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河大版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06-10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河大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认真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才能完成制定的工作目标!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九年级语文上册《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河大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有一个梦想》知识点河大版

一、字词

签署(shǔ)束缚(shùfù)镣铐(liàokào)歧视(qí)

枷锁(jiā)一隅(yú)骇人听闻(hài)兑现(duì)

缔造(dì)草拟(nǐ)宪法(xiàn)履行(lǚ)

戳子(chuō)储存(chǔ)侈谈(chǐ)崛起(jué)

拯救(zhěng)磐石(pán)义愤填膺(yīng)飓风(jù)

心急如焚(fén)蜕变(tuì)摇摇欲坠(zhuì)赎罪(shú)

陋巷(lòu)贫民窟(kū)真谛(dì)昔日(xī)

匿迹(nì)优劣(liè)携手(xié)坎坷(kǎnkě)

洋溢(yì)祈祷(qídǎo)逝去(shì)巍峨(wēié)

峰巅(diān)覆盖(fù)蜿蜒(wānyán)耶稣(sū)

二、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MartinLutherKing,Jr),非裔美国人,1929年1月15日出生于美国亚特兰大,牧师、社会活动家、民权主义者,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68年4月4日逝世。

1948年大学毕业,1948年至1951年期间,在美国东海岸的费城继续深造。1963年,马丁·路德·金觐见了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前往孟菲斯市,领导工人罢工后,被人刺杀,年仅39岁。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1月的第3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马丁·路德·金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8名。

三、赏析

1、感情充沛,逻辑严密。作者以黑人领袖的身份,在宣言签署的一百年后,黑人依然受歧视和压迫,故而他满怀愤激之情,慷慨激昂地带领黑人游行示威,向美国政府提出了抗议,全文以”为什么斗争──斗争的态度和方式──达到目的的决心和信心──提出号召”为顺序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演讲,整篇贯串着作者热爱国家,追求和平的强烈情感。

2、语言句式齐整,或散或整,善于比喻、排比、对偶等,使文章具有整体美、音乐美,加强了感情的表达。在揭示黑人现状时,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以强烈的语势、充沛的感情揭示了没有自由、民主的时间之长、黑人生活之惨,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空头支票”极其形象地论述了美国政府欺骗黑人的行径。“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极其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3、用第一人称称呼,增加了亲切感,增强了感召力。作者在文中用“我们”这一人称,这样就能和听众拉近距离,增加亲近感,增强感召力。

精选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导学案


课题

14.我有一个梦想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枷锁、兑现、蜕变、匿迹、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心急如焚、摇摇欲坠、磐石、蜿蜒、萎缩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3.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4.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学习重点

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

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过程

备注

布置预习

1.给下列句中加点词注音。

①磐石()②枷锁()③萎缩()④歧视()⑤巍峨()()⑥蜿蜒()()

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列成语。

①义愤填膺

②骇人听闻

③安之若素

④心急如焚

⑤不言而喻

⑥息息相关

3.查找收集有关马丁路德金的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1.听写词语,各学习小组选一成员到黑板板书。

2.选一小组讲解成语大意,其它补充更正。再选其中两个成语让大家造句,老师点评。

3.选一小组讲,其他小组补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枷锁、兑现、蜕变、匿迹、骇人听闻、义愤填膺、心急如焚、摇摇欲坠、磐石、蜿蜒、萎缩等词语。

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思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作者认为要怎样去实现梦想?

四、精讲点拨

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

五、当堂达标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tuìbiàn为暴力行动。()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yìfèntiányīng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kǎnkēqǔzhé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4)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shùfù黑人的漫漫长夜。()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3.仿照课文第18段,写一组排比段,表达你的梦想。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措举,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

说说理由:(3分)

六、布置预习

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评

1.请一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老师点评。

2.学生合作探究,充分表达,老师归纳总结。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

2.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四、精讲点拨

揣摩重点语句: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等。

五、当堂达标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罗曼罗兰悼辞(节选)

郭沫若

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你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且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你的一生,在精神生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你将和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象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

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下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要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趋向一切的光明。不避任何的艰险,尽力和黑暗、愚昧、残忍、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会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

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要像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像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胜利。”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3分)

2.作者是如何颂扬罗曼罗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如何理解“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一句体现了罗曼罗兰先生怎样的精神?(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段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来,并阐释其喻义:______。(3分)

六、布置预习

待定

学习心得

第14课 我有一个梦想

【布置预习】

1.①pán②jiā③wěi④qí⑤wēié⑥wānyán

2.①胸中充满义愤。②使人听了非常吃惊。③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④心里急得像着了火。⑤不用说就可以明白。⑥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3.作者与背景介绍:略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这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参考提示:演讲对象: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时间:1963年8月28日

地点:华盛顿广场,林肯雕像前

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25万人的集会上

涉及内容:要求民主、自由、种族的平等

演讲目的: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

预设问题二: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那么,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梦想呢?怎样实现梦想?

参考提示:(1)18—23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具体内容包括:18段:美国真正实现“人人生而平等”。19段:消除种族歧视和隔离。20段:美国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21段:美国成为不以肤色来定优劣的国家。23段:黑人和白人能和睦共处,亲如兄弟。

25段:以后的美国能成为真正的人间乐园。注:可引导学生先分说,后概括。)

(2)1——6段是集会的原因和目的。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段落是7——16段是说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方式: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手段:团结白人、长期坚持以彻底达到目的

斗争的态度:坚决、毫不退缩、彻底。

【精讲点拨】

预设问题: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论述原因和实现的方式?现在的结构安排有什么优点?

参考提示:为什么要实现梦想——怎样实现梦想——梦想是什么。前面写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会引起黑人的伤感和愤怒;这时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摆脱现状,能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抑制过于激愤的情绪;最后在希望中推出梦想,让所有人为之振奋,把现场气氛带到高潮。

【当堂达标】

1.(1)蜕变;(2)义愤填膺;(3)坎坷曲折;(4)束缚;

2.A

3.例句:我有一个梦想,让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洲,再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沙尘暴,遮挡我们的双眼;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不再泛起肮脏的白沫,让每一条鱼儿快乐的嬉戏;我有一个梦想,每一片天空都碧蓝如洗,不再涂抹滚滚的浓烟,让每一只鸟儿自由的翱翔;我有一个梦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有垃圾堆积成山,让每一个孩子在绿树下草地上健康的成长。

4.(1)是否要保护方言,同学们看法不一。(2分)

(2)(看法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示例二:应该保护方言。因为保护方言就是保护语言的多样性。

示例三: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

示例四: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摒弃方言可以消除寓言隔阂,更好促进各地区的交流。[来源: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在朗读中体会到文中激荡洋溢的激情,为什么作者的演讲有如此非凡的魅力呢?试图从修辞格这个角度来作分析。

参考提示:⒈排比让演讲气势如虹。

例句:

①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②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处,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小隔离区转移到大隔离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密西西比州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没有他可投票的对象,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教师点拨:

行文中运用排比说理,可以使论点阐述得更为严密、更为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使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用排比构架连缀文章,可以使文章不落俗套耳目一新。这篇演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句法上使用排比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思想内涵,并使表达的内容波澜起伏、气势雄伟,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在表现形式上,也显得和谐优美,具有很强的韵律感。

2.比喻让说理形象生动。

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修辞方法还是比喻,特别是偏正式暗喻。

例句:

①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桎梏黑人的漫漫长夜。

教师点拨: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指出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喻体;而对于接下来一句“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中的比喻“不义之火”,他们则不能正确指出本体和喻体。其实“不义之火”就是一个偏正式暗喻。其本体是“不义”,喻体是“火”,用结构助词“之”把本体和喻体联结起来,组成偏正式暗喻。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种族歧视是一种“不义”,这种不义就像“火”一样,可以摧残生命,可以使黑奴在其中受煎熬,因此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对人的生命(抽象地说,也包括人的尊严)的摧残。

由于使用了偏正式暗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喻的结构非常紧凑,作者的思想表达得非常鲜明。通过使用偏正式暗喻,可以把原本是一个比喻句的内容,化为一个短语,而后把它作为一个“词语”,重组一个新的句子。这样,句子的内涵丰富了,结构复杂了,表意含蓄了,语言华美了。

②种族隔离的镣铐、种族歧视的枷锁、物质充裕的海洋、穷困的孤岛、“资金不足”的戳子、正义的银行、机会之库、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种族隔离的深谷、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种族不平等的流沙、兄弟情谊的磐石、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义愤填膺的酷暑、叛乱的旋风、敌对和仇恨之杯、警察暴行的旋风、绝望之岭、希望之石……

(先让学生指出一些偏正式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我们发现,作者使用这些比喻时,还十分注意它们的互相配合,互相照应,将修辞手法贯彻到底。如“欢乐的黎明”与“漫漫长夜”,“物质充裕的海洋”与“穷困的孤岛”,“空头支票”与“资金不足的戳子”,“流沙”与“磐石”,“爽朗的秋天”与“酷暑”,“绝望之岭”与“希望之石”,等等。这些比喻两两组合,前呼后应,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不仅在内容上升华了其中每一个比喻,而且在形式上构成了对偶或对比,语言也更加优美、整饬,达到了“文采斐然”的效果。

3.反差强烈的对比。

本文有许多地方都运用了对比,可以列表比较。

【精讲点拨】

揣摩重点语句: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具体指什么?“交响曲”有什么特点?用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参考提示:联系上下文,不难看出“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当堂达标】

1.热情歌颂了罗曼罗兰的伟大功绩,表达了继承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民主精神与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愿望

2.从罗曼.罗兰对“两种民族”的态度方面歌颂他

3.用含蓄的语言高度赞扬了罗曼.罗兰对人类民主革命斗争的伟大贡献

4.体现了罗曼.罗兰反法西斯的民主精神

5.“要像你一样……再从黑土地里面长出来。”比喻继承罗曼.罗兰的精神,并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强烈愿望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


第14课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作者的梦想(主张)。
2.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为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崇高献身精神;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
【教学要点】
重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难点: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教学设想】
教学之前,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一下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激情澎湃,文质兼美,应提倡多朗读和背诵,让学生在读与讲的过程中,领会演讲的特点。
【教学步骤】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面学习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你们知道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谁吗?(美国的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为什么会成为诺贝尔奖最年轻的获得者呢?你们学习了一篇文章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就是《我有一个梦想》。
【新课探究】
一、介绍文章的背景
1.作者简介
马丁路德金,美国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乔治亚洲亚特兰大一个黑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牧师,母亲为一名教师。从小在黑人区长大的他,也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作为黑人的痛苦。15岁时,金以优异成绩进入摩尔豪斯学院攻读社会学,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当时的美国黑人在国内不论政治还是社会上都受到歧视和压迫,面对丑恶的现实,金立志为争取社会平等与正义作一名牧师。他先后就读于克拉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于1955年获神学博士学位后,到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得克斯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作牧师。1963年8月28日,为了纪念奴隶解放宣言一百周年,以及使全世界关注美国种族隔离问题,金会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组织发起了25万黑人和白人反种族主义者向首都华盛顿进军的大规模人权运动。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二十几万不分种族、宗教信仰的人阐述着他那令人动容也是最出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1964年,由于他对反对种族歧视和为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伟大贡献,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他被一名白人种族主义者枪杀。美国国会在1983年通过“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并定于1986年实施,以每年一月的第三个礼拜一为纪念金的国定假日。
2.写作背景
在1955年的12月1日,一个名叫罗莎帕克的黑人妇女,下班后疲惫不堪地准备回家。蒙哥马利市的市内交通是由政府支持的商业公司经营的,当地的法律有实行所谓的“分离且平等”的原则,公共汽车是种族隔离的。汽车的前半部是白人的座位,后半部是黑人的。但由于当时白人普遍是自己开车上班,而相对贫穷的黑人则大多利用公共交通,因此,属于白人的区域常常有空位,而黑人的区域却非常容易被坐满。因此,有了一个折衷的规定,就是在汽车白人区的后面,分出了一个“灰色地带”。原则上它是属于白人的,但是没有白人坐的时候,黑人也可以坐在那。但要有一个白人需要坐在这个区域,所有“灰色地带”的黑人就必须让座给白人,以维护“分离的制度”。这一天,她实在太累了,她非常需要坐下来休息,于是她先故意错过前一班满载的车,等到下一班还有空位的公车。一上车,黑人区已经坐满,但在灰色地带还有一个空位,而空位旁有个黑人坐在那,于是她没多想便坐下了。车开到一半,一些白人上车了,他们很快把白人区坐满,但还有一个白人没坐到位子,注意,是只有一个白人还没有位子,于是公车司机便要求坐在灰色地区的黑人让位出来,当司机叫了第二遍后,罗莎旁边的那个黑人便站起来离开那个区域,但罗莎却只是把脚移开让他过去后,便往旁边靠窗的位子坐上去。或许她真的只是太累,真的需要休息,她没有任何其他的想法。但这时司机注意到了,便问她是否要站起来。罗莎说“不”。司机警告说,你要是不站起来,我就叫警察逮捕你了。罗莎也不高兴了,她不过是很累非常需要休息,况且她旁边也已经有空位了,于是她回答说“你去叫吧”,司机二话不说便下车去叫警察。警察来后,简单地问了一些话,而罗莎确实是违反了当地的法律,于是她便被逮捕了。这位黑人妇女身心疲惫中作出的一个坚持,成为黑人民权运动的起点,成为一个最强有力的号召。黑人民权最重要的领袖马丁路德金恰好在半年之前,从波土顿大学取得他的博土学位,来到蒙哥马利市的得克斯基督教浸礼会教堂担任牧师。当他和其他一些黑人宗教团体听到罗莎帕克的故事,马上意识到黑人争取自己的自尊和自由的一天,已经历史性地来到了。在只有二十六岁的年轻牧师金的带领下,蒙哥马利市的五万五千名黑人,开始了为期381天的公共汽车罢乘运动。这对当时的黑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公车是贫穷的他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加上他们大部分从事劳力工作,失去了交通工具每天就必须再耗费很多时间和体力用在步行的路程之中。但这个由教堂传达出去的号召却得到了黑人们沉默而坚定的支持。他们不知道需要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他们既不懂政治,也没有想要得到任何补偿的承诺,默默地以他们疲惫的双腿、疲惫的灵魂,支撑下来了。他们惟一的信念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尊的觉醒。最终,大约一年后,美国最高法院废除了这个地方“隔离”的制度。这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从而揭开了持续十余年的民权运动的序幕,也使金博土一跃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在罗莎事件后,黑人的民权运动已经势不可挡了。1959年初,金特地去了一次印度,在印度住了一个月,专门学习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运动”的理念和技术细节。慢慢地后来的黑人运动已经是有组织的政治行动,也得到愈来愈多代表美国主流的北方和联邦政府的公开支持。在金多次著名的演说中,他不但打动了所有南方黑人,也在此后的几年中打动了无数美国人。在一次演讲中,他阐述了有关他的“非暴力理念”。他针对南方的KKK暴民说:“我们将以自己忍受苦难的能力,来较量你们制造苦难的能力。我们将用我们灵魂的力量,来抵御你们物质的暴力。我们不会对你们诉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会屈服于你们不公正的法律。你们可以继续干你们想对我们干的暴行,然而我们仍然爱你们。你们在我们的家里放置炸弹,恐吓我们的孩子,你们让戴着KKK尖顶帽的暴徒进入我们的社区,你们在一些路边殴打我们,把我们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可是,我们仍然爱你们。不久以后,我们忍受苦难的能力就会耗尽你们的仇恨。在我们获取自由的时候,我们将唤醒你们的良知,把你们赢过来。”而在公车罢乘事件中他坚定的信念和作为牧师的演讲天才,使得团结起来行动的五万多名黑人,奇迹般地表现了坚韧和忍耐力,且没有造成对社会的任何破坏与威胁,以尊重宪法与不违法来要求宪法赋予的权利与保障。1963年8月28日,为了纪念奴隶解放宣言一百周年,以及使全世界关注美国种族隔离问题,金会同其他民权运动领袖组织发起了25万黑人和白人反种族主义者向首都华盛顿进军的大规模人权运动。他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向二十几万不分种族、宗教信仰的人阐述着他那令人动容也是最出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⑴先标明自然段,解决字词问题;⑵默读,快速浏览全文;⑶请学生朗读课文;⑷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在文中论述了什么主题?
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束缚(shùfù)镣铐(liàokào)歧视(qí)枷锁(jiā)一隅(yú)
骇人听闻(hài)兑现(duì)缔造(dì)草拟(nǐ)履行(lǚ)
戳子(chuō)储存(chǔ)侈谈(chǐ)崛起(jué)磐石(pán)
义愤填膺(yīng)飓风(jù)心急如焚(fén)蜕变(tuì)摇摇欲坠(zhuì)
赎罪(shú)坎坷(kǎnkě)祈祷(qídǎo)巍峨(wēié)耶稣(sū)
2.词语积累
煎熬:比喻折磨。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
镣铐:脚镣和手铐。歧视:不平等地看待。拯救:救。
枷锁:枷和锁是古时两种刑具,比喻所受的压迫和束缚。充裕:充足有余。
兑现: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比喻诺言的实现。侈谈: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
磐石:厚而大的石头。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赎罪:抵消所犯的罪过。
匿迹:躲藏起来,不露形迹。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的高大。
坎坷:指道路、土地坑坑洼洼。或比喻人生不顺,不得志。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崇山峻岭:高而险的山岭。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感到十分震惊。
义愤填膺:形容心中充满了愤怒。安之若素:安定镇静,跟平常一样。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摇摇欲坠:摇摇晃晃,就要落下来。比喻地位或基础极不稳固,马上就要垮台的样子。
3.课文整体感知:
(1)“梦想”原意是:渴望;在本文是指什么?
明确:①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内容。②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和正义,情同骨肉,携手并进。③平等、自由、正义、友爱(博爱)。
(2)这一次演讲是针对什么人的?
明确:主要是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
(3)这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和场合各是什么?
明确:这一次演讲的时间是1963年;地点是在华盛顿广场;场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二十五万人的和平示威集会上。
(3)这次演讲涉及哪些内容?
明确: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
(4)这次演讲想达到什么目的?
明确:一、要求兑现诺言;二、为了提醒美国,现实已经非常严峻,“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将是美国的致命伤”。
(5)为什么要实现梦想呢?
原文回答:一百年前的解放黑奴宣言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概括回答: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6)斗争策略(怎样实现梦想)
斗争的原则:不使用暴力(采用非暴力手段);
斗争的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
斗争的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
斗争的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
(这种和平斗争的主张也正是他获取诺贝尔和平奖的重要原因。)
(7)文章层次: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指出宣言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第二部分(3~6),阐述本次集会的目的,呼唤自由和平等。
第三部分(7~9),劝说参加集会的黑人们不要采用暴力,应怀着希望等待状况改变。
第四部分(10~23),深情表达自己心中的梦想,渴望自由平等。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内容导入。
【新课探究】
一、结构分析
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指出宣言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演讲一开始,马丁路德金首先以优美深情的语言盛赞《解放黑奴宣言》给黑人带来的光明和希望。一百年前的这一宣言“犹如灯塔”,“犹如欢乐的黎明”,给千百万备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第二节里,他口气一转,严肃指出,在解放黑奴宣言发表一百年后,黑人依然没有得到自由,依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然在受苦受难。为了生动地说明这一点,作者列举了一桩桩事实:黑人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备受压榨;生活在穷困的孤岛上;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亡者。这一部分里两种事实的对比让听众产生兴趣。
第二部分(3~6),阐述本次集会的目的。
这一部分,马丁路德金陈述了本次集会的目的,这是演讲的核心部分。在他看来,这次集会有以下两个目的:1.为了要求兑现诺言。第3.4节在揭露美国政府没有实践它的诺言时,作者巧妙运用了一系列比喻:“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决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里竟然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兑现支票,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在这段话中,作者把解放宣言比作了空头支票,把正义比作银行,把国家比作巨大金库,一连串的比喻使说理非常形象生动。美国政府当初的解放宣言只是给黑人开了张空头支票,现在到了要求支票兑现的时候。2.为了提醒美国,现实已经非常严峻。同样,在第5节中作者也用了一系列比喻,表明现在的形势:“现在绝非侈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的时候。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之上的时候。”第6段里则分析了现实的严峻性。“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将是美国的致命伤。”因为现在是实践民主的诺言的时刻,是消除种族隔离的时刻,是实现平等的时刻。他向美国政府表明,黑人的决心是坚定的,力量也是强大的。
第三部分(7~9),劝说参加集会的黑人们不要采用暴力,应怀着希望等待状况改变。
在这一部分里,马丁路德金又苦口婆心地对参加集会的黑人们进行了劝说:“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他不赞成暴力行动,呼吁大家以精神力量对抗物质力量。在第8、9节中,他劝说人们忍受曾经遭受、正在承受的痛苦,坚持下去,把它看做一种赎罪。他希望大家回到自己生活的陋巷和贫民窟中去,怀着希望等待状况的改变。
第四部分(10~23),深情表达自己心中的梦想。
这一部分是整个演讲最动人、最有感召力的地方。作者反复用“我有一个梦想……”和“我梦想有一天……”的句式,深情地一次次唤起听众的记忆,一次次带着大家展望美好的未来。马丁路德金用自己的梦想为黑人们描绘了一个无比理想、无比自由、无比平等、无比幸福的未来。这也是所有黑人的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乔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亚拉巴马州能够有所转变,尽管该州州长现在仍然满口异议,反对联邦法令,但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让自由之声从密西西比的每一座丘陵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每一片山坡响起来!”“梦想”虽然也虚无飘渺,但它是一个实物名词,即中文的形象思维,由于每个人都会做梦,用它来代表理想和希望,比后两者来得更有力。事实上,我们无论富贫,每个人都会有梦想。马丁?路德?金对着千万听众,重复“我有一个梦想”不下十多次,对群众产生很大的煽动力。
二、欣赏课文,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
①多用比喻
举三例:(1)“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2)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便退了回来;(3)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醋暑学不会过去。
②善用排比
排比句式:第五自然段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式“现在是……时刻”,作用:一方面这是情感发泄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排山倒海的语势也加强了内容的表达,极强地突出了现实为自由、民主、平等而战的重要性;第七、八自然段也由排比句式构成;第二十、二十一段也由排比句式构成。排比段:(11—15)、(21—23)。作用:注意抓住“加强”(增强)、“突出”、“渲染”这些关键词语来回答。
三、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作者的梦想是让黑人获得真正的解放,实现真正自由和平等。作者用抒情的语言勾勒了这一梦想。
2.作者的主张包括两个方面。对美国政府,他要求政府实践自己的诺言,履行神圣的义务。对黑人同胞,他提出了以下几点:①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②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③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④不允许抗议蜕变为暴力;⑤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⑥要坚决相信,忍受不应得的痛苦是一种赎罪;⑦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去,不要陷入绝望而不能自拔。
(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比喻句,例如:1.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备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2.但是我们决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排比句,例如: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从绝望之岭劈开一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争吵,变成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
(三)作者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表现出了勇于忍受痛苦的精神,坚持自己的主张毫不动摇的精神,反对暴力行动的精神。正是具有这样一些伟大的精神,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今天,他的精神依然给人们以启发。
(四)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从《2001年美国人权纪录》中可以看出,40年过去了,美国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情况依然严重。例如,在美国参众两院535名议员中,有投票权的拉美裔议员只有19名,仅占3.5%,远远低于拉美裔占美国人中12.5%的比例。【小结】
文章主旨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演讲词。全文以美国宪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为依据,猛烈抨击种族歧视政策,为黑人争取应有的权利和自由。
【板书设计】
回顾→现状→策略→展望
【教学实践与反思】

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知识点河大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我们要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知识点河大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九年级语文上册《隆中对》知识点河大版

一、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二、字词解释

(1)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2)对:回答、应对。

(3)亮:即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

(4)躬:亲自。陇亩:田地。

(5)好(hào):喜爱。为:唱。

(6)《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7)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桓公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8)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9)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10)惟:只有。友善:友好,关系好。

(11)信然:确实这样。

(12)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13)新野:现河南省新野县。

(14)器:器重、重视。

(15)谓:对,说,告诉。

(16)岂:大概,是否。

(17)之:代词,代诸葛亮。

(18)与俱来:与(之)俱来,和(他)一起来。俱。一起。

(19)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20)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致,招致、引来。

(21)枉(wǎng)驾:屈尊。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

(22)顾:拜访。由是:因此。

(23)遂(suì):于是,就。

(24)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25)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

(26)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27)汉室倾颓:指汉朝统治崩溃、衰败。

(28)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窃命:盗用皇帝的政令。

(29)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29)东汉的京城本来在洛阳,董卓强迫汉献帝刘协迁都到陕西长安,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许昌。

(30)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31)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32)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33)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然:然而。犹:仍,还。已:停止,罢休。

(34)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35)出:产生。自:从。

(36)已来:已,通“以”,表时间。跨:占据。

(37)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38)比于:同,相比。

(39)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40)克:战胜。为:以为,变成。者:的原因。

(41)非惟:不仅。抑:而且;亦:也。

(42)谋:筹划。今:现在。

(43)挟(xié):挟持,控制。

(44)令:号令。

(45)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6)此:这。诚:的确。

(47)争锋:争强,争胜。已历:已经经历。

(48)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49)贤能为之用:为:被。

(50)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51)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52)尽:全部取得。连:连接。通:到达。

(53)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国:地方。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54)殆(dài):大概。

(55)资:资助,给予。

(56)所以:用来。

(57)岂有意乎:可有意思吗?

(58)险塞(sài):险峻的要塞。

(59)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60)高祖:刘邦。

(61)因:依靠,凭。

(62)刘璋暗弱:刘璋(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兴旺富裕。

(64)而:但是。

(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67)信义:信用道义。

(68)著:闻名。

(69)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70)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71)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

(72)南抚夷越:向南安抚中国南部各族。

(73)内:对内。

(74)修:治理。

(75)政理:政治。

(76)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77)宛、洛:河南南阳和洛阳这里泛指中原一带。

(78)身:亲自。

(79)川:平野。

(8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81)诚如是:如果真像这样。

(82)日:一天天。

(83)悦:高兴。

(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85)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6)犹:好像。

(87)愿:希望。

热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