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岳麓版)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21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岳麓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案(岳麓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25课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道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学习运用比较法与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
观察“唐长安城示意图”,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出现这种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各民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通过阅读历史材料,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通过有关唐都长安的历史图片和材料,想象当年唐都长安中外交流的盛况,培养丰富的历史想象力。

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通过鉴真、玄奘为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等史实的学习,培养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通过了解唐朝与亚洲各国频繁交流的史实,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朝鲜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学习重难点
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头绪较多,内容较杂,地名、国名(古今异名)较陌生,学生掌握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三、知识链接
1.我国形成今天这样一个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是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
2.文成公主入藏,使吐蕃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唐朝许多酿酒、制磨、造纸等手工业工匠来到吐蕃,耕作方法和养蚕技术也传到那里。这为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加强唐蕃的联系,促进汉藏友谊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3.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也是加强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为加强汉匈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4.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观念、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唐朝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与唐朝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原的技术与文化传播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物产和风土人情也进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
5.我们知道《西游记》是一部小说,书中绝大部分内容和情节都是虚构的神话故事,但它是以真实人物玄奘天竺取经故事为原型,经艺术加工而成的。那真实的玄奘西行是怎么回事呢?(媒体)玄奘形象图
听过这首歌的吧?《西游记》中唐僧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玄奘西行所遭遇的艰险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处。所不同的是,小说中唐僧取经的路上还收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并有白龙马相伴,遇到困难又有各路神仙相助,化险为夷。而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天竺是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走出玉门关,那热风如火、寒风如刀的茫茫沙漠几乎使他丧生。
展示玄奘西行图
提到玉门关,我们就想起了敦煌,想到了阳关,想起了与之有关的两首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了玉门关,这里没有平原,有的是沙漠,是戈壁,是高山,是险峰。然而,玄奘却一一走过。
展示《大唐西域记》材料
生:读课文
请同学们根据玄奘所记录的这一幕情景,想一想玄奘西行途中的艰难程度?
生: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寒风惨烈;毒蛇猛兽;不谙风俗,祸从天降;沙暴天气等。
在这条西行路上,他曾经经历了五天四夜没有水喝的艰苦历程,几乎丧身在这茫茫的戈壁滩中,但也正是在这戈壁滩上,玄奘立下了“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的誓言,终于成就了玄奘毕生的伟业。
那玄奘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他的西行天竺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成就:带回佛经657部,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共翻译出75部1335卷,约1300多万字;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这就是《大唐西域记》;还把《老子》也就是《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介绍到天竺。
生:影响:西行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天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天竺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进玄奘也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传到中国的第一人。
正是由于唐王朝的全面开放政策以及像玄奘一样的文化传播者,使得唐王朝的文化更加繁荣昌盛。它的国都长安城更是繁华。
生: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严格要求左右对称,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城中给水、排水设施齐备;拥有东市、西市两大商业区。
展示:王维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在中日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有日本僧人邀请唐朝著名高僧鉴真去日本。公元742年,鉴真不顾弟子们的劝阻,毅然应邀并决定东渡。
当时唐朝的航海技术怎么样?
生:不太好
鉴真东渡共进行了第几次?
生:6次
成功了吗?
生:第六次成功了
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一年,他已66岁,而他的眼睛早已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失明。
你从鉴真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讨论)
生:执着、坚持等
鉴真到达日本后,日本朝野是怎样的态度?
生:热烈欢迎
后来,他定居在哪里?
生:日本奈良
鉴真东渡对中日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讲授佛经、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日本人民对鉴真是怎样的态度?
生:1200年来,始终受到日本人民的敬仰。
(媒体)鉴真纪念堂
中国现代著名文字郭沫若是这样评价鉴真的(诗)
(媒体)郭沫若
本课我们了解了唐朝时期对外文化史上的两件大事: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
(媒体)对比表

四、小结
总结性探究
师:同学们很能干,收集了许多历史见证。从这些历史见证以及与历史老人交流的内容来看,唐朝与周边各族的关系怎样?
生:很友好。
师:对,她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就像一家人一样。她们的关系用本课的哪一句话来概括量恰当?
生:和同为一家。
师:对。(教师把“全同为一家”的卡片贴在《唐朝边疆民族概况图表》上,突出主题,加深印象。)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为什么会出现“和同为一家”的局面呢?请同学们按往常那样,以前后桌为单位进行讨论。
生: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国家富强,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的凝聚力;(2)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现请各族举出唐朝统治者对你所在民族实行开放政策的事例。
生:吐蕃组:把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回纥组:册封本民族的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组:册封本民族的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组:册封本民族的首领为“云南王”。
师:很好。由于唐朝实行开明的政策,所以在民族关系上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是中华各民族关系史上的典范,中华民族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与民族之间虽然有过吵吵闹闹,风风雨雨,但友好往来,和平相处是主流,也正因为这样,中华民族的发展才会源远流长,正如宋祖英演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们再一次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会唱的同学也跟着曲子一起唱,本课教学在愉快的歌声中结束。)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两汉的基础上,唐朝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日本向唐朝派遣遣唐使,唐朝也有很多有志于交流的学者,如鉴真、玄奘等,勇敢地克服困难去外国进行文化的交流。双方的交流促进了唐朝的发展,也大大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唐朝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唐朝国都长安在频繁的交流下发展成了国际性的大都市,显示了盛唐王朝的自信,也以无可辨别的事实证明了对外开放的作用
作业:各组编写本民族简史。

要求:1.编写形式不限,要有创新。
2.选出有特色的简史在班级展示,供大家欣赏

相关推荐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代的中外交往》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代的中外交往》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知识点

1.遣唐使

(1)含义:唐朝时期,日本为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2)影响: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贡献: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玄奘西行

贡献: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天竺(今印度半岛)取经。10多年后回到长安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课后练习

1.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下列哪一朝代以博大的胸怀造就了盛世景象()

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

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D符合题意。

2.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贸易频繁。当时,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A.长安B.广州C.登州D.扬州

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广州是唐朝最大的外贸港口。

3.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

A.尚书省B.安西都护府

C.市舶司D.都督府

选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唐政府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岳麓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知识点复习岳麓版

知识点

首先,唐朝和边疆各族的密切联系是建立在实行开明民族政策基础上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次,需要认识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密切的几个具体表现:

①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册封.

②唐朝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

③唐朝与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册封等方式,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联系.

④唐朝是个统一和睦的多民族国家,长安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

吐蕃

唐朝政府对外推行的是比较开放的外交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和同为一家。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拉萨的大昭寺。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突厥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到长安,各游牧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代门庭。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西突厥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当时的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

到了八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安史之乱的暴发无力顾及中亚地区,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案(岳麓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教案(岳麓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以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的诗歌及诗句为例,了解唐代诗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唐代乐舞的主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及讨论,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并展开讨论,了解唐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体会盛唐时代的昂扬进取的社会精神风貌,借此体会盛唐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通过“唐诗拉力赛”、“画中有诗竞猜”等内容,了解唐代诗歌的繁荣情况,同时通过对李白、杜甫诗歌的赏析,了解其诗歌的含义、风格及其艺术成就,以增强对唐诗艺术成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想象唐人的生活情况,体会盛唐时代生机勃发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以曾强对民族的自豪感,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几塑造自信大度的气质。
通过唐诗中的名篇、名句,体会诗歌艺术中的语言美、艺术美,提高对语言艺术的鉴赏力,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
了解唐诗的伟大成就;
三、教学难点:
对文学艺术中美的鉴赏力、理解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计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壁画叫什么名称吗?你知道什么地方的飞天壁画最有名吗?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而敦煌艺术是唐朝艺术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媲美的还有“千古吟咏的唐诗”“观者如山”的乐舞。现在,让我们去领略唐代文学艺术的魅力吧。
2、衣食住行时尚
饮食:唐代,茶园处处,栽植益进,焙制益巧,烹饮愈精,茶市繁荣;唐人喜欢胡食,尤以开元时期为盛;中原地区的饺子、点心等食品在边疆地区也很流行。
服饰:唐人喜爱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流行于民间的还有经过翻新与改造的幞头;中原地区的双面锦等丝织品面料也传到边疆。
居行: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有情趣。
教师总结:唐朝时期的衣食住行不仅沿传了中原的特色,还融入了许多其他的精华。可以说唐朝衣食住行是唐朝博大宏放精神的体现,那么唐朝时期这种博大宏放的社会风气究竟是怎么样呢?下面即来学习本课第三幕。
3、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问题一:为什么唐朝时期的社会会出现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
回答:那骏马是唐太宗征战时的战马,把这个刻在昭陵上就是昭示人民要报效国家,为国建功立业;而鸵鸟是外来物,代表着中原接受外来物品的博大胸怀,所以把这两个石刻当作唐代豪迈宏放的象征,表现了唐王朝的社会开放。
问题四:你从唐朝这种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中都感受到了什么?回答:唐兼容并蓄的胸怀
⑴从上述文字中,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当时,在统一时代,唐是强大的、开放的,西方是蒙昧的、腐败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⑵你知道唐朝文明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吗?
今天的人至今穿唐装;日本的服装、发式、建筑都受当时唐的影响;日本的茶道文字等;至今世界各国很多地区都有“唐人街”
4、千古吟咏的唐诗
环节一:热身赛
1.竞赛竞猜活动。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唐诗拉力赛,必须背出题目、作者、内容,循环进行,以坚持到最后的为胜。
2.画中有诗竞猜,以个人为单位竞猜。通过刚才的活动,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唐诗,但是事实上我们所了解的仅是冰山上的一角,仅《全唐诗》中留下姓名的诗人就有二千三百多人和诗作近五万首。中国现代文学大师鲁迅说:我认为一切好诗都被唐人做完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唐诗如此繁荣呢?
环节二:想一想
唐诗繁荣的原因有哪些?(科举考试重进士科,进士科考诗赋;开放的文化政策;社会风气流行以诗歌会友。)唐朝诗歌繁荣,人才辈出,其中最有名的是李白和杜甫。
环节三:走近李白杜甫
欣赏李白杜甫诗歌中名句,体会李杜诗歌的特点。(李白诗歌特点:雄奇飘逸,想像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杜甫诗歌特点: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思考:为什么杜甫的诗歌风格特点与李白的有如此大差异?(身世不同,经历不同)在强盛的唐朝,不仅出现了空前繁荣的诗歌,还有歌有舞。
5、“观者如山”的乐舞
本目内容先简单介绍舞蹈知识,然后欣赏视频《唐朝乐舞》,最后进行“模仿秀”。
环节一:图片展示,简要概括舞蹈历史
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而到唐朝,传统舞蹈艺术达到了高峰。
环节二:欣赏教师下载的视频《唐朝乐舞》
注意教材中介绍了哪几段乐舞,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乐舞?(《霓裳羽衣舞》“胡旋舞”;还有剑器舞、《秦王破阵乐》)
讲到《霓裳羽衣舞》时,可提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你认为当时谁跳的最好?(杨贵妃)
环节三:模仿秀展示图片,模拟动作。
6、敦煌艺术
本目通过三个环节来学习,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敦煌艺术》,总体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然后了解近代珍宝被劫的历史,对流失在国外的文物是否收回进行讨论。最后关注今天的敦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环节一:有话要说观看《敦煌艺术》
思考:面对莫高窟丰富的艺术宝藏,你有何的感想?
环节二:流失的文物:观看视频
1.视频中提到哪些国家参与掠夺中国的文物?
2.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外收藏的敦煌文物约5万余件,只有不到1万件留在国内。现在大部分都收藏在外国的博物馆中。你认为中国政府是否应向这些国家索回敦煌文物?为什么?
(言之有理即可。敦煌文物是一个整体,我们期待着流失的敦煌文物能够早日“回家”!)
环节三:我献一计:[小组讨论]
敦煌莫高窟保存的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一半以上患有被称之为壁画中的“癌症”—酥碱病。自从石窟壁画公开展出后,由于壁画长时间的受到空气粉尘和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腐蚀以及一些游客有意无意间的人为破坏,加速壁画颜料变色和壁画起壳、起酥。莫高窟的壁画正处于濒临灭绝的险境。
—摘自《文汇报》
除壁画外,敦煌莫高窟的其他文物损坏也较严重。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保护它吗?

本课讲述的是唐朝的文学艺术,唐朝的文学艺术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唐朝的文学艺术既是唐朝繁荣的重要体现,同时又促进了唐朝的繁荣。本课分“唐诗”“乐舞”“敦煌艺术”三目。“唐诗”介绍了它的繁荣及其原因,其中突出介绍“李白”“杜甫”;“乐舞”介绍了唐朝乐舞的发展情况;“敦煌艺术”介绍了敦煌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