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物理教案:《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欧姆定律教案高中

发表时间:2021-12-09

高三物理教案:《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三物理教案:《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教案

§X 2.3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线形元件和非线形元件;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经历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3、理解电阻、电阻率、电功、电热、电功率、电热功率。

4、应用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阻定律。

【自主学习】

一、欧姆定律

1、电阻是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性质______而跟通过的电流______的物理量。它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_____作用。定义式为_______。

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___。

3、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实验表明适用于_____导体和_________,对_____和______并不适用。

4、画出的I一U关系图象叫做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的叫_____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不是直线的叫_________元件。I一U特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而U一I特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二、焦耳定律

1、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________对自由电荷的_______在做功。

2、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___________电路中的_____、_______三者的乘积,即W=______。

3、电热Q=______,热功率P=______。

4、在纯电路中,如由白炽灯、电炉丝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此时W=Q,则计算电功和电热时,可采用公式W=Q =______ =______ =______=Pt中的任一形式进行计算。

在非纯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除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但仍遵从能量守恒。此时有W>Q,则计算电功只能用公式W=________,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公式P=_____进行计算;计算电热只能用公式Q=________,计算电热功率只能用公式P=_____进行计算。

三、电阻定律

1、通过实验探究,采用了____________法,得知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阻定律的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成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_;导体的电阻与构成它的______有关。公式为__________。式中的ρ为电阻率,反映了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与导体的l和S___关,和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如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3、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但面积不同(S1>S2)的导体的电阻关系为R1__R2。

【典型例题】

例1 如图1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1)电阻之比R1:R2_____;(2)若两个导体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

例2 如图2所示,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重物的质量m=50kg,电源供电电压为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多少?(g取10m/s2)

例3 有两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2倍。

(1)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针对训练】

1、关于电功和焦耳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I2Rt

B.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 I2Rt

C.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用Q= I2Rt

D.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可用Q=UIt

2、如图3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 )

A.导体的电阻是25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3、一只“220V110W”的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 )

A.等于484Ω B.大于484Ω C.小于484Ω D.无法确定

4、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 )

A.R/1000 B.10000R C.R/100 D100R

5、如图4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该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

A.A和B B.A和C C.B和C D.B和D

6、如图5所示,线路的电压U=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r=5Ω,电炉A的电阻RA=100Ω。求电炉A上的电压和它消耗的功率。

如果再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炉B,两个电炉上的电压和每个电炉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

【能力训练】

1、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2、如图7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1:R2:R3是 ( )

A.1:1:1 B.4:1:1 C.1:4:4 D.1:2:2

3、标有“110V100W”和“110V60W”的灯泡接上适当的可变电阻,欲使它们接入220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图8中最好的接法是 ( )

4、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一个“220V40W”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20W。

B.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0W。

C.接在44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60W。

D.接在22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40W。

5、把6个相同的小灯泡如图9所示接成甲、乙两种形式,调节变阻器R1和R2使灯泡都能正常发光,这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 ( )

A.P1>3P2 B.P2>3P1 C.P1=3P2 D.P2=3P1

6、如图10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 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C.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UI/n

7、两段材料相同、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等的导体串联接在电路中,总电压为U,则 ( )

A.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强度相等

B.两段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C.细导体两端的电压U1大于粗导体两端的电压U2

D.细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大于粗导体内的电场强度

8、某电阻上标明规格“1kΩ、10W”,则此电阻允许通过最大的工作电流为______,允许加在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是____。若此电阻两端加上电压40V,则该电阻实际功率为_____。

9、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如图11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1是一个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阻丝。

(1)自动开关S接通和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由。

(2)要使R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的一半,R1:R2应该是多大?

10、四盏灯泡接成如图12所示电路。灯泡a、c的规格为“220V、40A”,灯泡b、d的规格为“220V、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请排列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

11、如图表格为某同学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记录数据。根据其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画出的曲线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例1、3:1;3:1;1:3.例2、4.0Ω.例3、(1)2:1;(2)1:2

[针对训练]:1、B 2、ACD 3、C 4、B 5、CD 6、UA=200V PA=400W;UA=UB=183V PA=PB=336W

[能力训练]:1、B 2、C 3、D 4、BD 5、B 6、D7、ABCD 8、0.1A 9、(1)S接通时加热;断开时保温 (2)(√2-1):1 10、Pa>Pd>Pb>Pc11、有变化;随电压增加而增加;猜想是由于灯泡的温度升高了。

延伸阅读

高三物理教案:《欧姆定律》优秀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 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 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

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同时可将所有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设计实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

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

结论:(欧姆定律)

十 教学反思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高考物理第二轮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物理第二轮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X2.3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线形元件和非线形元件;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通过实验经历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3、理解电阻、电阻率、电功、电热、电功率、电热功率。
4、应用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阻定律。
【自主学习】
一、欧姆定律
1、电阻是一个只跟导体本身性质______而跟通过的电流______的物理量。它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_____作用。定义式为_______。
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___。
3、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实验表明适用于_____导体和_________,对_____和______并不适用。
4、画出的I一U关系图象叫做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的叫_____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不是直线的叫_________元件。I一U特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_,而U一I特性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_。
二、焦耳定律
1、所谓电流做功,实质上是导体中的________对自由电荷的_______在做功。
2、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___________电路中的_____、_______三者的乘积,即W=______。
3、电热Q=______,热功率P=______。
4、在纯电路中,如由白炽灯、电炉丝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此时W=Q,则计算电功和电热时,可采用公式W=Q=______=______=______=Pt中的任一形式进行计算。
在非纯电路中,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除转化为内能外,还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等,但仍遵从能量守恒。此时有W>Q,则计算电功只能用公式W=________,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公式P=_____进行计算;计算电热只能用公式Q=________,计算电热功率只能用公式P=_____进行计算。
三、电阻定律
1、通过实验探究,采用了____________法,得知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有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阻定律的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成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_;导体的电阻与构成它的______有关。公式为__________。式中的ρ为电阻率,反映了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质,与导体的l和S___关,和物体的_____和_____有关,如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3、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但面积不同(S1>S2)的导体的电阻关系为R1__R2。
【典型例题】
例1如图1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1)电阻之比R1:R2_____;(2)若两个导体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______;(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
例2如图2所示,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重物的质量m=50kg,电源供电电压为110V,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9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为5A,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多少?(g取10m/s2)

例3有两根不同材料的金属丝,长度相同,甲的横截面的圆半径及电阻率都是乙的2倍。
(1)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2)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甲、乙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多少?

【针对训练】
1、关于电功和焦耳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I2Rt
B.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电功可用公式W=I2Rt
C.在非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用Q=I2Rt
D.在纯电阻电路中,计算焦耳热可用Q=UIt
2、如图3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A.导体的电阻是25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3、一只“220V110W”的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
A.等于484ΩB.大于484ΩC.小于484ΩD.无法确定
4、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横截面的直径为d,电阻为R,把它拉制成直径为d/10的均匀细丝后,它的电阻变成()
A.R/1000B.10000RC.R/100D100R
5、如图4所示,A、B、C、D是滑动变阻器的4个接线柱,现把此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并要求滑片P向接线柱C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该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A.A和BB.A和CC.B和CD.B和D
6、如图5所示,线路的电压U=220V,每条输电线的电阻r=5Ω,电炉A的电阻RA=100Ω。求电炉A上的电压和它消耗的功率。
如果再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炉B,两个电炉上的电压和每个电炉消耗的功率各是多少?

【能力训练】
1、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2、如图7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R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1:R2:R3是()
A.1:1:1B.4:1:1C.1:4:4D.1:2:2
3、标有“110V100W”和“110V60W”的灯泡接上适当的可变电阻,欲使它们接入220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图8中最好的接法是()
4、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对一个“220V40W”的灯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20W。
B.接在11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0W。
C.接在44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160W。
D.接在220V的电路上时的功率为40W。
5、把6个相同的小灯泡如图9所示接成甲、乙两种形式,调节变阻器R1和R2使灯泡都能正常发光,这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P1和P2的大小关系为()
A.P1>3P2B.P2>3P1C.P1=3P2D.P2=3P1
6、如图10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流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动机两端电压为IRB.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I2R
C.原线圈中的电流为nI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UI/n
7、两段材料相同、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不等的导体串联接在电路中,总电压为U,则()
A.通过两段导体的电流强度相等
B.两段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同
C.细导体两端的电压U1大于粗导体两端的电压U2
D.细导体内的电场强度大于粗导体内的电场强度
8、某电阻上标明规格“1kΩ、10W”,则此电阻允许通过最大的工作电流为______,允许加在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是____。若此电阻两端加上电压40V,则该电阻实际功率为_____。
9、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的水烧干以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如图11是电饭锅的电路图,R1是一个电阻,R2是加热用的电阻丝。
(1)自动开关S接通和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说明理由。
(2)要使R2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是加热状态的一半,R1:R2应该是多大?

10、四盏灯泡接成如图12所示电路。灯泡a、c的规格为“220V、40A”,灯泡b、d的规格为“220V、100W”,各个灯泡的实际功率都没有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请排列这四盏灯泡实际消耗功率大小的顺序。
11、如图表格为某同学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记录数据。根据其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由画出的曲线发现小灯泡的电阻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学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例1、3:1;3:1;1:3.例2、4.0Ω.例3、(1)2:1;(2)1:2
[针对训练]:1、B2、ACD3、C4、B5、CD6、UA=200VPA=400W;UA=UB=183VPA=PB=336W
[能力训练]:1、B2、C3、D4、BD5、B6、D7、ABCD8、0.1A9、(1)S接通时加热;断开时保温(2)(√2-1):110、Pa>Pd>Pb>Pc11、有变化;随电压增加而增加;猜想是由于灯泡的温度升高了。

高三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三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题目:高三物理教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复习

第3课时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导学目标 1.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并能进行电路动态分析及电路的相关计算.2.能利用U-I图象进行分析并计算.

一、电源的电动势

[基础导引]

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1)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 ()

(2)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 ()

(3)电源的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

(4)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增大 ()

[知识梳理]

1.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____________的能转化成____________的装置.

2.电动势: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________,单位:V.

3.电动势的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4.电动势是______量,需注意电动势不是电压.

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基础导引]

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9 V、内阻r=3 Ω,R=15 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S断开时,UAC=9 V

B.当S闭合时,UAC=9 V

C.当S闭合时,UAB=7.5 V,UBC=0

D.当S断开时,UAB=0,UBC=0

[知识梳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________,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________.

(2)公式I=?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E=?适用于任何电路?

(3)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

①负载R增大→I减小→U内________→U外________

外电路断路时(R=∞),I=0,U外=E.

②负载R减小→I增大→U内________→U外________

外电路短路时(R=0),I=________,U内=E.

(4)U-I关系图:由U=E-Ir可知,路端电压随着电路中电流的增大而______;U-I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

①当电路断路即I=0时,纵坐标的截距为____________.

②当外电路电压为U=0时,横坐标的截距为__________.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__________.

图2

思考:对于U-I图线中纵坐标(U)不从零开始的情况,直线的斜率的意义是否变化?

考点一 电路的动态分析

考点解读

电路的动态分析是电学的常考点之一,几乎每年都有该类试题出现.该类试题能考查考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电路的结构分析及对串并联特点的应用能力,兼顾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典例剖析

例1 (2011?北京理综?17)如图3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

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

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思维突破 电路动态分析的方法

(1)程序法:电路结构的变化→R的变化→R总的变化→I总的变化→U端的变化→固定支路并联分流I串联分压U→变化支路.

(2)“并同串反”规律,所谓“并同”,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反之则减小.所谓“串反”,即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反之则增大.

跟踪训练1 在如图4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

时,则 ()

A.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亮

B.A灯变亮、B灯变亮、C灯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暗

D.A灯变亮、B灯变暗、C灯变亮

考点二 电路中的有关功率及效率

考点解读

1.电源的总功率

(1)任意电路:P总=EI=U外I+U内I=P出+P内.

(2)纯电阻电路:P总=I2(R+r)=E2R+r.

2.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2r=U内I=P总-P出.

3.电源的输出功率

(1)任意电路:P出=UI=EI-I2r=P总-P内.

(2)纯电阻电路:P出=I2R=E2R?R+r?2=E2?R-r?2R+4r.

(3)输出功率随R的变化关系

①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m=E24r.

②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R

④当P出

⑤P出与R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4.电源的效率

(1)任意电路:η=P出P总×100%=UE×100%.

(2)纯电阻电路:η=RR+r×100%=11+rR×100%

因此在纯电阻电路中R越大,η越大;当R=r时,电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效率仅为50%.

特别提醒 1.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效率并不是最大,只有50%;当R→∞时,η→100%,但此时P出→0,无实际意义.

2.对于内、外电路上的固定电阻,其消耗的功率根据P=I2R来判断,与输出功率大小的判断方法不同.

典例剖析

例2 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R1=2 Ω,R2=R3=4 Ω,当开关S接

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开关S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

4.5 V,试求:

(1)开关S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开关S接b时,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当开关S接c时,通过R2的电流.

思维突破 对于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要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知道这两种电路的电压、电流及电功率的分配关系,并能把较为复杂的电路化为简单、直观的串、并联关系.

跟踪训练2 如图7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内阻为1 Ω,R1为2 Ω,R2全阻值为3 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R2为1 Ω时,R1消耗的功率最大

B.通过改变R2的阻值,路端电压的最大值为5 V,最小值为4 V

C.R2的阻值越小,R1消耗的功率越大

D.当R2的阻值为3 Ω时,R2消耗的功率最大

考点三 涉及U-I图象的功率计算

考点解读

两种图线的比较:

图象上的特征 物理意义

电源U-I图象 电阻U-I图象

图象表述的物理量变化关系 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路电流的变化关系 电阻的电流随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

图线与坐标轴交点 与纵轴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E,与横轴交点表示电源短路电流Er

过坐标轴原点,表示没有电压时电流为零

图线上每一点坐标的乘积UI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表示电阻消耗的功率

图线上每一点对应的U、I比值 表示外电阻的大小,不同点对应的外电阻大小不同 每一点对应的比值均等大,表示此电阻的大小

图线的斜率 内电阻r的相反数-r 表示电阻大小

典例剖析

例3 如图8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

B.电源的内阻为253 Ω

C.电流为2.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

D.输出功率为120 W时,输出电压是30 V

思维突破 在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1)要明确纵横坐标的物理意义.(2)要明确图象的截距、斜率,包围面积的物理意义.(3)根据物理规律写出反映纵横坐标物理量的关系式.(4)充分挖掘图象所隐含的条件.

跟踪训练3 用标有“6 V 3 W”的灯泡L1、“6 V 6 W”的灯泡L2与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连接成如图9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E=9 V.图乙是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曲线.当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时()

图9

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电压表的示数约为6 V

C.电路输出功率为4 W D.电源内阻为2 Ω

21.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例4 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R1、R2、R3是固定电阻,R4是

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

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

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

A.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

B.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

C.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D.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小

方法提炼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处的电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处补上.

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但电容器两端可能出现电势差.

3.电压变化带来的电容器的变化: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

4.含电容器电路的处理方法:如果电容器与电源并联,且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是电源电动势E,而是路端电压U.

跟踪训练4 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

r,闭合开关S,待电流达到稳定后,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

数为U,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为Q.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图示位置向a端移动一些,待电流达到稳定后,则与P移动

前相比 ()

A.U变小 B.I变小 C.Q不变 D.Q减小

A组 电路的动态分析

1.如图1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电表均可看做是理想电表.闭合开关,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滑动,在此过程中 ()

图12

A.小灯泡L1、L2均变暗

B.小灯泡L1变暗,L2变亮

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D.电流表A的读数变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小

2.如图13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

器滑片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1的读数增大

B.电压表V1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1的读数减小

C.电压表V2的读数减小,电流表A2的读数增大

D.电压表V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2的读数减小

B组 闭合电路中电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3.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

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14

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

B.电源电动势为8 V

C.电源内阻为2 Ω

D.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

4.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

B.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U2R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

D.电源的效率为1-IrE

C组 含电容器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如图15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U=10 V保持不变,R1=4.0 Ω,R2

=6.0 Ω,C1=C2=30 μF.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将S断

开,则S断开后,通过R1的电荷量为 ()

A.4.2×10-4 C

B.1.2×10-4 C

C.4.8×10-4 C

D.3.0×10-4 C

6.如图16所示,两个相同的平行板电容器C1、C2用导线相连,开

始都不带电.现将开关S闭合给两个电容器充电,待充电平衡

后,电容器C1两板间有一带电微粒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再将开关S断

开,把电容器C2两板稍错开一些(两板间距离保持不变),重新平衡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容器C1两板间电压减小

B.电容器C2两板间电压增大

C.带电微粒将加速上升

D.电容器C1所带电荷量增大

D组 U-I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7.如图17所示为两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①的电动势和内阻均比电源②大

B.当外接同样的电阻时,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

C.当外接同样的电阻时,两电源的效率可能相等

D.不论外接多大的相同电阻,电源①的输出功率总比电源②的输出功率大

8.如图18所示是某直流电路中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象,其中a、

b分别表示路端电压、负载电阻上电压随电流变化的情况,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输出功率

B.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电源的内阻上消耗的功率

C.当满足α=β时,电源效率最高

D.当满足α=β时,电源效率小于50%

课时规范训练

(限时:30分钟)

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电源的电路中,每通过2 C的电荷量,电源提供的电能是4 J,那么这个电源的电动势是0.5 V

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也增大

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

D.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

2.两个相同的电阻R,当它们串联后接在电动势为E的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为I;若将它们并联后仍接在该电源上,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仍为I,则电源的内阻为 ()

A.4R B.R C.R2 D.无法计算

3.将三个不同的电源的U-I图线画在同一坐标中,如图1所示,

其中1和2平行,它们的电动势分别为E1、E2、E3,它们的内

阻分别为r1、r2、r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r1=r2r2>r3

C.E1>E2=E3 D.E1=E2

4.在纯电阻电路中,当用一个固定的电源(设E、r是定值)向变

化的外电阻供电时,关于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外电阻R变化

的规律如图2所示,则 ()

A.当R=r时,电源有最大的输出功率

B.当R=r时,电源的效率η=50%

C.电源的功率P′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

D.电源的效率η随外电阻R的增大而增大

5.(2010?上海单科?5)在如图3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

A. 变大, 变大

B. 变小, 变大

C. 变大, 变小

D. 变小, 变小

6.(2010?安徽?18)如图4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

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

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

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

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

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

7. (2011?上海单科?12)如图5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

动触头P从最高端向下滑动时, ()

A.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变大

B.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变小

C.电压表V读数先变大后变小,电流表A读数先变小后变大

D.电压表V读数先变小后变大,电流表A读数先变大后变小

8.如图6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各物理量变化情况为()

A.电流表的读数一直减小

B.R0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C.电源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电压表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9.如图7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图7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10.在电学探究实验课中,某组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8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用于测定定值电阻R0,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一个同学记录了电流表A和电压表V1的测量数据,另一同学记录的是电流表A和电压表V2的测量数据.根据所得数据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两条U-I直线.则有 ()

甲 乙

图8

A.图象中的图线乙是电压表V1的测量值所对应的图线

B.由图象可以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分别是E=1.50 V,r=1.0 Ω

C.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为0.75 W

D.图象中两直线的交点表示在本电路中该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复习讲义

基础再现

一、

基础导引 (1)× (2)× (3)√ (4)×

知识梳理 1.其它形式 电势能 2.Wq 3.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 4.标

二、

基础导引 AC

知识梳理 (1)正比 反比 (2)ER+r U外+U内 (3)①减小 增大 ②增大 减小 Er (4)减小 ①电动势E ②短路电流Im ③内阻r

思考:不变.斜率的绝对值仍表示电源内阻.

课堂探究

例1 A

跟踪训练1 D

例2 (1)1 A 4 V (2)6 V 2 Ω

(3)0.5 A

跟踪训练2 A

例3 ACD

跟踪训练3 CD

例4 B

跟踪训练4 B

分组训练

1.BD

2.AD

3.ACD

4.AD

5.A

6.BCD

7.AD

8.A

课时规范训练

1.C

2.B

3.AC

4.ABD

5.B

6.B

7.A

8.BD

9.D

10.B

高三物理教案:《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课。从研究方法上讲,本节内容是体现和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经典案例。如何通过两种探究方案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电阻定律及其表达式;

②了解导体电阻率的概念,知道常见金属导体电阻率的大小的排序;

③了解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长度及横截面积的定量关系,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②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

②通过小组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团队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养成在合成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品质。

③通过对相关科技问题的讨论学习,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电阻定律的定量关系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如何设计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是本节课的难点。

关键: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理论分析的物理模型是关键。

四、学情分析

我将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影响电阻的可能因素;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分组合作交流实验方案;最后师生共同交流归纳结论来突出教学的重点;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化解学生进行理论分析的难点;通过引导学生复习电阻串并联知识及控制变量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分解实验探究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导、探”式教学方法。“导”:即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探究方案,发挥主导作用;“探”:即学生自主探究。

六、课前准备 “220V,100W”和 “220V,25W” 的2只白炽灯泡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情境一:展示一组简单的串联电路,请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境二:展示一组简单的并联电路,请学生思考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境三:教师提供“220V,100W”和 “220V,25W” 的2只白炽灯泡,请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1)计算2只灯泡的电阻;

(2)观察电阻和灯丝的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

引出课题:导体的电阻和这些因素之间有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实验探究

从复习控制变量法入手:

(1)怎样进行定量研究呢?这里涉及到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研究,类似的问题我们以前遇到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控制变量法”。

(2)规划步骤: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制定探究步骤

(3)制定方案、设计电路:先让学生制定如何探究的方案,再进一步由方案到实验的设计;同时,把学生制定的方案和设计的电路展示出来,再请学生评价哪个方案哪个电路优越?通过比较学生设计的电路,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品质。

(4)实验与收集证据:各小组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分组进行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让学生明确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分析与论证:让学生对数据分析处理并尝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请各组的发言人总结汇报。让另外同学进行评判。从而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以上环节紧紧围绕“学生探索”展开课堂教学,把“探索”这一要素充分地体现出来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2、理论探究

从建立物理模型入手:

(1)首先根据情境一和情境二中的物理图景,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建立研究R与l关系的模型:一根长度为l,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称是由n段长度同为l,电阻同为R1的导体串联而成;

你能得出R与L的关系吗? 你能得出R与S的关系吗?

建立研究R与S关系的模型:一根横截面积为S,电阻为R的导体,可以看称是由n条横截面积同为S1,电阻同为R1的导体并联而成;

在这里师生共同进行探索,思路如下: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我们已经得出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即: ;分析k的含义,引出电阻率的概念。

最后,得出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 实验探究:

1、 探究目的: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决定因素的定量关系。

2、 探究内容: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定量关系。

3、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4、 实验方案设计:

5、 实验准备:

6、 进行实验:

7、 结论汇报:

二、理论探究:

1、分析导体电阻与它的长度的关系:

2、研究导体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三、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内容: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公式:R= ρL/s

3、电阻率ρ

(1)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2)单位:Ω?m

十、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采用“猜想—实验—归纳”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围绕“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及材料的关系”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课堂上有学生的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合作探索、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操作、师生交流等教学组织形式,扩大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而且释放了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重视对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理念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课后需要记录、总结学生反映情况,时间分配情况等。

电阻定律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理解电阻定律和电阻率,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有关的分析和计算

2、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预习内容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它是由导体 决定的,导体的电阻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跟它的 有关。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 ,与它的横截面积成 ;导体的电阻与 有关。表达式R= ,式中ρ是比例系数,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是表征 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3.各种材料的电阻率 都随温度的变化而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而有些合金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 。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二、学习过程1. 控制变量法:

物理学中,如果想研究一个量与其他几个量的关系时,可以采用保持其他量不变,只让某一个量发生变化去研究量的变化规律。

B.若将a、d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

C.若将b、c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增大

D.若将a、b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OP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不变

5.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

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

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电灯变亮

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电灯变暗

6.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拧成一股,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为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为______

课后练习与提高学习

1.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每段的电阻率是原来的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

D.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6.白炽灯接在220V电源上能正常发光,将其接在一可调电压的电源上,使电压逐渐增大到220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将逐渐变大

B.电流将逐渐变小

C.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相同的

D每增加1V电压而引起的电流变化量是减小的

7.有四个阻值为R的电阻全部使用,经过不同组合可以获得不同阻值的等效电阻,下列阻值中可以获得的阻值为( )

A.4R B.2R C.R D.0.6R

8.已知铜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铂的电阻率随温度有明显变化,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则在下列空格处填上合适材料:连接电路的导线用______,电炉的电阻丝用______,电阻温度计用______,标准电阻用______

9. 两导线长度之比为1∶2,横截面积之比为3∶4,电阻率之比为5∶6,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______。

10.输出电压恒定的电源与一根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组成电路,水银柱中通过的电流为0.1A,今将这些水银倒进另一根玻璃管中,管的内径是原来的2倍.重新与该电源组成电路,则流过水银柱的电流为______.

11. 一根长为0.5m的金属丝,横截面积为3.0mm2,在它两端加上0.15V的电压时,通过金属丝的电流为2.0A,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12. A、B两地相距40km,从A到B两条输电线的总电阻为800Ω,若A、B之间某处E两条输电线发生短路,为查明短路地点,在A处接上电源,测得电压表示数为10V,小量程电流表读数为40mA,如图所示,则短路处距A多远?

参考答案:

预习内容

1.性质 因素 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2.正比 反比 构成它的材料 材料性质

3.一般 变化 增大 标准电阻

当堂检测

1、D 2、A 3、C 4、AD 5、C 6、16:1;1:16

课后练习与提高学习

1、BCD 2、C 3、C 4、D 5、D 6、AD 7、AC

8、电路导线需选ρ小的,故选铜;电炉的电阻丝需选ρ大的,故选合金;电阻温度计需选ρ随温度变化明显的,故选铂;标准电阻需选ρ随温度变化基本稳定不变的,故选锰铜合金

9、5∶9

10、1.6A

11

12、距A端12.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