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空气的幼儿园教案

发表时间:2020-12-03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能进行区别;
3.了解排水集气法的基本原理;
4.简单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气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判断空气的组成;
2.能区别简单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初步了解简单仪器的使用,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预防大气污染。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动手操作的愉悦,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联想,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善于交流与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空气的成分,纯净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科学探究,实验——讨论——归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对空气了解多少;
2.你能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3.你能“捕捉”到空气吗?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发言的习惯。
一、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氦、氖、氩等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空气是一种有多种成分的气体,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2.观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会归纳小结、整理知识。
引出混合物和纯净物概念,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讲述空气成分的发现史,培养学生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学生实验:“捕捉”空气的实验。
提问:怎样把一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只集气瓶中?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氮气和稀有气体
讲解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使学生对空气中主要成分氮气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并讲解,讲述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和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用途。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知识面,形象、直观地了解稀有气体。
三、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提问: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被污染后空气会造成哪些危害?
3.怎样防止空气被污染?
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了解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
小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精选阅读

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本周教学内容:

第二章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能用实验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

3.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三.具体内容

空气,因其无色无味的特点,使人们长期以来都错误地把它看成是单一的物质。后来,随着科学家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才开始认识到空气成分的复杂性。

人们对空气成分的认识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现在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含有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稀有气体等多种成分的气体。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是不相同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⑴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作标记。

⑵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⑶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⑷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上塞子。

⑸燃烧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⑴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⑵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实验结论:

⑴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⑵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消耗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⑶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且支持燃烧;

⑷剩余4/5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注意事项:

⑴药品的选择:不能用铁、镁、木炭、硫等代替红磷;

⑵红磷要过量,用以消耗掉全部的氧气,否则测定结果会低于1/5;

⑶装置气密性要好(塞子要塞紧),如气密性不好,即使红磷耗尽了氧气,外界空气也会进入集气瓶,使测定结果低于1/5;

⑷待白烟消失,集气瓶温度降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进水的体积。避免因温度高,气体膨胀,使测定结果低于1/5。

2、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氮气

78%

99%的主要成分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1%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3、物质的初步分类

物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氦气。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

4、捕捉空气的实验

实验操作如下: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好,倒扣在盛水的水槽内。再将另一只盛有空气的集气瓶用带导管和分液漏斗的双孔塞塞好。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水的集气瓶口内,最后向分液漏斗内加水,用排水法将一只集气瓶内的空气压入到另一只集气瓶内。

5、氮气和稀有气体

⑴氮气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在高温下能与一些物质反应。

用途:制氮肥,作保护气等。

⑵稀有气体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等。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

用途:用于霓虹灯、氦气充气球、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等。

注意:⑴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⑵稀有气体是空气中性质最稳定的气体。

6、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造成了空气污染。

空气的污染

有害物质

粉尘

气体: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污染源

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

工厂的废气

汽车尾气等

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

造成自然资源及建筑物的破坏

防治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工业有害气体处理后排放

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开发洁净能源

对煤脱硫处理等

7、空气质量日报(周报)

空气质量日报(周报)的主要内容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硫(SO2)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典型例题】

例1.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在瓶口出现一层“白膜”。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D

例2.下列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人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B.煤燃烧产生的烟

C.汽车排放尾气形成的烟雾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答案:A

例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

答案:A

例4.简答题:如果发现测定空气组成的氧气含量少于1/5,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

答案:(1)红磷的质量不够,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2)实验装置漏气。

(3)集气瓶内的温度没有降到室温。

(4)当集气瓶内氧气含量太少时,红磷也不能继续燃烧。所以瓶内还有少量氧气。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2.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瑞典的舍勒B.英国的汤姆生C.法国的拉瓦锡D.英国的道尔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

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稀有气体是一种单一物质

D.虽然雨后的空气清新,但仍是混合物

4.日常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做饭用的不锈钢锅

C.餐饮用的可口可乐D.消毒用的碘酒

5.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烟花B.汽车尾气C.煤炭燃烧D.光合作用

6.关于空气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是稀有气体

B.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成分是不固定的

C.一般说来,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D.空气中固体有害成分是粉尘

7.许多城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

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声;③产生粉尘;④易引发火灾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C.只有②④D.只有②③④

8.下列气体中不是稀有气体的是()

A.氦气B.氖气C.氮气D.氩气

9.由于森林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氮D.粉尘

10.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是1:4,这是指它们的()

A.密度比B.质量比C.质量分数比D.体积比

二、填空题

11.食品包装袋内常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家庭用的测电笔,通电后会发出红光,测电笔中充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充入升空气球,且遇火也不能燃烧;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的总称。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13.一般来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里,既有消耗氧气的过程,也有产生氧气的过程。按下面要求各举一例。

(1)消耗氧气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的,如空气、__________等。纯净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组成的,如氧气、铜、_________等。

15.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粉末氧化汞,又把这一种红色粉末加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6.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请写出三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举例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空瓶,盖紧瓶盖,待燃烧停止后,将一只活的小虫放进该瓶,过一会儿,小虫死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希望A瓶内燃烧匙里的木炭燃烧后,因消耗1/5体积的氧气而引起从B杯内吸入1/5体积的水,但是实验中发现,开始时从A瓶中有气体排出,后来B杯中只有少量水吸入A瓶中,体积不到A瓶体积的1/5。试分析原因。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D4、A5、D

6、AB7、A8、C9、D10、D

二、填空题

11、氮气氖气氦气氦气氖气氩气

12、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的形成酸雨

13、燃料的燃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4、两种或两种以上海水一种水

15、汞+氧气氧化汞氧化汞汞+氧气

三、简答题

16、(1)减少建筑工地的粉尘;(2)尽量使用天燃气代替煤;(3)工业废气经处理后排放;(4)减少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5)增加绿化面积等。

17、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冬天窗户上有窗花等。

18、因为蜡烛燃烧将瓶中氧气耗尽,小虫呼吸不到氧气而死。

四、实验题

19、(1)没用止水夹,反应时气体受热膨胀,气体沿导管逸出;

(2)用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灭火,会使炭燃烧不充分,氧气有剩余;

(3)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则A瓶内的气体压强变化不大。

【励志故事】

学学乔丹的爱国

篮球上帝乔丹在日前的中国之行中,拒绝乘坐主办方为他提供的奔驰、宝马,而是点名要了美国的道奇山羊。原来乔丹有一条重要的商业原则,那就是“做广告从来只做美国货”,所以,座驾事件与“爱国精神”息息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球场外的乔丹给崇拜他的那些青少年们上着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课,这才是一个“星”真正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相反,我们的各种“星”们,同样作为青少年们顶礼膜拜的偶像,他们的表现又如何呢?我们知道有的歌星歌唱得不怎么样,却热衷于把奇形怪态遁入极端;有些影星表演够差,却总走不出绯闻缠身的怪圈;还有那些所谓的足球明星,球踢得极烂,可酗酒、打架等丑闻从来不绝于耳。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我们的“星”们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应该好好学学人家乔丹呢?

空气的组成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气的组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设计思路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二、教案

课题

空气的组成

授课人

陈争

学校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设计方法、验证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事物的曲折的认知过程,认识到科学发现是经过艰难的探索的、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培养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教训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应用前人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的探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仪器、药品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温故知新,了解空气。

情境:录象《人与自然》片段

问题:我们知道没有空气就没有人类,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大家说说你所认识的空气

小结:(板书)

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讲故事: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

问题: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

过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研究才获得的。

发言:

1.1.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占1/5

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议论:空气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没发现,而不是人们没发现之前,空气就不存在。

使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回忆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扩充学生对于空气组成和性质的知识。

重走科学路,空探究气组成的历史

情境:动画《拉瓦锡的实验》(旁白: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

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加强热,得到了汞和可供给呼吸、可助燃的气体。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问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是否只有拉瓦锡在研究空气,并且在十二天之内就研究成功了呢?

阅读资料,组内讨论,分别汇报本组的想法和结论,并相互补充。分析并推测出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见表1)

通过抓取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的细节,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化学的生动具体的创造过程认识到任何重要的定理,都是前人通过实践?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

表1:

科学家

功绩

实验和现象

你的结论

伽利略

(意大利)

利用气泵使一个玻璃球灌足了空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发现玻璃球变轻了。

托里拆利

(伽利略的学生)

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了水银,让开口的一端朝下插入装了一半水银的玻璃容器中,水银面的高度恰好是760毫米。

梅猷

(英国)

1674年

[实验1]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位于水面之上,然后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住蜡烛和水面。发现蜡烛在燃烧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蜡烛火焰熄灭了,水面之上还存在一个大的空间。

[实验2]将一只白鼠装进另一个同样的装置内。发现随着白鼠呼吸时间的增长,水面在逐渐上升,到了最后水面再上升,而白鼠也就死亡了。

[实验3]把燃着的蜡烛和白鼠同时装进这样的装置内。

现象:

卢瑟福

1772年

[实验1]把老鼠放在密闭器皿里,等到老鼠被闷死以后,再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接着他又在老鼠已经不能生存的那种空气里放进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它仍能继续燃烧片刻;等到蜡烛熄灭后,又放进一小粒白磷,白磷仍能在其中自燃。

[实验2]在密闭器皿中用燃烧白磷的方法将空气中助燃成分除去,所得到的剩余气体完全不能维持老鼠和麻雀的生命。

舍勒

(瑞典)

1773年

[实验1]把硝酸钾放在曲颈甑中,曲颈甑的出口与一个膀胱做的气球相连。将曲颈甑放在炉火中加热,气球真的被一种气体充满了。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气体中,气体燃烧得更猛烈了,放出耀眼的火光。

[实验2]将硝酸银、硝酸汞、氧化汞和软锰矿(二氧化锰)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得到了同样的现象。

普里斯特利

1774年

[实验]用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红色的氧化汞有气体产生,把点燃的干木条放入这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放出刺眼的光,老鼠放入这种气体中,老鼠过得非常舒服。他吸过这种气体以后,身心一直觉得非常舒畅。

讲解:同学们对科学家的研究都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并从科学家的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结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分别从自己的实验中获得了什么,以及科学史对他们的评价。

投影:如表2

观看投影,对比自己与科学家的结论。

表2

科学家

科学家的结论

功绩

给我们的启示

伽利略

空气是有重量的

证明空气的存在,空气是一种物质。

物质是有质量和压力的。

托里拆利

空气是一种物质,空气有压力

梅猷

玻璃钟罩内的物体X同时被烛火燃烧和白鼠呼吸所消耗。

证明空气的作用是助燃和助呼吸。

对比实验方法、空白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方法。

卢瑟福

空气中助燃的成分很难完全除尽。把剩余的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浊气”

发现氮气

能将空气中氧气完全除去的物质是白磷。

舍勒

称助燃的气体为“火空气”

制得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

遗憾!他们二人都是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绝不肯对其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美国科学家韦克斯说“普利斯特利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儿子。”

普里斯特利

他告诉拉瓦锡发现和制得了一种助燃和助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助燃能力比空气强得多。

拉瓦锡

在大气(指空气)中并不是所有的空气(指气体)都可以呼吸,只有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才是合乎卫生的(指氧气可供呼吸),另一部分空气不能维持生命和助燃。认为他和舍勒、普里斯特利制得的气体是一种新化学元素,在1777年定名为oxygene。

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

问题:我们回顾了空气探索的艰难。现在请大家想想拉瓦锡比其他人高明在什么地方?在探索空气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小结:(板书)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鼓劲:同学们是否想自己亲自来探索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情境:设计实验

[探究任务]1、证明空气的存在;2、确定空气的组成。

[仪器、药品]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若需其他仪器和药品,请提出)

发言:拉瓦锡的高明在于做了一个逆向实验,证明了氧化汞分解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还在于他总结了前人的所有了发现,而且测定了准确组成——氧气占空气大约1/5。(教师:也就是说其他人所进行的测定是定性的,即知道是什么,而拉瓦锡进行的是定量的测定,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有多少)

发言:拉瓦锡最高明的是他不相信空气“只有一种气体”组成,不相信燃素学说,这应该是探索空气中最艰难的。(教师:也就是说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研究的关键)

分小组讨论方案:

[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案]

1、塑料瓶口上套气球,捏塑料瓶,气球鼓

2、试管连接单孔塞和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放入水槽,手捂试管,水槽中有气泡。

3、团一个纸团塞到水杯里,向下插入水槽里,再迅速拿出,纸不湿

[确定空气组成的方案]

梅猷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仪器,并组装。

卢瑟福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白磷作为将氧气消耗完全的药品,但教师没有提供白磷,所以不同组有不同的选择。

实验:检验自己的设计

应用从科学史中所获得的启示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用思维。

学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

问题:1、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不等于1/5?

2、剩余的气体是否都是氮气?

3、实验中空气表现出了哪些性质,是哪种物质的性质?

作业1:完成空气存在和组成的探究报告

作业2:设计实验研究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并推测氮气和氧气的性质,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得出用途。

作业3:科学家们发现土卫六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土卫六也拥有大气,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怎样研究土卫六的大气?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为学生的创造提供空间。

板书设计

课题1空气

一、空气

1.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物质组成的表示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物质组成的表示”,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三、物质的分类
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1、列举一些学生较为是熟悉的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组织学生讨论,形成单质、化合物概念。
2、小实验: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菠菜,通过实验使学生明晰元素与物质的不同。

学生将具体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解。
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这样,即可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识,又可帮助他们对“世界上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仅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思考讨论式的探究学习课,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来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建立物质的元素观。
本节课有两大特色:
——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与拆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套“分子模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元素的认识。
——通过排列“纸牌”的活动,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幅幅“纸牌”非常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及时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