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国际救援委员会:难民的“庇护所”

小学队会教案

发表时间:2020-10-21

国际救援委员会:难民的“庇护所”。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国际救援委员会:难民的“庇护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非洲的种族冲突中,在巴尔干的战火硝烟中,在中东的血雨腥风中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被称为国际救援委员会的国际救援组织的出现,并为那些因种族冲突和地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诞生于1933年的国际救援委员会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了。它源于当年由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领导的国际救援协会,起初的主要工作是致力于帮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犹太人摆脱苦难,后来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人和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人也得到过它的救援。

1942年,国际救援组织和紧急营救委员会合并,改称国际救援和营救委员会,简称国际救援委员会。二战期间,国际救援委员会启动紧急救援项目,在欧洲建立医院和儿童中心,开展难民重新安置工作。JAB88.CoM

到目前为止,国际救援委员会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了数千名成员,在西非、非洲大湖地区、巴尔干、中东和亚洲等地区的大约30个国家开展工作,投身于灾难中的救生、难民家园重建、建立学校和培训教师、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儿童、修复医疗健康系统、恢复难民生计以及帮助难民实现家庭团圆等大量的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扩展阅读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内容位于教材的第115页至11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板书: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速度快
不怕危险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课后反思
对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感兴趣的问题要问个究竟。这样学生的课内活动就延伸到了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另外我常常寻找发现课文中渗透拓展的契机。为学生补充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名言、警句、诗词等内容,让课堂时时充满活力。

28*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难点:

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板书:

28、中国国际救援队

速度快

不怕危险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课后反思

对文章中不明白的地方,感兴趣的问题要问个究竟。这样学生的课内活动就延伸到了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另外我常常寻找发现课文中渗透拓展的契机。为学生补充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名言、警句、诗词等内容,让课堂时时充满活力。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罗鸿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

新华网新疆巴楚2003年2月27日电在对新疆2?24地震灾区进行灾后援救的队伍中,有一支队伍装备精良、操作规范的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来新疆巴楚县地震灾区执行灾后救助是他们自创建以来首次出征。

中国国际救援队创建于2001年4月27日,简称CISAR(ChinaInternationalSearchandRescueTeam)。

中国国际救援队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工程部队、武警总医院三个部门联合组建,所有的队员都接受过国际救援的训练,拥有国际救援的相关资质。目前有队员200多人,主要针对国际上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援救。

目前这支队伍的装备堪称世界一流,搜索设备、救援设备、动力设备、通讯设备、医疗设备等等大多采用目前国际先进的仪器。世界上很多经济较发达国家很早就拥有了国际救援组织,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组建了救援组织,现在拥有此类组织的国家还有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一个国家建立国际救援组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

200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后,救援队立即赶到了灾区。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讲我国国际救援队参加阿尔及利亚地震救灾的事。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通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并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师生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课文,勾出使自己受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感想。

3.分小组交流,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导学生讨论、交流阅读中的收获

a)说说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b)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救援队工作情况的词句,说说这些词句说明什么?

(队员们克服了疲惫,顾不上自己的休息,怀着满腔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刻投入到搜救幸存者的行动中)

c)理解“交口称赞”“闻名遐迩”等词,知道搜索犬“超强”的表现也反映了中国救援队对救灾工作的尽心尽职。

d)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再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五、总结

读读课题,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六、读读“资料袋”后多了解一些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事迹

资料: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伊朗内政部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紧急援助。北京时间2003年12月27日夜23点5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伊朗科尔曼省省会科尔曼市,这里距离地震中心巴姆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12月28日夜,中国救援队在进行了1天的搜救行动之后,才开始搭建营地。12月29日,在搜救过程中,搜索犬作为特殊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2004年1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回到北京。

板书设计

仔细

不顾疲劳坚持战斗细心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搜寻

“超强”──“救灾明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

2、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3、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4、在清楚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5、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以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课文


[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课文]

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震后,中国政府立即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由30人组成的救援队。

经过1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中国国际救援队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tā),失去亲人的大人、孩子在哭泣,空气中弥(m)漫着尸体腐(fǔ)烂后散发的臭(chu)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chng)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sōu)索着每一条缝隙(x),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zng)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fi)墟(xū)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

在这次救援中,有一个特殊队员搜索犬(quǎn)超强,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救灾明星。5月24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得到信息:有个儿童下落不明,可能仍被埋在废墟里,希望能够协(xi)助救援。虽然这个地方不属(shǔ)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负责范(fn)围,但为了抢救孩子的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是派出部分队员前往救援。他们带着搜索犬超强在废墟中来回搜索。突然,超强冲着一条水泥板夹缝狂吠(fi)不止,大家兴奋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看到了废墟中有一只隐隐活动的胳膊。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zhēng)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ěr)。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w),载(zi)誉(y)返回祖国。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说课设计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6册第28课,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在学习本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

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也放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以增加学生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讲授时由于本课是一篇通讯,在教学时没有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热爱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读文训练,在读中悟,在悟中思。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随文识字,多种方式再现巩固生字;结合语境理解重要的词句。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学生口述、理解分析、师生共研。再经过朗读感悟。如:来到这座城市坚持战斗。投影出示: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有声波搜寻着废墟下的幸存者指名读学生练读小组注入力量读学生理解分析教师小结过渡引入图片投影出示相关图片。同学们面对着此情此景,你难道不想说些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这时候回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又如: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学生理解分析。

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教师小结:因此,他们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在这时回顾前文、感悟文情,所以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投影出示课文第一段:(学生齐)中国万岁!这是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把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最后图片赏析,结束全文:这就是我们的国际救援队,不仅在阿尔及利亚,在世界各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队员们的身影出现。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他们的风采吧!学生看图片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队员们说吧?(学生表述)这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学生齐: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在清楚课文内容后,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学文中,领悟深刻的主题思想,激发起热爱和平感情。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创设情趣,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针对本册教材的具体情况,大纲要求教学中让学生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学习分析自然段,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针对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和课文自身的训练重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的教学目标:思想教育方面: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教学中将其作为难点来处理。围绕重点,体会国际社会中的理解与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是一种双向心理过程。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读一篇文章,先要让学生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全篇,逐步读懂。发展性阅读的双向过程是安排阅读教学程序的重要依据。

结合《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的具体情况,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法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这样安排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收集或上网查找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国际友好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完成本课教材国际理解教育这一鲜明的主题。通过交流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通过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内容初步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记叙的内容,按老师问题的提示,在揭示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意安排了揭示分析课题导入课文学习的环节。以几个浅显的小问题切入,有利于学生渐入佳境。

还采用直观的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求学生轻声读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旨在让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概括段意,这也体现着大纲的要求。再用感情朗读来表达,并加以评议,从而沟通了从认识到理解的桥梁,也为更好地揭示中心段落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板书是一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并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00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

2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3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4在清楚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5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以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3.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介绍。

3.中国国际救援队于2003年5月赴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抢险救援行动,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出色表现吧。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根据“阅读提示”中的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之间轮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相互指正。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反复读一读,简要写出读书收获,把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

2.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读书收获,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向他人请教。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总结收获,如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等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4.在阿尔及利亚参加国际救援工作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救援队各救出一名幸存者,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扬。请你们也来称赞称赞我们的国际救援队,把你的赞誉之词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后诵读。

朗读复述,积累语言

1.带着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敬佩、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课文。

2.同桌练习讲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的救援行动。

3.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段抄写在读书笔记中。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一、教材简说

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新闻文体一般要求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培养默读能力。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地震方面的知识,以及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事例。

2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先抓住课文中最主要的信息。这一次的阅读要求是宜粗不宜细,鼓励学生使用跳读的方法。

3再次默读课文,教师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后,抓出与问题有关的信息: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要快);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迅速投入工作(在困难和危险的处境中仍然坚持救灾,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这些内容学生不一定全部答全,教师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

4在清楚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新闻的语言要求客观、准确、朴实、简洁,尽量让事件本身说话,作者的观点就在事件的叙述当中。这篇通讯虽然也有抒情、议论,但也是融合在事件的客观报道中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加以体会,并在平时阅读报纸时,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

5课文后的资料袋介绍的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可以在教学课文前作为新闻背景来阅读,增加对这一组织的了解。

四、参考资料

地震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一般也称为构造型地震。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水库蓄水诱发的地震和矿山陷落产生的地震等。地震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北临地中海。大部分是阿拉伯人,是伊斯兰教国家。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首都阿尔及尔。1962年7月3日正式独立,名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是首要经济部门,两者合占出口总值80%以上,还开采铁矿石和磷灰石。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柑橘、椰枣等,阿尔法草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之二


这是一篇由通讯报道改编的人文情愫较浓的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援的事。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自主读书活动中,通过捕捉信息的方式来感悟课文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会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博大。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并用精炼的语言在边上写出自己的感受。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问题也请做上作上记号,等会儿提出来。这是对圈点批划精读法的直白的演绎,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之中,自然读得有声有色。感受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帮助,感受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博大与精深也就有了水到渠成般的顺畅。

此时恰逢中国的四川大地震过去仅几天,我要求学生就这方面自己关注的新闻和信息进行交流。大家神情凝重,北川中学,地震造成大楼倒塌,上千师生被埋。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消防官兵的营救行动,温家宝总理神情的话语:哪怕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大家体会到了地震的悲惨与痛心,体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的温暖。此时,我请大家注意来到中国参加营救行动的国际救援队有哪些,同学们纷纷谈到了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各个国家,这也是国际理解和友好的具体体现啊!

有学生说:我觉得中国真不幸,二月份雪灾,三月份火车失事,五月份四川地震,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心意,为国家分忧。有学生说:患难见真情,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帮互助,重建家园。是的,课堂走向课外,关注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团结互助,让温暖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心间。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一是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二是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这篇课文我是分下面几个部分进行教学的:

一、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中国国际救援队是指什么?请你们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了解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建立的时间及作用。

二、真棒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分别是什么?(学生初读课文)

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学生精读课文,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

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并不令人满意,本节课并不成功。一是学生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往往不能找到关键的语句或词语来说明问题,如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等;三是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救灾的重要性与及时性,不能真正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救援队的感激以及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情境创设太单薄,仅仅靠嘴皮子,不容易感染学生。地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地震的混乱场面,自然就不知道援助的重要性。缺少了地震的情境创设,当然就不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了。如果没有条件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那也应该找几张有关地震的图片,让学生见识见识。

二、语言不精炼,表达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如,语速太快,容易给学生以紧张感;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如果换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这样提问,也许更能促使学生理解课文。

三、重点语句没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或朗读。如,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房倒屋塌,,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表现中非两国友好的文章。因为中国在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时给了他们帮助。

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第一是: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中国国际救援真棒?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给了学生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提示,学生们很快就概括出了文章的内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候,主要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的基础上来谈谈自己的观点。有些人说从他们速度很快中体会出来,有的人说在那样危险,那样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救援,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可以知道。我让他们想象当时可能会发生怎么样的事,当时的环境可能有恶劣。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但在理解技术高超的时候出现了一点问题,由于也快下课,我并没有让学生多说。所以感觉这点上做的不够到位。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国际救援队,真棒!》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通讯。在汶川遭遇8.0级大地震之后学习这篇课文,无疑使孩子们更具真实感、更能深刻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工作的辛苦和伟大。学习文章时首先创设情趣,我先给学生播放了几张图片,是四川地震中救援队积极奋战的场面,看完后,让孩子们说说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想说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共鸣。接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一下子就抓住了核心为什么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他们棒在哪里?学生们抓住这个问题边读边划句子边思考,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让学生自读语句,从语句中体会通讯这种文体的语言特点。这节课就会很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文学习的最后,还引导学生阅读了《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感悟了白求恩大夫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达到了情感教育的升华。

人间自有真情在!《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反思

最近学校安排听课,我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六册语文第七单元《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课。上完之后,自己反思了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文,讲述的是2003年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我国政府派出专业救援队前去支援灾区救助,我国国际救援队出色完成任务。由于我们国家5月12日刚刚发生了里氏

8.0级大地震,最近一段时间,新闻、广播都在讲受灾情况,孩子们听到的也比较多了,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事情,现在虽没亲身经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设计本课时,我从汶川大地震国际上对我们的支援导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初步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处处有真情的情感体验。为了唤起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我准备了几张图片,课上当我出示这几张图片时,我不由自主的被图片上的内容震惊了。虽然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20多天了,虽然最近看多了血和泪的场面,虽然每天都在默默为灾区人民祈祷......但今天当我再次看到地震的场面,我的心灵仍然受到了极大地震撼。看着图片,不由得想起七、八个孩子被埋在废墟中的情景,讲课的声音不禁哽咽了,眼眶里蓄满了悲痛的泪水,抬眼望望吃惊的学生以及听课老师,我才警觉自己的失态。接下来自己说了些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一堂课下来,并没完成我预设的教学环节。我的情绪也影响到了孩子们,整节课气氛非常沉重。我不知道设计上汶川大地震是对还是错,我只是希望唤醒52个孩子心底的情感,明白爱的力量,懂得去爱别人。天灾并不可怕,只要人间有真情,什么灾难都会过去的。风雨之后,又将是一片灿烂的晴空。希望灾区人民早日走出阴霭,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也祝愿我们的祖国在经历这些之后,更加坚强!

三年级《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是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

本单元前两篇课文都是写外国人帮助中国人的故事,本课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国际理解”的内涵,即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也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尽力帮助其他国家。本课采用的是通讯报道的常用写法,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述清楚,并有适当的议论。

【预设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在读悟重点段落、重点词句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体会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真棒”。

2、能力目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预设流程】

一、导入,简介“中国国际救援队”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查找关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你找到了吗?谁来把你了解到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介绍?

1、课件出示介绍:

这支队伍成立于2002年初,是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而组建的一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中国国际救援队由地震专家、工程兵部队、医务人员组成,共200多人。他们配备了一流的设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主要针对国际上由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以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进行援救。

2003年2月,救援队首次参加我国新疆巴楚等地的地震抢险救援,出色完成任务。

2、小结过渡:

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得到了阿尔及利亚人民的赞誉──“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读题目。

师: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遇到长句子、生字词特别多的句子反复读,

2、检查字词:

阿尔及利亚布迈尔代斯房倒屋塌腐烂臭气

呈“叠饼状”搜索缝隙纵横交错废墟搜索犬

属于范围狂吠不止挣扎闻名遐迩任务载誉协助

三、品析“悲惨”,了解“处境”

师:孩子们,老师课前还让大家了解地震的危害,你了解到了什么?是啊,很危险,让我们先去现场看看那次地震。

出示句子:

2003年当地时间5月21日19时45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

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

1、抽生读句子:

教师评价读出了悲惨。

2、读着这些句子,孩子们,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

3、课件放图片。

四、自主探究,感悟“真棒”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是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救援队真棒,用笔划出来。

2、学生汇报:

(预设)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⑴自由读。

⑵划出队员们怎么做的相关词语,体会一下,说说自己的理解。

(随机理解声波探测仪的作用。)

⑶朗读指导。

⑷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_______。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________。

师过渡:队员们还默默地迅速地做着许多事情,孩子们,你还会想到他们在干什么?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们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

⑸出示图片再感受一次。

⑹齐读:

师:他们那么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那么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又是在怎么样地一种环境下工作的啊?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①自由读。

②谈感受:

阿尔及利亚老百姓看见了,会怎样说?官员们看见了,又会怎样说?

③回读: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五、自主探索,再找“棒”

师:孩子们,你们也真棒,很会读书,找到了那么棒的句子。现在,你再睁大你的小眼睛,从别的句子中仔细地找找,你还能找到哪里也棒?

(感受搜索犬的“超强”)

1、引: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自由读读课文,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划出相关句子。

2、“虽然这个地方不属于中国……前往救援。”:

⑴学生理解分析。

⑵教师点拨、启发想象:

教师小结:是啊,通过这一件件小事,一幕幕感人的情景,让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

当救援队发现并救出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男孩之后,小男孩的父母会怎样说?围观人民会怎样说?

⑶师:同学们,徐老师看到过一则资料,在去救援的38支队伍中,只有中国和法国曾救出过幸存者。此时,联合国官员会怎样说?

六、回顾开头,感悟文情

师: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亮相的短短一周时间,便以出色的表现而博得阵阵掌声。

生接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师:在送别时,前来送行的阿尔及利亚群众对我们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又送上了他们真诚的祝愿,高呼:生接读:中国万岁!

七、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1、引: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啊尔及利亚,并载誉而归。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让我们来看看:

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12月28日夜。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中国国际救援队马上进行人道主义援助,那段日子,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均数是最多的。

2、出示徽标:

师:最后,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徽标。

〖板书设计〗

迅速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细心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案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主要写的是2003年非洲过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里氏6.2级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最后圆满完成任务,载誉返回祖国的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是第七组课文的最后一篇。

第七组课文是围绕着“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感受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太阳是大家的》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和《卖木雕的少年》是反映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则是中国人民帮助外国人民的事,从而引导学生诠释“国际理解和友好”的内涵。由于前三篇课文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对于“国际理解、国际帮助”的大概念比较模糊,本节课中试图通过中国国际救援队对阿尔及利亚的无私帮助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中国人民对外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一、教学设计

我们设计这节课时遵循了略读课文的两大特点:一是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进行适时地点拨和帮助;二是“略其所略,重其所重”,教学中有所侧重,比如文章第3自然段的学习就作为一个重点学习的部分。与此同时,我们也关注了文本的语言文字和写法,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更注重语文知识的习得,让语文课更具语文味。

二、教学理念

1.“学案导教”的理念。

基于徐老师“学案导教”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不是零起点,我们的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起点。字词教学中,我没有把所有生字全部出示,而是针对比较难读或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巩固朗读。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因为在本课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默读下面的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在布置预习时,我就提醒学生关注“阅读提示”,课堂上,我也就直接让学生尝试概括,当然假如学生直接说有困难的话,也建议学生可翻开书本看一看再说。

2.关注语言文字。

“学语言,用语言。”语言的积累能帮助学生逐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了语言的习得:

一是在词语教学中,重点了解了多音字“载”,知道读“zài”时,可组成“满载而归、装载、运载、超载、载重”等,一般作为动词使用,而在读“zǎi”时,可组成“下载、记载、转载、千载难逢”等,它的意思是“记在书报上”。

二是在第3自然段的学习中,既关注关联词“有的……有的……”“一……就……”的使用,同时还关注作者的用词,如近义词“仔细、细心”“搜索、搜寻”,让学生知道当我们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时,运用近义词可使语言变得更丰富。

三是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适时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如:感激不尽、闻名遐迩、载誉。

3.关注写法的引领。

本文是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的,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通讯”这一体裁,教参上“教学建议”中是这样要求的:本课是一篇通讯,教师在教学时不必过多地向学生讲授通讯的文体知识,但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熟悉通讯的阅读方法。针对这样的要求,我们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是一片通讯”;在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后,再告诉学生“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通讯的特点”;结合第1自然段的学习,在了解为什么把结果置前时,再告诉学生“先介绍最重要的信息”也是通讯的特点。试图通过浅显的话语让学生对“通讯”这一体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文本的学习中自始至终关注,利用教师的小结语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

4.激发学生情感。

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这篇课文从题目开始就带有浓浓的感情色彩——《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一读就让人产生一种自豪感。那么,到底“棒”在哪里呢?在整个文本的感悟中,我们始终抓住这条主线,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和内容去感悟和体会,从而明白我们的救援队员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顾个人安危,高度的责任心……他们真的很棒!最后再通过一组画面,让学生了解不仅仅在阿尔及利亚,只要世界上哪里有地震或灾害,我们的救援队员就会出现在哪里,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感受我们的救援队员真的是太棒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融合了研究小组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学校何校长和王主任的指点,特别是教研室徐老师的倾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但由于自身水平的缘故,课堂演绎中还有着许多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最后,感谢富亭小学给了我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谢谢!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年级下册语文《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一组织。
2、学会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本单元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读“资料袋”,了解“中国国际救援队”这一组织机构。
2、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明确自读本文的方法和要完成的问题。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在默读时要求学生勾画叙事要素的关键词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4、全班交流第一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进行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文中找到事情的六个要素,简要概括事件的经过,串联起来就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区别复述和概括的区别,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概括事件的经过。
学生充分发言。
5、全班交流第二个问题: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达的感情就是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学生充分发言。
6、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时候,抓住文中感情最为充分的段落来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内心要满载着和作者一样的感情来读;另一方面,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抓住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词语重读。
学生广泛试读。
学生齐读。
老师范读。
学生齐读。
7、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篇课文。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与人交往,建立友好情谊。

《国际救援委员会:难民的“庇护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队会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