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2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参考。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参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一单元 亲近自然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本单元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由五篇现代散文组成。这些课文通过对自然界山、水、风、雨的描绘,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大门。
二、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体味和感受大自然的妩媚与秀丽,领略它们的清新和隽永;还要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学习通过想象、联想描述生活。
三、培养细心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能力,体味自然,了解万事万物的语言及其生活习性,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基础知识学习】
一、现代汉语的语言单位,由小而大,一般有这样几种:语素、词、短语(词组)、单句、复句、句群、篇章等。
二、语素: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三、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四、短语(词组):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教学安排】
《山中访友》二课时;
《溪水》二课时;
《芦花》一课时;
《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时;
【每周一诗】
1.《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2.《山中问答》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3.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它们的韵脚分别是哪些?
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七绝。
《约客》的韵脚是:蛙、花;《山中问答》的韵脚是:山、闲、间。
相关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参考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参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五单元 步入书林
【单元学习目标】
一、有意识地培养阅读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习惯,通过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阅读,把握一本书的主要信息。
二、了解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基本架构,掌握序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的读写方法。
三、感受序跋作者如同向导那样引领我们步入书林的热切情怀,激发读书的兴趣。
【基础知识学习】
一、从音节看,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三、发、人。 复音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音节构成的词。复音词又分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双音节词包括联绵词、音译外来词。联绵词又有双声、叠韵、普通三类。多音节语素一般是音译外来词。
二、从语素看,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合成词主要类型有五种:
联合式,由两个语素并列融合而成,如:语言、矛盾、国家、高低、线索、形态。
偏正式,语素间有修饰被修饰关系,如:红旗、内部、粗心、热爱、笔谈、秋收。
补充式,语素之间有补充说明关系,如:认清、打倒、缩小、改正、煽动、打动。
陈述式,语素间有陈述被陈述关系,如:眼花、心虚、胆怯、心细、性急、年轻。
支配式,语素间有支配被支配关系,如:带头、动员、签名、耐劳、示威、举重。
【教学安排】
《〈安徒生童话〉前记》二课时;
《〈昆虫记〉译本前言》一课时;
《〈繁星〉〈春水〉内容提要》二课时。
【每周一诗】
1.《鸳鸯耳》池北偶:
两个耳朵,只用一个。
偏听偏信,不由分说。
用的发达,废的萎缩。
难过,难过!
2.《马嵬》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3.《鸳鸯耳》主要是讽刺“偏听偏信”的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复习参考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清楚有哪些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单元复习参考”,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九单元 传奇故事【单元学习目标】
一、学习联系整部作品的背景,理解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故事,了解传奇故事的特点。
二、感受诙谐幽默,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和夸张的艺术魅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理解故事的主题,学习主人公机智、聪明、敢于冒险、永不言败的精神。
【基础知识学习】
一、依据来源,一般词汇又分为: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社会习惯语等。
二、新造词,主要是指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法构成的词。新造词表示的事物和概念是新的,它的形式也是新的。
三、古语词,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
四、方言词,是指流行于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很狭小的地区里使用的方言词,叫土语词。
五、外来词,也叫借词,是指从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外来词主要有三种:音译外来词、音译兼表义的外来词、从日本文吸收来的借词。
六、社会习惯语包括:专门术语、行业用语等。 专门术语,是科学技术上应用的术语,是科学研究和讨论的重要工具,各门科学都有一些特别应用的术语。 行业用语,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词语,是各种职业和某些特殊生活的专门用语。
【教学安排】
53.《初航》二课时;
54.《制陶》一课时;
55.《小人国被俘》一课时;
56.《海战》一课时;
57.《了不起的粉刷工》一课时;
58.《猫和止疼药》一课时。
【每周一诗】
1.《题弟侄书堂》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阴。
2.《题都城南庄》崔 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杜荀鹤和崔护,都是 唐 代诗人。
4.这两首诗歌的体裁分别是:《题弟侄书堂》是七律 ;《题都城南庄》是七绝 。
5.《题弟侄书堂》中的“弟侄常修礼乐风”“野泉声入砚池中”分别与“ 家山虽在干戈地 ”“ 窗竹影摇书案上 ”对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要
单元知识概要
一、单元学习要点
1.通过黄河、长江的形象,接受深厚的民族精神、爱国情感的熏陶。
2.同样写到长江、黄河,每一篇诗文抒发的具体思想情感各不一样。
3.感受不同体裁、不同手法、不同语言个性的各篇作品的表达特色。
4.长江、黄河的自然特性与作品内容之间的关系。
5.努力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表达你自己心灵之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事。
6.交流最“不一样”的新鲜词句,锻炼勇于当众说话的能力。
二、课文复习概要
《长江》
1.按照常规自行复习。注意这是一首散文诗,诵读时要读出诗的感情和韵味。还要注意到是写黎明时分的长江,读时应处理好语速和语调。
2.朗读全文,适当结合对诗歌感情的品味。最后读一遍。
3.准备复习“练习探究”一、二,要求写在笔记本上。要将主次先后考虑清楚,避免观点含混不清。
4.完成“练习探究”四,并就第三题所提示的“重复出现”的一两处,说说自己的看法。文中写长江的“醒来”、“微笑”有多次重复,应注意联想和想象的一致性。
《筏子》
1.重点朗读第3、4、5自然段和第9、10段,注意读到描述性语段和说明性语段时,在轻重徐疾、抑扬顿挫上应有什么样的区别。回答“练习探究”一、二,将答题要点写在笔记本上。
2.朗读全文一遍。注意是否做到描述性语段和说明性语段有所区别。讲评之后,将3、4、5和9、10这五个段落轻声读一遍。
3.讨论“练习探究”三、四。讨论第四题时,不要忽略了“大水车”的形象意义。
4.就“词句品味、积累”第1题,辨析一下如果将“浊浪排空”改为“巨浪排空”,把“胆惊心悸”改为“胆颤心惊”,是否更好?品味第2题中“安详”用于筏子,有什么样的意味,为什么?
《诗歌三首》《运河与扬子江》《江之歌》《壶口与龙门》
本单元“比较探究”的篇目,一类是诗歌,一类是散文,都富有感性和抒情的鲜明特点。重点训练诵读,尽可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围绕“练习探究”和“品味积累”所提示的内容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应更有助于领会诗文的思想感情。要避免为比较而比较,为探究而探究。
1.复习时要求将诗歌至少诵读三遍。要求注意语速节奏和重音。
2.分别独诵和齐诵《黄河颂》和《长江之歌》。可结合“练习探究”一、二进行。
3.朗读《当我死时》,注意句群之间的停顿与过渡,即避免将一行作一句读。就诗句问疑。感受、了解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表现手法。
4.复习《一条大河》时,思考:(1)教学设计文章开头写在大院里看电影有没有必要?(2)抒写对《我的祖国》(“一条大河”)这首歌曲的无限钟情,作者的记叙和描写有多少层次?你最欣赏的是其中哪一“层次”?为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9、10、11三个自然段。(4)找来《我的祖国》的唱片,听两遍,感受其中美的旋律和韵致。
5.书面完成“品味积累”中的2、4两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