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小学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8

《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两篇》教学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新闻两篇》教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教材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真实地报道了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堑的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命运。报道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内容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新闻的有关特征;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以诗歌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在我们学习之前,首先来欣赏黑板上的这首诗歌,他是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解放前夕,听到中国共产党所率领的人民解放军胜利占领国民党政府的老巢南京时,挥毫写下的一首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歌用充满了激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辉煌画面。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句传递出了当年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那就是,1949年4月20日~23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冒着敌人的炮火,横渡长江,彻底地击溃了敌军。今天,我们就要来感受一下在这场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气概,共同学习一篇经典的新闻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他的作者也是毛泽东。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过渡:与刚才所欣赏的诗歌不同,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这种文体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但并没有系统的归纳整理过相关的知识,因此,今天,我们就要以这篇文章为例,重点了解一下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2.结合文章,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重音,注意语调。
(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A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来概括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B用一小段话来概括新闻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
C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新闻的内容:课文其余部分。
(3)教师顺势讲析:
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
(板书:标题——提要)
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概述)
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
(板书:主体——详叙)
小结: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通常所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再读课文,了解三路大军的进军战况,完成表格。

渡江区域地点时间战况
中路军安庆—芜湖20日夜起的24小时已渡过30万人
西路军九江—安庆21日下午5时
—22日22时35万大军已渡过2/3
东路军南京—九江21日到22日已大部渡过,余部23日可以渡完
对照表格(或者还可借助多媒体出示渡江战役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同桌或四人小组互相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然后由其他同学评价。
三、精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
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组织交流评价(凝练、概括、准确:本文语言凝缩精练,高度概括。全文只有五百余字,但全面、清楚的报导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共百万大军渡江战役的伟大历史场面。时间、地点、人数、敌我态势一清二楚,此外,还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原因,预示了战役前景,语言极为凝练、概括。)
四、课后学习
1.要求学生从报刊中选一篇简短而典型的新闻(消息),找出标题、导语、主体部分,巩固所学知识。
2.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学校生活的一个场面,并按新闻的结构要求写成一则简短的新闻。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一、教材分析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这篇新闻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学习,学生对新闻的文体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这篇新闻篇幅长,导语不规范,要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中多次出现饱含深情的语句,可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目的:
1.了解香港的过去和现在。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责任感。
3.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语句的品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养成课外查找资料的习惯,强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主题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歌曲《公元1997》)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生答)对,它不仅旋律优美,而且唱出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的期盼。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怎么会涉及到回归的问题呢?课前让大家查找了香港的历史问题的资料,有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呢?
香港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包括大屿山及230余个大小岛屿)组成。北隔深圳河与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相接。西与澳门隔海相望,相距仅60公里左右。面积1092平方公里。
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
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新中国成立以后,几代领导人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全世界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余名记者齐聚香港,向全世界报道了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典。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其中的一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一)认真读课文,根据新闻的六要素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交流评价。
明确:

时间1997年6月30日23点42分——7月1日0点12分(30分钟)
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人物中英领导在内的4000多位中外嘉宾
事情的起因根据中英协议,中国要收回香港主权
经过按照时间的顺序,理清交接仪式的经过
结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顺利结束

经过:
6月30日23时42分中英仪仗队入场,吹礼号
23时46分双方领导入场,步入主席台主礼台
仪仗队举枪礼后查尔斯王子讲话
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降落
7月1日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
接着江泽民主席讲话
随后中英领导握手合影
0点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
(二)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
学生明确目标,思考后明确:
导语(1-5):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
主体(6-25):政权交接仪式全过程
结语(26-29):交代出席仪式的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
三、朗读品味,体验情感
1.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的长久期盼,是举世瞩目的大事,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员,你会选择哪些段落,通过你怎样的阅读传达出此刻的心情?
2.学生自由选择并朗读展示。
3.师生评价朗读。
(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要侧重语气、语速、重点词语的处理的指导。)
4.集体朗读部分段落,体会雪洗百年耻辱的那种激动。
四、视频显示,强化情感体验
1.还有一个月,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就满十年了,今天重读这则新闻,仍然能激荡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振奋。你们觉得在这30分钟的交接仪式中,最让你热血沸腾的是哪一幕呢?
对,是升旗仪式。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现场,再一次见证那神圣的时刻。
2.播放视频资料。
教师小结:听到这雄壮嘹亮的国歌,望着这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热血沸腾,都会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3.如果你当时就在交接仪式的现场,你有何感想,试写一段话。
五.资料展示,明确责任
1.157年前,我们失去了香港,157年后,我们又重新拥有了她,这种失而复得,对我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如今,香港已回归九年了,现在的香港建设得怎么样呢?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香港发展现状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关注现在的香港。
2.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资料。
师总结:从同学们提供的资料来看,回归后的香港依然保持发展的势头,实践证明:我们不仅能成功地收回香港,而且也有足够的实力建设好香港。香港回归,这座屹立在中华民族史册中的丰碑,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六、感慨万千
祖国母亲强大了,腰杆挺直了,六个儿女失而复得,可我们的母亲并不快乐,她还有一个儿子在外流浪,他就是台湾。让我们重读《七子之歌——台湾》,希望他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
七、课后学习
将本文压缩为三四百字的一篇短新闻,要体现新闻结构的完整性。

相关推荐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积累文言词句。
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陋室铭
一、解题
1.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作者简介(板书:刘禹锡)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赏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色(板书:学习目的:赏析写作特色)
三、课文分析
1.出示胶片(与本文有关的山水画),齐读课文两遍。
2.提问: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回答: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山不在高一惟吾德馨”;第二层:“苔痕上阶绿一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南阳诸葛庐一孔子云:何陋之有?”我们一层层讲解。(出示与第一层意义相吻合的山水画胶片)
3.教师讲解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回答:山水写起。
4.教师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语。古代传说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龙隐现,兴云作雨,所以人们认为水中有龙就会显示神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因为我品德高洁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发散很远的香‘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很远。
5.提问: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呢?山和水来比?
(回答)室。
用“不在高”“不在深”来比?
(回答)陋。
用仙和龙来比?
(回答)德。
用名和灵来比?
(回答)馨。
6.教师讲解作者的目的是要写陋室(板书陋室),却用山水(板书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叫比兴(板书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方法,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章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臼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馨”字画龙点睛,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兴,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那么,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觉其陋呢?请看下文(出示与“草色入帘青”相吻合的山水画)。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常年失修,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这是写陋室的环境(板书环境)。作者写陋室的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板书:对偶)
7.提问:苔痕相对?
回答:草色。
提问:阶绿相对?
回答:帘青。
提问:上相对?
回答:入。
除了对偶还用了什么方法呢?
回答:拟人。
8.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方法以动写静(板书:拟人):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陋室的环境宜人,而与陋室主人来往的都是什么人呢?(出示占人弹琴图胶片)
9.教师讲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陋室的人物。鸿儒,大学问家。白丁,原指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这两句也是工整的?
回答:对偶。
10.提问:谈笑相对?答:往来。
有相对?回答:无。
鸿儒相对?回答:白丁。
11.教师讲解作者并没有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板书: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板书: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时有鸿儒来往,常同高朋谈笑,可以推想陋室主人的才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板书:生活)。调,弹奏;素琴,没有装饰的琴;金经,佛经;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代不健康的音乐;案牍,指官府的公文。这几句是说,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两句用了正反虚实(板书:正反虚实)的写法。
12.提问:哪些是正面描写?是实写?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提问:哪些是从反面描写?是虚写?回答:“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提问:“可以调素琴”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无丝竹之乱耳。”
提问:“阅金经”与哪一句相呼应?回答: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呼应。
13.教师讲解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总之,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经过作者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经写尽,可是毕竟作者是大手笔,再用另外的写作手法向深处开拓主题。(出示南阳诸葛庐图)
14.教师讲解“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诸葛庐就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庐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类比的写法(板书: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陋室,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会如此么?
15.提问:作者在这里用草庐和玄亭比陋室,其用意还是在说明陋室不陋吗?
回答:不是,而是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教师肯定:很对。(板书:暗含、志向)
16.教师讲解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这个陋室将与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亭子一样被后人所称道;我本人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被后人所敬仰。文章添了这么一笔,再生一层波澜,内容更丰富,主题更鲜明。写到这里,我们感觉到作者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够完美了,可以收笔子。
但是作者是一个弄墨的高手,在全文最后一笔,引用孔子的话结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回应“德馨”言尽而意无穷。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讲得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用孔子的后一句“何陋之有”。
17.提问:刘禹锡为什么隐去前一句“君子居之”呢?
回答: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8.教师肯定:回答正确。
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弦外之音。明眼人——看便知,十分明白,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板书: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这就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语引经据典(板书: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托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
四、学生教师共同完成板书
19.根据老师的板书,请在横线上填一个字,表明作者运用修辞力法的目的。学生上台给板书填空。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对偶拟人描环境
衬托对仗夸朋友虚实对比话生活
类比暗含立志向引经据典表态度
20.学生齐读板书。
21.在板书的每一句后面,再填写一个确切的字,体现本句的中心填写中心词。
陋室铭
刘禹锡
山水比兴引陋室—馨对偶拟人描环境——青
衬托对仗夸朋友——雅虚实对比话生活——静
类比暗含立志向——高引经据典表态度——乐
22.学生齐读。
五、总结全文
23.教师总结。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情怀,一个坦荡乐观、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方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具有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文气通达起伏,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爱莲说
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请大家看录像,先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屏幕,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周敦颐()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之隐逸者也()陶后鲜有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抬头挺胸,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五、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3、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
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4、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再看录像,品味欣赏,学生轻声跟读。
七、指导学生按照板书脉络快速背诵。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老师再给你们几分钟时间,同学们能不能把它背出来。
八、总结课文
1、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九、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十、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
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
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
托物言志教学设想: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熟练背诵并默写这两篇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后记: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思想意义把握得比较好。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一、课题:短文两篇
二、教学目的: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四、教学难点:
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
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八、教具: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行道树》
(一)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贪婪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
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
(三)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方法。
《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2)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4)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5)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
(1)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2)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3)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4)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5)“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关键词是“神圣”“痛苦”“深沉”。
(五)合作研讨。
研讨方式:同桌二人切磋。
(六)总结: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学习《第一次真好》
(一)默读《第一次真好》
(二)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
眼巴巴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回味无穷不可磨灭
(三)朗读练习。
(四)内容研讨
1.学习方法引导。
探究的收获,首先取决于探究什么问题,问题有价值,探究才有价值。
你认为阅读这篇短文,提出什么问题最有价值?
如果问题是“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这样的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具体一些,但是思考价值不太大,因为只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集中起来就有了答案。“喜悦”“新奇”“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惊喜”“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等等,说的都是“好”,“好”就是指这些。“愿你珍重一次”,是作者对读者的希望,“珍重”的含义是什么,探究这个问题就更有价值。
2.合作研讨。
(1)文章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2)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3)“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4)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
(5)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为什么“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3.全班交流小结。
(三)语言应用
1.只是一种点缀。
2.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3.冉冉升起。
4.一硕大的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5.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6.值得低回品味。
7.给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8.玲珑剔透。
9.第一次看到,但觉。
10.使人回味无穷。
11.愿你珍重。
(四)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十、板书设计:
行道树
张晓风
关键词:神圣痛苦深沉
行道树原始森林同伴
奉献者形象沉浸在夜生活欢乐中的市民

第一次真好
周素姗
柚子树结出累累果实→喜悦与新奇
第一次的感觉(新鲜刺激,回味无穷)
十姊妹孵出小鸟→惊喜
十一、课后小结: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道树》: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其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识记字词(包括《第一次真好》)
整体感知
 ①自读,发现问题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筛选、整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课堂讨论,确定思考题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与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b.与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宽与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次真好》: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思考题: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③课堂集中讨论、解答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思考题: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与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