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小学二年级体育教案全

发表时间:2020-11-04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周口店告诉我们的历史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列举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顶洞人的磨制石器技术和人工取火技术。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采取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的不同,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丰富、合理的历史想像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祖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出土化石和遗迹,进而合理推断远古人类生活,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通过学习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感悟人类进步过程的漫长与艰辛,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难点: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讲授新课:
一、北京人的生活
师简介1929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发现,强调指出:
1、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第一块头盖骨
2、迄今已出土的北京人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以及大量骨骼碎块北京人个体。
3、洞内还发现近10万件石器。由此可见,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生活痕迹址。
4、看书完成下表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
5、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6、距今年代约70万年至20万年。
7、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8、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二、山顶洞人
1、看书继续完成表格
代表文化生活年代外貌特征工具制造生产生活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类
山顶洞人约1.8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
氏族
2、想一想:骨针的出土说明了什么?山顶洞人为什么要制造和使用装饰品?(骨针的出土说明了山顶洞人已穿上衣服,已有相当的缝纫能力。山顶洞人制造装饰品证明了他们已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装饰品说明他们懂得爱美。
三、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看书完成下表
名称生活年代生活地方
元谋人170万年前云南
北京人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1.8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复习巩固:完成与本课相关的练习。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遗址距今年代、所处的地区、自然条件、主要种植物和饲养物、生产工具、房屋特点、陶器的使用以及纺织、渔猎等其他生产生活情况。通过实物图片或考古纪录片,让学生观察、复述原始农耕文化产生、发展的概况。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与前人在衣食住等生产生活方面的比较,概括出中国远古农耕文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人类进步的规律,初步培养比较、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祖国境内河姆渡、半坡居民为代表的原始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们先民的生存智慧和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类由采集到农耕生活的转变过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状况,说明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探索和艰苦的劳动实践取得的。通过学习感受劳动和创造的艰辛与价值,培养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状况所反映出的原始农耕生活的状况。这是属于知道和了解层次的知识。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的概括。这是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我们已经学过中国远古人类,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远古人类(稍稍停顿,让学生来回答。)――元谋人,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170万年。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来源――采集和狩猎,他们使用的石器――旧石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会用――火。
讲授新课:
在距今约八千年前后至约四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耕时代,为了大家学习这一时代的历史,教材精心挑选了两个文化遗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他们分别代表中国的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南方(长江流域)。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8页看图“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文化遗址分布图”,在图中找到这两个文化遗址。
这两个遗址展现了南北不同的原始农耕风貌,接下来我们再通过学习比较来认识两个时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原始农耕工具、原始家畜饲养业、原始手工业等方面的不同。
文化
代表距今
时间生活
地区原始
农耕原始家畜
饲养业原始
手工业房屋
式样
河姆渡
居民
半坡
居民
让学生看课本第9页“河姆渡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稻谷”,这说明了什么呢?(根据学生回答完成填表)
生回答师归纳为:出土的约7000年的水稻说明河姆渡居民距今月7000年,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水稻生长,河姆渡居民逐渐掌握水稻种植技术,农耕生产成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9页下面的图,让学生说出河姆渡居民最普遍使用的工具和北京人使用的工具作比较,总结出河姆渡居民所使用的工具的特点。
同北京人、山顶洞人相比,河姆渡居民使用的工具也是有了很大进步。河姆渡的磨制石器,主要器形有、骨耜、石斧、木铲。人们把使用磨制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时代也就相当于石器时代的新时期时代。
思考课本第10页的“想一想”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师归纳:农耕确实是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出土实物证明采集和渔猎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仍十分重要,农耕并不能彻底解决河姆渡居民的生存问题。
学生自学半坡居民部分的内容,完成下表。
文化
代表距今
时间生活
地区原始
农耕原始家畜
饲养业原始
手工业房屋
式样
河姆
渡居民约七千年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骨耜、石斧、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制造陶器
织布制衣干栏式
半坡
居民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磨制石器
种植粟饲养猪、狗、羊、鸡制造彩陶
刻画符号
织布制衣半地穴式
指导学生回答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特征。学生在回答时进行以下的说明。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气候差异很大,这种气候的差异对原始人类的影响很大。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科学技术有限,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别在北方和南方的种植,一方面说明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一方面也说明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我们的祖先们都创造了灿烂的原始农耕文化。
无论从工具的制造还是生产方面,半坡居民比河姆渡居民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拿着两个时期的居民住的房子一样吗?看课本11页至12页。
房屋样式的不同,也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定居下来的人们,在北方和南方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北方主要是解决取暖的问题,南方主要是解决雨水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不一样,解决的方式就不一样。
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特征,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活中,你看到了什么?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来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

第3课中华祖先的传说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炎帝和黄帝是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部落的首领。知道炎帝部落和黄帝盟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简述尧、舜、禹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历史传说和历史史实进行初步比较,做出分析、判断和解释,培养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正确论证的科学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智慧的民族,学习中华祖先身上的高贵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懂得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要点
重点:炎帝和黄帝是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两个著名部落的首领;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是这节课的重点。
难点:“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要让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别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学生了解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炎帝、黄帝、尧、舜、禹都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他们生活在什么历史年代?他们为祖国做出过哪些贡献?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讲授新课:
一、炎帝和黄帝
1、相传距今年代:四五千年前
2、生活地点:黄河流域
3、部落和部落战争
黄帝←——————————————→蚩尤
涿鹿之战
发生地点:今河北涿鹿一带
4、相传炎帝和黄帝的创造发明
炎帝:制农具、种五谷、发明医药等
黄帝:建造宫室、打井、发明舟船和车辆、指南车等
思考:黄帝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
1、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进部落的强大;
2、与炎帝联合,打败了蚩尤;
3、和炎帝部落结合,形成华夏族。
想一想:历史传说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不可信的?古人为什么要将一些重要的发明记到杰出人物的名下?
历史传说被考古资料证明了的是可信的,没有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则是不可信的。如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种植庄稼,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出现文字等等,是被考古发现的,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和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远古时期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累月经年,积无数人之力,经过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绝非一人一时之功劳。将这些重要发明记到杰出人物名下,主要是由于这些人物是华夏族的杰出代表,古人借此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二、尧舜禹的“禅让”
1、什么叫做“禅让”?(历史上把通过推荐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
2、“禅让”的实质:部落联盟民主推荐首领的制度。
三、大禹治水
治水方法:“疏”、“堵”结合
治水效果:把洪水引入大海,百姓过上了安康的生活。
巩固练习:
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此诗为孙中山先生拜黄帝陵而作。结合此诗与可文内容,谈谈皇帝时代的历史状况,对此你有何认识?
炎黄时代的人们已从事农业、建造房屋、养蚕缫丝、发明医药、创制文字、制造车辆等,开创了中华文明,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人,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2、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智能开发)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期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涵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1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过程。简述西周的分封制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掌握夏、商、西周朝代的建立情况以及“国家”的产生和形成的基本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理解西周分封制度的实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课前阅读、课堂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伟大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生产力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教学要点
重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奴隶制国家机器初具规模。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扩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难点: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国家机器等抽象概念,理解上有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内容。
教授新课:
一、“家天下”的形成
教师:在氏族公社后期随着阶级的出现,原始社会走到了尽头,阶级社会出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也被“天下为家”的王位世袭制所替代。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1、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中国历史由此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2、启继禹位区别世袭制与禅让制(禅让制,中国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会导致朝代更替。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实行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才被废止。世袭制的特点是一个家庭代代世袭王位和帝位,或兄终弟及,或父死子继。它是生产力和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标志着“公天下”的原始社会为“家天下”的奴隶社会所代替。)
3、国家机构的建立:设置军队、制定刑法、修建监狱
国家机构建立的实质:保护统治者的利益。
4、夏桀的暴政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夏桀残暴统治的文字,使学生理解为什么人民要反抗夏桀。
二、商灭夏与周灭商
1、汤灭夏,建商公元前1600年
2、暴君商纣“炮烙”之刑
 3、武王伐纣,建周时间:公元前1046年定都镐京
4、牧野之战 
讨论: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统治者的暴政是他们失去民心,最终导致灭亡的根本原因。)
三、周初大分封
1、实行分封制的原因:西周疆域十分广大,周王很难对所有的地区特别是较边远的地区实施有效的统治。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在西周初年,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分封的范围: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②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承担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定期朝觐、交纳贡税等义务。
3、分封的作用:①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与分封制紧密联系的是继承法。周朝的继承法是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确定继承关系与名分的制度,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其他诸子的分封制。继承法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不变。其他诸侯的封爵也由嫡长子继承,五世而迁。继承法是维系分封制度的。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以血统关系衡量亲疏远近,其实它的真正目的,不在分别亲疏,而在通过亲疏的血缘关系确定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所以,继承法是分封制的基础,它们都是维护周王朝统治的支柱,继承法的实质是为巩固统治秩序服务的。
4、西周的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直接原因:犬戎的入侵
东周的开始:公元前770年
课堂小结:
朝代都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国君主末代君主
夏阳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禹桀
商亳(殷)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纣
周镐京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武王幽王
智能开发:周幽王点烽火戏弄诸侯的故事反映了周朝分封制的内容: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承担保卫王室的义务。所以当周幽王点起烽火发出被敌人入侵的信号时,邻近的诸侯必须马上赶来救驾。周幽王视军事为儿戏的做法,必然损害自己在诸侯中的威信,引起诸侯们的反感。幽王戏弄诸侯,结果却戏弄了自己。后来犬戎真的来侵犯了,诸侯们以为还是在戏耍他们而不再派出援兵,周幽王最终招致杀身灭国之祸。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学生可以得到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Www.Jab88.CoM

第2课精湛的青铜器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盂鼎、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的形制特征和重要历史价值。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搜集、展示各类青铜器的外形图片来感知、归纳青铜器的分类特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和资料查询及初步判断能力;通过教师对相关分类标准的介绍认识青铜器的分类概况,学会分辨鼎、尊、爵等典型器物;通过使用合范铸造方法浇铸的操作尝试,了解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作,培养学生的全局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青铜器形制、纹饰、功能的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对合范铸造方法原理的了解和简单浇铸操作的尝试,认识我国古代工匠的杰出才智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对商、周著名青铜器的了解,认识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明史,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要点
重点: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人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和分类概况;青铜器纹饰的主要类型、含义、用途;鼎、尊、爵等主要礼器的典型器物型制特征和用途。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的学校应指导学生尝试使用此法进行浇铸的操作。
难点: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青铜器使用范围所反映的社会意识与存在状况;合范铸造方法的原理和简单操作。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面,有我国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这里珍藏着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规模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你知道这是哪个时代的杰作吗?青铜器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第2课——《精湛的青铜器》。
讲授新课:
1、让学生看书P28页司母戊鼎的图片和书29页的四羊方尊的图片,了解夏商周青铜器的高超技艺,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分析青铜器的制作成分和制作工艺。
2、老师简介青铜器的一般制作工艺:
(一)塑模:将准备铸造的器形先塑出泥模。
(二)翻范: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纹。然后,将泥模外表刮去一层做内范,或另外制作内范,内范与外范之间的距离,即为浇注后铜器器壁的厚度。
(三)烘烧:将外范和内范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烘范窑中烘烧,使之脱水、定型。
(四)浇注:经常是出窑后趁热浇铸。从浇注口注入青铜液,待液体凝固后,将外、内范打破,取出所铸器皿,对器皿的表面加工整理,青铜器便制造出来了。
3、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司母戊鼎的铸造的?
关于司母戊鼎的铸造给学生的启示是本课教学的重心所在,建议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
①器物本身的规模、型制所反映的有关技术和由此体现的人类智慧与协作精神。
②器物用途所反映的社会意识、观念。此鼎是用于祭祀的,以如此重器施祭,可见商人对神明和祖先的敬畏程度之高。
③器物的社会背景所反映的商代社会阶级构成。结合当时的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仍大量使用石器的社会背景,可见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已很充分,奴隶主阶级聚集最大份额的社会财富构成了青铜器文明的物质载体。
④器物的出土和流转经历所反映的当代国情、民族精神、国运兴衰。
4、青铜器的用途:
按用途可将青铜器分为:礼器、兵器、车马器、乐器、炊饮器、工具等。
说一说:商周青铜器主要是礼器和兵器,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青铜器的使用范围虽广,但主要用于维护国家权力,原因主要有:在当时巩固国家的大事“祀”与“戎”,对青铜器有着十分强烈的需求;除少数手工业行业外,青铜工具的使用尚无优于石器和陶器的绝对优势;当时的劳动力补充相对青铜工具而言是十分容易和廉价的,并无使用金属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当时的国家范围尚小,有充分的扩展空间满足其发展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如对土地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产)并无明显优点;青铜器的生产仍属昂贵,无更广泛使用。青铜器大多源于炊饮器不是偶然的,这是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和人类对自然与自身的认识水平的体现。
青铜器长生于阶级社会形成过程中,其华美的外表、复杂的制作工艺、稀微的产量都使其自生产之日起,即成为社会等级名分制度的重要物质标志,时代赋予了青铜器“名贵贱,辨等列”的特殊意义,被视为“器以藏礼”的所谓名物礼器。
礼器主要用于贵族统治阶级宴饮或祭祀等各种礼仪场合,从本质上说是“寓食于礼”的具体体现,用以表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衡量等级关系的准则。其实在青铜礼器出现之前,器中藏礼的观念即已伴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而形成并日益强化。时代愈后,器具制作愈精,器类愈齐备。
课堂巩固:
选一选
1、我国从()开始掌握了青铜铸造技术。
A.原始社会晚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2、商周青铜器主要用于
A.玩赏和日常生活B.祭祀和战争C.生产和饮食D.生产和战争
3、青铜器的成分中不包括
A.铜B.铅C.铁D.锡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大盂鼎、大克鼎等商、周著名青铜器。青铜器的使用范围和分类概况,认识到我国古代工匠的杰出才智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为我国具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3课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出现的背景和时间;能够讲述“问鼎中原”、“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成语故事;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找出主要诸侯国家的地理位置。
2.过程方法与能力
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初步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和集体协作的能力;以“齐桓公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个霸主”为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论据进行思考的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征战的作用,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丰富、生动的历史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管仲改革”、“胡服骑射”、“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中认识改革创新、励精图治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使学生树立开拓进取、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讲解一系列的争霸战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古人的智慧和勇敢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结合历史地图,使学生掌握“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知道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及相关的历史事件;以丰富生动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争霸混战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客观辩证地评价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老马识途”的故事吗?哪位同学愿意上台讲述?(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成语,你知道的还有哪些?什么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段历史。(板书课题)
讲解新课:
一、春秋争霸
(1)齐桓公称霸
到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礼乐征伐由天子出”转向“礼乐征伐由诸侯出”的趋势,周天子越来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了,于是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脑地位。
同学们,假若你是齐国的国君,要想成为第一个霸主,需要做什么工作?为什么?(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从齐国的地理位置临海国、资源、人才的状况,讨论齐国发展经济的优势。)
师小结:齐桓公率先称霸的原因:那就是齐国负山面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有丰富的鱼、盐和矿藏,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其次齐国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提倡节俭,发展生产,改革军制。这是齐桓公称霸成功的根本原因。第三,齐国采取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你是怎样看齐桓公的“尊王攘夷”的?(“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尊王”在当时是一面“正义”旗帜,在此旗号下,齐国打败山戎,保护燕国;击退楚国,保护中原,在诸侯国中威望大增。齐国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召集诸侯会盟,正式确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当时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表示认可。
(2)晋楚争霸
假若你是晋国的国君,要想使晋国能够迅速强大,成为中原霸主,该怎么办?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其地理位置内陆国不利的方面。(离东周王室较近,不能太过分,西有秦国,东有卫国,南有楚国,处于四面包围之中,唯一的出路就要靠自己发展。)
当晋国发展成为北方一大强国时,南方的楚国势力发展到黄河流域,利益冲突,矛盾尖锐,双方进行了一场决战——城濮大战。(出示《城濮大战形势图》)
看课本了解“退避三舍”等故事。
晋楚两国的争霸战争持续了近百年,后来,楚庄王打败了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3)吴越争霸、秦霸西戎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的行列。(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和蒲松龄书斋对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先让学生了解吴越的地理位置,再自学书中楷体字内容,然后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从中学到要胸怀大志,发愤图强,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前221年秦统一,是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成之为战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接连不断,社会呈现天下大乱的形势。这期间,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东、南、西、北、上中下)七个大国。
让学生比较“战国形势图”与“春秋形势图”有哪些不同?(一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目减少,春秋时期的宋、卫、吴、越等都消失了。二是春秋时期曾为霸主的晋国被韩、赵、魏取而代之。进而引出“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开始被诸侯所取代,诸侯争霸。到战国时期,诸侯国君的地位又开始被卿大夫所取代,权力中心继续下移。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立的局面,历史上叫做战国七雄。
2、著名的战役:战国时期究竟有哪些典型的、著名的战役呢?出示《围魏救赵形势图》让同学们先仔细读图,之后了解“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的事件。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著名的战役?(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说一说你知道的与这一时期历史有关的成语?(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窃符救赵、三令五申、完璧归赵、退避三舍、朝秦暮楚、邯郸学步、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等)
课堂总结(争霸战争的历史作用):一方面争霸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社会的动荡,但另一方面它也有积极的作用:(1)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大国在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促进了民族融合,大大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3)各国为了战争的胜利,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从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通过商鞅变法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情况和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筑过程;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过程方法与能力
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地位比奴隶制度下的奴隶有了改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社会经济空前繁荣。这说明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由此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李冰、商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生产工具从石、木到铁制农具的不断变革以及农耕动力从人力到畜力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战国时期闻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让学生初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使学生认识到,变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它是在进步和反复、成功和失败的矛盾中不断推动社会前进的。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改革创新的意识和为实现理想不怕挫折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
二、教学要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历史作用。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夺取了政权,但奴隶制的旧传统在各方面还有着很深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革除奴隶制残余,发展封建经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先后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就是商鞅变法。
难点:生产关系的改变、社会制度的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真正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些抽象概念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课,揭示课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地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时期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你们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铁器牛耕与社会变革”。
学习新知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生产工具的变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思考,又在探索:能不能利用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从事生产,减轻人们的负担呢?引导学生了解早在春秋时,劳动人民就摸索出了牛耕技术,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使用木制、石制工具时,奴隶们怎样才能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集体合作,共同劳动)
当铁制工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还需要奴隶们进行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吗?(不需要,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如果奴隶主仍然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们会有生产积极性吗(奴隶没有人身自由,生产得再多,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不会有生产积极性)
如何调动奴隶们的生产积极性呢?于是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尝试着改变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劳动者,每年收获的时候向承租人收取大部分收获物作为地租。劳动者通过一年的耕耘,也可以留下一小部分收获物供自己支配。你们觉得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劳动者为得到更多的收入,努力工作)
可见,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逐渐取代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在这种新的剥削方式中,劳动者不再称奴隶,而叫农民,那些开明的奴隶主就成了新兴地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处在那样一个战乱时代,怎样才能避免被兼并的厄运呢?(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为了富国强兵,战国时各国纷纷进行改革,主要有:魏国――李悝、楚国――吴起、韩国――申不害、齐国――邹忌的改革,一时出现了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在众多的变法中,变法最彻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各国为什么要变法?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两点:第一,新兴地主要想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第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迫使各国变法。这也是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商鞅原是卫国没落贵族的后代,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秦孝公封他商地等十五邑,因此称为商鞅。商鞅从小就立下了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当听到秦孝公下令求贤的消息,便来到秦国,向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孝公的信任,进行变法)
现在我们一起把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来归纳一下: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
3、建立县制
4、实行连坐制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学生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和伟大功绩。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但却触犯了哪些人的利益?(旧贵族的利益)
旧贵族会怎样对待商鞅呢?看书43面。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
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
同学们讨论一下,商鞅为变法而死,值得吗?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学们有哪些启发?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商鞅和商鞅变法的资料。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课、秦的统一
-、课程标准
(一)内容标准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秦朝疆域。
2、过程方法与能力
要求对本课教材内容整体把握,培养综合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秦朝的政策措施中,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问题的思考,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所学秦始皇的主要史实,培养初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秦灭六国是战国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的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教学要点
重点:秦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专制集权统治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战国七雄是哪七雄?(生答。《战国形势》图依次显示七雄)
(2)战国时期为什么秦国由弱变强?(师适当点拨,学生讨论,师补充归纳)
导入新课: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称雄,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问)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国家最有条件实现统一呢?(生答:秦)

相关推荐

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中图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课秦的统一(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
一、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板书)
从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代,二百多年的七国混战,到战国后期,秦国越战越强,已无敌于天下了。从秦昭王起“无岁不兴师”,连年对外战争,曾大破韩魏联军,又大败楚军。中原唯有赵国较强,成为秦向东方用兵的障碍,所以秦必伐赵,战国后期一次规模最大的决定性战争爆发了,这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秦胜赵败的一次歼灭战,此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的进攻了。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统一之势已成。最后完成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是秦王嬴政。(出示课本秦王嬴政图)
嬴政,13岁(前247年)即位,22岁亲理政务。他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破坏六国的联合,积极做好灭六国的准备。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始于前230年,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战略。10年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出示《战国形势图》,边讲边用白纸贴去图中六国国号)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出示《秦朝疆域图》:在《秦朝疆域图》中用红色笔圈一下“秦”字和都城“咸阳”,并写上“前221年”)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是这一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是这一年,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请同学们分析,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议论)
教师归纳:“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作为封建时代的政治家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在完成统一中所起的作用,应给予充分肯定。
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板书)
1.建立专制集权统治(板书)
什么是专制集权统治?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自秦开创,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来的政治体制。“专制”是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为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而建立的中央对地方政区管理的行政制度。统一后的秦朝政治体制是顺着这两条线向前发展的。
(逐步逐步板书如下)
(教师用谈话方式讲解)
夏商周三代的国君称什么?(生答:王)秦统一后,嬴政以为“王”的称号已不足显其尊贵,于是令大臣“议帝号”。李斯等认为秦王的功业是古代君王不能够相比的,应当用最尊贵的名号。嬴政决定称皇帝,皇帝自称为“朕”,发布的命令叫做“制”和“诏”,他幻想秦的统治世代继续下去,自称始皇帝,后代称二世、三世皇帝,以至千万世。
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全国军事,负责内外防卫,统领一套武官班子;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在地方,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两级,郡设郡守,县有县令,所有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免。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在郡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对于促进全国大统一,加强地主阶级统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制度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这种上层建筑对于巩固经济基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板书)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战国时文字已广泛应用,在长期的演变和应用中,各地区“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同学们看课本,一个“马”字,七国各异,发音也一定不同。秦统一后文字不统一会有什么影响?(生答:略)既妨碍政令的推行,又影响着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命李斯等人进行文字整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把原来的大篆简化为小篆(课件显示)。李斯等人还编写了三部字书,既是儿童普及识字教育的课本,又是推行小篆的标准文字的范本。后来又简化字体,采用狱吏程邈把小篆圆转笔画变成方折的字体,便于书写,这就是“隶书”(课件显示)。秦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而来的。到西汉时,隶书便成了通行全国的文字。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国都铸造货币,币制极其复杂,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货币也不一致。基本币制是四大类(课件显示货币图)。流通燕、赵、齐等国的是各种“刀币”;流通魏、赵、韩等国的是形状像铲的各种“布币”;流通楚的是铜贝,也叫“蚁鼻钱”“鬼脸钱”;流通秦、周等地的是“圆钱”,也叫“环钱”。秦统一后如果不改革这种货币制度,就不能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统一以后实施的赋税制度。秦始皇下令废除了各国的旧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统一的货币制度。新制度分为两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重如其文,质量要求很高。这样,就克服了流通、换算的困难,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交换。秦统一货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币制改革。
什么是度量衡?(生答:见课本注释)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差异很大,名称复杂,单位和进位极不一致。例如齐以釜、钟为单位,四进位;秦以升、斗、桶(斛)为单位,十进位。秦始皇废除六国的旧度量衡,以秦国原来商鞅制订的度量衡为基础,制定了新的制度准行全国。新的度和量,都是十进位,计算方便。秦律中还规定了量器误差限度,超过限度要处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度量衡制度的统一。提问: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什么历史意义?(启发学生议论,教师归纳)
3.焚书坑儒(板书)
秦始皇完成统一后不久,出现了两起历史事件,就是“焚书”和“坑儒”。
什么是“焚书”?(学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教师补充)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博士70人上前祝寿,仆射(主管博士的长官)周青臣当面歌颂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功德,博士淳于越(齐人)却建议效法殷周分封子弟功臣,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认可。当时所焚之书包括两部分:一是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二是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至于秦国的史书、博士所藏的图书和百姓家藏的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不在内。所标书籍都必须在30天内上交地方官府焚毁。为此,还制订了一系列法律,如: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凡要学习的一律以吏为师。严厉坚决地贯彻了焚书今,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六国史记的被焚,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
为什么要“坑儒”?焚书的第二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认为秦始皇刚愎自用,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贪于权势,不可替他求仙药。于是,两人就逃跑了。秦始皇大怒,下令追究方士、儒生的罪行。结果,四百六十多名儒生被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
提问: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后果怎样?(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最后归纳小结)。秦始皇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用的是极其粗暴野蛮的手段来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一批儒生被杀,严重地影响了春秋战国以来学术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风气,应予以批判。
4.修建长城(板书)
万里长成是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成就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纷纷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生答:用来抵御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草原上,从前3世纪到5世纪,先后在蒙古高原和中原地区活动了大约八百年,对开发祖国北疆,创造祖国历史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都留下深远的影响。
匈奴在秦疆域以外,当时已是一个强大的政权,到秦汉之际,匈奴与中原王朝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匈奴贵族率骑兵不断入边扰掠,使北方的生产遭受破坏。为防御匈奴,当时秦、赵、燕修筑了长城。秦统一后,为解除匈奴对秦朝的威胁,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秦始皇在北伐匈奴取得大胜的基础上,为加强对匈奴的防御,将原秦、赵、燕三国修建的长城连贯为一,补缀扩建成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秦代的长城因地而筑,用险制塞,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向东直到辽东,蜿蜒万余里。(课件闪动显示万里长城起止点,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万里长城是一项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骄傲。
5.开凿灵渠(板书)
同学们还记得东南沿海地区有一个母系氏族文化遗址吗?(生答:河姆渡氏族。)它就是我国南方越族的祖先。春秋时期,南方有哪两个诸侯国争霸?(生答:吴越)越族就包括了当时吴越及附近的居民。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人流散东海沿海及江南各地,后称“百越”,对发展江南经济和文化,做出过贡献。东南沿海的一部分越人在秦统一前已降秦,秦设郡管理。秦统一后,为开发江南,前217年派屠睢率50万大军向岭南进兵,遭到那里越人的反抗。由于五岭山高路险,交通不便,为解决运送军粮问题,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开凿灵渠。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县境内,长33公里,沟通湘水和漓水,联系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联络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水路通道。灵渠的工程非常艰巨复杂,每隔一路段设置一个“斗门”,就是简单的船闸,可以启闭,以便分段拦蓄渠流,使水位逐段抬升或降下,船只节节前进,既便舟楫,又利灌溉。这实际上是现代的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我国用这个方法开凿的灵渠比美国所修的巴拿马梯级运河早两千多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才能。
三、统一疆域(板书)
(再看《秦朝疆域图》,标出秦朝疆域四至点:东—东海、西—陇西、南—南海、北—长城一带)
秦朝疆域广大,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人口二千多万。秦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课堂小结
(再看“秦始皇图”)
秦始皇顺应历史的潮流,人民的愿望,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这幅秦始皇画像是根据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图绘制的,它画出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画像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虎视眈眈,一手指前方的威严而又傲慢的神态,流露出了当年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他头戴冕旒(miǎnliú)(冕是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旒是礼帽前后垂挂的玉串),身穿龙袍,腰佩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颂扬秦始皇的诗,诗中写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正是对这幅画像的生动写照。
秦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秦统一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大事,本来给秦朝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将在下一课学习中得到答案。
巩固练习
1.思考题: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2.课后练习(略)
课后作业
思考题:就所学史实,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
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二)教学内容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秦的暴政表现;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刘邦起义与秦朝的灭亡;楚汉战争;汉朝建立。-
结合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和楚汉战争形势图,培养掌握历史地图的技能。
2.方法与能力
通过对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学习,学到一定的综合、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分析曾经一统天下、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15年就走向了灭亡的原因,使同学们能够在开展讨论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到这次起义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它的首创精神,激励了后世人们对残暴统治的反抗斗争:
二、教学要点
重点: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战国七雄中,秦是笑在最后的国家,但秦是不是笑得最好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板书)
师: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自称“始皇帝”。妄想从他开始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他能千秋万代地传下去吗?
生:不能,因为他的暴政,使秦王朝只存在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
一、秦的暴政——灭亡的根本原因(板书)
师(问):秦的暴政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位同学能通过阅读教材,把它概括出来?
生(归纳):①兵役、徭役繁重②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说一说:你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有何感想?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教材,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其分析、表达能力)
(总结)秦的暴政激发了阶级矛盾,人民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甚至根本无法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可见,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及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板书)
师(设问):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领导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统治的?(展示《大泽乡起义》图片)
教师点拨:刚才同学看到的就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并指图分析。课件闪烁起义地点“大泽乡”和“张楚政权”)
教师点拨,并板出:起义——政权——发展
(问)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秦因其残暴的统治失去了民心,而陈胜吴广起义符合农民反抗暴秦统治的迫切愿望,他们发动的起义是一场“伐无道,诛暴秦”的正义斗争。因此他们的起义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
师:很好!(问)陈胜吴广起义结果如何?
生: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害。
师:(设问)陈胜吴广起义虽失败了,但它的爆发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呢?
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却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为后来的起义军推翻秦朝统治打下重要基础。
师:陈胜吴广牺牲之后,农民起义的烈火并没有中断,各地起义军还在继续进行斗争,其中项羽、刘邦两支起义军逐渐壮大起来并领导秦末农民战争,最终推翻秦的统治。
三、秦亡汉兴(板书)
师:大家知道秦朝灭亡的关键战役是哪一场吗?
1、巨鹿之战(板书)
师点拨:根据刚才同学所讲,大家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项羽是怎样做的吗?
生: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
师: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
师(问):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有人认为项羽是不懂兵法;也有人认为项羽这么做实在是高。)
生(最终分析):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师(问):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巨鹿之战成为决定秦朝灭亡的关键。
师: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显赫一时的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师:下面,根据我们对秦朝兴亡的了解,请同学们对秦始皇做一番是非功过的评价。
人物评价: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呢?
生A:秦始皇是暴君!他滥施民力、欺压百姓,贪图权贵;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导致了他的灭亡。
生B:不对!他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修长城抵御匈奴,开凿灵渠开发南疆。这些功业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所以他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
生C:但是他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生D:所以我觉得他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位暴君,总体来讲是功大于过。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当然,更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以秦始皇的功绩是主要的。
师:秦朝灭亡后,战争并没有平息,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并没有实现。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又把中国社会推入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楚汉战争(板书)(问)这时的楚汉之争,性质还是不是农民起义呢?
生:不是,因为项羽、刘邦已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这是一场统治者争夺帝位的战争了。
师:后来形势发生变化,刘邦反败为胜,其关键战役是“垓下之围”。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 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汉高祖)(板书)都城:长安
(问)楚汉之争中,开始时,楚强汉弱,项羽常胜,刘邦常败;后来刘邦却能反败为胜,为什么?
生(分析):在战争过程中,项羽刚愎自用,不尊重人才,最终失败;而刘邦注意招贤纳士,取信于民,入关之后,即颁布“约法三章”,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为了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师:西汉建立起来后,汉初的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生养息政策,使西汉出现了经济恢复发展、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是,西汉后期,政治开始腐朽,最终走向灭亡,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东汉建立时间:公元25年建立者:刘秀(板书)都城:洛阳
复习巩固: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总结):从秦因暴政而灭亡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能反败为胜,我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板书设计
第2课陈胜吴广诛暴秦
一、秦的暴政——灭亡的根本原因
①兵役、徭役繁重
②赋税沉重
③刑法严酷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
三、秦亡汉兴
西汉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板书)
都城:长安
东汉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板书)
都城:洛阳

第3课汉武帝巩固统一国家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运用图示法、归纳法列举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理解这些措施的作“西汉与匈奴战争示意图”,了解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的史实,及对巩固和扩大边疆:掌握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历史贡献的比较,提高历史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达到强盛的顶点,认识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巩固统一的国家,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学习汉武帝坚定信念、果断处事、不断创新的精神。从思想上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二、教学要点
重点: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国家所采取的措施。评价汉武帝。
难点: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沁园春雪》引入课文。
教师:在我国古代史上,人们常将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这是因为我国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始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在汉武帝统治的50余年中,西汉王朝达到鼎盛,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展示汉武帝像,介绍:
汉武帝名字叫刘彻,他当皇帝时,西汉建立已经60多年。经过前面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出现繁荣昌盛的景象,粮仓装得满满的,新粮压着旧粮,一直堆到仓外,有的已经霉烂;钱库里的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的数不过来。可是,当时国家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有许多问题需要他来解决。在经济繁荣,府库充盈的基础上,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改革了一些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二)讲授新课
教师: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出答案,可以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1、削弱王国势力
教师提问:削弱王国势力又采用了怎样的方式?(学生回答。)
教师对课本上提出的几种方式的名称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指出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削弱王国势力。
2、设立州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强化监察制度
结合课本内容,教师指出:(1)刺史级别较低,但可以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2)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司隶校尉监察中央和都城地区的官员。
3、削弱相权
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教师指出,相权和皇权间已存在尖锐矛盾。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汉初诸子百家的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阅读“读史明理”部分,指导学生弄清此主张的含义。
教师提问:董仲舒的主张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又有什么弊端,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请学生回答“说一说”,说出汉武帝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学生回答。)
教师:汉武帝采取这些有效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是,在边疆地区,国家也面临着从汉朝建立以来就存在的一个危机,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匈奴在秦代已成为一个强大的种族,为抵御匈奴,秦政府曾修长城,派蒙恬率兵北击,汉初匈奴一跃成为强大的征服者。面对这样一个危险的敌人,汉武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学生回答。)
教师:为什么能够采取这样的措施?和汉初采取的措施一样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弄清汉初和汉武帝时对待匈奴采用的不同政策及其原因。
利用地图讲述汉武帝时反击匈奴的战争,尤其是第三次。指出此战的影响。
同时强调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两位著名的将领卫青和霍去病,适当补充相关事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汉匈战争后,匈奴发生分裂,此时发生了一件永载史册的佳话。(学生回答,看课本63页的《昭君出塞图》)从此以后,汉匈两族间保留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教师小结:汉武帝的“文治”是加强中央集权,“武治”是反击匈奴,巩固边疆,都是为巩固统一国家而采取的措施。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国家统一是重要因素。
(三)巩固练习
1、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
政治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设立负责监察的官员汉武帝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思想都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汉武帝则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的态度相反。
军事都发动了对匈奴的战争,保卫北方边境。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2、教师小结后,提问: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第4课丝绸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张骞通西域的过程和影响。能够说出陆地丝绸之路途经地区、所运商品,认识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方法技能
通过教科书插图运用考古分析法,通过教科书小文字材料运用阅读法,通过相关历史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壮举,他们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和促进中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古代世界,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很少。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闭塞的局面,将当时世界的几大文明联系起来,在中世纪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面对的种种困难的描述,使学生以此二人为榜样,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果敢坚毅的品质、面对挫折不气馁的精神、学会适应生存环境的本领以及树立从小刻苦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影响。
教学难点: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西域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幅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通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做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提问:(1)他前后几次出使西域?目的一样吗?(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目的不一样。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访问西域各国,同他们建立友好关系。)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却没有达到目的,有的人认为实在不值。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这种看法不对。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了解了西域各国风情和情况,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也了解到了西域各国想和汉朝交往的愿望,推动了汉朝的对外交往。他这种坚持自己使命、为国家不顾艰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你认为张骞的哪些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是一个意志力极强而又襟怀坦荡的人,善于为人处事,有很好的适应力,百折不挠、从不气馁,最终不辱使命。)
(4)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①扩大了西汉的政治影响。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公元前60年,汉设置西域都护,拓展了疆土。②中原同西域以至更远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各种物产向东移植。此后,佛教和佛教文化也经此传入东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丝织品和农业科学技术传到西域。③西域通道打通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国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④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发展了同西域各族友好关系。
(5)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3、设置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域各族人民摆脱了匈奴落后制度的束缚,加强了汉和西域的关系,有利于西域各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主要是新疆地区]从此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对维护祖国统一和西域各族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班超出使西域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二、丝绸之路
利用《中国历史地图册》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联系。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共有两条道路:一条出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越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条出玉门,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盆地),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今新疆喀什),西跨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今里海东北)。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这条东西交通要道,源源不断地输往中亚、西亚以及非洲、欧洲各地,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指导学生参看课本69页丝绸之路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指明路线。)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西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第4课丝绸之路
一、张骞通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4.班超出使西域
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
2.对世界的影响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课三国鼎立
一、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了解三国鼎立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经过和历史作用;通过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讲解两次战争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两场战争和更深刻的体会古代战役中军事谋略的重要性。
(2)通过让学生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认识到历史任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还要学习他们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要点
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刘备各为一方,争夺天下的故事。影视作品讲述的故事与历史事实是不是一样的?真正的三国历史又是怎样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斗智斗勇、英雄辈出的时代。
☆学习新课
教师:我们的活动分为两个环节,一是走进官渡,二是赤壁之战。
一、曹操统一北方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中国历史地图册》,翻到22页看《东汉末年形势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再结合课本内容讲述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板书:1、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
学生:讲述东汉末年的形势: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特别是黄巾起义后出现了不少的割据政权,军阀相互混战,扩张自己势力,使北方陷入连绵的战乱之中,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当时北方逐渐形成曹操和袁绍两个较大的军阀。
教师:当时袁绍的力量大于曹操,后来曹操却通过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如果你是官渡之战古战场的景区的导游员,你如向游客介绍官渡之战的经过。让学生准备两分钟,然后找一两位学生讲解官渡之战的经过。(板书:2、官渡之战的经过)
学生:讲解官渡之战的经过。
教师:小结: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这是我国历史上又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它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此后,曹操陆续消灭了一些军事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提问:当时袁绍的力量大于曹操,为什么曹操得以统一北方?(板书: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提示或建议:教师先让学生发表观点,如答不全,教师要及时补充,也可提示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二、魏蜀吴的鼎立(板书)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曹操,统一北方后,你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学生回答:统一全国。
教师强调:曹操想乘胜统一全国,这就是他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板书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
教师:看《赤壁之战形势图》;创设情境:208年,曹操挥兵南下,准备统一长江流域,赤壁之战拉开了帷幕。如果你是赤壁之战古战场景区的导游,你如何向游客讲解赤壁之战的经过。让学生准备两分钟,然后找一两位学生讲解赤壁之战的经过。(板书:2赤壁之战的经过)
学生:讲解赤壁之战的经过。
教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导游的讲解,他们中谁讲解得最好,请同学们投票选出一名“最佳导游”。
学生:投票评选“最佳导游员”。
教师:208年,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孙权和刘备在诸葛亮的促成下,联合抗击曹操,以少胜多,迫使曹操狼狈退回北方,从此不敢轻易南下。赤壁之战是三国两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提问:当时曹操力量大大超过孙刘联军,为什么会被孙刘联军打败?(板书:3、赤壁之战曹操兵败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曹军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2、曹操轻取荆州后骄傲轻敌。
3、孙刘占有天时、地利、人和,战术准确。
教师:先小结,再看《三国鼎立形势图》,分析图表: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方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了今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进占了今四川地区,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然后提问: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板书:4、三国鼎立的形成及原因)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发言。
提示或建议:本题是一个难点,学生的概括不是很全面,教师要注意引导、提示和总结。
教师总结:
1、军事上,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政治上,曹操占有北方,得到中原地主的大力支持:孙权占有长江中下游,得到长江南北的地主支持;刘备占有今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四川,得到当地地主的支持。
3、从地理条件上说,刘备所在的四川有三峡之险;孙权势力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4、经济上,刘备占有“沃野千里”的四川;孙权占有的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在东汉以后也有一定发展;曹操虽占有广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全国的物力和人力。因此赤壁之战后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教师:显示下表,提问。
国名建立时间建国者都城



学生:说出上表答案:220年—曹丕—洛阳,221年—刘备—成都,222年—孙权—建业。
教师提问:历史上曹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奸雄,你是如何评价曹操的?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提示:曹操曾评价自己:“设使天先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雄。”因此,评价历史人物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主要看其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评价他们要用一分为二的原则。
提示或建议:本题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实现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课堂总结
教师:大家在这一堂课学到了什么?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在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的史实。通过学习,大家对真正的三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在课后可找到有关三国历史的其他资料来看看,以加深对这段时期历史的了解。
课后作业
从东汉的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历史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提示:可结合东汉末年形势以及三国鼎立形成后各国采取的措施来分析、归纳。)
板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1”,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识记和理解:记住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代和地点;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了解他们使用的工具特征及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理解原始人用火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想象原始人生活情景,培养再造想象能力;通过比较北京人、猿类、现代人,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文明悠长的源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劳动在人进化中的作用,进行劳动观点的教育;了解北京人与山顶洞人和生活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是北京人;难点:元谋人的地位、北京人身体不平衡、山顶洞人人工取火的依据。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书上的导言,当科学考队员,来考察一下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观察《我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设计考察的线路(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阅读课
积极参与设计考察线路,初步知道先后顺序。
二、元谋人
要求学生看书,找出“为什么叫元谋人?(同时解决‘北京人’、蓝田人等名的来历)”“生活的年代与地域?”
考察:“作为科学工作者,你怎么知道他已经是人了呢?”“元谋人的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过渡:已经发掘的元谋人的遗存不多。接下来我们重点考察一下北京人。
学生阅读,仔细研究,体验一下考察的感觉。

过渡到下一目。
三、北京人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看看从哪些方面去考察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地域、环境、身体特征、工具的使用、火的使用等)
问题:你认为有哪些条件(不)适宜人的生存?
比较体质特征(观察真人比较)。
旧石器与天然石块有何不同?如何制作石器?观察书上的石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如何获取食物?依据是什么?
怎么样知道北京人用火?如何得到火的?如何保存火种?使用火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本目内容,说明:北京人遗址是遗存最丰富的远古人类,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遗产名录。”
活动: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学生阅读,先建立一个整体映像

然后分别进行考察(阅读、观察、分析、结论、发言等活动)。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
四、山顶洞人
大约二十万年后,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种进步得多的原始人类――这就是“山顶洞人”。
引导学生考察一下,山顶洞人有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注意哪些方面,列表归纳)。
比较北京人山顶洞人
生活年代
体质特征
工具制作
生活用火
穿着
自然过渡,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阅读教材,填表比较
着重考察:怎么知道他们会人工取火?他们是如何钻孔的?
五、收获与疑问
我们今天的科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作为小结。
拓展思路。
六、练习
书后“学习测评”。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识记与理解:记住他们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和方法: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劳动的甘苦及其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他们适应、利用与改造自然,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河姆渡和半坡遗址为重点,前者更重。
难点为新石器的涵义,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大汶口墓葬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一日三餐吃的主食是什么?……导入农业及农业的起源而导入本课的新课学习。
(科考队进入下一站,来到浙江余姚……)
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谈话,接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河姆渡遗址
该遗址是何地发现的?发现了些什么?这些发现能说明什么问题?能画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吗?
除此以外,他们还从事哪些生产活动?你知道稻谷是如何种植、储存、加工、食用的吗?
当地的气候条件怎么样?这与先民的这些生活习惯有什么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P12史海拾贝。
这是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那北方的原始居民的农耕文化是否一样呢?
学生看书、寻找、发现

理解生活的需要制造相应的工具
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知道最早种植水稻与粟
过渡,引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三、半坡遗址
要求学生看书找找“半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是否与河姆渡原始居民一样?”“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观察书上的石器和陶器,看看它们有什么用途?是如何使用的?
你能根据书上P10小字的描述和你的理解复原出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吗?
带着问题看书,有的放矢

大胆猜测、想象

学生看书,然后自己试图画出半坡人居住的房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四、大汶口遗址
在山东泰安附近,比河姆渡和半坡晚些的时候,出现了一处更先进的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即大汶口遗址。
现在请大家看看书,想想河姆渡、半坡、大汶口三处遗址的其同点?各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想一想“大汶口墓葬的差异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去归纳发现。
五、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具有起源早、成就大、存在南北两大类型。
认真听,自豪感。
六、学习活动与学习测评
当堂测评、巩固。
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识记与理解: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黄帝与农业起源关系的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能力和方法: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了解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验禹治水的艰辛并了解其业绩,体会人生的价值。
重点: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禹治水的传说。
难点: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课前收集有关黄帝、炎帝、蚩尤、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
听,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炎帝和黄帝的传说
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讲解“炎”、“黄”之意及其传说(或抽学生来讲)
整理出华夏族的来历:

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农耕文化的重要信息?
谈后世祭祀炎、黄(谈两碑上的字),华夏之祖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禅让的传说
简要讲:黄帝以后很久,尧禅舜、舜让禹。要求学生概括其过程的共同点。
然后得出结论。让学生简单发表一下关于如何看“禅让制”的看法。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治水的传说
禹之所以在舜死后出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必定是他的德才出众、威望很高。何以见得?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禹治水的传说。
要求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传说。然后问,禹治水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然后小结:禹治水成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处理辅栏的读读、说说。
过渡、导入。

学生好表现,给他们提供表现的平台,取得成功感
五、情感升华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将其发扬光大。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拓展学习
P16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讲其他的传说故事,要说出传说的名称、点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或提供了什么重要的信息?
学生讲。

第4课 夏朝和商朝
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的更替。

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谈话导入新课
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
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
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这在历史上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本目理论性强,又缺乏相应的历史物证,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
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自己课外了解的知识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然后教师归纳整理,以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1、商朝的建立:过渡。然后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进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认识是非善恶,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
为下一目的学习铺垫
四、商朝的盛衰
1、商朝的疆域: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地图,说说。
2、经济的发展:观察插图说明了什么?然后阅读教材,说说商朝表现?并要求学生来概括。
3、商朝的灭亡:知道,找找夏、商亡的共同原因。培养读图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暴政的关系
五、小结:学生:讲了哪些问题,有何启示。培养综合、概括的能力

第5课西周的兴亡
:了解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识记与理解:识记周武王灭商、西周的建立与结束;理解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文史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心向背决定战争的结果,客观历史地认识分封制的作用,认识到正确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统治正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而分封制实行的必要与其得以维系的缘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大家看过电视《封神榜》吗?谁来说说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导入。
注意引导学生神话作品与历史的差别是非常大的。用学生熟悉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文艺作品
二、西周的建立
1、周族的发展:简要讲述。
2、周灭商:抽学生来讲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并要求学生概括出一个相关的成语来。并谈一谈这一战的胜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3、西周的建立:学生一起说西周的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教师运用书上的地图说明西周的来历。
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人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败的最关键性的因素。

观察地图、识读地图
三、分封制
1、学生一起阅读教材以后,抽一学生来主持:对其余的学生进行提问。
由学生来主持,热情很高
参与积极

可能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都分封的是些什么人?主要有哪些诸候国?分别在哪条大河流域?诸候与周王之间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起了什么作用?你认为分封制能长期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吗?
2、学生或教师进行归纳整理。有关分封制利与弊的分析,为以后春秋的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西周的结束
点出西周末年,由于各种矛盾交织,决定了西周灭亡的必然命运。最终在周幽王在位时的前771年,被犬戎攻破镐京而统治结束。
要求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找找西周在周幽王时灭亡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原因,训练概括能力
五、小结全课:学生来小结全课的内容。教师补充。
六、学习与探究:学习测评,阅读“史海拾贝“。
布置作业:心得与疑问。

第6课春秋争霸
知道春秋争霸的史实。

[识记与理解]:识记春秋的年代与特点、春秋五霸、晋文公与楚庄王称霸,吴越争霸的史实,理解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各霸主成就霸业的共同原因。[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阅读教材、归纳比较的方法,学习本课的历史,培养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分封制的崩溃导致春秋争霸,学习齐桓公的胸襟与用人、容人之量,认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认识霸主成功的共同原因在于改革而国强。
重点: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春秋争霸的原因则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复习分封制的权利与义务而导入。回忆,为学习打下基础
二、春秋五霸
1、东周的建立:西周结束,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并说明东周包括整个春秋时期和战国。
2、春秋的特点:讲解特点:一是王权的衰落(原因、表现及影响),二是诸候争霸。指导阅读“引文“。
3、春秋五霸:学生勾在书上,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诸候国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缺乏必要的直观材料来帮助理解,所以要求学生认真听讲,阅读教材,并且落实在书上。
这说明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当时历史的什么特点?
三、齐桓公首霸
1、看地图。“读读”:说的是什么人?与齐桓公称霸有何关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何感想。
3、指导阅读小字,看看齐桓公与管仲的关系在他当国君前后有什么变化?由这种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4、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后,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呢?学生看书解决。
训练识读历史地图。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对学生进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的渗透。
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四、晋楚争霸
阅读,找出“晋文公与楚庄王能够称霸,分别与哪次重要的战役直接相关?第一次战役,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说明呢?哪些成语与楚庄王称霸有关。简略处理。
学生阅读教材找成语,文史结合学习历史。
体现什么智慧?
五、吴越争霸
1、阖闾是如何成为霸主的?它采取了哪些措施?
2、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是如何重新振作的?与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哪些?勾践称霸对你有何启示?
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答案来,互相补充。
六、小结:学生小结本课的内容。
问:你发现这些霸主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你联系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谈谈你的看法。
训练学生综合历史的能力学习历史,联系古今
七、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讲故事,说成语。

第7课 战国争雄
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认真听,吸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的兴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一、课程目标
(1)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3)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地图三要素。
(2)情感目标:从自己所在的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3)能力目标:能根据平面图上的方向,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用比例尺计算图上某两地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地图三要素
教学难点:地图知识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同学们收集的各种各样的地图;对自家周围环境的调查。
四、教学方法
情境式、活动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上节课请同学们了解自家周围的环境,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家庭都生活在城市的社区里,家在社区中的位置,是我们了解与认识社区的出发点。”引出社区概念。
从社区看我家
1.社区
根据同学们的讲述,感性讲解“什么叫社区”: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共同的区域身份、相关的利益、共同的生活空间──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每个社区有不同的位置和环境。请同学们打开你们带来的深圳地图,找找自己的家在哪里。”
进一步引导:“你是如何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的?”请同学们再看书上的图1-1和1-2,看看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图1-1和图1-2的不同之处
大小:
形状:
方向、位置:
图案、符号:
颜色:
……
那两幅图是不是一个社区呢?如果是一个地方,老师分别请一个同学扮演杜鹃,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王朋家,再请一个同学扮演王朋,说说怎样从自家走到杜鹃家。
“同学们能听清楚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吗?为什么听不懂?”
“如果我们将这两幅图改成图1-3,再从杜鹃家走到王朋家,是不是就很清楚了?为什么?”
引出地图的语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和图例。
2.地图三要素
老师: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只有懂得了地图的语言才能正确地阅读图,和地图对话。
介绍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结合地图,让学生懂得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指向标、经纬网和通常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通过反复阅读地图,巩固记忆。
教师:地图就是将实际事物画在平面上的图形,但我们又不可能将实际事物原封不动地画在图上,所以,就要缩小,从而引出比例尺概念。让学生记住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让学生看图操作,训练学生能三种方式互相转换;知道比例尺有大有小,以及它与地图上内容与范围的关系;知道用比例尺计算地图上任何两地的距离。
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颜色和文字说明就是地图的图例,它帮助我们识别地图上不同类型的信息,认识地图上的地理事物。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知道表示城市、界限、河流、湖泊、地形、道路等各种图例。利用图册,反复阅读各种地图,巩固学生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知识。
3.地图
教师:我们知道了地图的语言,也就是地图的三要素,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地图:地图是将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字法则建立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地图按内容分为:
1.普通地图:地形、地理
2.专题地图
(1)自然地图(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
(2)人文地图(人口、历史、经济、教育文化等)
地图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地图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地图。
在社区中生活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中社区中,社区会为我们提供很多服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家所在的小区为你做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有保安、有清洁工、有球场、有幼儿园、有食街……
教师:这些都体现了社区的功能。那么社区有哪些功能呢?请同学们看书上图1-5、1-6、1-7、1-8,想一想,它们分别体现了社区的什么功能?
师生总结:图1-5是社区的人在进行选举,选举是一种政治生活,还有如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等,体现了社区的政治管理功能;图1-6和图1-7是人们在进行健身和学习,还有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以及各种各样的讲座和培训等,都体现了社区的文化教育功能;图1-8是人们在超市里购物,则体现了社区的经济功能。
社区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使我们与社区的关系密切,也使我们对社区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同时也为社区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测评)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我们学校的平面草图。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对社区有了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初步学会了运用地图学习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社区功能的学习。所以在本课时,学生主要通过地图和表格,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社区的分类。
2.学生通过地图的阅读,认识社区的功能和分类。
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地图的阅读分析,训练学生的使用地图的能力。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内的团队精神。
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比较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学生感悟农村和城市的区别。
2.通过比较北京四社区,学生结合生活,感知自己生活的社区属于哪一类型的社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区的分类以及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属类。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
五、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时间
导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使用地图,也了解了社区的一些基本知识,今天我们运用地图来学习社区的分类。学生进入上课状态。1分钟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请大家按照小组形式,比较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区别。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材的地图,比较王村平面图和明阳小区平面图有哪些不同;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的区别。15分钟
城市社区内不同特色的社区根据课本知识,比较北京是四个社区的特点。学生根据教材分析北京市ABCD四区主要有哪一类建筑物,请你模仿课本,给上述四个社区命名。10分钟
说说你家属于哪中特色的社区请你结合生活,说说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似,并说明原因。学生结合生活,说说你家和上述四中社区哪一个相似,并说明原因。7分钟
社区之间的联系社区之间是不孤立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请你根据生活实际找到一些证据证明。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找到证据证明社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5分钟
小结你来说说今天学了什么知识。学生小结,上交今天的讨论报告。1分钟
课外调查请你选择你了解的社区,并说明该社区属于哪一种特色的社区。1分钟

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通过一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地图的选择。然后分别设计了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以及土地利用图四幅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判读和使用,从而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信息的基本要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对图1-11A和图1-11B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选择地图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使学生能将有关地图的知识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图的种类。
难点;地图的运用。
四、探究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入出示各类地图(交通图,旅游图,等高线地形图,土地利用图)
出示图1—11A和图1—11B提问:
1.哪一幅地图表示的区域范围大?
2.台湾省在两幅地图中内容的详细程度是否相同?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4.从两幅图中你分别能了解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A,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图B,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那么多的地图,那么同学们会使用这些地图吗?这节课就让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使用地图的能力吧!看看谁用的好,用的妙。学生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图






情景探究一:
出示杭州旅游图,设计出自己的旅游方案。
提示:
1.教师下发有关杭州旅游景点的介绍材料
2.教师告诉学生策划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行程问题、景点停留时间、参观内容、以及路线兴趣。
情景探究二:
郭莉莉准备到湖南的张家界风景区游玩两天,想选择一个旅游公司,请各小组以一个旅游公司路线策划组的身份,帮助她设计一条路线,并且报出旅游价格,争取她加入你们的旅游团。
教师提供张家界景点的一些介绍,以及价格参考。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

学生互评,选出最佳设计奖

小组讨论

设计方案

介绍方案
互评方案
新课
小结提问:
1.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2.你还有什么问题。自我小结
作业绘制新沙岛景观分布图完成时间为一周
第二单元: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读图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
3.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了解海洋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教学类型
多媒体教学与活动相结合。
●教学准备
演示课件、相关视频、手工制作的七大洲轮廓图
二、基本思路
教师、学生、媒体组合→展示音像、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图片→展示图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作小结→展示七大洲轮廓图,观察思考→展示七大洲分布图→展示视频,学生观察→介绍交通要道,趣味小结。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节选有关地球全貌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从小家进入人类的大“家”的学习中来。
出示地球仪,学生观察思考,对海陆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
一、人类的栖息地
学生活动:读图2-2,对比海陆面积大小。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广东省地图(包括南海部分海域),学生读图找出雷州半岛、南沙群岛、海南岛,讨论大陆、岛屿、半岛的区别。
(学生交流,总结略。)
2.七大洲
学生活动:读图2-4,找出七大洲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分布,观察它们的轮廓特点,大小比较。(学生回答)
以组为单位,竞赛回答问题,出示制作的大洲轮廓简图,让小组强答,并描述其形状。(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世界地形图”。
(过渡)这些大洲之间远隔重洋,我们找找看都有哪些海洋?
二、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演示课件)进一步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播放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主要是海洋生物资源和能源矿产的现状,以海洋渔业生产和海洋油气开发为例。
(小结,并对海洋资源遭受破坏的现象作简单叙述。)
2.海洋资源
(学生活动)分发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重要交通要道的相关资料,学生讨论,师生小结。
最后总结本课主要内容,布置作业:画一幅世界大洲大洋的简单轮廓图。
第二课自然环境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为“地形多样”“气候万千”“风光迥异”三部分,教材利用各种图片、地图文字等资料对世界地形和气候作了生动的呈现。
●教学目标
(1)结合地图,了解几种主要地形的特点和重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和位置;
(2)了解世界多样的气候。
●教学思路
(1)本课时是该课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略做改动,把“气象万千”中的“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这部分放到下一个课时中;
(2)以“四大文明古国”为本课的中心载体,是多样的地形、万千的气候围绕着“文明古国”展开,从历史知识切入,引导学生探究地形和气候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世界地形挂图》;学生收集四大文明古国的资料。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学与教的活动程序设计意图
导入设问引趣
教师引出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用金字塔、空中花园设问引趣:你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的大致位置吗?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大致位置,便于稍后分析归类

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活动:通过四大文明古国所在的位置,使学生得出平原的特征。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探究其他各类地形,包括特征和实例。
承转: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并回答:①从图中这么多色彩(图注)中你得出什么结论?②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描述当地气候时用了哪些词语?③这些词语反映了气候的哪两方面的特点?④四大文明古国大致处在哪些气候带上?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必然性的规律
小结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观念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在开始我们新课以前,先来考大家一个课外知识:我们知道,在好几千年前,世界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个文明古国,它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哪位同学知道世界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以及它们的大致位置,请上来在《世界地形图》上指给大家看。
《世界地形图》
学生上台指出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埃及的大致位置
非常好,经过这几个同学的努力,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这四大古国的大概位置了,那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除了古代中国以外的另三大文明古国,他们都处在哪一类地形上?所谓地形,就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大多处在平原上。(注:古代印度特指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河平原,是一个地理概念。)
(新课教学)
看来大家观察得都很仔细,不错!那么为什么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平原呢?大家能不能结合书本,从平原的特点去找找原因。
学生分析平原特点:①宽广低平;②海拔低;③主要集中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
大家都感觉到了平原的适合居住性!那么除了平原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地形呢?它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来吗?请大家带着这3个问题,前后左右讨论一下,我们还可以参考书里的《世界地形图》
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高原、山脉、丘陵、盆地、沙漠的特点,并各自举出地理实例。
刚才我们讲到,四大文明古国大多诞生在平原地区。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看,平原是最适合远古居民居住的。那么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平原,比如说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亚马孙平原,如果这两个平原上有大批居民居住,那么他们会面临一些什么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方面来思考。
对了,我们发现,西西伯利亚太冷,亚马孙平原太热,这两种气候都不适合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居民生活,所以,气候也是远古人们创造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只有在合适的气候下,才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正如地球的地形是千差万别的一样,地球的气候也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来看书上图2-11,大家发现这幅世界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色彩多样,为什么要画成这个样子呢?
学生通过地图注记得出结论:地球的气候多样。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地图下面绿框框里的两个问题,大家也是分小组讨论一下,特别要小心第二个问题:气候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因素。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描述了某一种气候,最主要的就是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入手。现在如果请你们把全球的气候按照地理位置分为3类,你该怎么分?
学生思考回答: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
对,那么我们再回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话题上去,这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属于哪个气候呢?
学生回答:温带气候带。
既不太冷也不太热,古国的居民们在温带的气候中,在合适他们居住的气候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所以,结合天时地利的优势条件,再加上那里的人民勤劳勇敢──也就是“人和”,因此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出现是必然的。
我们说,分成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大气候带,只是一种笼统的分法,其实这里面还可以再进行划分,比如说温带气候又分为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那么我们浙江属于哪一种具体的气候呢?
学生看图,找到浙江省的位置,回答:温带季风气候。
那么,大家也来看看,你最喜欢去旅游的国家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呢?
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们地球多样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希望同学们将来能够有机会出去走走,感受一下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气候!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众多星球,但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个,它的名字叫什么?
生:地球。
师: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人们仿照地球制作了一个模型。
(演示地球仪。)
师:这就是地球仪,你们一定知道和这个模型有关的许多知识吧。今天就请你们以“外星人”的身份利用地球仪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即从地球仪看世界。
师:地球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之一。因为它是模仿地球制造的,所以在使用时就要遵循地球运动的规律,那么,地球在宇宙中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生:自转、公转。
师:请你到黑板前将这两个词写下来,可以吗?
师:谁能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文字的理解给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自转、什么是公转?
生:自转是地球自身在转动,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有没有人再补充一些?
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
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365天。
生: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很多。
师: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时间大约是24小时,由于地球的自转才有昼夜更替。公转一周大约是365天。我们所说的自转、公转的时间是大约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有关资料,了解更为精确的时间是多少。
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地球运动的方向,那么使用地球仪时该怎样旋转?
生:自西向东转。
(边讲边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
师:下面我们就分组观察地球仪,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来领取地球仪。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各组同学认真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比赛看哪组同学观察到的东西多。
(学生观察,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观察。)
师:时间到,哪组同学先展示你们的成果?其他组同学看他们观察的结果是否正确。
生(二组):我们查到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小;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亚洲最大,大洋州最小,太平洋最大……
生(一组):我们观察到地球表面的总面积是5万万多平方千米,陆地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千米,赤道的周长是四万多千米,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千米,子午线周长约四十万千米。
生(二组):我们还观察到地球表面有许多山脉、高原、平原、河流、海峡、国家……
生:我们还发现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经纬线。
师:地球仪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大字典,从中可以查到许多知识,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暂停一下,和老师一起分析观察的结果。根据观察的结果,老师发现二组的同学善于比较,一组的同学们则善于利用数据说明问题,现在各组自己总结与其他组相比,你们还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生:我们观察的重点是区别大小,对具体数据观察记录不详细,不认真。
生:我们也注意到大小的不同,但被别的组说了,我们就把别组忽略的数据当作重点……
师:同学们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在将来的学习中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有些同学说自己的观察不仔细、不认真,实际上不是同学们观察不认真,而是有的地球仪上没有标明具体的数据。同学们能够利用数据并通过比较说明问题,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大家观察到的这些结果,如果有什么问题或大家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生:北回归线是怎么回事?
师:请同学们利用地球仪找到这条线,谁能谈谈和这条线有关的知识?
生:在赤道以北。
师:在赤道以南还有一条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与赤道的距离相等。
生:是一条虚线,绕地球一周。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在地球仪上绕地球一周的线很多,请同学们再观察地球仪,分析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一些圆圈。
师:圆的大小不同,最大的圆是赤道。
师:那么最小的圆呢?
生:是在南北两极附近。
师:有道理,为了研究地球,人们用一些线将地球的表面划分为若干部分。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这些线都与地轴垂直,环绕地球一周,我们称之为纬线。为区别每条纬线,人们又确定了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请同学们查看一下最长的纬线是哪条?
生:0°纬线。
师: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各划分出90°,赤道以南称南纬,是南半球,用“South”的“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是北半球,用“North”的“N”表示。最短的纬线是南北两极点,是两个点圈,也就是90°N和90°S。
(教师板图相应纬线、标注纬度。)
师:各条纬线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相互平行,南北对称。
师:赤道两侧同纬度纬线以赤道为中心相互平行并且对称。大家刚才谈到的南北回归线是一条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最北的界线,而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表面最南的界线。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
(学生查看地球仪。)
师: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不到北回归线的确切度数,但我们能查到离它最近标明纬度的两条纬线,这两条纬线分别是多少度?
生:20°N和30°N。
师:利用数学等分线法,我们估算一下北回归线的大致度数。
生:22°N。
生:23°N。
生:22.5°N。
师:同学们估算的度数已基本接近准确值,北回归线实际是23.5°N。那么,大家说说南回归线是多少度?
生:23.5°S。
师:地球仪上还有两条纬线是用虚线表示的,请同学们快速找到,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生:南极圈、北极圈。
师:请同学们用估算的方法估算一下南极圈和北极圈的纬度。
师:南北极圈也是两条特殊的纬线,同学们知道它们有什么意义吗?
生:在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师:很好!南北极圈是有无极昼现象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出现,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出现。那么大家想一想,我国南极考察队应选择什么时间去南极考察?
生:12月中旬以后。
师:能说明理由吗?
生:此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正好是南极的暖季,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就会出现极昼现象,便于考察。
师:非常聪明!由于不同时间太阳照射地球的纬度不同,所以地球上不同纬度接受阳光的强弱不同,所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以回归线、极圈为界将地球分为5个热量带,获得热量最多的为热带,获得热量最少的为寒带,热带和寒带之间是温带,温带与寒带在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哪组同学能将它们填在老师的地图上?
(学生填图。)
师:其他同学再仔细观察地球仪,说说我国南北两端的纬度大约各是多少?计算一下我国共跨多少个纬度?看看我国处于哪一个热量带?
生:热带以北的温带应标明北温带,以南的温带应标明南温带,寒带一样也应分别标上南、北。
师:棒极了!这样就有利于区别了。
师:观察地球仪的同学,把你们的收获汇报一下,与大家分享好吗?
生: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南部地区属于热带。
师:确切地说,我国最北端在50°N,最南端在5°N,大约跨45个纬度,形成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特点。另外,我们将两半球的纬度各等分为3份,这样地球表面分成低纬度、高纬度、中纬度几个部分,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
生:南北纬30°之间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60°~90°是高纬度。
师:好!那么我国处在哪个纬度带?
生:低纬度和中纬度。
师: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南部地区属于低纬度。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学习到此结束,看来许多同学意犹未尽。地球仪暂时借给你们继续使用,你们可以研究与纬线相交的经线的问题。请各组同学选派有兴趣的同学专人保管地球仪。
第三单元:
第二课: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
本课教学流程见下表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目标
导入听歌看画面,自由讨论引入话题激趣
地形多样读图找我国的不同地形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本地的地形读图了解本地地形区,讨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其它地形区是否也可以这样发展。指导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获得新知
地形面积比例读图判断,下结论启发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小明和小玲的对话分组结合对话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启发学生发现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地形剖面图联系地形图,小组讨论我国的地势指导读图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装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活动反思思考讨论如何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启发组织发言培养发散思维
三、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介绍中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配歌曲)。
刚才大家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
(新课教学)
中国的山水和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今天,我们将在这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歌声中去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壮丽河山长在,灿烂文明永传。
《中国地形图》
(1)请同学们回忆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下中国有些什么地形?
学生确定中国地形多样。
(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区?
学生思考后回答。
本地交通、稻田、渔业图片
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讨论。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等地的图片。
其它地形区的人民是否一样生活生产,为什么?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农业生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都统称为山区。
《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确定山区面积广大。
小明和小玲各自对山区的感受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你有什么看法?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对话,鼓励学生结合旅游等亲身休验和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地形图》
我国的山区主要分布在哪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你愿意参与吗?
为第三课东西差异、西部大开发作铺垫。
刚才我们讨论了我国的地形特点,那么在家是否知道各类地形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什么呢?(海拔)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下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
《中国地形图》《沿北纬32o的地形剖面图》。
(1)对照陆高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读图回答。
(2)如果我们自东向西穿越这三个地形区去旅游,会看到地表起伏有什么变化?
(3)你能解释“大江东去浪涛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吗?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分析。
 (课堂小结)

 (1)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天所学内容或者说出你印记最深的。
(2)我们知道了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那么你对于人类对地形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有些什么看法呢?
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言。
四、问题研讨
本课的教学应突出人们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反思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介绍南北和东西差异,探讨如何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把各地区的特色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激发学生尊重各地的特色和爱国热情。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解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激发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解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居?再来猜一猜俗语(陕西四大怪:面条像腰带,国馈像锅盖,房子半边盖,辣子是道菜。)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略。
是的,说明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验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刚才我们同学提到了南方和北方两个词,请问南方和北方分布在我国的哪个部位,他们的分界线是哪一条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把它找出来。
略。
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书本上的两封邮件,请大家找一找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哪里。
这两封邮件反映的是南方和北方在气候、景观、和生活上的不同。
除了邮件反映的差异外,你还了解到北方和南方哪些不同点呢?
略。
南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下面的图片,南北方的这些差异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南方和北方饮食、民居、交通的图片。
南北方这些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决定的。
我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我们一起来看看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1.在图上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找出1月均温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南北的最大温差。
3.归纳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看图、讨论、回答。
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1月我国南方北方的景观图片和1月漠河和三亚天气预报。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的温差很大。那么,夏季也就是7月份我国的平均气温又是如何呢?
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图请说出七月平均气温南北方差异情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气温有差异,但差异比冬季小。
我们的生产、生活不仅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1.秦岭—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2.中国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
看图、讨论、回答。
我国降水量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的强弱。
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南北方的这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内河航运(交通)有什么影响?
自由讨论发言。
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认真讨论并填写下表。
区域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1月均温
年降水
干湿状况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各地的人们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不同是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各的特长和优点,我们应该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
气候的差异导致民居、饮食、交通等等的不同。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生意便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今天的门可罗雀。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这是为什么吗?
填写本课的填充图册。
第四单元: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一、教学设计
1.课堂教学应当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学设计应是开放的、多维的,教师要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2.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要求学生通过对具体的事物和现象直接或间接的感知,形成鲜明、确切的印象,加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优势,深刻领会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保护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了解丝绸之路。
3.了解在干旱地区,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否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是干旱地区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水是生命之源。
学习难点: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北京申奥”“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神舟四号”火箭发射成功等录像片段。
师:对中国人来说,喜事可真不少,谁能给大家讲讲都有哪些可喜可贺的事情?
生: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第一次进入世界杯。
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师:对,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在西汉就是以丝绸之路为纽带,走出国门,与许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如歌的驼铃声一起去寻访丝绸之路……
(展示北京沙漠驼队,丝绸之路路线图。)
师:公元前138年和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带领使者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今天新疆,经过西亚再到欧洲,开辟了贯穿东西方的陆路通道。从此商人、使者频繁往来于中原和西部地区!中国的丝绸和丝制品运往欧洲或更远的地方,这条通道竟获得了“丝绸之路”的美称。想像一下,假如你们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支运输队,会遇到哪些问题?你怎样解决?
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能靠骆驼……
生:沿途大多数是沙漠戈壁,很少有人居住……
生: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干旱少雨……
生:缺水是最大的问题,你可以通过饮天山雪水来解决。
师:生活在这的最大感受是冬天冷,夏天热,干旱少雨,四季分明,春秋两季风沙天气多,所以古代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发明了独特的灌溉工具──坎儿井。
(展示《坎儿井示意图》。)
师:同学们都见过坎儿井吗?请仔细观察这幅图,讲讲坎儿井的形成原理、优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生:原理:略……
生:优点:略……
师:炎热干燥,沙漠连绵的恶劣环境不但没有熄灭人们生存下去的勇气,反而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为了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勤劳智慧的人们发明了坎儿井,天山冰雪融水通过坎儿井滋养林草,灌溉农田,给干旱地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家想一想,这里的环境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恶劣的吗?据说这里曾经湖水充足,商旅云集,市场繁荣,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繁华多时的楼兰古城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呢?
(展示《新疆地图》。)
生:乱砍乱伐,不注重环境保护。
生:地形影响气候,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沙漠分布广。
生:因为海拔高,所以气候寒冷,因为离海较远,所以干旱少雨,沙漠广布。
师:因此,人们不仅要改变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更要保护好自然资源,使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坎儿井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绿洲农业,坎儿井是绿洲的生命之泉。
(展示三组图片:(1)棉田、瓜果;(2)煤矿、金矿、铁矿、油田、风力发电;(3)魔鬼城、天山、回王坟。)
师: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显示了我区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那么我区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呢?
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
生:草地资源,旅游资源。
师:虽然有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劣势,只有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资源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你认为采取那些具体措施才能合理的开发我区自然资源的优势?
生: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生:节约用水,采取滴灌技术。
生: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师:非常好,大家从不同的角度为家乡献计献策,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吹响。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新疆首当其冲!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再次向世人展示自己巨大魅力的机会。想像一下:家乡的未来是什么样,请你用动人的诗篇或美丽的画卷描绘家乡的明天。
(最后在《走进新时代》的歌曲中结束此课。)
五、教学体会
学生主体原则的基本原则是从尊重学生自主性出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上重视过程的体现和自由个性的实现,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主体比较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应变能力,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教育转化到主动地对不同学习内容的理解与寻求。因此使整个学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成为具体化的对象,就能增进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主动学习进程中来。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设疑必须体现“主体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主导”作用,而这种作用主要靠提问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问题的提出不是武断地将学生的思路强行与自己的思路进行连接,而是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系统上进行发展,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系统就成为他们以后逐步提高的“最近发展区”)。即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把握坡度,所以提问既是学生深思熟虑、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即“跳一跳摘桃子”,促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
以《干旱的宝地》一课为例,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引导新课的关键是怎样激活思维,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贴近生活,由学生熟知的事物中引出主题。本课一开始就播放“北京申奥”“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录像片段,然后问:在这些大事中,哪一件是发生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的大事?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现实感,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又为“丝绸之路”的学习做铺垫。当学生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路线后设问:假如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支运输队,会遇到哪些问题?你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幕生动的情景和无拘无束的活动范围,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回到两千多年前体验那时的生活,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在学生心理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问:形成这种独特气候的因素是什么?出现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设计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学会全面本质地去研究问题,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新授知识发生冲突,于是产生了迫切知道原因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暗示与前面所学各具特色的区域做比较,这样不仅引导了学生的思考方向,更是对知识的一次比较、归纳、综合。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问题的提出又是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同时理解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所以当“昔日繁荣、而今却成了一片荒漠、盐泽,繁华多时的楼兰为什么销声匿迹了”一问的提出,如果说前三个问题是知识、思维、方法的铺成,那么这一问题则直接击中了问题的焦点,点破了这里不是自古以来就沙漠连绵的。学生顿生疑惑,于是产生了欲罢不能的问题情景,质疑的氛围形成了,学生的思路被打开;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共同讨论,在讨论中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发表不同看法,不求唯一结论。
维果茨基认为,要使提出的问题能达到预设的目的,使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和学习,教师必须通过提问切入到被提问学生的认知系统中去。所以提问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重复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促使学生产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冲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开发和利用资源时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为家乡发展“把脉诊断”,也更加彰显了历史与社会开放性的特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围绕如何保护环境讨论,有的谈论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还有的谈到要提高人口素质,谈到可持续发展等。学生通过这一问题,不仅拓展了知识,更加深化了知识。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始终处于动态的学习活动中。
第六课:文明中心城市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以城市为主题,突出城市在区域的地位和特点,反映了城市相对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教材选择典型实例,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特色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通过讨论探究,正确的评价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体验,描绘并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生活城市的状况。
2.联系生活经验与读图,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城市的特点。
3.通过学生的小组学习,分析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并思考其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条件。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参与“小小公民论坛”的学习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为杭州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宣传杭州。激发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概括城市的特点;
分析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并思考其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优越条件。
难点:正确评价杭州,并为杭州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施合作讨论和局部探究,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比分析上海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条件和特色。并为杭州今后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五、教学过程
1.创设话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联系学生城市生活体验。
2.通过读图,感受杭州城市状况,讨论城市特点,揭示学习课题。
3.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介绍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特点。
4.小组讨论分析国际大都市需具备的条件。以及上海城市发展的优越条件。
5.分析杭州的城市特色,积极宣传杭州城市名片。
6.“小小公民论坛”栏目: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杭州的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六、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发放学习记录单。
(导入新课)
创设话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尝试方法指导。
展示浙江省政区图。
同学们,你们好,首先让老师简单自我介绍,我姓高,来自浙江省最南端的温州市苍南县。带着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今年来到了杭州,可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能全面深入的了解杭州,在座的同学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绝大部分都是老杭州,所以我想请你们给老师出出点子,我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和途径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杭州?
到杭州的各个景点旅游。
你的主意我很喜欢。
到书店去看介绍杭州的书籍,书本知识比较全面。
好主意,阅读书籍的方法效率比较高。
让我们思品老师给你上一堂介绍杭州的课。
谢谢你的提议,我渴望有机会听到杭州老师的课。
可以上网查资料。
上网确实是最快捷的收集信息的方法。
……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许多的好点子,以后我们大家都可以采取这些方法了解一个城市。这几天我也上网下载了许多图片,可是我不小心把它们混在一起,难以辨别它们是否属于杭州的景观,只有请同学们帮忙辨别“是真、是假”。
连续播放景观图片,进入图片游戏环节。收集的图片包括:夜西湖、黄龙体育中心、复兴立交桥、运河两岸、霍金访问浙大、房交会场景、上海外滩、黄浦大桥等
学生指认、介绍图片代表的景观。
老师加以引导、点拨、表扬等。
分析这些图片代表的事物,结合自己平时对生活城市的了解,请你们谈谈城市的特点?
学生从人口、交通、经济、商业、生活环境、文体活动等方面说明。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概括,然后逐步展示板书,小结城市的特点。
教师最后引出课题:文明的中心——城市。
(新课教学)
世界上的城市大小不一,各具特色。其中有一类城市的经济文化影响已经超出了本国,在世界上有重要的地位,我们把它们称为国际性大都市,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城市属于国际大都市?
学生列举伦敦、巴黎、纽约、柏林、北京、香港、中国台北、上海等。
这些国际大都市往往有城市的标志物,接下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图片代表的城市?
学生从塔桥、自由女神像、埃菲尔铁塔、东方明珠塔的图片来识别。
上海已经是国际大都市了,上海离杭州很近,在座的同学去过上海的请举手,让老师作个现场调查。
绝大多数学生举手。
现在请你们谈谈对上海的大都市印象。
学生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印象—国际化城市的突出特征如城市规模很大、机场和地铁等交通设施、高楼大厦林立、商业繁荣、金融贸易发达等方面畅谈感受。
教师加以引导和鼓励。
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图,明确杭州与上海的位置。
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杭州和上海的彼此位置,杭州与上海之间的交通距离?
学生简要回答。
为了进一步直观了解上海,我收集了上海的图片,同学们分小组观察典型图片概括大都市的特色。并谈谈上海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播放上海的典型图片:APEC会议、金融街、地铁站、金茂大厦、申办世博会成功、上海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证券交易大厅、外国游人参观仿古街等。
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1)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国际交往、金融机构等方面。
(2)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优越条件:地理位置,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的扶持等。
上海向我们展示了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与之毗邻的杭州也提出了建设大都市的口号,你们听说过哪些宣传口号?
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
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
这四个“在杭州”是杭州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名片,它们反映了杭州的城市发展有哪些优越条件?
学生分别从城市生活条件方便和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高等学府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等方面分析。
我认为现在杭州交通和城市环境需要改进
展示杭州市政府网页的图片,突出“网上献策”栏目。
对,作为正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杭州的城市建设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城市的发展靠大家──每个杭州市民,你们这些小老杭州也要为自己的城市家园的建设献计献策。
播放幻灯片,展示“小小公民论坛”的栏目,讨论主题:请你们为杭州的城市建设献计献策?
学生讨论后发言。(第三组)我们组认为杭州市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要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另外城市居住环境还需要大幅度改善。
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要让杭州成为真正的天堂。我发现第二组有两位同学举手,看来你们学习的热情很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发言,另一位补充。
(第二组)我们组认为应该不断提高杭州人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外语水平,使城市更加开放。
(补充)我认为现在杭州的地价很高,可以把学校都搬迁到郊区去,开发原来的校址,得到的钱可以建设更大更漂亮的校园。
这位女同学非常有经济头脑,将来学习经济一定大有前途,这个大胆的建议还需要完善。
(第四组)我们组的许多建议前面的同学已经提到,就不再重复,我们认为大都市都有标志性的建筑,我们杭州也应该建造。
那你们认为应该建造怎么样的标志性建筑呢?
美国纽约有自由女神像,我们可以借鉴。
(第一组)我们组认为杭州的交通状况需要进一步改进,公交汽车,出租车等应该提高档次。另外多举办一些国际性的会议或展览。
学生还从住房、西博会、城市扩建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刚才同学们通过热烈的讨论,给杭州的城市建设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希望每个小组的同学整理本组的建议,在假期里把它反馈给市政府的网站和相关机构。你们说好不好?
学生齐声说好。
幻灯片上公布杭州市政府网址,市长电子邮箱。
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节课,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留下来,陪伴西湖的四季。同时也请同学们把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记在学习记录单上。
播放幻灯片,展示西湖四季的景色。(结束
第五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二课:身边的故事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庭、文字、书籍等变化,感受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深入生活实际,收集有关家庭、文字、书籍的变化的材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家庭的变化。
教学难点:家庭的变化原因。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家史、收集文字变化、古今书籍。
●教学方法:展示及讨论
●教与学过程设想
一、走进家庭
投影20世纪初的一张“全家福”照片,再让学生展示自己家庭的照片。
投影与展示的照片都反映了家庭生活的变化,我们从中想到了什么?
请若干学生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家庭,看看家庭的发展变化。
过程:思考问题──现在的家庭与过去的家庭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学生回答(略)
学生分四大组讨论:从家庭生活──衣、食、住、行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
(学生分为服饰组、食物组、住房组、交通组)
小组代表交流(略)
教师小结:家庭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同样,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家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家庭的变化可以见证一段历史。
二、与文字和书籍打交道
我们的同学天天与文字、书籍打交道,有同学可能在想过去的文字、书籍是到底是怎么样的?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我国文字和书籍的发展变化历史。
学生分组学习。
第一组和第三组为文字研究组──文字产生的条件、文字的演变、文字对生活的意义。
第二组和第四组:整理中外书籍的材料发展,其中哪一种材料的发明是变革性的?
小组交流(略)
小组评价及小结。
第一:我国文字发展历史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便于交流。
第二:书籍材料也是在解决书写经济、方便的基础上改进与发展的。
第三:文字与书籍的变化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它们也不断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三、课堂延伸──学生说自己身边的熟悉的故事(略)
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之中,每个人都与历史发生着联系。
第四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了解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的作用;
(2)领会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不同价值,了解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3)掌握发现历史认识社会的方法,学会利用各种资料辨别信息的价值;
(4)了解历史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明白历史记载的困难和重要性,从而关注历史,关注现实生活,珍惜现实生活。
●教学难点分析
如何运用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体验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区域在不断地变化,身边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人类社会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人类的过去就是人类的历史,要想了解人类自己,首先要从了解人类的过去入手。可见过去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去的事情是一去不复返的,那么后人是怎样探寻历史发展的踪迹的呢?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第四课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新课教学)
(文献资料)
我们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事情是不能重演的,既然如此,我们是怎样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呢?
学生发言。
对,人们就是通过存留下来的或考古发掘出来的各种资料来努力重现历史。这些资料是我们发现历史、了解过去的重要依据。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哪些资料来了解历史呢?也就是说人类的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鸿门宴。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讲述“鸿门宴”的故事。
我们是怎样了解鸿门宴的故事的呢?(通过司马迁《史记》上的记载。)
可见,历史虽然不能重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
文献资料
什么叫文献资料?
学生发言。
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的全部馆藏,也包括档案馆、博物馆、声像馆、及情报中心所收藏的全部馆藏。文献资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
但最早的文献资料还不是书籍。
甲骨文的资料图片。
他们为什么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
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是由一些被称作“史”的官,将一些重要的事件的时间、结果等刻写在龟甲、兽骨上,并加以保存,这就是中国相当古老的文献记载。这些记载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商代的社会生活。
除了甲骨文之外,考古学家还陆续发现了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的大量竹木简。这些竹木简上的文字,使人们对当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可见,这些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也属于文献资料。
居延汉简图片。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字在不断的变化,书写材料也不断的发生变化,书写材料由龟甲兽骨变为竹简、木牍,进而,进步到纸张。人们将文字书写在某种材料上,制成书。因此书籍就成为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资料。
当时的历史是由什么人来记载的呢?(当时的历史是由史官和少数文人学者撰写的。)
然后,请学生阅读第124页阅读卡:秉笔直书的史官)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主要记述者是史官,史官的基本素养有德、才、学、识等,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秉笔直书的史德。正因为有很多这样的史官,才能使人们看到相对客观的文字资料,我们才有可能通过文献去研究久远的过去。)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出现了不用纸张的电子书籍。而且,撰写历史的人也不仅仅局限在史官或者文人身上,普通人也可以书写历史。比如说写自传,实际上就是写个人的历史;有些人对自己的家庭、家族感兴趣,就可以撰写家庭史、家族史。如果我们想了解身边生活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去调查研究,撰写我们学校的历史,社区的历史,村落的历史,甚至每一件生活用具的历史。
史官的记载和普通人的记载有什么不同呢?史官主要记载的是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等,但是对于民间的历史、对于老百姓的生活却不关注,那么如何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呢?
(实物资料)
《汉代舞女画像砖》。
通过画像砖,你能了解汉代的哪些情况?(了解汉代的舞蹈服饰和社会生活等。)
所以,文献资料的范围还是很广泛的,除了书籍之外,还包括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资料。
文字产生之后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文献资料来了解,那么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我们如何认识呢?
对于没有书籍和文字传世的远古时代,文物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它。
实物资料
文物指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文物指的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存的总称。比如说遗物、遗迹等。
文物是怎样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呢?
山顶洞人的骨针、装饰品和头盖骨图片资料。
从这些文物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
这是一根针,但是它却不是一根普通的针,它是用骨头做成的,并且经过考古学家的测定,这根针距今已有18000年了,是我国远古先民们使用过的,根据刚才老师的描述,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这说明我国远古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针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有衣服穿了。
这根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回答:骨头。
我们知道骨头这种材料很硬,如果把他磨成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况且针上还有小孔,看到这细细的针和针上的小孔,你又会想到什么?(这说明当时人的磨制技术很高,并且钻孔技术已经出现了。说明了当时的居民已经很聪明了。)
针是用来做什么用的?(缝衣服。)
有了衣服穿,说明了什么问题?(更暖和了、更美了。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得出: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美的意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装饰品”的图片。
这些装饰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兽骨、贝壳、海蚶壳等。)
这些材料的使用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当时人的饮食当中有野兽的肉和海鲜等。)
当时人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有高山、有森林、有河流。)
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如何?(当时人的生活范围很广泛。)
这组装饰品是用来做什么的?(把这些东西穿在一起,可以做成项链,戴在脖子上。)
当时人为什么佩戴装饰品?(因为戴上装饰品显得很漂亮,说明当时的人已经有了美的观念和意识。)
请仔细观察装饰品,思考这组装饰品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对称美。)
装饰品的出现还能说明什么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如果当时的人们还吃不饱肚子,就不可能想到制造装饰品,而且从兽牙、贝壳和海蚶壳这些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山顶洞人头盖骨及其复原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骨针和装饰品的主人。
司母戊鼎的图片。
从中你能看出什么?(商朝的青铜器制造水平、商朝的祭祀情况、商朝的青铜艺术。)
文物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学生阅读125页阅读卡:“碑文的破译揭开古埃及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找到关键词并分析。
可见,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是十分重要的,但要发现古老的文物,还需要考古学家的帮助。
125页图5-62考古学家在进行野外发掘。
考古学家不但要长年对历史遗迹进行地下发掘,有时还要进行水下考古,寻找古代的沉船或沉在水下的遗迹。就是由于他们辛勤的劳动,才换来人们对历史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文物是不是都十分古老的呢?不一定,比如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和今天的微机、笔记本电脑比起来就称得上文物了。
文物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讨论。
第一,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以前的历史;第二,文物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第三,文物可以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文献和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那么口耳相传的东西可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呢?
(口述资料)
请学生看第一组资料中的资料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思考这个故事属于什么资料?(口述资料。)
口述资料
实际上,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有些口述资料间接的曲折的反映了历史,有些口述资料直接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那么,哪些属于口述资料呢?原来许多民间传说就属于口述资料。比如端午节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等都属于口述资料。口述资料中除了传说外,还有口述历史。
现在人们还经常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些记载大多是真的,可以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可见,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可以记载历史。
那么,这三种资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学生讨论:第一组资料。
请大家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能被哭倒吗?
对,不能。今天秦长城已经不存在了,也没有被哭倒的痕迹,所以我们不可能通过倒塌了的长城证明孟姜女哭长城的真实性,可见口述资料和实物资料均有局限性。
同样,司马迁史记中有没有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呢?有些同学查阅了《史记》,没有找到孟姜女哭长城的记载,所以文献资料也无法印证。
但是长城我们都见过,请大家用几个词来描述长城。(工程浩大、雄伟壮观。)
那么如此浩大的工程由谁承担呢?(男子。)
如果男子都去服徭役,就会导致什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于是人们开始怨恨长城,怨恨长城恨不得把它哭倒,于是就演绎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我们知道长城没有被哭倒,可是强迫人民修筑长城的秦王朝却被农民起义推翻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口述资料中了解一些文献记载的不足,同时口述资料还可以使历史边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由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传说了解到秦朝徭役的繁重。
文献资料:司马迁对长城的记载,反映的是什么?(长城的防御作用。)
实物资料:城砖,反映的是什么?(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情况。)
这三种不同的资料,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长城的评价。反映的是长城的不同侧面。
孙中山对长城的评价是怎样的?(充分肯定了长城的防御作用。)
鲁迅的描述,反映的是什么?(反映的是徭役的残酷。)
那么究竟应如何看待长城呢?(我们应把口述资料、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全面的看待长城。)
可见,口述资料可以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实物资料可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纠正文献记载的错误,还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所以说:三种资料对我们认识历史都是十分重要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有合理的运用这三种资料,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貌。
训练学生判断三种资料。(过程略)
我们运用资料来解决实际问题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个案例。长期以来我国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许多地方都有“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山西省洪洞县有棵大槐树,官府曾把人们骗到哪里,然后又强迫他们迁到其他地方居住。所以,许多地方的人都说自己是大槐树那个地方的子孙。河北有一位同学的父母告诉他,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大槐树下,这位同学想证实一下,请大家帮助他。
在《明太祖实录》和《明成祖实录》中记载,在山西洪洞县城西的大槐树下共进行了十八次大规模的移民,而上百万山西省的移民都经过设在洪洞大槐树下的移民机构被迁往全国十几个省区和400多个县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明朝政府进行大批移民呢?然来,元末明初,由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人口急剧减少,土地荒芜。据史料统计,当时河北、河南、山东三个省加起来的总人口还不及山西一个省的人口多,所以,明朝的统治者为了休养生息,为了富国强民,所以明初的朱元璋就做出了一桩决策,主要就是从山西向河北地区,中原地区大量移民。
一棵大槐树,魂系千百代,如今,始于汉代的古槐已不复存在,但发生在古槐下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却永远烙进了古槐树下移民后裔的心目中。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洪洞大槐树已成为一种根的符号,一种家的标志。
大槐树公园图片。
所以,这些传说虽有虚构的成分,但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表达了人们被迫离开故乡的痛苦,以及他们对想象中的家乡的思念。这些传说虽然并不等于历史,但却能告诉我们老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事实上,研究历史并不容易,过去的事情毕竟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可能去重温一遍历史。因此要了解历史,必须依靠历史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
根据史料记录的不同方法,可以把历史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在文字、实物和口头资料中,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又同时代的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欧资料,都是第一手资料。后人写的历史著作都属于第二手资料。
上述讨论过的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那么,如何运用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呢?
学生总结如何运用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
正是凭借和利用了这些资料,我们生活的故事才不断被发现、被记载、被传承下来。
长城的资料:长城城砖上的刻痕和老乡家的城砖和石碑。
请同学判断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并思考:你能想到什么?(保护文物。)
希望大家能够做学习和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发现身边的历史,运用多种资料记载身边的历史,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下去。
(课堂作业)
写班史或家族史。要求:运用文献、实物、口述资料,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