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古诗二首教案

发表时间:2021-12-24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看图揭题,学习《小池》

1.出示课文插图,问:这是什么?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6.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小池》描写的是()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的字音。

3.指名两人一组朗读并汇报。7.读一读,连一连。

泉柔露角jiǎolùróuquán

三、图文对照,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理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5.简单讲述诗意。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小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水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荫。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

6.全班齐读全诗,说说此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诗中哪些词可以体现出来?8.《小池》的作者是宋朝的,池子里有。9.默写这首诗的后两句。

四、学习生字,巩固词语

1.出示带音节生字认读,去掉音节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地认记字形。

3.认读课后"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10.组词记生字。

树()爱()

尖()角()

[教学板书]

古诗二首[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的时候,我先出示课文插图,启发学生领悟图画内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生成。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意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激发阅读兴趣。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扩展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案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首、踪、迹"等生字,会写"首、采、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古诗的韵味,培养朗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背诵两首古诗。

难点: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荷塘图片)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2.看到那么美的荷塘,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池边,还看见荷花池里发生的关于一个小娃的有趣的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就吟诵了一首诗。(展示:漂亮的荷塘上慢慢走来一位诗人,吟诵出这首诗《池上》)

3.想知道在这个小娃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揭示诗题)1.《池上》这首古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二、循序渐进,掌握字词句

1.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自由读《池上》,画出生字娃娃,要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首、踪、萍"等字的读法。

(3)课件出示生字词,采用抽生个别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掌握本课生字。

2.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首""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笔画。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重点指导两个字易写错的部分。

首:下半部分是"自",共九画,第四画是"短撇"。

采:上半部分的笔顺是"撇、点、点、撇"。

3.生字娃娃告诉老师,它们想和你们一块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都躲到诗句里去了,看大家能不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齐读古诗)2.给下列汉字注音。

()首()踪()迹

()浮()萍3.描一描,写一写。

采 三、诵读古诗,了解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班齐读古诗,读通读顺。

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3.教师解读古诗。

(1)课件出示古诗翻译。

(2)对照翻译,理解词语意思。

撑:撑船,划船。艇:轻小的船。

解:知道,懂得。踪迹:行动留下的痕迹。

浮萍一道开: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课件出示每句诗的翻译,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

(4)指名学生读诗句翻译,另一名学生朗读诗句。

4.集体讨论: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中的"小娃"可爱吗?为什么?

5.指导朗读、背诵古诗,读出小娃的天真无邪、顽皮可爱。4.在荷塘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5.将诗句补充完整。

()()撑小艇,

偷()白莲()。

不解藏踪迹,

浮萍()道()。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二首》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本课有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偷采白莲的顽皮小孩的形象;《小池》则描绘了由泉眼、流水、树阴、荷叶、蜻蜓构成的夏日小景图。文中以两幅图画与诗相配,再现了诗歌的情境,帮助儿童朗读理解,感受诗意。诗歌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1.识写生字。

课文12个生字要求会认,7个生字要求会写。

认读"首"字,从课题入手,学习"首"做量词的用法。

认读"踪、迹、荷、浮、萍、露"6个字,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其中"荷、浮、萍"3个字,可以借助课文插图,读一读生字,认一认事物,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认读"泉、角",可以借助古文字和字理,感受这两个字的构形的图画感;"采"可以结合图画,让儿童模仿着做一做一只手在树上采摘果子的动作,帮助识记。

在书写时,"采、爱"这2个要书写的字中都有"爪字头",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各自的特点。"爱"的"爪字头"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首""尖""角"书写要注意笔画和笔顺,提示:"首"字的主笔长横略倾斜,中间两横疏密均匀,且和右边的"横折"不挨着;"尖"字上面的"小"没有钩,写时要注意上小下大。"角"上"刀字头"的撇写时要略长,中间两横和左右两边都有空隙。写"树"字时,要提示结构紧凑,"木"和"又"的捺都要变成点。

2.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展开想象,理解诗意。

观察《池上》所配插图,说一说图意"这是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认识"小艇"和"浮萍",感受"偷采白莲回"的喜悦,将诗人所看所想充分让学生想象感悟,再回到诗中读悟,理解诗意。《小池》同法,迁移学习,说一说图意"这是什么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宁静的夏日小景。抓住每一行诗所写的景物,看图读诗,体会感受"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的特点,理解诗意,再读诗悟情。

3.指导朗读,背诵积累。

在识字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尝试朗读诗文。首先,要根据注音把诗读正确、读熟练,如"露、藏"的读音。其次,要学习正确断句,指导读出诗的节奏,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其中"惜、爱"在读的时候应边读边体会自然景物带来的美好心境。"立上头"在朗读时要读出蜻蜓的轻巧,回味无穷的意韵。最后,在正确、连贯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背诵诗文。

4.看图说话,迁移诗文。

白居易用了短短四行诗描述了池上有趣的一幕,让学生读诗想象画面,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说清楚时间地点,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还可以出示其他几首与夏日池塘有关的诗,让学生读一读, 背一背,感受夏日池塘里的不同景色。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生字。

2.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情趣。

3.正确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句中蕴藏的夏日情趣。

教学重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会写"首、釆、无"等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 观察插图,结合生活,识记生字,学习《池上》

1.看图说感受,入题《古诗二首》。

(1)出示生活中池塘荷花图片若干幅,交流看到了什么并说说感受。

(2)入题并板书《古诗二首》。

2.图文结合,学习"首"字,导入《池上》。

(1)"古诗二首"的"首"是量词,读一读"首"作量词组成的词语"一首诗、一首歌"。

(2)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夏日池塘发生的趣事,写了一首诗--《池上》。 板书诗题。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学习前两句,读懂诗句,读悟诗意。

(1)池塘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指名读诗句,同桌对读诗句。

(2)学习"采"字。

①出示采的汉字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体

提示:上面是"爪字头"的变形,下面是一个木字,意思是用手采摘植物。

②指名组词。

(3)自由读前两句诗,注意表现出"撑、偷、采"的动作及当时的心情,体会诗意。

(4)同桌带着动作练读诗句,全班齐读诗句。

5.学习后两句诗,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1)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高兴极了,结果如何呢?指名读诗句,男女生合作读诗句。

(2)观察课文插图。找出图中小孩留下的踪迹,图文结合理解"踪迹";认识"浮萍",借偏旁记忆;浮萍是生长在水面上的水草,所以偏旁分别是"三点水"和"草字头"。

(3)情感朗读,体会"浮萍一道开"的优美意境。

6.再读全诗,巩固生字。出示不带拼音的古诗,学生加动作朗诵,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板块二 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1.读出节奏。

(1)教师范读,读出五言诗"二二一"的节奏。

(2)同桌对读,模仿读出"二二一"的节奏。

(3)学生带着节奏练读,加动作展示。

2.熟读成诵。

(1)难度递增的补充式背诵:

形式一:小娃撑小艇,

不解藏踪迹,

形式二: 撑 ,

偷采 。

不解 ,

一道开。

(2)看课文插图背诵全诗。

3.吟用《池上》。

(1)古人作诗,通常都是边抚琴,边吟唱诗句,给学生播放《池上》的吟唱音频(吟唱版本选自陈琴《池上》、聂枫《小池》)。

(2)学生边听边放声吟唱。

板块三 观察配图,结合生活,识记生字,学习《小池》

1.观察配图说话,解诗题。

出示课文插图,看到了什么?用"哪里有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说一说。

2.比较异同,识记"爱、荷"。

(1)出示两幅课文插图: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相同呢?

提示:都写到了荷花,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2)相机学习生字"爱、荷"。

①荷:出示不同荷花的图片,复现"荷"字,扩展词语。

②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出示生字"爱",学生组词。

(3)出示两幅课文插图:两首诗题目都有一个"池"字,哪里不同呢?引题,板书诗题。

提示:一个写池上发生的事,一个写小池中的美景。

3.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4.学习前两句,读懂诗句,读悟诗意。

(1)指名读后,结合插图,寻找诗中描绘的景物:泉眼,泉水,细流,树阴。

(2)出示泉眼流出清泉的图片,标识并学习"泉"字。(出示泉的古文字,感受"泉"字就像从地下冒出的水流的样子)

(3)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哪一个字让你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呢?指名说,指导读出"惜"字的情感,轻柔地读。

(4)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柔柔地读一读。出示"柔"字卡,组词。

(5)小组赛读诗句。

5.学习后两句,读懂诗句,领悟诗情。

(1)出示课文插图,初夏的荷塘里,蜻蜓也被吸引来了,指名读。

(2)蜻蜓被什么吸引来了呢?指名答,相机学习生字"露、角"。

露:出示句子填空,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露"的意思。

①海水退去, 露了出来。

②初夏的池塘里, 从水面露了出来。

角:①出示"角"的汉字演变。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隶书 楷体

②出示图片(牛角、羊角、鹿角、山角、尖尖角),复现记忆,理解不同的"角"。

(3)生字回到诗句,同桌对读,师生对读。

6.迁移《池上》的读法,学生练习读出古诗节奏。

提示: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声音拉长,体现出意境来。"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出回味无穷的意韵。

7.多种方式背诵古诗。

8.拓展阅读。

池中除了会有小船、小娃、浮萍、白莲、蜻蜓,还会有什么呢?老师读几首诗句,大家一起看看唐宋的诗人们还描绘了哪些景物?

提示:青蛙、碧苔、倒影、莲叶等。

板块四 生字归类,部首变形,学写生字

1.范写生字"采、爱、尖、角",并提示汉字结构及书写要领。

提示:同有"爪字头"的"采、爱",两个"爪字头"有异同,"爱"的"爪字头"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

2.范写左中右结构的"树"字,注意结构紧凑,"木"和"又"的捺都应变成点。

3.范写"首、无",注意独体字在田字格中的笔画占位。

(1)在掌握"横、竖、撇、捺"写法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竖弯钩"的写法。

(2)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二首》教案与反思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古诗二首》教案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统编版

年级语文下册

12

教案《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后反思
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

诗描写了

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

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

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前准备
1.

文插图、关于本

的多媒体

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

份本

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引入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

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

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

番呢?今天这节

我们就

起欣赏

12

《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

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

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

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

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

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

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

)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

加、换

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
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

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

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

件什么事吗?(

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

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

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

看吧。(

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

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

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

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

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对呀,

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

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

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

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

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

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

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

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

市徐公店》等,

后大家可以找来读

读。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

个小故事,

边背

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

。)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

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

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

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

,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

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

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

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

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

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

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

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

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

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语文

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

学段识字的重要目

,因此,本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

)整体感知。
1.

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

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

堂将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

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

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阅读杨万里的另

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对比,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

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

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

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生字,教师范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

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

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反思”,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说明
《池上》

诗描写了

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

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

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前准备
1.

文插图、关于本

的多媒体

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

份本

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引入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

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

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

番呢?今天这节

我们就

起欣赏——

12

《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

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

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

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

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

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

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

)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

加、换

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
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

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

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

件什么事吗?(

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

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

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

看吧。(

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

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

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

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

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对呀,

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

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

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

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

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

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

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

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

市徐公店》等,

后大家可以找来读

读。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

个小故事,

边背

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

”。)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

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

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

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

,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

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

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

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

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

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

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

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

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

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语文

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

学段识字的重要目

,因此,本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

)整体感知。
1.

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

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

堂将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

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

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阅读杨万里的另

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对比,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

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

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

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生字,教师范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

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

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与反思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2《古诗二首》教案与反思”,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池上》

诗描写了

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心理,充满了童真、童趣。《小池》以清

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本

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前准备
1.

文插图、关于本

的多媒体

件。(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教师)
3.做

份本

生字小卡片。(学生)
4.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学生)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引入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

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

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

番呢?今天这节

我们就

起欣赏——

12

《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并组词。
(3)结合本

讲解“首”的引申义并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

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

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设计意图:让“现实生活”这

活的资源与生动的画面结合在

起,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让学生眼前

亮,身心愉悦,为轻松学习古诗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

)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

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

加、换

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预设:
采: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字理理解字义。
踪:注意读准平舌音,结合形声字识记生字。
迹:分析结构和笔顺,扩词,理解“踪迹”。
萍:扩词,看图片理解“浮萍”。
…………
(二)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

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

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要注意音断气连,像老师这样,你们听——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

件什么事吗?(

个小娃偷采白莲。)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把古诗读准、读好,是教学古诗最基本的目

。在这里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读,力争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律。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

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

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

看吧。(

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

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

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

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

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

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对呀,

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

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认识浮萍。
①导学: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②看,这就是浮萍,它是

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先指着画面让学生理解,再出示浮萍的图片。)
(4)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7)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

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

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

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把诗中的小娃和现实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对比,更好地引导学生感悟整首诗的意境。巧妙引导学生讨论“这种‘偷’可恶吗?”并回想自己做过的恶作剧,意在让学生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学生通过想象“偷采白莲”的小娃的心理,将作者情、诗中情与自己的情感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3.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

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4.小结:其实,像这首诗

样,写儿童有趣故事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村居》《宿

市徐公店》等,

后大家可以找来读

读。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脑中放电影,把简单的四句诗想象成

个小故事,

边背

边体会意境,利于学生当堂背诵,提高学习效率。
五、指导写字
1.先让学生观察“采”的字形,引导学生分析。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写。(要求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三个

”。)
4.展评学生写的字。
设计意图:写字是

年级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指导书写的过程,不只是提高书写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主动发现写字规律的过程。此环节让学生先观察生字再分析字的间架结构,降低了书写难度,加上教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以诗引诗,创设情境
1.(出示配乐

件:吟咏春天。)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春晓》《咏柳》。
2.交流:我们刚才背诵的诗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诗。)
3.教师引导:大自然的美景总是令人陶醉。从古至今,不知多少诗人用他们的笔赞美它。(出示配乐

件:夏天情。)师导言:生机盎然的春天过去,姹紫嫣红的夏天来了,你们看到了什么?
4.导入

,揭题。
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

首名为“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

起来学习这首诗。(板书

文题目:小池。)
5.学生读

文题目,教师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古诗前运用多媒体以背诗说话引入,以诗找景,以图解诗,以景悟情,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教师导学:这是

个什么样的小池塘呢?我们

起来有滋有味地读读吧!
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诗歌,勾画难认难记的生字生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可以读给同桌听,也可以读给老师听。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3)自由朗读古诗,要把诗歌读得字正腔圆。
2.指名朗读古诗,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相机出示“泉”“流”“爱”“柔”“荷”“露”“角”的生字卡片,巩固字音,交流识字方法,联系诗句或者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相机指导:
(1)

件出示“泉”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甲骨文字形像水从山崖泉穴中流出的样子。本义:泉水。
(2)

件出示“爱”的字理图,学生观察后小结:手捧着东西送给朋友,以此表示友爱、喜爱。相机用“爱”组词并说话。
(3)引导学生用“加

加”或“形声字”的方法识记“流”“柔”“荷”“露”。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角”。
3.指导学生将生字带入古诗中,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
(1)让我们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老师再读。
(2)这首古诗听起来很美,你会读吗?
(3)请你也这样读

读,读出节奏。
(4)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5)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男女对读。
(6)师生接力读,全班接力读。
设计意图:《语文

准》把“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作为

学段识字的重要目

,因此,本环节的设计重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教师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识字,把理解字义和识记字形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领悟生字的特点。
三、深入朗读,体会诗意
(

)整体感知。
1.

件出示插图: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说说诗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诗中找出来。(荷花池、泉眼、树荫、荷叶、蜻蜓。)
(二)理解诗意。
1.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样理解“爱晴柔”?
(2)指导朗读:

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要读得轻柔、甜美,速度稍慢,饱含不舍之情。)
(3)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
(4)“早”和“才”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学生交流)
(5)引言: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观察到了。如果你是诗人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
①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
②配乐读。
2.总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没有朗朗的读书声,语文

堂将失去活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情境,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揣摩、体会诗句承载的情感,情动而辞发。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小荷渐渐长大,大家想知道它们在盛夏时节的美丽姿态吗?(出示

件:满池的荷花的图片及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

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
设计意图:阅读杨万里的另

首描写盛夏荷花的诗,与本文对比,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增加古诗的积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五、写字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

后田字格中的“无”“树”“爱”“尖”“角”的字形,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得正确、好看,并把自己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补充,重点注意:
(1)“无”的最后

笔是“竖弯钩”。
(2)观察“爱”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比例。
(3)“尖”的

笔是“竖”,“大”要写得舒展。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探究生字,教师范写,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最后欣赏评议生字,让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生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

准》强调在小学各学段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读书。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简单而生动的画面,配上音乐,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借助影视资源,紧紧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惜”“早”“立”等学生难以体会的字、词展开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反复朗读,悟出作者的情。在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朗读层层深入,在评价中适时借助影视资源理解诗句,体会情感,升华情感。在想象中朗读,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在学生想象出现困难时,借助影视资源,让学生感悟

文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在思想感情。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咕咚》一文,谁知道"咕咚"是什么?小动物们听到"咕咚"都是什么反应?(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二、借助插图,学习第5~7自然段

1.出示第三幅插图,学习第5自然段。

(1)小动物们知道"咕咚"来了,全都吓得逃跑了,只有野牛没有跑,他把大伙儿拦住了,我们看看野牛是怎么说的。自己读读第5自然段。

(2)出示第5自然段,找找这些话分别是谁说的。用不同颜色的笔标示出来。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

"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3)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小动物们的对话读清楚。

2.出示第四幅插图,学习第6~7自然段。

(1)听了野牛的话,兔子领着大家来到了湖边。他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赶快读读第6自然段。

(2)读了第6自然段,谁来说说大家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了吗?

(3)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大伙都笑了?如果这时你就是在湖边的一个小动物,亲眼见到什么是"咕咚"后,你也笑了,你心里会想什么呢?(引导学生知道虽然都是笑,但每个动物想的不一样,笑的内容也不一样)6.谁没有跑?()

A.老虎

B.野牛

C.狐狸7.小朋友,你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三、复述课文,发展语言

1.分角色朗读全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说兔子和小动物们自己吓自己;也可能说兔子不该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乱说……)

2.你喜欢这篇童话吗?能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吗?自己练一练。指名复述。8.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到了森林王国,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们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学习,听别人说的话也要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别人说的是对还是错。回去以后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吧。9.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板书]

咕咚

兔子

小猴子、狐狸

听见咕咚

山羊、小鹿、大象

野牛(爱动脑筋)跑叫

跑大叫

跟着跑、叫

拦住、问看

[教学反思]

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长的课文,因此要充分保证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结合插图,让学生观察动物们的不同表情,从而体会出动物们在遇事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级语文下册《咕咚》

时教案部编版

、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

文。

2.指导读好这些词语或短语:咕咚、木瓜、逃命、野牛、大象、拦住、拔腿就跑、可怕极了。

二、整体读文,理解内容

1.

1自然段。

(1)指名读

自然段,思考:这

自然段讲了什么?

(2)

件出示木瓜图,认识木瓜。

2.读2~4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2~4自然段,想

想: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为什么跑?

(2)引导想象:在兔子、狐狸、猴子、小鹿、松鼠的眼中,咕咚是什么样的东西?

(3)小结:是呀,在他们的心中咕咚

定是很可怕,所以它们才会

边跑,

边喊:“咕咚来啦!咕咚来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4自然段。

4.教师:其实,这些动物见过咕咚吗?

5.讨论:为什么兔子、狐狸、猴子、小鹿都吓得跑起来?

6.全班齐读5~7自然段。

(1)指名反馈:野牛为什么没跟着跑?

(2)教师:对,野牛想弄清这咕咚到底是什么,结果真相大白了,那么这咕咚是什么呀?

(3)理解“拦住”。

7.分角色读

文。

8.谈收获: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9.教师小结。你看,兔子没弄清什么是咕咚就乱跑,猴子、小鹿自己没看见,只是听见别人喊也跟着跑起来,结果呢?唉,虚惊

场。

三、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学生分小组试讲故事。

2.小组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

3.以八个同学为

组,戴好“木瓜”和“兔子”等七种动物的头饰,在音乐声中进行表演。

四、板书设计

 20.咕咚
木瓜
 
 害怕、逃跑 笑了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解题导入,了解传统节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内容。(板书课题)有没有人知道粽子是什么时候吃的?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学生自由举手发言)同学们知道得非常多,那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都会做什么啊?(学生回答)没错,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课件出示有关端午习俗的图片)6.下列哪些是端午节的习俗?()

A.贴对联 B.吃粽子

C.吃饺子D.赛龙舟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3.你们家有没有人会包粽子?课文中包粽子的人是谁?(外婆)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2自然段,数出该自然段有几句话。

(1)外婆是怎样包粽子的?让学生找出描写包粽子的句子。(板书:箬竹叶糯米枣)

(2)外婆包的粽子的味道如何?(板书:清香,又黏又甜)

(3)说一说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外婆是怎么包粽子的,及粽子的味道。)

2.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说说这一段又讲了什么。(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

(2)外婆包的粽子都有哪些花样?学生用笔在书上画出来。(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3)读第三句话,外婆让"我们"把粽子带回去分给邻居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婆的善良)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外婆包的粽子,是用()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的枣。8.外婆包的粽子有()。

A.红豆粽B.香菇粽

C.牛肉粽D.鲜肉粽

E.红枣粽F.红糖粽四、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历史人物屈原

1.出示屈原图片,提问有没有人认识这个人物。

2.老师讲解爱国诗人屈原及沉汨罗江的历史故事。

3.指名学生读第4自然段。师: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啊?(屈原)

4.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9.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五、回顾拓展

1.全班齐读课文,指名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2.教师回顾总结:这篇课文讲了外婆给"我们"包的端午粽,以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更加了解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来源,课后同学去收集了解一下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吧。10.将下面传统节日与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重阳节五月初五

端午节八月十五

中秋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九月初九

[教学板书]

端午粽包:箬竹叶糯米红枣

端午粽花样: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教学反思]

开课伊始,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也提高不少。第一课时我主要教学生字词,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为下节课的课文理解作好铺垫。在指导学生学写生字时,我让学生学习找到生字之间的共同点及不同的书写方式,从而让学生掌握写字要领。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了解外婆包的端午粽及其中包含的感情,以及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因为这一节日同学们都有过体验,所以让同学们自由讨论非常重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带入课文,他们理解课文就更加容易了。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解析:

《端午粽》是本册书的第十篇文章,本单元围绕“家人”这个主题,编排了《静夜思》《夜色》《彩虹》《端午粽》四篇文章。《静夜思》是一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儿童诗《夜色》和散文《彩虹》想象奇特,用孩子的视角,童趣化的语言进行表达。《端午粽》是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动的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通过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粽》本篇课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最后点出了端午吃粽子习俗的由来。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时、糯米、枣,可以归类积累,同时在学习叠词的基础上,感受句子韵味和节奏,口语表达时,也可模仿运用这一类词语。

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长句子主要在本文的第2、3自然段中出现,这两个自然段时要加强对长句子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和词语,会写“真、节”2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自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会写“真、节”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中国传统节日导入新课。

农历八月十五、正月十五、腊月初八、五月初五分别是什么节?有什么习俗?

板书课题:《端午粽》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的了解。】

二、复习字词。

1、复习词语。

孩子们你们坐得直,听得认真,我可喜欢你们了,那让我们一起玩个“赛龙舟”的游戏

出示词语:中间分给带回知道纪念据说端午节

粽子

2、句子中复习字词。

端午节我们总会吃粽子,粽子里面有糯米、红豆、红枣(zo),

还有大肉,据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q)原(yuán)。

3、欣赏赛龙舟图片,感受端午节热闹的场面。

【设计意图:创设“赛龙舟”的游戏,将静态的生字动态化,把字融入词中、句子中再现,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复习生字,为课堂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愉快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粽子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并说一说。(粽子、糯米、红枣)

2、文中是如何描写粽子的?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的第二段,在第二段中找一找吧。

多种形式读文。

(1)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不能添字少字。

(2)师范读,学生评价。

(3)学生齐读正音。

3、请在文中把描写颜色的意思用横线画出来,你能照样子再说一些这样的词语吗?

(白白的、红红的、青青的、绿绿的、黄黄的、黑黑的)

4、看到有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颜色,你猜一下这个粽子味道怎么样?(好吃、香、想吃)心情如何?那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句话。

5、外婆包的粽子味道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1)生读课文,学生评价。

(2)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动作,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请你说一说又什么又什么的词语。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孩子感受独处也是一种快乐】。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外婆包了哪些花样的粽子?你喜欢吃哪种味道?吃了粽子心情如何?

用“美滋滋”说一句话,体会美滋滋地意思。

外婆把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分给邻居吃。你觉得外婆是怎样的一个人?

【设计意图:减少无效的讲解,增加有效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

五、学习第四小节。

读第四自然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知道屈原是什么人?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5月5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年复一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那天便用竹叶把糯米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划着龙船到汨罗江,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来历。

六、书写汉字“真、节”

1、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注意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中描红,然后写一写。

5、展示书写,讲评。

【设计意图:认识汉字书写的规律与变化。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七、作业:

1、推荐阅读课外书《一朵花的童话》中《婆婆路》的片段。

2、给家人讲一讲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单元围绕“家人”的题材展开描述,推荐阅读《婆婆路》让孩子再次感受家人在一起的快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荷叶圆圆》,齐读课题。

2.你们瞧,圆圆的荷叶多漂亮呀!想得到它吗?只要你们能闯过生字关,把荷叶上的生字读准,读好,就能得到它!现在赶快练习吧。(指名读)

5.给生字注音。

()摇()朵()唱二、指导背诵课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课文写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你觉得哪个小动物最有趣?请你自己读读那一段,并表演一下。(学生自由练读表演)

1.指名表演读。

2.分组表演读。

喜欢同一小节的同学为一小组,各组小朋友要合作干好两件事:

(1)小组内表演比赛,选出一个表演最棒的上台表演;选好后大家都要帮助他出点子,让他表演得更好,特别是要帮他记住生字。

(2)从课文中找到一些问题,准备向别的小组表演的小朋友提问,当一位善于提问的记者,看谁问得最有水平。

3.学生交流表演评议。(在提问中学生继续巩固生字)

4.背诵课文。其实在表演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课文背下来啦。6.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小水珠凉伞

小蜻蜓歌台

小青蛙摇篮

小鱼儿停机坪7.假如给你一片荷叶,它会成为你的什么呢?写一写。

三、开心写字,学写句子

1.教师指导,学写生字。

(1)体会、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老师展示范字,提示关键笔画。

朵: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美:由""和"大"组成。

机:"几"的第一笔是竖撇。

(3)学生根据提示再临摹。

2.学写句子。

(1)出示例句,同学说一说句子有什么特点。

(2)出示图片,学生自由仿照例句,写一写。

(3)同学互评,谁写的句子最好。8.读拼音,写词语。

guāng liàng()fēi jī()

fàng xué()měi hǎo()9.照样子,写句子。

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苹果 ,。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无疑是这节课的亮点,只有让学生亲身去扮演,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夏天。在角色扮演中,可创设多种情境,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生命的体验,知识的更新成了情感的积淀。多种情境的创设,多元化的个性阅读,为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时教案部编版

【教学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学过程】

、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

件出示:口﹢少﹦吵月﹢半﹦胖山﹢夕﹦岁王﹢见﹦现

(1)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前面的字和后面的字之间有联系吗?

(2)指名说。师小结:给

个字加

个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

个字。

(3)这样的例子你能举

个吗?(学生举例,师指导)

2.认读合体字“吵、胖、岁、现”(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3.给以上合体字组词,全班交流。

4.加

加可以组成

字,反过来减

减能不能变成另外的

字呢?

多媒体

件出示:飘﹣风﹦票校﹣木﹦交张﹣弓﹦长甜﹣舌﹦甘

5.同桌讨论,并举出其他例子全班交流。

6.认读生字“票、交、弓、甘”。

7.活动:我来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8.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

的识字方法呢?

二、字词句运用

)比

比,填

填。

1.

件出示形近字。

午—牛己—已刀—力人—入

2.开火车认读以上生字,全班正音。

3.指名说说以上形近字的区别。

4.指名选择填空,全班交流指正。

5.生在书上填空,师巡视辅导。

6.全班齐读生词。

(二)展开想象,试着用下面的词语说几句话。

1.

件出示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

2.认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3.组内用词语说话。

4.指名说话,师生共同评价。说得好的同学奖励

朵小红花。

三、布置作业

把自己通过“加

加”“减

减”认识的生字与同学交流。

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第二课时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部编版教材

年级语文下册《彩虹》

时教案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组词。

2.引导齐读

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

个?

二、品读

1.引导学习

(1)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2)指名朗读

自然段,思考:彩虹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彩虹美吗?

(3)学生讨论交流

(4)

件出示雨后彩虹美景。指导看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彩虹像什么?

(5)指导朗读

自然段,读出美感。

2.引导学习

二自然段

(1)指导看

幅插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2)指名说,师生指正。

(3)

文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这

幅插图呢?

(4)范读、指名读

二自然段,思考:我要在彩虹桥上干什么?

(5)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6)“我”真的能在彩虹桥上洒水吗?

(7)同学们说得对,这是小作者的想像而已。怎样来读好这两个问句呢?

(8)范读、指名读,请小老师带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9)总结谈话:小作者不仅对探索大自然充满了兴趣,同时也是

个关心父母的孩子。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3.引导学习

三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

段有几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说。

(3)全班齐读,读出作者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读出“我”对妈妈的关爱。

4.总结学法,引导学习

四自然段。

5.总结全文,齐读全文,感悟情感。

三、

堂拓展,布置作业

1.除了本

的彩虹让我们充满无限的想象,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也很美呢?

2.把

文美美地读给家长听。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二课时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二课时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静夜思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静夜思》一课的生字,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3.师:你还会读这首诗吗?(课件出示古诗《静夜思》)6.找出下列汉字中韵母相同的字,打上"○"。

乡故思床

前光望举二、情境朗读,体会意境

1.师: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难过、伤心、悲哀……)

2.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读一下这首古诗吧!

教师范读,学生看着画面,根据老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3.师:同学们,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交流。)

4.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5.师: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下面我们就带着自己及李白的思念再读这首古诗。

6.角色表演。

(1)同学们,现在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学生双手放在背后合拢,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深情吟诵)

(2)选出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7.说一说,你看到月亮会想到什么。

8.将这首诗的后两句抄写一遍。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师:请同学自由朗读古诗,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2.师:在一个静静的夜晚,李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照在床前,就好像是地上铺满了银色的霜一样。这时候李白抬起头来看到那一轮挂在空中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想起了家人。(教师边讲边用动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找出对应的诗句)

3.理解关键词。

(1)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知道题目的意思了吗?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找出古诗中意思相反的词语。(举头--低头,可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示,感性认识反义词)

4.师:这首诗中哪两句话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两句话是写诗人想到的?诗人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先让学生读古诗,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再回答交流)

5.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可以像老师一样,一个说故事,一个读古诗)9.下面这句话对应的是哪句诗?()

洁白的月光照在床前,就好像是地上铺满了银色的霜一样。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0.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后--()

暗--()

[教学板书]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读,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古诗,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体会意境,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如在学生朗读了古诗,对古诗的意境有了一定理解之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体会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然后发问:那诗人思念的是什么呢?以此,让学生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推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古诗二首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