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秋天》人教七上15

小学秋天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7

《秋天》人教七上15。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秋天》人教七上15”,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14.《秋天》
【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读出长句子中停顿和自然段间的停顿。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使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懂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感受到秋天的美。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设想】
1.注重诵读。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直至熟读成诵。
2.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我国著名女诗人秋瑾诗中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天是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秋天是“碧云天,黄叶地”。在我国文人墨客的眼里,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凄婉的,令人惆怅的。不过也有一些喜秋颂秋的诗章,如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今天在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3.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留下寂寞和忧郁。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二、检查预习,朗读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
①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②秋天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也是一个朦胧的梦。“三分诗,七分读”,读诗要注意重音、节奏感情的把握。老师给这首诗画了节奏: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①这首诗歌写的是“乡村秋景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
②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秋思图。
③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研读与赏析
①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
4.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绚丽多彩”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①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遍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
②“飘”字贴切传神。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③“稻香”使人满口生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
④“肥硕的瓜果”也见出丰收之景。
⑤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这里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具体化(视象化)了,创造出舒适、闲静的氛围。
★★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淡雅朦胧”。(渔夫晨归图、渔家秋景图)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①“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②“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似拙实妙,耐人寻味。那么,收起的是青鳊鱼还是乌桕叶?
打到的是鱼,打到的是叶子,二者都打到了或者二者都没打到,但是体现渔民愉悦、悠闲的心情。都对,因为不管哪种意见,都是读者自己理解的,诗歌的理解就应该是开放性的。
③“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④“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游戏”一词虚实相生。
⑤“游戏”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游戏”一词虚实相生,用得很生动,“游戏”的可以是渔民,可以是小船,也可以说是秋天与人和船在游戏,把渔民在秋天那种愉快悠闲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寥阔空远”。(秋天牧羊女图)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①秋天特有的景致。充满诗情画意。以问句出现,语言摇曳多姿。
②“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
③“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什么意思?课题不是《秋天》吗?这里为什么写夏天呢?
通感的修辞手法:夏天本来就热,至于香,可以是花香,夏天植物都长得很茂盛,夏天的记忆是美好的,牧羊女回忆的时候连笛子的声音也是热的香的。写夏天是为了突出秋天,夏天辛勤劳动很辛苦,秋天可以丰收了,心情愉快,牧羊女就陶醉在其中了。
④“梦寐”的意思是睡梦,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牧羊女的眼里一定写满了秋天的景象,她的心里一定微颤着喜悦与梦想。她是被美丽秋景、丰收喜悦的巨大幸福陶醉了。还有她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
三、课堂小结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栖息在农家的秋天,是游戏在渔船上的秋天,是梦寐在牧羊女眼里的秋天,是充满诗意的秋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狄金森也以“秋”为主题写了一首诗《秋景》。比较,说说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相同点:选择秋天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运用拟人手法,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名句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4.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6.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9.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1.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2.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1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课后小结】WWW.JAB88.COM

相关阅读

《绿色蝈蝈》人教七上15



张笑天——《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自然科学小品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本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且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为此,我们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人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使学生能真正地自主。合作式地进行学习。基于这一思考,将“整体感知”、“独特感悟”这几部分共同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经具备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也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绿色蝈蝈》这一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学生易于理解。他们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语言有一定的赏析能力,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读、自己讨论。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很丰富,因此授课时要充分鼓动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
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搜集蝈蝈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
学生:
预习课文,积累生字词,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此外:本次教学需要图片的准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与观察。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请大家把课本翻倒83页,小声地朗读方框里的一段文字。(问:这段文字写得好不好)是的,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融入其中,便会感到其乐无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种小动物——绿色蝈蝈。(屏幕投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品味生动传神、亲切自然的语言。
学习法布尔认真观察、细心揣摩的科学精神。
(请学生朗读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强调本课的学习重点)
欣赏图片
说了这么多,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绿色蝈蝈到底长得是什么样。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并描述一下它的外形。(屏幕投示图片)
朗读课文,品味赏析
这几位同学描述得很细致,也很生动、到位。作者笔下的绿色蝈蝈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小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之前,我提一个要求:学习语文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请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圈画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并说说它的妙处。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讨论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一下问题:
①引导学生圈画出精彩语句反复读,可以采取以下形式:小声读、个别读、齐读、带着问题读等。
②在师生对话交流中,要正确引导、积极评价,语言要富于变化。如,“你的分析太精彩了,大家给他点掌声好不好?”“你说得很到位,老师会永远记住你,告诉我你的名字好吗?”“哪位同学帮帮他?”“谁还有高见?”“咱班的同学太棒了”等等。
③教师要熟读教材,对所有相关知识烂熟于心,这样才能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课文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交流,我们不仅被法布尔博士生动传神、亲切自然的语言,认真观察、细心揣摩的科学精神所感染;而且也从写作上得到了一个启示:怎样写好小动物。我们只要拥有一颗喜爱动物、热爱生命的真诚的心,通过认真观察、细心揣摩,再加上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能把小动物描绘的生动传神、活泼可爱。
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身边有没有喜爱的小动物?你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它?你能把它的最可爱之处展现给大家吗?
(屏幕投示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列几幅图片,用生动传神、亲切自然的语言描绘它。
(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2、将你课堂的片断练习,扩展为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分成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做到具体明确、知行合一。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建构教学环节,多法结合,层次分明;引导学生反馈时注重学法指导,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和独特感受,课堂气氛灵活生动。
45分钟充实而有趣的教学实践,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强化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在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教师也收获颇多──“道,发于知,成于行”。

《月亮上的足迹》人教七上15


19.《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3.掌握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会准确平实的说明语言。
德育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幻想敢于探索的勇敢精神和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2.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设想】
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
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
5.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
(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
2.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阿炳的《二泉映月》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说、文章词赋(“杨柳岸,晓风残月”,“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7月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板书文题、作者)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这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阅读它,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
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畅谈:尽情地谈。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侧重于记叙,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
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
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3.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
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3-4、飞船飞向月球5-8、登月舱登月成功9-13、飞船返回地球14-18四个阶段。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
5.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6.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
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
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
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
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
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
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7.想像训练: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1.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
数字:“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
2.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①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②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
③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
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
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
4.写作特点
首先是渲染。文章的1、2段进行了渲染,目的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有明晰的时间线索。这就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可以说,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是本文写作的又一突出特点。
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第三个突出特点。
四、课堂小结
1.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
2.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查阅有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
3.咏月诗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全诗通俗流畅,琅琅上口。诗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月下思乡图”。诗人以“静夜思”为题,但全诗不着一个“静”字,而是以白霜为喻,侧面写出清静幽寂的环境。“低头”两字,表现出诗人深沉缠绵的思乡之情。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通过描写、歌咏峨眉山月,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开蜀地的依恋心情。山巅秋月高悬,江中月影沉沉。诗人一会儿仰望秋月,一会儿俯视江中明月,一仰一俯,倾注了诗人浓浓的依恋之情。船进三峡,诗人思念明月,但山高蔽月,诗人那种惆怅无奈的心情跃然纸上。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唐朝李商隐《霜月》。此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巧。首句写雁来蝉无,点明时令属秋。第二句描绘了霜和月争辉的景色:凭栏远望,月光朗朗,霜色如水,霜、月交辉给人一种“水接天”的感觉。三、四两句运用神话故事,青女是管霜雪的女神,素娥是月中嫦娥,她们在“月中霜里”比喻各自的美姿。这种“诗意”给人带来美妙的遐思。
明朝边贡《嫦娥》:月宫秋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这首诗以神话故事中的嫦娥为题,描写清凉沉寂的月宫,实际上是秋夜望月的感兴之作。三、四两句,用语平易,但蕴藉深沉,是历来吟咏月中嫦娥的名句之一。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朝刘方《夜月》。首句是绝妙好句,写得宁静如画,月斜夜深,月光照到庭园的一半,一半明,一半暗。第二句写星斗,更增添一份静穆神秘的意蕴。但诗人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月,而是写生机勃勃的春意;三、四两句写诗人惊喜地感受到春天来临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声虫声破窗而入。以虫声的“闹”反衬月夜的“静”。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秋之夜,天清气爽,圆月高悬,寒露凝珠。诗人触景生情,写出了这首望月怀人之作。但诗人没有直接写对朋友的怀念,而是写月下的景物:树、鸦、露、桂花,以及洒满院中的似水的月色。通过对一系列凄清肃穆的景物的描写,写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又用“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作结,含蓄地写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这和李白的《静夜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于这些观点,教师了解一点即可,不必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旦学生问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证实一下,因为证实的过程就是锻炼的过程。
4.有关资料
前苏联于1957年抢先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又于1961年把人类第一名航天使者送上地球轨道。
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这项任务就是后来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
2003年10月15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1012神六两人20071024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信客》人教八上15


信客

余秋雨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信客风雨漂泊的一生,概括其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信客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电信业的迅猛发展,给忙碌的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手机短信拜年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提及20世纪初期的乡间,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人——信客。在很长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余秋雨一起去认识这一特殊的职业人。

二、作家、作品简介(投影)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主要代表作品《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

2.《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三、检查预习(投影显示生字词)

唏嘘(xīxū)嫉妒(jídù)猝然(cù)昏厥(jué)

文绉绉(zhōu)焦灼(zhuó)伎俩(jìliǎnɡ)

诘问(jié)吊唁(yàn)

四、整体感知(投影问题)

对信客这门职业由于平时大家没有接触所以很陌生,我们的新课就从认识信客着手,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文,思考:

1.一名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

2.用一个字概括信客工作的特点,并分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反应了信客什么样的品质?

明确:1.主要负责乡村城市间的信、物的传递,代读、代写书信,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时,他还要处理后事,安慰家属。

教师小结: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到了一地,又非常繁忙,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要经常代读、代写书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谋生者死了,得尽同乡情谊,匆匆赶去,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又要通报噩耗,帮着安慰张罗,交送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信客”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信客身上。

2.工作劳苦:终年跋涉

苦生活贫苦:收入微薄

心灵痛苦:蒙受怀疑、欺凌、憎恨

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

五、合作研讨(投影问题)

(1)作者在写信客之前,为什么先写一个老信客?

(2)作者重点写了信客什么事迹?为什么重点写?

(3)信客为什么留下遗愿,死后要与老信客葬在一起?

明确:(1)先写老信客,实际上说明了信客这一职业的两个特点:一是路途艰苦;二是强调职业道德——“就在一个信字”,而且这个“信”字要做到一丝不苟的地步。老信客既以自己的丰富经历,给年轻信客以具体切实的指点,他的惨痛的教训,又时时警醒着年轻信客。这些,都促使年轻信客迅速成为可以信赖的信客。

(2)重点写了两个事迹,一是概括写遇到谋生者客死他乡,信客充当代理人的事迹,二是遭人诬陷。这些突出说明了信客职业凶险却仁义待人、任劳任怨、宽以待人等品质。

(3)他通过多年的奔波、体会,了解这一职业,热爱这一职业。因而,他同情老信客,理解、敬重老信客,也感激他。

六、了解墓志铭(投影)

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为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宽容厚道。执教小学,为人师表,工作出色,桃李芬芳。四乡敬重,众口传颂,立此墓碑,永志纪念。

七、质疑

学生提问还有什么没弄懂,或者说他们觉得还有必要提出来共同商榷的地方。

老师也准备一个问题:为什么信客是如此清贫、劳苦的工作,年轻人还是选择做信客?

八、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像信客一样默默无闻奉献着的而又处于社会下层的平凡人?请举一两例,并谈一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讲述“王顺友”的事迹,并出示资料图片)

九、小结

信客作为一门职业已经消失,但作为一辈子默默奉献的人却没有绝迹,也不会绝迹,无私奉献的人总能赢得人们的敬重与爱戴。比如王顺友,比如刚刚同学们举例提到的那些无名的人们。信客难能可贵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赞扬。

十、作业

围绕“身边的爱”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