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0-07-20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梳理。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教案课件的范文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梳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梳理
一.填空
1,《口技》的作者是,代人。选自,这部书是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统领全文的一个字是:()。写出两句课文中有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有:遥闻深巷中犬吠;“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3,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4,
二,重点字词
1、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精通、擅长(形作动)
会宾客大宴:宴请宾客(名作动)
众妙毕备:妙处(形作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名作动莫名其妙莫可名状)
2、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
3、古今异义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走
4、一词多义:
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乳头)
绝:以为妙绝(达到极点)群响毕绝(消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三峡》沿溯阻绝(隔绝)
哀转久绝(消失)《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达到极点)
指:手有百指(指头)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5、重点字词
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施八尺屏障:设置
少顷:一会儿
但闻屏障中:只(但当涉猎出自《孙权劝学》)
抚尺一下:拍
当是时:正当这个时候
夫叱大儿声:大声呵责
惊觉欠伸:睡醒
一时齐发:同时
其夫呓语:说梦话
众妙毕备:全,都(锋芒毕露,原形毕露)
稍稍正坐:稍稍:渐渐(稍稍宾客其父出自《伤仲永》)正坐:坐正身子
宾客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地方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种情况下
两股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乎

三、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5、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6、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7、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8、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1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4、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四、问答题
1、结合全文概括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几个场面?
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
2、文末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
内容:再次写道具简单,说明口技艺人的表演完全靠一张嘴。
作用:侧面烘托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
结构:首位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紧、完整。
3,写出中心思想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呓yì语hōu声中间jiàn力拉崩倒之声

曳yè屋许hǔ许声几jī欲先走点拨:注意多音宇“几”的读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2)施八尺屏障施:设置,安放。

(3)少顷:一会儿。(4)既而:不久,紧接着。

(5)妇抚儿乳抚:抚摸,安慰。乳:喂奶。(6)众妙毕备毕:全、都。

(7)未几:不久。(8)意少舒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10)虽人有百手虽:即使。

(1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12)奋袖出臂奋:畅起、举起。

(13)两股战战股:大腿。(14)几欲先走几:几乎。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凡所应用,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只听见围帐里醒木一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喧哗的人。

点拨:重点理解“但”“坐”等词语。

(2)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客人没有不伸长脖子,凝神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点拨:重点理解“绝”等词语。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挽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发抖,几乎要抢先逃走。点拨:重点理解“奋”“股”“战战”“几”等词语。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点拨:这句话形容声音之杂。)

三、文学(文体)常识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人。

◇词语解释:P1402、4、8、9;P1411、6、10、17;P1421、3、5、6、7、8、9、10、11

◇通假字:“坐”通“座”

◇词类活用:宴(举行宴会)、妇抚儿乳(喂奶)、名(说出)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213五至九

1.侧面描写(第2-4段最后一句)、正面描写(第2-4段其余部分)

2.P143课后练习二、三、四(答案见《三点一测》P215十三)

3.时间线索:少顷—既而—当是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仔细设想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一段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知识点梳理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散步》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1、《散步》
分歧(qí)一shà(霎)间chāi(拆)散信服嫩[nèn]芽取决
各得qí(其)所委qū(屈)水波línlín(粼)(粼)你就背(bēi)着我
我背(bèi)上的嫩(nèn)芽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熬:忍受,艰苦支持。
背: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本重要知识点梳理

初一下册语文知识点:第三单元伟大精神

1、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可以《邓稼先》一文为例,进行体会。

2、理解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1)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2)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可以使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得以彰显,变得更加突出,打动人心,便于读者对人物典型性格的理解。

3、了解夹叙夹议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

(1)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2)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相结合,可以使叙述的人和事件立体丰富,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更为清晰明了。

(3)①过渡,是指文章的层次或段落之间表示衔接、转换的方式。它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相邻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自然衔接,让读者的思路很顺利地由前者转入后者,不感到中间有什么相隔。

②照应,是指文章内容前后的关照与呼应。

③过渡与照应的使用,使得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清晰明了,自然通畅,又统一完整。照应的使用,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4、把握文章中人物外貌描写和场面描写的方法

(1)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即对人物的形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2)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其作用有: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暗点主题。

5、积累一些基本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其意义与用法

6、作文:议论文,以“崇敬名人”为话题

7、词语积累

十一、《邓稼先》人物传记

注释①邓稼先“两弹一星”;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答: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转变作出巨大贡献得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对比: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突出邓稼先的品质和献身精神)

3.小中见大:选取平凡小事表现人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鲜xiǎn为人知选聘pìn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ǎi)宰割(chóu)筹划鞠躬尽(cuì)瘁

3.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人名),他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十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注释①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词语积累:P90注释1-7;P91注释4;P92注释3

1.选材典型:三本书(学者),三件事(革命家)

2.P93练习二、三(答案详见《三点一测》)

3.修辞(P90第三段):比喻(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比拟(望闻问切:把民族比作病人)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锲qiè而不舍shě兀wù兀穷年潜qián心贯注迥jiǒng乎不同群蚁排衙yá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3)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4)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3.解释下列词语。

(1)锲而不舍:雕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2)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群蚁排衙:这里指整齐地排列着。(4)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称谓),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称谓)臧克家。

十三、《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门槛kǎn重荷hè深邃suì磐pán石下颏kē

2.解释下列词语。(1)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2)踌躇:犹豫。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

2.《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作者是当代作家何为,原名何振业。

P94注释①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代表作有《田园/命运交响曲》

◇词语积累:P95注释1;P96注释2;P97注释2

1.人物描写:神态、外貌、语言(具体文段)

2.记叙线索:客人“访问”贝多芬的过程

参观(侧面描写:女佣)——观看(外貌描写:陌生人)——交谈(语言描写:贝多芬)

3.重点理解语句:《三点一测》P142-143七疑难解答(1-5)
 十四、《福楼拜的星期天》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白皙xī钦qīn佩捋lǚ胡须脚踝huái荒谬miù义愤填膺yīng

点拨:“捋”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2)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2)当一种文学热潮或一种艺术的陶醉使谈话者激动了起来……

二、重点句子

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福楼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屠格涅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前夜》等。歌德,德国作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左拉,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P100注释1;P101注释1、3;P102注释1。

◇词语积累:P104注释1

1.人物描写方法:《三点一测》P153-154表格

2.夹叙夹议(P101第3段):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3.按时间顺序展开记叙

十五、《孙权劝学》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即更gēng刮目相待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往事:历史。(4)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词语解释:P106注释4、5、9;P107注释1-6、9、12、13、15

◇文言归纳:《三点一测》P160二至四

◇句子翻译:P107课后练习二

◇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

1.内容理解: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