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三语文教案:《可以预约的雪》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1-11-28

高三语文教案:《可以预约的雪》教学设计。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三语文教案:《可以预约的雪》教学设计”,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家作品。

②理解作者为什么将菅芒花比作雪,并理解预约的含义。

③体会本文构思精巧,由花及人,联想丰富的写作特色。

(2)能力目标 巧用联想,从细微事物中发现哲理。

(3)情感目标 对人生中“变”与“常”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由细小事物阐发人生哲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变”?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还知道是佛家用语,但是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么?(提问)

这说的大概是:从一朵花里就可以看出整个世界,用一片叶子就能代表整棵菩提树。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每一个细小的物体中,都包含着宇宙的秘密,真正认识了这个细小的物体,就认识了整个宇宙的真理。

(幻灯片2)

今天我们就将走进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的事物,去联想,去体察,去感悟,从而衍生出人生的哲理。这位作家叫做林清玄。

(幻灯片3)

我们将结合他的作品《可以预约的雪》来初步探询他的这种写作手法。

板书:可以预约的雪

二、分析文题

1、首先我们来看文章的题目,是可以预约的“雪”,中心语是“雪”,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内容与雪有关吗?

生:没有什么关系。

2、(幻灯片4)

师:那么题目为什么叫“可以预约的雪”呢?

生:就像住在北国的人预约雪景一样,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啊!

师:很好,作者这里是将菅芒花比作雪,所以题目就叫做“可以预约的雪”?那么“菅芒花”在这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www.jab88.coM

生:作者起笔就是从菅芒花开始阐发人生哲理的。

师:恩,因为文章以菅芒花开始阐发哲理,又将菅芒花比作雪,所以题目以“可以预约的雪”为题,既增添了文章的美丽色彩,又紧扣文章内容。

师:好,第二个问题,既然作者将菅芒花比作“雪”?,两者必有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菅芒花的图片,(幻灯片5)

这张是局部图,可以看出和我们周围的芦苇很像,是台湾特有的一种植物。秋天开花,花穗白色,呈絮状。是台湾秋冬最美的景色。这张就是整体效果图(幻灯片6)。

我们来找一下,为什么把雪比作菅芒花,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A、他们都是白色的,秋天白茫茫的菅芒花确实和冬天的雪景有几分相似。

B、这两种事物都有季节性,雪到了冬天下,菅芒花到了秋天就开放了,有规律,有内在的必然性,可以重复出现。

3、下面要关注定语“预约”,本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现在用于植物身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生:拟人,由2衍生而来,因为菅芒花有季节性,所以换个角度,将他们看作有思想的,就可以认为是人和花、和雪先期约好了到了季节就来相见。可以和不可预约的人进行对比。

三、分析文章

1、下面我们进入文章,这篇文章以什么作为阐发的起点?

生:有位友人邀请我看菅芒花。

(幻灯片7)

2、作者由此想起了什么?

生: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会面,可是两年前同看菅芒花的人,因为因缘的变迁离散,早已经面目全非。

由可预约的花——不可预约的看花人。(板书)

(这里要解释一个词:因缘:佛教用语,指产生结果的一切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3、师:两年前看菅芒花的人如今有了什么变化?(请同学读一下)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在谈及朋友和自己的变故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伤。

4、(幻灯片8)

师:作者的思维并没有局限于自己周围,进而将自己身边的变化推向了更广的领域,扩展到所有人的身上?

生:两年可以让一切都天旋地转,即便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不可能两年里没有因缘的离散啊!即便最无感冷漠的心,也不可能在两年里没有哭笑和波涛呀!

师:这两句话一个是从外在的经历来说,每个人必定经历因缘的离散;一个是从内心的体验来说,所有的人必然要经历人生的欢笑和波涛。

一切都在变(板书)

(幻灯片9)

师:那么人生中到底 “变”是正常的还是“常”是正常的呢?

师:首先人们希望出现的是什么?

答:常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谁不是在少年时代就渴望这样的人生:爱情圆满,维持恒久;事业成功,平步青云;父母康健,天伦永在;妻闲子孝,家庭和乐;兄弟朋友,义薄云天……,我们向往的是这些“常”。

(幻灯片10)

师:但是经过岁月的拖磨(流逝),我们逐渐地看见隐藏在“常”的面具中,那闪烁不定的“变”的眼睛。

品析: 注意这里的“常”带着面具,,说明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常,但是“变”隐藏的很好,而且闪烁不定,忽隐忽现,时有时无。但是其实质应该是什么呢?

答:变。

说明人生还是“变”多

(幻灯片11)

师:所以这两点就造成了人生的困局。

板书:人生的困局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作者用了一个比喻来描绘人生的这个困局。

(幻灯片12)

生:我们仿佛纵身于大浪,虽然紧紧抱住生命的浮木,却一点也没有能力抵抗巨浪,随风波浮沉。

师:在这句话中“大海”、“浮木”、“风波”分别指什么 ?

生:大海:生命的大海

浮木:的意志,但是意志在瀚海中很微弱

巨浪:生命中的“变”

人们凭借微弱的意志和人生中的“变”做抗争。却无能为力,只能随波沉浮。人们在经历了挫折,经历了沉浮后,才了解到因缘的不可思议,生命的大部分都是不可预约的。

(幻灯片13)

师:下面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人生中充满了变,也就是不可预约的东西,请同学们找找哪些东西是可预约的,哪些是不可预约的?

可预约不可预约

菅芒花 看菅芒花的人

来生的会面三生石上前世的精魂

同学会参加同学会的人

十年、二十年的朋友朋友的变化

师:我们看到不可预约的东西太多太多,无法体察。那么我们回到三十年前可以躲过苦难么?不可以,因为时光不会定格,困难依然照旧。

(幻灯片14)

师:那么面对这样的苦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看看作者怎样来解决人生的困境?

(幻灯片15)

生:(1)是深深认识生命中的“常”与“变”,并因而生起怜悯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进而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缘的变化无怨无尤。

用自己的话概括对“变”有宽容之心,不怨不尤

(2)春风是和煦的,秋风是凛冽的,但是它们都会创造美丽,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顺境可以提供机遇;逆境同样可以磨练人,成就人的意志,从而创造出辉煌。用古话说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只要我们维持美好的心,欣赏的心,即便走过千山万水,必定永葆预约的希望,成就人生的美丽。

板书:豁达面对人生困境

(幻灯片15)

三者之间什么关系呢?首先我们面对迎面而来的变应该悯恕,不应抱怨;其次我们应该将变转变为对我们有利的方面,最后怀抱希望,虽然事情不可能如我们希望的那样,但是最终我们积极、乐观的努力过,,把每一步看作通往希望的路,将过程看的比结果重要,从而赋予生命以现实意义。

那么在我们的人生中,同样需要这样的鼓舞,有些事情并不是人力可以做到,但是只要我们怀抱希望努力过,过程也是精彩的。

(幻灯片16)

师:到这儿,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由原来的悲伤——乐观

师:我们看一下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最后又回到了看菅芒花的事情上。

首位照应。

六、(幻灯片17)

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是能抓住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事物,去联想,进而阐发哲理。

在我们的写作中,同学们经常苦于没有素材,那么我们在这篇文章中姚学习的正是这种善于从小事物中引发人生的写作方法

七、(幻灯片18)。

练习:下面请同学们做一道题目

仿照例句,另写一组有哲理的句子。要求按下面提供的三种动物,写出哲理与动物形象特征相统一的意思完整的句子。(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

例句:

萤火虫:我在欲望难逐时发出的一点光,却美丽了多少孩子欢乐的眼睛。

驴子:别嘲笑我!蒙上眼睛,套上绳索,你拥有再活跃的头脑,也只能和我一样,绕圈圈。

①蚊子:喜欢听嘤嘤颂歌的,_______________

②蚕:感觉到世界变小了,________________

③喜鹊:乌鸦姐妹啊,怎么还不明白?___________

答案 ①就叫他付出血的代价。②因为自己束缚了自己。③报喜的话,什么时候都有人爱听。

相关阅读

高三语文教案:《指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审视数学文化,激发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目标

启发学生具有宏观的文化视野,以科学精神励志,以人文精神向学,开辟出一个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难点:

1.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阅读积累,就作者所阐发的观点作广泛深入的研讨,以提高探究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线索,抓住作者的主要观点;

2.通过学习,了解有关数学文化的一些知识;

3.引导学生悉心体会作者对数学源头的溯访,感受其令人信服的推理能力和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屈指可数""弹指一挥见",手指在生活中的计数功能,直接催生了数学这门科学,丹齐克的《指印》为我们揭开了这二者的关系(板书课题)。

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丹齐克(1884-1956),原籍立陶宛,曾在巴黎大学求学。1910年去美国,入美国国籍,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讲授数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1.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

(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

(2)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数学作为科学的语言,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作者饶有兴味地给我们讲述了数学的起源--人类计数的历史。原来,让现代人望而生畏的数学在它的起步阶段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我们现在普遍采用的十进位制,只不过是原始人类以手指计数的遗迹。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先无法把握数量的多少,面对生活的难题,他们困惑不已。然而人类的理性终于从纷繁的事物中抽象出数的概念,发展了数学思想,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数字的起源,如同文字的起源一样,是对人类心灵最具诱惑力的问题之一。作者在正文前面摘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诗句,表现出古人在这方面的好奇和迷惘。

课文节选部分共6节。第1节,谈人和动物的数觉。数觉是一种对数的原始直觉,是人和动物(如某些鸟类和昆虫)都具有的一种本领,是对小数目东西数量的判断能力。作者列举了鸟类、蜂类的例子,说明这种本领不独为人类所有。还讲了庄园主驱赶乌鸦的故事,说明这种依靠本能对数的辨识能力是十分有限的,有时会因此丢掉性命。

第2节,作者进一步对上述例子加以分析,举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是正确的,即"具有这种数觉的动物只限于极少的几类",可能"只限于几种昆虫、几种鸟类和整个人类";一种是片面的,即认为"动物数觉的范围实在太小,简直可以略而不论"。作者在第2节中主要是针对这种意见进行了辩驳,指出"人类的数觉范围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果人类单凭这种直接的数的直觉,在计算的技术上,就不会比鸟类有什么进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首先界定了数觉的概念,指出人类借助图形、心算、计数等辅助手段来识数不能算是数觉;另外,还从原始民族、原始语言和欧洲语言中找例证,如南非布须曼族表示数字的字只有一、二和多,英文、拉丁文、法文"三倍"(或"三")都有表示"多"的意义。

第3节,继续举语言上的例子,指出很多原始语言表示数字的字都是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数",就连英语"集合"(Collection)、"集"(Aggregate)两个表示数的抽象词都是外来语。由此证明"具体的东西总在抽象的东西之先",由具体的、驳杂的对数的表示法,到"统一的抽象的数概念",是"数学发展的前提"。作者援引罗素的精彩论述,说明了人类抽象能力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读之令人感喟。

第4节,进而谈集合的对应和匹配原理。在现实生活场景中,"会堂的座位"与"出席的人",可以通过比对看出多少来。但是这种比对的方法太笨了,既不能事先预知,也不能脱离现场来完成,于是产生了"各种模范集合"。模范集合起到了计量标准的作用,如同货币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一样。这样,人们要表示数字"二"时,就想到了"鸟的翼";要表示数字"三"时,就想到了"苜蓿叶";要表示数字"四"时,就想到了"兽足";要表示数字"五"时,就想到了"自己的手指"。后来,这些模范集合的具体所指逐渐被淡化,人们只是习得了记住了它们的语音形式,抛弃了它们生动的模范的内容,于是较为抽象的数字产生了。

第5节,承接前面的话题,提出了基数与序数的概念。脱胎于模范集合、从"对应原则"产生出来的数,再抽象也是基数。单凭基数本身,是不能创造出"计数术"来的。一定要在对应中增加"序列"的概念,即完成由基数到序数的转化,才能摆脱古老的烦琐的"一一匹配"办法,"创造出一种计算方法",实现"识数"的质的飞跃。

第6节,继续探讨"基数与序数的微妙区别",并从屈指计数方便灵活上,推断"在用手指的时候,人类借助于这个工具,就不自觉地从基数转进到序数"。作者的这种推断,在许多语言中找到了"遗迹",因为在许多语言中,"'五'这个数,就用'手'表示;而'十'则用'双手'"。作者至此点明本章(本文是其前半部分)主题,指出"人类在计算方面之所以成功,应当归功于十指分明"。

阅读本文,不但能增进我们对数字、计数起源的认识,也会在作者亲切、信实的叙述中,领略到其语言的魅力,为作者探究数学文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2.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明确】语言与数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它们是两种语言体系,而且在早期还具有同源关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切体会到作者以大量原始语言现象说明数学起源问题的良苦用心。作者在论述中列举了一些原始语言现象,是为了说明原始人类的数觉或表现数的方式,来阐述人类数学能力的发展历程。如对南非的布须曼人只有一、二和"多"三个数字,间接说明了原始人类对数的感觉极为有限;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辛姆珊族语言的分析,论证了原始时代的数字经过了由多元具体系统到一元抽象系统的转变过程。

(2)作者为什么说"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它们有怎样的区别?

【明确】区分数觉和计数是作者在文中反复申明的,它是人与动物的数学能力的本质区别。要通读全文,才能充分理解作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是作者自始至终强调的一个观点,也是本篇立论的关键所在。数觉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一种对于数的直觉,而且就这种能力来说,人也不比某些鸟类或昆虫高明多少。但是计数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借助于人类的"十指分明"得以起飞,演变为计数,成为全部数学发展的基础。

(3)作为一篇谈论数学文化的文章,本文具有怎样的论述风格?

【明确】《数:科学的语言》一书主要是介绍数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的,然而作者却很少用艰深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尽量用日常语言娓娓道来,其目的是为了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这本书,以激发大众对数学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本书原版有一个副标题,为"为有文化而非专攻数学的人写的评论性概述"。所以,脉络清晰,条理分明,语言亲切、通俗是本书的主要特色,这在课文节选的部分也有突出的体现。另外,作者并没有就数学论数学,而是站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高度,来描述数学发展的轨迹。所以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可读性极强。这些来自作者对数学文化深厚的理解和热爱,来自他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高三语文教案:《孔孟》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文拟用一个教学时完成。如有可能,建议语、政、历三科老师能集中一起备课,从各自学科的特点分析本课文,以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讲授,亦可从文科综合的角度,不光是从语文的角度,可以揉进哲学、历史等学科知识,考查学生对本篇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文,搞懂课文中的注释;

2.把课文中谈及孔孟两人不同思想观点的语句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投影以下文字资料,并配以朗读。也可不要配音朗读。课堂教学时由教师或学生读)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研习课文

导读第一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总认为孔孟是一体的?(形影相随,孔称“至圣”,孟称“亚圣”,孔有《论语》,孟有《孟子》,孔主张“成仁”,孟主张“取义”—总之,从两人“尊号”、著述、主张方面,都印证了这一点—形影相随,孟随孔,有孔则有孟。)(板书:形影相随)

2.那么,真的是如影相随,孔孟一体吗?

(由此一问,导入第二、三、四自然段的阅读)

导读二、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迅速阅读这三个自然段,教师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生活、人性、人际。学生按课文内容找出答案。教师将答案以板书形式列出。

2.通过以上列举分析,我们清楚了,虽然我们张口就说“孔孟之道”,实际上“孔”“孟”除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之外,两人还各有其“道”—主张见解并不完全相同。文章的深刻就在于此,作者并不停留在表象上,而是引导我们深长思之,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导读五——十一自然段。

1.这七个自然段落,集中分析了孔孟不同的原因。请同学看一下,个性不同是二人主张不同的原因吗?(是,又不是。因为作者明确指出“不能说……无关”,能解读这个句式,就是有关的意思。但作者用了上述句式,表达“有关”的成份就压到了最低点,实际上作者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有关,但关系不大,基本无关,另有原因在。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1)相去两百年,中国局势,已起了很大变化;(2)此一时,彼一时)

2.孔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虽有战事,但不足以造成全社会的动荡;礼的约束力虽不太大了,但仍有影响;孔子认为“克已复礼”可行)——板书:社会相对宁静。

3.孟子时代社会特点是什么?(时代动乱,国君草菅民命,孟子认为,恢复过去是不可能了,要改弦更张)板书——社会十分动乱。

高三语文教案:《语言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法展示

1.宣布训练重点 ①理清全文的层次,重点了解古今语汇的演变;②用本文阐述的道理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2.整体感知 布置学生速读全文,概括文章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完成练习一。

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作如下小结:课文第一部分以《邹忌讽齐正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第二部分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种种不同,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第三部分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了语法和语音的变化。

3.点击“重点”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尽量用“原文”回答练习二。教师在讲析“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时,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分类、比较、举例、引用等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4.心领神会 在梳理课文内容特别是研究课文第二部分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达成以下共识:①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文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②社会上出现的已经约定俗成的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要认真掌握和使用。③语言的演变具有阶段性、规律性,因而有些词义、有些说法、有些句式要区别对待。④学习语言是一辈子的事,要下真功夫才能学好。

5.迁移训练 围绕练习三,先由教师提供一些实例给学生分析;再分小组编辑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要求从不同角度展示语言在演变这一现象。

示例(注意加横线的词语):

①语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ui,今读 shuai)。(贺知章《回乡偶书》)

②语汇——小大之狱(诉讼案件;今多指监狱、官司或罪案),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语法——不吾知(即“不知吾”,宾语前置;今很少有这种用法)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④现代汉语中保存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a.疑惑是载着黄昏,沿途散下它阴暗的影子,遂(于是;今很少单用)又自近至远地消失了。(何其芳《黄昏》)b.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名词直接作状语,一天一天的意思;现代汉语里名词不直接作状语)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鲁迅《灯下漫笔》)

⑤社会上出现的新词语——作秀(意思是炫耀,做作,故弄玄虚,含着诙谐调侃的味道,带有轻微讽刺的倾向)、酷(形容一切有个性、有特点、与众不同的事和物)。

教案点评

《语言的演咬》尽管属于节选,但它的篇幅较长,涉及的知识点也多,适宜长文短教。即根据本单元的教学总要求确定该文的训练重点,力争在两课时内攻其“重点”,不及其余。

高三语文教案:《汉字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文掌故

纪晓岚楹联趣事

1.乾隆在带领群臣巡视江南途中见一池塘的莲花正含苞待放,犹如握着红拳,忽有所感,于是出一上联让纪晓岚对: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纪晓岚抬头见池边剑麻绿叶挺拔,甚是可爱,遂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2.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此联对仗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从群臣的称赞。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选自《国学周刊》2013年8月22日版)

名句有约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8.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9.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素材积累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选自《名人故事》)

1.下列关于汉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每一个汉字都是由特定的部件拼装而成的

B.汉字的每个部件可以和其他部件构成许多汉字

C.汉字的部件都有一定的语音和意义,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字的具体意义

D.汉字的部首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非常灵活

2.下列关于“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金、木、水、火、土”五行偏旁能够和其他部件构成数量众多的汉字

B.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做偏旁的汉字的意义大多数与五行有关

C.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缤纷世界,于是在为那些“五行相生”所产之物造字的时候,也多采用它所属的五行做偏旁。这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部首下收字众多的原因

D.“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偏旁,以固定的形态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上

3.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偏旁是比部件更高一级的构字单位,也是构成汉字的最直接的单位

B.汉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区别

C.独体字在结构上不能再拆分,象形字和会意字都是C独体字

D.合体字由独体字组合而成,合体字的表音或表意单位就叫偏旁

4.下面是对汉字的笔画和笔顺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

A.“臣”字共六画,起笔是横

B.“成”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C.“麦”字共七画,第三笔是横

D.“鼐”字共十五画

5.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期《对话》节目中展示的一位小学生的作文。这位同学把他在网上聊天所使用的词语用到作文里去了。请选出对其中用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D )

昨天晚上,我那很阳光的GG带着他那一点也不淑女的“恐龙”G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GG和GF一个劲地向我妈妈PMP,酱紫真是好BT,7456,我只吃了几口饭,就到QQ上“打铁”去了。

A.“恐龙”指“长得不好看的女孩”

B.“PMP”表示“拍马屁”

C.“7456”表达“气死我了”之意

D.“打铁”表示“贴美眉”

6.有些对联的上下联是运用了汉字的合体结构和方块的特点,给下列一副对联,写出下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答案: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7.下面这首诗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请写出这个句子。

鹅唱池边鸟惊飞,一首情人送别曲。

人立门前盼谁归,两行女子相见泪。

夕阳西下佳丽来,遥看嫦娥成双影。

故人并坐共举杯,有云遮月心又醉。

答案:我们要做个好朋友。

8.请猜出下面这些字谜。

(1)长安一片月______(2)重逢______

(3)村里安身______

(4)带头改革结硕果______

(5)2×6______ (6)242÷22______

(7)服装展览______ (8)干涉______

(9)闺中少女______ (10)国庆的早晨______

(11)江东二乔______ (12)巾帼______

(13)镜中人影______ (14)酒肉朋友______

(15)空山不见人______ (16)来日光临______

(17)李时珍名著______ (18)连夜造林______

(19)林海无边______ (20)毛遂自荐______

(21)每人栽树五棵______ (22)你我各一半______

(23)你我他______ (24)龋齿______

(25)缺一点良心______ (26)人需边上走______

(27)十五日______ (28)书签______

(29)双雁落平沙______ (30)水天相连______

(31)思想不集中______ (32)先先后后______

(33)向阳门第______

(34)欣闻廿年换旧貌______

(35)行行复行行______ (36)言出必行______

(37)一心向上________

(38)一边戏水,一边吃草________

(39)女人之将来________

(40)一字六笔无竖横,同心同德力无穷________

(41)周末晚会______ (42)自我批评______

(43)中心一点口不见______

(44)十个哥哥______

(45)樱桃小嘴______ (46)同胞兄弟______

(47)一人腰上挂把弓______

(48)武昌起义______

(49)岳父大人______ (50)两狗谈天______

(51)既有头,又有尾,中间生了四张嘴______

(52)一家十一口________

答案:(1)胀  (2)观  (3)榭  (4)丰  (5)积

(6)商 (7)裂 (8)步 (9)娃 (10)坦

(11)娱 (12)好 (13)入 (14)饺 (15)仙

(16)晃 (17)苯 (18)梦 (19)梅 (20)衙

(21)梧 (22)伐 (23)仨 (24)穿 (25)恳

(26)趁 (27)胖 (28)颊 (29)丛 (30)汩

(31)忿 (32)告 (33)间 (34)薪 (35)罢

(36)若 (37)必 (38)鲜 (39)妹 (40)众

(41)名 (42)记 (43)卜 (44)克 (45)如

(46)捉 (47)夷 (48)朝 (49)仗 (50)狱

(51)串 (52)吉

9.汉字结构确实精巧奇妙,古人常常借汉字的结构来拆字或组字,创制有趣的文字游戏。下面是一则关于拆字的妙对趣闻,流传已久。

相传风流才子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一日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对弈,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话音刚落,两人不禁大笑,挽手进屋下棋。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便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于是才思涌出,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含有对弈雅兴未尽之意,责怪小沙弥太不懂事,而小和尚听后却不知所云,丁云赶忙答道:“寺边无日不知時”。老和尚这是借此给小沙弥解围,向纪晓岚赔礼。

上文拆字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联:竹寺→等;双手→拜;四维→羅(罗);“月”字在“门”内→閑(闲);两个“山”字→出;“大”“小”→尖。

第二联:“才”字在“门”内→闭;“寺”加“日”→時(时)。

10.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可以巧用“拆字”和“合字”的方法,达到含蓄而打动人心的表达效果。下面这联(采用当时的繁体字形)出现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请联系本课学到的知识并结合历史背景,讲讲此联的寓意和道理。

或入園中,推出老袁還我國;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問前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或”加“口”→國;“園”去口→袁;“余”加“辶”→途;“道”去“辶”→首。

此联作者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祸国殃民十分痛恨,对国家前途命运一片渺茫。

11.传说,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一次到妹婿秦观家里去做客。苏小妹见哥哥来了,大摆酒席,热情招待。饭后,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忽然苏轼看见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画,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水命难保。”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苏小妹听了,跑进书房,说:“什么东西如此之妙?”俯身看罢,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说完,苏轼、秦观异口同声地说:“妙极了,妙极了!”他们三个人说的是同一个字谜,请大家猜猜,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鲜

12.旧社会商人在市场上讨价还价时,不愿意让旁人知道他们商量的价格,就会把手伸在对方的袖子里,用手指比划字形来交流。还有一种类似暗语的“价目析字语”来表示出价,就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采用字谜谜面的方式暗示所要表达的价格。比如“一”说成“旦底”(取“旦”字的底),“二”说成“中工”(“二”字中间加一画就是“工”字),“三”说成“倒川”(把“川”字倒过来),“四”说成“横目”(把“目”字横过来)。此外如是两位数,就按顺序说出来,如“二十一”就是“中工旦底”,“三十四”就是“倒川横目”。下面是其余几个数字的暗语,请按照前面说的思路猜一猜,看看都对应哪些数字。

分头,缺丑,断大,早下,毛尾,旭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题目中的价目析字语分别是:分头=八(“分”字的上半边),缺丑=五(“丑”字缺一笔),断大=六(“大”字一撇断开),早下=十(“早”字的下半边),毛尾=七(“毛”字的尾部),旭边=九(“旭”字的左边)。

13.字谜多是靠拆解字形来设的,从字谜中往往能窥见汉字的构造规则,所以猜字谜既有趣味又能益智。请同学们猜猜下面的字谜,并从中体会汉字的构型特点。

①野径无人草丛生

②一口咬去多半截

③大火烧到耳朵边

④牛角上边来一刀

⑤东西南北无弯路

⑥雨余山色浑如睡

⑦空山之中一亩田

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⑨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⑩两人力大冲破天

挥手告别

千言万语

晕头转向

与我同行

添丁进口

边打边谈

两山相对又相连,中有危峰插碧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茎(“径”去双人旁加“艹”);②名(“多”去“夕”下边加一“口”);③耿(“耳”+“火”);④解(“角”+“牛”+“刀”);⑤置(“四”+“直”);⑥雪(“雨”+倒“山”);⑦画(“一”+“田”+“凵”);⑧踵(“千”+“里”+“足”);⑨击(“牛”去撇+“凵”);⑩夫(“二”+“人”);?军(“挥”去“手”);?够(“句”子“多”了);?晖(“晕”的“日”字头转到左边);?衙(“吾”插入“行”中间);?可(“丁”+“口”);?订(“谈”的半边“讠”+“打”的半边“丁”);?由(两“山”字相对成“田”,中间,出头成“由”)。

14.下面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理解这幅图,写一段话,概述它的象征意义。(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会徽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示例二: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明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15.下面是一些字谜,试猜一猜各是什么字。

(1)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更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砍伐森林,水必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一笔不好,加一倍不少。

答案:(1)慧 (2)梳 (3)夕

本节侧重于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结构方面的知识,学习解答一些高考中与字形结构有关的新型语言运用题,如猜字谜、对对联、理解变形汉字在图标(徽)中的含义等。

猜字谜技法规律

为了帮助同学们寻求一条猜字谜的途径,下面从字谜创作所惯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掌握其固有规律。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同样,猜字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构造。字谜的构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方法只有四种。即:借字法、写义法、笔画交代法、拟人法。只要我们掌握了这四种基本方法,最常见的综合法也就迎刃而解了。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一下借字法。

借字法即借用其他字交代谜底。这是字谜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合成法:由两个以上的字合成谜底

如:“一字十八口,一字口十八,十八中有口,口中有十八”。谜底为四个字,每字都由“十”“八”“口”三字合成,第一句合成为“杏”,其他三句分别为“呆”“束”“困”。

又如:“二山穿在一起,猜出没有道理”。前句是借“二”“山”两字,“穿在一起”是说谜底由“二”“山”合成,写出即为“击”。后句是为排除误解而设。

合成法的特点是把所借来用以合成谜底的字,都在谜面上作了明确交代,有时采用一句话,有时采用一成语,有时只用两字,猜测起来较为省力。

二、加字法:交代谜底加上一字所组成的字,用以暗示谜底

如:“见人就笑”。这是采用一句话提示谜底,因此不能把它作为通常的话来理解。它的意思是谜底加上“人”字就成了“笑”字,由此得知谜底为“竺”。

再如:“有耳听不见”。是说谜底加一“耳”为“聋”,因此谜底应为“龙”字。

加字法的特点是谜底加上的字在谜面中作了明确交代,谜底加上一字后所组成的字,有的作了交代,有的只是暗示,尚需猜测者自己判断。

三、减字法:交代一字减去一字(或两字)即为谜底

如:“夫人莫入”。即是“夫”字去掉“人”字,谜底为“二”。

再如:“一了百了”。意思是“一”字没有了,“百”字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谜底为“白”。

减字法的特点是谜底隐藏在谜面中,只需你把应减掉字的有关笔画减掉,谜底就暴露了。

四、离合法:拆开两字(或几字)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

如:“给一半,留一半”。意即拆开“给”“留”二字,各取一半组成谜底。写出为“细”。

再如:“彼此各有一半”即是拆开“彼”“此”“各”三字,从中各取一部分组成谜底,乃“跛”字。

离合法的特点是向你提供谜底的各个组成部分。

五、暗示法:交代谜底匿于某字之中

如:“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意即谜底在“走”字的“上边”,“坐”字的“下边”,“堆”字的“左边”,“挂”字的“右边”,显然是个“土”字。

又如:“天没有地有,我没有他有”。是说谜底在“地”和“他”字里。谜底为“也”。

暗示法的特点是谜底较为暴露,易于猜测。

巴尔扎克葬词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