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0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七年级语文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四、课时:2课时
五、讲授法、合作探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作品介绍。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谥文达公。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jìyún)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事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曾任《四库全书》总编纂官十余年,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他的作品记录很多亲身经历,详述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内容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代表作)。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文字质朴简约,有魏晋之风,是明清笔记小试中较著名的一部,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并行享誉文坛。
二、生字词过关,注意划线读音(课堂作业)。
圮()于河募()金重修棹()数小舟曳铁钯()木柿()
湮()没啮()沙溯()欤()河干()
明确:圮(p)于河募(mù)金重修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纪昀(yún)木柿(fèi)湮(yn)没啮(niè)沙溯(sù)欤(yú)河干(gan)三、朗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根据课文的注释梳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讲讲课文内容(2分钟准备)
三、生根据课文的注释试翻译课文,师点拨。
沧州南,一寺临于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大门倒塌在河水里,二个石兽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一起沉没了。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石兽,最终没找到,(和尚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伐着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迹。
点拨:临:靠近。河:指黄河。干:水边,河岸。山门:佛寺的外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圮:倒塌。阅:经历。余:多。岁:年。棹:船桨,这里用作动词,伐船。曳:拖着。钯:同“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一学者在寺庙里设立了学官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探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于沙上,越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也颠乎?”众服为确论。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大家都很佩服,认为是正确的结论。
点拨:
设帐:设馆授徒,即教书。尔:你,你们。物理:指客观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此。木杮:木片。岂:怎么。为:被。暴涨:指洪水。湮:湮没。沿:顺着。颠:颠倒。为:当做,认做。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游。一个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个观点,又嘲笑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河水的反冲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越深,到石头底部一半时,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遂反溯流上矣。求之下游,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于是反而逆游而上。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颠倒了;在远处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了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吗?”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点拨:
河兵:镇守河防的兵。凡:所有的。求:觅也,找,寻求。盖:连词,表示原因,因为。啮: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为:变成,形成。掷(zhì):扔,投,抛,这里指倒。坎穴:洞穴。转(zhun):改变位置。已:停止。遂:于是。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逆游而上。固:本来,原来。如:依照,按照。果:果然。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很多啊,矣,可据理臆断欤?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推断吗?
点拨:
然则: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既然这样,那么…”但但:只。者:这里指“……的人”。(“者”,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理:指常理。臆断:主观地推断。屿(yú):表示疑问的句末语气词。
四、作业:
1、重要文言词写两遍
2、背诵课文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教案人教版

《河中石兽》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是清代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志怪小说。本文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生通过前面几篇文言文的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方法。这对我们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本文对初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在方法技巧上点拨指导,帮助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新课标要求7-9年级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要掌握边默读、边摘录的阅读方法,还要注意把握文章内在的条理,理清作者思路。依据以上两点及本文的特点,我将《河中石兽》一文确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知识结构,我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作为本课的重点。本文有较多的疑难字词、倒装句和文言长句,因此我把准确翻译课文作为本文需要突破的第一个难点;另外,本文作者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波澜,文章风格简淡、立意高远,七年级学生较难体会,因此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是第二个难点。
为了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朗读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的教法。
本文我打算用两个教学课时完成,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疑读正其音。
我设计了多个层次的读,力争每次朗读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与提高:一是自由朗读,提出疑问,划出读音不准的字词;二是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和句读,侧重于教给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一般方法。三是齐读,注意揣摩人物的语气语调,为后面的人物分析做好铺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完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译读明其意。
我设置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译一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轮流翻译,并将个人以及小组不能翻译的句子在班内质疑,师生共同完成解疑。
第二步重点突破文章中最有难度的几个句子:在这一步骤中我设置了一个表格,学生完成表格既能较全面的把握故事情节,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石兽是如何“游”到上游去的?先让学生用原文回答,之后采用“画一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简笔画演示最有难度的句子的动态模拟图景,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找到了石兽?让学生质疑、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事例,得出“实践出真知”的科学道理。从而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中心。
消除了语言障碍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但是如果将富有丰富内涵的文言词语仅仅停留在释义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如何在教学中玩味文言文的语言呢?除了诵读外,“比较法”“想象法”是一种有效而且实在的方法。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精辟的概括,精心的选择比较点,并且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琢磨字词,就必能使得学生登上语言之堂,入运用之室。于是我在第三步设计了找一找的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作者的语言特色。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所有体现作者对讲学家嘲讽的句子,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让学生“比一比”并“想一想”,在补白的练习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凭借这简洁的文字记叙的故事情节,刻画了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引发我们的联想,引发我们的思考,真所谓是一个字写活一个人,一个字激活了一群人。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的是人物的心情,是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形象。所以说纪昀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是意无穷。让我们带着情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语气语调,实现了读的又一层次的提高。
第三环节:创读悟其理
在前面朗读、理解、赏析、比较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了作者纪晓岚文章的三个特点: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耐人寻味;2.善于在叙事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于是我又采用了转换角色的方法让学生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一次穿越,再现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力争演出人物的神韵,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且又能走出文本,深刻感悟文章揭示的道理。并且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背诵的目的。
第四环节:背读得其法我采用减字法帮助学生背诵,降低了难度,交给了方法。
最后是课堂小结:让学生感悟,说出自己所得。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积累有关实践出真知的名言或诗句。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感悟、学会积累,是我这堂课的追求,也是我平时的教学理想。尽管在备课的过程中得到了我校所有语文组姐妹的帮助,但是我们深深的感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水平实在有限,而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我们能否准确的找到文本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个按钮.还肯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谢谢!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学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河中石兽》学案人教版

教师:从前,有一个人,接受朋友的邀请,参加朋友为老母亲举办的庆生会。在宴会上,他做了一首诗,让在座的人听的是心惊肉跳,又啼笑皆非啊!现在,我们不妨还原当时的情景,一起做一回演员。同学们在认为不好的时候就拿手指点他,我就暂且当一回主人公啊。认为好的时候,大家就拍手叫好,听清楚了吗?现在,我可要作诗了——
教师:这个婆娘不是人。
学生:[用手指点,摇头。]
教师:九天神女下凡尘。
学生:[拍手叫好。]
教师:生下儿子去做贼。
学生:[用手指点,摇头。]
教师:偷得蟠桃寿母亲。
学生:[掌声四起。]
教师:这个人是不是很有趣呢?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投影]:
他一生诙谐、滑稽,
他机敏多变,才华出众,
他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
他就是——纪jǐ昀。
学生:[读资料,标注音。]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河中石兽》。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当然更不能例外。现在,大家就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以下要求,[投影出示]
学生齐读:
1,慢节奏大声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教师:[示范朗读]前两句话。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下面,咱找四个同学来朗读课文,大家要注意听,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后指出来。
学生:[四人朗读,其他同学听读课文。]
教师: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学生:有。“转转不已”的“转”。“阅十余岁”的“阅”。
教师:这些同学读的比较熟练,但是有一个要求没有做到——
学生:慢节奏朗读课文。
教师:对,文言文阅读,就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我们在电视镜头上看学生读文言文,都是摇头晃脑的,我们也不妨试一下。来,大家端起课本,我们一起读第一段。
师生:[摇头晃脑读文言文。]
教师:对,就应该这样朗读。《易经》中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不知我们班的同学是不是也能同心同德呢?
学生:能!
教师:没听见——
学生:能——
教师:那么,能不能“其利断金”呢?
学生:能——(大声的)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合作,请看屏幕:
[投影出示],学生朗读要求:
1,四人小组合作,每人一句,交替进行,并互帮互助。
2,根据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
3,如有疑难,可做好标记,结束后可以提出,也可直接询问老师。
学生:[小组合作,理解文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看来,要想有更多的发现,就要多提出问题啊。谁有疑问呢?现在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1:“至石之半”是什么意思?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到了石头的一半。
学生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是什么意思?
教师:哦,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把它分开解释一下:“必于石下迎水处”是:必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啮沙为坎穴”是冲刷沙子形成坑洞。
学生:“募金”是什么意思?
教师:筹集钱财的意思。和尚是没有钱的,需要筹集钱财。还有吗?没有,现在,我可要提出问题了。
[投影]
1,石兽为什么在河中呢?
2,僧人是怎样寻找石兽的?结果如何?
3,讲学家认为应在哪里寻找石兽呢?这样寻找能不能找到?
4,老河兵认为应在哪里寻找石兽呢?结果如何?
学生:[举手作答]
教师:同学们理解的不错。文中有一个词:物理。它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事物的道理。
教师:看来,它是一个古今异义词。那么,在故事中,谁才是“究物理”的人呢?
学生:老河兵。
教师:老河兵是怎样推究物理的?大家一起读一下:
学生:[齐读第三段]
教师: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个过程。
[投影动画过程]教师示范朗读第三段相关内容,学生配图理解。
教师:同学们,学习文言文,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趣味朗读”的方法,这样既可以提高兴趣,又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请看屏幕!
三名学生读要求:
1,想象当时情景,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可添加拟声词、语气词和动作。
2,注意语气和重音,揣摩人物的心理,力争活灵活现。
3,读后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或几句展示自己的朗读,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展示。
学生:自由朗读,展示。(效果不是很好)
教师: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第一段的朗读,希望大家可以得到启示。
山门圮于河,(轰——)二石兽并沉焉。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唉!)
学生:受到启发,再次自由朗读起来。
教师:现在,谁再来试一下?
学生女:朗读老河兵的话。
教师:这个同学读的很有进步,来,鼓励一下!
师生鼓掌。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情景再现,继续体会文言文故事的趣味吧!
[投影展示]
方丈:我等募金重修,然石兽须求于水中,得之复用。
众僧:方丈言之有理。不知须往何处寻之?
方丈:十余岁前,山门圮于河之处,可矣。
众僧“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众僧:方丈,我等寻了许久,不见石兽踪迹矣!
方丈:水势甚大,然则顺流而下欤?尔等何妨求之下游?
众僧“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疲惫而回,“方丈,我等千辛万苦,仍不见石兽矣!”众皆摇头叹息不已。
教师:同学们,这是想像的哪段文字呢?
学生:第一段。
教师:学习文言文是不是很有趣味呢?让我们趣味的读一下这段文字吧!
师生合作朗读,并表情演示。
教师:同学们,纪昀写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教师:对,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纪昀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是“不知其一,只知其二”呢?还是“既知其一,又知其二”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投影出示,配乐流动字幕展示]
师生:静静阅读,结束课堂。
纪昀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清史稿》赞纪昀“学问渊通”。作为当时华北著名的才子,纪昀与杭州袁枚齐名,俗称“北纪南袁”。
“(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阅微草堂笔记》共24卷,约40万字,是纪昀十年心血的结晶。
有不少故事章节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腐朽和黑暗,道学家的虚伪和卑鄙。
他忠实记录传闻的写作精神及其正义感,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观念和善恶标准。

七年级语文上册《河中石兽》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河中石兽》知识点整理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古今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背诵原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于河②,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③,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④,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⑥?”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闻之⑦。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干:岸边。②圮(pǐ):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杮(fèi):木片。⑥颠:通“癫”,疯狂。⑦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通假字】(1)不亦颠乎(通“癫”,疯狂。)(2)曳铁钯(通“耙”,整地的农具。)
【词类活用】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一词多义】
(1)为:A.以为顺流下矣(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介词,表被动,被。)
C.众服为确论(动词,是,认为是。)D.啮沙为坎穴(动词,成为。)
(2)之:A.闻之笑曰(代词,这件事。)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代词,代石兽。)
C.其反激之力(助词,的。)
(3)如:A.如是再啮(介词,像。)
B.如其言果得(动词,按照。)
【古今异义】(1)一寺临河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2)阅十余岁(古义:经历;今义:看)(3)阅十余岁(古义:年;今义:年纪)
(4)是非木杮(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5)如其言(古义:按照;今义:如果,如同等)
(6)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
【重要句式】
(1)否定句是非木杮(使用“非”表否定)
(2)倒装句求石兽于水中(介词结构后置)
(3)省略句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宾语,果得(之)数里外〕
【重要词语】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岸边)(2)阅十岁(经历)
(3)棹数小舟(划船)(4)啮沙为坎穴(侵蚀、冲刷)
(5)转转不已(停止)(6)如其言(按照)
【重要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2)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按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寻到了石兽。〕
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è木杮fèi湮yān啮niè溯sù欤yú
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译文: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大门倒塌在河中,两个石兽一起沉入河底。经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以为它们顺流而下了。摇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痕迹。
一个讲学者在寺庙里教书,听了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埋在沙里,越沉越深。沿着河边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它是正确的言论。
一个老河兵听了这话,又嘲笑说:“凡河中落入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石头的性质又硬又重,沙的性质又松又轻,水冲不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