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3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最根本因素是()
A、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C、人类19世纪创造出优秀的思想成果
D、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
2、下列不属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事件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B、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D、法国巴黎第三次武装起义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1)第一次较为完整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阐明了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3)阐明了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4)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1)(2)(3)B、(2)(3)(4)C、(1)(3)(4)D、(1)(2)(3)(4)
4、关于巴黎公社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B、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把劳动人民利益摆在首要地位D、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5、下列对巴黎公社爆发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C、普鲁士的侵略D、普法停战协定的签订
6、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其根本原因在()
A、法国工人阶级尚未完全觉醒B、资本主义大工业尚未充分发展
C、法国工人政党尚未建立D、法国工人阶级尚未得到农民支持
7、巴黎公社最根本的经验是()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
B、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无产阶级掌握革命武装
D、没收资本家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8、巴黎公社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A、资本主义社会将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9、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功绩是()
A、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促成俄国十月革命条件成熟的客观条件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世界大战B、《四月提纲》的指导作用
B、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苏维埃政权D、人民群众掀起了新的革命浪潮
11、《四月提纲》的主要作用在于()
A、对“二月革命”起了指导作用
B、为布尔什维克和人民群众指明了革命方向
C、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信心
D、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动员令
12、20世纪初的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在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但相对落后;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尖锐;一战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革命力量相对强大()
A、B、C、D、
13、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B、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C、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D、反动统治薄弱,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14、关于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四月提纲》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方向
B、“七月事件”表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
C、“十月决策”决定近期进行武装起义
D、攻占冬宫宣告十月革命取得全国胜利
1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这主要表现在()
A、市场物价稳定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D、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
16、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1)社会主义工业化(2)完成土地改革(3)社会主义改造(4)没收官僚资本()
A、(1)(2)B、(3)(4)C、(1)(3)D、(2)(3)
17、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个体手工业互助合作
C、对私营资本剥削加以限制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8、“一五”计划的实质是()
A、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重
B、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
C、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
D、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
19、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主要的特点是()
A、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B、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D、是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0、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A、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革命从此开始
二、材料解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制,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工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材料二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为这样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是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吴于、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德国海军中的起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在全欧洲增长的最高表现;其次,帝国主义者为扼杀俄国革命而媾和的威胁)和军事形势(俄国资产阶级和克伦斯基之流已经明确的决定把彼得格勒让给德国人),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的党(莫斯科的选举),以及第二次科尔尼洛夫叛乱显然已在准备(军队撤出)调往彼得格勒、哥萨克包围明斯克等等----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23日)
试结合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俄国布尔什维克由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过渡中策略的变化。(要求:内容应包括革命形势、革命策略、结果。限200字)
22、阅读下列材料
记者进一步直率的问(荣毅仁):“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你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荣毅仁答道:“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的投资总额是多少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
----《凯歌行进时期》
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背景是什么时期?
(2)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荣毅仁所代表的阶级的?据此采取了什么政策?
(3)荣毅仁的得失之论说明了什么?
三、问答题
23、马克思说:“公社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试结合巴黎公社革命的有关史实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的正确性。
24、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
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探索?说明其效果。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探索有什么不同?造成什么后果?
(3)我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怎样?对此你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D3、D4、D5、A6、B7、A8、B9、B10、A11、B12、D13、B14、D15、C16、C17、D18、D19、B20、C
二、材料解析题
21、形势: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小资产阶级政党掌握苏维埃政权;德国发生革命,俄国资产阶级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获得多数。
策略:由革命和平发展到发动武装起义。
结果:实现了由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十月革命胜利。
22、(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2)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获取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共产党领导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赎买的政策。
(3)反映了荣毅仁对剥削阶级尔虞我诈残酷性的痛恨,也反映他对社会主义改造获得新生的感慨与欣喜之情。
三、问答题
23、(1)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政权。(2)从巴黎公社政权的领导人和阶级成份来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数是工人;其中有些委员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被公认为工人阶级代表。(3)从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这是最能说明公社性质的一个方面。公社在建设新政权的同时,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公社的社会经济措施和其他民主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无产阶级性质;特别是公社实行的社会经济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综上所述,说明巴黎社会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4、(1)探索:首先设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这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恢复商品交换。苏俄政府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扩大生产,恢复经济。
效果: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俄国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找到了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不同:在斯大林时期,开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后果:这种体制有严重的缺陷和弊端,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3)背景:中国是资本主义不发达、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
途径:采用合作化的方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认识:通过三大改造顺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发展了生产。在改造后期急于求成,工作过粗,遗留了一些问题。
相关阅读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题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单元测试题
1,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购买的胜利D,十月革命的胜利
2,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3,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的广大工人觉醒的时间是
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30、40年代C,19世纪60、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4,、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B、法国不成熟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状况
C、没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D、没有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
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A、第二国际的领导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
C、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D、帝国主义各国的大规模厮杀
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是()
A、没有科学理论指导B、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
C、没有无产阶级政党指导D、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7,恩格斯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想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运动中去。”对这段话正确的理解是()
A又想创立科学理论B、只想创立科学理论
C、用科学理论去武装无产阶级D、创立科学理论,赢得学术专利
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是()
A、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B、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
9,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的基本条件是( )
A、马克思的才能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D、文化遗产和社会实践的作用
10,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其含义是( )
A、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实际是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11,1871年巴黎起义属于( )
A、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B、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 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
12,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推出世界大战
13,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最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
A、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B、俄国无产阶级组织性、战斗性强
C、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领导D、俄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14,1917年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决定用武力夺权代替和平夺权,主要是由于
A、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B、人民群众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七月流血事件发生,临时政府完全掌握政权D、临时政府勾结前线反动军官准备到首都镇压革命
15,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理论来源不包括
A,德意志的古典哲学B,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无政府主义
16,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A,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B,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C,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否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
17,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B,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C,没有建立革命政府D,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18,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不包括
A,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B,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C,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D,公职人员的薪金没有限制
19,以下错误的是
A,“二月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各种社会矛盾
C,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二月革命后,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试图建立自己的武装
20,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社会主义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D,农民阶级的革命
2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同那个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A,英法集团B,德奥集团C,协约国集团D,英美法集团
22,关于《土地法令》,错误的是
A,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B,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
C,为了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D,废除了农奴制
23,有关十月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C,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D,使俄国立即退出了一战
24,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的时间是
A,1917,3,B,1917,4C,1917,7D,1917,11
25,下列各项中,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不相关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各国普遍建立
C.马、恩长期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D.欧洲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
26,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基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27,《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B.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的思想成果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28,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为共产
主义事业并肩作战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A. B.C.D.
29,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的事件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巴黎公社正式建立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D.法国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3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1871年3月28日B.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C.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D.其失败并非偶然
31,最后一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就义的地点是()A.蒙马特尔高地B.梭蒙高地C.凡尔赛宫D.拉雪兹公墓
32,“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工业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B.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尚未建立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尚未激化D.第一国际未能起到领导作用
33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的根本原因
B.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的爆发
D.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34,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结果却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具体表现在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了政府实权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35,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
A.把沙皇专制制度赶下历史舞台B.通过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没收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36,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是 ()
A.无产阶级集中程度和组织程度高B.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
C.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列宁的领导
37,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获得胜利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革命历程曲折反复()
A.B.C.D.
38,以下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B.C.D.
阅读下列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请回答:《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1917年4月。
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死敌”指的是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指的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
“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镇压工人、士兵示威游行,造成七月流血事件。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决定。
BABBD,DCDCD,ADACD,DCDDD,BDDCB,CDCCB,DACBC,DCD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五、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程标准]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单元综述]
1、突出五个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标志、基本原理及意义;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意义;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新中国为过渡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奠基举措;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现及其意义。
2、形成三个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俄国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表明资本主义可以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暴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首先在英国)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三大思想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
B、诞生的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阶级斗争推动历史的发展;
②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肯定共产主义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建设共产主义。
C、影响: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巴黎公社
1)、背景
普法战争法国失败,第三共和国的成立,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的反动政策。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2)、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代之以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
民选供职人员,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经济建设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维护工人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3)、失败
主观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取得联系,更没能发动广大农民;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还不具备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4)、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它的经验教训是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
2、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
2)、《四月提纲》的发表(列宁)
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十月决议内容: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5)十一月起义
攻打东宫
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具体内容P128)
内容:《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
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3、意义
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作主”的美好愿望;它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世界: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1、奠定基础(1949——1952)
(1)政治: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人民政权
a、解放全国领土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b、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原因: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抗美援朝1950——1953年
(2)经济: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使国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既具有民主革命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b、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c、大力恢复发展生产——加强对农业和工矿企业的领导,调动其积极性。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
(1)经济基础
a、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
内容(任务):1953年提出,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言之“一化三改造”。
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年)
①内容: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改造生产关系与提高生产力同时并举)
(2)法律保证1954年“一届人大”
a、内容: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规定了国家性质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规定了根本政治制度为人民代表大会制;
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及义务。
b、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意义:
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的意志;
③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法律保证。
3、三大改造
1)、农业
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
形式: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形式:合作化
3)、工商业
方针:国家资本主义
形式:从低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最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4)、结果及意义
到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上,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劳动分配上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条件
马克思主义标志《共产党宣言》
的诞生意义
知识网络结构
理论产生
革命实践
制度确立
历史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过程
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在中国的建立路线方针知道,法律保证
建立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
伟大意义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
3、与学生一起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是曲折的,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会取代旧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诞生。
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
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教学建议:
(1)本节课讲述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范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概念,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阐释,以利于学生对新课的理解。
(2)本课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叙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条件、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以及意义等。其中重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应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等四个方面推导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3)本课还讲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巴黎公社,这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要重点分析巴黎公社采取的革命措施及其性质和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并从中分析出巴黎公社失败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及根本原因。
(4)此外,还要结合教材中的“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中的史料,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等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在教学中,要运用相关的历史资料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显示]马克思相片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幅相片是谁吗?
生: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导师马克思。
师:回答得很好,那你们知道马克思到底有多伟大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史料。
[课件显示]“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四名。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师:马克思对人类到底有何贡献,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殊荣?
生:因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事物内在联系,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理应获得如此高的美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授新课]
[课件显示]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之相对应还有一种叫空想社会主义,大家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谁吗?
生:他们是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特别是欧文还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但结果失败了。
师:那空想社会主义又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许多欧美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都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这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地提高,社会财富与日俱增,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了出来。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斗争日益高涨。为了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傅立叶等创立了美妙的社会设想。
师:回答得非常好。请大家结合教材思考一下,“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弊端的暴露以及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的美妙设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联系?
生:“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这就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经济基础。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天才设想则为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思想基础。
师:很好。那为什么说傅立叶等人的设想是空想呢?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材料,并思考这一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按傅立叶的设想,每个“法朗吉”占地一平方英里,按股份公司形式组成,领导人由成员选举产生,“法朗吉”的生产方式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只是一些小工业,是农业的附属和补充。成员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劳动,收入按劳动、资本和才能的一定比例分配。这样,人人就可以生活在其改良的和谐社会里。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朗吉”是傅立叶根据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的状况而设计的改造社会的蓝图。在这里,人人的生活都有保障,但这种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时还不具备形成这种理想社会的社会条件。
师:是的,实践最终证明傅立叶的设计是空想,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但欧洲工人阶级并没有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美妙设想,而停止了同资产阶级作斗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它标志着世界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请看屏幕上的材料,大家想一想此时工人运动有什么特点?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英国宪章运动的《会国请愿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只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生:材料表明,英国工人运动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它说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运动已从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工人阶级已作为一种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师:很好。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包括英国宪章工人运动在内的三次工人运动,它标志着工人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但这些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要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个问题:“工人运动的发展和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什么内在联系?”
生: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随着工人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也不断兴起和发展,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阶级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这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师:为了指导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入工人群众,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中。同时还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最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课件显示]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想想议议: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师: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两段话出自哪一经典论著吗?
生:没见过。
师: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规律,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反映出什么问题。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生: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2、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下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生:肯定了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同时指出它的局限性。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3、无产阶级不仅是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而且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是新社会的创造者。生: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多媒体课件打出材料)
4、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生: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并为个人的自由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二是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三是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师:马、恩这一论断有什么价值?
生:《共产党宣言》中的论断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斗争方式、方向和前途。它号召工人阶级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并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增加了无产阶级取得斗争胜利的信心。
师:分析得很好。《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从此,无产阶级有科学理论指导革命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来的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师:同学们请思考: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重大意义?
生:(讨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学习。一方面,知道《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的马克思主义诞生;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诞生,科学地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巴黎公社就是在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暴发的。
[课件显示]
三、巴黎公社
合作探究:
师: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不久,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生:老师,巴黎公社跟我国的以前实行的人民公社有什么区别?
师:巴黎公社指的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而我国的人民公社则是一种行政区划而矣。下面请同学们看教材,整理一下巴黎公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生: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都推行投降卖国政策和敌视工人的政策,这极大地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发动武装革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师:巴黎公社是一个什么样性质的政权?并谈谈你们的理由?
生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是由巴黎人民组建成立的,当然是无产阶级政权。
生2: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如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成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总之,这些措施都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的。
师:大家说得好,而且理由都很充分。既然巴黎公社采取了如此坚定的革命措施,但它为什么后来还是失败了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1: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可以看出,当时世界主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早产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命运。
生2: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看,它存在明显的局限。它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致使该银行成为后来资助反动政府镇压巴黎公社重要的财政来源;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起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这使得巴黎公社没有得到全国各地农民及其他阶层的支持。
生3:在巴黎公社革命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正确领导,故而尽管巴黎公社战士在革命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不能挽救巴黎公社的失败命运。
生4:反动势力太过于强大,在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巴黎公社最终失败了。
师:刚才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同学们再归纳一下,哪个是导致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哪个是主观原因?哪个是客观原因?
生:第1个是根本原因,第2、3个是主观原因,第4个是客观原因。
师:(小结)非常好。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巴黎公社昙花一现,但它的意义还是重大的,请同学们分析归纳它的意义。
生:巴黎公社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它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后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宝贵财富;它的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将要取得胜利的前兆。
问题解答: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熟读《共产党宣言》。
思路引领: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中进行归纳。
答案要点: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指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
试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关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解题关键:①本题旨在培养概括知识的能力。②明确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三大工人运动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失败,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它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又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爆发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要求,通过研究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深入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64年第一国际产生,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课堂小节: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弊端不断显露出来,马克思吸收了先进人类文化成果,结合工人阶级具体实践,创立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给黑暗中前行的人们点燃了火把,并于1871年在法国进行实践。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巴黎公社昙花一现,但它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后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宝贵财富;它的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将要取得胜利的前兆。同时也说明了一种新制度的确立,并不是平坦的,需要不断地斗争创造。
第四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四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英国广播公司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3.在某次历史知识演讲中,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赢得了参赛者和听众们的一片赞美之声。下列各项中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正确答案是()
A.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B.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强大
C.无产阶级政党尚未诞生D.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
4.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B.空想社主义者C.巴黎公社领导人D.第一国际领导人
5.160年前,有一本在当时并不起眼的小册子出版了,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本小册子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劳动者》D.《资本论》
6.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③《共产党宣言》④《国际歌》的诞生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7.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的成立B.第一国际的成立
C.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8.当时,巴黎公社委员佛兰克尔说:“3月18日的革命完全是由无产阶级完成的,如果我们丝毫不为这个阶级谋福利,那我认为公社本身的存在就毫无意义。”为了为无产阶级谋福利,巴黎公社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①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②公社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
③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④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如果人们参观“巴黎公社墙”、观赏“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其感受应不包括()
巴黎公社墙公社战士英勇就义图
A.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的特殊B.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
C.当年阶级矛盾的激烈D.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
10.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11.下列事件与右图人物无直接联系的是( )
A.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C.领导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
D.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12.图中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是()
图一列宁图二阿芙乐尔号进攻冬宫
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
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3.十月革命前,列宁发表了重要演说,指出俄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性文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B、《告俄国公民书》C、《国家与革命》D、《四月提纲》
14.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所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最能满足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C.《土地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15.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16.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
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
17.1917年4月16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就是()
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18.(原创)右图是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而撰写的《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
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19.右图是毛泽东于1937年写的《矛盾论》,在此书中毛泽东对俄国十月革命作出了如此评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20.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二、非选择题(40分,21题12分,22题16分,23题12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捣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只是捣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还准备去捣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时人的通信)
材料二: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为了避免发生富者利诱、有权势者威胁等弊端,应当实行秘密投票。……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惟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摘自1839年《全国请愿书》
材料三: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的蒙马特尔高地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这时,警钟长鸣,一场革命开始了。……3月28日,巴黎人民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正式宣告成立。
请回答:
(1)材料一他们采取什么斗争方式?反映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他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
(2)材料二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斗争方式有什么新的变化?具体要求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出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方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4)你认为巴黎公社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2.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尝试”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2)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依据是什么?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人是如何正确反思并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
23.理论指导、史料研习、社会调查和问题讨论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代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指导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是什么?
(2)史料研习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
“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
“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问题讨论
攻打冬宫井冈山会师
某实验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结合上图讨论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
(4)社会调查
调查历史见证人,了解人们对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感受。请参照示例回答:
答题示例:
调查题目:中国的改革开放
调查理由: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调查题目:戈尔巴乔夫改革
调查理由: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图一《共产党宣言》封面
材料二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下列对材料二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B.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D.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有何意义?
(5)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理论有何关系?
(6)材料一、二反映的理论在中国得到实践和发展。指出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论上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实践上取得巨大的成果。
参考答案
1.A注意题干中关键词“最基本”。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工人阶级生活悲惨。一方面引起工人运动高涨,另一方面也使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开始反思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
2.[解析]B因为《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D4.B5.B6.C7.A
8.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措施,属于史实识记。第④项为巴黎公社的意义而非具体措施。故答案为C.
9.A10.A11.C12.A13.D
14.B俄国人民最需要的是和平。
15.B16.B17.A18.A19A
2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外问题的比较分析能力,A、B项构不成革命道路的选择,俄国在1861年改革后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样D项不可能是正确答案。在1927年,中共领导的几次城市暴动都失败了,说明了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因此选C。
21.答案:(1)捣毁机器自发斗争阶段。他们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产阶级的剥削,以为贫困根源是机器。(2)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普选权。(3)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到新阶段。(4)失败的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但是它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它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工人阶级得到解放以前,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将一再表现出来
22.(1)用暴力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是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2)答案提示:从领导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和以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社会制度为目标进行分析。启示:资本主义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取代。(3)八一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发生在城市或以进攻城市为目标,就是借鉴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夺取政权的革命模式。但起义遭受失败或挫折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形势,认识了国情,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
23.(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国际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2)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3)俄国:城市中心道路;中国: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4)理由: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或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失败。)
24.(1)B(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3)巴黎公社成立。新型的工人政权。(4)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5)巴黎公社的成立和俄国十月革命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和发展。(6)理论的发展表现为毛泽东思想形成;实践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