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第四节机械效率

幼儿园教案端午节

发表时间:2020-10-27

第四节机械效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四节机械效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四节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知道机械效率点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教具演示动滑轮(1个)、绳子、木块、桶、沙。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功的原理?
2.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5N的
物体,用功的原理求动力F=。
3.让学生计算最近一次考试本班的合格率。
二.新课教学
1.学生阅读教材(图14-6)
2.演示启发,引入课题。
G(N)h(m)W阻(J)F(N)S(m)W动(J)η
1.960.050.0981.20.10.12比较W动和W阻发现W动W阻为什么呢?引入机械效率。
3.有用功的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W有=Gh
4.额外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W额=W总-W有
5.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W总=FS
6.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之比。,计算本实验η。
7.了解一些常见机械的效率。
8.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及方法。
9.例题(略)关于η的计算。
三.小结及测试。
四.布置作业。【设计理念】
1.本节课首先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在此基础上理解机械效率,并通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加深机械效率的认识。
2。通过对机械效率的学习,让学生对效率问题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有个初步的概念,使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于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
教具和媒体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棉、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师: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生: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二、进行新课
师: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生:对沙子做的功。
师:(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生: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师:(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媒体显示),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媒体显示),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生: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最好,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师: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生:
师: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生:计算回答。
师: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
生:讨论回答。(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媒体显示)。
生:观察思考。
师: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生:做出猜想。
(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师: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
生: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师: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小组回答。
师: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思考回答。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动动脑
师: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生:讨论回答。
五、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板书设计】
四.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JaB88.COm

精选阅读

机械效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机械效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1.5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1.明确机械效率是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25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米,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_____,由此可判断出_______图的机械效率最大。(g取10N/Kg)

【课堂反馈】(见学生活动单)【作业布置】

(见学生活动单)

【教学反思】

机械效率》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机械效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1
推荐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不仅属于《机械与人》章节的重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整个八年级(初二)物理学习的集大成章节。其内容包含本章节机械功能特点、功、功率等相关知识,还囊括了多种受力分析、判断和物体运动、平衡等众多知识。可以这样说,本节内容基本上把一本书大部分知识都融汇交织于此。因此不仅是一堂新课,而且还是一堂涵盖面非常广的总结课,当然也是一堂很具有难度的挑战课。
2、本节课不仅学习新的物理概念“机械效率”,能够对于机械效率进行分析和计算,而且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真正的理解”效率”的切实意义,能够在生产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人文和科学的高度结合。
3、本节内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8年级物理学习一年以来的收关之课,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把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提升一定的层次和高度。
4、本节教学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分析上,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验让学生真切的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考验学生的实验探究,创造性、归纳总结、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通过一年以来的学习,同学们储备了一定量的物理基本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具有一定的实验、实践方法和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适应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应当主意少数同学学习能力不足的现象。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少一些高难度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的多步骤计算,尽量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和形象化,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知识,同时利用知识来解释、指导生产、生活。
2、适当的梯度和坡度,照顾不同学习能力层次的同学,让所有同学都能够参与学习和思考,有收获。
3、让学习走向生活,给学生预留一定的不同难度的课后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高度。
5、根据本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两个教学时进行。第一部分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理解机械效率,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计算,达到对机械效率的切实理解,掌握实验探究各种机械效率的方法,为下一节实践探究各种机械效率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践探究课,同学们应用上节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及要求探究不同机械在多种情况之下的机械效率,并且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机械效率的认识理解,同时能够利用所掌握和发现的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三者之间的区别、来源、联系等关系。
②掌握机械效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③掌握通过实验、实践探究、测量和分析计算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采集数据和分析,初步形象的理解机械效率,然后能够在理论分析的层次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机械效率以及影响机械效率的各种因素。并且最终能够从理论走向生活和生产。
3、情感和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理论实践相结合,主动探究寻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理解机械效率,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分析。
难点:对机械效率深入分析,掌握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能够区分功、功率、机械效率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意识。掌握实验探究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设备和教辅工具
多媒体投影仪、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等
六、设计思想
本堂课应该有以下几点突出表现:
1、教师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引导者,巧妙和高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知识的灌输者,甚至教师要学会装“不懂”让学生教老师,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实验、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首先由生活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然后上升到高层次的理论分析,最后又回归到生产生活中。切实的体现物理科技知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3、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互动,教师能够切实的掌握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把握程度,能够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内容。
4、巧妙铺垫,预留学习内容,为下节实验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教学流程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用简明、形象的问题引入新课题
3、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4、小习题训练,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5、对机械效率深层次,高高度的理论分析,掌握测量机械效率的基本方法
6、安排课后作业,以及下节学习内容
7、总结
八、教学详细环节以及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简单的知识构建
1、让学生选择搬运砖块的方式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抽点学生回答,让其说明理由
2、分析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克服其他阻碍因素所做的功
总功:使用机械时所做的功,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示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分析运送砖头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引导学生分析:在实际使用机械的时候,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不得不做额外功。
3、引导分析机械效率
分析引入原因
①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②表达式:
③说明:1:数值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意义和作用:评估机械的性能,效率。
学生活动:翻看书本,找出答案回答。并且对知识点加强记忆。
(二)实验探究,切实体验实际,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向提问如何进行实验体验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机械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和回答,教师引导
2、学生分组实验,采集数据,分析计算,并且把各组数据公布于黑板之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行评估。

后来改为观看我所做的实验视频

(三)课本例题分析处理,明确规范解题格式、方法和要求。
学生活动:抽点学生分析题目,讲解思路。强化解题格式。
(四)深层次的分析理解机械效率
1、公式的变形应用,配置一道小型的练习题。
练习1、已知某工地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5%,要把质量为200千克的砖块提升10米,则滑轮组自由端拉力应该做多少功?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练习,记忆强化。
2、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关系
学生活动:讨论效率大越大,则说明机械所做的有用功越多?
机械效率大小跟所做的各种功大小没有任何必然的关系,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当中的比例、份额。当控制变量时,讨论相互之间大小关系。
3、讨论思考:机械效率的范围
机械效率小于1,所以各种机械可以按照我们需求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绝对不省功。
4、讨论思考: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能否说机械效率越大,则功率越大,或者说功率越大,效率越大?
两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机械的性能
5讨论回答: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当有用功一定时,尽量减少额外功(减小总功)提升相同质量的砖头一定高度
当额外功一定时,尽量增加有用功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尽量增加重物质量,好比打的包车,尽量多座人
当总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电动机提升重物时,尽量减少附载物
6实际操作中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减小摩擦,给滑轮组添加润滑油等
减少、减轻附载物
组合机械越多,效率越低!
(五)、观看实际生产生活中机械的使用,掌握选择机械的方法
(六)、简单习题训练,检测知识掌握程度。
①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B.减小额外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C.机械效率越大,功率也越大D.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②为了提高机械效率,下列各种措施中有效地是()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B.总共一定,增大额外功
C.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D.额外功一定,减小总功
③甲乙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是85%,乙的机械效率是60%,则()
A.相等的时间内,甲机器所做的功多B.做同样多的功,甲机器花的时间少
C.甲机器比乙机器省力D.上述说法都不对
④一滑轮组,不记绳重和摩擦,用它来提升一重为G的货物时,其机械效率为80%。若用该滑轮组来提升一重为2G的货物时,其机械效率()
A.大于80%B.等于80%C.小于80%D.无法确定
(七)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如何对待生活学习。多,快、好、省。
(八)安排下节教学内容,安排课后作业。
下节课学习内容预告及安排:
1.实践探究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否恒定、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要求:提出自己的猜想,别且根据猜想设计可行的实验验证方法,提前设计好数据采集表格。
九、课后作业:
1.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1000N的物体提高2m,所用的力是550N,则有用功为_____J,总功为_____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的重力_____N(不计绳重及摩擦)
2.如图1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100N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8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欲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____N,拉力在5s内做的功为_____J。
3.用500N的力拉着滑轮组绳子的自由端移动8m时,可将滑轮组悬挂的重为150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则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是[]
A.25%B.75%C.15%D.85%
4.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D.以上说法都不对?
5.起重机在1min内能把5.0×104N的物体匀速提高30m,它的机械效率是60%,在1min内,起重机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J?所做的总功为多少J?总功率是多少W?


6、用滑轮匀速提升360N的物体,假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考虑既省力又方便,问:此滑轮组应由几个定滑轮几个动滑轮组成?实际拉绳的力多大?



十、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1、有用功:
2、额外功:
3、总功:
4、机械效率:
①定义:
②表达式:
③理解、强调:


练习题分析,作图,说明,草稿等






第四节力


第四节力

从容说课

“力”这个字学生非常熟悉,用得很广泛,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也不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理学中所讲的力的含义.

因为力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体育项目为基础并通过“想想做做”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入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到“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结论.

本节课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得到学生容易理解的结论,难点就能突破.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具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实践和探究,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法:通过学生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及形状的改变,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探究活动,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教具准备

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两辆、旱冰鞋、弹簧、钢尺(或钢锯片)、投影仪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用投影仪投影放大“力”字.

[师]请同学们用“力”字组词.

[生]力量、力气、能力、药力……

[生]理解力、战斗力……

[生]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

[师]“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同学们先来试试力能干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力的作用效果

[想想做做]

请三位同学分别拿着弹簧、钢尺(或钢锯条)、已充气的气球向同学们展示.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说出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用力的时候,弹簧被拉长、气球被压扁、钢尺也由直变弯了.

[师]短变长、圆变扁、直变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它们的样子都和原来不一样了.

[生]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

[师]物体形状的改变我们称之为形变.形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力,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师]同学们接着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生]小铁球原来是静止的,当磁铁慢慢靠近时,到了一定距离,小铁球就会运动起来,向磁铁靠近.

[生]小铁球向磁铁靠近时,如果让磁铁慢慢离开小铁球,小铁球还会跟着磁铁跑.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请大家接着用文具盒和书做成一个斜面,按教材P31图11.4-1所示,让小铁球从斜面滚下,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

[生]让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时,小铁球做的是直线运动,如果在和它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上磁铁,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就会向磁铁的方向弯曲.

[生]小铁球不仅运动方向改变了,我们这一组的小铁球运动方向改变后还停在了磁铁旁边,静止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讨论.

[生]磁铁就是吸铁石,它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所以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力”.

[师]大家觉得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能不能从另一个方面去验证?

(同学们思考、讨论、试验)

[生]我们用铅笔或钢笔慢慢靠近静止在桌面上的小铁球时,小铁球就不会产生像原来那样的运动,因此,我们认为刚才那位同学的分析是对的,就是因为磁铁对小铁球有力的作用.

[师]由磁铁使小铁球运动,大家说力能干什么?

[生]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还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速度是多少?

[生]物体静止时的(相对)速度是零.

[生]也可以说静止是(相对)速度为零的运动,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师]因此,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或者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发生了改变,我们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由磁铁使小铁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同学们一起说)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总结同学们的实验,结合P31图11.4-2,大家说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简称为牛,符号是N.1N是多大的力呢?

[投影]

·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1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

·一般人右手的最大握力大约是560N,左手的大约是430N.

·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400N,女子大约是39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你们面前的橡皮筋或弹簧,先轻轻地拉,然后慢慢加力,注意不要拉断了.在拉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弹簧或橡皮筋的变化.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用的力越大,弹簧或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形变越明显.

[生]这说明了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拿着弹簧如果不是拉,而是压,会怎么样?同学们试试.

[生]压弹簧时,弹簧缩短了.

[师]用弹簧实验时,拉——长,压——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生]刚才用磁铁和小铁球实验时,磁铁从右端靠近小铁球,球就向右运动;磁铁从左端靠近小铁球时,球就向左运动.

[生]我们教室的门,向里拉是开了,向外推是关了.

[师]长短、左右、开关,力产生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生]因为力的方向不同,所以产生的结果不同,说明力的方向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师]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教室的门打开(或关上),手的位置先从门把手开始逐渐向转轴靠近,重复几次.(靠窗户的同学可以开关窗户)向大家说说你的感觉.

[生]越靠近转轴的地方门越不容易开(关),用同样大小的力,在门把手的地方开(关)门最容易.

[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同样大的力作用在门上,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是因为手作用在门上的位置不同,说明了力的作用点(的位置)也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生]这下我还明白了门把手为什么装在现在那个地方了.

[师]同学们还能举出生活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吗?

[生]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一般握在把的末端,这样比较省力.

[生]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时,头顶在球的不同位置,球走的弧线也不同,破门的效果也就不同.

[师]经过同学们的实验,大家知道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就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请同学们看书P32最下面及P33上面一段文字,了解怎样表示力的三要素,并表示出老师水平向右推课桌的力的三要素.

(同学们看书、作图,教师巡视指导,选择两名同学将教师推课桌的力的三要素画在黑板上)

[师]结合学生画在黑板上的图说明,像同学们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力的示意图.大家能总结出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吗?

[生]要先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起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时,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作力的示意图时,不需要画出物体,一般是画一个方框来代替物体,这样省事.

[生]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表示,也可以用终点来表示.

[师]还有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投影]

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①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体A的拉力.

②沿竖直方向向下压物体B的压力.

③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左20N的拉力和水平向右25N的拉力.

学生练习,三名同学分别板演三题.练习结束后教师点评.

[师]第①题的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线段的起点,第②题的力的作用点在线段的终点,第③题有两个力作用在小车上,两个力的作用点就可以画在一点上,并且用数值和单位表示出了力的大小.为三名同学的出色表现,大家鼓掌(击掌)祝贺.

[师]同学们刚才在鼓掌(击掌)的时候,你的手有感觉吗?

(同学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奇怪,接着有人会再拍手感觉一下,最后同学们会肯定地回答:有)

[师]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生]轻拍的时候,两只手接触时感觉到了有障碍;用力拍的时候,手就感觉到有点疼.

[生]我认为手感觉到疼,是因为手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哪只手(或谁的手)疼,谁的手受到了力呢?

[探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同学们再用手用力拍一下桌子,看有什么感觉?

[生]很疼.

[师]你们用手拍桌子,是谁对谁有力的作用呢?

[生]是我们的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是桌子受到了力.

[师]桌子受到了力应该桌子疼,你们的手为什么会疼呢?(提出问题)

[生]手是被桌子碰疼了.

[生]是不是手在拍桌子,对桌子有作用力的同时,桌子对手也有作用力!(猜想与假设)

[师]同学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自己验证一下,然后交流你们的感想.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第一组:我们已经知道磁铁对铁块肯定有力的作用,还需要知道铁块对磁铁有没有力的作用.因此,我们选择了一块磁铁、和磁铁外形相同的长方体铁块、两辆小车.(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1:将磁铁放在小车上,手拿铁块慢慢靠近,当近到一定距离时,载着磁铁的小车运动起来.如慢慢移开铁块,载着磁铁的小车还会随着铁块一起运动.

实验2:将磁铁和铁块分别放在两辆小车上,让它们慢慢靠近,靠近到一定距离时,两辆车会自动地一起运动起来,最后靠在一起.(进行实验)

从实验现象看到载着磁铁静止不动的小车,当铁块靠近它时,就会运动起来,说明磁铁也受到了铁块对它的作用力.(分析与论证)

第二组:穿着旱冰鞋的两名同学面对面站在一起,甲用力推乙时.甲乙两同学同时向后运动.甲用力推乙时,给乙一个作用力,同时甲也产生了向后的运动,说明甲也受到了乙对他的作用力.

第三组:用手用力提起装满水的水桶,手对水桶有向上的作用力,同时人会感觉到手被向下拉,说明手对桶有向上的作用力的同时,桶对手也有向下的作用力.(评估和交流)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实验探究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总结各组同学的实验,我们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一个物体受到了力,肯定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个力.受到力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受力物体,施加这个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投影]

练习:分析下面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①人推车.

②马拉犁.

③磁铁吸引铁钉.

④推土机推土.

⑤起重机吊起货物.

[生]人、马、磁铁、推土机、起重机是施力物体;车、犁、铁钉、土、货物是受力物体.

[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师]所以我们不能离开力去讨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也不能离开物体去讨论力.有时为讨论问题方便,只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是一定存在的.

[师]现在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物理学中的力是什么?

[生]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或者说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三、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

1.初步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可以用力的示意图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很多,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例如:让同学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教学用的刻度尺,使尺面沿水平方向提起来.第一次捏在尺的一端,第二次捏在尺的中间,比较其难易程度(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打乒乓球时,可以打出不同旋转、不同弧线和不同角度的球,这主要与击球点(作用点)和对球施力的方向有关,要打出不同速度的球,主要与对球施力的大小有关.

2.脚;脚.

3.手对桌子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桌子对手的作用力.

4.略.

5.被马拉动的车辆不仅受到马的拉力,还受重力、支持力,

甚至还有摩擦力,如果要求画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到的拉力,

只画一个拉力即可.题目要求用示意图表示被马拉动的车辆受

到的力,则车辆所受的全部力都要表示出来,如右图.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