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
从容说课
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
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如下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
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
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
问题: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实验表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2: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
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
问题:这个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
实验表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总结、过渡: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真的保持不变?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推进新课
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
在学生开始做实验之前,老师应强调如下几个问题:
1.该实验中选取被打点纸带应注意两点:一是第一点O为计时起点,O点的速度应为零.怎样判别呢?
2.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3.在架设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4.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顺序怎样?为什么?
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s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m,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0.02s.
2.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m,而只需验证就行了.
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
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
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数据处理:
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在右图中,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和B的机械能分别为:
,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
Ea=Eb,即
上式亦可写成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
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式中h是物体从O点下落至A点的高度,vA是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
1.如何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点的瞬时速度v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点开始依次取点1、2、3……图中s1、s2、s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t=2×0.02s(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s),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1、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例如:
量出0~2点间距离s1,则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这就是点1处的瞬时速度v1,以此类推可求出点2、3……处的瞬时速度v2、v3?……
2.如何确定重物下落的高度?
上图中h1、h2、h3……分别为纸带从O点下落的高度.
根据以上数值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从而验证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2.
学生活动:思考并证明
如右图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1,下落到高度为h2的B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G=mg的作用,重力做正功.设重力所做的功为WG,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
WG=mgh1-mgh2②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由①式和②式可得
.③
小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移项后可得
或者Ek1+Ep1=Ek2+Ep2④
上式表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教师精讲】
上述结论不仅对自由落体运动是正确的,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述结论都是正确的.
所谓只有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的力,如自由落体运动和其他方向运动;或者除重力外还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如物体沿光滑斜面的运动.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方法引导】
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例题剖析】
(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
[例1]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解析: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
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
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
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
[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
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
所以本题选ACD.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
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
分析:斜面是光滑的,不计摩擦,又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析:题中没有给出物体的质量,可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在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则有Ep2=0,,末状态的机械能.此时,Ep1=mgh,Ek1=0,初状态的机械能Ek1+Ep1=mg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k2+Ep2=Ek1+Ep1

所以.
【方法引导】
这个问题也可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在思路和步骤上比较简单.在这个例题中,如果把斜面换成光滑的曲面(如图),同样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要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由于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力是变力,处理起来就困难得多.
物体沿光滑曲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
[例4]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分析:小球受两个力:重力和悬线的拉力.悬线的拉力始终垂直于小球的运动方向,不做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解析: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为初状态,初状态的动能Ek1=0,重力势能Ep1=mg(L-Lcosθ),机械能Ek1+Ep1=mg(L-Lcosθ).小球在最低点时为末状态,末状态的动能,重力势能Ep2=0,末状态的机械能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Ek2+Ep2=Ek1+Ep1
所以.
【教师精讲】
由这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可以只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的细节.这可以避免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困难,简化解题的步骤.
守恒定律不仅给处理问题带来方便,而且有更深刻的意义.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是守恒的,可以用这些“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守恒定律.寻求“守恒量”已经成为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运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
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列举实例.
教师活动:
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
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木块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通过学生举例和演示实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变化.这就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
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难点是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布置作业
课本P37作业4、5、6.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
.
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延伸阅读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学案(人教版必修2)
1.能量守恒定律
(1)导致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确立的两类重要事实是:确认了__________的不可能性和发现
了各种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2)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_______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
总量____________,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能源和能量耗散
(1)人类对能源的利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________时期、________时期、________
时期.自工业革命以来,______和________成为人类的主要能源.
(2)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3)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________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
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灯泡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
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
叫做能量的耗散.
(4)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____,
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________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________________的了.这是能源
危机的深层次的含意,也是“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
(5)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____________.
【概念规律练】
知识点一能量守恒定律
1.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不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B.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一个物体能量增加了,必然伴随着别的物体能量减少
D.能量守恒定律说明了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量,但照射到宇宙空间的能量都消
失了
C.“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因而是不可能的
D.有种“全自动”手表,不用上发条,也不用任何形式的电源,却能一直走动,说明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3.历史上曾有许多人试图发明一种机器,它可以不消耗能量而连续不断地对外做功,或
者消耗少量能量而做大量的功.如图1所示为一种永动机的设计模型.人们把这种设想
中的不消耗能量的机器叫做第一类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制造出来吗?请你谈谈你的看
法.

知识点二能量耗散
4.关于“能量耗散”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我们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
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
B.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变少的现象叫能量的耗散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数量并未减
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而自然界的能量
是守恒的
D.能量耗散表明,各种能量在不转化时是守恒的,但在转化时是不守恒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能的增加
B.因为能量守恒,所以“能源危机”是不可能的
C.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
上降低了
D.能源的利用受能量耗散的制约,所以能源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方法技巧练】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方法
6.水从20m高处落下,如果水的重力势能的20%用来使水的温度升高,则水落下后的
温度将升高多少?(g取10m/s2)

7.某地平均风速为5m/s,已知空气密度是1.2kg/m3,有一风车,它的车叶转动时可形
成半径为12m的圆面.如果这个风车能将圆面内10%的气流动能转变为电能,则该风
车带动的发电机功率是多大?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练
1.(1)永动机自然现象(2)产生消失转化转移保持不变
2.(1)柴薪煤炭石油煤石油(2)能源短缺环境恶化(3)自动(4)没有减少降低不便于利用(5)方向性
课堂探究练
1.A[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转移也可以转化,但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C[永动机是指不消耗能量,而可以大量对外做功的装置,历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所谓永动机的发明,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人类只能发现规律、利用规律.违背规律行事,即使以后科技再发达,也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所以永动机是永远不可能制成的,A错.
太阳辐射大量的能量,地球只吸收了极小的一部分,就形成了风云雨雪,使万物生长,但辐射到星际空间的能量也没有消失,一定是转化成了别的能量,B错.
马和其他动物,包括人要运动,必须消耗能量,动物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储存的生物质能,C对.
所谓“全自动”手表其内部还是有能量转化装置的,一般是一个摆锤,当人戴着手表活动时,使摆锤不停摆动,给游丝弹簧补充能量,才会维持手表的走动,D错.]
3.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机器只能转化能量,不能创造和消灭能量.实验证明,一切永动机的设想和制造都以失败而告终.
4.AC
5.ACD[本题考查对能量守恒定律及能量耗散的理解,能量只能转化或转移,在转化或转移过程中总量不变;能量耗散表明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只是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
6.9.5×10-3°C
解析质量为m的水从高h处落下,使水的温度升高了Δt,水的比热容为c,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gh×20%=cmΔt,代入数据,解得Δt=9.5×10-3°C.
7.3.4kW
解析在Δt时间内作用于风车的气流质量
m=πr2vΔtρ
这些气流的动能为12mv2,
转变成的电能E=12mv2×10%
所以风车带动的发电机功率为
P=EΔt=12πr2ρv3×10%
代入数据得P=3.4kW.
方法总结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首先分析系统的能量,弄清哪种形式的能量在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在减少.
(2)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和增加的能量.
(3)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ΔE减=ΔE增求解.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课时1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我们周围能源的耗散,树立节能意识
教学重点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教具准备
玻璃容器、沙子、小铁球、水、小木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实验引入:
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
(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
(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
(教师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引入课题: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但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能量守恒定律。
二、质疑讨论
(一)能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5
质疑1: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用教材上的话,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
质疑2: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质疑3:既然能量是守恒的,不可能消灭(或创生),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二)能源和能量耗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应用能源的历程,能源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人类在利用能源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质疑4:什么是能量耗散?能量耗散与能量守恒是否矛盾,该怎样理解?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三、反馈矫正
1、功与能
能是状态量,功是过程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能量的具体值往往无多大意义,我们关心的大多是能量的变化量,能量的变化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某种力做功往往与某一具体的能量变化相联系。
例1、分析常见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对应关系:
重力做功:弹力做功:电场力做功:电流做功:
解答: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其他能相互转化;电场力做功:电势能与其他能相互转化;电流做功:电能和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
⑴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学习物理学的一条主线。
⑵要分清系统中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发生了哪些转化和转移.
⑶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距离的乘积在数值上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即Q=FL相
注意:(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一定和增加量相等;(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这也是我们列能量守恒表达式时的两条基本思路。
例2、如图2-10-1所示,在水平桌面的边角处有一轻质光滑的定滑轮K,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K分别与物块A、B相连,A、B的质量分别为mA、mB。开始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水平恒力F拉物块A,使物块B上升。已知当B上升距离为h时,B的速度为v。求此过程中物块A克
服摩擦力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
解答:由于连结AB绳子在运动过程中未松,故AB有一
样的速度大小,对AB系统,由功能关系有:
Fh-W-mBgh=12(mA+mB)v2
求得:W=Fh-mBgh-12(mA+mB)v2
例3、一小滑块放在如图2-10-2所示的凹形斜面上,
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
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的大
小(绝对值)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的
大小为B,重力做功的大小为G,空气阻力做功的大小
为D。用这些量表达小滑块的动能改变量(指末态动
能减去初态动能)等于多少?,滑块的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等于多少?滑块机械能(指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的改变量等于多少?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动能的改变等于外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做负功的有空气阻力,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的功(因弹力不做功,实际上为摩擦阻力的功),因此ΔEk=A-B+C-D;
根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重力做的功,因此ΔEp=-C;
滑块机械能的改变等于重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因此ΔE=A–B–D
3、能源和能量耗散
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的变成不便于利用的了。是能源危机更深层次的含意,也是“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的根本原因。能量和能源是两回事;非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两回事。作为常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面临枯竭.节能和开发新的能源已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能源对造福人类具有极重要的意义,节约每一份能源,不仅能提高能源的利用价值,对于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的能源有待于人类去开发.有待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核能。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几亿年以前的生物遗体形成的,所以人们也称它们为化石燃料.由于这些能源是不能再次生产,也不可能重复使用的,所以称为非再生能源
例4、太阳能的储存一直是个难题.科学家发现,盐水湖被太阳晒久了,湖底的湿度会越来越高,并难以通过湖水的对流将热散发出去,而淡水湖不具备这一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利用盐水湖来储存太阳能.你能分析这是为什么吗?你能根据这规律设计出一种储存太阳能的具体方案吗?(提示:盐水湖中含盐量高的湖水密度大,总是留存湖底不会上浮)
解答:在含盐量高的湖水的表面吸收了太阳能之后,部分水分被蒸发,使湖水表面水层含盐量变大且温度也随之升高.由于含盐量高的湖水密度大,所以这部分密度大、温度高的表层湖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将所吸收的部分太阳能带到湖底,使湖底温度越来越高.由于湖底盐水密度大于上部湖水密度,因此湖底的盐水不会再向上运动,将热量散失,这就使得太阳能得到储存.
四、迁移巩固
课课练P119“基础达标”部分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高三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总结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