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系列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

发表时间:2023-03-05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系列。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系列”,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通过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足球运动趣味性强、集体性强、竞争性强,所以锻炼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水平四的学生在小学期间接触过足球,有一定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 “脚内侧传球”为本课内容。传球技术是足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也最为基本的技术之一,是足球战术配合的基础。而脚内侧传球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球技术,它也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的传球技术之一。据统计,足球比赛中80%的传球来自于脚内侧传球。

三、教法设计:

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练习、评价”的教学步骤进行,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根据杜威“玩中学”的理论指导,本课在练习中采用了一些小游戏竞赛的教学策略。通过竞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参与足球技术学习的各种潜能,提高技术水平。

2、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设计了2——4人之间的合作练习策略进行练习,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了激励评价策略,尽可能的多鼓励学生的练习,肯定学生的练习结果,激励每一位有高质量完成练习的愿望,并能把这种愿望付之到团队练习中去。

四、学法设计:

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了观察法,自主体验法,比较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预定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锻炼身体提供学法储备。

五、负荷设计:

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水平,预计平均心率110——130次/分。

六、本课关注点:

1、教师的角色的多样化。在这堂课中我不仅担任了“导演”,对课堂整体进行设计组织和调控,而且担当了这堂课的“参与者”,通过有机的串连,主动的参与,及时点评、鼓励和调度,让学生与老师相融合,让师生成为运动的和谐伙伴。

2、课堂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时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与总体发展的统一。

3、预设、生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言行,敏感地捕捉偶发性和隐蔽性信息,随即应变,即时调整预案,促进动态生成。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案基本情况: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八年级,足球教材共安排6课时。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2)

本课教材

(一)快速跑:40—60米的加速跑

(二)自选练习:跳绳、打篮球、踢毽子、投沙袋

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巩固和改进加速跑的动作技术,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技术,提高学生奔跑能力,发展速度、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及自主健体的意识和能力。

(二)通过各种练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和空间判断能力以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基础知识

队列练习:

1.踏步走——立定

2.随音乐走成各种图形

(一)快速跑的特点是强度大,在较短的距离中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它对发展快速奔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快速跑的全程可以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

(二)自选练习方法:

1.跳绳

2.打篮球

3.踢毽子

4.投沙袋

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前脚掌着地并放正。

难点:蹬摆结合。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3)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更具技巧性,而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新课程下,合理运用调控手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等具有积极意义。

1课堂心理调控

体育教学主要在户外进行,空间大,扰动因素多,不确定性突出,学生活动的个性化,兴趣的广泛性,教学的动态性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从心理上加强调控,引导积极心理,减少消极心理,让教师和学生做好教学的心理准备。

1.1注意力与兴趣的引导: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由于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和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化倾向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泛化,要把这些心理统一到教学的既定目标上来,其心理准备是重要前提。首先,在体育教学的'开始环节中加强学习导入,积极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其次,有趣的准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逐渐进入状态,步入学习的轨道;第三,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应尊重学生的活动兴趣、活动空间和运动快感的体验。

1.2教师应有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健康的教学心态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一是我们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健康的教学心态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心态不稳必然自乱阵脚;二是关爱每一个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谓“用心去塑造心灵”,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这就是用“心”去调控;三是以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每一堂课,心理学家认为:“热情的人是非常有效的”,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不仅能发挥教师的水平,更能感染学生。

2课堂气氛调控

课堂气氛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特点。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以健康为主要目标,学生的生动活泼、积极参与和高亢的情绪密切相关,那么,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合理调控就显得非常必要。

2.1创设情景,探究与发现:体育情景的设置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与心理水平,以故事情节、角色、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与锻炼、探究与发现,体验成功,从而达成目标。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可见,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自愿+强迫,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在体育常规课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演作用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这些插入运用适时,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

2.2因势利导,积极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学过程中调控课堂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班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把握课堂气氛的“势”和学生的“势”积极应变,我们才能控制课堂。一是顺势而为之,当课堂练习的积极性高,学生参与性强,练习内容适合学生的兴趣,应积极把握学习方向,引导学习兴趣;二是善于借势,就是借助课堂上或学生的一些倾向性来推动学习进程。

因势利导的方式方法很多,要因时、因势而定,关键是把握“势”、顺着“势”、凭借“势”的力量,向有利方向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在无势可借时,我们应设置情境、穿插有趣的活动、听取学生的建议等积极造“势”,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因势利导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策略,是把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倾向性导向教学目标上的艺术。

3课堂节奏调控

“节奏是物质运动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节奏是艺术的灵魂”。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外显性很强的形态,其教学过程、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等都是通过身体活动表现出来,练习的强度、运动量大小,学生身体的疲劳与恢复等都要通过一的节奏来调控,学生在起伏的练习节奏中身体才能得到科学发展,在动态中体验到美感,学生才会乐于接受。

3.1教学环节“快慢”有变化:对教学环节及快慢变化的把握表现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对课堂全局的掌控能力,教学速度的快慢是关系到一堂课的容量大小,直接影响课的质量。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状态等把握教学速度。

3.2教学活动“动静”有交替:动与静是辩证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动静”的交替才使得课堂充满活力而有序,它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与人性化。“动”使课堂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积极参与身体练习、探究与讨论、质疑与建议;“静”使课堂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学生对学习内容与练习方式、技能与技术的观察、理解与思考等。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学生就会兴奋过度,就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反之,课堂一直处于静态之中,课堂气氛就可能受到抑制,就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

(1)在“静态”中解读。教学的起始,教师对动作要领、方法的解析与示范、达成目标与要求、练习的价值、对学生心理的激励等是至关重要的,具有方向性作用;(2)在“动态”中感知。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体验并参与各种练习的过程,把学生的空间放大,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体会、交流、互助学习,教师以巡视与指导、提示与评价为主,让学生有充分的运动感;(3)“动静”合一。在不断深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要一步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学习任务,学生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与探究中明确方向,保持学习情绪,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而教学的节奏感与有序性就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静”是教学活动的调节器,是“动”的准备与开始,“动”是“静”的演绎与结果,课堂教学才能活而有序。

总之,体育课堂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有序进行,关键是讲策略、注重方式方法与艺术。在课堂调控上教师的作用应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前的精心设计、课中对全局的掌控和应变。在教学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善于把握课的脉络,积极利用有利因素,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才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之功。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4)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

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

②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

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

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

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

8.课堂小结: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五角星多。

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5)

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标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本次课以立定跳远技术学习为主要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弹跳素质及全身协调能力,让每位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主体是初一年级学生。从生理上,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的骨骼、肌肉等,正是快速生长期;心理上,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快,求知欲高。因此在这个时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开展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

从学生的课外锻炼中观察到,虽然在小学阶段学习了一些跳跃知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也进行过简单的跳跃练习,学生的跳跃能力还有很大差异,表现为动作不协调,腿部力量不能充分发挥。有些同学不采用正确的立定跳远技术,导致摆臂蹬地不同时,手臂摆的方向不正确,落地不缓冲等,以上分析,为采取合理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了解立定跳远的技术特点并能理解立定跳远在生活中的价值。

2、技能目标:使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立定跳远技术,有30%的同学立定跳远成绩明显的提升,提高学生协调、力量等素质。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自评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双重发展,在练习中乐于活动,接受教师指导,善于动脑能吃苦耐劳。

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1、指定集合地点: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

2、游戏

4、安排见习

5、检查着装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6)

[水平目标]

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能力的锻炼方法。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

1.本课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难点是掌握各种跑的锻炼方法及利用这些方法发展各项身体能力。

[设计思路]

(一)教材的"选择

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

(二)教学策略

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含量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穿越障碍游戏):学生简单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后,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

(二)快速跑练习(抗洪抢险游戏)

1.教师讲述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的事迹,向学生提出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号召,创设“抗洪抢险”情境进行游戏。

2.游戏方法: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起点处分别放置两个空球筐作为防洪大堤;在20米远处设置折返点,折返点处放置球筐两个(内置实心球若干作为防洪沙包);要求每名学生跑到折返点时,从球筐内取出一个实心球后,迅速返回起点(途中若实心球落地,要拾起后才可继续游戏),将球放入本组的防洪大堤上;该名学生完成防洪任务后,下一名学生继续进行;以最短时间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组为获胜组。

(三)耐久力跑练习

1.教师为学生创设见义勇为捉“小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游戏练习。

2.角色分配: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将班级中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扮演“小偷”,其他同学扮演见义勇为的好少年。

3.游戏方法:“小偷”跑离15秒后,好少年开始“追捕”,路线不限,方式不限(可单独追捕亦可分小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离开游戏,10分钟之内将“小偷”全部捉住,为好少年组获胜,反之,“小偷”组获胜。

(四)协作跑练习

1.教师讲述“赛船”游戏的赛船游戏满语称作“赛威呼”。据史书记载,该项活动是由满族民间赛船演变而来,在现代已成为陆地上进行象征性的赛船活动的一种集体赛跑游戏。

2.游戏方法:5人一组,5人均站于两根竹竿中间,两手分别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发令后5人一齐向前跑,先跑到终点,队伍不散的组为获胜组。

3.规则:每个小组在中途因动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况发生时,必须全体停下,待队伍整理好后才能继续游戏,到达终点是以“舵手”过线为准。

(五)整理活动

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本课结束。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7)

教学内容、任务

一、进一步学习提高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增强上肢力量。

二、复习改进弯道跑技术,提高身体素质。

三、通过组织教法,培养进取、求精、守纪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8

(一)宣布本课内容、任务。

× × × × ×-男生

× × × × ×

△ △ △ △ △-女生

△ △ △ △ △

○ -体育委员

★ -老师

(二)徒手操4节

1、踝腕关节2、肩关节

3、腰部运动4、弓步跳跃

(三)游戏

方法:全班分男、女生各4组,相对而立(如图(2)所示)。听到哨音后,按以下路线进行游戏:

小推车蛇形跑快速跑

ABCD

(起点)快速跑小推车

A(D)处同学到达D(A)处后站到队伍后面,直至每人均完成(A→D)或(D→A)。注:小推车路程男生大于女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 C D

(图2)

二、基本部分(分组轮换): 28

一>侧向滑步推铅球;二>弯道跑

轮换方法:

女生先铅球后弯道跑

组织教法:

铅球由老师授课、指导,弯道跑练习由体育骨干按老师要求组织同学进行练习、复习。

一>侧向滑步推铅球

教学要求:

滑步成直线,上体能保持原来姿势,并有超越器械动作。

教学重点:

摆与蹬结合、蹬与收压结合。

组织教法:

1、讲解示范(队形如图3),重、难点的强调。

2、学生练习,队形如图(3)。

×……………………×

×……………………×

(图3)

1)徒手侧向预备姿势,扶住同伴的手,反复做左腿摆动,右腿蹬伸,左腿下压脚着地的摆蹬练习(不滑进)。

2)同上练习,在左腿向前摆出后,同时右腿用力蹬伸,使髋部前移,随后左腿积极下压脚落地的反复练习。

3)同上练习,在右腿蹬伸髋部前移后,迅速收小腿,同时左脚下压着地的反复练习,要求在滑进时不跳跃,上体平移稳,能保持原来姿势。

4)独立完成做摆、蹬、收、滑、压、撑的连续动作,先不断向左滑进,然后向后转滑至原来站位,要求在滑进后地上能留下左脚在滑行中的痕迹,使身体重心始终留在后面。

4、简单介绍、示范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全过程,学生持实心球进行完整练习(队形如4),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1>原地侧向推铅球(实心球替代)

2>侧向滑步推铅球(同上) ×……………×

二>弯道跑×……………×

教学要求:进一步改进动作图4

教学重点:身体向内倾斜

教学难点:克服离心力

组织教法:

1、由体育骨干按老师要求将同学指定地点进行以下练习:

1>依次绕场跑一圈,体会弯道跑技术,弯道跑时,要求身体有较明显的向内倾斜。

2>综合练习(练习队形如图),以比赛形式进行,输赢结果一律服从体育骨干的秉公裁判,后2名的小组组员给前2名的小组组员做上肢放松活动:赢者得到放松;输者学到放松肌肉的方法、技术。

1、-垫子前滚翻

2、-哑铃上举5-8次/人

3、-跳绳15次/人

图5弯道跑跨过障碍物素质练习

A-----------→B------------→C-------------→D

2、弯道跑要点(各小组一张,传阅、运用)

1)左脚掌外侧,右脚掌内侧着地。

2)摆臂幅度:右臂大于左臂

3)在加速中体会动作(克服离心力);身体向内倾斜

4)勇于克服困难

3、练习要求:小组长负责维持本组练习秩序,组员认真配合。鼓励形成热烈的练习气氛。

三、结束部分4

2、小结讲评,宣布下次课内容、地点

3、值日生收拾器材

4、师生道别

图6

男生-手肩相搭

女生-手手相连

场地:田径场

器材:实心球20粒铅球1粒垫子4块

哑铃大小各4副跳绳4根栏架6-8架

练习密度预测35-40%

课后小结: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8)

内容:

复习双杠动作支撑摆动前摆下(规定动作)

目标:

1、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掌握支撑摆动前摆下动作。少数同学在帮助下完成以上动作。

2、友伴组合作练习,继续探究性学习的基础上,将多种单个动作能有机的组合练习,发展上肢力量与腰腹(力量),克服恐惧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步骤:

1、学生代表(以班组为单位)集合队伍报名、带跑及准备动作。

2、在双杠区教师示范纠正规定动作要领,并对练习及自选动作的方法提出进一步要求,启发学生进行组合动作练习时如何合理交替进行。

3、按友伴分组分别进行练习。

4、教师到各组巡视、示范、提示,对进行有一定难度动作的练习者应加强保护和鼓励。

5、课结束提醒各组自觉进行放松练习。

课后小结:

1、学生代表带做身体活动的内容选择比较单一,应指导其采用多样化动作,并对有创意的动作设计给予适当加分。

2、友伴组的合作学练,组织形式效果较好,同学间信赖度高,互相指导帮助的气氛较浓、合作也愉快。

3、教师提出的规定动作学生完成动作正确率达95%,学生对自选组合的探究练习积极性很高,他们对教师提出的组合动作的记分评分办法有极大的兴趣。组合做动作达4个以上均双倍的分数计算,在组合动作(自选)的练习中有不少学生主动向教师请教、质疑的问题不少。

(三)

内容考测:

①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双杠动作)(用四节课的部分时间测)

②自选动作,每个动作或自选组合的动作(不限)

标准:

①规定动作:30分(以完成动作质量评定)

②自选动作:每个动作5分(有难度的6~10分)

③自选组合动作:以连续在双杠完成不同的四个动作以上,予以双倍分数计算。

目标:

1、全体同学都能完成规定动作的测试。

2、在自创动作过程中体现个体风格,追求自我突破、挑战困难,能体现互帮互学。

3、展示自我优势,鼓励他人进步,树立自信心,体现成功感,经受挫折。

步骤:

1、宣布测试方法、标准要求及安全保护措施。

2、按原有的友伴组进行测试(两人分别在近双杠同时进行),未测者可在其他双杠区复习,或在旁观察或承担(主动)保护。

3、对测试者不限时间,任其动作发挥,以其自动停止为准。

4、对测试者的自创动作,有新意、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完成及时给予肯定,对动作失败者允许其重新开始或建议休息后重新再测。

课后小结:

1、评自创动作的分数不封顶:评累积分数(激励)作为手段,也就是巧用以分数杠杆鼓励学生多得的分(的办法)在训练、考核过程中,使学生情绪高昂,热情十分,不但能完成规定动作,自创动作的花样十分丰富,追求难度动作、多做动作、组合等状况令人惊叹,最少得分有150,50%的同学得分达500分;20%学生得分达1500分以上。

2、为了多得分,学生中思考探究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有双杠侧(单杠)前翻下、后翻下、杠上直立前走,后退走,单杠行走,双杠上跳下等挑战自我,克服恐惧感的“惊险”动作展示,真正体现了学生不畏艰险、大胆探索的胆魄与勇气。

3、为了得高分,学生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自行设计组合动作,如:双杠一侧倒挂膝晃摆——脚背钩双杠异侧仰卧起坐20次——双手握同侧杠后翻下——双手握杆蹬地前后翻若干次,组合动作合理,编排巧妙,练习持续11分钟,友伴组中互相讨论,指导、帮助的现象不少。

4、为了争第一,不少学生已经得高分了,仍然坚持每节课参加再测试,设计的动作与组合动作都能推陈出新,开动脑筋,自主学习体现显著。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9)

一、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案简单、缺乏预见性

教案是老师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许多老师教案非常简单,除了交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外,对教学重点的克服、难点的突破、练习时间的长短、保护帮助、安全措施的安排都没有明确而科学的设计和提示。另外,对教学效果的预见性不强,比如本次课有多少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学技术动作,有多少学生能掌握部分的技术;本次课又能达到多大的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学生的承受能力怎样等,都毫无预计,使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科学性。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目前,许多教师为追求课改潮流,不按照体育教育规律,不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实际出发,围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千篇一律,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做花架子,一堂课中想达成所有目标,结果既抓不住教学重点,也完不成教学难点,什么目标也达不成。

(三)过分强调学生的快乐体验,忽视运动强度

教师为了让学生开心地学习、主动地学习,降低了纪律约束,使课堂教学纪律松散,导致教师无法控制课堂局面,使教学事故增多,甚至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当前表面看学校体育课堂活跃了,兴趣提高了,气氛热烈了;但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忽视了,运动量减少了,运动强度降低了。导致广大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意志品质薄弱。

(四)运动技术强调不够,忽视科学评价

在强调快乐体育的背景下,让许多老师迷惑不解。认为现在体育课让学生动一动,乐一乐,笑一笑就可以,不需要过多重视竞技运动技术的教学,有的甚至提出要不要运动技术。大家是否想过不需要运动技术有必要培养专业体育人才吗?学校体育课有必要存在吗?哪所学校还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呢?所以说,运动技术学是学校体育教与学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课存在的前提,更是体育教学的独特魅力所在。因此,学校体育必须重视运动技术教学。另外,实施新课标后,我们却发现了一个不符体育规律的现象,在教学的评价中全部采用过程评价,对结果评价很少涉及。在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某校有一位教师组织全班学生800米考试时,老师只采用了简单的口头表扬与鼓励的评价方式,没有任何结果评价的内容,这种评价有失体育评价的内在含意。

二、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注重课前研究,实现学校体育的长远目标

在上课前教师应根据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的不同,教师应“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可选择的空间,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促进广大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提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站在育人的视角来设置教学目标,设计符合不同学生可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实现学习目标时要给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平台和空间,从而让发展学生终身意识的目标从校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从现在延伸到将来,发挥学校体育的长久效应,而使学生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二)注重课堂实效,保证教学质量

首先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如何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学习,同时又能巧妙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在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组织的科学性,教学环境设计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趣味性和教学形式的群体性;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并且要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增设一些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项目和形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胜欲望,达到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班级凝聚力。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既重视教法,又注重学生的学法,并且要注意安全防范,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发挥每节课的最大效应。再次教师本身又要掌握上课的技巧,如在课堂中有些教师对要讲的内容准备得很充分,但讲话的速度过快,语调缺少抑扬顿挫,使学生来不及思考和体会。把握不好“精讲多练”的尺度,语言不精确、欠科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自己往往不易觉察。尤其是体育术语的误用、甚至不用,给学生正确掌握动作带来了困扰和混乱。他们在讲解动作时,过于追求面面俱到,每一个细节都讲深讲透,但头绪繁杂,又难分主次,课堂容量过大,时常是完不成教学任务,造成“拖堂”。虽然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应接不暇,理不清线索,听的多,练习次数少,分不清动作的重点,掌握不了动作技术,难免产生厌倦情绪继而保证不了教学质量。

(三)注重课后反思,形成共同思考的良好氛围

每位教师都应经常进行课后的自我反思,对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等及时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并且通过教学观摩评课等形式进行同伴间的互助交流,使教师逐步形成互相学习,在思想获得启发,在行为得到校正,共同进步。

三、结语

在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校体育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存在差距,没有将新课程理念与体育功能价值和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只要我们加强课前研究,注重教学效果,重视课后反思,自然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使学校体育教学更趋科学。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10)

一、构思

全课在注重师生互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主动参与精神、求知欲、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我判断、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发展。

二、教法的选择

本课的主要教材是集体舞,由于内容较单调枯燥,我采用了一材多教的方法。在教学中增设音乐伴奏,变换角度、方位,运用竞赛、学生自编、自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韵体感、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指导、练中提高”。

三、课程资源开发

在教材的搭配上,准备部分,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自编舞蹈操。分组活动中安排打布袋、舞蹈表演、羽毛球、篮球、足球、土保龄球、橄榄球等多项活动。这些活动组织简单,器材可以自己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放松活动中配上音乐集体跳“兔子舞”,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学法

教学中注重以学生学、练为主,突出学生主体性,学生能尽情发挥,充分活动,培养了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

课时安排:第6周1节任课教师:古塔中学张锐

教学内容

1、复习集体舞中青少年十六步基本动作。

2、学习集体舞中青少年十六步的队形变换。

3、自选项目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说出青少年十六步的动作要点,通过练习有70%以上的学生基本完成十六步的队形变换。激发学生舞蹈兴趣,主动参与。

2、在合作与交流中积极探究,塑造美好形体,以强健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增强学生的自练意识和创新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11)

1.教学设计思想

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校本课程武术中的“自编棍术组合”为主教材,旨在挖掘开发传统的民族体育课程,宏扬民族精神。本课教学中通过技能学习和对所学动作的自主合理命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领悟武术的“形神兼备”特点,培养崇尚武德、讲礼守信的道德情操,逐步建立热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情感。

2.教学内容的分析、选择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渊源流长且博大精深,它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追求境界而享誉世界。将其列为我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崇德尚武精神,有效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体能要素,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

武术分套路演练和对抗格斗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器械属于套路运动形式,是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平四体育学习阶段我校把之定位于拓展和延伸项目。学习武术器械,不仅能改善和提高机体的爆发力和灵敏度,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还是生活中一项防身自卫的实用技能。尤其是棍术,以其刚柔相济、取材简单、粗犷易学、实用性强而成为我校实施器械教学的首选。

本次课为棍术教学的第三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棍术动作和玩棍的手段方法,对棍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接触。本课将着重强调自编棍术套路动作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体现武术特有的风格,并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动作进行合理命名,使学生在这堂课后能基本领会武术“形神兼备”的特点。

3.学情分析及主要策略

初中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时期,也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身体发育迅速,力量素质却相对较差,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情绪及心理素质极不稳定。棍术学习不仅能有效发展学生力量等身体素质,同时能磨练意志、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本课“自编棍术组合”是学生在对单个棍术动作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棍术组合,学生对此类运动技能充满好奇,有急于尝试的欲望。故在教学策略上我采用启发探究为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辅的教学手段,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迁移转化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多以学生体验、尝试、练习为主,加以教师的'鼓励和引导,让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勇敢面对挑战,渐渐的忘记恐惧和胆怯,体验学习过程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

4.课的目标设置

⑴了解自编棍术组合的方法及动作要领,理解“形神兼备”的含义。

⑵80%的学生能掌握自编棍术组合的完整动作,并能对所学动作进行合理命名。

⑶在合作、探究的学练过程中敢于创想和表现。

重点:棍术组合的完整、连贯。

难点:初步领会武术“形神兼备”的特点。

初中体育教学设计模板(篇12)

指导思想

篮球是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之一,但让学生真正产生兴趣,就需在学生的参与中,让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魅力,感受到篮球活动所包含的丰富健身内容、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本课主要是通过围绕篮球活动这个中心,以游戏为主线,采取多种练习方式,达到在玩中学,以活动为主;在学中玩,边学边玩;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教学内容

1.热身活动。

2.学生自编球操。

3.运球与传球。

4.三对三比赛。

5.放松练习。

6.师生小结。

组织与设想

1.导入课题

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说出练习篮球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学生不难进行回答,因为学生已经有过学习篮球的过程,此处提问只是加深学生对学习篮球进一步的理解。而其主要目的还是用篮球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健身内容,为下面的练习埋下伏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老师从中给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勇气,为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

2.热身活动

进行合作性的游戏“网鱼”,这个练习的采用,跟篮球有一定的.联系,既需要积极跑动,又需要紧密配合,更有一动而全动的特点,趣味性强。在游戏进行中,增加课堂轻松欢快的气氛,逐步提高学生的兴奋点,也为下面的辅助性练习做好身体的准备,情绪的准备。

3.辅助性练习

辅助性练习是在考虑学生具备一定篮球基本功的基础上安排的,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分组后,请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进行讨论(结合对课本的参考),然后创编一些有关篮球与身体结合的练习,并积极地进行练习,各组的组织形式可以自定,要将身体充分的活动开。教师在这个练习当中到学生中间去,进行帮助、指导、提示等活动,并提出建议。这部分的练习目的在于,突出小集体活动的作用,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兴趣,从而也有利于篮球的学习。

4.活动的深入,行进间传球、运球

随着辅助性练习的结束,也就自然的过渡到了篮球的学习,这一段学习的安排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参考课本图解的情况下进行“自学”“自练”,师生同练,加深与巩固动作;教师的活动是到学生当中进行一定的指导、建议和帮助,进行评价,必要时进行个别动作的示范。学生在这种条件下的学习,必然要进行看图解、询问、自己模仿与尝试、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观摩别人练习,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做中学”,不但要学到“传球”的动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5.三对三半场比赛

篮球比赛是学生最想参与的内容,练习的兴奋性也最高,因而本课将这部分做为练习的重点内容,目的是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想象练习的方法,以达到增强体能、锻炼身体和理解篮球的目的。

6.课的结束

第一,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放松,第二,师生共同进行舞蹈性放松练习,让学生得到身心的放松。师生共同对本课进行总结。

总之,本课旨在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做”中去体验学习的方法和运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从中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课时计划

人数:

单位:

时间:

发展灵敏、力量素质,半场三对三篮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