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1500字精选

发表时间:2022-11-25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1500字精选。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1500字精选”,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过程,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辨析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学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掌握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纸和三角板。

学具:长方形、正方形纸、三角板、观察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小朋友,当你吃过晚饭,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吗?你最喜欢镇海哪里的夜景?是啊,我们的镇海越来越美了,就连一幢幢楼房在夜空下也那么的温馨迷人。(媒体播放)

2、设疑:当你陶醉在美景中时,有没有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呢?(抽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了解:能谈谈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吗?(根据学生的原有认识,完成观察表中的有关问题,如几条边几个角)

4、揭题:原来你们早就和它们交上朋友了,看来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继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应该是不成问题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初步感知:

1、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判断课件中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质疑:看来有4条边和4个角的图形也不一定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它们的边和角里一定还藏着许多秘密等着我们去一一发现,你们愿意吗?

(二)深入探究:

1、认识长方形:

1)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秘密?

2)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

3)汇报交流,媒体选择性对学生的方法加以演示。

4)小结:小朋友真会动脑筋,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媒体出示,齐读)

5)认识长、宽

6)找一找身边的长方形并指出它的长和宽。

7)评价激励引入到正方形的研究中。

2、认识正方形

探究方法同上,但有所简略于汇报演示。

3、尝试验证会什么一开始有些四边形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4、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1)四人小组根据刚才的发现讨论两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汇报交流。

5、学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说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想把你摆的长方形画下来吗?(先发表各自的意见,然后教师范画,再学生自己试画)

3)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一样吗?要注意什么?

4)生独立画正方形,指名板演并让他人评价。

三、交流评价,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么不满意的?(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四、练习巩固,拓展深化

1、猜想边长、长、宽的长度

2、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正方形

3、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长度,画上美丽的图案,并说说想把自己的设计用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3~124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八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根据操作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学具准备

学生每组准备一张长5厘米、3厘米;长3厘米、宽4厘米;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知识,建立联系

学生估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大约是多大?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最好是做成多

媒体课件显示给学生看。)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看它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本第124页上面做一做: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练习二十八的第1题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3)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

2.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

3.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和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如果没有,可用学具代替)、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实物图片,七巧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8根小棒(6长、2短)

1.小组活动:你能用这8根小棒摆一些图形吗?看哪一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多.

2.交流:请各小组到投影上边摆边说有几种.

3.设疑:图形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提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都一样吗?这两种图形可不可以变成别的形状?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

二、主动探索,研究问题.

1.认识长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从学具中拿出长方报纸片来,动手观察一下它的角和边,会发现什么?(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2)小组汇报:请小组各出一名代表发言,分别说一说通过研究发现了角和边有什么特点,并且说一说怎样想的或者是怎样做的.找几个组说一说.(如果有用折纸这一办法的,请他说明怎样做的,演示一下,并给予表扬)

(3)辩论: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组讨论)

(4)教师总结:刚才有的同学利用身边的学具量一量,有的同学用折纸这个方法发现长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相等,也就是说长方形有两组对边相等,长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

(5)学生之间交流长方形的特点.每个人都用纸折折看,再验证一下.

2.认识正方形.

(1)独立探索,小组交流.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己动手研究了长方形的一些知识,那么正方形的角和边又有什么特点呢?试试看,相信你能行.

(2)汇报交流: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小组互相说)

(3)教师总结.我们用了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正方形的边和角的一些特点,也就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一样长,四个角都是直角.(继续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

3.小组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演示动画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师问:长方形与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2)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角特点.发现它们都有四个角,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它们都有四条边,但是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四条边都相等.

(3)引导学生揭示四边形的概念.

由四边形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5)

1、面积和面积单位

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会选择合适的单位,量一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或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具准备

每组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剪刀、直尺。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认识面积

1、感受物体表面面积

学生动手操作:把带色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贴到长方体的盒子上。

教师提问:你会发现或体会到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谁大谁中,教师在这过程中引导、总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2、体验平面图形的面积。

学生动手画一个学过的图形,然后每组的同学把画好的图形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可能体会到平面图形有大有小,在此过程中教学平面图形这一概念,如果有的学生画出角的图形,教师借此机会让学生把角的图形和学生画的长方形、正方形进行比较,教学围成一词的意义。)

引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操作矛盾,引出面积单位。

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谁能想出办法来?(学生可能想出用划方格的办法、重叠的

办法、剪拼的办法等,只要合理教师给予肯定。)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

教师有意出示下列图形比较,看哪一个图形的面积大?

(根据具体情况做成教具)

师生总结:在进行测量、计算面积时规定

了统一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房分米、平

方厘米。

2、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形成表象。

教学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教师提前把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印在白纸上。)

学生涂上颜色,然后剪下来,体会1平方厘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表面。

用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测量你身边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如扣子、橡皮等。)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学生剪下来,体会1平方分米有多大。

举出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测量课本的封面面积。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学生先估计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

教师再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大纸。

估计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

三、课堂小结:结合本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板书课题

四、综合练习

1、课本第119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2、要钉子板上围出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图形。

3、课本第121页第2题测量图形的面积。

4、课本第121页第3题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面积是8平方厘米、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一课时

一、摆长方形,导入新课

1、引导: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长方形吗?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物体哪些是长方形?

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根9厘米的小棒和两根6厘米的小棒,同时提问:大家想用这4根小棒如何摆动出一个长方形?哪两根摆长边,哪两根摆短边?

3、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摆出长方形。

二、探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呢?你们知道怎样计算吗?

2、肯定学生的想法,在黑板上列出算式。并让学生想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3、对这个算法表示肯定,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4、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继续思考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5、肯定学生的思路,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并告诉学生可以请小括号来帮忙。引导学生列出带小括号的式子。

6、让学生观察江比较先后列出的4个式子,指出哪个最简便

7、让学生根据最简便的算式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8、请学生汇报讨论出来的计算公式。板书课题。

三、探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1、让学生动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长和宽都是6厘米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根据正方形的图形特征,计算出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3、在黑板上列出算式64=24(厘米),并让学生对比上边的算式(6+6)2=24(厘米)

4、让学生总结出正方形周长的一般计算公式。

四、进行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给学生有针对地指导。

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在学生计算完成后答案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回顾周长计算公式

1、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在学生回答的时候,在黑板上板书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2、给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对学生算出的结果进行评议。

3、给出一个正方形的连长。让学生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找学生汇报计算过程及,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集体评议。

二、周长计算公式的现实应用。

1、教学例2,让学生看图后说出内容

2、请学生来说出题意,让学生讨论该如何解决提出的问题。

3、鼓励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思路予以肯定。并让学生继续思考该如何算出这个养殖场需要篱笆的数量

4、表扬学生很聪明,让其它同学也理解这个想法。

5、让学生计算养殖场的周长。

6、让学生先互相检查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判断篱笆够不够?

7、大家想一想还有其它的方法吗,提示学生可以靠着养殖场外边数一数篱笆数。

三、进行课堂活动,完成课堂练习和思考题

1、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的内容,给学生经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2、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十八的2、3、4、题,在学生完成韪后,讲评答案。

3、指导学生解决思考题。

教学探讨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生1:四条边的长度相等。

生2: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们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四条长边都是8厘米,我们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2:我们是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发现这两条对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然后换个方向再对角折,又可以看到两条边也相等,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生3:我们是在钉子板上做的,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都占了相同的格子,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棒极了,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成功了。那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们能给它的边起个名字吗?你认为要起几个,为什么?(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应用拓展

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有关他们的问题。

1、猜一猜:老师考大家: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呢?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20厘米,一条边长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3)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一个角是直角,它是什么图形?

2、涂一涂:在练习纸尚把长方形涂一种颜色,把正方形涂另一种颜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升活中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官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设计是粘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探求新知时是让学生先猜想长方形对边可能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猜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再在班内交流,可以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在探究出长方形的特征后再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再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篇8)

一、说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出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23页。

二、说教材与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和自主探索,使其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设计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立体的感知过渡到平面认识,所以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平面几何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一年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和情感目标的落实,请看如下三个方面。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2、通过学生的操作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初步动手能力和人合作的习惯。

本课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小组准备一些积木、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每人6根小棒,彩色笔等。

二、教法与学法

我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以尝试探究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达到锻炼意志,树立信心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前为每一组准备一篮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的积木)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在课开始,我通过引导学生分组玩积木,摆图形,并让他们派代表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是用什么形体的积木摆的?这样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让学生挑一块你最喜欢的积木举起来展示给老师看一看,咱们一起来摸它的一个面,有什么感觉?由此利用师生共同玩积木这一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地把体和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新旧知识自然过渡。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立体引入,画图形。

在摸面感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比着形体画图形,画好以后要求学生迅速地把积木收回篮子里。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与知识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看似平常的活动,但反映了为师者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良苦用心。接着指名作品展示,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谁画得好后,我也规范图示让学生评价出漂亮的长方形,正方形的样子,得出: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正方形正正方方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语言组织能力的锻炼。

2、仔细观察,感受数学。

为了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价值,我就提出你能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紧接着我出示一组实物判断题,目的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巩固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辨认能力。

3、动手操作,发现特征。

小组的合作交流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教学。首先学生利用手中准备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你发现图形特征再个别指名说后,得出结论:长方形有4条边,2条长边,2条短边,对边相等;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一样长。紧接着问谁能变魔术似的让我们一眼看出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特征,动手折一折,如果实在碰到困难,请阅读课本P23,寻求方法。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创造的方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合作,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梯度训练,巩固提高。

练习是学生内化和巩固新知,形成技艺,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本节课我设计2个层次的练习:(1)巩固和总结性的练习,这一层次练习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完成,接着再利用课件辅助演示讲解,巩固所学知识。①用六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要摆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动手摆一摆,加强操作能力);②选择填空轻轻打开课本P25页第二题(辩认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③完成课本P25页第三题(彩笔涂一涂,进一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2)设计了一道趣味操作题,进行发展性练习。意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思维的有

精选阅读

长方形与正方形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方形与正方形”,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编写者徐晶执教者徐晶
执教时间2014年月日星期
版本北师大版学科数学
册数第四册单元六单元
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引导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使学生学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推一推”“拉一拉”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德育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前置性作业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图形是指在二维空间中以轮廓为界限的空间碎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提出疑问
(1)你以前见过他们吗?那你能找到藏在我们教室里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吗?
(2)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藏在我们教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你怎么就能一眼认出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呢?
(3)我们班的同学真会观察,那么你们观察到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2.验证,探究
(1)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上就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同桌合作想办法来验证刚才你的发现?比一比哪些同学验证的方法多,而且有方便。
(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发现,教师作一定的指导。
(3)汇报: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征。
A边的特征
量一量: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到“对边”相等。认识“长”,“宽”,“边”的概念
折一折:是怎么折的
B角的特征
C刚才大家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的特征,大家的表现都不错,那谁的表现最好呢?(送出第一分“礼物”)
3.画一画
我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独立画一画
(2)汇报交流
三、巩固深化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后随记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正确辨认生活中遇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周围常见的种图形。

2.引出长方形,正方形,并揭示课题。

3.观察两种图形。

4.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它“四边形”。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① 出示一长方形木板,指出它的边在哪里?如何来区分这四条边?

② 同桌讨论:可以怎样把这个长方形的形状画下来?还有其它方法吗?

③ 观察教师演示。

④ 四人小组讨论。

2.画长方形。

① 同桌讨论: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想一想可以怎么来画长方形。

② 反馈说说自己的各种想法,并先出优秀可行的方法进行演示。

③ 学生尝试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④ 教师小结:首先画一条长方形的长(或宽)边,再以两个端点为顶点,画两个直角,然后取相等的两条线段为宽(或长),把两个端点边接起来。

3.认识正方形的特征并画正方形。

① 教师演示:把一长方形剪去一部分变成了正方形。

② 四人小组讲座。

③ 反馈归纳。

④ 学生尝试画一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⑤ 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作图方法的异同。

4.开放创新学习。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或物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和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作业

作业本p1

正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①、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知道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间的进率。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渗透猜想实验验证总结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情感目标

①、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单位,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生:面积

师:还认识了

生:面积单位

师:你们的数学老师--李老师告诉我,你们学的很好,是吗?

生:是

师:非常自信!老师今天特意找了几条信息,看你能否快速找到面积单位。(放课件)

生1看课件回答:平方米

师:你能说出1平方米多大吗?

生2:大约有两张双人课桌拼起来那么大。

师:具体说就是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那么大。再继续,放课件生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还记得它们多大吗?

生:手掌的面积约是1平方分米,拇指盖的面积约是1平方厘米。

师:准确的说就是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围起来的面就是1平方厘米(展示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单位很重要,我们用它可以度量图形的面积,今天我们就用它度量师边说边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二、新课

师:长方形大家都认识吧,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形,看大屏幕,这是长、这是宽,请同学们不要眨眼睛,看后请你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师板书猜想并放动感课件

生1:长方形面积可能与长和宽有关

师:为什么啊?

生:宽没变,长变后面积变大;长没变,宽变后面积变大。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答:同意

师:板书长宽,长方形的面积到底与长和宽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拿出1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有多大?

生1:6平方厘米

生2:10平方厘米

生3:18平方厘米

生4:12平方厘米

.

师:到底谁的答案对?我们要想准确知道它有多大,你有没有办法?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提前发给大家的学具),请你在1号长方形上清楚地画一画、分一分,看一下里面到底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开始!

小组或个人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师:哪位同学自愿上来展示一下自己是怎样画的?

生1上来展台展示并引导说出:一个个的数出或一排有4个,有3排,所以共有12个小正方形

师:很好,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生2上来展示并说出画了一排和一列,一排有4个,也是3排34=12个

师:说的真好,这种画法,虽然少画了,省了力,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事半功倍!我们为他的这种做法鼓掌!

生鼓掌鼓励。

师:我们知道了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也就是12平方厘米,板书43=12个,并把个再改成平方厘米。刚才哪位同学估计的准确啊?他是第一位火眼金睛,希望我们的火眼金睛越来越多。师:下面我们再看课件展示一下。

学生看课件,再重现1号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

师:我们再看下一题,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1:1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2排,52=10

师:是啊,有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就是10平方厘米,并板书52=10平方厘米

师:再来,看这个长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生:20平方厘米,一排5个,有4排,54=20

师:板书54=20平方厘米,那下一题呢?

画上小正方形的你会数,不画了你能知道是

()平方厘米吗?

生:24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6个,有4排64=24个,就是24平方厘米

师:你怎么知道一排有6个,有4排的啊?说说道理。

生:因为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6厘米里面有6个1厘米,所以能摆6个,4厘米就能摆4排。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是的,说的真不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64=24平方厘米,(板书)再来一题

生;40平方厘米,因为一排有8个,有5排85=40个,就是40平方厘米

师:为什么呢?

生2:8厘米里面有8个1厘米,所以能摆8个,5厘米就能摆5排

师:是的,说的真好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85=40平方厘米,(板书)

同学们看黑板,那下面我们要总结一下了,刚才的这些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不一样,长和宽各不相同,这说明面积的大小确实与长和宽有关,刚才我们的猜想得到了验证,板书-----验证,再观察这些式子,这些前面的数字都是长方形的长,后面的这些数字都是长方形的宽,你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同学们再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式子,你看是不是呀!生:同意,是

师:那同学们都说一遍,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长方形的面积后面写上=,长宽之间写上)那我们就得到了结论,板书-----结论老师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你们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是什么意思啊?

生1:就是求的长方形的面积。

师:是啊,那长宽到底是什么意思呀?(师引导就是求的里面含有)

生2: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师:是的,这个小正方形很特殊,就是我们学的面积单位,长宽就是求的这个长方形里面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它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如果这个图形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多少平方米。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长方形,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面积?

生: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拿出2号长方形,先估测一下它的面积。

生1:15平方厘米

生2:20平方厘米

生3:35平方厘米

生4:28平方厘米

师:现在要想准确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不能用小正方形去量,你有没有办法?生:用尺子量出它的长和宽,再计算。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那让我们操作一下吧,开始。

巡视

师:哪位同学展示一下?

生1:我量出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75=35平方厘米

生2:我的和他一样。

师:(课件展示一下答案)看来,一个长方形,我们只要知道了它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下面我们来应用一下,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放课件。

生:86=48平方厘米

76=42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最后长和宽一样长了

师:长和宽一样长的长方形,就是

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你能看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吗?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叫做边长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要计算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生:1个,边长

师:我们只要知道了正方形的边长,利用边长边长就能求出它的面积,看下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平方分米;1010=100平方厘米

师:1分米=10厘米,这两个正方形是同样大的,所以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同样的道理,你能知道1平方米=()平方分米吗?

生:11=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三、练习

师:真不错,那考考同学们,看能否快速得到答案。

8m2=()dm2200dm2=()m29dm2=()cm2400cm2=()dm2生答。

师:放课件,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长9分米,宽4分米,面积是();长20米,10米,面积是()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生答。

师:小明家买了新房子啦,他想知道各部分的面积,你能帮帮他吗?(引导学生算客厅、餐厅、卫生间、总面积)

师:再来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挑战一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计算出上面长方形的面积吗?;生思考并回答116=66平方厘米;师放动感课件;挑战二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生:看动感课件,并解答;

四、回顾总结

师: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啊?

生1:我学会了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生2:我还知道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师:我们还知道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呀?(师指着板书说)生:猜想---验证---总结

师:是的,以后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大胆去猜想,然后用实验去验证,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论,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学习中去,学好文化知识,好不好?生:好!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与正方形导学案


认识图形

课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年级

二年级

教师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

1、知识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体形相同点和不同点,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情感目标:通过“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数一数“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重点难点

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数学。

学案

导案

试点

准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观察:

1、长方形有条边,有个角,相对的边。

2、正方形有条边,有个角。四条边都。

3、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相等。正方形的-----边都相等。

4、、用尺量一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角。

5.尝试着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布置课前预习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解惑

利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正方形也是长方形吗?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一、一、填空起跑线

1、长方形有()条边,()边相等。

长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有()条边,每个边都()。

正方形有()个角,都是()角。

二、判断对与错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而且4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的直角比长方形的直角大。()

(4)黑板是长方形的。()

(5)长方形有4条边()。

三、动手自己在方格里面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方面更加努力的。

我的反思: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详细介绍: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材总复习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四边形有关知识、计算图形周长;

2.2.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 点:对计量单位有系统的认识,熟记周长公式并会应用。

难 点:能利用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梳理

1.复习四边形的有关知识。

(1)分一分。(出示一组图形,见教材第79页例1)

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 )

长方形:( )

正方形:( )

能说说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征吗?

(2)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你还记得吗?

板书: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二、基本练习

1.教材第110页第2题。

(1)尝试求出两幅组合图形的周长。

(2)评价学生作业。

(3)反馈算理。

三、综合练习

教材第113页第11、12、16题。

1.尝试完成。

2.反馈评价作业。

3.说说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知识点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学习效率较高。

苏教版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认识: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技能: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互助的情感。

设计说明: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课的设计试图改变以往那种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从拼摆拉伸的过程中主动的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再通过长方形纸片的验证,使学生的思维深化,认识提高,也使得学习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软硬件一套,视频展示台,钉子板,各种长度小棒若干,七巧板;

学具:四种长度小棒若干,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火柴一盒

七巧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展现原型、建立表象

1、多媒体演示(机器人):你能说出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日常生活,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索

长方形和正方形怎么样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些什么特征?秘密等待小朋友们去发掘。

1、摆一摆,让学生试着各种长度不一的小棒组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思考:组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需要注意些什么?(同桌适当讨论)

3、选择长方形的边要注意什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穿插介绍对边的概念:指着图说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两条边叫做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左边和右边的这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除了边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呢?

三、讨论问题,验证结果

1、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得到了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一些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拿出准备好的纸片)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各有些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你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吗?把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同组的同学试一试。(完成实验报告1)(①将纸对折②用尺量一量)

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并说明自己的方法。(视频展示台)总结介绍长、宽以及边长的概念。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有些什么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能想出方法验证吗?(①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②用折叠的方法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发现完全重合。)

四、归纳总结,知识整理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师媒体整理知识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五、拓展迁移、发挥想象

1.图形娃娃找家:

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本组练习,促进学生摒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非本质特征,加深地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2.围一围。学生在钉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通过学生对过程的表述,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征的理解)

3.我当小医生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用十二根火柴棒,你能拼成长方形吗?怎样拼。

5.七巧板(机动):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别使用教辅插件中的七巧板拼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哪组同学拼的快?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小结: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小结: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苏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苏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五册P58——6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

1.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课件、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 猜想。

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2)验证。

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组,互相讨论,利用桌子上放着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等材料,分组研究长方形的特征。要求:利用这些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动脑筋,想办法,研究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最多来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如果你有了发现,请你先悄悄的说给同学们听听,过一会在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做任何事都要大胆尝试。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

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

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看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证明一个结论,那就是―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这就证明了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完全正确的。

那么长方形角有什么特征呢?

生:我们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通过比,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为了使用方便,有必要把两组对边区别开来,咱们分别给它们一个名称,谁知道叫什么?(如不知老师说明:长、宽并板书)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大家真是太棒了,那么同学们,你能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和角由什么特征吗?

生1:四条边的长度相等。

生2: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们能用刚才发现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四条长边都是8厘米,我们认为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2:我们是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发现这两条对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然后换个方向再对角折,又可以看到两条边也相等,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

生3:我们是在钉子板上做的,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都占了相同的格子,所以我们猜想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棒极了,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验证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证实了你们的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成功了。那么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你们能给它的边起个名字吗?你认为要起几个,为什么?(板书:边长)

3、比较异同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征,那么它们之间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征呢?: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三、应用拓展

下面我们就运用自己刚刚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有关他们的问题。

1、猜一猜:老师考大家:

(1)我的背后躲着一个正方形,一条边是4厘米,另外三条呢?

(2)我的背后躲着一个长方形,一条边长是20厘米,一条边长是16厘米,另外两条呢?

(3)我的背后躲着一个四边形,一个角是直角,它是什么图形?

2、涂一涂:在练习纸尚把长方形涂一种颜色,把正方形涂另一种颜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升活中人人细心观察、善于动脑,那么不官什么样的数学难题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课后反思:

这一课的设计是粘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观察学生熟悉的教室引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在探求新知时是让学生先猜想长方形对边可能有什么特征,再让学生想办法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猜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再在班内交流,可以加深对长方形特征的认识。在探究出长方形的特征后再探究正方形的特征是学习方法的再一次迁移,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数学教案

第1课时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像这样的僵局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教授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请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6人一小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真的有这些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3)班内交流,总结。

提问:你发现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板书: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老师发现还有小朋友用其他的方法发先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指名回答并在展示台上演示。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提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呢?指名回答。(用三角形的直尺比一比,课件演示)

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2.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3.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剪出一个正方形。

(1)照样子剪出图形,再看看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正方形?

5、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6、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课堂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反思: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图画,引出对旧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创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出示钉子板,加强学生对图形的感知,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上台展示自己。让学生走出教室,带上纸和笔,把自己看到的平面图形记下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的学习,不仅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将它看作是一种文化,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


哪些教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有为自己预先备好教案的意识。教案从基本形式上可分为3大类:记叙式教案、表格式教案、卡片式教案,我们带您了解“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的故事和文化底蕴请阅读,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1】

教学内容:教材P105、106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直尺1把,三角尺1块。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课。

我们认识了线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

1.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

(1)让学生观察数学书的封面,要求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边指一周。

让学生观察黑板的面,教师指一指。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

2.认识长方形。

(2)引导学生对折。先说明“对边”,并让学生自己指一指哪些边是对边?

用尺量一量,长方形纸片上4个角都是什么角?

(3)你能总结出,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回答同时,教师把长方形贴在黑板上。

(4)说明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指一指。

(1)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跟着了老师折一折。

(2)观察一下正方形纸片,正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3)请同学们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个角有什么特点。

(4)你能总结出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你见过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4、总结特征。

(1)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谁来告诉大家,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2)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练习二十三第4题。

教学内容:教材P107-109页练习二十三第5-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三角尺1把,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2张,任意长方形纸片一张。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

学生说一说各是什么图形。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认识他们的特征,分清哪个是长方形,哪个是正方形。

1、举例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

你平时看到过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

2、练习二十三第5题。

让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出示)。

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练习二十三第6题。

让学生在下面量一量。

看谁量得快。你为什么量得这么快呀?有什么好方法吗?为什么?

指出:在同一个长方形里,长相等,宽也相等。在同一个正方形里,边长都相等。

4、练习二十三第7题。

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让学生量一量。

拼成长方形,长是多少呢?宽是多少?

拼成正方形怎么拼?边长是多少?

把其中一个长方形对折,提问:是什么图形?(两种情况)长是多少?宽是多少?或边长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

提问:折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哪条边相等?为什么?

让学生先数。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在取币、付币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探究的积极性、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养成爱护人民币、节俭的好习惯。

(讲故事。小动物为发什么东西而争论,兔要萝卜,猫要鱼,狗要骨头……大象爷爷为难了。)

师:发什么好呢?(钱!)哪些地方要用钱?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什么?(板书课题)

2.重点认识1元纸币,请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辨认方法,结合国徽进行思想教育

1.故事继续(小猪和小狗每人都得到了一个红包,小猪很得意,它有好多张。小狗哭了,只有一张)

小朋友帮助数一数,揭示1元=10角,安慰小狗。

2.小马也得到了一元。(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抽一张认认。(是5角)一共几张呢?为什么?师全部抽出确认。

小猴子也得到了一元钱,(出示信封)里面的纸币是相同的,一共5张。都是几角呢?为什么?确认。

3.一角钱在小朋友眼里很少,但丁老师小时候要攒这一角钱,还真难呢!出示三幅图片。(卖废品、卖青菜、干农活)算一算一共攒了几分钱?揭示1角=10分。

小动物们有了钱,是怎么做的呢?

1.小狗存钱,第一次存了两张,一共几角?

(书本第70页第2题)第二次存了三张,一共几元几角?

①棒棒糖(5角)的,不同付法。

1.故事结局:小猪大吃大喝,把钱花光在哭呢!小兔把钱存进储蓄罐舍不得用,每天都要数一数。小猴攒了一笔钱,开了一家玩具店,生意红火,还捐钱办动物小学堂。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只管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显示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⑶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吗?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⑷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⑹小结:我们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了长方形的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时,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照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谈话:我们已经发现并验证了长方形的特征和正方形的特征,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小组讨论后在班级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在边上,长方形的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也就是说正方形不仅对边相逢,而且邻边也相等。

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说说围成的图形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⑴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⑵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4、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展示部分学生作业,要求说出所画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

⑴狗弟弟:我的身后是一个长方形,看得见的两条边分别是8cm、5cm,你知道其它两条边的长度吗?

⑵猪小弟:我的身后藏着一个正方形,可以看到的这条边是6cm,请问:看不见的三条边各是多少cm?

⑶牛大哥:只知道我的身后是一个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一条边是5cm。聪明的同学,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它的每条边可能是多少cm?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      有四条边,对边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有四条边,都相等        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厂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能利用对图形周厂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块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吗?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

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

出示瓷砖、手帕等物品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板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

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

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问: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

“想想做做”4,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

“想想做做“5,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教师参与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评析。

“想想做做”3,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

“想想做做”6,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

教学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⑴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为什么?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⑷问:你喜欢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计算?

2、学习“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一条正方形手帕才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⑵学生尝试练习。

⑶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做的?”。班级交流“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问:做这两题时,都要先怎样?再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求长方形的周长时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动手拼图形,拼好后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并口答题目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正确判断长方形或正方形;掌握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自由读题,明确题意。

小结: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我们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

事先发给学生如题中规格的长方形两个。

要求学生先量出数据,再尝试拼出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思考:拼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自主设计。并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

先引导学生指出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对不同方法的交流。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65米,宽25米,小红沿着操场的边跑了3圈,她一共跑了多少米?

李大爷靠墙用竹篱笆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长是20米,宽是15米。李大爷至少要围多长的篱笆才行?

将一个周长8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长方形(如下图)。剪成的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谈话:同学们,课前你们每个小组都分得了一个学具篓,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学具篓里有什么物体,能告诉老师吗?

谈话这是一根美丽的丝线,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能用这根美丽的丝线做什么?

出示课本插图,明确围成的图案的要求。

谈话:刚才同学们用最方便的方法量出了自己围出的图案的周长,下面你能用尺量出学具篓里的小棒的长度吗?

你能从中选出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如果学生摆出的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及时提醒注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谈话:请每位同学从学具篓里拿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你能算出你拼出的大长方形的周长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学生拼的作品。

问:比较这三个长方形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谈话: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求出了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老师这有两个图形,你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周长吗?

学生尝试练习。

问:你分别量了它们的几条边就能知道它的周长了?

谈话:同学们真聪明,你们通过围、摆、拼、量求出了不同图形的周长,老师手里的这块手帕你能估计出它的周长吗?

指名学生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周长。

问:你还想估计哪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呢?自己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单元测试及评讲试卷(两课时)。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4】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联想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引导学生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⑴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⑵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⑶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⑴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①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一半”是其中的几份?

②这一份是蛋糕的12 ,那一份呢?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

⑵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①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纸,并给其12 涂上颜色。

②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

③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 ?

⑶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列图形中(图略),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 表示?

①学生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②小结:只有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

⑵操作: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

⑷深究:(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图形的14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 表示?

⑴引导:从学生作品中选择同样大小圆的12 和14 ,引导学生比较得出:12 >14 。

⑵拓展: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圆表示出它的18 ,猜一猜18 和12 、14 相比,大小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再结合学生自己的作品,验证猜想。

⑶交流:组内学生用的图形完全一样,各表示出几分之一?哪一个大,哪一个小?组内交流。

⑵看图写数: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写分数)。

⑴学生自学教材,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⑵结合12 ,交流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具体含义。

⑴把“想想做做”第3题的整张纸条全部涂色,可以用数“1”表示。学生估计下面两张纸条中的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一表示。

⑵交流估计结果及估计策略。

⑶整体观察,初步渗透“几分之一”和“1”的联系。

⑷想像拓展:如果继续往下平均分,还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将会怎样?

⑴联想:法国国旗、五角星、巧克力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结合巧克力图,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联想,得到不同的分数。

⑵估计:《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各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并交流结果。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5】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商店购物、寄贺卡、义卖等三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采取分组活动教学,6-8个同学分为一组,分为6组。

[教学准备]

1. 一个漂亮的盒子,里面装着人民币;

2. 每个组准备一个存钱罐,每个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和几张外币;

3.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一套;

4. 每个学生准备好3元钱,用信封装好;

5. 货架及价格分别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种;

6. 表格,每个学生两张(表1,表2);

7. 动画MTV《一分钱》;

8. 义卖活动记录表,每个参加义卖的小组两张,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样(表3);

9. 根据3个义卖点义卖的内容准备物品,每个点准备8种,用塑料篮装好,8张工作牌及3个义卖店的店牌;

10. flash课件,视频展示台,电脑,投影仪等。

师:(出示一个盒子),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师:到底是什么呢?请个小朋友来摸摸看。这是什么?

师: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看来你们对钱还是挺熟悉的。老师给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存钱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钱,请你们把它们分一分类。分完了之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2:我们把所有是1的钱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们把见过的钱分成一类,把不认识的钱的钱分成一类。

师:我们来看看这一组同学分的,他们把我们平时常用的钱分到了一类,把没有见过的钱分到了一类。分地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平常用的钱又叫做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哪些人民币呢?(出示课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币,见图一)

生1:我认识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师: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们下节课再研究。(出示课件,小面值人民币,见图二)

师:我们看到屏幕上有这么多人民币,那么你们会不会区别它们呢?会不会把10元的当成1元来用呢?请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是怎样区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师: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人民币了。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

师:那么这张是多少面值呢?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

师:回答得真好!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一元的左下脚有一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一元的纸币)

生:这是盲点,就是说盲人摸到这个点,就知道是1元钱了。

师:说的太好了!这个点是为了盲人使用的,盲人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

实践活动一:

师:(课件为背景,见图,可配上轻松音乐)今天正好是福华商场新开张,老师是售货员。这里有很多优惠的物品,小朋友们想不想买?

师:购买之前请先听清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来购买。每个小组买一种商品,讨论好了以后,派一个代表上来买,请准备好零钱,老师这里没有零钱找。(出示货架)

生1:我们组想买一把扇子。扇子的价格是5角5分,我给你一张5角的,一张5分的。

生2:我们组想买一个文具盒,它的价格是2元1角,我给你一张纸币1元,一个硬币1元和一张1角的。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买到了合意的商品。商场今天还推出了一个特惠商品,这个商品的价格是1元,哪个小组要来购买呢?(出示特惠商品)

生1:老师,我们组想要买。我给你一张1元的人民币。

师:可是老师不想卖给你。除了给一张1元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付款方式呢?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来,老师就卖给你们组。

生1:老师,我给你两张2角的,7张1角的,一共1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一共是11角。对吗?

师:对了,10角才是1元。我们也可以说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跟老师一遍,1元=10角。那么你们知道2元等于多少角吗?

师:真聪明!我们知道了1元=10角,你们猜一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师:在人民币中,元是最大的单位,分是最小的单位。

实践活动二:

师:过几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过生日了,豆豆想给他寄一张生日贺卡。他先乘公共汽车去邮局,我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课件,见图)

师:票价1元5角,可以怎样投币呢?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答案填在表1里。

(每个学生尽量想出不同的投币方式,然后选几个代表到视频展示台展示)

学生最可能出现的投币方式:

师:这样投币也可以。不过记得下次坐车的时候要带够零钱哦!

师:(出示课件,见图)豆豆来到邮局,邮局的阿姨告诉她,寄一张生日贺卡要8角,人民币里有5角,2角,1角,可是没有8角,该怎么办呢?谁能帮帮他呢?请把你们的想法填在表2里。看看谁能想出最多的办法。

师:老师发现有人给了一张1元的,可以吗?为什么这样给呢?

生:我给阿姨一张1元的,阿姨应该找我2角,我一共给了8角。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放一首歌曲,好吗?(放MTV《一分钱》)小朋友你们会唱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来唱一唱。同桌同学一个当警察,一个当小朋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演得最好。

师:小朋友们表演得都非常好!你们知道刚才那首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生:是说一个小朋友在路边捡到了一分钱,把它叫给了警察叔叔。

师:说得真好!那么如果小朋友平时在生活中捡到钱,应该怎样做呢?

师: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可是有的小朋友不这么想。他们想,一分钱又干不了啥事,丢了就丢了,你们说对吗?

生1:因为没有一分钱就没有一角,也就没有一元了。

师:对!一分钱虽然少,但是10个1分就是1角,10个1角就是1元。我们的钱不就是这样积少成多的吗?所以,我们不能浪费一分钱。

实践活动三:

师:前几个星期,我们学校参加了福田区组织的义卖活动,哪个小朋友的手工作品被老师选中参加义卖的?看来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被选中。没有关系,今天我们班再来一次义卖,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得更多的钱。好吗?

师:老师在前面3个组设3个义卖点,一个水果店,一个文具店,一个玩具店。这3个小组里推选两名售货员,两名记录员,和两名促销员。售货员负责收钱,记录员负责把售货员所收的钱记下来。怎样记呢?请看老师师范。(在视频展示台示范填表3)促销员负责接待顾客和招揽顾客。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卖出最多的商品。其余的小朋友来当顾客,用你们准备好的3元钱去这些义卖点购物。

师:刚才老师发现文具店卖得最多,我们请文具店的记录员上来说说,他们都卖出了哪些物品。

生1:我们组卖出了一个夹子,收到一张5角;一支铅笔,收到一张2角和一张1角;卖出一本本子,收到一张1元;还卖出了1个卷笔刀,收到了4张2角。一共收到1张1元,1张5角,5张2角,1张1角。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这节课上学了些什么知识?

师:这些钱币,我们以后都有可能会用到,以后我们再慢慢认识。小朋友们,生活中关于人民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想问老师。你们学了新知识后,有什么想法或者新见解呢??

生2:老师,我有一次去买东西,应该是6元钱,我给了他10元钱后,他却没有找钱给我,为什么呢?

师:那有可能是老板忘记了。所以以后小朋友去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看清楚找的钱对不对,千万不能弄错了哦!

师:这个说起来很长了,老师简单给你们解释一下。在很久以前,是没有钱的,那个时候,人们如果要买其他东西,他们就用自己的东西去和别人交换。后来,慢慢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公平,就出现了钱。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小奖品要送给大家,但是奖品太少了,送给谁好呢?如果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物品的价格,我就把物品送给谁,好不好?

(教师先给出价格的范围,例如在5元到8元之间,再根据学生猜的价格,老师给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评析:

本节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三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和义卖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善于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给钱币分类,组织义卖活动,买贺卡,猜物品的价格等,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通过教学,把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特殊性。

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你能说一说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吗?

2、你能分别指出这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吗?

3、看来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

2、可以怎样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需要测量哪几条边?为什么?

3、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长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1、我们需要测量正方形几条边的长度?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正方形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测量完了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生2: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生3:6+4表示长加宽的和,表示周长的一半。要求长方形的周长所以要乘2。

让生多说说并理解6+4表示先算一条长加一条宽表示周长的一半。(结合他所说用PPT动态演示)

(1)5+5+5+5=20(厘米),把正方形四条边全部加起来得到它的周长。

(2)5×4=20(厘米),每条边都相等,有4条这样的边。

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允许学生方法的多样性)

师:刚刚同学们总结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这几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都必须要知道这个长方形的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并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

师:现在我们发现长方形的周长有这么多计算方法,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说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各种方法中不管怎样列算式,求出的都是围成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的和,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第二种最简单更好计算)

1、完成数学书85页做一做。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7】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等。

1、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从中找出平面图形。

观察屏幕上这些熟悉的物体,你发现了哪些图形?

观察的很仔细,数学来源于生活,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去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1)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学生猜想: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

师:大家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共同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一下。

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长方形的特征。大家的桌子上有长方形纸片、直尺和三角尺。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给你提供的学具材料,通过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找出长方形的特征。提示一点,可以从边和角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刚刚大家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两条长边是相对的,左右两条短边也是相对的,我们给相对的两条边起名叫对边。

小组合作利用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研究长方形角的特点。

通过2次对折,只需量一次就能证明4个角都是直角。

每个组把正方形纸片找出来,借助老师提供的直尺和三角尺,一起研究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交流)

师:我们给组成正方形的四条线段起了个名字叫做边。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课件)

师:仔细观察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他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有想法了吗?同桌二人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长方形的长慢慢缩短,长和宽一样,变成正方形。我们可以说正方形就是特殊的长方形。

四条边相等的图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

(2)要在信封里放一张纸,它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猜猜是什么形状的纸(课件显示)

(3)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格数相同,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吗?(提供方格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设计【篇8】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8-60页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在探究过程中,注重学生观察、操作、猜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备课重点:

长、正方形的特征,已有的学情分析都表明学生是大致认识的。这样的状况并不表明,教学就此轻松,而恰恰给教学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性因为似懂非懂,新知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吸引力;因为一知半解,教学也就更不易组织和深入。

重点思考:

怎么基于而又超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在处理教学细节时,突出了

特征的揭示,怎样出自学生自己,而且又是兴趣盎然的?

验证的安排,怎样超越细枝末节而又重点突出,在取舍中凸显教学智慧?

生活的联系,怎样从司空见惯中提炼新的题材和赋予更多的数学思考?

特征的运用,怎样紧扣两个图形的特征提高数学思考的含金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长方形特征

1.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小朋友举举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

在桌上找一找什么颜色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找到了大大小小的长方形。

2.通过以前的学习,大家对长方形已经有了大体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猜猜它是不是长方形的游戏,看看大家对于长方形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①号图形(一个角是锐角的图形),是长方形吗?用手中的长方形说清楚理由。反衬出长方形内角是直角。

②号图形(直角梯形)这个是吗?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看,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

3.组织学生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长方形真的上下边相等、左右边相等吗?用手中的长方形验证一下,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验证,再交流汇报。

①量。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形有大有小,所以测量出来的数据各不相同,但每一个个体的测量结果都证明了长方形对边相等。

②折。不借助工具,直接把长方形纸上下对折,发现上下边重合,从而得出长方形上下边相等;再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发现左右边重合,得出左右边相等。折两次,也能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

4.我把这个图形这样放,是长方形吗?这样呢?通过变式,让学生体会到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它的形状,它仍然是长方形。

5.介绍长方形的长和宽

长方形一组对边长、一组对边短,通常我们把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组织学生指一指手中长方形的长和宽,说一说屏幕上长方形的长和宽。

二、承上启下,揭示正方形的特征

1.多次缩短长方形的长边,让学生体会长方形长和宽长度关系的变化。并由此想象,会不会变成一个特别的长方形?

这个特别的长方形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正方形。

2.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推测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呢?

3.重点说明正方形边的特征。

你能想办法说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用手中的正方形做一做,再和同桌说一说。

①量量四条边,发现四边相等。

②折从学生中搜集各种不同的折法,全班交流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4.介绍正方形的边长

既然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我们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

三、链接生活,综合运用

1.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1)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形

生活中你在哪见过长方形或正方形,找找看。

(2)长方形餐巾纸

这是什么?从这里也能找到长方形吗?这是一张多大的长方形纸巾呢?产品规格里就有,找找看。

能看懂什么意思吗?

介绍餐巾纸的规格。你知道这个规格介绍和这张长方形的纸巾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猜想,并通过测量的方法验证。

(3)正方形餐巾纸

到超市里买正方形的纸巾,根据包装盒上的介绍应该选哪一种呢?说一说理由。

(4)卷纸

能看懂这个规格介绍吗?

这筒卷纸上哪里有长方形?知道长方形纸巾的规格吗?一卷完整的纸巾一共有多少段?把它全部展开会是一个怎样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宽呢?

2.路线图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机器人从家出发,去书店走了多少米?如果去书店呢?去商场呢?

路线图上只标注三个数据,能说出机器人去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走了多少米吗?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解释没有标到数据的路线的长度。

3.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1)你们会画长方形吗?在方格纸上画一个。

(2)你画了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呢?怎样才能说清楚。请几位同学边展示边说清楚。

(3)在刚才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你画出的最大正方形和原来的长方形有什么联系?

(4)一位同学说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其余同学猜一猜他画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5)(随机)长方形中剩下的小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几厘米?

(6)(随机)从他的长方形中,我找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正方形,正方形边长是()厘米,你知道他画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总结提升

交流今天所学的内容,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我家买新房子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长方形面积、周长的比较。课本8990页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周长与面积。

重点难点:

面积、周长的区分及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周长。

检查、订正上节课的作业。

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石膏线的意思。

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可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房间要用多长的石膏线?房间要浦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师:求石膏线有多长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求长方形周长=长2+宽2

师:求铺多少木地板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生:求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你自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好吗?

合作交流: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对于有错误的同学,共同找出它们的错误。

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方法、计量单位三方面进行区分。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2两个问题分别求什么?第2问要引导学生,先求什么?(面积)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首先让学生明确动物的围墙指的哪些边?两个问号分别求的是什么?

自主练习4是几个形状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比较周长是否相等。先让学生猜想,再计算验证。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体会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进行扩展练习:画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算算它们的面积是否相等。

作业:自主练习1

板书设计:

石膏线=(5+3)212=8212=192(米)

木地板=5360=9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了周长与面积的比较,进一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对面积和周长大部分同学能够区分开,并能正确计算,对学习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教学内容】

教材第86页例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学会拼周长最短图形的策略,并计算出最短周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拼成周长最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并能计算出这时的周长。

难点:掌握拼周长最短图形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我们上节课研究了什么知识?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要怎么求?

板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为什么乘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为什么乘4?

2.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今天就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5。

1.阅读理解。

(1)默读例5,收集数学信息。

(2)反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最短”?(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2.分析与解答。

(1)拼一拼:将准备好的学具(16张正方形纸)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能拼出几种不同的形状?(小组活动)

(2)拼法反馈正方形:(一种)16=4×4

长方形:(二种)16=1×16=2×8

(3)画一画:怎样拼使周长最短?画图试一试。

(4)画法反馈:共有几种拼法?(三种)周长各是多少?

(5)拼法、画法对比:共有三种拼法,结论是否一致?哪个图形周长最短?

(6)你有什么体会与同学交流。

拼成正方形的周长最短。

3.回顾与反思:只有这三种拼法吗?只有拼成正方形周长才最短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6页做一做。

(1)求怎样最节省胶带,也就是要使捆的胶带最少?

(2)有几种捆法?先画一画,也可以捆一捆,再算一算。(引导出:只要画出12个边长是5的正方形的周长的捆法就行)

(3)反馈画法或捆法:12=1×12=2×6=3×4,三种。通过计算三种捆法的周长,发现12=3×4周长最短。

(4)将本题与例5比较。得出:

要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那么拼成正方形最短;不能拼成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越接近正方形,周长就越短。

2.练习十九第4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说说为什么这时贴的花边最少。

3.练习十九第5题。

(口答:(1)有几条路可以走?(2)哪条近?哪条远?为什么?)

4.练习十九第6题。

(1)尝试完成;(2)反馈演示,说理由。

5.练习十九第7题。

(1)独立完成;(2)板演齐练。

6.练习十九第8题。

(1)尝试完成;(2)反馈:第1问求什么?第2问如何理解“至少”,这时哪边靠墙?

7.练习十九第9*、10*题。

通过比较、演示或计算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大胆让学生拼一拼,通过小组协作探索出各种拼法,并计算出周长。通过对比各种拼法的周长,得出哪种图形的周长最短。拼一拼,算一算是基础,比一比后发现规律是提升,是关键。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形和正方形1500字精选》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