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1-08-1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一)。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能正确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经历比较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的异同的过程,加深对笔算加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第一层次练习

(课件出示) 口算:30+20 50+26 92+4 61+25

35+32 3+45 13+72 44+53

(二)第二层次练习

1.请每位小朋友写两道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2.写完后每位小朋友用竖式算一算。

3.把小组内同学的题分分类,有什么相同点或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法、算理都一样。

不同点:有的需要进位,有的不需要进位。

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第三层次练习

闯关游戏

1.第一关:计算 (课件出示)

4 3 2 9 4 0 6 2

+ 3 4 +4 4 +3 8 +2 9

(先各自练,再指名板演,然后校对)

2.第二关:分蘑菇

课件出示第8题: 兔妈妈采了很多蘑菇,准备分给兔宝宝们。于是兔妈妈先分给每个兔宝宝一只篮子,咦?蘑菇上怎么有道数学题呀?原来兔宝宝们要找到蘑菇上算式的结果与篮子里的数相同才能吃到它。这下兔宝宝们可着急了,你们能帮帮小兔吗?

3.第三关: 在○里填上“>”、“

4+38○40+38 76+21○99-5 67+9○69+7

83-3○83-8 57-5○38+17 25+47○35+35

提示: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有的题可以依据算理不计算直接比较,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简单推理能力。

4.第四关:实际应用

书柜里上层有38本书,中层有26本书,下层有34本书?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提示:学生能够选择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正确计算。

(四)小结并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行了练习,也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其实用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帮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呢。(板书课题)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扩展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十)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十),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十)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

教材第14页的情景图,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

指名学生板演:36+32=

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第14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 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学生人数。

师: 35+37=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 5加 7等于12,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3、师小结计算过程:

3 5

+ 3 7

个位5加 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学生72名。

4、新课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5、 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 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四)、方法应用

师: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五)、课堂检测

1、做一做(教材14页)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材15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新训练:

谁先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就把这朵红花奖给谁。

2 ( ) 4 7 ( ) 2 3 6

+ 6 9 +( )9 + 2 8 +( )9

---- ---- ---- ----

9 4 8 6 6 0 5 ( )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

(六)小节谈收获

小朋友,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本设计的目的是提炼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五、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四)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习、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习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 先算( )+( )=( ) + 24 个位是( )+( )=( )

( ) 再算 ()+( )=() 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习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习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五)

教学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授课人:张峥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实践操作总结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今天我们第一次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感觉怎么样?请大家四处看看,对这里的学习环境还满意吗?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对这是咱们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盘。哪谁能认出来现在算盘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呢?

学生回答。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进位的加法,谁能给老师说一说,在不进位的加法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

二、讲授新课:

看图计算,谁能给老师说说,上面一组小棒表示多少?下面一组小棒表示多少?

学生回答。

师:上面一组小棒是36,下面一组小棒是35,那图片上一共有多少小棒呢?

学生回答。

讲解:计算时,首先要对齐数位;先从个位算起,个位上的6和5相加得十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写一;再算十位,十位的3和3相加再加上刚进的一得七,这样计算结果就是七十一。

师:那么我们来看下面的练习。

学生试做并回答。

师:那么在计算进位加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呢?

(重点强调)计算时,首先要对齐数位;从个位加起;如果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十位)进一。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些数相加,哪些位的数相加满十呢?

学生回答。

三、巩固提高:

1、猜一猜,这些数相加的结果十位上是几?

2、判断这些数相加的结果正确吗?如果错,错在什么地方?

3、谁能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

四、布置作业:

教材15页练习二的4题和6题。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许多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不足之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针对以上情况我做出以下措施:

一、读两遍题目,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

二、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

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 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能熟练准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及两位数加两位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小棒等活动,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法则,从而能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11页的主题图。(四个班级在博物馆门口排队的情境图)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们能够提出哪些问题呢?

2、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横式。

二、探求新知。

1、以旧导新。

提问:你们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并用之前已有的100以内加法的口算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单独列出算式并自己口算解答。

提问:除了口算,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竖式笔算。

2、教学例1。

提问:刚刚有同学提出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板书:35+2=?)

35+2=?那么你们能用数小棒的方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吗?

学生动手摆小棒,摆出35+2=37。

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零散的5根小棒和2根小棒放在一起呢?成捆的要放在一起呢?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3、小结。

零散的小棒就相当于都是个位上的数,而成捆的就相当于十位上的数,所以我们在计算中要将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法则表现在竖式计算中,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4、竖式笔算。

在横式下面列竖式,35和2必须数位对齐。个位上的5+2=7,十位上的3+0=3。所以竖式计算的答案也是37。

5、教学例2。(板书:35+32=?)

提问:你们现在已经会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加法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加法呢?用刚刚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做一做。

学生可先数小棒再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直接先列竖式计算再用数小棒的方式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点名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计算过程。

6、小结。

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时候,要牢牢记住,相同数位先要对齐,然后再相加,并且从个位算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第1题。先摆一摆,再列竖式计算。

四、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九)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九)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学生会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算俩位数加两位数不 加法基础上的教学,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取材于现实,来源生活,贴近于生活实际,这一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为什么进位?2、笔算两位数加法进位符号的创立和书写。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懂得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知道了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数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转化关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以从个位加起又可以从十位加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彩色吸铁石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算一算:65+32= 34+1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学生评价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

提问: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1、创设情境

(出示例3情景图)

提问: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生提问)

追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16=

启发: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业本上画计数器或摆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2、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预设1:摆小棒

请同学到实物投影摆出画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0 0 0 11111

0 0 0 1111111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

板书:先算5+7=13,满十圈一圈,捆一捆

再算30+30+10=70

同桌互相说说摆小棒是怎样算的?

预设2:画计数器

在黑板上画一个计数器,用彩色吸铁石表示算珠

提问:先在计数器上摆几?(34用红色吸铁石表示)

再在计数器上加几(16用黄色吸铁石表示)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呢?

板书:先算个位5+7=13

设疑:好,那老师在个位上写好13,这挤一挤,行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10个一就是1个十。(去掉个位上的彩色吸铁石,在十位上添上一颗蓝色的)

再算十位 3+1+3=5。

同桌互相说说画计算器是怎样算的?

预设3:列竖式计算

提问:除了刚才的两种方法算35+37,你还有其它办法算吗?

生:列竖式计算。

师:好,自己动手试试用列竖式的方法算!

组织交流:

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引导: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列竖式的时候两个数位稍微空开一些。在第一行写第一个加数34,第二行写加号和第二个加数16,再画上横线表示等号。(边说边板书)

十 个

3 5

+ 3 7

启发:计算的时候要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5+7=10,我能在这边挤一挤吗?那我们得想个办法,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个位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的右下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再算十位3+1+3=7。

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列竖式计算34+16等于几的?

先指名学生说再全班齐说。

3、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两班一共有73人。(板书 73人),并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道两位数加两位数,你也会用竖式计算吗?

4 6

+ 2 4

□ □

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个位6+4=10,怎么写?(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再算4+2+1=7.

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追问: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你觉得会怎么样?

4、比较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35+37=73(人),如果现在要你再算这道题,你觉得你会用那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比较:观察今天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和以前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板书:(进位)

5、小结

提问:现在你能再来说说列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用心,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后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同学注意些什么?

2、谈话:你能说说下面这些算式的得数是几十多?(估算)

指名说,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 数学书15页5题,你要提醒同学们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6页:第7题

【板书】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5+37=73人)

十 个

3 5

+ 3 7

7 3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八)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八)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是在不进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材中创设了这一教学情境,我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 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 鼓励创新思维,用恰当的评价增强学生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懂得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知道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

2、新旧知识的联系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既可以从十位加起也可以从个位加起。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加法如果先算十位会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知识。

三、设计意图

1、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的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3、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五、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 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二)、说学法

1、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 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 师 活 动

(一)、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5= 9+6= 7+5= 3+3+1=

5+6= 7+8= 8+8= 4+2+1=

2.帮小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二年(1)班和二年(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37。 如何计算35+37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尝试计算。小组讨论如何计算35+37。

(2)汇报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可能的回答有:

①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72。

②先算35+30=65,再算65+7=72。

③先摆3捆零5根小棒,再摆3捆零7根小棒,3捆与3捆合起来是6捆,5根与7根合起来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与6捆合起来是7捆2根,是72。

(3)竖式算法。

①学生尝试列竖式。

②教师提问:“从哪一位加起呢?”“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呢?”

教师介绍:个位满十时,向十位进一。进1时的“1”要小小的写在横线上面的十位上的右下角,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十。计算十位时是3加3再加1。

2.比较总结。

小组讨论:例3和上节课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例3出现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情况。

3.反馈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

28 23 36 37 53

+ 65 + 47 + 29 + 41 + 35

2.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9 21 27

+ 44 + 39 + 4

83 6 67

3.下面藏着几?

26+48=( )4 39+14=( )3 60+39=( )9

37+12=( )9 54+16=( )0 45+8=( ) 3

4. □里都可以填几呢?

6 □ 6 □

+ 1 □ + 1 □

7 6 8 6

5.用竖式计算。

36+45= 47+44= 29+36=

6.作业: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

(四)、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笔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五)、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七)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第15页练习二的3~7题。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和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学会合作学习,乐于与别人交流。

【重点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以及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准备】

教材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1.开火车口答。

2.指名学生回答,在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新授

1.学习第14页例3

(1)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2)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竖着摆出35+37。

(3)组织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1捆还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结: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个同学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5)组织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应该怎样算?

(6)交流汇报、小结

2.比一比

提问:比较35+32与35+37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两式的竖式计算。

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点是相同数位都要对齐,不同点是35+32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35+37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35+32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而35+37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如果从十位加起,则比较麻烦。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本课时学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练习时,抽取几名较差的学生上台演示,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

用竖式计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一定记住进的1要加上去,也就是进位后,十位上是3个数相加。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

3、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小棒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特别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处,进位1的处理,为了让学生不遗漏,在加十位时先用进过来的小1加,上课时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说计算方法时也很熟练。但写课堂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进位加的算理,掌握进位加的运算法则。

2、 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创设情境。

1. 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 请帮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学生试算,交流方法。

2.摆小棒。说摆法。问:一捆几根?捆好的有几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合起来是多少?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5+7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协商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4.比较35+31与35+37有什么不同?

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6.小组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你觉得应该还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问题?

二、拓展运用

1. 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着几?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2.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过程,体会计算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具准备

投影、视频、答题纸、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开始新一单元的学习了,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师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展示图片1:11页主题图ppt主题图,

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个班由两名老师带队。

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每个班与老师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两个班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人等。……

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出示图片2

(1)看图片,二(1)班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生:35+2,师板书

出示图片3

(2)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预设1:口算:5+2=7 30+7=37追问:为什么用个位上的5加2?

结合摆小棒,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师:怎样笔算呢?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用摆小棒,师巡视。

组织学生交流摆小棒计算“35+2”的方法和过程,教师出示小棒图。

学生有35人,先摆3捆零5根小棒;带队老师有2人,接着摆2根小棒。把5根小棒与2根小棒合起来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利用课件演示算理。

出示图片4

笔算时,第二个加数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要与个位上的数相加,笔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

教师板演算法,并对应展示口诀:

数字分开,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3)练习:做一做,图5

2.学习例2

(1)看图片(乘车图片6)提出问题

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解答呢?

板书算式:35+32=( )

(2)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能自己试一试吗?我们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合作交流

①在计数器上拨珠子

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在个位拨5个珠子表示5个一;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在个位拨2个珠子表示2个一,合起来就是67。

②摆小棒

师:有的同学是这样摆的,先摆3捆与5个单根 ,再摆3捆和2个单根(上下摆放),合起来就是6捆零7根就是67根。

鼓励学生质疑:为什么整捆和整捆的合在一起,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在一起?

播放动画

③口算的方法

30+30=60,5+2=7,60+7=67

④竖式计算 出示图7

师问:为什么5和2对齐?3和3对齐?

师: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老师板书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观察。

生1:您是先算个位5+2=7,再算十位3+3=6,也就是6个十,把6写在十位。

师:你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4)算法对比,理法勾联

指着竖式结果中的“7”,在摆小棒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拨计数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时候指的是哪个算式? 竖式结果中的“6”,是在摆小棒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拨计数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时候指的是哪个算式?

做P13 第2题“做一做”(学生独立做,教师检查。)

提问:写竖式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做完后别忘了什么?

小结: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计算时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做完后别忘了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

(三)拓展延伸

1.看图写竖式。(P12第2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同学们为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捐款,二(1)班捐了56元,二(2)捐了43元。两个班一共捐了多少元?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写竖式笔算是刚接触,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切记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

学生独立解决。

三、展示交流结果,点拨归纳

1、解决第一个问题(例1)。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5+2=37 。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师小结: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又快又准确。但是要注意个位上的5要和个位的2对齐。

3、练习:第12页做一做,看看那些同学算的又对又快。

快的同学板演,并说说怎样对位?

4、用笔算解决第二个问题(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说算理。

5、全班谈论交流: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四、巩固练习 当堂检测

1、第13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五、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练习二第2题。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四)

教学内容

教材11-1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能够拿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观察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法:讲解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课件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12+7= 13+5= 8+11= 13+3=

二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学校组织二年级四个班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问: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教师提问: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合作讨论,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算式。将写好的纸条贴上去,让学生观察算式

特点,从而引出课题: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板书)

2.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自由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等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抽生汇报。可能有几下种算法:

(1)口算法:35+2=37或者5+2=7,30+7=37

(2)摆小棒法: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最后合计3捆零7根。学生边说边演示。

(3)用计数器法:先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拔3个珠子,个位上拔5个珠子:然后在个位上加2个珠子,既7个珠子,合起来是37·学生边说表演示。

学生在说算法时教师适时板书,用纸条写好。十位和捆数用一种颜色,个位和根数用一种颜色。然后再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三种算法。(注意课件制作时在相同数位对齐时重点闪烁)

3.抛出问题,合作解决

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叫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叫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一种新的算法。

(1) 课件展观,感知竖式:

35

+ 2

3 7

(2)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用小黑板出示探究问题

1.根据屏幕展观及摆小棒,用计数器的方法列出竖式

2.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理由。

3.在列竖式中应注意什么?怎么计算?学生合作,教师巡视,适时点拔。

小结:个位对齐个位

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二(1)班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自由计算,教师巡视,适时帮助学困生,抽生汇报。

在黑板上展示竖式:

3 5

+ 3 2

6 7

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在说明注意什么时,学生能归纳出相同数位对齐,在究竟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这个问题上有些迷惑。老师首先肯定两种都可以,同时说明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算法的优化,并列举从个位加比从十位加方便快捷,从而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

同时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自己

写一写。

巩固练习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2页的“做一做”

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

3.当医生诊断

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35+2=37(人) 35+32=67(人)

3 5

+ 3 2

6 7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作业:练习册第7-8页

课后反思: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3页的例1、例2,完成第12、13页的“做一做”。

教学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博物馆吗?博物馆里有许多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为我们提供了知识。(我们铜陵市博物馆在开发区,同学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去看一看)

投影出示第11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每个班有两个老师带队,你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并板书。

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老师和学生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怎么去验证呢?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验证二(1)班有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30+7=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

(3)用竖式计算:个位5+2=7,在个位上写7,十位是3,在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4)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去参观博物馆,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两个条件再提一个问题?(学生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并板书问题。

3、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就是求两个班的总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自主探索。

指名说说用的什么方法。

4、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三、拓展应用

1、摆一摆,算一算。(第13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第12页“做一做”第2题.

3、数学医院

5+34=39 36+21=57

5 36

+34 +21

39 57

4、蝴蝶下面藏着什么数?

8 4 7 1 2 3 5 6()

+ 4 +2() + 2 3 +3 4 + 3 3

()8 ()6 ()6 ()9 ()7

四、课堂作业: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

2、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

35+2=37 35+32=67

35 35

+ 2 +32

37 67

点击查看更多: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一)》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