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500字精选

小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2-12-18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500字精选。

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的改变,作为人民教师是需要在课前拟定合适的教案的,好的教案应当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典型事例进行分析。那么,一份好的教案该怎么写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1)

设计说明

“商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引导学生由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类推出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紧抓学生知识的增长点,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效延伸。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例8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被除数、除数、商之间存在着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抓住这个知识的增长点,然后从单纯的算式计算延伸到算式内部、算式之间的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最后探究商的变化规律,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

2、重视合作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在与同学合作交流时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接受同学的批评与建议,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与他人分享了学习成果,又体验了合作的快乐,为达到会学、乐学和创造性学习的境界奠定了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画有表格的纸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揭示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的游乐园玩一玩。(课件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游乐园里有很多有趣的知识,也蕴涵很多规律,要想获得知识、发现规律,同学们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一幅生动形象的游乐园的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探究体验,建构新知

1、探究除数不变时,商随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课件出示教材87页例8中的(1)题]

(1)课件出示导学要求。

①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②商随着谁的变化而变化?怎么变的?

③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

(2)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也乘几(或除以几)。

2、探究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我们再来观察教材87页例8中(2)题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变了)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按照下列方式进行观察。

①从上到下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②从下到上观察被除数、除数、商。

(3)学生自由交流,相互补充。

(4)师总结: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反而除以几(或乘几)。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2)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请大家带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器,谁来说说你所带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指名交流)

2.谈话:像这些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做单位,毫升可以用符号“ml”表示。(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谈话:饮料瓶的容量是500毫升,钙奶瓶的容量是100毫升。那么1毫升是多少呢?

(让学生来简单描述,或上来倒出认为是1毫升的水。)

2.认识1毫升。

出示:25毫升量筒。

谈话:这是一个25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是1毫升。

(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感受1毫升有多少。)

我们再用这个滴管来滴1毫升的水,数数有这样的几滴。

3.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数数。

4.谈话:你觉得1毫升的水怎么样?

(让学生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

5.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升和毫升都是容量的计量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可进行猜测,可能有学生已经知道其中进率。)

6.出示:图片

谈话:你能看着刻度说出每个容器里有多少毫升水吗?(指名交流)

7.出示1升水,与500毫升的水比较,估计1升水有多少毫升?

(1)学生估计交流。

(2)实验证明。

板书:1升=1000毫升。

8.练习,“想想做做”第4题。

4升=()毫升20xx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全班校对,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应用,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题。

(1)学生审题后估计各容器里有多少毫升。

(2)出示数值,全班读一读。

2.第3题。

(1)学生审题,指名说出每种饮料的容量。

(2)学生独立思考。

(3)指名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阅读“你知道吗?”

四、课堂小结。

1.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9页。

3.课外作业:到超市看看,哪些物品是用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升?哪些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

4.有时间介绍一下节课量器的做法,并允许学生在家里试做。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对乘法交换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的知识,这节课是正式概括出任意两个例子让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对任意两个整数相乘有同样的性质,进而总结出“乘法交换律”这个术语。

1和0在乘法中都具有特殊性,要通过让学生进行口算观察,让学生明白、发现特殊的地方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概括、应用中学习知识。

学情分析

乘法交换律的教学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计算从几组算式间的联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乘法的交换律,最后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定律。它是由学生经过自己探索得到的,在学生心中就有实感,有了实感就有认识,有了认识就有理解学生理解了才能运用,理解得透彻就能熟练运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的熟练使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

1,猜谜:“兄弟四五个,各有各的家,有谁走错门,让人笑掉牙。”

让学生回答谜底(纽扣)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纽扣?

生:(因为扣错纽扣了,衣服穿出去会让人笑话)

师:纽扣交换了位置会闹笑话,我们刚学了什么运算定律也和交换位置有关系?谁愿意把加法交换律说给同学们听?

(要求举例说明,并用字母表示)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谁愿意猜猜?

学生:可能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师:你们怎么会想到有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

学生:(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来猜的)

师:你们能根据加法中的运算定律,大胆来猜想乘法中有什么运算定律,

这份勇气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值得表扬的,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呢?

(让学生说一说,能说多少就多少)

二,验证猜想

验证乘法交换律

1,师:同学们说得好像有道理但是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乘法是不是具有你们猜想的运算定律呢?怎样确认你们自己的猜想呢?

你们想不想自己来亲自验证一下呢?

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乘法交换律”,我们分组合作完成这个光荣而又有意义的任务。

(要求: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验证方法,把它写下来)

每人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的合作伙伴。

比一比,看谁的验证方法最好,让他作为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2,学生分组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3×5=5×3,6×2=2×6等等,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积不变.

(2)我们也找了两个数,将它们相乘发现两个因数的位置变了,但它们的结果是相等的.

(3)我们小组也认为乘法有交换律,比如,我们班有四个小组每组有9人,求全班有多少人?可以列成算式:4×9=36,也可以用9×4=36来计算.这就是说4×9=9×4,因此乘法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

(4)根据乘法口诀,一句乘法口诀可以算两道乘法算式,如四七二十八能算4×7=28,7×4=28.

(5)我们想到的是乘法验算时,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积是一样的,所以乘法有交换律.

(6)解决问题时,一个问题可以列两个算式,.

(7)看图列式时,一个图也可以列两个算式..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出算式)

师:(总结方法)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的,请认为乘法没有交换律的同学发言)

师:看来乘法确实有交换律,我们的数学家也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乘法是有交换律的,你们一样很了不起.

师:经过刚才的研究和验证,你们现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法交换律”吗?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运算定律吗?板书:a×b=b×a

三,课堂练习

第35页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加强四则运算的口算练习。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

3、会算24点,能用不同的方法算24点。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难点: 用四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每人A—9的扑克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今天数学课小朋友们都带来了什么?

生:扑克牌。

师: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

课件演示,介绍牌的知识:一副牌有54张,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张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有四种花色,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种花色各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若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说明:开课伊始,从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和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介绍扑克牌与时间相关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 揭示课题

师:你们玩过牌吗?用牌玩过哪些游戏呢?

师:你们用牌会玩这么多游戏。刚刚听到有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你知道算24点是怎么玩的吗?【点击课件】

师:哦,我们在玩算24点时,把A看作1,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今天我们就用九张牌来玩个益智游戏——算24点。(板书课题:算24点)

师:想玩好算24点,要掌握一些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对对碰!

(二)游戏活动

1、游戏一:幸运对对碰(2个数算24点)

师:游戏规则是:我出一张牌,你用你手中的一张牌和我碰,碰成24。准备好了么?

(点击课件:闪现对对碰页面)

1. 三八二十四(点击课件:出现扑克牌8)

师:我出8,你能从你的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手举8)

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手举3)

师:你怎么想得这么快?适时板书:三八二十四

师:真聪明!很快就想到用口诀来算。

师:我还出8,你能拿两张牌跟我碰成24吗?

生:(1,3)(3,6)(1,2)……生说师板书。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两张牌的?

师(引导观察板书):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的第二步,都是3×8=24,第一步呢?都是先用两张牌凑成3,再利用三八二十四的口诀碰成24的。

(如果还有学生举手,请他们与同桌说说。)

2. 四六二十四

师:你能不能像老师这样出一张牌,让全班同学也只出一张牌就能跟你碰成24?

生:我出4。

师:谁拿牌跟他碰?(6)

师:小脑筋转得真快!你怎么想到出6的?生答师板书:四六二十四

师:拿两张牌跟他碰,你会吗?师有选择的板书。

3. 师(引导观察板书):我们刚刚都是先凑成几来和4碰的?再利用四六二十四的口诀碰成24。

【说明:设计这一环节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想口诀从牌中寻找能算出24点的里找能算出24点的算式,为后面三、四个数算24点做好基础工作。】

2、游戏二:幸运凑凑碰(3个数算24点)

师:如果我出9呢?你能用一张牌碰出24吗?两张行不行?

师:大家猜得很快。现在给你三张牌,你们能把牌上的数字加减乘除,算出结果是24吗

【点击课件:闪现3张牌的题目】

1. 师:你能用这3张牌算出24点吗?【课件出示:】

(2,3,4) (7,6,3) (9,8,3) (3,5,9)

①2×3=6,6×4=24 7-3=4 9÷3=3 3×5=15

②2×4=8,3×8=24 4×6=24 3×8=24 15+9=24

③3×4=12,12×2=24

让学生边算24边寻找算24点的秘诀。

师:你们的计算的方法多种多样,你们发现什么诀窍没有?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师:多数可以凑3和8,4和6,应用口诀进行计算,不能应用口诀的再想办法进行加、减、乘、除混合算。

【说明:在活动过程中,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注意引导学生探究游戏活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让他“玩”有组织,“玩”有目的,“玩”有方法,“玩”有收获。 ]

3、游戏三——幸运比比拼 (4个数算24点 )

【课件出示:】(1,2,5,8)

师:先独立想一想,想好了可以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一个四人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学生活动。

汇报板书。

师:看来用4张牌算24点也难不倒你们。老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想试试吗?

好,请拿出纸和笔,老师出题,你们把方法写在本子上。开始!

(4,6,7,8)(2,6,7,9)(2,3,4,5)(5,6,5,3)

学生写完后,逐题汇报 。

与三个数算24点比较,小组讨论、交流。

师小结:刚才大家都开动脑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了24,下面我们来分组比赛,好吗?

【说明: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三个数算24点和四个数算24点方法相同,只是后者算法更多样些。】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5)

设计说明

圆的认识包括直径、半径、π、轴对称图形等概念以及圆的画法、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内容。教学设计中,重点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加深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在解决问题时能根据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对于观察范围随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知识的复习,采用结合具体实例复习的方法,还可以列举一些应用此部分知识来解释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归纳整理。

师:本学期我们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借鉴教材“独立思考”板块进行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构建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有序地汇报,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示范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学生对所学的圆与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分类复习

1.复习圆的相关知识。

(1)说说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什么确定圆的位置?什么决定圆的大小?

画圆时圆规带有针尖的脚所在的点叫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r=或d=2r

(3)圆周率通常用什么来表示?取值多少?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通常用字母π来表示,一般取值3.14。

(4)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C=2πr或C=πdS=πr2

(5)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用转化法推导出来的。

(6)复习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②把带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③把带有铅笔的一只脚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

2.完成教材104页1题。(课件出示)

左图:圆的直径=(6)cm;

正方形的周长=(24)cm。

右图:圆的直径=(8)cm;

梯形的上底=(8)cm;

梯形的高=(4)cm。

3.完成教材105页2题。(课件出示)

(1)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C=2πr或C=πdS=πr2

(2)列式解答。

C(1)=2×3.14×2=12.56(cm)

S(1)=3.14×22=12.56(cm2)

C(2)=3.14×3=9.42(cm)

S(2)=3.14×(3÷2)2=7.065(cm2)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篇6)

教学素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和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1)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红。周末到了,小红的班上要组织一次游乐活动,她想邀请大家去参加,你们愿意吗?不过小红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帮助她。

师:既然是参加游乐活动,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红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红的衣柜里放着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图片),她可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学生活动策略:

①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

②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介绍连线法。)

③组织学生讨论:上装的件数和下装的件数,与有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

(2)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饮料有:牛奶、豆浆

点心有:蛋糕、油条、饼干

如果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小红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学生活动策略:

(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闯五关。

第一关:帮小动物组数

教师出示三只小动物手拿数字卡片的画面,提问:用数字卡片4、5、6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策略: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数字卡片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摆,并作好记录。

(2)各小组汇报后,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组数的规律。

第二关:走路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从学校到少年宫有A、B两条路可走,从少年宫到动物园有C、D、E三条路可走。提问:从学校经过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走?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线路图,自己用笔画一画。

第三关: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0xx年亚洲杯A组有4个球队参赛,每两个球队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学生活动策略:教师请学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个球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比赛场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来。

第四关:握手中的数学问题

教师出示画有四位小朋友的图片,提问: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四个人一共握几次手?

学生活动策略:每个小组选出四位同学实际做一做。

第五关:佳佳的密码箱。

教师出示情境图,告诉学生:佳佳的密码箱中的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左边有数字1、2、3,右边有数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设好的密码给忘了,她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学生活动策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在此题的基础上拓展: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右边的数字有5、6、7、8,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如果左边的数字有1、2、3、4、5、6、7、8、9,右边的数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试多少次才能把密码箱打开?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四、机动练习

如果老师想给今天这节课表现最好的三位同学照一张合影,请同学们思考,三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师也参加进来,四个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同学们课下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教案1500字精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