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20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延伸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语文教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坛、龄”等12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难点】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心愿,体验植树的经历。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加好老师好童学微信每日免费分享课件教案:hlshtx08
2.板书课题,听课文朗读;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3.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和大家一起植树。)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dènɡ zhí yǐn zhù mǎn xiū xī miáo
邓 植 引 注 满 休 息 苗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植、注”是翘舌音,“满、引”前鼻音,“邓”是后鼻音。“休息”的“息”本来读一声,放在一起是轻声。
(课件出示)
tán línɡ ɡé wò bó wā kěn xuǎn zhuó yí tián fú
坛 龄 格 握 勃 挖 肯 选 茁 移 填 扶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茁”是翘舌音,“坛、肯、选、填”是前鼻音,“龄”是后鼻音。
3. 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起植树的事。)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邓 植 引 注 满 休 息 苗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又”加“阝”,就是“邓”,“木”加“直”,就是“植”,“弓”加“〡”就是“引”,“氵”加“艹”加“两”就是“满”,“自”加“心”就是“息”,“艹”加“田”,就是“苗”。
B.换一换:“住”把“亻”换成“氵”,就是“注”。
C.减一减:“体”把“本”下面的一横减掉,就是“休”。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引、满、息”。(课件出示)
“引”第一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艹+两”。
“息”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的“心”,卧勾要写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 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品读第2-4自然段
学生自读2-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
3.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5小节
“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 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1985 难忘 -邓小平爷爷
引人注目--91岁高龄
兴致勃勃--不肯休息
精心挑选 挥锹填土
美丽的风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邓小平爷爷植树
妙析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课文描述的是1987年4月5日,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情景,如今,这棵柏树已经成了北京天坛公园的一处风景。
学情分析
植树是学生参与过的一件事,所以学生学起这篇课文来一定会充满兴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教学会更有意义。邓小平爷爷的事学生可能不够了解,要引导学生课下了解他。
教学建议
依据新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生字,自读自悟课文,了解植树的意义,从而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语境中识字,借助插图,说说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1.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2.了解植树的意义,树立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难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激趣导入
1.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问: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
2.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发言)
3.简介邓小平的生平。
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4.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认读邓植。注意邓是后鼻音,植是翘舌音。)
四、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分小组自学生字。
3.自学汇报,老师检查。
(1)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提示)看清声母:坛t、龄l、格g、握w、致zh、勃b、挖w、选x、茁zh、移y、挥h、填t、扶f
看清韵母:龄inɡ
(2)识记生字。(学生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加一加(熟字加偏旁):土+云坛
木+各格
换一换(熟字换偏旁):住注
比一比(形近字比较):休体邓双
五、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在课文中找出关键词语,画上横线。
爷爷植树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公园
引人注目兴致勃勃汗珠休息茁壮
小心仔细扶正笔直满意风景
3.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结果怎样?
4.汇报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认读。
2.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植、满、息。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互评。
七、梳理板书
邓小平爷爷植树
时间:1987年4月5日
地点:北京天坛公园
人物:邓小平爷爷
事情:植树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3.培养植树绿化的意识,乐于为绿化环境而努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在读文感悟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美好心愿。
三、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听写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写邓爷爷植树的情景的?
2.齐读第2、3自然段。
3.交流感悟:邓爷爷是怎么植树的?
(1)找出描写邓爷爷动作的词语,用△标出来。
出示:握、挖、挑选、移、挥、填、看、扶正。
(2)同桌合作,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邓爷爷植树的过程。
(3)再读读这两个自然段,想想邓爷爷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爱树、认真)
品读关键词句:
①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抓住兴致勃勃满是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体会邓爷爷植树不怕累、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精神。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等词语进行品读,从中可以看出邓爷爷植树的认真。
③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他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这两句话说明邓爷爷做事一丝不苟。
4.指名读第4自然段。
(1)为什么邓爷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结合课前搜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3)把邓小平爷爷的美好愿望印在心中,带着笑容读这一自然段。
5.读议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邓小平爷爷栽的柏树为什么成了北京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树长得茂盛、漂亮;它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2)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尊敬与怀念读第5自然段。
(3)小练笔。如果你来到北京天坛公园,面对这棵柏树,你会说些什么呢?
(4)小结。
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83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他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著,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植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五、总结全文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听着这优美的旋律,齐读课文。
2.同学们,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爷爷说过: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要一代一代永远传下去。他的话令人难以忘怀。83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现在正是万物复苏、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赶快行动起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
六、梳理板书
邓小平爷爷植树
柏树美丽的风景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七、教学感悟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识字,把读作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我抓住邓小平爷爷植树的经过这段文字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运用多媒体呈现,让学生用△标出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从中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的美好心愿。
2025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2020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 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 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品读第2-4自然段
学生自读2-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
3.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5小节
“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 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 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更多: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提醒:
小学试题、单元测试题、小学知识点
尽在“”微信公众号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设计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邮、递”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邮、递”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 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 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 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再次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和许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还初读了课文,知道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亲手栽下了一棵柏树。这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重点来研究同学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出示):(1)、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2)、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二、读文感悟。
1、出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
师: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课文,用“——”划出有关句子。然后想一想,“()”里填什么词比较恰当。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认为邓小平爷爷()地种柏树,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学会读课文,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里可填“起劲、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小心”等等,随机进行读文,结合语言文字训练,体会邓小平爷爷积极为祖国绿化作贡献的精神。)
(如:找出邓小平爷爷种树的动作词“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同桌伙伴,一人做动作,一人口述植树过程。“移”字可换“放”字比较理解。)
4、四人小组讨论:邓小平爷爷为什么种树?他是怎么想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邓小平爷爷的资料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一心为国之心,激发学生参与绿化的热情。)
三、拓展活动。
1、师:请每个学生对着柏树(课件、图片),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并把它写下来。
2、全班交流。 3、布置课后植树活动。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日子()的柏树()的笑容
2、指导写“我会写”的字。
五、总结课文。
邓小平爷爷用改革开放的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81岁高龄的他,亲手栽下柏树,用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要热爱祖国,绿化祖国。同学们,行动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说课稿【说教材】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
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且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行动来描绘我们的未来呢?
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说教法学法】
略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分别出示邓小平画像和植树图。提问:
(1)这位爷爷谁认识?(他叫邓小平,是我们国家的老一辈领导人。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2)再看着张图,邓小平爷爷在干什么?(植树)这是邓爷爷1985年3月12日植树节亲手栽种一棵小柏树时的照片。想知道邓爷爷是怎样种树的吗?好!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出示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二、合作学习完成预习
1.小组成员轮流分段读课文段,其他同学在听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互帮互学。向同组同学请教,读会所有不认识的字,再试着读读课文。
3.小组边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
(1)爷爷植树时多大年龄了?
(2)树栽好了邓爷爷满意吗?从哪里能看出来?
学习方法:在段中逐句找在画上记号。
三、反馈、质疑、自悟
1.全班器读课文
2.说说通过自己读书你知道了什么?
3.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四、朗读、感悟、体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老师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做做动作。
3.讨论交流:邓爷爷那么大年龄了,工作又非常忙还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我们同学该怎么样做?
五、学习积累词语
1.课文有很多用得非常好的词语,学着找一找,画出来,再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各自画出的词语是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3、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时 课堂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3、邓小平爷爷植树第二课时 课堂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内容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识字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邓小平爷爷植树》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遍课文,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教学
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汉字。
2、拓展知识,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
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汉字。
教学
难点
13个生字的识记。
教学
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投影。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1、上节我们学了课文,老师现在要考考你。
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课文讲了有关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邓爷爷种了一棵什么树?
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1、过渡:课文我们学会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是不是也学会了呢?
新课标第一网
小黑板出示生字。
请你试一试,认认读读。
2、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不会的在课文中学一学。
3、反馈检查:
⑴引导读准字音。
⑵记忆字形。
⑶创设语境,学习记忆生字。
⑷引导积累语言。
1、过渡:
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
2、这6个字在田字格中该怎样写呢?
3、强调、范写。
我们小朋友昨天利用什么办法搜集到了哪些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或故事
新课标第一网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逐步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表达。
拓展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植树节兴致勃勃小心仔细
3月12日认真起劲一丝不苟
挖、挑选、移、填、站在、扶正
柏树──小平树──美丽的风景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邓小平爷爷植树》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还没开始教,心里就害怕,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邓小平爷爷的时代离他们实在太远了,而且他们不能完全理解本课的主题。况且课文篇幅又是那么长,三百字左右的课文对于一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确实大部分学生要跳一跳才能读上来。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担忧,好的学生课文的字词阅读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而且能主动地去了解去学,特别是开放的问题下他们会更有探索,更有所思。像《邓小平爷爷植树》所蕴含的道理确实对于现在学生是很难感悟的。但他们能从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实际行动中,有所感动,有所体会。这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作为教师感到心慰。但是在新课改下,我们班一部分学生已跟不上每天认识十几个字,阅读那么长篇幅文章的学习了,《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要认识13个字,写6个字,读懂300百字左右的课文。这些学生对于读课文已感到困难重重。虽然,他们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学生的发现,说明他们也在参与学习,也在主动地思考。但连“人群”这个词都不能理解,从侧面反应了我们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确实有限。因此对于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与挑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4《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坛、龄等12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难点】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心愿,体验植树的经历。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2.板书课题,听课文朗读;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3.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和大家一起植树。)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dnɡzhyǐnzhmǎnxiūxīmio
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植、注是翘舌音,满、引前鼻音,邓是后鼻音。休息的息本来读一声,放在一起是轻声。
(课件出示)
tnlnɡɡwbwākěnxuǎnzhuytinf
坛龄格握勃挖肯选茁移填扶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茁是翘舌音,坛、肯、选、填是前鼻音,龄是后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起植树的事。)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又加阝,就是邓,木加直,就是植,弓加〡就是引,氵加艹加两就是满,自加心就是息,艹加田,就是苗。
B.换一换:住把亻换成氵,就是注。
C.减一减:体把本下面的一横减掉,就是休。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引、满、息。(课件出示)
引第一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艹+两。
息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的心,卧勾要写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品读第2-4自然段
学生自读2-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
3.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5小节
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引人注目91岁高龄
1985难忘邓小平爷爷兴致勃勃不肯休息美丽的风景
精心挑选挥锹填土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
4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坛、龄”等12个生字。会写“邓、植”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感情朗读。
2.合作与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教学难点】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心愿,体验植树的经历。
第一课时
(一)歌曲引入,了解人物,揭示课题。
1.播放大家熟悉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的老人是谁。
2.板书课题,听课文朗读;请学生说说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不认识的字记一记。
3.老师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二)检查预习
过渡: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A.结合图画,自由读文,读通顺流利。
B.读正确生字新词。
C.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图片中,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试说: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和大家一起植树。)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这些生字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
dènzhíynzhùmnxixmiáo
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同桌互读生字,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
指名读第一行生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植、注”是翘舌音,“满、引”前鼻音,“邓”是后鼻音。“休息”的“息”本来读一声,放在一起是轻声。
(课件出示)
tánlínéwòbówknxunzhuóyítiánfú
坛龄格握勃挖肯选茁移填扶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注意“茁”是翘舌音,“坛、肯、选、填”是前鼻音,“龄”是后鼻音。
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邓小平爷爷的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1985年的植树节,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和大家一起植树的事。)
4.指导识记和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课件出示。邓植引注满休息苗
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
(2)识记生字。
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识记住以上汉字?
A.加一加:“又”加“阝”,就是“邓”,“木”加“直”,就是“植”,“弓”加“〡”就是“引”,“氵”加“艹”加“两”就是“满”,“自”加“心”就是“息”,“艹”加“田”,就是“苗”。
B.换一换:“住”把“亻”换成“氵”,就是“注”。
C.减一减:“体”把“本”下面的一横减掉,就是“休”。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引、满、息”。(课件出示)
“引”第一笔是横折,第四笔是竖折折钩。
“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艹+两”。
“息”是上下结构,上面是个“自”,下面的“心”,卧勾要写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5)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复习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认读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并选一生词说一句话。把识字做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谁来读?你知道哪一天是植树节?(课件出示:“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背景为刚栽好的小树苗。)
为什么说“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
2.品读第2-4自然段
学生自读2-4自然段,画出描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句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可抓住“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植树那么有兴致,说明邓小平爷爷喜欢劳动,“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说明小平爷爷干得认真。)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抓住“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这是对小平爷爷植树过程的描写,从“挑选、小心”等词语,看出邓爷爷栽树特别仔细,选择茁壮的树苗,还要小心翼翼地放入坑中。)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抓住“仔细”、“连声”等词语进行品读。
(从“仔细看看,连声说”等词语,说明邓爷爷栽树非常仔细,一定要把小树栽好、扶正才行。)
3.学习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学习第5小节
“今天,邓小平爷爷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美丽的风景”美在哪里?
(树长得茂盛、漂亮;是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邓小平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很多人去参观,怀念邓小平爷爷……)
(三)回归课文,评价阅读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课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性评价。用评价的方式总结,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植树吧!给你的小树取个名字,经常去看看它!还可以做个植树卡。
(课件出示一个精致的植树卡,上面这样写:___年___月___日,我在那里种下一棵小树,我给它取名叫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引人注目——91岁高龄
1985难忘—邓小平爷爷兴致勃勃——不肯休息美丽的风景
精心挑选挥锹填土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情境识字——藏春
1、天女散花
学生随着花飘落认字;羞、遮、掩、躲
[课件演示:飞落的春花中带生字徐徐飘落(渐快)]
2、连字组词
[课件演示:野、芽、树、草、桃、枝、柳、花、嫩]
3、找寻春景
(1)学生意愿选景,找读生词:探、野花、嫩芽、小溪
[课件演示;在春景中藏生词,点击春景显生词]
(2)你能不能用以上这几个词来说话?
二、整体感知——找春
1、配乐范读,感受春天
[课件演示;播放音乐配上春天的画面]
师:同学们,读完之后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春姑娘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儿呢?让我们在文中找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吧!
2、自由读文,找寻春天
师:把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完之后请你把自己觉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和大家分享。
(生自由朗读句子)
三、朗读体验——悟春
1、根据学生找出的语句,指导朗读感悟
师:同学们朗读的句子真美,老师也有几个句子觉得很美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呢!
1)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课件演示;随机分别出示以上句子,点击重点词发生变化,相机板书]
3、美读成诵
整体出示以上语句,美读后填空练习背诵;
小草(),那是春天的()吧?()野花(),那是春天的()吧?
树木(),那是春天的()吧?()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课件演示:出示以上练习,随着学生的背诵,点出括号内的词句。]
四、读中想象——说春
1、教师引读第八自然段:春天来了!我们——,我们——,我们——,我们——。她在——,在——;她在——,在——﹍﹍
2、发散补白: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我们闻到了……,我们听到了……
4、想象续说:春天还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说一说。
五、自主拓展——赞春
师:同学们说出了这么美的句子,你们真像小诗人,看黑板上的词连起来就是一首优美的诗。春天还像美丽的画,像动听的歌,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春天吧!小组合作,自主选择其中一项:
1、写一写春天;2、画一画春天;3、唱一唱春天。
六、指导书写
师:我们用语言、图画和歌声赞美了美丽的春天,也要写一手漂亮的好字才足以与美丽的春天匹配呢!
1、解、野:提示偏旁,右窄左宽,“野”的第七笔是提。
溪:提示偏旁结构,左窄右宽,提示第十笔要写点不要漏了。
冻:提示偏旁,左右结构。(较简单,简单讲解)
2、师范写,生书空,描红3、展示,点评,改正。
七、作业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2、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眉毛
眼睛
春天找音符(看到、闻到、听到、触到)
琴声
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柴、奔、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唱、轻、谁等。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雪孩子》
怎样的雪孩子?哪里去了?会回来吗?
↓↓↓
为救小白兔飞到空中舍己救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二课时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生机勃勃尽心竭力与世隔绝色彩斑斓笨手笨脚九牛二虎之力
2、进行组词训练。
怜()挪()任()竭()
岭()哪()何()喝()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出示换偏旁的练习,大家进行开火车组词训练。
5、出示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猜谜语识记生字。
7、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2自然段。
一条小毛虫趴(pā)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昆(kūn)虫又是唱,又是跳,跑的跑,飞的飞……到处生机勃勃。只有它,这个可怜(lián)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nuó)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zhuō)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fǎnɡfú)周游了整个世界。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景色的美感。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生机勃勃”是什么意思?ABCC式:得意洋洋
4、“生机勃勃”写出了热闹的气氛。
5、你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6、“只有它,这个可怜(lián)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说明了什么?(小毛虫意识到自己的不一样。)
7、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8、笨拙:不聪明,不灵巧。
9、小毛虫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弱小,无法改变现状。
(二)课堂展示,交流分享。
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积累的词语:
(1)生机勃勃:得意洋洋
(2)大大小小:飘飘洒洒
(3)用关联词语“既……也……更……”说句子:只有它,这个可怜的小毛虫,既不会唱,也不会跑,更不会飞。
(4)用词语“仿佛……”说句子: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世界。
(三)品读第3——7自然段。
尽(jǐn)管如此,它并不悲(bēi)观失望,也不羡(xiàn)慕任何(rènhé)人。它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眼前最要紧的是学会抽丝纺(fǎnɡ)织,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jiǎn)屋。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尽心竭(jié)力地工作着。它织啊,织啊,最后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了温暖的茧屋里。
“以后会怎样呢?”它在与世隔绝的茧屋里问。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ɡuīlǜ)!”小毛虫听到一个声音在回答,“你要耐心等待(dài),以后会明白的。”
时辰到了,它清醒了过来,再也不是以前那条笨手笨脚的小毛虫。它灵巧地从茧子里挣(zhènɡ)脱出来,惊奇地发现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对轻盈(yínɡ)的翅膀,上面布满色彩斑斓(bānlán)的花纹。它愉(yú)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rónɡ)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它飞啊飞,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ǎi)之中。
1、小毛虫正确的心态:
尽管如此,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2、羡慕:希望自己也拥有别人的长处或者有利条件。
3、竭尽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4、小毛虫努力开始了,它实现了第一步——作茧。
5、“以后会怎样呢?”要读出小毛虫的迷茫。
6、“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句话怎样理解呢?
(四)课堂展示。
1、用关联词语“并不……也不……”说句子:“它并不悲观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读一读,想一想,讨论一下:你读出了什么呢?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2、小毛虫在会唱会跳、会跑会飞的昆虫面前是怎样的心理?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3、讨论一下:小毛虫经历了怎样的蜕变过程?
4、课文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预设:只要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就会获得成功。
三、中心点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告诉我们:大千世界万物都有所长,只要遵循规律,不懈成长,一定会成功。
四、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小毛虫》”,一起来闯关吧!
五、作业布置
1、讲一讲这个故事。
2、积累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鼹鼠先生要到松鼠太太家做客,你们想和它一起去吗?
2、走在这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认读生字)
3、让我们再一次去闻闻路边花朵的芳香吧!(点击“花朵”出现生词)
学生开火车认读。
4、让我们再一次去领略那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绚丽多彩、纷纺扑鼻吧。指导读通读顺,齐读。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1、找出课文的7—11自然段,先自由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根据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
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鲜花美丽的句子,特别注意多美啊!”“真美啊!”并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多美啊!”
(1)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绚丽多彩的鲜花,她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
(2)看到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她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
(3)松鼠太太走出门,花香扑鼻,她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剌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
三、探究:开满鲜花的小路是怎么来的?
1、学生分小组自学。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
(1)是谁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
(2)这个包裹和开满鲜花的小路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
2、小班内交流讨论,做好分工。
3、请同学汇报交流。
4、师小结。是啊!花籽开出了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些花朵开在路边,供大家欣赏,多么美好!所以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同学们,有好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四、拓展延伸。
课文中“美好的礼物”是指的长颈鹿大叔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那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美好的礼物?大家一起说说吧!
五、作业。
我也来写写“美好的礼物”。要注意交待清楚你的美好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说它美好呢?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二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复习导入
1.以词卡的形式复习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二、精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引导学生讨论,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指名分节读课文。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边读边体会。例如:
(1)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2)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然不休息。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3.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为什么说小平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4.配乐朗读全文。
三、课外延伸
1.观察校园内的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选一种最喜欢的植物画一画。
2.植树节快到了,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种一棵小树或栽一盆花。
四、小结
植树是一种绿化行为,它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后代的大事。今天我们种植了一棵小树,不久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会为我们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我们要记住邓爷爷的这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