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核外电子的排布

小学四年级的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0-11-0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核外电子的排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学案: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1课时核外电子的排布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意义,并会画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掌握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种类的方法。
4.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依据。
学习重点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学习难点电子层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知识点梳理
1.核外电子是排布: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最少有层,最多有层;第一层不超过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2.原子结构简图各部分的意义:圆圈圆圈中的数字
弧线弧线上的数字。
3.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元素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4.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决定的。
二、写一写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实施,小组完成后黑板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三、想一想
请同学们根据所画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观察每个横行有什么规律,每个纵行由什么规律?将你的意见与组内同学交流。
四、议一议
请同学们根据所画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和核外弧线上的电子总数之和有怎样的关系?那么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写出1-18号元素的名称,观察属于那种类别的元素,再看一下这种类别的元素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有怎样的关系?
五、填一填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容易电子;非金属元素容易电子。从而达到电子稳定状态。
六、测一测
1.请填写下表
元素性质与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倾向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He为2个)
不易得失、相对稳定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4个
易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个
易电子
不稳定
2.已知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属于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3.某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它的第一层有个电子,核电荷数为,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形成离子。
4.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A.质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D.核电荷数
5.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七、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组内交流,然后班内汇报。
八、教后反思jAB88.COM

扩展阅读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展示]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法

Na

Na+

Cl-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板书设计: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目的: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感受科学家们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也对原子结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二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电子云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3、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教学重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导学题纲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3.我们看到的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演示意图中有多少个电子。4.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1.什么是电子云,2.是一种物质?7.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8.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9.总结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引言]我们知道在原子内原子核的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犹如足球场上的一粒沙就集中了足球场的质量一样,而电子的质量很少。1、电子为何不会被原子核吸引到核内?提示;人造卫星为何不跌回地球,人又如何把卫星召回地形学生活动:电子高速运动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我们熟悉的最快的卫星与的电子的运动情况比较一下速度半径(m)质量Kg卫星7,96400n吨电子220010--109.11*10-31(我们享受到的最快的交通工具是飞机n*102(m/s)我们电子的速度一下子就到北京了在那么小的范围,高速度运动,1秒钟电子要转多少个圈,2.它的运动的是否有如卫星一样有特定的轨道?[仪器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析](,而我们的肉眼只能接受0。几秒的事物变化就如看电影我们都已经分析不出它的不连续性。学生必须记住我们所看到的现象只有一个电子在运动)3、学生活动:总结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师生共同活动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运动空间小。高速运动。(1)运动时没有固定的轨道。(2)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少,(3)近的地方出现机会多。再次演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情况,引出电子云的概念4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的一定范围内出现,好象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观察书本P124页强调(1)图中只有一个电子(2)每个小黑点的意义(3)小黑点的稀、密代表的含义5.[分析]如卫星一样离子地球远的运动速度大,还是近的速度大?运动速度大运动能大,则相对能量较大。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能量高分别叫第一电子层、第二电子层…..或K、L、M??。。。。。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量大稳定还是能量小稳定?原子希望自己稳定还是不稳定?(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2)再排能量高的。[分析]就如同一个国家生活安定的地方当然大家都想去,但这是不现实的每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有限的,所以每个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数也是有限的。[学生活动]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3)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4)最外层不(5)能超过8个(6)次外层不(7)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8)能超32个电子。{练习}东方高考配套,第一题。第二题。写出Br,S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K,F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老师分析---有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较复杂,我们主要学习主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1~~18号,日后再详细分析)[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1.外电子运动的特征:高速——无固定轨道——(多出现于)离核近处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尽量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的。(2)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3)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4)次外层不能超过18个类推倒数第三层不能超32个电子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和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涵义;了解离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进一步了解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能力培养:通过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过元素的性质跟它的原子结构关系的学习,使学生进一点掌握结构、性质之间的辩证关系。
3.培养学生从小热受途学知识的思想觉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电子排布规律与化学性质。
2.难点: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原子由哪些粒子构成?
2.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讲解后小结如下,展示小黑板)
2.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引入新课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点原子体积的几千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今天就要讲解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三、新课讲授
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讲解)除氢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外,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比较多,但是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区域运动。
(阅读)指导阅读课文第59页的第一自然段。
(小结)通常用电子层来表明支动电子远近不同。
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第一层
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第二层
能量更高→离核更远→第三层
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则四、五、六、七层。
2.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讲解)以钠为例说明原子结构图的三点涵义。
(讨论)利用投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并总结出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
(小结)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电子)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4,易得电子。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4,易失电子。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离子。
(概念)见课文第60页。
(讲解)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
(讨论)(1)说出(2Mg2)
(2)离子与原子的比较

区子


联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结构核内质子数=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性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
表示法Na
用元素符号表未如:
S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用离子符号表示如:S2-
相互转化
关系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4.离子化合物
(讲解)钠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两者化合生杨氯化钠。
(投影)
(板书)NaCl-NaCl
(讲解)对照投影讲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5.共价化合物
(讲解)利用氯化氢的形成讲解共价化合物概念及形成过程。
(小结)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Na、Zn、Fe。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CO2、HCl、O2、H2、N2、Cl2。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CaCl2、ZnCl2、ZnSO4。
四、巩固练习
1.课堂练习
(1)回答下列各题:
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的哪部分?
②下列哪些粒子的最外层到稳定结构?
③下列哪些粒子是原子?哪些粒子是离子?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凡是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都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②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
③2H、2H、H2都由氢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的想同。
(提示:(1)①最外层电子数;②A、B、C;③B、C、D,A、E。(2)①×;②√;③×)
2.典例分析
例1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不同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内中子数不同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理解元素这一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元素。所以说,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原子子核内质子数不同。任何一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但是质子数不变。
(答案:B)
例2下列粒子中预法错误的是()
A.共有3种元素、3种粒子
B.①③④都具稳定结构
C.③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是同种元素原子
D.①是阴离子,③是阳离子。
(分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涵义。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到稳定结构,是阴离子,③中最层电子数也为8,达到稳定结构,是阳离子,因此BD答案均正确。①②核内质子数均为17,是同种元素,构成不同的粒子,③④外层电子排布相同,但是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所以A、C答案均错误。(答案A、C)
五、归纳小结
1.掌握离子的其涵义。
2.识别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且能根据示意图判断阴、阳离子。
3.知道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典例。
六、作业布置。
1.课后习题1、2。

2.课时作业设计:第二大题。
七、板书设计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
二、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见投影)
三、元素分类、性质跟原子结构的关系(见下图)
四、离子
离子符号的意义(以2Mg2为例说明数字2的意义)
五、离子化合物
如:NaCl、KCl、MgCl2、CaCl2、ZnSO4其中以NaCl为例说明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六、共价化合物
如:、HCl、H2O、CO2等其中以HCl为例说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七、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