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ai ei ui》教案及反思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9-14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ai ei ui》教案及反思。

【导语】《ai ei ui》是拼音教学中学习复韵母的第一课,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2.学习标调歌,掌握标调规则。

3.在游戏中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和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认、读、写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树叶状背面写有单韵母的卡片

3.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

4.挂有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苹果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拼音王国里,有一片茂密的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等许多小动物,他们相亲相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森林里传来一个好消息,拼音王国要举行一次运动会。这几个好朋友都想去参加,于是他们一起到大象那里去报名。可是大象却说:“想报名也可以,但必须按照我们拼音王国的要求过三关,才能报名。”这几个好朋友一听,马上异口同声地说:“行啊!”于是大象发给他们每人几片小树叶,说:“你们能正确把这几个拼音读出来吗?”这几个好朋友很顺利得过了第一关,报上了名,而且他们还发现小树叶上的拼音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大象直夸他们几个聪明呢!聪明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上有哪些拼音,想不想也发现了小秘密?(指名读小树叶上的单韵母、说发现的小秘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在设计时,教师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使他们在听故事得的过程中,复习了单韵母。)

二、新授导学,保持兴趣

1.(过渡)这几个好朋友高高兴兴的到比赛场地参加比赛。可是,大门却紧紧关着。他们敲了好一会儿门,小猴走了出来对他们说:“想要参加比赛,还得过第二关。”这第二关是什么呢?原来小猴要他们读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这可把他们难住了。他们着急了,小猴告诉他们,今天你们要学习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他们就急急忙忙跑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白兔、小乌龟、梅花鹿、小熊、小猪的动画图)你们欢迎他们吗?来,跟他们打声招呼。他们说今天要和你们比一比,看谁学得快,看谁学得好,看谁在课堂中最守纪律。你们有信心和他们比一比吗?

2.今天我们就和小白兔、小乌龟们一起学习ai ei ui三个复韵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拼音教学趣为先。教师创设小白兔等到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拼音的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竞争的学习氛围,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拼音学习中来。)

三、游戏中学习,发展兴趣

1.出示ai ei ui,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习复韵母ai

(1)我们学会了单韵母,那么将他们连起来怎么读呢?

出示ai,师示范ai的发音,观察老师发音时口形是怎么动的。

教师讲解ai的发音方法:先发a的音,在发i的音,摆好a的口形,声音响亮,然后慢慢向i滑行。

(2)师再次示范ai的发音,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试试吗?(学生试着发音)

(3)谁是最勇敢的好孩子?谁来试着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学生“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调动自己的眼、耳、口、脑,去完成学习任务,为下一步学习“ei ui”打下基础)

(4)学习ai的标调规则

①ai看到别人头上都戴有一顶漂亮的帽子,非常羡慕,也想戴上帽子美一美。他来到帽子店,这里的帽子好多呀!他左挑挑,有挑挑,终于选中一顶好看的“-”帽。可是,这顶帽子到底呆在那儿最漂亮呢?ai发愁了。恰巧a也来买帽子,看到ai在发愁,他说:“我来教你一个好办法。“于是a教ai一首儿歌,ai很快戴好帽子,高高兴兴走了。你们想不想也学学这个儿歌呀?

②读儿歌:有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③聪明的你们,听了儿歌,说说帽子戴在ai的什么地方最合适呢?(指名板书)你会读一读吗?

(设计意图:拼音字母是很抽象的,而标调规则优势比较枯燥的,要使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有趣,教师必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环节,寓教学与故事情节中,让学生体验探求知识的过程,保持学习的兴趣。)

④谁会给ai标上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⑤帮助学生读准四声:一声高高平又平,谁会念?二声就像上山坡,谁会念?三声下坡又上坡,谁会念?四声就像下山坡,谁会念?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⑥请学生带小老师领读。

⑦同桌互读,评一评谁读得好。

3.学习复韵母ei

(1)出示ei,现在我们把a换成e,你会读吗?自己动动嘴吧,试试看?

(2)谁来说说,怎样发ei的音呢?(指名说,师示范,学生练读,开火车读?)

(3)今天早上,我碰见张老师,他告诉我望老师病了。我惊奇的问:“诶,王老师怎么忽然病了?”同学们,这“诶”是几声?声调应该标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4)其他几声呢?你会标吗?(请同学上黑板标调)

(5)你会读ei的四声吗?和同桌赛赛看,谁读得好。

(6)同桌推荐读得好的同学读,小组比赛读。

4.自主复韵母ui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ui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2)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如果给ui标调,该如何标?为什么?

〔3〕选择ui的四声中自己读得的一个,当小老师领读。

(设计意图:有了“aiei”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ui”的发音方法,“ui”的教学变成了有源之水。此时老师有必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巩固联系

1.摘苹果游戏。(看老师的口形和动作,并迅速做出判断,摘下写有哪个拼音的苹果)

2.打气球游戏:多媒体课件出示标有ai ei ui四声的气球,学生站起来读,读正确了,去秋就会打中。

(设计意图:游戏并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所学知识一次检验。)

四、制作名片,延伸兴趣

1.小白兔们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的读法,急忙去参加运动会。可是,小猴又说:“我们的运动会吸引了许多观众,这些观众非常想认识每个运动员,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名字拼写出来,让小观众认一认你们呢?”小白兔们想请你帮他们制作一下名片,你们愿意吗?

2.生自己拼写,小组内选择写的正确、自己的同学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讲拼音练习融入故事中,既让孩子们有了拼写实践的机会,又让孩子们得到了休息,同时又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ai ei ui及其四个声调在四线三格中的投影,请同学们找一找,这三兄弟那里长得响,那儿长得不像?

2.教师引导学生从单韵母的写法入手,通过范写,特别强调书写时将复韵母的两个组成部分靠拢。并提醒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

3.学生在练习本上联系,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业,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写是读的延伸和巩固。在教学中,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领会与把握执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三个复韵母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通过范写、书写,反馈、激励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把复韵母写的正确、美观。)

六、小结

小白兔们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赞赏,他们说,你们不但聪明,而且守纪律,和你们学习真有意思,有机会还要和你们一同学习呢?

反思一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反思二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aieiui。第一部分是3个复韵母,配有一幅孩子们听奶奶讲故事的情境图。第二部分是复韵母ɑi、ei、ui的四声以及声母与ɑi、ei、ui的拼读。第三部分是词语,配有一幅情境图。第四部分是儿歌《小白兔》。

一、复习巩固,揭示新知

本课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所以上课开始先请出单韵母aoeiuü这6个老朋友,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音,发音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引出复韵母,简单讲解复韵母的含义,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初步的了解。

二、图文结合,提高效率

在教学三个复韵母ai,ei,ui时,先看图说图意,再找个读音差不多的字来引入的,比如:ai从姐弟比高矮来引出,随后让学生体会a—ai读音有什么不同,师总结ai的发音方法,指名正音。接着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随后,我出示了ei和ui,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参照ai的发音方法,让学生找出发音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孩子们掌握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三、借助儿歌,掌握标调规律

在教学aieiui的四声,重点先讲解ai的四声。出示aieiui,问:三个复韵母都是由单韵母组成的,那么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重点教了ai的四声,并讲了标调规则: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排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让学生记忆儿歌并说说是什么意思。再用各种方法让学生读,加以巩固。在重点讲解ai的四声后,eiui的四声就放给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当小老师教给大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平时回答问题声音小的学生,今天声音特别洪亮。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整个课时安排学生aieiui的发音、四声及书写,在教学aieiui的四声时,为了多让几个学生巩固aieiui读音(第一次出现复韵母,印象会比较深刻),所以写字时间没有把握好。

编辑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语文教案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词语和儿歌。画面上妹妹高兴地向奶奶跑去。下面是一首儿歌,图中的小兔与儿歌内容相配。

第四部分是音节pái duì的书写格式。

句子和儿歌的音节中有的含有复韵母ai、ei、ui,为巩固字母和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图画,整体认读后再教授发音方法: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向后一个字母,一气呵成。如发ai时,先张大嘴巴发a的音,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读得重,i读得轻,中间气不断,一口气读成ai。ei的发音方法与ai大致相同。发ui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不是i),口形由圆到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词语,会读儿歌。

4.指导学生将字母音节书写规范。

5.培养学生观察图画和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所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拼读和书写。

2.正确书写pái duì两个音节。

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ai、ei、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字母。(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单独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ei

问:小孩儿砍树,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ei有四个声调:ēi、éi、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三、看图学习ui

问:图上的老奶奶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然后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齐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2.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讲: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会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得近一些。

板书设计

ai ei ui

āi ái ǎi ài

ēi éi ěi èi

uī uí uǐ uì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ei、ui的拼读。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2.正确书写pái duì两个音节。

3.读句子、儿歌,认字。

教学过程

一、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由拼读到直呼。

二、学写音节pái duì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三、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四、看图读词语

方法:

1.看清图上都有谁?她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右的两个词语。

3.点名拼读词语。

五、看图读儿歌

方法:

1.出示儿歌《小白兔》,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

2.教师带读红色音节。

3.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六、认生字

1.出示生字,教师教读,学生练读。

2.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3.扩词练习。

板书设计

ai ei ui

āi ái ǎi ài

ēi éi ěi èi

uī uí uǐ uì

教学设计

教师在设计《ai ei ui》一课时可以将指导思想定在“趣”字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图片和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变成孩子们喜欢的“朋友”,激活他们的兴奋点,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把枯燥的拼音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所学内容,从中体会复韵母ai、ei、ui的发音及四声的读法,最终达到正确拼读相关音节的目的。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ai ei ui》教案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ai ei ui》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i ei ui》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的心理。《语文

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教科书对于本

呈现的方式也凸显了“情境图——学韵母——游戏卡——学儿歌”的特点。
因此,本

教学设计旨在体现两点:

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游戏中学会三个复韵母的发音和音节的拼读;二是要把学拼音与识字、读文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将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的氛围中,兴趣盎然地学习。

前准备
1.关于本

的多媒体

件。(教师)
2.音节词语卡片。(教师)
3.正面画有各种各样的蘑菇图片,反面有ai、ei、ui组成的音节卡片。(教师)

时安排
2

时。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参观

个神秘而有趣的地方——汉语拼音果园。(出示

件:秋天果园、苹果树情境图)秋天到了,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你们想得到这些丰收的果实吗?(生:想。)告诉你们,这些苹果的后面藏着许多拼音宝宝,如果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这个大苹果就属于谁。
2.教师引学:学生摘苹果读拼音。(拼音内容为声母和单韵母)

件出示:

3.教师引学:我们给苹果分类读拼音,这些苹果可以分两类,那应该怎么分呢?先和同桌研究

下,然后说给大家听。(学生研究后按声母和单韵母分成两类。)

件出示: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半。通过游戏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

个有声有色的拼音果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把复习旧知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渗透了“分类认识事物”“归类识字”的思想。
二、合作交流,学习韵母
出示情境图,引出ai、ei、ui三个复韵母。
导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几个小弟弟和小妹妹围坐在

起听老奶奶讲故事。(

件出示文中情境图)同学们,你们瞧,他们听得多认真啊!
1.教学复韵母ai。
(1)孩子们,看到这位老奶奶,你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奶奶呀?
你爱你的奶奶吗?除了奶奶,你还爱谁呢?
预设:
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爷爷;我爱老师……
(2)教学ai的发音,认清字形。
把“爱”这个音读成

声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

韵母ai,(

件出示ai)你发现了吗?这位韵母朋友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单韵母有什么不同?(由两个单韵母组成。)像这样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字母叫复韵母,跟老师说:复韵母。
教师引学:读复韵母,跟单韵母

样,也有发音方法。现在,老师来读ai,请同学们小耳朵认真听,小眼睛仔细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准备好了吗?(师示范发ai的音)
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在动。
我发现老师的嘴巴开始是大的,后来变小了。
教师指导学生发音:你们真是神耳朵,亮眼睛。发现了读准复韵母的好方法。读ai的时候,就是先张大嘴巴发a的口形,马上滑向i的口形,口形由大到小是有变化的,读得快

点儿,就是ai。请跟老师

起读。(生发音)老师及时帮助正音。(指读、男生读、女生读、同桌互读正音)
(3)四声练习。
注意ai的调号

在a上,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教师指导读。
i:我挨着你,你挨着我。
ái:冬天来了,到处都是皑皑的白雪。
i:姐姐高,弟弟矮。
ài: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
(4)拼读练习,巩固发音。
导言:a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比如n和i可以拼成ni这个音节(出示拼音卡ni),谁会像老师这样把其他声母和ai的四声拼成

个音节?自己先大声地练

练。我们开列小火车吧!

件出示

40页ai的拼读图,变色

个拼读

个。
2.迁移方法,学习ei。
(1)看图说话引出ei。
大家看,小弟弟和小妹妹们围成了

个圈,是不是呀!在老师刚才的这句话中有两个音,请同学们注意听:mèi wéi
(2)教学ei的发音,认清字形。
教师引导学生发音:接下来我们要认识

二位韵母朋友(

件出示ei)。ei和ai

样也是复韵母。它们的发音方法是

样的,想想刚才的好方法,自己动动嘴,试试看!读ei的时候,嘴巴是——(从e的口形到i的口形。)(个人读、小组读)
(3)四声练习。
注意ei的调号

在e上。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4)拼读练习。
导学:ei也有许多声母朋友,比如刚才的mèi、wéi,谁会把其他声母和ei拼成

个音节?自己先大声地练

练吧!
我们

起来开小火车,

件出示

40页ei的拼读图,变色

个拼读

个。
3.运用规律,合作学习ui。
(1)教师引学:打电话引出ui。
我们今天的

三位朋友在哪里呢?打个电话催催吧!谁会打电话(师做打电话的样子)?丁零零,丁零零。生:喂,你是谁?师:我是今天单韵母请的客人,你们别急,我马上就到,再见。
同学们,其实×××打电话时,已经用到了我们要找的

三位客人。打电话时,×××

开口就是“喂”,“wei”读成

声的时候就是复韵母ui。(

件出示ui)
(2)教会发音方法。
同学们真聪明,看到ui就想到了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怎么读?(指生说:先准备发u的音,马上滑到i的音,就是ui。)
(3)四声练习。可编成顺口溜在口语中练习。
师生共同完成“山谷回声”的游戏吧!
师:ui——大山,你好!生:ui——大山,你好!
ui——我爱你们!ui——我爱你们!
ui——我会读ui了!ui——我会读ui了!
(4)拼读练习。

件出示

40页ui的拼读图,开火车拼读。
4.结合语言,巩固运用:在生活中,我们排队伍,

个挨

个。这里就有韵母ai的读音。教师指导学生用这几个韵母组词,再说

句话。(学生组词造句,并尝试用多种方式记忆音、形。)
5.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努力知道了复韵母ai、ei、ui的读音。看,智慧老人又给它们戴上了四顶小帽子。(

件:四声调的韵母)谁能尝试读

读。(学生开火车顺序、逆序、乱序读四声调的韵母)同学们,这三个韵母的声调

在什么字母的上边,你们发现了什么?现在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小组探究规律)师生总结

调规律:有a不放过,没a找o、e,i上

调去掉点,i、u并排

后边。
6.示范指导、练习书写:同学们,ai、ei、ui我们已经会读了,那怎么书写呢?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请到四线格内来做客吧!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每个韵母是

个整体,两个字母要靠近些,但不要太拥挤。(学生先描红,再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预设:a占中格,i占上中格,书写时a和i要靠近

些。
e

笔写成,起笔横要写直;i占上中格,点不要写得太大。
u占中格,i占上中格,两个字母写时要靠近。
设计意图:变以往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变以往教师教给学生

调规律,为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充分体现

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每

小节的后面适当加了游戏、儿歌、拼读练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乐学、爱学的目的。
三、游戏活动,学习音节
1.在拼音森林里长满了蘑菇,这些蘑菇可漂亮了!小兔见了,高兴极了,他想摘

些蘑菇孝敬妈妈,可是要摘这些蘑菇可不容易,因为这些是音节蘑菇。什么音节蘑菇呀?看,谁会拼?(b—i→bi)
2.只要你能拼出蘑菇上的音节就可以摘下蘑菇了。挑选自己喜欢的蘑菇拼

拼——指名摘蘑菇拼读。
设计意图:游戏并不等于学习,但学习离不开游戏。

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将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将所学知识

并巩固。
四、趣读儿歌,总结收获
这节

,我们

起来到了汉语拼音果园,与i、ei、ui成了最好的朋友。同时还掌握了它们的

调规律:有不放过,没找o、e,i上

调去掉点,i、u并排

后边。
设计意图:本节

用儿歌结尾,总结了本

所学,使学生对

调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突破难点。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一课时)》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词语和儿歌。画面上妹妹高兴地向奶奶跑去。下面是一首儿歌,图中的小兔与儿歌内容相配。

第四部分是音节pái duì的书写格式。

句子和儿歌的音节中有的含有复韵母ai、ei、ui,为巩固字母和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学情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教学时,可以结合图画,整体认读后再教授发音方法:从前一个字母快速滑向后一个字母,一气呵成。如发ai时,先张大嘴巴发a的音,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读得重,i读得轻,中间气不断,一口气读成ai。ei的发音方法与ai大致相同。发ui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ei(不是i),口形由圆到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词语,会读儿歌。

4.指导学生将字母音节书写规范。

5.培养学生观察图画和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通过观察,积极开动脑筋,使抽象的复韵母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所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会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能正确地拼读和书写。

2.正确书写pái duì两个音节。

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幻灯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ai、ei、ui三个复韵母和它们的四声,认清字母的形,读准音,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字母。(板书:ai ei ui)

问:这里的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讲: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

一、看图学习ai

讲:图上的两个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由a到i有一个滑动的过程。

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ai有四个声调:āi、ái、ǎi、ài。

(集体读字母和四声,单独读,分行读。)

二、看图学习ei

问:小孩儿砍树,他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讲:ei发音的方法和ai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学生学读。

ei有四个声调:ēi、éi、ěi、èi。

(运用多种方法练习读。)

三、看图学习ui

问:图上的老奶奶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然后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

板书四声进行练习。(齐读,指名读)

四、巩固练习

1.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

2.儿歌: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字母在一起,口形变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记。

五、讲标调方法

讲:ai、ei、u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标调的时候应当写在谁的头上呢?老师教你们一首儿歌,这首儿歌会告诉我们怎样标调。

儿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在一起,注意标在后一个。

六、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得近一些。

板书设计

ai ei ui

āi ái ǎi ài

ēi éi ěi èi

uī uí uǐ uì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ɑi ei ui》语文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ɑi ei ui》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ɑi ei ui》语文教案

ɑi ei ui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ɑ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pái duì”。

3.知道ɑi、ei、ui的标调位置。

4.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5.会读儿歌《小白兔》,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6.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ɑ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ai ei ui的发音及其四声,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拼音 识字卡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一)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二)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三)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教授新课

(一)教学复韵母ɑi。

1.看插图说话引出ɑi:图上画了什么?(老奶奶在和大家讲故事)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ɑi

3.教学 ɑi的发音,认清字形。

ɑ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ɑ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ɑ---ɑ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ɑ母出现ɑ上标,ɑ母不在找 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二)教学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借助手势,教师范读ei,(板书:ēi、éi、ěi、è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三)教学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ɑi、ei、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ɑi、ei、ui。

(五)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三、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复韵母,练习了它们的标调,拼读,希望大家再遇见它们要认识它们!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设计

韵母ɑi ei ui各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9. ɑi ei ui

ɑ---ɑi

e---ei

u---ui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一)卡片复习复韵母ɑi、ei、ui,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二)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小白兔》。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ɑi、ei、ui及其四声,开火车读。

(二)指名说说复韵母标调的规则:有ɑ不放过,没ɑ找o、e,i、u并列标在后。

(三)出示《声母表》,朗读声母。

(四)教师:这些声母可以和单韵母组成音节,也可以与复韵母ɑi、ei、ui组成音节。让我们一起来拼一拼,看哪位同学拼得又对又快。

(五)教师示范拼读音节dài,学生模仿拼读。

(六)多媒体出示,学生自由拼读。

tái kāi ɡāi cāi guāi huài kuài péi bēi fēi gěi hēi lèi wéi duī

tuǐ zuǐ huì chuī shuǐ ruì

三、借助插图,认识字词。

(一)教师出示插图,提问:图上都有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妹妹、奶奶”。

(二)学习“妹、奶、白、皮”的读音。

四、拼读儿歌,巩固拼音。

(一)出示儿歌《小白兔》,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二)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三)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四)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喜欢小白兔吗?你知道小白兔有哪些特点?

(六)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四、学写“pái、duì”

(一)出示音节“pái、duì”,学生拼一拼,读一读。

(二)说一说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

(三)教师出示四线格,明确:大多数的音节的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的。在写音节时,同学们要注意音节的几个字母要靠紧,要写得紧凑、匀称;要按顺序写完一个音节的所有字母后再标调号;要看一个音节写一个音节,不要看一个字母写一个字母。

(四)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伸出右食指,边读边书空。

(五)学生拿出练习本,在四线格里正确地书写音节词“pái、duì”。

五、归纳总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会有所出息的。

六、拓展延伸

(一)“看谁听得清、找得快”。

老师或同学随机抽读复韵ɑi、ei、ui,看谁能又准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声读出来。

(二)“找朋友”。

七、作业设计

背诵小儿歌,练习拼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二课时)》语文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1.练习声母与复韵母ai、ei、ui的拼读。正确熟练地读准每个音节,并练习直呼。

2.正确书写pái duì两个音节。

3.读句子、儿歌,认字。

教学过程

一、练习声母与ai、ei、ui的拼音

注意:1.由慢速读到快速读。

2.由拼读到直呼。

二、学写音节pái duì

当堂抄写,字迹要规范,特别要强调复韵母的标调问题。

三、训练直呼

方法:1.先自己看书,自由拼读或直呼。

2.按横的顺序读音节。

3.按竖的顺序读音节。

4.用卡片检查直呼情况。

四、看图读词语

方法:1.看清图上都有谁?她们在干什么?

2.自由拼读图右的两个词语。

3.点名拼读词语。

五、看图读儿歌

方法:1.出示儿歌《小白兔》,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

2.教师带读红色音节。

3.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六、认生字

1.出示生字,教师教读,学生练读。

2.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3.扩词练习。

板书设计

ai ei ui

āi ái ǎi ài

ēi éi ěi èi

uī uí uǐ uì

教学反思

教师在设计《ai ei ui》一课时可以将指导思想定在“趣”字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图片和各种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使枯燥的拼音字母变成孩子们喜欢的“朋友”,激活他们的兴奋点,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把枯燥的拼音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所学内容,从中体会复韵母ai、ei、ui的发音及四声的读法,最终达到正确拼读相关音节的目的。

编辑推荐:小学1-6年级各个版本语文教案汇总

提醒:

教学技巧、热点好文、教师资料、老师必读

尽在“”微信公众号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及反思


【导语】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

二、认读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

(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

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

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

反思一

《口耳目》课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频字,如:口、耳等字,同学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同学应该会读、会认。因此,我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目”。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味的反复练读,小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用许多游戏。为了巩固本课的字,我再次利用卡片分类(图片、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生字,而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几个象形字,学生就会轻松猜出。汉字不仅仅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在识记字形的环节中我采用比较法教学“日”与“目”。学生观察“日”与“目”的字形时,发现“日”字里面是一横,“目”字里面是两横,比较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接着,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日”与“目”的记忆,让学生思考了片刻。有同学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日’表示太阳,你看,天上太阳不就是一个吗?所以‘日’字里面只有一横。‘目’表示眼睛,人与动物的眼睛有两只,所以‘目’字里面就有两横。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尤其是口头组词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非常丰富。

反思二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小学不久的一年级新生,他们才适应了拼音教学,现在又要学习识字写字,所以说,这堂课不论是对于孩子们还是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能让学生感受我国汉字的源远流长,快速牢记这12个象形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旧知激趣导入

课前经过了解发现孩子们已经认识不少汉字,于是我从大家熟悉的几个字导入,一下子调动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接着通过课件演示把孩子们带进古时候的象形文字,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许多汉字是由一幅幅画演变而来的,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二、玩中学,学中乐

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在学习时,我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做游戏指五官、猜字谜、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对汉字的各部位进行了形象的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速认识了“口耳木日月火”。

“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前6个字,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认字方法,所以后6个字我采取大胆放手,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心,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

三、游戏识字感受象形文字

识字课本中“多读”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一味的反复练读,小朋友就会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识字课中总会运用许多游戏。为了巩固本课的12个象形字,我再次利用卡片分类(图片、古字、今字)三组来找朋友的游戏,不仅牢记了本课的生字,而且激起了认识更多象形字的欲望。因此在闯关四中拓展的几个象形字,学生就会轻松猜出。汉字不仅仅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张张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

一年级语文上册《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语文上册《i ei ui(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pái duì”。

3.知道i、ei、ui的标调位置。

4.会认“妹、奶、白、皮”4个生字,理解“妹妹”和“奶奶”的意思。

5.会读儿歌《小白兔》,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6.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养成正确的执笔姿势、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i、ei、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ai ei ui的发音及其四声,声母与复韵母的拼读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拼音 识字卡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一)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二)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三)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教授新课

(一)教学复韵母i。

1.看插图说话引出i:图上画了什么?(老奶奶在和大家讲故事)

2.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i

3.教学 i的发音,认清字形。

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母出现上标,母不在找 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二)教学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借助手势,教师范读ei,(板书:i、éi、i、è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三)教学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i、ei、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i、ei、ui。

(五)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三、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复韵母,练习了它们的标调,拼读,希望大家再遇见它们要认识它们!

四、拓展延伸

五、作业设计

韵母i ei ui各写两行。

六、板书设计

9. i ei ui

---i

e---ei

u---ui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提醒:

单元试题、各科教案、奥数练习题

尽在“”微信公众号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天地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天地人》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也是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分别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图片。

2.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写一写。

2.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1.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一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1.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三、指导书写天地人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一

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并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以图片正音的示范形式引领学生跟读,理解字义,此种方法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课堂内容的初步导入较为成功。

二、根据身边现存的生活场景进行教育。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教学应讲究结合实际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在本课中教授“地”字的相关内容时,我结合教室内地面进行相关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字时能迅速联系实际引起条件反射。

三、以日常交流的形式巩固课堂内容。我将日常交流的“你我他”等日常用语衔接入教学内容,进行同类推导,引出“天地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频繁应用,以此来巩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在领读过程中,因本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仅仅呈现了6个汉字,所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字一顿的朗读方式,朗读节奏不连贯的现象。二、引领学生感受理解时,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课堂方式,但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课堂纪律性明显降低了很多。

以本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多,导致有的时候课堂环节完成度不高。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在完成课程目标后的适度延伸并没有做好,下次可以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适度延伸。

教学反思二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也是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本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1、情境中识字

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我就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意。如:认读“地”时,我多媒体展示了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叫土地;铺满沙的沙地;长满草的叫草地;铺满雪花的叫雪地。这环节的学习学生非常兴奋,前几个是我说出了答案,到后来学生已经都自己说出来了,有的还自己创新了,如:长满菜的叫菜地。这样的环节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识字的兴趣。

2、游戏中识字

对于“你我他”三个字,教学时是有难度的,既不能过多的设计人称,又要让学生知道其中的区别。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特别喜欢游戏。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四人一组,抽签“你”“我”“他”,抽到哪个字,就用哪个字介绍组员。这样在游戏过程中正音识记生字,学生学起来也轻松不少。

小学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水火》教案及反思


【导语】《日月水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单元中的第4课,这篇课文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都是可以利用象形文字来进行教学的。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禾”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禾”和“火”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太阳)喜欢吗?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出示图片,认识事物

1.教师出示课本图片,让学生认识上面的事物。

2.小组交流这些事物在那里离,你见过吗?

3.读一读这些事物的字音。

4.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三、学习生字。

1.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2.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

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导语:这些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而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六、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教学重、难点: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教师指导“水”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 法:培优辅差

学 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2.指名读儿歌。

二、书写生字

1.导语:刚才,我看了一下很多同学们描的笔顺真好!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请大家先认真观察4个字的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3.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水)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4.学生看老师是怎样写的?

5.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学生评议。

7.出示带田格的“日、月、水、火”字,请学生说说占格位置,提醒学生在书写时应注意:如:“日”字和“火”字写时注意书写的笔顺。

8.学生书写“日、月、火”三个字。

9.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好。

10.如果学生对“火”书写有困难,教师可做范写。

三、巩固练习

1.学生在生字本上写生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2看拼音写字。

四、课后练习

1.学生自己做猜一猜,连一连,教师订正。

五、课堂小结

反思一

《日月水火》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中的第四课。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学习本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的老师。”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现在的学生识字量很大,简单的字都会读,在学习《日月水火》这篇课文中,面对大部分学生都熟识的生字进行教学时,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第二、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二、利用直观教具帮助识字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态,我在课前精心地准备了一些直观教具(投影仪、图片、实物)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化解了教学难度,提升了学习兴趣。

三、分层教学,象形识字

“日月水火”这四个汉字,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识,但对“象形字”这个概念学生初次遇到的情况。在教学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分层教学。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入认识了象形字,并且初步体验了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渐放手,还原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中实践探索、学习新知。学习“山石田禾”时,先让学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让学生观察图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认识现在的方块字。样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对上了时,他们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低年级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有序且认真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等、语言表达的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积累的能力等。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五、不足之处

1.常规训练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

2.教完高年级,再教低年级,语速要调整,让学生听清,听懂。

反思二

这篇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让学生掌握我们人类的造字过程,体会人类造字的智慧。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在趣味故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认识象形字。

2、在了解象形字构字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探究动力,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从而发现构字规律,产生识字兴趣。

先让学生观看“日月水火”四个字汉字演变的动画,学生从实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现在的方块字,对汉字的演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对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说话的媒介,如“日像什么?”“月像什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片时,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规律——字和图的相似处。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新生字的强烈愿望。

经过课后反思与老师们的交流,我发现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低年级学生好动,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的语言过于严厉这种表达方法不太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我应该及时加以改正,在课中随时提醒学生按要求做,用及时恰当的评价激发每一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好奇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了自身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逐步改进。

小学教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秋天》教案范文及反思


【导语】《秋天》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和一群大雁往南方飞这两个场景,说明秋天已经来到,表达了一种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天气、颜色、味道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导入:走过清冷的冬季,踏过明媚的春季,度过炎热的夏季,秋姑娘穿着美丽的金色长裙轻盈的走来。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优雅的,阵阵凉风吹过,漫天树叶在林间飞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软的地毯,踩在上面非常舒服,这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配乐)

1、赏秋景

请欣赏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多彩的秋天。

2、欣赏秋姑娘

伴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秋天悄悄的来临了!

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

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

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秋天到了。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

1、找秋天

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列快乐而神奇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高兴吗?看,这列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小朋友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秋游歌曲)

2、秋天的天气。

①、(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是那么的蓝,瞧,几朵白云舒服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题),你②、秋天的天气与夏天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出示“秋天的天气”),那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自由交流。(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干燥等特点)

老师提醒:秋天的天气是早晚比较凉,我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小心感冒!

通过记录天气,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的了解天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增减衣服,带好雨具了。

3、秋天的颜色。

①、(音乐轻)师:秋姑娘穿着五彩的衣服,从田野里走来,从森林中走来,从草地上走来,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盛开。让我们停下脚步,先来找找秋天的颜色。(师出示“秋天的颜色”)

②、生自由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或什么东西上看到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③、活动,描绘秋天。

A、装扮秋天的树:秋天是彩色的,瞧这些树叶,它们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大小,下面我们就用它们来描绘秋天。看,老师这里有几棵秋天的树,请小朋友拿出你收集到的叶子来装扮这几棵秋天的大树。

B、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的叶子也是彩色的,很美。小朋友可以回家收集一些树叶,用你们灵巧的小手贴出美丽的图画。

过渡:秋天的大自然真是太美了,来,坐稳了,闭上眼睛,深呼吸。(随风飘来一阵香味。)

4、秋天的味道。

①、(音乐轻)师:咦,好像有一阵一阵香味飘来,小朋友闻到了吗?是从田野飘来?从果园飘来?从森林飘来?小朋友来找找看,秋天有哪些成熟的香味。(师出示“秋天的香味”)

②、看到了这么多水果,闻到了这么多的香味,想不想坐下来尝一尝?

5、想一想:武汉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6、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三、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我们坐着小火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都大半天了。小朋友找到秋天了吗?喜欢秋天吗?(交流:你最喜欢秋天什么?)(今天,我们走进了秋天,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一起了解了秋天的天气情况,感受了秋天的五彩缤纷,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听到了叶子飘落的声音,秋天真美呀!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去拥抱美丽的秋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回家了,请小朋友带着秋天的收获,坐上我们的快乐小火车,回家啰。(音乐起)

反思一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秋天的景物特征,通过看拼音读、拼音汉字结合读、看汉字读、利用分段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发现美、寻找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2.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说出了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教师通过字理识字,展现了丰富的字理图,例如对“片”“大”的教学,增强了对生字的直观性、整体性认识,“秋”字的字理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了字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反思二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读书氛围,适时提供机会,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鼓励、等待与欣赏中,学会阅读,使阅读理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为此,开课伊始,我巧妙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心从颜色绚丽的树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贴近生活,感受秋天。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江南》是一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诗歌通过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场景,赞美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课文原文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江 南 可 采 莲,lián yè hé tián tián莲 叶 何 田 田!yú xì lián yè jiān鱼 戏 莲 叶 间:yú xì lián yè dōng鱼 戏 莲 叶 东,yú xì lián yè xī鱼 戏 莲 叶 西,yú xì lián yè nán鱼 戏 莲 叶 南,yú xì lián yè běi鱼 戏 莲 叶 北。

【篇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了解江南采莲情景,感受江南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画面美,培养热爱自然地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江南美景。

【教学方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最美江南水乡》。

2.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播放的是哪里呢?

(江南水乡)

3.是啊,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去学习一首古诗,欣赏这美丽的江南风景。

(板书课题)3.江南(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词。出示带音生字:

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注意指导:“莲”是三拼音节,“南”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过渡: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大江、南方、可以、采摘、莲花、小鱼、东方、西边、北边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走进古诗,感受江南美景。

三、精读领悟

1.课文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句。

(2)通过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多说,能从整体上说或从发现的某一处景物都可以。)

(3)播放课文朗读,学生倾听感受。

2.学习第一句。

(1)课件出示莲叶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一句。

(2)你看到了什么呢?有何感受呢?

(例:很多茂密的荷叶;莲叶很美,像雨伞。)

(3)莲叶茂盛鲜亮,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从“田田”一词可以看出来。)

(4)莲叶长得这么好,谁兴了呢?

(采莲的人兴,因为这样就有很多的莲籽可以采)

(5)是啊,这么美的景色,再加上漂亮的采莲的姑娘,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用舒缓的语气读出对荷叶的喜爱。)

3.学习第二、三句。

(1)课件出示图片,生边观察边自己朗读这两句。

(2)这么美的景色,除了采莲人,还有谁最开心?(小鱼儿)荷塘里的鱼儿在干什么?

(荷塘里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不停地玩耍。)

(3)启发想象:小鱼在做什么游戏,它们是怎么嬉戏玩耍的呢?出示练习:

鱼儿在荷叶间玩()的游戏,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一会儿游到()。

(4)出示方位词:东-西南-北

你们也学一学小鱼儿游来游去的样子吧。(从四个方位让学生做动作表演。)

你的心情如何呢?

(很快乐,感到很有趣。)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由自在。

4.教师小结:江南的美景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我们继续去观赏吧。(出示课文图片)

5.古诗拓展:小朋友们,江南风景优美,描写江南的古诗也有很多。咱们一起去欣赏吧。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6.指导书写“可、东、西”

(1)生观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说说笔画位置。

(2)师范写生字。

(3)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7.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首诗歌通过描写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场景,赞美了水乡的美景,抒发了作

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并知道了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2)感受到诗歌的美,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了。

2.课堂练习

照样子,做一做。

例:亻+门(们)

氵+工(江)日+生(星)

田+土(里)丁+口(可)

我会选。

鱼西

(1)我喜欢吃(西)瓜。

(2)小(鱼)在水里欢快地游着。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巩固对江南的印象。

【篇三】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江南》教案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诵读儿歌、古诗时,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同时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表演和观察读物中的图画等方式阅读。本课内容浅显,课文插图形象传神,意境高远,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读起来心情愉快,便于陶冶儿童的审美情操。

本着“让学生得到的发展”的原则,本教案设计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做到读诗字正腔圆,并能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情景,体会江南的景美物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挥想象,充分表演,调动各种感官,深入古诗情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再创造;而后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

(2)读熟课文。(学生)

(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图片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的美好,初步了解江南水乡景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设计意图:在重点指导“江”的读写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示,要求学生自学“南”,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学生字的方法。采用“先扶后放”的教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对江南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知诗文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收集的资料,增加了学生对江南及荷花的了解。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征,在识字环节教师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本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自主识字、创造性识字、小老师领读识字、赛读识字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学习的主人,提高识字的效率与识字的积极性。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强调练字应在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住重点对学生进行了书写指导。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内、班内汇报学习成果,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一开课就进入游戏闯关情境,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字词的热情,不仅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而且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和运用。教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从感官上和心理上激发学生的读文热情,并为诗文的理解奠定必要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

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______________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

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

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

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

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设计意图:教师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地参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进行了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通过师读生评、生读师评的方式,教师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与文中的景物对话,并背诵积累诗句,不仅使学生升华了情感,还内化了语言,使教学扎实有效。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积累的诗背给家长听,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试着在家长的帮助下有目的地搜集资料,锻炼了孩子的信息处理能力。

板书设计

江南

ɑi、ei、ui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ɑi、ei、ui”,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ɑi、ei、ui

教学目标:

1、学会ɑi、ei、ui3个复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会ɑi、ei、ui的4个声调,能正确读出带调韵母。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ɑi、ei、ui3个复韵母,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ɑi、ei、ui的四个声调。

教学重点: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

教学难点: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标调方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ɑi、e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ɑi、ei的四个声调。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2个复韵母的音、形及四声。

教学难点:掌握2个复韵母的音、形、标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指名边打手势边读:ɑ、o、e、i、u、ü及四个声调的读法。

2、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6个单韵母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复韵母朋友好吗?那么什么是复韵母呢?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

二、看图学习复韵母ɑi、ei的音、形。

(一)学习复韵母ɑi的音形:

1、学习ɑi的音(出示课件,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1)请2名同学让他们挨得很近,问:你们发现什么了?

(2)出示腹韵母ɑi的图,你们看这两个小朋友也背靠背地挨在一起。那么这个字母怎么读呢?自己试试?

(3)指名读ɑi。教师结合学生发音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发ɑi音时,先张大嘴巴发ɑ的音,口形由大变小很快滑向i,ɑ读得重,i读得轻,中间气不断,一口气读成ɑi。

(4)教师讲后范读,学生继续体会发音方法。

(5)采取个别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练习,达到读准音。

2、记住ɑi的形:

(1)问:你们看复韵母ɑ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

(2)再读,同学读读ɑi的读音。边读边记住ɑi的形。

(二)学习复韵母ei的音形(出示课件)。

1、学习ei的音:

(1)出示ei图,问:你们能不能用学习ɑi的音形方法学习ei的音、形呀?2个同学为一组讨论,一会儿我们请每组的代表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请小组派出的小老师给大家讲ei的音形。

(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用力在砍一块大石头,小男孩发出的声音就是ei的音。请大家看大石头和小男孩手里拿的砍刀,共同构成ei的形。ei是由单韵母e和i组成的。)

(3)教师结合小老师的讲解要进行鼓励表扬。

(4)如果学生读得不准,教师适当进行必要讲解。

(四)总结复韵母的发音方法:

(1)师讲:复韵母ɑi、ei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一个整体,发音时,要先发第一个韵母的音,再从第一个韵母的音向第二个韵母的音快速滑行,改变成第二个韵母的口形,口形由ɑ逐渐交成i的口形。

(2)用这样的方法再试着读读ɑi、ei,体会方法。

三、学习复韵母ɑi、ei的四声。

1、读ɑi、ei复韵母。

2、按顺序读6个单韵母ɑ、o、e、i、u、ü,告诉学生他们是好兄弟,老大ɑ,老二o,老三e,老四i,老五u,老六ü。

3、ɑi、ei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那么在标调的时候,应该标在谁的头上呢?我们来学一首标调歌。

板书出示标调小儿歌:6个兄弟标调号,没ɑ找oe,iu并列标调号,谁在后面送给谁。

(1)学生读读儿歌。

(2)想想什么意思?

4、结合刚才的小儿歌试着给2个复韵母标调号。

(1)出示:ɑiɑiɑiɑieieieiei请同学想想应该怎样标调号?

(2)请同学到黑板上把复韵母标上四声调。

5、学生练习读四声:

(1)自己读。

(2)同桌读。

(3)齐读。

(4)按顺序读,不按顺序读。

四、指导书写:

1、把两个字母写得紧凑。

2、学生练习书写。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学的真认真,大家课下还要和你们小组的同学在好好练一练。

板书设计:ɑiei

ɑiɑiɑiɑi

eieieiei

教学反思:学生发音不是很准确,有待加强练习,课件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ui,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能认清形,读准音。

2、学会ui的四个声调。

3、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学会儿歌。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ui,会读ui的四个声调。

教学难点:标调的位置,会读ui的四个声调。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2个复韵母,你还记得怎样读吗?出示读一读,读一读他们的四个声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复韵母ui。

二、学习ui。

1、出示ui图:ui(课件演示)

(1)问:谁能自己试着借助图画来学习ui的音形?学生自学。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学的?

(3)请同学汇报学习结果:(图上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围着围巾,我借助“围”的音学习ui的读音。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和搭拉下来的围巾,加上小辫子上的花合起来就是ui的形。)

(4)教师纠正发音方法。发ui时,先发u的音,接着发i,口形由圆到扁,逐步变成i的音。最后读成ui。

2、书写ui:

(1)请你观察说说怎样写好看请你试着写一写。

(2)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ui的四个声调。

(1)教师强调要按ɑ、o、e、i、u、ü的顺序标声调。

(2)出示复韵母ui请同学给字母标调号

(3)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

(4)同桌同学互读。

(5)指名按顺序读和打乱顺序读,打乱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三、学习儿歌。

1、请你找一找你学过的韵母,读一读áiuīēi

2、教师领读。

3、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堂练习。

1、游戏找朋友:韵母找音调,然后读一读。

2、抽读卡片。

五、课堂小结: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六、教学反思:IU前后顺序容易混淆。

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i u ü y w》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把学习拼音字母寓于故事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浓厚兴趣。教案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录音机、情境设计图。(教师)

2.拼音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揭示新课

1.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其四声。

2.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三个拼音朋友,单韵母i、u、ü,希望每个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正确念、牢牢记。

设计意图:利用卡片复习单韵母ɑ、o、e及它们的四声,有利于对单韵母的巩固,更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整体感知,欣赏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能说说你的想法吗?(学生讨论、交流)

2.谈话导入:这小院真美。你看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正趴在河边看小鱼吐泡泡。河里还有一只小乌龟悠闲地爬着。院子的周围种着许多树,院子中间还晾着一件衣服。多么温馨的小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图,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基础。

三、图片引入,学习韵母

1.教学单韵母i。启发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

(2)谈话引入:“衣服”的“衣”跟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第一个单韵母i的发音相同。

(3)听音、发音。教师示范发音,注意看清老师的口形。老师发音时牙齿怎么样?(学生观察)师生共同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齐读,开火车读)

(4)记忆字形:i像什么呢?

(5)教学i的四声。

①师:i和a、o、e一样,可以戴上四顶帽子。仔细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出示:īíǐì)学生观察比较。

②出示多媒体课件:(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③学生分组练习朗读i的四声。教师范读:ī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铅笔在哪儿?ǐ拿把椅子您请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指导书写i。

①教师指导学生认识i的基本笔画。

②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小竖,然后在上格中间写点。写后请同学们说i的笔顺。

③师生共同练说书写韵母i的儿歌:中格写小竖,一点在上格。

④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2.教学单韵母u。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插图说话,教师引出u:一只小乌龟在河里玩耍。“乌龟”的“乌”的读音里面就有u。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教学讲解:发u音,嘴唇拢圆,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向后缩,舌根抬起,发音口形不变。学生练习读单韵母u,师生共同编顺口溜:嘴巴突出uuu。(教师领读,学生集体读,教师指学生领读。)

(4)教师引导学生记字形:图上哪个地方像u?(这只小乌龟像u形。)还像什么?(像只茶杯uuu。)

(5)教学u的四声。多媒体课件出示:ūúǔù。

ū第一顶帽子平平的,谁会念?火车呜呜叫ūūū。

ú第二顶帽子上山坡,谁会念?没有就是“无”úúú。

ǔ第三顶帽子转个弯,谁会念?一二三四五ǔǔǔ。

ù第四顶帽子下山坡,谁会念?我们爱公物ùùù。

(6)指导书写u。

①教师边范写边说笔顺:先在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竖。注意无论是竖右弯,还是竖,竖一定要写直。

②教师指导学生试编小儿歌:中格写一个竖右弯,再写一个竖,先弯后竖紧相连。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④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问题,放在实物投影上大家评议。请同学们说说哪笔写得好?哪笔你觉得不太满意?应该怎样写?

⑤学生修改自己书写不满意的字母。

⑥再次展示,教师对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

3.教学单韵母ü。

(1)学生观察,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

(2)学生看图说话,教师引出ü:一条大鱼在水里吹泡泡。(出示:ü)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看口形。

ü的发音,舌位和i相同,只是嘴唇要撮成圆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口形像在吹笛子。

(4)记字形:u和ü的字形有点相同,又有点不同,谁来说说有什么不一样?教顺口溜:u上加点üüü,小鱼吐泡üüü。

(5)练习u的四声。ü也戴上了帽子,(出示声调卡)谁愿意来当小老师?

他姓於,ǖǖǖ。我吃鱼,ǘǘǘ。

天下雨,ǚǚǚ。一块玉,ǜǜǜ。

(6)指导ü的书写。

①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上ü的笔顺,启发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观察两个“点”的位置。

②教师范写,强调两个“点”稍靠近一点,点写在靠下一点,在上格的下面。

③师生共同创编韵母ü的书写儿歌:竖右弯,连直竖,再写两点在上边。

④学生练习书写ü,教师巡视,表扬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好的同学,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书写不规范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⑤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让学生欣赏书写好的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教学拼音字母时,教师根据图和字母的结合展开趣味教学,另外,还根据主题图让学生练习说话,创编儿歌,把拼音学习和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游戏练习,巩固记忆

1.利用卡片开火车读6个单韵母,可以打乱单韵母的次序。

2.做“摘星星”的游戏。老师读一个带调韵母,请学生摘下写有相应字母的星星。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字母的发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枯燥的字符“活”起来,引导学生记住字形。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个新朋友i、u、ü,不仅知道了它们的名字,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把我们今天认识的三个新朋友读给爸爸妈妈听,并写给爸爸妈妈看。

设计意图:归纳本课学习内容,梳理整合本课重点。把本课新知读给爸爸妈妈听,写给爸爸妈妈看,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巩固新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谈话引入

1.ɑ、o、e、i、u、ü,它们6个兄弟是一家人,我们称它们为单韵母。

2.教师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带调单韵母。

3.导入新课: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了,小i和小u的妈妈来了,你想认识她们吗?仔细看图,两个妈妈就藏在里面呢。(学生自己发现)师相机板书y、w。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声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个声母。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语言,用贴近生活的情景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i与y、u与w的联系与区别。

二、图片引出,学习y、w

1.学习声母y。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教材23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y的形状?(大树闪动。)教师引导学生说话,并引出y。

(2)教学发音。

①教师示范发音,要求学生听清发音,观察口形,同时思考:声母y的发音与以前学过的哪一个单韵母的发音差不多?(单韵母i。)

②比较读,让学生听听两者有什么不同。声母y和单韵母i发音相同,但要读得轻些、短些。(教师范读、领读。)

(3)教师引导学生编儿歌,记字形,掌握书写方法。学生创编儿歌:像个树杈yyy。教师讲解书写方法:y两笔完成,占中格和下格。学生描红,并在练习本上写3个。(教师巡视指导)

2.教学声母w。

(1)出示多媒体课件,观察图画,引导学生思考,图上的什么像声母w的形状?(屋顶闪动。)教师说话引出w。板书:w。

(2)教学发音。教师提问:大w是u的妈妈,它们的读音很相似。你能根据老师刚才讲的y与i的联系与区别,说说声母w该怎么读吗?(w轻而短,u响而长。)

(3)记字形。师生共同创编儿歌:屋子屋子www。

(4)指导书写。教师讲解书写方法:w住在二层楼,由两个v组成,不能写得太宽,学生临摹(mó)大w。

设计意图:教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赋予枯燥的字母以生命,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生学习起来会更轻松,更快乐。

三、游戏演练,拼读音节

1.出示声母y、w,指名读。

2.教师叙述:声母y和单韵母ɑ在交朋友,老师演示一下它们两音相碰成的音节,y―ā→yā(鸭),哪位同学能够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请学生分析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

3.提示:拼读这个音节时,声母y要读得轻短些,韵母要读得响亮些,两音很快相碰连读成一个音节。

4.拼读音节。

(1)谁能将声母y和单韵母āáǎà拼成音节?

拼读:yāyáyǎyà。组词读:yā鸭子的鸭,yá牙齿的牙,yǎ哑巴的哑,yà亚洲的亚。

(2)谁能把声母w和单韵母拼成音节读一读。组词读。

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声母y w,认识整体认读音节 yi wu yu,会读四声调。

较成功的地方:

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这节课我在设计时,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认识声母y w,到识记y w,再到学习整体认读音节和四声并会用它们组词造句,最后到指导书写。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很容易捕捉到学习的重点。

二、寓教于乐,游戏中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读儿歌、编顺口溜、摘苹果等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本节课有关的音节词,从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

学习声母y、w时,我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来说话,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又容易让学生把所学的声母同现实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尤其是在处理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u时,整体认读音节yu比较难记住,于是我创设情境、编故事,再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了整体认读音节yu。

我们常说上课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y w yi wu yu的教学上,而忽视了汉语拼音是在为学习汉字打基础,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认识了很多汉字,如果在教学时能够结合汉字来让小朋友学习音节相信他们一定会扩出更多的词语来,如果再次设计的话我会在同时出示整读音节和汉字让小朋友们通过学习音节认识更多的汉字。

还有就是由于时间仓促,指导书写的时间不足。如果再次进行教学我也会在时间分配上做好调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检验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二

本节课以“情趣性、游戏性”为特点,倾心教学情境的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读音时,充分利用孩子们熟悉的童话中的背景,看插图,听儿歌,尝试读(亲自体验),并以学生当“小老师”为主线,让学生读好单韵母。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既体现了老师导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本节课力求把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实际教学实践之中,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了学习方式的变革: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身心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以参与求体验,以合作求创新,以探究求发展。在声母音形教学上,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间尝试学、互相教学、讨论研究学,学生主体地位凸现,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在深知学情的基础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学单一的呈现方式,及各个字母按音形义讲解,加强了综合的教学思路。一些弹性要求和交流展示拓宽了学生思维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师的感召下得以彰显。

3.拼音教学生活化、情境化:

以游戏和活动为主线,让全体学生积极动口、动脑、动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联系日常生活、捏摆字母记忆字形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学习态度和情感得以升华。主动学习和互帮互助互学互评的生生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