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上3.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一元二次方程高中教案

发表时间:2020-09-16

七上3.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沪科版)。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七上3.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导学案(沪科版)》,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3.2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第一课时几何图形、行程问题

学前温故
等式的基本性质是:(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即
如果a=b,那么ac=bc,

(3)(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
(4)(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这一性质,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新课早知
1.圆柱体体积=πr2h(r—底半径,h—高);长方体体积=abc(a—长,b—宽,c—高).
2.路程=平均速度×时间.
3.画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数量间的关系.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1)弄清题意和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问题里的未知数;(2)分析题意,找出相等关系(可借助于示意图、表格等);(3)根据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并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查所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5.在全国足球甲级组的前11轮比赛中,某队保持不败,共积23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那么该队胜的场数是()
A.4B.5C.6D.7
答案:C
行程问题
【例题】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练习骑自行车,平均每分钟行驶550米;乙练习长跑,平均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则经过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
解:设经过x分钟两人首次相遇,
列方程为550x-250x=400,解得x=113.
答:经过113分钟,两人首次相遇.
点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另外在求出未知数的值后,一定要检验它是否合理,虽然不必写出检验过程,但这一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1.一只长方体水桶,其底是边长为5m的正方形,桶内盛水,水深4m,现把一个边长为3m的正方体沉入桶底,水面的高度(以m为单位)将变为().
A.5.08mB.7mC.5.4mD.6.67m
解析:本题中的等量是体积保持不变,变化后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加入正方体的体积,若设水面高度将达到xm,则可列方程:5×5x=5×5×4+3×3×3,解得x=5.08
答案:A
2.笼中有鸡兔共12只,共40条腿,设鸡有x只,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2(12-x)+4x=40
B.4(12-x)+2x=40
C.2x+4x=40
D.402-4(20-x)=x
解析:设鸡有x只,则兔有(12-x)只,再由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可列方程为2x+4(12-x)=40.
答案:B
3.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可得正确的方程是().
A.π×822x=π×622×(x+5)
B.π×822x=π×622×(x-5)
C.π×82x=π×62×(x+5)
D.π×82x=π×62×5
答案:A
4.某试卷由26道题组成,答对一道得8分,答错一道扣1分,今有一考生答了全部26道题,所得总分为82分,问他正确解答了多少道题?
解:设他正确解答了x道题,则8x-(26-x)=82,
解得x=12.
答:他正确解答了12道题.
5.一人从家走到汽车站,第1小时走了3km,他看了下表,估计按这个速度将迟到40分钟,因此,他以每小时4km的速度走剩下的这段路,结果反而提前了45分钟到达,求此人的家到汽车站的距离.
解:设家到汽车站的距离为xkm,
则x3-4060=x4+4560,解得x=17
答:家到汽车站的距离为17km.

相关推荐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3.2解一元一次方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
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出示投影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7=5(2);7X=6X-4
解:方程的两边都加7,解:方程的两边都减去,
得,X=5+7得,7X-6X=-4
即.X=12合并同类项得.X=-4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
(出示投影2)
师提出问题: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
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最好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
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①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②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
【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
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
【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对比练习:(出示投影3)
解方程:(1);X+4=6(2);3X=2X+1
(3);3-X=0(4).9X=8X-3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
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移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检验.)
【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
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
(1);X+12=34(2);X-15=74
(3);3X=2X+5(4).7X-3=6X
【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口答: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7+X=13得到;X=13+7
(2)从,5X=4X+8得到;5X-4X=8
(3)从,3X=2X+5得到;3X-2X=5
2.小明在解方程X-4=7时,是这样写的解题过程:X-4=7→X=7+4→X=11;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写?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

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要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丽星中学八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小组负责人:小组长:年月日
预习笔记课题:从实际问题到方程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②的解,即只要将x=1,2,3,4,5,…代入方程②的左右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
这样得到x=是方程的解.
【三】分组合作
1、练习:检验下列各括号内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
(1)x-3(x+2)=6+x(x=3,x=-4)
(2)44x+64=328(x=5,x=6)

2、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班原分成两个小组活动,第一组26人,第二组22人,根据学校活动器材的数量,要将第一组人数调整为第二组人数的一半,应从第一组调多少人到第二组去?

(2)、小明的爸爸三年前为小明存了一份3000元的教育储蓄.今年到期时取出,得到的本利和为3243元.请你帮小明算一算这种储蓄的年利率.

3、检验下列方程后面大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
(2)2(y-2)-9(1-y)=3(4y-1),{-10,10}.
4、小赵去商店买练习本,回来后问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一些就给我八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便宜了1.60元.你猜原来每本价格是多少?”你能列出方程吗?

预习笔记
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
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题:
5x-1=2x+7(x=?)
如果未知数可能取到的数值较多,或
者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果
试验根本无法入手又该怎么办?

【一】预习交流。
1、列出下列代数式
(1)一本笔记本1.2元,x本需要________钱。
(2)一支铅笔a元,一支钢笔b元,小强买2支铅笔和
3支钢笔一共需要____________元钱。
(3)长方形的宽为a,长比宽长3,则该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
(4)x辆44座的汽车加上2辆32座的汽车最多可以乘坐________人。
2、引入(回顾小学学习的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

【二】明确目标。
1、某校初一级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
分析:设需租用客车辆,共可乘坐人,
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328人.可得
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一试

2、在2.课外活动中,数学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设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而x年后同学的年龄是岁,
老师的年龄是(45+x)岁,可得
.
如何求方程②的解.

预习笔记附页预习笔记
【三】展现提升。
一选择
1、下列方程解为12的是()
A3x+2B2x+1=0C12x=2D12x=14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个数是()
①等式都是方程;②方程都是等式;③不是方程的就不是等式;④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A3个B2个C1个D0个
3、x=-2是方程x+a=5的解,则a的值是()
A7B1C-1D-7
4、下列式子中:①3x+5y=0②x=0③3x2-2x④5x7⑤x2+1=4⑥x5+2=3x是方程的有()个
A1B2C3D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6是x-6的解Bx=5是3x+15的解
Cx=-1是-x4=4的解Dx=0.04是25x=1的解
7、在代数式x3-ax中,当x=-2时值为4,则a的值为()
A6B-6C2D-2
8、下列各式方程后面括号里的数是该方程的解的是()
A3x+4=-13{-4}B23x-1=5{9}
C6-2x=113{-1}D5-y=-16{23}
二填空
1、数值-1,-2,0,1,2中,方程3x+3=x+1的解是.
2、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设最大的奇数为y,则可列方程为.
3、根据下列条件列方程:
(1)某数的3倍比它的2倍小1,设某数为x,则可列出方程.
(2)x与3的差的2倍等于x的13:.
(3)某仓库存放面粉x千克,运出25%后,还剩余300千克:
4、当x=2时,代数式ax-2的值是4,那么当x=-2时,这个代数式的值为.
5、甲班有32人,乙班有28人,如果要使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2倍,那么需要从乙班调多少人到甲班?若设从乙班抽调x人到甲班,则可列方程为.
6、任写一个以x=2为解的方程,可以是.
三、根据题意,只列方程,不必求解
(1)某校初一年级组织学生去科技馆参观,共租用9辆大客车,每辆车有座位60个,老师共去20人,若该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30人,刚好每人都有座位,则该校女生有多少人?
(2)某工厂三天共运出货物60箱,第一天运出20箱,第二天运出第一天的12,问第三天运出多少箱?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导学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导学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折扣、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等概念;
2.经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具体情境中关于商品销售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原价、折扣、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的概念,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具体情境中关于商品销售的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寻找商品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使实际问题数学化.
【课前预习】
1.一件商品的进价为200元,提高50%后标价,又按标价八折出售。根据这个情境,理解下列概念并指出这个问题中所对应的相关量。
进价:
原价:
折扣:
售价:
利润:
利润率:
2.某品牌商品进价300元,卖出后,可获得10%的利润,这家商品的利润为多少?这件商品售价是多少元?
【课堂探究】
知识探究1: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的成本是多少?
思考下列问题:
1.你是如何理解“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的?
2.“又以八折优惠卖出”中的“八折”是在哪个量的基础上打“八折”的?
3.“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中的“15元”是如何产生的?
4.你认为这道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5.如果设每件衣服的成本价位x元,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的量吗?你是如何解决这道题的?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知识探究2:
某超市将某种商品按标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为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
(小组合作交流本道题的做法,说说你们找到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又是如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道题的?交流后派代表讲解并板演。)
【课堂拓展】
某市百货商场元旦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足200元不给予优惠;足200元而不足300元的打9折;达到或超过300元的,其中300元按9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160元和252元。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与打折销售有关的等量关系有哪些?你还有哪些困惑?

【课堂检测】
1.百货商场采购了一批夹克衫,每件夹克衫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季节关系按标价的8折出售,每件以120元卖出.试求这批夹克每件的成本价.

2.某商品的零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商品按零售价的九折降价并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这件商品的进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