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你的位置: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30《安徒生公园》和综合学习六

小学六年级综合教案

发表时间:2021-05-12

30《安徒生公园》和综合学习六。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0《安徒生公园》和综合学习六”,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30《安徒生公园》和综合学习六
文本细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坐落在奥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向人们介绍了童话之外的相关知识。内容的安排,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之后,借助网络、书籍等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教材的文本只是提供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点,教学时应大量的补充。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查找资料使学生深入了解安徒生这个人。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的资料,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里几篇安徒生童话大师的作品,我们都由衷的敬仰他,他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的故乡欧登塞,建了一个美丽的公园《安徒生公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公园到底是什么样的?
请同学们打开书142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白桦”、“毛茸茸”、“铜雕”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绘”、“请悠”、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品读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A:你认为欧登塞美吗?从文中的语句中找出来?
(引导学生用美的感情读出来)
B:小公园里有那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从文中的语句去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C:读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谈谈你的感想?学生交流。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资料整理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又了解了安徒生作品之外的很多知识,有关这位大师的资料很多,同学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分组进行一下整理、展示、讲解好不好?
板块一
安徒生的剪纸:出示《丰富人生》的剪纸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每幅剪纸画面,进行童话想象或命题,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补充,并进行讨论研究。
板块二
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小说、诗歌。
板块三
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展示安徒生的长篇游记。
最后谈谈写一写《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
回家以后给父母讲一讲安徒生的故事。
五、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扩展阅读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与《卖火柴的小女孩》

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

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重困难,以坚强的毅力学习文化。起初,他想学习舞蹈和演戏,却遭到了拒绝,后来被一位音乐学校的教授收留,学习唱歌。可是第二年冬天,因为他没有钱买衣服和鞋子,不断地感冒、咳嗽,嗓音嘶哑了,只好离开了音乐学校。但是,他从事艺术事业的顽强意志毫不动摇,又下决心进行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写出人间的不平。他住在一间旧房子的顶楼上,没日没夜地练习写作。经过十几年的奋斗,终于踏进了文坛。从三十岁开始,专心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一生中共写了168篇童话故事。选编在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中的一篇。

那么安徒生是怎样写出这篇童话的呢?

1848年,他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安徒生的童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广泛流传。他也被人们誉为世界童话大王。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1冀教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1冀教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1冀教版

教材分析:
《安徒生公园》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座落在欧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后,借助网络或书籍等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
教师学生分析:
对于安徒生的故乡,教师不是很熟悉。只能通过上网等方式了解,而学生对于欧登赛这个地方更为陌生,只能通过课文的介绍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们对他的怀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民对他的怀念。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民对他的怀念。可以通过读课文的方式解决。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材料,必要时教师要补充。
教具使用:
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说一说学过的安徒生童话故事。(学生自由说)
2、你还知道哪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指名说)
3、教师:你们知道安徒生的故乡在哪里吗?是什么样子吗?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安徒生的故乡看一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拼读生字词
2、小组合作,记忆生字词
3、检测:(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生词
(2)、看拼音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4、学生交流感受、印象或看法。
(四)、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2冀教版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2冀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安徒生公园》教案2冀教版

教材分析:
《安徒生公园》主要向人们介绍了座落在欧登赛的安徒生公园的情况。意在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后,借助网络或书籍等查找、搜集资料,进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
教师学生分析:
对于安徒生的故乡,教师不是很熟悉。只能通过上网等方式了解,而学生对于欧登赛这个地方更为陌生,只能通过课文的介绍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们对他的怀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自主识字。
(2)通过阅读、搜集整理材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安徒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民对他的怀念。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安徒生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他创作的影响,感受故乡人民对他的怀念。可以通过读课文的方式解决。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全面了解安徒生,认识安徒生。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材料,必要时教师要补充。
教具使用:
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分组分段读课文
(二)、三读课文,品味感悟
1、带问题读课文
(1)、你认为欧登赛美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标出来。
(2)、小公园有哪些事物与安徒生有联系?找到体会。
2、学生自由交流
3、读了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4、自由阐述
(三)、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1、小组交流搜集的资料
2、整理资料
3、代表反馈
(四)、总结
安徒生创作的不朽童话,为他的祖国赢得了荣誉,世界各国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都有它的译本,并且做成各种不同的图画书出版,他是丹麦人的骄傲。为了纪念安徒生,丹麦的人民和政府,在安徒生七十岁生日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政厅前,为他塑造了一尊雕像,而在他一百岁诞辰的时候,在他的家乡欧登赛,对他的故居进行改造,成立了一座安徒生博物馆和安徒生公园。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设立了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五)、作业
整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

《一颗小豌豆》作者安徒生简介


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终生未娶,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早期主要撰写诗歌和剧本。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于1835年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此后数年,每年圣诞节都出版一本这样的童话集。其后又不断发表新作,直到1872年因患癌症才逐渐搁笔。近40年间,共计写了童话168篇。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综合学习二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学习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学习二
本综合学习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四部分内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诱发大家积累的热情,感悟积累的方法,一起分享积累的快乐。
2、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的学习习惯。
3、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动植物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表达的欲望。
4、继续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能力,把想象的世界变成自己的文章。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谈话激趣的形式,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采取学生自我评价、组内互评、教师总评的评价方法完成活动任务达到活动目标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积累的习惯;提高交流的欲望;继续培养写作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的小本本很丰富多彩,这节课把你最精彩的积累部分给我们大家欣赏欣赏吧!”谁愿意给我们大家看一看?”
2、(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小本本)
3、交流时可以分积累的不同开始汇报。
如有积累词语和句子的;有积累人事物景,积累思想观点;积累文字的,积累图片的,积累音像的,积累实物的……
4、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交流。
5、出示书中的这段话。
6、师:“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只要你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你的语文水平就会有所提高的,希望大家继续积累下去,使自己的小本本更精彩!”
二、读读背背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请学生自由读句子。
2、问: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3、○1第一句话意思:春天的鸟叫、夏日的雷鸣、秋天的虫语、还有冬天呼啸的寒风,这就是四季的歌。(请学生想象其它关于四季歌的诗句)
○2第二句话的意思:因叶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见到太阳。(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3第三句话的意思: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综合学习五


综合学习五
文本细读:
本次综合学习安排的内容都和本单元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我的采蜜集:
教材提供的是一些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这些成语故事中都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读读背背:
教材提供了几句通俗易懂的古文,而在其中又蕴涵着哲理。
我的好方法:
介绍了背诵课文的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口语交际:
就“好孩子”的话题进行交流:有人夸过你是好孩子吗?因为什么事情夸你的?你认为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被人夸奖,希望自己是别人眼中的好孩子,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会被人夸奖呢?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看似简单的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就不相同。
我的小笔头:
“看图编故事”——长颈鹿和羊争论究竟是长得高好,还是长得矮好。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则小故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引导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掌握背诵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积累好的背诵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背诵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什么事也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与文中成语相关的小故事。
教师准备:搜集与文中成语相关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密集。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过很多的成语,你还记得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板书树上的8个成语,找学生试着说成语故事。
师:听完这些成语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简单的说一说还知道的课外成语故事,并说一说成语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二、读读背背。
1、引导学生读书文中的几句话。
2、学生试着说一说几句话的意思。
“事不为不成”这一句所蕴涵的道理最为深刻。告诉我们什么事也得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因此,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3、学生说说学习生活中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三、我的好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上学期积累了预习与复习的好方法,你还记得吗?
2、师:到了三年级,我们的学习任务加重了,很多优美的语句都要求我们要背诵,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你对背诵有没有好的办法向大家说一说。
学生大多数可能会说书上的,但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着说一说自己的背诵好方法,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3、师:在学习的其他方面你有好方法吗?向大家说一说。

综合学习四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学习四”,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综合学习四

一、文本细读:

本次综合学习包括四项内容,分别是阅读积累、好方法、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

积累包括采蜜集和读读背背。采蜜集采集的内容是谜语,这两则谜语仅仅是个引子,通过猜谜引发学生搜集谜语的兴趣,还可以自编谜语。“读读背背”栏目里选择了袁枚的《所见》,诗的大意是: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这首诗写的是“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我的好方法”介绍的是读报、剪报的方法。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等我也当了爸爸、妈妈”。这个话题是用《等我也长了胡子》这首小诗开启学生思维的,后面的问题重在情感引导,目的是用孩子的切身感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课上的口语交际可能就会成为孩子和父母沟通的一个伏笔。

我的小笔头主要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种游戏。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继续学习积累的方法,发展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猜谜引发学生搜集谜语的兴趣,

2、掌握读报剪报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3、练习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谜语。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师:喜欢猜谜语吗?出示书中两则谜语,学生思考、交流。

2、进行扩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课前搜集的谜语进行竟猜。

3、鼓励学生自编谜语,进行互猜。

二、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2、学生交流读懂什么?

3、教师生补充描述。

4、学生反复吟诵。

5、拓展交流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并积累下来。。

三、我的好方法:

这项学习应注重方法的传授,用一份报纸为例按读报、剪报的过程在实践中掌握。

读报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1、预读2、略读3、速读

4、精读5、比读

综合学习一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综合学习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综合学习一
文本细读:
综合学习一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漫步书林”五项学习内容。“读读背背”中《春游》是李叔同作词、作曲的学堂乐歌,深受当时青年学生的欢迎。它的曲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其歌词也是一首优美的七言律诗。诗人是用画家的眼睛观察春游之景而作此歌,“下”字用的非常巧妙。照实际上想,游人与飞花皆在地上,应说万花飞舞春人“旁”才对。但这样说便少了诗趣与画意了。“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一句亦写得极具意境。傍晚,游春的人在莺啼声的伴奏中,沿着郊外的小路上归返,而花外的晚钟正好悠悠地敲响,一时花簇、钟声、夕阳融为一体,真不知能勾起多少游人的感慨。杭州有南屏山,南屏山下是净慈寺。“南屏晚钟”作为西湖十景之一,曾被多少文人墨客讴歌。李叔同也不例外,他在歌中加入这个句子,顿时提升了歌曲的精神境界。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更多的积累关于春天的词语。
2、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初步的习作能力有机结合,通过口语交际积累、展示生活的素材,
3、承接上一册“漫步书林”的系列安排,在学生了解了文房四宝和永字八法的基础上,学习描红和仿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词语的意识与能力。
2.初步了解文化名人的资料,激发喜欢积累的情趣。
3、进行书面表达能力的巩固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验诗人来源于生活中的心境
2、帮助学生树立喜欢汉字、主动写好汉字的意识。
策略与方法:
采用手抄报展示“我的采蜜集”采用想象法学习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于春天的词语、诗歌、谚语、古诗等。A4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孩子们,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刚刚开学两个星期,已经很讲究学习的效率,学习了很多关于春的文章,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都学习了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可以是词语、古诗、诗歌、或者优秀的段落。
(学生畅谈)
二、我的采蜜集
1.请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词语展示给大家吧!
2.选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成语,自办手抄报,版面设计可以采用春天的明快色彩!
3.评选“成语积累之星”,“成语积累优胜小组”。
三、读读背背
1.用自己喜欢或习惯的方式读通、读准《春游》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漫步树林:
1.欣赏书法作品,激发学生从美学的角度审视汉字的情趣。
2.教师亲自为学生示范,让学生欣赏书法的笔画美、神韵美。
3.回忆学过的书法的基本笔画特点,练习描红和仿影。要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写多练。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综合学习六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综合学习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综合学习六

大八里小学郭秀凤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六包括“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

活动目标:

1.通过“我的采蜜集”,了解有关《三国演义》人物、故事的歇后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

2.在“读读背背”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围绕主题搜集、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找准论据、阐明观点的能力。 

4.学生在“我的小笔头”中学会自由表达,写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感。

活动策略:

通过看一看、写一写、做一做、背一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加强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为学生积淀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为学生创设课堂口语交际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我的采蜜集

1.走进三国:作品简介。出示相关课件

2.话说三国:谈人物故事。

3.我来读一读:品读歇后语。学生熟读这些歇后语。

4.试着写一写:补充歇后语。

5.学着用一用:让学生收集歇后语,分类整理,并尝试运用。

6.抄写在采蜜集上。

读读背背

1.出示相关课件读一读古诗。

2.看一看作者简介。

3.念一念写作背景。

4.自读自悟,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5.背一背,熟读成诵。

口语交际

1.出示相关课件口语交际内容:你怎么看待过春节“放鞭炮”这一习俗?

2.搜集资料,找一找有关春节燃放鞭炮的资料,如习俗的由来、鞭炮造成的浪费、危害事例等。

3.论证观点:燃放鞭炮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1)独立思考,确定自己支持的观点。

(2)结合具体事例论证。

4.讨论辩论,完善观点。

(1)根据所持观点的异同自由结组。

(2)进行讨论或辩论,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观点。

5.全班交流。要求:

(1)要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2)观点可以针锋相对,但要注意交流中的礼貌。

我的小笔头

1.出示相关课件明确习作要求: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写成一篇习作。

2.教师引导。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感触最深的人或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可将文章题目变换成《我好想……》《我希望……》。

(3)要深入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写出有真情实感、有深度的文章,切忌草草“描绘”,而没感触、没真情。

(4)写作时要有针对性,写成后希望把文章拿给谁看。切忌空发感想,无病呻吟。

3.同桌交流,互相评价。

4.自己修改。

5.全班交流。

6.交流评改的心得。

7.你的文章最想给谁看,就把文章拿给谁

12*游天坛公园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从而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2*游天坛公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游天坛公园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祈年殿和回音壁这两个景点的构造及特点。

3、知道天坛是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祈年殿为什么是古今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迹,知道天坛是闻名世界的名胜古迹,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坛是闻名世界的古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那里游览一番,看看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建筑。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互相说一说,课文重点写了哪几个景点?

3、书上是怎样介绍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二)小组汇报交流。

1、各组汇报,互相补充。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

(三)指导说话。

1、课文是怎样介绍祈年殿和回音壁的?这两个景点的构造和特点是什么?(指导说话。)

2、把语言组织完整。

三、课堂小结:天坛是闻名世界的古迹,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亲自去参观一下。

四、作业:搜集关于天坛的有关资料和大家交流。

五、板书:

外观

祈年殿内部结构奇迹

游览胜地

回音壁亲身体验奇妙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

高新区森林小学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活动四:诗文诵读

1.激情导读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2.体验

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3.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

4。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

5.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01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阅读全文

立即下载

相关标签:综合合性性学学习习““我我爱爱你你汉汉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emailprotected],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课时安排

10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1)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2)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3)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1)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2)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1)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2)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___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1)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2)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1)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2)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1)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2)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2)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1)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3)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4)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

(5)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1)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3)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

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4)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1)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2)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1)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2)课堂讨论。

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③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3)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

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可进行实例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05年9月28日

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1)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2)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3)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2)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1)主题观点的陈述。

(2)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

(3)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

(4)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

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

(2)了解有关知识。

(3)收集相关的资料。

……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

(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

(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5)究竟有没有“UFO”

(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

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洪春幸)

人教版五下语文第六单元教案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这次综合性学习建议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变化。(2)开展调查,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3)通过讨论或辩论,能够正确使用媒体,辨别信息的良莠,自觉抵制不良信息。(4)选择感兴趣的话题,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4.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19个生字。

活动建议

基本思路

“走进信息世界”是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方法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教师要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采用这样的流程: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1课时)

(2).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2课时)

(3)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1课时,以及课外时间)

(4)“怎样正确利用媒体”辩论赛(1课时)

(5)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2课时)

(6)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2~3课时)(7)写简单的活动总结。(1课时)

实施要点

1.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浏览中要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参考哪些材料,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在什么时候使用等。活动计划是使活动有序开展的。

2.(1)信息改变生活。(2)写简单研究报告

总第58——67课时

课题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可以利用获得的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教学准备

1、学校提供上网条件,开放图书室,教会学生图书查阅法:明确门类-目录查找-速读摘记。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纸、信息记录表格、U盘、展板、照相机等。

4、准备若干奖品。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学习过程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师生共同回忆五年级时进行过的“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的经历

⑴ 历数开展过的活动。

⑵ 说说在活动中感觉最快乐或最难忘的事。

⑶ 谈谈开展综合性学习要注意的事项。

2、揭示主题: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⑴ 说说对“信息世界”的了解。

⑵ 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你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尽可能的纳入到即将制定的活动计划中去。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⑴ 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⑵ 你产生了哪些困惑或疑问?

⑶ 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教师要注意倾听,特别是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这些要成为最终的活动的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

1、重点阅读: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

⑴ 自由阅读,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⑵ 课堂交流:单元导语、两个活动建议以及最后的结语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2、根据“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组成3到5人的学习小组

3、分组制定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计划:

⑴ 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⑵ 组内达成共识,填写活动计划表:

____小组:“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的成果

 

 

 

 

 

 

 

 

 

 

 

 

 

 

 

 

 

 

 

 

四、交流计划,取长补短

1、分组交流各自的活动计划,要求:

⑴ 清晰地汇报各项计划中的活动,随时回答同学的提问;

⑵ 认真倾听别的组的活动计划,及时记录与自己组的计划不一样的内容,需要的话可以向回报的小组提出疑问。

2、分组修改各自的活动计划:

⑴ 分析其他组提出的活动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可行。

⑵ 修改小组活动计划。

3、公布活动计划:

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公布各组的活动计划,比如:张贴,装订成册等。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2、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交待任务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等五阅读材料。

二、快速阅读,了解概况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 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 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 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比如: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典型语句: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典型语句: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

⑵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典型语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典型语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典型语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 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 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近代:()—→现代:()—→当代:广播、电视和()。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表格:

种类

特点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

三、联系生活,了解现状

1、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那些信息传递方式?举一个例子。

2、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带给你什么?

教学过程(第3课时)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阅读《把握自己》认识沉迷于网络的危害,坚定把握自己,告别网吧的决心。

学习过程

一、阅读材料,体会影响

1、默读五篇阅读材料,联系材料中的具体事例说说信息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阅读材料,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比如:

⑴ 信息传递错误导致了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⑵ 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我们胜利了”》

⑶ 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还可以传递多媒体信息。──《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⑷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使许多原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实行超远距离的救助。──《网上呼救》……

⑸ 认识沉湎网络的危害──《把握自己》。

二、重点阅读,深入体会

1、重点阅读《网上呼救》:

⑴ 默读课文,思考:

①苏珊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呼救的?

②桑恩救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⑵ 边读材料边思考,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说。

⑶ 课堂交流

①苏珊当时的紧急情况:“图书馆里一片寂静,这一层只有她一个人。离他最近的电话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着的腿走到那里是办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苏珊,你能怎么办?如果没有网络,结果会怎么样?

②捕捉文中的有关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过程:网上呼救—→打电话给县政府—→打电话给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赶到学校。

⑶ 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回答,教师要善于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使不可能的事成为了可能。

2、重点阅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

⑴ 默读材料,说说电脑能变哪些“魔术”?

⑵ 教师展示电脑制作的多媒体作品,让学生感受信息传递的进步。

3、重点阅读《把握自己》:

⑴ 想一想:从这篇演讲稿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沉迷于网的危害: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身体健康;导致犯罪……

②青少年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它所控制、所奴役。

⑵ 课堂讨论:怎样理解“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① 师生共同历数“网络英雄”和他们的故事

③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沉迷网络的危险。

④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⑶ 面对网络怎样才能“把握自己”:

①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② 教师宣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三、学科整合,延伸体验

1、结合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在电脑上欣赏照片、音乐、动画,收发邮件、贺卡等,亲身体验多媒体电脑和网络的神奇,感受现代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

2、谈谈电脑和网络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第4课时)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如:

家庭信息调查表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

学习过程

一、说说调查的过程

1、说说你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引导学生注意同学间不同的调查方式,比如:有的用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有的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说说调查的快乐和烦恼。

二、交流调查的结果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或者逐个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2、推荐组内“最有价值的信息”。

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分析调查结果

1、教师说明分析调查结果的重要性,让学生觉得有必要进行分析。教师提供例子分析,如:

家庭信息调查记录表

调查日期:2010年3月4日

调查人: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300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天气预报:明天晴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说明: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①亲自看到或听到;②电话或短信;③报刊和书籍;④广播和电视;⑤网络;⑥其他。)

调查后的分析:

⑴ 通过这次调查,我知道信息无处不在,只要稍加留意,就能获得很多信息,对生活有帮助。如妈妈知道了明天天晴,准备洗晒衣服。

⑵ 从家中每个人了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如爸爸喜欢体育和了解国家大事,妈妈关心跟家庭生活有关的信息,我比较注意有趣的信息。

⑶ 我们家的信息主要来自广播、电视和报纸,也有一些是直接看到或听到的,来自网络的信息不多,因为爸爸妈妈都没有上网的习惯,家里也没有装宽带网,上网不方便。

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⑴ 可以统计和分析一家人一天内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不同的人感兴趣的信息相同吗等。

⑵ 写好书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3、尝试对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主要分析:获取信息的渠道的比例。

4、全班汇总交流调查分析结果,判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5、讨论:我们今天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结果有什么作用?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推测作用,比如: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的广告渠道;如何最快地获得有效的信息。

教学过程(第5课时)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学习过程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出示辨题:

辨题1:正方:小学生应当多看电视。

 反方: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

辨题2:正方:玩网络游戏好处多。

反方:玩网络游戏害处多。

辨题3:正方:上网聊天多交朋友。

反方:上网交友危险大。

辨题4:正方:我相信媒体上的广告。

反方:媒体上的广告不可信。

3、选择辨题和立场,组成四场比赛的正反双方阵营。

二、小组讨论,充分准备

1、同一观点的同学组成一个辩论队,组内讨论:

⑴ 主题观点的陈述。

⑵ 支持自己的观点的事实。

⑶ 反对对方观点的事实。

⑷ 总结观点的陈述。

2、根据同学的个性特点,做好分工。

三、展开辩论,陈述观点

学生分成四组展开辩论,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并能适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主要总结学生在辩论中的观点

教学过程(第6课时)

第六课时

学习目标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⑴ 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

⑵ 了解有关知识。

⑶ 收集相关的资料……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

⑴ 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

⑵ 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

⑴ 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⑵ 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⑶ 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⑷ 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⑸ 究竟有没有“UFO”。

⑹ 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

1、发调查表,做统计。

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教学过程(第7课时)

第七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学习过程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⑴ 这篇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⑵ 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 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⑴ 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⑵ 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⑴ 明确筛选的标准:

① 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⑵ 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学过程(第8课时)

第八课时

学习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学习过程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⑴ 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

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

⑵ 不同点:

① 《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 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平实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

⑴ 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

⑵ 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

⑶ 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

⑷ 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教学过程(第9课时)

第九课时

学习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教学过程(第10课时)

第十课时

学习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

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

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

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学习过程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⑴ 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

②调查研究的过程。

③研究的结论。

⑵ 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

⑶ 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

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⑴ 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

⑵ 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⑶ 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30《安徒生公园》和综合学习六》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六年级综合教案”专题。