们回到悲剧发生前,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了解到了这个小村庄滥砍滥伐树木的行为,现在你准备怎样劝阻村民,并帮助他们使悲剧不再上演呢。5、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答案可以是论文总结形式,可以是表演形式,可以是故事叙述形式。

四、拓展延伸1、设计一句环保公益广告词。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小报。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2、学生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课外资料

词语理解:

斧头:也叫“斧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不断:连续不间断。

拎起:用手提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一栋栋:一座座。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
何处:什么地方。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

奇多:出人意料的多,或罕见、少有得多。

植树造林好处多为了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件造福人类、造福子孙的大事搞好,我国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为植树而定个节日,足以说明植树造林的重要。那么植树造林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外呢?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吨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木材加工产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锯末水解可得葡萄糖、洒精等物质。5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桨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饲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桦树皮可提炼桦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来配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产毛量。还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知道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植树造林的好处实在多。愿我们每个人都尽其所能多植树,植好树。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1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1”,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引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名回答)
3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
4齐读最后1段。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5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
三、带着问题分析课文
1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
2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
(一间间一栋栋应有尽有各种各样)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3段,解决第①个问题。
“裸露”是什么意思?
4出示第4段。(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解决了第②个问题。
5播放美丽村庄被破坏过程的录象,并小结,照应第2段。
师小结: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裸露的土地。
四、体会课文并深化主题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师:是啊,你们的心情老师能够理解,就请你们在大声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吧!(集体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师: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不加节制地乱砍乱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吧!
六、发散思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村庄的感情和对保护环境的感想。(说画写唱等等)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设计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点:

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实践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氛围。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模拟调查,渗透新知

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并且采用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画卷。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想法,再运用模拟调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学生通过刚才的课件观看,听老师逐步深入的引导,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学生心里那么多的“问号”就会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显。

(三)、自主释疑,知识反馈。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训练目标,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标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观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明白“所有靠斧头得到一切”不仅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还有靠斧头得到的所有不错的生活。讨论中——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疑问。这些想法,都使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心理需求,此时,正是讨论的最佳时机。讨论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厚”的良好氛围。讨论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孩子们对大自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潜能。学完全文后,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

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树林里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说说最喜欢小村庄哪个地方。生交流。(板书:美丽)

3.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段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指名读,齐读。

3.很好。听到大家的朗读老师也陶醉其中了。现在我请你再看这段话,你除了发现小村庄特别的美,你还有什么发现?

4.“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

三、品味小村庄的最终命运

1.课件出示被破坏后的小村庄图片。

2.自由读、指名读最后一段。

3.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什么也没有)

4.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四、自读课文中间部分,自我了解,总结原因

五、回顾,整理

1.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进一步认识、巩固。

2.结语: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害了它,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文的旁边吧!我们下节课再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认读

二、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合作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生分组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4.小组汇报,及时总结,引导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还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板书:斧头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C: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么些村民这样长时间的,无休止的砍树,有没有想到后果呢?最终灾难终于降临了……

再次读4段。

三、品读第四段,理解“咆哮”一词

1.指名说词语意思,江河奔腾或人暴怒叫喊。

这里是谁在“咆哮”?

生:洪水。

2.(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3.为什么洪水这么咆哮,这样肆虐?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这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因为村民乱砍树,所以现在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了

4.现在老师告诉同学们的是,庆幸的是在这场咆哮的洪水的灾难中,小村庄的人们活了下来,那你想对村民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5.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当绿叶慢慢变成美丽金色的时候,秋姑娘从遥远的地方旅行回来了,她来看望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

但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大吃一惊:大地妈妈正在痛苦地呻吟.原来大地妈妈病了,病得还不轻哪!匆忙赶来的秋姑娘赶忙请来了著名的太阳医生和风婆婆大夫给大地妈妈看病。

太阳医生仔细地看了看,摇了摇头,指着大地妈妈的皮肤说:“大地妈妈得了皮肤病,有些地方以前是美丽的绿洲,而现在都变成了沙漠,到处尘土飞扬,干燥得不行了。”

风婆婆用听诊器在大地妈妈胸口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哎,大地妈妈得了严重的哮喘症。现在许多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大气污染严重,大地缺少新鲜空气,如今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太阳公公又忙给大地妈妈照了X光片,发现她的日常饮食也很不卫生,影响到了内脏,不由感叹道:“是啊,如今连小河水都变得十分浑浊,鱼儿也无法生存,这样下去怎么行?”

地球妈妈听完自己的病情,哭得更伤心了,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呼喊道:“谁来救救我啊?”

亲爱的人们,不要再让地球妈妈哭泣了,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了,我们大家都将面临死亡,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让地球妈妈的脸上永露笑容!

板书设计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斧头什么也没有了

砍伐

保护环境合理利用

《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反思》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