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政治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八年级政治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7-08

八年级政治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政治我与社会教学反思》,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政治我与社会教学反思

八年级政治与社会教学反思可以参考下述建议:

1. 了解学生:在教学之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困难点,以便更好地针对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教学。

2. 利用互动性: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互动方式,例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强调实践:政治与社会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应用知识。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参加社会实践、做志愿者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提供反馈: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反馈应该具体、客观,并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教学反思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阅读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精选6篇


如何编写一份好的教案呢?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完备的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石,以下是88教案网小编花时间整理的《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1

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使之成为一代宗师;我们不断地反思,实际上就是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的过程,就是走向合理教学、提升教育理念、完善自我的过程。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但并不是彻底否定过去的角色,例如有人认为不能当知识的传播者,要当学习的促进者,不能当教学的管理者,要当学生的引导者,如果学生是主体,整个课堂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就会各行其是,像一盘散沙,虽然他们各抒己见,但对须掌握的知识模棱两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新课改是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过去教师满堂灌的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不是全盘否定讲授法,讲授法并非全是灌注式。其实讲授法自有它的优势,简洁高效,在单位时间内信息输出量大。正确运用讲授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也是有益的。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学习时,什么是生产社会化就需要老师加以适当的讲解。不然学生就很难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一直注重的是结果,所讲给学生的是生硬的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以一个学习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即在讲的内容上,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生硬的结果。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认为仍然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不应以否定一切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角色的转变,而应该多一点辩证观点,教师既是知识的呈现者,也是信息的组织者;既是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的促进者;既是课堂的管理者,也是课堂的合作者;既是学业的评价者,也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者。在这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能忽略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学生能在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向、互动、探究中掌握知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热闹、浮躁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当前的课堂中,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学生自主意识比以前得到增强,合作愿望不断提高,探索热情持续高涨,热热闹闹的讨论场面已经不难见到,学生几人一组,七嘴八舌的开始了讨论研究,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然而,相当一部分讨论只要老师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种流于形式的讨论,只是表面热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行其是,说的、做的很多都与老师要求的无关,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倾向,并无实际功效。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千万别让课堂变成一个没有秩序的课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秩序、规矩并没有束缚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正相反,它能有效地保护学生正常地学习和平等交流。在一定的秩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少一些自以为是,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自律;少一些多动,多一些探究。我们说的民主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迁就,自主也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成放纵。学生思维的发展和遵守井然的秩序并不矛盾,一个形式上有秩序的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们想要的课堂,让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学会合作、学会探究,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2、自主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的学习模式,但有人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上台,老师下台,我认为这样带有片面性。提倡学生自主活动,不等于放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自主学习在倡导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并不排斥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接受教师指导的必要性。如:调查你所在的学校或居住小区周边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学生对回答身边的环境问题不困难,但提合理化建议就很不易说全面了,这时就很需要老师的指导。教师引导解决此类问题要从国家和个人该如何做,如何健全法制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等方面入手即可。但我们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的自主学习,讲究促进自主学习的策略。(1)要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真心实意营造宽松、安全的氛围。(2)使教学生动有趣,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再借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九年级政治总复习中,我展示了这样一个材料:从神舟一号至四号顺利升空到成功发射神舟五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自主研制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到神六实现双人多天飞行,我国航天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很多情况下都是出示问题后,学生讨论回答。这次我是让学生自己联系材料设计问题,由于对这个材料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如:①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神舟号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及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提的不错。②请你为神舟六号飞船升空设计一条广告语或标语。这个问题设计的也很新颖,当时我追问了一句:能展示一下你设计的广告语吗?那位同学的回答是:神舟再登九天,科技创造强国。尽管学生的问题和答案还不是尽善尽美,但还是很有创造性的。(3)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4)以某种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5)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有联系和被尊重的感觉。(6)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7)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相互回答。

3、合作学习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时,合作学习不应该理解成狭隘的课上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还包括学生在课下与伙伴、老师、家长、同学等的交流,学生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获,应该都是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应该渗透贯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现在教学中有这么几种倾向:(1)合作学习主要适宜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因而课堂中呈现出来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同学们合作找出老师布置的问题的答案。如:九年级教材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的问题: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②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③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就属于这个类型。(2)不仅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实效。(3)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就安排多次讨论,热闹的讨论声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这些都具有片面性,我们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明确什么问题适宜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的任务;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设计的合作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动脑、有吸引力,同时还具有挑战性,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其次,什么是真正的合作学习?

衡量学生是否进行了合作学习,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看学生的活动是否具有合作的意识,是否掌握了合作的技能(善于倾听、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等),是否产生了合作的效能。如在课堂合作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工,并在组内安排学困生优先发言,让他们先说出最容易想的解题策略,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合作时,要求他们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意见,细致分析一下过程,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应重点指导学困生学习操作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操作困难。让每一位小组成员体会到:同学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依赖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

(3)真正让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①要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合作。②明确学习中当多人合作的效果确实比一个人好时,才进行讨论合作。合作时要处理好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③合作前要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作好合作的准备。④合作学习的时间、频率要控制适当。⑤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准确表达小组讨论研究的结果。

4、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有的老师认为有了新型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的学习方式就应弃之不用了,也就是接受学习被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接受学习,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探究学习,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①我认为接受学习还应分两种:被动接受式学习和主动接受式学习。主动接受式学习不同于学生单向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也不同于科学家发明创造所采用的发现式探究学习方式,而是一种通过类似探究的方法或途径来获得或体验知识结论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既包括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但实质上又仍然是接受式的学习,不过是通过探究和体验而获得知识结论的主动接受式学习(因为知识结论已经由前人发现并加以概括形成理论,并构成课程内容了)。而这样一种兼容两者的主动接受学习方式,恰恰正是普遍存在于我们学校中的学生学习方式。我们不可能每节课都探究,每个问题都探究,那样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应引导学生就某个章节、某个问题让学生体会探究方法,学会对问题的探究。可见,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彼此应取长补短。当前我们在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时候,既要看到探究学习是师生在课堂中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又要看到这是一种受学习内容、学习条件限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不能普遍适用于任何内容的学习方式。

三、多元化的课堂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更明智、更理性地进行学习。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片面地运用了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几乎课堂只要学生回答了问题,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不错,你动了脑筋你真聪明等鼓励性语言,但对一些错误的回答,老师却没能及时地引导学生认识领悟,回答究竟是错,还是对。过分的模糊评价将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一句由衷的赞誉,或是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但教师的评价如果很随意,不明确,学生听了之后就犹如喝凉开水---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过多的廉价表扬会默然处置,学习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我认为,当学生的回答很好时,我们教师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当学生的回答残缺不全时,教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的回答背道而驰时,我们应委婉地进行批评指正,只有这样明确的、求实的评价才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获得发展。教师不但要把握好评价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该在课堂评价中,实施多元评价,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潜能。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适时作出评价,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受表扬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学生需要的是带有真情的、恰倒好处的、中肯的表扬。这种表扬才显得珍贵,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灵,才能成为学生内在的、不竭的学习动力。

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表扬注意适当的时机和场合;表扬要讲究度;表扬要真实,要发自老师的内心、真诚;表扬要因人而异;表扬要讲究方式。教师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如:在联合国主办的一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征文中,获得最高奖的是一篇只有一句话的文章:当地球上只剩下一个人时,他(她)听到了敲门声⑴请你展开想象,续写这篇文章(不超过50个字)。⑵续写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想。学生在完成续写并谈完感想后,让他们对自己的答案自评时,学生自评为我觉得我写得不错我觉得我想得不够完善我觉得我做得还行等等。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教师在引导学生互评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从伙伴的优点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共同发展。例如:一个学生是这样续写的:他走到门前,打开了门,没有看见任何人,只有那荒凉一片,风带着沙在空中飞舞,没有花,没有草,只有那沙漠。当这个同学读完马上就有同学站起来评价,一生说:你写得非常合理,真好,我要向你学习。另一生说:你写是风沙在敲门,我写的是幻觉,我想跟你比一比。接着就很有感情地读到:当他打开门时,他看到了以前的景色,到处是绿绿的草,鲜艳的花。当他走出去时,这景象便消失了,他对自己以前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多么的后悔!多么怀念以前的时光!这位同学刚读完便赢得全班肯定的评价----热烈的掌声。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总之,我们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讨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建立完善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机制。

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推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会随时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正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采取对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必能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所追求的新境界。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2

成功之处:

一、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采取全班介绍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齐动手将一个个照片贴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贴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二、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照片来介绍家人,亲切、直接,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

四、照顾个别,在介绍我的家时,我发现有四张是两个人的是父母离异,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心,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几枚奖章,并表扬他们体谅父母,学习认真。

不足之处有;

一、照片贴好后,学生很兴奋,我却没有意识到应该组织大家欣赏与评价,也没有进一步进行挖掘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就是爱家的表现。

二、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评价语言单调、过于重复,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由于教学常规好,学生守纪律,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最后多了三分钟,提前下课了,缺乏课堂机智,如果唱首歌或游戏时间再多一些就完美了。关键在于自己要调整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的思考:这节课表面看来很顺利,其实设想与实际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有几处地方学生可以答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很单一,寻找原因,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再有,教研员一再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别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可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怕孩子说不到位。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3

《珍惜学习机会》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本框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是:“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如有的家长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的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有的校舍危险不能上课,的的教育场地被非法占用,有的不法分子扰乱学校秩序、妨碍学生学习等。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国家、社会和家庭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学生则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而现在在初中生中存在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如有的初中生动辄迟到早退,甚至逃避作业、逃学……因此,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教学重点:对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教学难点: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接受教育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实现主动学习。所以本目主要列出了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所应履行的受教育义务内容中最主要的三项: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应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4

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对于公民法定定义的具体内容的部分我只是向学生做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有些义务学生未必能理解,若增设一个“学生提问”的环节,对于不理解的那项义务提问,教师在作出适当解释,我想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根据教材的编排,我主要从权利和义务两个内容为中心展开教学为了避免思想品德复习课出现枯燥的现象,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互动:

2、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坚持内容活动化的活动内容化的统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了出发,将问题融入活动;

4、落实互动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构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明确权利的义务的关系能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做一个负责任的小公民,做一名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不足之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不足的地方有这些: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讨论不是很热烈。我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改进,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效率更高。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5

时间飞逝,转眼间,成为新教师后的第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半年的多的时间里,我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现在的我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的教学生活。回顾这短短的半年,进步固然有,失败也不少。我整理了一下思路,从一下面对这过往的半年进行了教学反思。首先是对教学组织的反思。尽管我已经竭尽了全力,仍然无法像各位老教师一样游刃有余,终是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有时活跃了课堂气氛后无法掌握,导致课堂局面出现混乱。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是给了我一个警告,教师上课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应该包括掌握全局,迅速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些是无法通过理论直接获得的,必须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加强。

其次,是对教学态度的反思。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气盛,就难免血气方刚,对学生的忍耐力和包容度不足。特别是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捣乱行为,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心胸,只有心胸开阔才能正确面对发现学生的不同优点,而不被他们的棱角刺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即对平常的上课的反思。教师始终是要站到讲台上去的,课上的好坏与否是检验教师的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因而就需要对自己的课堂行为作出反思,以便能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水平。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身边的实例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如,学习“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框教学内容时,讲到“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及其关系”时,就举了汽油、摩托车和电动车的关系,由于汽油的价格上涨,摩托车的需求量下降,这里摩托车和汽油时互补商品,而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下降同时对电动车的需求量就增加,这儿摩托车和电动车就是互为替代品。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照片、图片、挂图等生动、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如,学习“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内容时,先用多媒体展示“国际品牌走入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出世界”,让学生有种和自己生活贴近的感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达到对学生有效地实施教学的目的。

其实,一堂课上得好不好,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脸上看出来。如果学生面容愉快,那么这堂课应该就是成功的,如果学生眉毛紧锁,表情困惑,那么这堂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失败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课堂观察,只有观察仔细了,才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上了解到自己上得好不好,从而作出自我反思。

作为青年政治教师更要在工作中坚持写教学反思,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自己快速的成长。

教育是一门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又都有着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获得情感价值观的升华。如何成为一名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好老师,仍是我不断探索和前进的目标。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篇6

不知不觉中来望都二中已走过两个月的政治教学,两个月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思想。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合集5篇


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面对新的课程第一步就是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如何让教案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呢?为此,编辑特意呈上“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篇1

讲完《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反思本课,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不足之处:

一、汇集大量资源,精心投入备课

为了上好本课,我查阅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报纸和视频材料,从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信息如何运用,用在什么地方最合适,最有效果,不断地进行推敲琢磨。

二、强化教学过程,“预设和达成”统一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的备课、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保证所以,备课时仔细考虑学生会怎么想,多做出些针对学生认知思维方式预想,上课时要随时抓住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从学生的问题出发组织教学,将学习的第一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的教学才有活力和生机。在本节课设计中,我就是想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知识,然后通过实事材料设置问题,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并能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目的,因此,在材料的选取上选择了在学生中极易发生的冲动打人现象,通过剧情的发展,有梯度的设置问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案例讨论、合作探究,促进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有些问题甚至出乎意料。这个时候,教师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能满足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心理需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构建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的自学交流环节、案例讨论环节及查隐患、想策略等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生们想说话,有话说,整堂课讨论的气氛活跃。

四、本课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1、在上课的时候,要富有激情。更加贴近学生,和学生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即兴思维和答案,有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

2、留给学生知识梳理、巩固的时间不够充分。学生不能够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够高,影响课堂效果。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篇2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

现在的新课标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让学生先想象后动手。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相法或结论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三、创新型教学,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

当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学习。“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篇3

星期四第二节课,校内的普听课,恰巧讲到了《法律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没有更好的思路,没有更多的技巧,时刻想着课程标准强调“三贴近”原则,想让学生参与进来,能给学生更多的感受。

1、导入时使用了一首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其实我对这歌也不是很熟悉,误打误撞,学生们很熟悉,还很喜欢,音乐一起,很多同学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起来,学生的情绪、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课堂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而激昂。万事开头难,这让我再一次认识到:课堂开始,氛围的调控相当重要,一个积极的情绪奠定了整堂课的基础。

2、选取了同学们熟悉、关注、能够引起共鸣的典型案例用为素材,更突出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在讲到“未成年人保护时”,选用了今年6月在黑龙江、莱芜发生的中学生溺水事件,当时正值放假前期,学校对此事也专门进行了通报,以期引起学校及家长的关注。课堂之上同学们在心灵里也受到了触动。在讲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时,我专门找到了今年学校双节前“给家长的一封信”,学生们很熟悉,也很有话说,有了这些基础,同学们说出了生活中的很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一次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3、课件的使用上,我特别注意到了细节:字号的大小、背景的颜色,最起码的要做到清晰明了。

4、中间用到了一组图片,生活中常见的轻松诙谐有些好笑的行为,但背后却是让人担忧的安全隐患。愉快的教育,轻松的教育,相信还是能给学生们一点印象。

说到不足之处,如何让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一直困扰着我。这节课上,开始进行的自主学习,学生先自己根据提纲勾画重点内容,然后同位之间进行交流,时间大约四五分钟,此类简单的交流似乎效果一般,有和没有其实区别不大。课堂中间,碰到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面对不法侵害,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此类问题应该是比较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的反应也相对比较强烈,只是回答问题时,更多时候由好学生代替了,往往只是那几个人回答,出了少数倒的现象,这在学习的效果上大打折扣了,也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而最后,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时,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观念得到了强化,使学生由课本理论上升到实践,但是学生的回答基本是老师点名,按座次顺序依次回答,缺少学生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热情,如何将是很长久很迫切的任务。还有一点,也一直是自己努力的,那就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这应该是一种智慧与机智的体现,教学功底与文化底蕴的融合,简单的好与不好起不到作用,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也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加强的,今后的课堂还应该注意精讲多练,给予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循序渐进的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做会学习的学生。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篇4

一、新课程实施

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二、活动课教学的开展应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思品课堂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讲,学生背”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直接经验创设教学活动,通过“课外调查”、“小辩论”、“主题探究”“写倡议书”等系列活动,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沉迷游戏的危害,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这一活动中,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了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在讨论发言中,学生相互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能突破教师事先的提示,更为可贵的是调查小组的一位女同学,还结合自己课外对网吧的调查,介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的整治措施。这一切,确实使人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接受“美德”的容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

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志存高远,科教兴国。为我国教育再次创业贡献一份力量吧!

八年级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篇5

通过《在交往中完善自我》的学习,同学理解了交往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而且知道交到好的朋友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在讲到第二小节《我的朋友遍天下》时,讲道一个人的交往圈分为内外两个圆圈的话,青少年时期的交往关系可以称之为内圈。踏上社会后,由于工作和职业的关系,需要更多的交往,交往关系将大为拓展,也就形成了交往的外圈。

而我在讲到这一小部分内容是,是学生回想从小到大他自己的交往,然后以自己为圆心画同心圆在每个圆里填写与自己交往的人群(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社会上的人。。。。。)想以此来探究和了解我的学生中看看他们的交往范围,引出内圈外圈的概念。

学生填写完后。其中有个女同学的的结果很让我吃惊,在她的同心圆里只填了姐姐和社会上这两个人群。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孩子是有父母的健全家庭的孩子,为什么在她的交往人群里就只有姐姐和社会上的人。于是我试探性的让她来解释,这孩子的回答是她不愿与自己的父母交流,也觉得自己没有朋友,有什么烦恼或心事喜欢跟她说的所谓的社会上的人交流。我当时在没有过多追问多。

看来一个孩子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的影响很重要,尤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尤为重要。在农村因为家庭环境影响的问题小孩现在很多。在此,再次提醒告诫家长们,一定要从小开始注意用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让他们成长成为一个拥有健康身心的人。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案集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资料描述爱琴文明的情况、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斯巴达城邦的特点。
(2)通过公民大会模拟游戏体验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3)通过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自然环境的比较来探讨希腊文明发展的特点,并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下课时听到同学们在议论这幅图片,这是我的家乡缙云的仙都风景区,是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今天我么就去旅游一下,不是去仙都而是去古代希腊文明。
旅行准备:去古代希腊需要什么交通工具?还要做什么准备?学生回答后提出还要知道时间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5世纪晚期,还要知道古代希腊位置。展示欧洲地图和古代希腊地图了解希腊文明所处的位置和陆地类型。
爱琴文明参观游:(播放FLASH穿越时空片段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爱琴文明博物馆,展示一些当时的图片。因为博物馆刚刚建成,还没有写上说明,请大家群策群力作解说。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选出解说员,让他们到黑板拿取四个景点的图片。放音乐,在音乐播放期间准备解说词。音乐停止,让学生上来汇报,对解说做简单评价。
这些图片放在博物馆里,怎么样的顺序好呢?让学生上来排顺序,并解释排列的理由。特别强调特洛伊为什么放在最后,突出它使爱琴文明走向了衰亡。
城邦时代体验游
(播放FLASH穿越时空片段二)公元8世纪的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出现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1、雅典
今天雅典人要召开公民大会。它的民主制度是很著名的,我将带大家看一些场地和物品,猜猜他们与什么民主制度有关!为什么?
出示雅典的民主广场图片、黑色豆子和白色豆子、写有名字的陶片。让学生小组简单讨论后完成连线题。
民主广场黑色豆子和白色豆子陶片
500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也就是解释了这些民主制度。
把雅典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他们认为雅典民主制度在当时世界上哪些内容比较先进。也就是说出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这么好的制度我们就一起来参加公民大会,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给他们的角色卡片,全体起立。
教师提出置疑,大家一起参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奴隶、外国人、妇女都不能参加公民大会,让这些角色坐下,学生发现了雅典民主制度的时代局限性。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看到的雅典民主制度的不足之处。
有不足我们可以如何帮助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师总结雅典城邦的特点就是民主制度相当的优越。
2、斯巴达
我们将去参观一个与雅典完全不同的城邦——斯巴达。
今天他们要上战场了,他们念着斯巴达的战歌,让学生念战歌。一位母亲前来送行,在儿子的盾牌上写这持盾或卧盾。这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你看了两个场景之后你心目中斯巴达人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学生猜想。那他们国家万一和别国发生矛盾会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
3、文明比较
如果你有机会留在城邦时代,你愿意住在雅典还是斯巴达。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无论你选择雅典还是斯巴达都是合理的,因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就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那整个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相比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中国地图,中国的母亲河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母亲河?学生回答得出结论我们是大河孕育的文明。分析希腊文明的不同之处,它是大海孕育的文明。
旅行收获
我们今天进行了希腊旅行,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截然不同,你感受到希腊文明的哪些特点呢?希腊文明的哪些值得我们中华文明借鉴呢?写在每位同学卡片反面。学生写好后汇报。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时)
课标体现
2-1、描述西方早期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空间分布。
2-3、对比不同时期西方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
2-4、掌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
教学目标1、古罗马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初步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形成。
2、过对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学习,体会社会制度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3、通过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结构、风格和特点上的比较,体验历史文化的传承关系。4、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中世纪以及现代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成就。5、结合已有知识,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思考全球化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够提炼出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
2、使学生能说出古罗马的“民主”内容,以及法西斯的变化。
3、使学生能找出古罗马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联系。
重点展示:提炼出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感受欧洲古典文明的巨大成就。
难点突破:古罗马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罗马兴起的故事,编好小组
(新课引入)(边展示古罗马建筑遗址边朗诵)
罗马城简直就是一个废墟的世界。一座座倾塌的城墙,一间间残破的宫殿,一根根斑驳脱榫的石梁,一个个缺手少臂的雕像,以及一条条被毁坏得不成形状的通道随处可见,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或竖立在草坪之上,或横亘在街边路旁,或紧靠着新的建筑。尤其使人惊讶的是,绝大多数废墟都在罗马市区的中心,而且完好地保存在显眼醒目之处。凝视着这些废墟,我忽然发现罗马充满着一种残缺的美,一种古旧的美。是的,比起完整的建筑来,残缺的废墟更能给人以震撼,更能给人以深思,更能给人以力量,更能给人以启迪。在这些废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古罗马辉煌的历史,发生在一个个建筑中的神奇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时间隧道的游客,来到古代罗马,看一看古罗马的文明历程。请同学们看课本P52,谁能告诉我们古代罗马兴起的时间和地点?关于古罗马的兴起还与一只母狼有关呢,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表扬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广)
古罗马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化,是最突出的。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1、脑筋找出罗马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2、想一想古代罗马和希腊城邦的相似之处(共和)
3、想一想罗马人和斯巴达人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一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尚武精神)教师适当进行点评,
古罗马属于奴隶制的国家,经历了3个不同的政治体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在“王政时代”是古罗马从部落演变为城邦国家,而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的“民主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
展示“法西斯”扈从图,他们是什么人?肩上扛着什么?讲述执政官的选举,任期和一个执政官的故事。
在民主思想发展的同时,古罗马军事实力不断发展,其中罗马军队的奇特作战方式值得我们关注。
根据课文所给的资料,图3-8罗马龟甲阵,这种作战形式有何优点?
由于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罗马人征服了大片土地,(罗马帝国的录像以及罗马帝国的版图)
要统治这么大的疆域,共和制能够维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恺撒大帝、屋大维称“奥古斯都”的情况。
在2世纪时,罗马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但是到了3世纪时,陷入了全面的危机,后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这么强大的帝国是如何被灭掉的?如果你感到好奇,可以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
虽然强大的古罗马最终灭亡了,但是它辉煌的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一起,造就了西方文明之根,
边看边回答问题:1、《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意义
2、罗马式的建筑风格,及对后世建筑的影响
古罗马不仅在欧洲文明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出土的罗马精美的色彩斑斓的玻璃器皿,折凳,和各种精确的木工工具在罗马出土的丝绸,瓷器,香料等东方物品。这些说明了什么?
古罗马的文明继承了希腊文明,吸收了东方文明,为后来欧洲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古罗马文明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将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以震撼,给人以思索。
从古罗马游览归来,你对古罗马的历史和它的文明有什么深刻印象呢?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二课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第一课时)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基督教盛行西欧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资料和图片,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2、通过对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分析,揭示基督教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并理解西欧封建王权和教会联手共同统治的特点。
3、确理解宗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规定,“崇尚科学,反对邪教”。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封建农奴制和封建等级制的形成。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看待宗教的作用。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
教学准备地图、短剧表演(必要的道具制作)、《圣经》、图片资料等。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5世纪末欧洲地图和21世纪欧洲地图。
[比较]:1、两者版图分布有何不同?
2、5世纪末欧洲国家中哪一个国家最强大?相当于今天的哪些国家?
3、你知道当今主要欧洲国家的来历吗?
[承转]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强大的法兰克王国。在版图迅速扩大的同时,王国也迅速演变成了帝国,封建制度逐渐形成了。
(新课教学)[板书]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张根据5世纪末欧洲地图,指点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扩张过程。[板书]2、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展示]查理大帝肖像。
[活动]表演短剧一: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
[讨论]:1、这个片断反映了封建社会存在着什么现象?2、在这个制度中处于最卑微地位的是谁?3、当时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说的是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承转]领主和封臣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了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封建等级制和封建农奴制逐步形成了。
[板书]3、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确立
根据5世纪末欧洲地图,指点查理曼帝国的分裂情况,标出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地理位置。[板书]三、基督教盛行西欧
1、基督教创立背景和概况表演短剧二:牧师布道
[讨论]:1、你刚才看到的是哪个宗教的活动场面?请说出该教的创建过程。(背景、创始人、创立时间、经典等)2、你能说说圣诞节、复活节的来历吗?
[补充]:1、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描述的故事。
2、《旧约创世纪》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承转]《圣经》不仅是一本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容诗歌、神话、传说在内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对欧洲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也成了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板书]2、教会和封建王权联手统治西欧
[活动]表演短剧三:查理大帝加冕图
[讨论]:1、从短剧看出,基督教从产生到为皇帝加冕,它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你是怎样看待当今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甚至科学家信仰宗教的现象的?
(展示“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组图,有条件的地方可放映反对邪教的科教片。)
3、如何理解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规定?你认为对待邪教的正确态度和行为是什么?
(课堂小结)
[总结]:展示5世纪末欧洲地图,指点当时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地理位置和基督教产生的地区,并以基度教的几条教义为结尾,留下思考。
(课堂作业)
1、推荐读名著《教父》、《荆棘鸟》等。
2、寻找其它有重要影响的宗教,并能说说它们创立的情况。
(教学提纲)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扩张
2、查理曼帝国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形成
3、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确立
二、基督教盛行西欧
1、基督教创立的背景和概况
2、教会和封建王权联手统治西欧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二课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第二课时)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例“欧洲中世纪庄园”的分析,明确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了解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悲惨的生活和卑微的地位。
2、明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工商业的活跃,促使了城市的兴起。城市的繁荣既是封建经济进入发展时期的标志,同时在政治上也使居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教学难点: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
教学准备《桃花源记》图片资料;巴黎、伦敦、威尼斯典型建筑图片资料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制作课件)。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呈现]几幅精美图片,介绍《桃花源记》。(或制作课件)
[提问]:1、你向往《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这种生活吗?2、认为《桃花源记》中作者的理想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在历史上,曾有过这样的社会吗?
[承转]我们古人向往的是一种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方式,这是理想中的封建社会生活。在欧洲的封建社会,也有许多象桃花源这样自成方圆的封建庄园,那儿的生活怎样呢?
(新课教学)[板书]一、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
1、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
[展示]“欧洲中世纪庄园”图。
[讨论]: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住着哪些人?2、庄园的布局有哪些特点?
3、与《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比较,两者相同点是什么?
[承转]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粮食、原料,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从而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板书]2、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展示]巴黎凯旋门、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威尼斯水船等图片。(有条件的地方可放映介绍巴黎等城市风土人情的纪录片)
[提问]:1、你能判断每张图片代表的是哪个城市吗?2、说说在11世纪时这些城市的特点。3、比较城市居民和庄园农奴的生活和地位差异。
[承转]城市之于封建庄园下的乡村,优越之处不仅在于经济繁荣,而且居民享有较多的人身自由权,可以呼吸自由的空气,这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各行各业日益繁荣兴旺。
[板书]3、封建经济进入发展时期
[描述]:一、课本图“巴黎一角”1、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2、说说你的感受。
二、课本图“行会徽章”。1、猜猜看,它们是哪个行会的徽章。2、你知道行会在当时起什么作用吗?[补充]:三、《清明上河图》
1、图例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封建王朝的哪个城市的经济繁荣景象?
2、与欧洲封建社会时期城市的繁荣有哪些共同之处?
(课堂小结)
[总结]: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城市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条件。城市的繁荣,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进入了发展阶段。
(课堂作业)
1、制作《欧洲中世纪庄园》简单模型图。
2、排演世界名著《威尼斯商人》片断。
(教学提纲)
一、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
1、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
2、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3、封建经济进入发展时期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
一、课前准备:1、了解学生情况,组织学习小组。2、课间播放歌曲
二、导入新课1、猜一猜:(1)、听完了歌曲,我们再来猜个谜语(点击),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学生读)(2)、你知道这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区吗?大家反映都很快的,到底是哪一位同学的猜对了呢?(学生回答)看(点击)三面环海,应该是个半岛。(点击飞入阿拉伯半岛)(3)叙述: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那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是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沙漠驼铃,走进阿拉伯,探寻1000多年前阿拉伯人生活的足迹,(点击)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课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文明[板书]
三、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先把书本反的翻到62页,观察图3-27,了解一下阿拉伯半岛的位置。记得在七年级上的时候,我们曾组织过探究活动叫做游历华夏,今天我们再来开展一次游历阿拉伯的活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参与?那好,老师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阿拉伯之旅,同学们喜欢吗?
2、说一说:(1)叙述引题:沙漠就在前方,骆驼正在引颈召唤,我们的阿拉伯之旅就要出发了,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老师觉得似乎还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没有带?水?为什么特别要带上水呢?(点击课件)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阿拉伯的自然环境呢?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2)教师归纳:那好,老师把同学们介绍的归纳一下,(点击课件)正是这一些组成了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3、想一想:
(1)在这干旱的沙漠中,(这样的恶劣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阿拉伯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游牧生活(2)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对阿拉伯人有何帮助呢?(点击课件:图)于是,一部分人就从游牧生活中分离出来,从事——商业活动,并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从此,翻开了阿拉伯社会发展的新篇章。下面就让我们去实地感受一下吧!
4、游一游:我们出发了,第一站我们的驮队将去哪里呢?看一看导游为我们的安排。(点击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城市里,诞生了了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是谁呢?(点击课件)这就是穆罕默德的图片,来了解一下他的经历。(点击课件)其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身为贵族,却关心下层人民的痛苦,创立了一个著名的宗教,就是伊斯兰教。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在座同学中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吗?谁来介绍一下:还有没有同学能够补充一些有关伊斯兰教的情况吗?
创立者是穆罕默德;时间是610年;教徒称作穆斯林,信奉真主安拉;根本经典是《古兰经》。(点击课件)这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哪位同学来简单介绍一下。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传教,来听听他的主张:
这种宣传穷人听了有什么反映,富人又是怎么想的呢?(如果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这种主张吸引了许多不富裕的人,却遭到了麦加贵族和富人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开始阻止他的宣传,打击、压制他。最后穆罕默德不得不从麦加流亡,与622年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第二站我们就追随着穆罕默德的足迹,到麦地那去走一走(点击课件:图)。第二站,麦地那。
1、同样是穆罕默德,同样是伊斯兰教,却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我们来看看发生的变化:(点击课件:资料)。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摆脱了被打击受压迫的局面,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和支持,伊斯兰教也结束了被排斥的历史,吸引了更多的信徒,成为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刻。
2、伊斯兰教又是如何来纪念这个历史事件的?(点击课件)。也正是这个城市,穆罕默德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从一名宗教领袖向政治人物发展,于是一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了(点击课件)。
3、如何将自己的主张扩展到整个半岛,壮志满怀的穆罕默德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他率领自己的信徒们高举圣战旗帜,取得了节节胜利,于630年又回到了麦加,到632年他去世之前,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点击课件:图)。这就是632年前阿拉伯国家的版图。
4、半岛统一了,伊斯兰教义也成为半岛的主导思想,穆罕默德以后的哈里发国王却没有停止战争的步伐,他们还想干什么呢?在一个多世纪里,他们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终于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第三站就让我们一起紧跟穆斯林圣战的旗帜,来到它的都城巴格达城,了解一下古代阿拉伯帝国的情况。(点击课件:图)。
第三站:巴格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巴格达这个城市呢?今天,它是伊拉克的首都,历史上它又曾经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呢?(提醒学生注意和古代两河流域的巴比论城区分开来)。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个国家的版图,(点击课件)。
5、想一想:这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阿拉伯在一个多世纪里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先后征服了中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版图扩大了好几倍,这只军队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呢?是谁的力量把原本散漫的游牧民族凝集在了一起?同时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的扩张向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那么,你知道另外两大世界宗教吗?是基督教和佛教,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在课后完成课本第64页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填表题。
(6)阿拉伯帝国建立以后,曾一度非常繁荣。特别是首都巴格达(点击课件:图),商业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三大名城之一,你知道另外两个吗?但是,古往今来,所有的帝国都有着类似的经历,建立在战争和剥削基础上的阿拉伯帝国也注定了10世纪以后帝国的衰弱。(伴随着其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人民起义、教派斗争的不断发生)。(你知道它是被谁灭亡的吗?是1258年西征的蒙古军队攻占巴格达,杀死了哈里发。)
帝国虽然衰落了,但阿拉伯人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灿烂文化却在帝国的废墟上源源流传。最后一站,让我们一起来到古老的阿拉伯历史文化博物馆。
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参观,然后说一说这些展厅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说一说你为什么对它最感兴趣?(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1、这是阿拉伯的原始清真寺,这是中国的。清真寺被传播到世界各地,说明伊斯兰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另外,这些清真寺又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说明文化也是可以创新的。
2、你知道《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吗?你听到的或看到的故事,哪些是出于这本书的?
小组讨论:阿拉伯人为什么会创造出如此灿烂的文化?
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古老的阿拉伯人吸收了各地的文化,又加以创新,最后有传播的了世界各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文明,直到今天,还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文明的产生离不开阿拉伯帝国(土壤),同时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伊斯兰教的圣战基础上。其中,穆罕默德,作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位杰出人物,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一个人物、一个宗教、一个帝国、一种文明。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
课程标准:
2-4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文明的文化成就及其特色。
2-5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3-3列举文化传播的一些途径,了解历史上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结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宗教景观图,使学生了解宗教景观的丰富多彩,感受世界文化的多种多样。
2、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理解宗教景观的象征意义,领会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融合。
3、通过探究,使学生学会知识运用和迁移,学会观察身边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对不同的宗教景观的探究。
2、教师难点: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区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认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1、导课。由三位从远方来到金华考察参观宗教景观的宗教朋友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探究氛围。
2、探究园。对不同的宗教景观自主探究,了解不同类型的宗教景观,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这是本堂课的中心,本环节设计是开放的、多维的,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对象和探究伙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3、伸展台。通过世界各地宗教景观的探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身边的宗教景观(浙江的、金华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欣赏吧。让学生欣赏金华地区有名的永康方岩胡公文化庙会场景,感受极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进一步理解文化的多样性。
5、结束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会因多样而更加精神。让我们带领宗教朋友考察参观锦绣中华的宗教景观”,这是本课的归纳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