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课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16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二、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②学生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其转换。
三、教学难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换作用。(学生对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四、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
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
1、生物体能由小变大2、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
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
A、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1、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水、糖、酸……)
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淀粉)
3、动物油(脂类)
得出:
B、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等——无机物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C、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原子构成的。(举例: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做实验验证:蔗糖放到水中,糖溶化了,水也有了甜味。
得出结论:
1、分子是能够运动的。
2、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挤进去水分子之间的空隙中。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认识到细胞中有这些物质后,那细胞中的物质是否封闭的?细胞里面的物质会到外面去吗?细胞外面的物质能到里面来吗?是什么控制细胞中的物质进出的?
思考:物质进出细胞的界限为细胞膜
根据现象作出判断:
放入清水中的萎蔫青菜会重新硬挺起来。
据测定,某海藻细胞中镁的浓度仅为海水中镁浓度的万分之一。
细胞膜并未将细胞完成封闭起来,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怎样控制呢?
1、对有用的物质——进入
2、对无用的物质——挡在外面
3、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呢?进去体内的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
能量的形式和转换:
电流中的电能——光能和热能
蜡烛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汽油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哪种形式呢?
这些食物,有的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植物,说到底,是来自这些生物的细胞。
那么细胞中的能量又是哪里来的?又将怎样转变为生命活运所需要的能量?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离不开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怎样转换?(看动画)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植物体中,叶绿体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线粒体转化成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我们把叶绿体、线粒体称为能量转换器。
其中:
叶绿体中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线粒体中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换成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
让学生根据探究课题而讨论时学生讨论激烈,但是会出现一些与本课堂无关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的讨论中,不要过多地关注其他问题,控制好课堂时间。因为这一课的内容比较难,课时比较紧张,但还是尽量让学生做关于本课题的练习,巩固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教材上安排先学习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再学习细胞里面有什么物质,我觉得这样安排连贯性不大,学生也很难一下子理解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然后又一下子变成有机物,无机物,所以我先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物质,从而归纳出物质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再把有机物、无机物总结起来它们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相关推荐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解读实验数据的尝试,学会数据的解读、坐标图形的识别甚至自己制作坐标图形。
情感目标
通过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依赖于环境,进而认识到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必须依靠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人类来共同呵护和建设,才会更美丽。
教学重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教学难点
1.植物生活需要水的原因。
2.解读实验数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1、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书本P107并补充。
2、书本P108资料分析: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似,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除了水,影响植物分布的因素还有什么?
这些问题在书本上都有答案,但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找出来,还是比较难的,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
学生汇报讨论题答案
对于学生的因答给予评价,并适时让学生做笔记。
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少,植物无法生长。降雨量较多,地下水较多的地方植物生长。
2、长白山降雨量多,足够水供植物生长。
3、水不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还有温度,土壤的肥沃度…
分析数据
分析表格,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含水量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如果教师单纯说出来比较单调,让学生从表格中找出结论这样更深刻理解
学会根据数据绘制条型图
根据小麦的不同时期绘制条型图,让学生学会分析
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体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水分
B、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
C、大多数的生物体内都含有水分,但少数生物体内不含有水分
D、植物体吸收水分,有利于植物体吸收无机盐
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本来打算合并到其他课上,但考虑到后面有绘制条型图和分析,这些问题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应给他们详细讲解,所以把这节课的重心放在后面的条型图分析和绘制上。前面的内容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和生活经验也能得到,需要补充的是学生对生物圈中的水资源如何保护,水和植物,动物和人类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试着让学生自己谈谈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发自内心珍惜水资源。后面的练习题很重要,把本课的知识和之间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难。
第一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有关。(重点)
3.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化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重点)
4.识别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和人体的基本组织
技能目标: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重点)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新的生物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难点:1、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2、描述细胞的分化现象。
三、教学准备:
1、视频:植物的有丝分裂。
2、FLASH:(1)细胞分裂、细胞生长;(2)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3)细胞分化和形成组织的过程;(4)组织的形成。
4、准备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人体四种基本组织永久切片。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知道人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吗?那么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人体的?一粒小小的种子又何以能生长成参天的大树?生物体一般都有生长现象,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大?
[小结]: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播放FLASH]:细胞分裂。
[提问]:通过刚才的FLASH演示,你能说出分裂的定义吗?
有同学回答出:细胞,受精卵。
议论纷纷。
思考认同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长大与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有关。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补充小知识]:在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串珠状细丝,称为染色质。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细丝高度浓缩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内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播放FLASH]: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想一想]: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并思考以下问题: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2.你能给细胞分裂过程分几个时期?
3.尝试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细胞分裂与生物体长大有什么关系?
5.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吗?
[全班交流]:略。
[播放视频]:植物的有丝分裂。此视频为立体图像,更直观地描述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在播放的过程中,老师进行分步骤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丝分裂的5个时期。
[反馈]:出示几张不同时期的有丝分裂时期图,请同学们辨认。
[讲述]:刚分裂形成的细胞很小,它必须进行生长。
[播放FLASH]:细胞的生长。
[提问]:你能描述刚才所看到的植物细胞生长发生的变化吗?
直观地发现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接受补充知识,了解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为下面观看FLASH奠定基础。
带着思考题认真观看。
小组进行讨论,结合书上相关介绍。
回答:1.染色体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
2.细胞分裂过程分5个时期。
3.几位同学进行描述,互相补充。
4.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并保证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到子代。
5.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
辨认并进行描述,巩固新学习的知识。
描述:细胞体积增大,许多小液泡逐渐长大,合并为一个大液泡,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就不再生长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细胞分化与组织的形成。
[提问]:你认为植物生长在什么环境下,细胞体积会明显增大?
[小结]: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讲述]:边演示课件边讲述。人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形成后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随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后来只有一小部分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的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在形态、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神经细胞、上皮细胞、骨细胞、血细胞等不同的细胞群,而这些细胞群行使一定的功能,构成了组织。
[讲述]:刚才我们讲述的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播放FLASH]:组织的形成。
[小结]:植物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了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主要组织。人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填表]:动、植物的基本组织的分布及其功能。
名称
分布
功能
植物组织
保护组织
基本组织
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
人体组织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结缔组织
讨论认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细胞体积越大,需从外界吸收的营养物质越多。
边观看课件,边听老师讲解。了解组织的形成。
认识到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观看,了解细胞通过分化形成了组织。
认真填写,进一步熟悉8种组织的名称、分布及功能。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出示]:番茄实物,请同学们思考番茄这个果实由哪些组织构成?
[补充]:仔细观察切开的番茄,果肉中黄色的筋络是输导组织。
[提问]: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你会感到疼,会流血,请考虑一下皮肤中可能有哪几种组织?
[小结]:本节课主要思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形成。
纷纷抢答:表皮是保护组织,果肉是基本组织。
积极思考回答: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到疼是因为有神经组织,皮肤的最表面是上皮组织,皮肤下还有肌肉层,是肌肉组织。
五、板书设计
第2单元第4章生物体的组成
第一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细胞分裂二、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
1、细胞分裂1、细胞分化
2、细胞生长2、组织
(1)植物组织(2)人体组织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1.任何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即由小长大,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_________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开始时,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先位于细胞的中央,然后平均分成两等份向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最后分别进入两个新的细胞核内。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也平均分成两等份。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上向着_______________方向变化的过程。4.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植物体的各种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有很大差异,与其相关的是()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增多2.血液属于()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技能目标:
进一步尝试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情感目标:
通过制作标本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尝试制作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
3、识别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难点:说出植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三、教学准备:
1、植物细胞立体模型。
2、搜集各种植物细胞的形态图片。
3、FLASH: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视频:细胞质的流动。
5、学生预习本实验,了解实验步骤。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究竟是什么样的?同学们想不想亲眼观察?
激发起观察的兴趣。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察实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使用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植物的细胞。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出示]:植物细胞结构图片,引导学生熟悉植物细胞的每一部分结构。
[回忆]:制作玻片标本的方法步骤。
[提问]:这个实验我们制作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怎样操作才能撕下大小适中、不卷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你能否设计出几种撕洋葱内表皮的方法?
[补充]:注意撕取的内表皮尽量不要带有叶肉,这样会影响观察。
[演示]:用实物投影仪进行染色方法的演示。
[思考]:(1)染色的方法是什么?(2)染色的步骤在盖盖玻片之前还是之后?(3)染色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你认为还有什么样的染色方法?
[表扬]:同学们的建议使染色更为简单,这样观察的效果与我们传统的染色相比会怎样,建议这几位同学待会可以尝试一下。
初步认识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的。
请几位同学发言,带领全班同学回忆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以两人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交流方案:可以先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面轻轻划出长、宽各0.5cm左右的几个小块,再用镊子从小块的一角撕取。
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老师的染色过程,并思考回答:(1)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2)染色的步骤在盖盖玻片之后;(3)洋葱内表皮无色,染色是为了便于观察。
提出可以在载玻片中直接滴碘液,把撕取的内表皮放在碘液中进行染色。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播放FLASH]:制作植物细胞的载玻片标本。
[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观察]:仔细观察你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细胞的哪些结构?与课本图3—2相比,你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与其有哪些区别?
[解释]:我们课堂上所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一般放大几十倍至上千倍,看到的细胞结构称为显微结构,像线粒体这样的结构必须在放大几千倍至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这被称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当然细胞内还有很多的结构,这里不一一介绍了。细胞膜紧贴着细胞壁,在我们今天只放大50—1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除非用特别的方法处理。
[提问]:你们认为在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内为什么没有观察到叶绿体?
[绘图]:画出观察到的植物结构图,画2—3个细胞,把其中一个细胞的结构画完整,并注明结构名称。
[补充]:生物作图的方法,铅笔做图,用点的密疏代表染色的深浅。
观看熟悉临时装片制作的整个过程。
同桌两位同学分别完成一个临时装片的制作,之后带着问题进行观察。
观察发现,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细胞壁,细胞质和染色较深的细胞核,还能看到透亮的液泡,但看不见书上图注中标明的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立即向老师提出问题。
恍然大悟,进一步认识到细胞的微小,细胞内还有很多的亚显微结构,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大部分同学回答出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是无色的,叶绿体只有在植物绿色的部位才能观察到。
按照观察到的图像做图,注意左眼观察,右眼同是睁开作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桌。
[出示]: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请同学填图。
[想一想]:
(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是比较规则的长多面体形的细胞,细胞能保持这种规则的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
(2)能让有利的物质进入,而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的结构是什么?
(3)我们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4)进行生命活动的主
要场所在哪里?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播放视频]:细胞质的流动。
[小结]:细胞的生命活动依靠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分工协作。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通过填图巩固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
利用思考题进一步巩固植物细胞各部分功能的知识。
(1)细胞壁
(2)细胞膜
(3)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
(4)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
直观地认识到细胞质是在不断运动的,它是植物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板书设计
第2单元第3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实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六、课堂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单位。
二、选择题
1.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
C.核糖体D.内质网
2.植物细胞细胞质中,与植物制造有机物有关的结构是()
A.线粒体B,叶绿体
B.核糖体D.内质网
3.活细胞中,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结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
C.细胞核D.细胞壁
4.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
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
C.细胞膜D.细胞核
三、识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