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走”完长征的婴儿

幼儿园走的教案

发表时间:2020-06-27

“走”完长征的婴儿。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完长征的婴儿”,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启发谈话

1、知道长征吗?(简介长征)

2、今天,我们学习《走完长征的婴儿》,质疑。

二、学习课文

1、初步读课文,你有不理解的词语要提出吗?

词语:疑惑(心里不明白,困惑)报捷(报告胜利的消息)

奄奄一息(只剩下微弱的气息)风雪交加(风和雪一齐袭来)

2、了解课文第一小节中我、她、贺捷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理解第一小节最后一句话。

作者采访贺龙的女儿贺捷生,是贺捷生奶奶向我叙述了走完长征的婴儿这件事。

4、再读课文2-6小节。想一想

我是怎样的情况下,走完长征的路?遇到了那些事?

(1)1935年11月19日,刚刚诞生18天贺捷生被母亲背在身上,随红军开始长征。

(2)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部队,妈妈用衣服捂住贺捷生的头,她险些丢了小命。

(3)一次突围后,父亲发现裹在怀里的贺捷生丢了,幸亏被老乡捡到了,她才回到了父母身边。

(4)过草地是,贺捷生奄奄一息,大人们为她准备了棺材一块白布,单她生命力强得出奇,终于走出了草地。

5、想一想,贺捷生奶奶走长征遇到了那些困难,再读课文

(用叙事的方式讲述贺捷生奶奶走长征之路。)

6、课文最后小节讲什么?

三、你读了课文以后有什么感想?

(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信念)

四、将一讲,你知道的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小组之间交流、推荐代表说故事

小编推荐

谁先走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谁先走》,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谁先走》是北师大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概率问题,概率是研究不确定现象(随机现象)的科学。随即现象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种结果会出现;但大量重复试验,其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概率学习的一个首要目标是使学生不断体会随机现象的特点。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游戏公平这一主题下,通过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材主要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一是掷骰子、掷硬币游戏,创设了学生平时在生活中遇到的下棋时用什么方法来确定谁先走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二是转盘游戏,教材提供了笑笑和淘气设计的两个转盘,分别画了蓝、黄两种颜色的区域。让学生确定规则,使游戏公平。而且让学生自己再利用转盘设计一个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能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摸球、转圆盘、掷骰子等游戏在生活中极为常见,当我们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游戏的公平性时,他们当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精心的组织、策划,在课堂上使得孩子们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在玩中学,在学中悟,一改传统数学课堂死板而呆滞的现象,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三、谁学法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切身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四、教学流程

1、创设游戏情境,感受游戏公平的重要性

由摸球游戏引出,让学生初步感知游戏公平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兴趣浓厚。

2、创设探究情境,体验等可能性。

让学生在摸球的实验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的反思,使学生不仅体会和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巩固应用,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通过创设帮助小明和小华设计公平的比赛规则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在小组讨论中进行巩固、应用、拓展性练习,体验游戏的公平性并再次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在等可能性的前提下。

走月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2、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

歌曲《月亮船》

教法学法:

导读法

朗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3、解题。(走月亮的习俗)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教师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字词。

5、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6、指导书写。载和栽裁对比记忆。

7、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描写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认真读一读,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3、 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景色串起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配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1、指名范读,师评价。

2、小组比赛读

3、学生评价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受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五、课后作业

摘抄描写月夜美景的段落或句子。

板书设计:

走月亮

景美情浓

(调动感官走月亮) 四次我和阿妈走月亮

小学三年级学完《赵州桥》的家庭作业


【摘要】同学们,放学后你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吗?小编的学生时代每天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家庭作业,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孩子们的三年级语文《赵州桥》的家庭作业,你会做吗?

《赵州桥》的家庭作业如下:

一、填空

1、天边的云霞不但美丽,而且神奇有趣。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2、用“既……又……”“不但……而且……”说一句话。

二、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1、课文第二自然段共有句话。

第一、二句写桥的;第三、四、五句写桥的和;第六句写这种设计是。

2、请你用“‖”把这一自然段分为三层,再反复朗读,写出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三、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这座桥不但(),而且()。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的图案:有的刻着(),(),();有的刻着(),(),();还有的刻着()。.所有的(),()。

1、这段话是围绕什么内容写的?

2、这段话中用什么句式,分别写出了哪三种不同姿态的龙?

3、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在《赵州桥》这篇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同学们,上面的语文《赵州桥》的家庭作业你都会做吗?做好家庭作业可以帮助您在考试时更加流畅的答题哦,小编祝愿您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礴、丸、岷3个生字,会写丸、崖、岷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磅礴等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全诗,理解诗意。通过诗句展开学生想像,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不怕困难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感受毛泽东及红军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建立知识结构。

1、介绍作者

幻灯片出示人民币和毛泽东图片,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毛泽东。

2、介绍长征(由人物引入长征)

幻灯片出示长征有关资料,具体介绍长征,让学生初步了解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名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红军长征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让学生体会出长征的艰难)

3、导入课题,了解七律

(1)(过渡语)两万五千多里的长征,历时一年,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那么,作为领导人的毛泽东又是怎样看待长征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 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七律长征》。板书课题(生读,提示:缓慢、深情)

(2)学生再读课题,引导学生了解七律。

问题:大家发现了什么?七律是诗体名,它和我们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同?数数总共几行?每行几个字?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一首诗共8小句,每小句7个字。每两小句为一大句,共四大句,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初读诗歌,解决生字词,了解诗歌内容

1、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教师纠正错误和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

2、出示整首诗歌,学生自读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同学齐读、分小组朗读,师生评价)

3、听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诗歌节奏。

4、出示画出节奏的诗歌。同学根据画出的节奏再读诗歌。(同学齐读、指名读,师生评价)

三、再读诗歌,了解主题展现长征难和不怕难

1、前后桌合作交流。要求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讨论后仍然不懂的做上记号。(教师随机指导)

2、提问: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 提问:哪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理解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1、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结合注解,让学生谈谈诗句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2、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结合注解,让学生谈谈诗句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3、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结合注解,让学生谈谈诗句的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4、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结合注解,让学生谈谈诗句意思(教师随机指导)

五、梳理诗歌,积累运用

1、小结诗歌。出示地图看红军走过的路线与省份。引导学生总结出这首诗写出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和经历,也写出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2、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困难,能够发扬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和乐观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

六、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长征的故事。(如:《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倔强的小红军》等)

板书设计:

远征难

只等闲

25、七律长征万水千山、千里雪 不怕困难 乐观、无所畏惧

《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教学案


《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教案及练习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彪炳千古的壮举。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课文,有的是诗歌,放声讴歌长征的壮举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真实地叙述了红军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有的是小说,刻画了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有是是电视剧本,逼真地再现了长征的某一情景。读读这些课文,你就如同走一走长征之路,会更加理解长征的伟大意义。

《七律长征》

一.重点难点:

(1)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领会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包含的深情。

(3)理解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二.学习过程

1.走进领袖诗人毛泽东

你了解领袖诗人毛泽东吗?

毛泽东(1893-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文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

柳亚子先生在和毛泽东的《沁园春》一词中曾这样高度评价与赞扬毛泽东的诗词: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他认为毛泽东才华横溢,是古代任何词家所无法与之相比的。苏东坡的词虽然气魄豪迈,但还是不如毛泽东。宋代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只会在词中发发牢骚。至于满族词人纳兰容若,他仅会雕饰一下词句而已,就更不值一提了。只有毛泽东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词人。应该说,评价还是很有见地的。当然,苏轼也好,辛弃疾也好,他们的遭遇是一个时代悲剧。他们个人无力与一个朝廷政府相抗衡。他们报国无门,心中委屈,在词中抒抒自己的胸中郁气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险恶的环境可以窒息吞噬一个人,也可以锻炼造就一个人。中国革命造就了非凡的领袖人物,也造就了毛泽东这样的伟大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曾出现两次高峰,一次是长征前后,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无一不是党的危险和艰难时期。他本人的人生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多次经历过困难与危险,压抑和苦闷,但是他始终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人间坎坷,坚信光明终会代替黑暗。

他写出的诗词都是激荡人心的,催人奋进的,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这正是毛泽东与常人的不同之处,也是他诗词的魅力之所在。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博大恢宏,有一泻千里之势,给人以壮美的感受,这是人们对毛泽东诗词的共同评价。

毛泽东为什么能在诗词中显示如此巨大的豪气和魄力呢?

对此姚雪垠曾有一段极为精辟的见解。他说:“毛泽东同志一身兼伟大的政治家和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伟大的军事家,伟大的诗人。他身上的这几个特点是统一的。如果没有前几个‘伟大’作为条件,他不可能写出光辉夺目的革命诗篇。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由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成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加上他对诗词艺术有深厚修养兼有天赋的过人才华,所以能写出光辉夺目的诗词。”确实,毛泽东的诗词不同于任何文人笔下的作品,也不隶属于文坛上哪一个流派。它是一个领袖人物在革命过程中的抒情言志,是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把豪放派的词加以发扬光大的结晶。应该说,毛泽东是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伟大的诗词大家,可算是千古绝唱第一人。

2.解题:

(1)你知道什么是七律吗?它有哪些规定?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你知道这首诗押的是什么韵吗?对仗的又是哪些句子呢?

(2)你了解长征吗?

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进行战略的转移。长征初期,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实行逃跑主义,红军虽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却受到很大损失。其中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折半。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接受毛泽东改变进军方向的主张,红军转向国民党军力量薄弱的黔北前进。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主席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随后,转战川黔滇地区,四渡赤水河,歼灭大量国民党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进军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之后,又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中旬,在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第四方面军会师。尔后,共同北上,翻越雪山,通过草地,8月到达阿坝地区。当时领导第四方面军的张国涛坚持退却逃跑路线,进行分裂活动。毛泽东等对此分裂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斗争,坚持北上抗日方针,率部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的渭水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甘苏区吴起镇(吴旗镇)。历时一年,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第一方面军主力的长征,宣告结束。第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于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静宁地区,同第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出现一个新局面。

长征不仅在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征。真可谓,天地英雄气,浩然固长存!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这一幅幅画并没有随时间如烟淡去,反而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越来越清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该诗最早收入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一书。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3.词语

逶迤(wēiyí)磅礴(pángbó)云崖(yá)岷山(mín)

4.结构分析

(1)理解全诗的内容:诗句不要求翻译,但要正确理解诗句意思,特别是个别词语的含义。

先朗读诗歌,理解全诗内容。然后,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其中的一句诗,并说说理由。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豪纵的语势,概括地写出红军在长征中的英勇无畏、乐观豪迈、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等闲”是“寻常、平常”之意,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怕”、“等闲”构成了全诗的主旋律。“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一联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从红军的视觉写出,将五岭、乌蒙这两大高峻、广袤的山脉化小,一如粼粼细浪,一如滚动泥丸,正因其小,则反衬出红军形象的高大与万难不惧的精神。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小则愈显红军之不怕。重在小也就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反衬。明是写山,暗写红军,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慨,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直抒红军征服大雪山之后的欢乐心情。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度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凸现。

这是一首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是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最为辉煌的美学总结。

(2)你能找出这首诗的中心句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全诗的总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帅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3)这首诗用艺术手法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图?说说理由。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可以结合你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悟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4)阅读鉴赏:品味诗中语言运用的精当。

学法指导:细读诗句的基础上,品读用字用词的精妙。

点拨与解析:作者选择长征途中具有代表性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来概括红军长征途中无数座崇山峻岭,跋涉的无数急流险滩,形象十分鲜明。如用“逶迤”形容重峦叠嶂绵延不断,“磅礴”形容山势险峻,巍峨耸立,“腾”写出了山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了山峦起伏、疾速驰骋,“拍”是写金沙江滔滔气势,“寒”是写铁索寒意阵阵。“喜”“开颜”两词写出了红军闯过长征途中又一道难关后的喜悦心情,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

你知道有关《七律长征》的一字之师吗?

《七律长征》是一首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史诗。毛泽东喜爱这首诗,也不会忘记那位“一字之师”。他在诗的批注里写道:“浪拍:改水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事情是这样的:《七律长征》中间四句原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有“细浪”和“浪拍”两个“浪”字重复出现。大学教师罗元贞(教参编者按:当时罗元贞在山西大学历史系任教)在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个问题,便于1952年1月写信向作者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毛泽东欣然接受。同一句里,还有“悬崖暖”,后改“悬崖”为“云崖”,更为逼真地状写出了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

5.总结全诗

全诗仅仅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1)中心意思:

这首诗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写作特点:

①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本诗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全面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作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历史壮举,长征有着丰富浩大的历史内容和不可胜数的英雄业绩。这首诗却只用了8句56个字,就高度概括而艺术地反映了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兼诗人在精心撷取典型场景和事例,以个别表现一般方面的非凡功力。

②夸张手法的巧用。作者在这首诗中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如连绵起伏的五岭,不过像轻轻翻腾的微波细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犹如小小的泥丸在移动。而在其他诗句中,又把山写得十分高大险峻,如在《十六字令三首》中写山高得“离天三尺三”,险得“倒海翻江卷巨澜”,峻拔得“刺破青天锷未残”,在《念奴娇昆仑》中用“横空出世”来描写昆仑山的气势等等。写法虽然不同,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土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当然,这种艺术化了的缩小或夸大,绝不单纯是个技巧问题,它是领袖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表露。

三.教材拓展

(1)《七律长征》诗和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评述

作为这一历史阶段(按: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总结,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他以炽热的革命热情,坚定乐观的革命斗志,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绝无先例的艺术构思,熔铸出这首千古绝唱,总结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的壮举,歌颂了红军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如果把这首诗换成更通俗的形式,怎么说呢?请参阅【同步练习】的第七题“拓展阅读”。毛主席那段神采飞扬的评述,和《长征》诗,真是异曲同工!

(2)毛泽东手书《七律长征》的书法艺术

1962年4月20日,毛泽东手书《七律长征》。这幅书作,是毛泽东的草书代表作,传遍了千家万户,印制在各种器物上,流传海内外。

这卷书作,似用兼毫所写。骨气洞连,豪迈超逸,遒美之至。“万水千山只等闲”,有摧枯拉朽之势。“闲”字右竖钩,力可撑天。“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两字,如河汉星列,高伟之极。“三军过后尽开颜”最为精彩,豪迈之气,乐观之情,足退万军。尤可玩味的是“三”字,由过去左上斜,改为右下斜,成为调整整个篇章的传神之字。“过后”两字,顶天立地,鲸吞海水,感情挥发得最为得意。诗美,书法也美,可谓珠联璧合,自然天成。

《长征组歌》两首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重点难点

1.了解有关萧华的文学常识和《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知识。

3.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习过程

1.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2.解题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1)告别,(2)突破封锁线,(3)遵义会议放光辉,(4)四渡赤水出奇兵,(5)飞渡大渡河,(6)过雪山草地,(7)到吴起镇,(8)祝捷,(9)报喜,(10)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式,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撤离苏区、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达吴起镇、胜利会师),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黔滇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运动战。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3.词语

(1)敌重兵(zhòng)(2)压黔境(qián)

(3)雪皑皑(ái)(4)草毯泥毡(zhān)

4.歌词内容分析:

(一)思考问题:

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二部分(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这一部分分两层。

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

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歌词的中心句是最后一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二)品味语言

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例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三)小结中心意思:

这首歌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三.难点全解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这两句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的特点。“乌江天险重飞渡”,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战事。红军曾于1935年初,在江界北渡天险乌江,夺取遵义、桐样、湄潭等城,全歼敌军侯之担师;这一次则是南渡乌江,红军第一军团于1935年3月31日南渡乌江全歼守敌。“兵临贵阳逼昆明”,红军南渡乌江后,佯攻息烽城,大军继续南下,将介石当时在贵阳指挥督战,害怕我军直取贵阳,急忙抽调部队增援息烽,并调云南军队到贵阳附近来防守,这时,红军出其不意,不沿公路直趋贵阳,而是向东进发,敌军纷纷向东调动,不料红军又突然转向西南,向云南方向急进,敌军担心红军进逼昆明,火速调集民团来守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指贵阳军阀的“双枪兵”(敌军带有步枪和鸦片烟枪,人称“双枪兵”)不堪一击,一打就逃,红军乘胜急行军,向预定目标出发。“调虎离山袭金沙”,指红军在调动大批敌军防守昆明后,虚晃一枪,撇开有防备的昆明,向敌人防守薄弱的金沙江挺进,强占金沙江边的皎平渡渡口,经过7天7夜,红军全部渡过了天堑金沙江,跳出了数十万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圈子,由被动争取到主动,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最后一句是歌词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四.写法全解

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压”“逼”“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多处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过雪山草地》

一.重点难点

1.了解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历史背景。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革命前辈不怕艰苦的优良传统,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

二.学习过程

1.作者简介:同前文(略)。

2.背景资料

(l)翻越夹金山

(2)过草地

3.题目解说

这首诗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飞越大渡河后爬雪山,过草地的两个艰难困苦的时期,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4.词语

(1)雪皑皑(ái)(2)草毯泥毡(zhān)

5.探究: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3)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6.小结中心意思: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难点全解

(1)写法全解

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2)怎样理解“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二句?

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由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3)怎样理解“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二句?

这两句歌词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雪山低头迎远客”的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这样做!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逶迤()2.磅礴()3.泥丸()

4.开颜()5.敌重兵()6.压黔境()

7.雪皑皑()8.草毯泥毡()

二.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1.调虎离山袭金沙。

2.千锤百炼不怕难。

三.《七律长征》一诗只用8句56个字,就高度概括而艺术地反映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它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你仿照前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各用4到5个字概括出另外四幅画面。

腾越五岭——()——()——()——()。

四.写出《七律长征》的中心句:

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这样的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解。

答:

六.阅读《四渡赤水出奇兵》,完成后面的练习。

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三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答:

2.“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这四句的描写旨在表现什么?

答:

3.请找出诗中你最喜欢的一例比喻句,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答:

4.请找出这首诗的中心句:

七.拓宽阅读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这段神采飞扬的评述,同样出自毛泽东之手。请说说本文和课文《七律长征》诗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答:

2.请用文中原句概括长征的意义。

答:

3.文中所运用的设问和反问的句式,对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试举例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说说其作用。

答:

4.请简要说说第一段文字的结构特点。

答:

【试题答案】

一.

1.wēiyí2.pángbó3.wán4.yán

5.zhòng6.qián7.ái8.zhān

二.

1.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2.形容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的考验。

三.

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四.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

恰当。这样的比喻极言五岭和乌蒙之小,从而突出地表现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六.

1.这三句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为下面写红军的英勇神奇作铺垫。

2.旨在表现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的艰难处境。

3.“天如火来水似银”这一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天气的酷热和河川纵横的景象,从而渲染了红军行军的艰辛。或:“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比喻,赞扬了毛主席用兵的高明。此题只要举例正确,分析有理就行。

4.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七.拓宽阅读

1.课文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再现了长征的宏伟壮阔的场面,表现了红军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本文则论述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及其取胜的原因。

2.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3.设问句: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或:谁使长征胜利的呢?反问句: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或: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作用一定要结合所举的例子谈。

4.总--分--总结构。

《七律长征》学案


《七律长征》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初步了解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艺术的概括和夸张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齐读课题:七律长征,背景音乐)

1934年10月,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长征路线图),翻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回顾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写下了气势磅礴的诗篇——《七律长征》。(播放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示范朗诵)

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正确诗句。有疑问的地方注上记号。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

哪些地方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交流交流。等会儿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赏读诗句,领略诗境

1、课文中有两行诗句概括了全诗的主要内容,默读全诗,用笔划出来。(交流)你划的哪两行?你们都是划的这两行吗?(

25七律·长征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5七律·长征》,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5七律·长征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联系重点词语体会诗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诗歌具有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课前准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

长征:1934年1◆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

教学过程

诵读品悟,领略诗境

◆听一听《长征组歌》中的段落,谈一谈你所了解的长征.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初步渗透相关的诗歌知识

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考虑.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

讨论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了解作者毛泽东主席。

师:对本诗的作者毛泽东主席,同学们并不陌生。谁能用简练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毛泽东。

指名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信息说一说。

2.回顾学过的课文。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吗?指名学生说一说。

3.简介本课时代背景。

师:对长征你有哪些了解?结合资料袋提供的信息说一说。(时间、经历的省份、山水、一些重要的战斗等)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小结:(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二、读诗文,晓诗意,感悟语言。

(一)初读诗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诗文,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指名学生交流。

2.按照学习提示自读自悟,同桌之间合作学习。

师:这首诗描写了红军长征历经的千难万险,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是怎样具体生动描写的呢?(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3.交流自读自悟的成果。

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请大家大胆展示自己,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精读诗文,领悟意境。

1.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诗中哪个词表现出红军英勇无畏?B.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C.品读此句诗。

2.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A.这样连绵不绝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像什么?B.讨论腾能否换成流?C.如此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像什么?

D.讨论走能否换成跋?C.品读此句诗。

3.学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课件出示金沙江的画面,师简单讲解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B.体会暖字表达的情感。C.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的片断,学生默读相关资料。D.体会寒字表达的情感。E.品读此句诗4.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A.这句诗写出了红军怎样的心情?从文中哪儿可以看出?

B.学生讨论交流。C.品读此句诗。

三、诵诗文,悟诗情,拓展提升。

A.齐读诗文,体会全诗表达的情感。

B.播放《长征》歌曲。听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交流感受。D.全体起立齐诵《长征》。

《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3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壁虎的有关资料:如形体、生活习性等。

2壁虎的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根据挂图简介壁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壁虎的常识性课文,请用一句话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绍一下。

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3好,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有关壁虎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抽生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课文介绍了壁虎的哪些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

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四、自主学文,了解特点

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感兴趣?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

1复习学习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法、反复朗读,读悟结合法等。

2自选学法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五、汇报交流,深入理解

1.从壁虎的外形,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壁虎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虎将?

(1)捕捉蚊子、苍蝇、飞蛾。抓住描写壁虎动作的词,如伸长、跃起、张开、吐出等分析体会。

(2)捕食蝎子。抓住面无惧色、毫不在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等词进行体会。

(3)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壁虎胃口很大、能飞檐走壁、巧妙避敌、喜欢清静、机警的特点。

3.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重点理解第六段。

(1)读读画画: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勾出来。

(2)可借助媒体演示体会壁虎是怎样丢卒保帅的。

(3)多种形式读,体会壁虎的机灵可爱。

4.借助多媒体教学,体会壁虎冬眠的情景,说说哪些动物也像壁虎一样冬眠。

5.总结交流、读写结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壁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读写结合:运用本课所学方法,观察、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10 飞檐走壁的虎将 吞食虫子

捕食蝎子 名副其实的虎将

胃口大

飞檐走壁

巧妙避敌 大自然的神奇

静静冬眠

走,我们去植树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我们去植树”,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走,我们去植树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

要求看图说一段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有什么人?

他们去干什么?)

2.板书课题:5走,我们去植树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拼音,读准、读顺课文。

(2)利用熟字自学生字和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借助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理解的诗句旁打上?。

2.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3)交流词语的意思。

和煦乖乖版图

(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3.读一读,再抄写。(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2.组词区别。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2节。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从哪儿看出少先队员去的决心很大?

(走单音

词后面的停顿,我们一起去植树后面的感叹号)

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②哪些词句说明少先队员的心情很高兴?

(和煦的春风、轻快的脚步、欢声笑语)

引导想象少先队员在路上行走和植树时欢乐的情景。

指导用欢快的语气读有关句子。

③少先队员在什么地方植树?谁能在省略号处补充内容?

告诉学生到处和青翠要重读。

(3)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2.细读第3∽6节。

(1)指名读课文。

思考:植树有哪些好处?

(2)读后交流。

(相机板书:绿色工厂绿色宝库增添新绿绿色希望)

(3)进一步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①讲解光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绿色工厂,

②指导读好给我们送来清新的空气,让每个人都健康幸福。

②绿色宝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是绿色宝库?

除了盖房,架桥,

造船,铺路外,树木还有哪些用处?指导读好第4节。(离不开、

宝库要读重音)

④联系上下文理解亿万棵树连起来,就染绿了祖国的版图一句,说

⑤说绿色的希望指什么。想象祖国处处是参天的大树后的景象,

⑥练习有感情地读第5、6节。

(4)练习背诵。

2.细读第7节。

指导朗读。

师述:植树的好处如此之多,植树的意义如此重大,让我们动员所有

的朋友一起去植树。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学生练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分组背诵课文。

3.读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植树有哪些好处。

四、布置作业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按名称、外形特征、作用三个方面写一段

《七律·长征》课文


长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教科版第七册课文]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七律长征》这首诗对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了生动的描述和热情的歌颂。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等闲:平平常常。

逶迤:蜿蜒曲折的样子。逶,wēi。迤,y。

磅礴:广大无边,气势大。磅,png。礴,b。

走:本诗中是滚动的意思。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岷山:山名。岷,mn。

尽开颜:个个脸上都显出高兴的样子。

认逶迤磅礴岷

《七律·长征》备课参考


《七律·长征》备课资料

《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地名

《长征》是首传诵之作,我们在学校课本里便念过它。它把五十六字来概述长征这五千年历史里仅有的壮举。虽说长征实际是逃亡,可是,我们不必眼皮子太浅,看事物的时候,时时把势利、功利遮在眼前,像近视眼摘不掉眼镜似的。我们也无妨放纵一下自己,拿审美的眼光——那等于一副望远镜,因为审美总包含着距离——来照一照本来伧俗无光华的世事。所以这虽是一场逃亡,我们只要不是瞎子,也看得到它逃得那样悲壮卓绝,富于精神之美。我听说有位外国学者来中国讲学,先在黑板上画两条曲线,一条大家落目即辨,那是咱们中国的国境线;另一条大家便傻眼儿了。那位学者讲,这便是长征的路线;他以为长征这件事里,最能显出中国的气格。我只庆幸自己不在当场,我也闹不清长征的路线,怕会愧死。在二十世纪中国人的耳朵里,国人讲话不过放屁,没人听的;洋人放屁超过讲话,大家赶着去闻。我虽然讲不出那位学者尊姓大名,可是提到他是洋人,大家总该对我的话洗耳恭听了。毛自己便极能把审美之眼来看待实际之物,他一边逃,一边还忍不住拿诗境来摄照事境;那样艰苦的情形下,他竟觉得岷山在笑——我们当然不能做聋子,也该听到毛自己躲在岷山后边的窃笑。二十世纪的下半叶,毛讲话尤其一言九鼎,我们做了许多年“毛主席的好学生,”更无妨再做一次,学点儿他的审美上的派头。

这首诗题材重大。不过,题材的重大,不能保证艺术的伟大,虽说它有可能辅佐出伟大的艺术。重大题材只是伟大艺术的“助产士”,而非“生产者”——那位做产妇的母亲。伟大的艺术需要母亲艰辛的孕育、痛苦的分娩,这是助产士不曾付出的;作为母亲的光荣、欣慰,助产士也就无权分享。在这地方,我们更不能势利眼,因为产科医生的权位,便奉承婴儿漂亮;不用讲,同样不必因为母亲的名位而谄谀婴儿

这诗有个打眼的毛病,中间两联把四个地名齐头并列,军训时集合整队似的;耳朵灵光的人当听得见那四个地名报数时喊的“一、二、三、四”——这种摆法便太呆木了。骆宾王爱用数目字作对,给讥讽为“算博士”;毛也可当“地理教师”,因为他写得来像“方舆图”。古人对诗里用地名有许多讨论,譬如地名可不可以虚用,因为好些诗用起地名来跟实际的地理完全违背,不能拿方舆图来查对的;似乎明清人学唐诗的时候,有一派专爱把易于入诗的漂亮地名嵌得满版,作为诗诀,不过我没有详细考察,不知道他们是否用“我注六经”的态度在诗里注山经水经。前人讲究地名中的一条,便是要求把地名用得使人不觉堆垛。毛四句四地,加上“岷山”,一首诗里逛了五处山川。李白《峨眉山月歌》四句便用了五个地名,可是参差错落,叫人注意不到他在念旅游册子,所以古来很受赞赏。这首诗小孩子都会背,我们仍然引出来,跟毛做个对照:“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聪明地把几个地名嵌镶在某些关系中;“峨眉山”上的月,影子会落入江中,所以“平羌”勾连上了;他乘舟从“清溪”出发,去的地点是“三峡”,两者又亲近得不勉强;“三峡”峰高天窄,月亮看不见,他不免思念,便在这思念里顺流跑向“渝州。”他顺路而下,有事理、情理的关系网络其中,每个地名露面都有必然性,不像“半路杀出的”的程咬金那样显得突兀。地名并非路遇的、陌生不相熟的路人,而你呼我应、左牵右引,好像一伙儿朋友出门小游似的。这便破除了刻板。画家画多个人时,也让他们互相交谈、互相协作,处在某个情景中;这画才灵动自然,不像阅兵式的机械排列;这个道理跟诗歌写作是相通的。把毛跟李白相照,我们便不免觉得毛的写法堆垛得太齐整了。

毛写《长征》时,完全没有留意古人这方面的经验,他只向仓库里堆码箱子,而不曾试图向客厅里布置家具。他那四个地名像是按行军顺序讲下来的,可是文字里没有指明这个关系,也没有像李白那样,把这个关系来处理、影响地名。李白诗里地名间的关系有好几种,较为复杂。我们找得到与毛几乎如出一辙的地名关系,出在杜甫那里。杜甫名作《闻官军官收得河南河北》结句说:“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同样的四个地名,同样的顺路程次序,而且更密集,只挤在两句中。看来,杜甫给自己提的要求特别苛刻,他不但要松动本来会有的僵硬,而且偏要用最僵硬的排列来创造流动、迅捷的效果,好恰合他胜利的畅快、回乡的迫切心情。他的办法简单之极,便是拿“从、穿、下、向”几个字眼指出顺承关系。他故意选用同带“峡、阳”字的地名,把刻板的那一面愈发加强些;只要有能力使刻板的东西流动起来,那么,愈刻板便愈把流动衬托得突出,刻板的能量掉个头全加到流动上面来了。好比打仗,只要能赢,对手愈强大,你的斩获便愈丰厚,对手所有的粮草、枪械,全给你虏掠过来。

毛诗四个地名完全平行,句与句、地与地之间不相闻问,也造成一个后果:诗意不曾推进、转换,只在原地兜圈子,好像走夜路的碰见了鬼打墙。类似的印象,读毛的其它作品时,都不同程度地遇得到,它使人觉得毛的写作过于平面化,缺少纵深感。单讲《长征》,那样地兜圈子,愈会加重刻板的能量。而且,他把四个地名偏挤在中间两联里,尤其要算失察。律诗那两联非得对仗,这种格律形式本来便僵硬,毛没有想办法避免格律的弱点,反而雪上加霜。毛那两联的句意都密得碰鼻子挤眼睛,不用虚字调剂,不但雪上加霜,霜雪更凝固为冰,越影响变化生动之感。黄庭坚写律诗的时候,常常一联疏一联密、一联虚一联实、或者一联写景一联抒怀发议论,使诗更为流利不死滞。他认识到律诗那两联对仗会带来先天胎里病,因而力图后天补救。毛看不起宋人,也许便看不到宋人的苦心、好处。

毛把中间两联写得那样浓得化不开、密得拆不散、板得挖不动,相衬之下,首尾两联便越觉疏薄。首联两句词意密度很小,因为下句只重复了上句。末联也稀疏,阅读时,我们先受了中间两联那样密重的压力,到末联时压力猛的卸掉,我们心里上会闪个趔趄,越觉末联轻飘了。当然,也许有人会这样讲,咱们在末联忽的飘起来,正中毛的下怀,他所求的恰是这个效果,好拍合他行军完成的轻松之感。人各有见,我不争辩,只指出一点,这个看法见木不见林,无以开脱中间两联笨拙的板滞。统起来看,中间两联使得通篇不很均衡。古来传统里做七律的常法,总是倾力于中间两联,因此易于把首尾两联写得弱些。我记得现代一个人——他是画家或是书家,也能做旧诗的,可惜名字忘掉了——他自述旧诗的写作经验,讲他做律诗时先把中间两联做好,再补上首尾两联;这个例子表明作者轻视首尾两联,从它看得到写作传统带来的过于极端的影响,同时也揭露出这个传统可能蕴含的短处;事物总是在极端情形下才显出它真正的底蕴。而这个传统的形成有律诗格律上天然的根由,它中间两联太难做了,逼得大家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在中间两联上;它中间两联一旦做得好,效果便太突出了,勾引得大家只想在那里卖劲儿。这个传统也会影响阅读心理,使有经验的读者在阅读时,对首尾两联稍弱的情况不敏感,大半视为正常。所以,在这个写作、阅读的传统下,如果毛不排头用地名,中间不显得那样地压迫首尾,均衡问题也便无妨忽略;只可惜毛那两联太过度了,你想闭眼不见,它都还要来打眼、打开你的眼的。讲文章的常语有所谓“凤头、猪腹、豹尾,”毛诗的中间确像吃饱撑鼓的猪腹;至于头,也许不必借书病所谓“蚓头鼠尾”来指为“蚓头”,可是,我们终觉它的尾有点儿像“虎头蛇尾”里那条蛇尾。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长征,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的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时用心体会,做到入情入境,动心动情的能力。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中间四句的意思,体会长征的艰难,体会诗歌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精彩回放,走进长征.

1.同学们,在70年前,曾有一次伟大的壮举,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胜利结束后,毛主席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的诗篇,那就是这首《七律.长征》

(好,请同学们先看屏幕)

刚才我们跟随主席的笔触走近了长征,我发现了好多孩子和我一样都沉浸在那恢宏磅礴的旋律中,那看过短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板书:苦、难)

2.师小结:是啊!长征历尽了千辛万苦、千难万险,而作者仅用短短的8句话,56个字就生动地概括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历程,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文本,在语言文字当中去领略长征的惊险悲壮,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以读代讲,感知长征

1.下面就请同学们快快把书打开136页来读读这首诗吧!

2.好,谁愿意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看读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

3.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出七律诗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指生再读,请举手同学一起读。

三、文本对话,深入长征。

1、过渡:老师发现孩子们真会读书,这么快就能把诗句读的正确、流利,真了不起!老师告诉你们呀,学习诗词的关键就在于诵读,那怎么样才能把诗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你的个性化理解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很好!那就按照你们说的小组合作再认认真真地把诗读一读,并根据这学期的读书方式来进行批注,看看你们能有哪些收获?

2.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3.

谁来把你们的收获汇报一下,你们都读懂什么了,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自由汇报读诗后新的见解,新的体会或新的疑问。

(1)学生自由汇报对词句的理解,学生相机到板前板画逶迤,师相机板画磅礴。

(2)学生提出质疑:第3、4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不矛盾吗?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看黑板,读读这两句话,看看他们究竟矛不矛盾?

学生自由汇报,从而发现比喻和夸张的写作方法,也可能带出七律中对仗的手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炼,(师相机板画细浪和泥丸。)

指导朗读: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红军就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峰峦起伏的五岭,越过了高大雄伟的乌蒙,走出了一千三百多公里的崇山峻岭,多少的艰难险阻,在红军的眼中,都算不了什么!谁能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一读?

(3)学生可能体会出巧渡金沙江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暖字含有暖洋洋的胜利的喜悦心情,还可能发现寒和暖是一对反义词,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师相机指导:你能抓住重点词来理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诗词的方法,老师也很喜欢这两句,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一次新的感受,你们也来读一读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字你是怎样理解的?

那它准确的意思是什么呢?快查字典,看看他有几个解释?

在这句话中应是什么意思?这个寒字仅仅是字典上说的意思吗?这样吧!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结合画面来体会这个寒字的思想感情,相信你们还会有更深的体会(放录像,师描述:泸定桥的桥头刻有两行诗: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里长。大渡河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泸定桥由13根碗粗的铁索组成,长101米,宽2.6米,高达14.5米,东西横跨,高悬于湍急的大渡河上。1935年5月25日,22位突击勇士就是在这座桥上,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勇敢地冲进火海,冒着枪林弹雨向东岸发起进攻,为后继部队杀出了一条血路。)

学生用心体会:令人心惊胆寒,作为悼念死难烈士的难过心理;对泸定桥险恶自然环境的烘托;体会出长征的惊险悲壮;体现出红军不怕流血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师指导感情朗读:一个寒字蕴含着多少种感情呀!我们不仅要理解字词表面的意思,而且要深刻的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那快把你的体会化作你的朗读,读出来吧!

师:长征途中仅有像巧夺金沙江那样的智取,和飞夺泸定桥这样的恶战吗?(不是)那你还能从哪看出来?

生汇报:从五岭逶迤看出来

从乌蒙磅礴看出来

师:对了,就像这样来用心体会,看看你还能有哪些新的见解。

从千里雪看出来,师:是啊,翻越雪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请同学们看屏幕,师相机描述:红军飞夺泸定桥以后北上四川,翻越了五座大雪山。8月间渡过了一望无际的草地,9月17日来到了四川西部,海拔4000米左右的岷山,踏上了长征的最后征程。岷山高入云霄、终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踏着冰雪勇往直前,多少红军战士长眠于这大雪山,化作了晶莹的丰碑生相机补充《丰碑》,师:是啊,像这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

师:同学们从这么多词语中都能体会到长征的艰难,那红军长征途中仅仅就遇到了诗中所提到的这些困难吗?谁能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

这么多的困难,作者怎么可能一一写下,所以用了一个词来高度概括,找一找,是哪个词?(万水千山)对了,这就是艺术的高度概括。

诗中哪个字更能突出远征的艰难呢?(板:寒)

(4)生提出疑问,长征很难,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喜悦,尤其是只等闲,就感觉不出长征有多难了?

师:从哪些诗句能体会出只等闲?

生:从腾细浪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从走泥丸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从更喜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从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暖字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从尽开颜可以体会出只等闲。

师小结:同学们从这么多词语中都能体会出了只等闲,那可以用诗中的哪个字来概括(板: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看翻过雪山后,三军将士尽开颜的喜悦情景,播放(翻过雪山后,三军将士尽开颜的喜悦情景)录像

师:录像看完了,那快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师:通过我们刚才深入的理解和感情的朗读,此刻你们对长征有没有新的感受呢?(相机板:乐)是呀,长征不仅有苦,还有乐,这正是红军战士乐观

引导:作者这么写就是为了突出2个字(不怕),不怕不仅是总括句的句眼,更是全诗的诗眼,那红军不怕什么?(板:远征难)老师在备课时找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并制成了课件,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师演示并描述:1934年10月,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途径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如: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过草地,激战腊子口等等,连续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作者仅用远征两个字就概括了红军1年的行程,可见用词何等的精炼!

四、诵读延伸,升华长征

1、感情朗读:诗人以难字开头,喜字结尾,难中不怕,喜中开颜,首尾呼应,更衬托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2、尝试背诵:老师发现有的孩子不仅有读,还有表情,甚至有的孩子都在悄悄地背诵了谁敢接受挑战,给大家背诵一下。

学生试背

3、课外延伸:短短的56个字,就让我们重走了长征路,可见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细心的孩子会发现,本单元以走进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4篇文章,相信你们在认真学习之后会从不同的侧面,对主席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七律长征只是主席在长征胜利结束后写下的一首诗,还有两首,分别是《念奴桥.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他们都属于马背上哼成的作品,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

4、小结升华:希望同学们课后认真阅读其他两首,进一步感受毛主席诗词的艺术魅力!毛主席的诗词还有很多,网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资料,有时间我们召开一次毛主席诗词欣赏会。最后老师愿智慧和乐观永远伴随着你们,愿这种长征精神永驻我们每个人的心间!

《“走”完长征的婴儿》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幼儿园走的教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